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的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篇1
<本课时内容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常都是以很复杂的大分子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须先经消化,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而这一切过程是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让学生看消化系统挂图或模型,自己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口腔内有舌和牙齿。
①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A、结构:
.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颈:稍细的部分,外包牙龈(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着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门齿可咬切食物,犬齿负责撕裂食物,臼齿负责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是乳牙,20个;二是32个恒牙,28~32个。
②舌:是口腔中一块肌肉质的结构,主要的功能是搅拌食物、辅助吞咽,此外还与发音和辨别食物的味道有关。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长约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借助挂图讲解),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发达,从而使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称为pen门,胃下段与小肠相接,称为幽门。在幽门部的管壁内,有一圈特别发达括约肌,能控制食物通过。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时。空腹时,胃壁肌肉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故每5小时左右进食一次。
(5)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大约有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起始部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结合挂图见讲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长度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适应性特点,后面会学习到。
(6)大肠
大肠较小肠粗大,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利用挂图讲解)。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其盲端又有一指状的突起,即阑尾。盲肠和阑尾在人体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门
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脏重1.5千克。肝脏能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均先运到胆囊中暂存,待有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的收缩,把胆汁挤压出来,经总胆管注入十二指肠总胆管的末端与胰管合并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该处也有括约肌的控制,平时紧缩,在进食时才会舒张而打开,使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小肠。
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等等。
板书:
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
(二)
1、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口腔:牙齿咀嚼;舌搅拌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暂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肠:长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肠:长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开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质的酶
小肠腺
小肠腔
肠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
小肠腔
胆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肠腔
胰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课程新授
(1)鱼的&39;形态特征
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
具鳍,用于游泳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
(2)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
(3)课堂小结
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
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学生拿出自己完成的调查表。
师生互动:统计数据,发现规律。提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和概念。指出调查表中的各项调查内容,在生物学上属于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的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借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供了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同时为本节课的问题探讨提供了很多较好的素材。
观看录像:了解人的各种遗传性状。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总结出性状的概念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几种生物的性状。
小组讨论:
1、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2、尝试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3、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小结: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提出问题:性状能否直接传给后代?它又是谁控制的?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教师应较详细介绍此项生物技术的基本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是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人们在对它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之后,看看它的后代有什么变化。在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受精卵中融合的细胞核中就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结果,转基因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
小组讨论: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小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播放录像:转基因技术的运用。
学生活动:观看录像,加深对基因决定性状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和观看录像,以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可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内容上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事实,确信无疑,相信科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还能利用此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提出辩论话题: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是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素材以确保效果)。
学生活动:展开辩论(可临时组队)。
小结:转基因技术和其它许多科学技术一样,都似一把双刃剑……。
设计意图:既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应该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带来灾难的道理,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另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力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等其它各方面的综合能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性状、相对性状以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等知识,关于这些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我们知道了生物在传种接代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那么你还想了解基因是怎么传下去的吗?是通过什么传下去的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保持生物学习的兴趣,养成对科学追求无止境的精神)。
课堂练习:P28(及时反馈并矫正)
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学习与评价》。
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词。
二、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二、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一、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三、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识记生字词。
(二)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三)梳理课文,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
郑也夫,当代学者,北京人。学术着作《西方社会学史》,《代价论》、《信任论》;杂文集《走出囚徒困境》、《游戏人生》、《被动吸烟记》等。
三、字词检测。(见屏幕)
四、学生速读课文,谈谈你读过此文的第一感觉。
五、分析课文:
(一)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地球上的物种有几类,各物种有何作用?
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动物(消费者);植物(生产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细菌有怎样的性质与特征?
1、细菌是生物界元老;2、细菌无所不在
3、细菌发挥重要作用;4、细菌有不可毁灭性;
5、细菌的生存策略多。
(三)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
2、寄生是生物世界中最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六、理解作品的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细菌的性质与特征,以及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告诉人们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七、拓展延伸:
假如世界上的细菌被全部消灭,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八、作业:
1、完成词语的品味和积累。
2、小作文: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认识。
2024八年级生物教案篇5
课前检测:
1.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发育是
2.有些昆虫如蚕的发育经过、、、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发育。
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三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生活在,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呼吸,兼用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常见的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
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两栖动物盛衰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雄蛙有鸣囊,有婚垫,雄蛙的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雌雄蛙抱对使受精更加容易。
2、发育:变态发育
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蝌蚪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很想鱼,用鳃呼吸,所以青蛙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地上
注:蛙卵团状,蟾蜍卵带状。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资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上表说明,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这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
2、畸形蛙: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3、如果采集一些蛙卵放到鱼缸中培养,应当为蛙卵的`发育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答:①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一些水草。
②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③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鸣囊、抱对
2、发育:变态发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地上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后巩固:
1.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乌龟、青蛙、鳄鱼B.大鲵、小鲵、乌龟C.蝾螈、大鲵、蟾蜍D.蟾蜍、鳄鱼、水獭
2.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3.两栖动物是指()
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4.明辨是非
①.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⑵.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
③.所有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④.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
⑤.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上生活的动物,就叫两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