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将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现由.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
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教学难点
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
[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
[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
[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1.问题的提出
[师]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
[生]好.(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活动中).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各组把拼的图展示一下.
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
[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
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甲]a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a肯定是正数.
[生乙]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
[生丙]由a2=2可判断a应是1点几.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
[生甲]我们组的结论是:因为12=1,22=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
[生乙]因为,…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
2.做一做
投影片§2.1.1A
(1)在下图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b应满足什么条件?b是有理数吗?
[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
[生]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为c,则有a2+b2=c2.
[师]在这题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和2,斜边为b,根据勾股定理得b2=12+22,即b2=5,则b是有理数吗?请举手回答.
[生甲]因为22=4,32=9,4<5<9,所以b不可能是整数.
[生乙]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不可能是分数.
[生丙]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5不是有理数.
[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像上面讨论的数a,b都不是有理数,而是另一类数——无理数.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索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a2=2中的a不是有理数.
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给我们总结出来的,我们一方面应积极地学习这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死搬教条,要大胆质疑,如不这样科学就会永远停留在某处而不前进,要向古希腊的希伯索斯学习,学习他为捍卫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课堂练习
(一)课本P35随堂练习
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
解: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3.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
(二)补充练习
为了加固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位置加固一条木板,设木板长为a米,则由勾股定理得a2=12+22,即a2=5,a的值大约是多少?这个值可能是分数吗?
解:a的值大约是2.2,这个值不可能是分数.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拼图活动,经历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五、课后作业:见作业本。
§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
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以及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
教学重点
1.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
2.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
3.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
2.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
教学方法
老师指导学生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了解到有理数又不够用了,并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的真面目.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师]请看图
大家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4,而面积又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大的正方形边长就大.
[师]大家能不能判断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的大致范围呢?
[生]因为a2大于1且a2小于4,所以a大致为1点几.
[师]很好.a肯定比1大而比2小,可以表示为1<a<2.那么a究竟是1点几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探索,首先确定十分位,十分位究竟是几呢?如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而a2=2,故a应比1.4大且比1.5小,可以写成1.4<a<1.5,所以a是1点4几,即十分位上是4,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p="">
[生]因为1.412=1.9881,1.422=2.0164,所以a应比1.41大且比1.42小,所以百分位上数字为1.
[生]因为1.4112=1.990921,1.4122=1.993744,1.4132=1.996569,1.4142=1.999396,1.4152=2.002225,所以a应比1.414大而比1.415小,即千分位上的数字为4.
[生]因为1.41422=1.99996164,1.41432=2.00024449,所以a应比1.4142大且比1.4143小,即万分位上的数字为2.
[师]大家非常聪明,请一位同学把自己的探索过程整理一下,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
[生]我的探索过程如下.
边长a面积S
1<a<2p=""1<s<4
1.4<a<1.5p=""1.96<s<2.25
1.41<a<1.42p=""1.9881<s<2.0164
1.414<a<1.415p=""1.999396<s<2.002225
1.4142<a<1.4143p=""1.99996164<s<2.00024449
[师]还可以继续下去吗?
[生]可以.
[师]请大家继续探索,并判断a是有限小数吗?
[生]a=1.41421356…,还可以再继续进行,且a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师]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边长b会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请大家分组合作后回答.(约4分钟)
[生]b=2.236067978…,还可以再继续进行,b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生]边长b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师]好.这位同学很坦诚,不会就要大胆地提出来,而不要冒充会,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透,大家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如果b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即b是一个有限小数,那么它的平方一定是一个有限小数,而不可能是5,所以b不可能是有限小数.
2.无理数的定义
请大家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
3,,并看它们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还是不循环小数.大家可以每个小组计算一个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生]3=3.0,=0.8,=,
,
[生]3,是有限小数,是无限循环小数.
[师]上面这些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像上面研究过的a2=2,b2=5中的a,b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irrationalnumber).
除上面的a,b外,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0.585885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都是无理数.
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
(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的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
4.例题讲解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3.14,-,,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解:有理数有3.14,-,.无理数有0.1010010001….
三、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0.4583,,-π,-,18.
解:有理数有0.4583,,-,18.无理数有-π.
(二)补充练习
投影片(§2.1.2A)
判断题
(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
解:(1)错.例π-1是无理数.
(2)错.例是有理数.
(3)对.因为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限小数.
(4)对.因为两个符号相反的无理数之和是有理数.例π-π=0.
投影片(§2.1.2B)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0.351,-,3.14159,-5.2323332…,123456789101112…(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解:有理数有0.351,-,3.14159,
无理数有-5.2323332…,123456789101112….
投影片(§2.1.2C)
在下列每一个圈里,至少填入三个适当的数.
[生]有理数集合填0,,-3.
无理数集合填-π,-π,0.323323332….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
2.无理数的定义.
3.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或有理数.
五、课后作业:见作业本。
§2.2平方根(1)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的拼图活动及探索无理数的过程,提出问题:面积为13的正方形的边长究竟是多少?
学生活动:
(1)完成课本P32的填空:
a2=_____b2=____,
c2=_____d2=_____e2=______,f2=______
(2)a,b,c,d,e,f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你能表示它们吗?
2.师生互动
集体交流后,说明无理数也需要一种表示方法。
二、讲授新课: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正数就叫做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做根号。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那么,则=b2=3,则b=;……
这样的话,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就可以表示为。
例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要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般的方法是先按平方的概念来找哪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
例2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t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活动: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然后交流。
师生互动:完成引例中的,则,以后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这个数的近似值。
三、随堂练习:P391
四、小结:
(1)内容总结:
①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表示;
②的双重非负性。
(2)方法归纳:
转化的数学方法:即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解决。
五、作业:
P40习题2.312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自己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作图后再互相交流评价。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AC,CB,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题2每位同学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方式折叠剪裁,再把它展开,观察并讨论: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请你试着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吗?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观察发现,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B=∠C→两个底角相等。
②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指导学生用语言叙述上述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记为:“三线合一”)。
教师指导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1、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路时强调:
(1)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为证∠B=∠C,需证明以∠B,∠C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符合证明要求的两个三角形。
(2)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作顶角平分线,或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等。
2、证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教学说明】在证明中,设计辅助线是关键,引导学生用全等的方法去处理,在不同的辅助线作法中,由辅助线带来的条件是不同的,重视这一点,要求学生板书证明过程,以体会一题多解带来的体验。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教学说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性质,可以实现由边到角的转化,从而可求出相应角的度数。要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第1组练习:
1、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指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2、如图,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第2组练习:
1、如果△ABC是轴对称图形,则它一定是()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A、80°B、20°
C、80°和20°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
4、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
【教学说明】
等腰三角形解边方面的计算类型较多,引导学生见识不同类型,并适时概括归纳,帮学生形成解题能力,注意提醒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答案】
第1组练习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组练习答案:
1、C
2、C
3、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x+2)cm,根据题意,得2(x+2)+x=16。解得x=4。∴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cm,6cm和6cm。
4、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证:AE=DE。∴AE=CE。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请学生表述性质,提醒每个学生要灵活应用它们。
学生间可交流体会与收获。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4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
(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
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
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略)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
(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应用
(1)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
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D⊥BC
分析:(设问程序)
(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
(2)要证∠1=
只要证什么?(3)要证∠1=∠2只要证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证明:(略)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5
第三十四学时:14.2.1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__×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_+1)(_—1);
(2)(m+2)(m—2)
(3)(2_+1)(2_—1);
(4)(_+5y)(_—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_+2)(3_—2);
(2)(b+2a)(2a—b);
(3)(—_+2y)(—_—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6
课时目标
1.掌握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掌握分式是否有意义、分式的值是否等于零的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①+m2②1+x+y2-③④
⑤⑥⑦
二.新课讲解:
设问:不是整工式子中,和整式有什么区别?
小结: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和B均为整式,B中含有字母。
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
(1)、、(2)、(3)、(4)、(5)x2、(6)+4
强调:(6)+4带有是无理式,不是整式,故不是分式。
2.小结:对整式、分式的正确区别: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而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这是分式与整式的根本区别。
练习:课后练习P6练习1、2题
设问:(让学生看课本上P5“思考”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例题讲解:课本P5例题1
分析:各分式中的分母是:(1)3x(2)x-1(3)5-3b(4)x-y。只要这引起分母不为零,分式便有意义。
(板书解题过程。)
3.小结:分式是否有意义的识别方法:当分式的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义;当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增加例题: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解:由分母x2-4=0,得x=±2。
∴当x≠±2时,分式有意义。
设问:什么时候分式的值为零呢?
例:
解:当①分式的值为零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7
一、说教材: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测量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的高。
说教法:新教材的引入方法与以往的不同,是采用两条等宽色带进行交叠后产生的四边形来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首先突出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的形象,然后再到“边”(面的边缘)。教学分两两个环节。第一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两条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带交叠出的四边形,进而观察这些四边形的特点。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思考后发现:这些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给出数学记号。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认识。
第二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条边都可以为底边,那么从底边的对边上的一点出发做底边的垂线,该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该底边上的高。然而“高”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不容易建立,以为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高,往往是身高、树高、塔高等,指的是直立于地面上的对象的高度,隐含着垂直的定义。因此教材中,我从垂线这一概念引入,再通过垂线段建立起高的概念,同时进行操作观察,这些高的位置与关系。从中得出:同一底边上可以画出无数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作一条高就可以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形外高的操作,或者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怎样操作高等,从而拓宽了学生对平面图形中“高”的认识。
19.1平行四边形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2、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并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
[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教学难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出示发现什么?------出现了一个新的四边形
这个四边形有什么特殊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平行四边形
二、新课探究
1、师:根据你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请你选择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名学生用实投展示,组织学生评价。
2、师:打开学具袋,从中找到平行四边形。
3、问:请你们将学习小组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提出要求:四人一组,充分利用学具,开动脑筋,想办法,共同探讨。小组汇报,集体交流。归纳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问: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出示图片图上的物体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推拉铁门、栏杆、标志、花窗。这些物体中都隐藏着平行四边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5、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1、学生在作业纸上自己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2、教师指导板书画高的方法。
问:通过画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平行四边形有4条底,每一条边都可以作为底。
(2)同一条底上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都相等。
3、识别、提高。
(1)投影出示:画在平行四边形外边的高,让学生识别认识。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高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里边,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外边,不管画在哪儿都要注意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8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9
《正弦和余弦》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角,
(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
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四)小结与扩展
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供天津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习,为后继学习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
同类项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筛选数学题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实物模型,并能展开。
3、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凸显①单项式中系数、字母、指数的特征②长方体纸盒立体图、展开图。)
学生:
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四则运算及去括号的法则)
2、每小组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模型。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1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amn(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a3?5=a?2,于是得到a?2=(a≠0)。
二、总结:一般地,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am+n(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1.2×10?5.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1.2×10?2,0.0012=1.2×10?3,0.00012=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说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钉制平行四边形框架”这一情境,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方法。如有条件可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由学生自我操作。也可由教师演示。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进行正确的说理。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力正在形成,抽象思维还不够,学习几何知识处于现象描述和说理的过渡时期。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说理,理清楚四边形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木条,帮助小明的爸爸钉制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学生活动:学生按小组进行探索。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
探究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出勾股定理。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忆勾股定理,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其题设和结论,教师引导指出勾股定理是从形的特殊性得出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追问1:你能把勾股定理的题设与结论交换得到一个新的命题吗?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新的命题,教师指出其为勾股定理的逆命题。
(四)小结作业
小结: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什么?如果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需要注意点什么等问题?
作业:总结一下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4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
3.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 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活动过程:通过问题串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的思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交流。
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
问题3.我们把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第二环节:逆向思考,定理证明
教师:上面,我们改变问题条件,得出了很多类似的结论,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思考问题,这也是获得数学结论的一条途径.例如“等边对等角”,反过来成立吗?在△ABC中,∠B=∠C,要想证明AB=AC,只要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使AB与AC成为对应边就可以了.你是怎样构造的?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例2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
求证:AB=AC.
证明:
第四环节:适时提问 导出反证法
我们类比归纳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反过来”思考问题也获得了一个数学结论.如果否定命题的条件,是否也可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吗?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A+∠B+∠C=180°, “∠A+∠B=180°”与“∠A+∠B+∠C=180°”相矛盾,因此△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
引导学生思考:上一道面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引出反证法。
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或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现有等腰三角形纸片,如果能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原纸片一次剪开成两块等腰三角形纸片,问此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5
《因式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综合运用。
3、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高次指数的转化,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案例:
我们数学组的观课议课主题:
1、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
2、如何使学困生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
1、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是___,如何用语言描述?把上述公式反过来就得到_____,如何用语言描述?
2、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吗?若能,请写出分解过程,若不能,说出为什么?
①-x2+y2②-x2-y2③4-9x2
④(x+y)2-(x-y)2⑤a4-b4
3、试总结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条件是什么?
4、仿照例4的分析及旁白你能把x3y-xy因式分解吗?
5、试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是什么?
师巡回指导,生自主探究后交流合作。
生交流热情很高,但把全部问题分析完已用了30分钟。
生展示自学成果。
生1:-x2+y2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为(y+x)(y-x)
生2:-x2+y2=-(x2-y2)=-(x+y)(x-y)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但第二种方法提出负号后,一定要注意括号里的各项要变号。
生3:4-9x2也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为(2+9x)(2-9x)
生4:不对,应分解为(2+3x)(2-3x),要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化为两个数或整式的平方差的形式。
生5:a4-b4可分解为(a2+b2)(a2-b2)
生6:不对,a2-b2还能继续分解为a+b)(a-b)
师:大家争论的很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必须化为两个数或两个整式的平方的差的形式,另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反思:这节课我备课比较认真,自学提示的设计也动了一番脑筋,为让学生顺利得出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39;条件,我设计了问题2,为让学生能更容易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我又设计了问题4,自认为,本节课一定会上的非常成功,学生的交流、合作,自学展示一定会很精彩,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本节课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练习很少,作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独立完成,反思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我在备课时,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2中的③、④、⑤多数学生刚预习后不能熟练解答,导致在小组交流时,多数学生都在交流这几题该怎样分解,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难点、重点不突出,若能把问题2改为:
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为什么?可能效果会更好。
(2)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习题要循序渐进,切莫过于心急,过分追求课堂容量、习题类型全等等,例如在问题2的设计时可写一些简单的,像④、⑤可到练习时再出现,发现问题后再强调、归纳,效果也可能会更好。
我及时调整了自学提示的内容,在另一个班也上了这节课。果然,学生的讨论有了重点,很快(大约10分钟)便合作得出了结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练习量大,准确率高,但随之我又发现我在处理课后练习时有点不能应对自如。例如:师:下面我们把课后练习做一下,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拿着本到我面前批改。师:都完了?生:全完了。我很兴奋。来:“我们再做几题试试。”生又开始紧张地练习……下课后,无意间发现竟还有好几个同学课后题没做。原因是预习时不会,上课又没时间,还有几位同学练习题竟然有误,也没改正,原因是上课慌着展示自己,没顾上改……。看来,以后上课不能单听学生的齐答,要发挥组长的职责,注重过关落实。给学生一点机动时间,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机会释疑,练习不在于多,要注意融会贯通,会举一反三。
确实,“学海无涯,教海无边”。我们备课再认真,预设再周全,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仍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没有,只有更好!”我会一直探索、努力,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更新教育观念,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