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考虑所需教具的准备,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本文为你提供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写作技巧和示例!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3.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

难点

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庄子(人物)》。

有人说:“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读《庄子》一书,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先生的大智与幽默,书中一个个风趣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的启迪”,今天我们学习《庄子》故事两则以“一斑窥豹”来感受庄子的大智与幽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所著。

《庄子》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它“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它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庄子》因而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可参考【影音资源】《庄子》

2.读课文,初步感知。

【精品课件】

(1)先自读再播放【音频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参考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

(2)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捧起课本,自主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3)借助注释,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初知文章。

北冥:北海。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海运:海水运动。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苍苍:深蓝色。

2.概括主要内容。

参考: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景象,表明万物皆所有凭借而不自由,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

可参考【知识总汇】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一)翻译课文,梳理文言知识。

1.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可参考【微课堂】《如何翻译文言文》

3.组内合作总结重要文言知识并展示,师生点拨补充。

参考

(1)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

(2)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3)重点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翻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翻译: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二)探究文章内容和蕴含的道理。

播放【影视课文】,听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为什么写鹏鸟?

参考:鹏鸟是由鲲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作者使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

2.鲲鹏的形象怎样?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交流

参考答案: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想象雄奇瑰丽。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交流

参考: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小结: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丰富,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里,他在想象中夸张,极写鲲、鹏之大,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可参考【微教案】《鲲鹏的形象》

4.大鹏形体硕大,变化神奇,奋飞时气势壮美。它飞往南冥,需要什么条件?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条件?

参考:大鹏需要“海运”(六月息);野马、尘埃需要“以息相吹”。

5.本文借鲲鹏和野马、尘埃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

6.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参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四、总结拓展

学生个人梳理总结,小组交流。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可参考【微教案】《<庄子>的特色》

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和启示?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有创意的表达和展示。

五、作业设计

1.翻译课文,准确解释重点字词。

2.背诵默写课文。

可参考【背诵指导】

六、板书设计

北冥有鱼

庄子

鲲凭借

南海——有所凭借(不自由)→追求自由

鹏六月息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

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设计: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佬都同样受到赞誉

第二课时

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二、完成课后习题。

三、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信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教学后记: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可播放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新闻视频,或介绍辽宁舰的有关情况来导入,为感受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作渲染铺垫。

2.知识铺垫。

(1)舰载战斗机是航母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没有舰载战斗机,航母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__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舰载战斗机着舰试飞,在形成战斗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本文是一篇通讯。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要吸引人,通讯就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详细、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但通讯不同于小说,不能虚构内容,也不能夸大缩小,只能通过对事实的组织安排,来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讯中的抒情与议论,也要以事实为基础。

3.学习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词。

重点词语:

架次:飞机出动若干次架数的总和。例如,一架飞机出动三次与三架飞机出动一次均为三架次。

澎湃(péng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澎湃”也指“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如“激情澎湃”等。

凛冽(lǐnliè):冷得刺骨。“冽”与“洌”字形相近,意思不同。“冽”指“冷”,“洌”指“清”。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苟,随便、马虎。

浩瀚(hàn):水势盛大。

承载(zài):承受事物的重量。“载”读“zài”时,可以表示“装载”(如“载客”“载运”)、“充满”(如“怨声载道”)、“且、又”(如“载歌载舞”)等;读“zǎi”时,可以表示“年”(如“一年半载”)、“记载、刊登”(如“刊载”“载入史册”)等。

坠(zhuì)毁:飞机等掉下来毁坏。不要写成“堕毁”。“坠”和“堕”都有“落”的意思,但在使用上有区别。例如,“坠落”指具体事物掉落,“堕落”则指思想、行为等往坏里变。

捏(niē)着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心情非常紧张。

咆哮(páoxiào):猛兽怒吼。形容人暴怒喊叫,也形容水奔腾轰鸣。

惊心动魄(pò)。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魂”和“魄”的意思相差不大,都指精气、精神,但“魂”可以离开身体而存在,“魄”则要依附于身体,所以说“惊心动魄”“魂飞天外”。

定格:指电影、电视等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泛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上。

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V”是英语“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语言中,也代表着“胜利”“勇气”等。1940年年末,比利时已被纳粹德国占领,逃亡到英国的比利时人维克托·德拉维利在短波广播中号召同胞们在公共场所广泛书写“V”字,以表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后来英国首相丘吉尔用食指和中指做出“V”形手势以象征胜利,使得“V”字的象征意义更加广为人知。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dān)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青丝:比喻黑发。“青”在汉语中并不指某一种固定颜色,可以指绿色、蓝色、黑色,甚至白色。

攻关:攻打关口,比喻努力突破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难点。

争相(xiāng):互相争着做某事。词中的“相”不要读成“xiàng”。相读“xiàng”时,多指“外形”“外貌”(如“长相”“相貌”)、“宰相”、“拍照片”(如“相片”“相机”)等。

风采:风度神采。“采”除了表示“摘”“开采”等之外,还有“精神”“神色”的意思,因此“神采”“兴高采烈”等词要用“采”。“彩”则指“颜色”(如“五彩”“彩云”)、“表示赞赏的欢呼”(如“喝彩”)、“精妙的成分”(如“精彩”“出彩”“丰富多彩”)。

镌(juān)刻:雕刻。

字形辨析与词义辨析:

杆—竿冽—洌苟—荀瀚—翰载—裁揪—锹循—徇

魄—魂鸣—呜殚—掸—惮怨—怒采—彩镌—隽

呼啸—呼叫承载—承担期盼—渴盼娴熟—熟练殚精竭虑—聚精会神风采—丰采

4.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试着进行概述。

(2)结合课文,理解题目的含义与作用。思考:“一着”指什么?为什么说“惊”?“海天”有什么含义?这个题目好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生动地写出了此举的影响之大,有震惊、惊喜之情流露出来。“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学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重读“惊”字,要读得慷慨、激昂,读出惊喜、自豪之情。小结:题目新颖,含义丰富,富有气魄。

5.理清顺序,梳理结构。

(1)学生再读课文,批注,讨论,交流问题一:这篇文章以什么为叙事顺序和线索?明确:时间为序,以舰载战斗机着陆的过程为线索。

战舰航行、等待战斗机是开端,舰机协调、准备降落是发展,战机下降、成功着舰是高潮,人群狂欢、争相合影是结局。

(2)问题二:本文作者集中笔墨叙写的是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写?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重点写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最重要的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写法参见课文详解内容。

6.作业布置。

(1)抄写“读读写写”字词并分别造句,或者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

(2)从文中摘抄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段落,给出摘抄的理由。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4

【目标导航】

1.掌握即席发言的要领和表达技巧。

2.通过情境创设的训练,克服发言时的紧张心理,学习即席发言的快速构思方法,提高瞬时应变和即席发言能力。

3.进行即席发言的初步尝试,充分调动课堂参与的热情,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气质风度。

【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交际任务,围绕“即席讲话”的这个交际主题,做好本次口语交际。

【新课导入】

即席讲话,也叫即兴发言,是指在某个特定场合,临时受到邀请,由他人提议或自己认为有必要而作的简短讲话。

【交际技巧】

即席发言有三个特点:

一、临场性

即席发言既不能事先拟就讲稿,也不能进行试讲,它必须靠临时准备、临场发挥,因此临场性就成了即席发言最主要的特征。

二、针对性

由于即席发言一般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现实话题作出迅速反应,这就使话题的内容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显示出鲜明的针对性,所以即席发言选取的角度宜小,内容宜集中,要力求说在点子上。

三、简洁性

即席发言常以简明扼要显出其力度,以亲切生动的表述给听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短小并不是空洞无物,而是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优秀的即席发言常常以简练、含蓄而抒情的语言取胜。

即席发言的基本要求是:

一、沉着冷静,克服紧张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众说话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讲话的内容,而在于发言者的心理素质。如果情绪过于紧张,即使准备好的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克服人前讲话紧张心理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当众说话的训练。只要持之以恒,随着讲话次数的增加,你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效果会越来越好。

二、边想边说,反应迅速敏捷

即席发言前,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打一下腹稿,构想自己发言的主题、主要内容、开头等,但大部分情况是没有准备时间的,大脑是在临时组织说话的内容,因此,无法将所有的内容都有条不紊地安放在大脑中,这就要求发言者在说当前句的同时,还要斟酌后面要讲的内容,边讲话,边构思,根据主旨的需要,提取、筛选信息,组织语言。只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有的放矢,切合环境对象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即席发言要注意环境、场合和对象,比如,环境有室内与室外、安静与杂乱之分,场合有严肃与随意、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对象有身份、年龄之分。面对不同的环境、场合和对象,我们发言的内容、语气、风格也应有所区别。越是有针对性的发言,越能得到听众的欢迎。

四、掌握分寸,语言简短明晰

掌握分寸,就是要使讲话恰到好处,不说空洞无物的话,不说过头话,不说伤人的话,不自我吹嘘。同时,即席发言务求简短精练,因为观众都喜欢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发言,即席发言时要尽量长话短说,克服口头禅,少用无关紧要的喻例、资料等,让每句话融入较多的信息。

即席发言也如唱戏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它靠的是平时的口头练习,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敏捷、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富于亲和力的人格魅力。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即席发言练习和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相结合,让即席发言成为展现个人风采的重要手段。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许多同学当众说话时过分紧张。要消除这种心理状态并不难。主要是应有自信心,即使自己没有做充分准备,只要有胆子,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讲。()

2.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清楚呢?答案是要“多思”。说话前要认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说,说给谁听,说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去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和非重点都要详细说。()

3.说话要简洁,就要去掉不必要的重复,去掉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枝蔓。()

4.要使说话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一是要求材料全而多,二是要理清思路和线索,三是要把材料的先后安排好,力求层次清晰,眉目分明。()

5.说话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连接得上。说话严密,是指说话有逻辑性。要做到这两点,在平时要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6.在和别人交谈时,说话人不能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达到说话的目的。但说话看对象,不是说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7.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充满刺激性,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造成抵触情绪。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成。()

8.停顿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意思说完要有较小的停顿,一句话说完要有较大的停顿。()

9.无论是说还是听,都应当适度的看着对方的眼睛和面部。还要善于用眼神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10.要“形于外”必须“诚于中”,这是做到语言美的关键。()

题二:根据提供的情境,在“______________”上填充恰当的即席讲话。

1.1935年,高尔基参加苏联作协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代表们要求他讲话。当他上台时,与会者长时间鼓掌。高尔基灵机一动借题发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下子使全场活跃,讲话就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开场了。

2.《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杨澜,9月19日晚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演出时,戏到中途,她在下台阶时摔了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确令人难堪。但杨澜非常沉着地爬了起来,凭着她主持人特有的口才,对台下的观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澜这段非常成功的即兴演讲,不仅为她自己摆脱了难堪,更显示出她非凡的口才。以致她话音刚落,会场就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还大声说:“广州欢迎你!”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与人交往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习到了灵活地运用语言,让自己的即席讲话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下同学们可以多尝试着练习。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5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法。

教学难点:

1.透过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2.了解文言词语,尤其是本课中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七年级时学过的《饮酒》这首诗歌吗?

生:记得……

师:那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背一遍。

师生齐背诗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师:好,那还记得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吗?

生:陶渊明……

师:对,陶渊明,哪个朝代的人呢?

生:东晋。

师: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诗人。相传陶渊明在40多岁时在朋友的劝告和帮助下,曾第二次担任彭泽县令,在他上任81天时,刚好郡里的一个督邮下来视察工作,这个督邮是一个极度贪婪的家伙,他经常以视察作为借口,要下面的县令给他送礼,如果有谁不送或者送的不够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这个县令。有属下对陶渊明建议要他“束带迎之”,也就是要穿戴的整整齐齐的,准备一份厚礼去参见这个督邮。没想到陶渊明一听居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就挂冠而去,辞职回家了,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出来做官,一边读书,一边耕作,过着清贫的日子。人们都感慨于陶渊明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精神,尤其是后世的知识分子,更是将这种精神奉为道德行为的楷模,成为千古佳话。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请大家打开课文25课,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生:(齐读课文)

二、赏析内容

师:先来看课文的题目“桃花源记”,大家说说看“源”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源头/水的源头……

师:“源”指水流起头的地方或者事物的来源,读过课文我们就知道,课文中的“源”很明显是指水流起头的地方。那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讲述一个渔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故事)/一个渔人捕鱼时无意间闯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受到了桃花源村民的热情款待。出了桃花源后,想带其他人重新去寻找桃花源,却再也找不着了。

师:好,复述课文的故事要简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那大家能否说说看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生:开头第一段。

师:哦,仅仅是开头第一段吗?开头第一段结束时渔人就发现了桃花源吗?

生:还没有发现。直到第二段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才发现了桃花源。

师:对了,第一段只是说渔人对发现的情况感到奇怪,想要去探索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起了好奇心,还没有发现桃花源。直到第二部分的“豁然开朗”才可以说真正发现了桃花源。那请大家把渔人发现桃花源这部分内容齐读一下。

生:(齐读“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师:好,渔人发现了桃花源,那他所见到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对,大家很聪明,马上就从课文中找到了。但文言句子听起来有些拗口,大家能否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渔人眼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

生:房屋布局严整、环境优美、勤劳善良、衣着独特、悠闲舒适……

师:很好,从大家刚才所说的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非常清幽、闲适而且环境优美的地方。文中哪一句指出了桃花源里的人与渔人所在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呢?

生: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哦,对了,“悉如外人”一句道出了桃花源里的人与渔人所在世界是不同的。那这句中的“外人”一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外面世界的人/桃花源外面的人/东晋朝代以外的人……

师:“外人”在这里应该要从渔人的角度来理解,指桃花源里的人都不同于渔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那对于渔人来说,他是无意间闯进了桃花源。对于桃花源里的人来说,渔人的到来就像是一个外星人一样。那对于渔人的到来,他们有什么反应呢?

生:大吃一惊/感到非常吃惊……

师: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见渔人,乃大惊……

师:对,一个“惊”字写出了桃花源里的人对渔人到来感到非常吃惊的态度。那吃惊过后,他们又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呢?把他捉起来还是用扫把赶出去呢?

生:都不是,是热情的招待渔人。

师:哦,大家认为都不是,说是热情的招待。那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热情的招待呢?

生: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师:对,“设酒杀鸡”可看出渔人得到了桃花源里的人热情的招待。从中也可看出桃花源里的人还具有怎样的品格呀?

生:善良、好客、热情……

师:对,很好客,很热情。对于一个陌生人都能热情招待,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多么好客。一番盛情款待后,渔人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的交谈起来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桃花源里的人可能是穿着哪个朝代的衣服,以哪个朝代的礼节来跟渔人交谈呢?大家知道吗?

生:……/穿着秦朝的衣服,用秦朝以前的礼节跟渔人交谈。

师:哦,有同学说穿的是秦朝以前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以前的礼节,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又没有告诉我们。

生:文中有写到“自云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师:哦,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能否说说看?(提问学生翻译这句)

生:自己说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战乱,率领妻子及邻里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绝联系了……

师:这里的“妻子”、“绝境”是什么意思呀?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一样吗?(视学生翻译情况分析这个句子)

生:不一样/……

师:对,不一样,这两个词都是古今异义的词。妻子是指“妻子和儿女”、“绝境”指“与世隔绝的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桃花源的由来/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来到桃花源这个地方。

师:对了,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为了躲避秦末的战乱才来这里的,来了之后再没有出去过。由这里可以看出,大家刚才说他们穿的可能是秦朝时候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时候的礼节,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段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一句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

生:可以知道桃花源里的人从来没有跟外界的人联系/一点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师:对了,外面的世界经历了怎样的朝代变迁,桃花源里的人完全不知情,也许他们以为现在外面还是秦末那个时候呢。那面对着渔人介绍的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桃花源里的人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玩一玩呢?他们动心了吗?

生:不想/没有……

师:怎么说不想呀?与世隔绝了这么久,怎么会不想呢?能否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哦,“不足为外人道也!”也就是说桃花源里的人在渔人离开时还特意叮嘱他不要跟外面的人说这件事呀!看来桃花源的人的确不想跟外面的世界有什么联系。到这里为止,渔人在桃花源中渡过的美好的几天已经过去了。请大家把二三两段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二、三两段)

师:渔人离开了桃花源,大家想想看,如果是你来到了桃花源,你舍得离开这里吗?

生:不舍得/舍得……

师:这里环境优美,而且又舒适,人又好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舍得的离开。所以渔人的想法也一样,不舍得离开这里。但他又不得不离开,那他怎么做呀?

生:在路上到处做记号。

师:哦,处处做记号,文中写到“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做记号想干嘛呢?

生:再来桃花源……

师:对,他想再来桃花源,而且不只是想自己来,还想带更多的人来,他一回到州里就怎样做呢?

生:报告给太守,让太守派人跟他一起去找桃花源……

师:对,他一回到州里,可能饭都顾上吃,就马不停蹄的跑去太守府报告这件奇特的事。如果你是太守,听说自己的管辖地竟有这么一个地方,你会觉得怎样呢?

生:非常吃惊/很高兴/很好奇/立马想去找这个地方……

师:对了,大家跟太守想的一样,都可以当那时候的太守了。太守一听有这样的事,立马就派人跟渔人去找桃花源,那结果如何呢?找到了吗?

生:找不到了,他们迷路了……

师:对,他们找不到了。文中写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而且除了太守想去外,还有谁也想去呀?

生:刘子骥……

师:对,南阳刘子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去找桃花源,结果也没找到。桃花源就这么平空消失了。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特意做记号想再去一次却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让我们感觉桃花源里的人好像是神仙一样,见首不见尾,就像后人诗中所写的那样“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师:到这里为止,课文内容我们基本上已经有个大致的印象了。而课文最后是写别人包括渔人都再也无法找到桃花源了。那我们假设如果渔人等人顺着记号再次来到了桃花源,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一段假如渔人发现了桃花源之后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大家动笔写,看看大家谁的想象最奇特。

生:(扩写想像的内容)

三、本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课文的内容做了分析,这篇文章的故事很神奇,除了刚才的练习外,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想象:比如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时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渔人回到郡里时会怎样跟太守回报?如果你是桃花源里的人,听了渔人的描述之后你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篇课文有这么大的想象空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写写看,小说、戏剧等都行,这也是对文本的一种理解,一种再创造。

通过这节课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加深大家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大家背诵课文。剩下时间请大家齐读全文,会背诵的可以合上课本齐背一遍。

生:(齐读全文)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课内部分。

五、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桃花林——异

进入桃花源——惊

离开桃花源——不舍

再寻桃花源——不见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7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3、初步背诵二、五小节,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读题。

2、出示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逐幅出示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给诗歌的各节标上序号,并想想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

2、问: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指名读。

三、学习诗歌的2—5节。

1、学生从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节,知道了()。”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几位同学同时读)

(2)谈谈自己读懂什么。(指名回答的同时,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写自己读懂什么)

经过学生的问答和板书读懂2—5节中的大自然。

四、研读品味,体会生动的诗句。

1、分小组品读诗句。

2、指名读第二节,理解词语,“准是”换成“一定是”好不好?)指导朗读,背诵。

3、学第2节的语气读第3段。

4、指名读第4节。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5、指导读好第5节,并背诵。

五、老师总结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六、出示三幅图,要求配诗。

画面:鱼儿钻出水面透气;蜻蜓低飞;树叶落了

选择一个画面,仔细观察、思考,再仿照课文中的诗歌给画面写诗。

七、分小组讨论写诗。

八、课后延伸。

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书中搜索,还会发现许多大自然语言。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8

教学依据:

教读任何一篇课文一定要注意与作者、与编者、与作品三方面的对话。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就教材的编辑意图而言,根据单元开头的单元提示短文所说,是按照“民俗”的主题来编排课文的,所以,关注民俗文化因该是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着眼点之一。

研读课文本身,我们发现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鲜活滋润,各有风情,我们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捕捉到沈从文字里行间所充溢着的活力,是一种自然本色的生命力。而这一切,正如他在原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中所说“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课文的解读为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三种不同场合的歌会。

2、品读作品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

3、感受作者情怀,感受云南歌会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进而激励学生关注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个性研读文本的能力。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注重课文的朗读,语言的感悟积累。

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感悟生命之美,关注民俗文化。

教学构思:

本文计划两课时完成。分为预习课与展示课。

第一课时是预习课,主要以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形式,疏通字词,完成导学案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对云南歌会有初步了解,并以小组为单位对研读的重点做好展示准备。

第二课时是展示课,主要以小组展示、老师点拨等形式,对文本研读赏析,感受云南歌会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进而激励学生感悟生命之美,关注民俗文化。

全班分为5个大组,每大组又分为A、B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完成教学任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完成导学案二、三。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请认真默读课文两遍,完成以下任务:

1、标划课前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练习。

2、中心句、关键词、自己喜欢的句子,对于特别喜欢的句子写一点点评。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的注音、理解。(重点“读一读、写一写”)

二、美读课文。

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可比赛或合作)

三、研读课文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把重要信息整理在课本上)

2、完成导学案二、三。

附:导学案

二、课文初探

1、落实字词

A、注音:

迤()西譬()喻淳()朴蹲踞()

忌讳()酬()和()铁箍()熹()微

龙吟凤哕()即物起兴()

B、释意:

悠游自在:

熹微:

2、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你对云南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个人探究:(可从演唱场合、方式、内容等方面考虑)

小组合作:(对筛选的信息分析、汇总)

你认为沈从文先生是带着怎样一种情感写这篇?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个人探究:

小组合作:

3、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提出1-2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小组探讨,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

三、文本拓展

东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四、合作探讨

1、各学习小组逐一讨论明确导学案二、三中的问题,把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起来上交老师。

2、各小组认真研讨分组的预习任务,明确答案,小组代表做好展示准备。

一组:研读全文,思考云南歌会有几种不同场面?演唱地点、内容、形式各有什么不同?

二组:研读第一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选择这部分中你们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儿最精彩,适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温馨提示:朗读、语言赏析、表演、绘画、仿写等,鼓励有个性的表现)

三组:研读第二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选择这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儿最精彩,适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温馨提示:朗读、语言赏析、表演、绘画、仿写等,鼓励有个性的表现)

四组:研读第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选择这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儿最精彩,适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温馨提示:朗读、语言赏析、表演、绘画、仿写等,鼓励有个性的表现)

五组:研读全文,你们能否从三种不同场合的云南歌会中发现共同点?如果有,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二课时(展示课)

教学目标:

1、品读作品语言

2、感悟作者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作者、题目。(课前播放音乐《彩云之南》)

师:同学们,“彩云之南”是哪里?

——

今天,就让我们和沈从文先生一起走进风光旖旎的云南,领略生面别开的云南歌会。

板书:题目、作者

师: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

示例: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师:你怎样获取了这些信息?

示例:看注释、查资料、上网搜索等等。

师: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这种自学的方法。老师也想补充一点,沈从文曾在云南生活长达8年之久,他像爱自己的故乡一样,爱上了云南的山水,云南的百姓,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小组展示

师:预习课同学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今天就分小组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

第一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同学可补充)

示例:我们探究的是云南歌会的三种场面的不同。演唱地点分别是山野、山路、山寨;第一种场合的演唱内容多是情歌酬和、也唱其他故事,第二种场合是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第三种是唱什么都不犯忌讳;演唱的形式有对歌、漫歌、传歌。

(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原文寻找答案。)

教师点拨

1、师: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对三种场合加以概括?

示例: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2、师:“对歌”“传歌”都出自课本,为什么第二个场合要概括为山路漫歌,而不用山路唱歌?

你能否结合原文说一下你的理由?(引导学生注意研读文本)

示例:不可以。从“一面——一面-----”等句子中可以感受到赶马女孩是轻松愉悦的心情,是随意的自由的歌唱,山路唱歌不能体现这一特点。

3、师:提醒其他小组同学做好笔记。

第二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展示的是第一个场面的歌会。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展示形式。A组赏析2节人物描写;B组仿写3节人物外貌描写。请A、B组的同学分别展示。

A组示例:“一连”“三个”“逼”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女人对歌水平高;“轻轻”“理理”“拍拍”“笑笑”等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女人心情的愉快轻松。(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B组示例:本班同学的一段肖像描写。

教师点拨

1、师:你能否把这种高超的技艺、轻松的心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

2、师:“一连”“三个”“逼”是轻读还是重读?为什么?“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读时要注意什么?

示例:“一连”“三个”“逼”需重读,可以体现年轻女人水平高;“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语速要舒缓。

3、指导学生诵读“那次——去了”部分,老师倾听,相机点拨,指导,再让学生齐读。

4、师:你认为3节的人物外貌描写有什么特点?能否结合原文来说?你们小组在仿写时注意了什么?

示例:原文人物外貌描写抓住了人物外貌特点,写得比较细腻,如“黑中透红枣子脸”“白白的糯米牙”等词语真实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所以仿写时应注意这些。

5、师:你知道这种外貌描写的方法叫什么吗?它的特点是什么?

示例:人物描写中的工笔描绘,特点是真实细腻。

6、师:范读3节,提醒同学进一步体会工笔描绘的特点。

7、师小结:山野对歌,虽然是剑拔弩张的比赛,沈先生却着重渲染了它的轻松与快乐。

第三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展示的内容是山路漫歌的场面,展示的形式是A组朗读加表演,B组语言赏析。

A组示例: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一生朗读,其他模拟动作或唱歌(学生也可能有其他展示,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B组示例:“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而成的”写出了花的可爱。“矗起头顶花冠”的“矗”和“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的“瞪”动词写出了戴胜鸟的调皮,可爱。(学生也可能有其他语句的赏析,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师:请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教师点拨

1、师:题目是歌会,为什么要花大笔墨写环境呢?是不是喧宾夺主?

示例:用环境的美衬托歌声的美。(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的理解,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2、师:还有没有更深的理解?广东本地有没有这种山歌呢?与山歌相比,广东特色的文艺有什么?

示例:粤剧

3、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根植于它的土壤中,正所谓地杰方能

人灵。请大家记住,正是因为有了云南的山灵水秀,才有了淳朴自然的云南民歌。

第四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小组展示的是村寨传歌,A组同学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对村寨传歌的解读,B组同学用朗读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参加歌会的人物。

A组同学黑板展示简笔画,并对简笔画的内容解说、介绍。(如代代相传的特点、热情无私的精神等)

B组同学一生朗读“我以——真不少”部分,其他穿插表演。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个性解读,老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教师点拨:

1、师:参加村寨传歌的都是什么人?多不多?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他们的身份?(引

导学生感受村寨传歌场面的宏伟,气势的壮观,领悟云南歌会是民间的歌会、百姓的歌会)

——

2、师:村寨传歌中大家仅仅在传歌吗?你能结合原文分析一下吗?(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分析

体会歌会不仅传歌,更传递了热情与智慧)

——

3、师:如果朗读这一部分,描写老吹鼓手的那一句如何去读?(引导学生体会“最当行出色”“早”“却”等词要舒缓、重音。)

——

4、自由朗读:“集会表面——原来如此”部分,注意读出赞美欣赏的语气。

5、师小结:有人说,心中拥有阳光的人,才能把阳光拨撒到别人的心理,老吹鼓手不仅在传歌,更传递了真诚与热情,这种情之美是最动人的!

6、师:以上我们分析了三种场合歌会的不同,那么透过这些不同,我们能否发掘出他们的相同点呢?请第5小组的同学深入分析一下。

第五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探究的是云南歌会三种场面的相同点。我们通过分析认为三种场合的歌会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学生可能有不同答案,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教师点拨

1、师:你认为沈从文先生为什么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引导学生认知歌会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

——

2、师小结:在云南的.歌会上,有轻松愉快、有淳朴自然,更有热情与真诚,就是这些深深吸引了沈先生,而他也早在课文的开头就以总领全文的两句话,表达了这种赞赏之情,请齐读课文第1节体会,注意读出赞美之情。

3、生齐读课文1节。

三、拟写副标题

1、师:通过以上的品读、分析,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相当的理解,能否从不同角度,为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传达自己学完本文的独特感受?请独立思考,想好以后可以到前面板书出来,也可以和直接和大家交流。(自由发言,鼓励不同的答案,激励思维火花的碰撞)

示例:“云南韵”“不同的歌会,同一种美”“情动云南”等等。

师:以上同学的答案非常精彩,也触动了老师,在云南的歌会上,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怎一个美字了得!而透过这些美,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个个鲜活质朴热情的生命,所以沈先生也是用这篇谱写了一曲“生命的颂歌”!(板书)

四、课堂释疑

1、师:预习环节同学提出的有价值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1-2个,大家共同释疑。(先请提出人谈看法,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引导、点拨。不一定要有完整答案,只是引导思考,探讨)

——

2、师:最后,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任何一篇课文不能孤立地学习,我们应该了解编者的意

图,本单元是民俗单元,编者选编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关注民俗文化。

有消息证实,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目前也面临濒危抢救的问题;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目前“铁杆”戏迷只有20__多人。同学们,相信你们现在的心情一定和老师的一样沉重。所以老师特别希望通过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提醒大家注意:

有些声音我们不能遗忘,虽然时间让它们沉下历史的河床,但当伴着田间嗒嗒的马蹄和奏响在山野村落的鸟鸣,民歌、腰鼓、戏曲、民间艺人悠扬的二胡,这些民俗文化的精粹在我们的耳畔隐约传来的时候,同学们,让我们驻足、欣赏,让这些天籁之音,把我们的智慧之灯点亮,让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五、布置作业

师:想不想做民俗文化的守卫者?

——

请课下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四。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2.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4.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家与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简介文体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简言之,散文诗就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散文化了的诗,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

三、范读课文

[一]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

1、注意字音

2、思考画面应怎样切分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层次划分:

(一)(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

(二)(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

(三)(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二]齐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39;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

四、研讨课文

[一]讲析第一幅画面

指名朗读,思考:

1.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明确: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其它海鸟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二]讲析第二幅画面

默读并思考:

1.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更险恶;这样写突出斗争更险恶。

2.哪些词语突出了险恶的环境?(动词、形容词)海燕较前有何变化?(见板书设计)

[三]讲析第三幅画面

齐读,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见板书设计)

五、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

[一]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说明]海燕、暴风雨、大海的象征意义是让学生明确的重点;其他事物的象征内容,学生若理解有困难,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二]关于象征写法。

1.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现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有刻画。

2.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六、归纳《海燕》的写作手法:

1.对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征手法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重点和难点: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

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按照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

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说明:

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基本教学流程:

(一)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交流圈画批注的内容,教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

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教师作引导,明确:

(1)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小说要素之一)。

(2)熟悉内容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阅读小说的第一步骤;二是对小说的情节有所感知,为落实有关知识打基础。提出列提纲的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来理清小说情节结构,要求复述是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交流的需要。

(三)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环境。

1、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有何特点?

2、小说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何特点?

3、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有关环境的知识。

说明:

这一环节是为了落实有关小说环境描写的知识及对其作用的认识。教会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小说环境特点(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方法。具体操作时,可启发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从小说的内容中寻找依据。特别是从不明显的,容易疏忽的内容中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的特点。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关系联系起来。要顾及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必须在大量的学生活动之后,再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传授方法。

(四)提出突破口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几个画面,为每个画面编个小标题。

2、集体讨论。

(1)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遭此不幸?

(2)“我”、孔乙己各与小说的主题有何关系?

3、教师引导、补充、小结。

说明:

经过前两步教学流程,学生已对小说的情节、环境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一环节是进一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并通过比较,了解人物的不同作用,学会确认小说主要人物的方法。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再次细读课文,加深对主要情节理解。第二步,通过讨论认识人物形式及其作用。在比较中认定主要人物。第三步,得出结论,归纳方法。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学生的活动,讨论要充分,结论才容易被接受。

(五)归纳、巩固。

1、由学生自己归纳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2、交流后,老师小结。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是起复习巩固作用。让学生自己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收获,培养善于疏理及时小结的好习惯。为了弥补缺漏,强调方法,教师有必要作最后的小结。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二、教学设想:

(一)、预习要求: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当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动口说,组织语言;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准备教具:录音机朗诵带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_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

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_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当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学生自由发言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展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二)赏析精彩片段1

生齐读

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

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三)赏析精彩片段2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

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

生讨论问题

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

4、生齐读

三、小结巩固

小结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

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2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以致背诵。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写景的白描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五环节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1、导入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2、了解作者及背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主学习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1、初读课文,字找出生字,要求注音:(见学案)

更(ɡēnɡ)定毳(cuì)衣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语音,语意读顺,理解课文。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本文的记叙要素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说说下列这段描写雪景的文字用了什么手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多媒体显示: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文中哪句相照应?

3、作者去看雪有哪些物质条件?

4、文中描写湖中雪景用了一串数词,说说其表达效果。

5、亭中饮酒的两人见了作者为何“大喜”?

6、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痴”,对这个评价你是如何了解的?

7、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

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四、展示交流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五、课堂小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六、布置作业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新课程八年级第三单元《桥之美》一课,是当代画家吴冠中的科学小品文,它用优美含蓄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桥之美。《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

2、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4、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运用读、划、写、记、练、思的方法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

4、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

2、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桥美在何处。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运用读、划、写、记、练、思的方法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方法1: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上两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了桥梁建筑家眼中的《中国石拱桥》,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著名画家吴冠中眼里的桥又具有什么特点。(板书文题)

方法2: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方法3: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剑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当代画家。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笔名“荼”,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他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学贯中西,融会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油画代表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中国画代表作《春雪》《狮子林》《长城》。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三、检查生字词情况。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驻足:停止脚步。

销魂,不要写成“消魂”。  煞(shā)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煞”同“杀”,破坏,消弱,消减。    

纤xiān细。     解释:第6自然段中1、“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 左右:支配。  2、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弧线     颐和园    点缀     险峻     孕育     笼统      瞻前顾后      关键      搏斗

四、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的顺序:逻辑顺序。(因为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总分总的关系)

第一部分(1、2)由一句俗语和一句诗引出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3---6)正反两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一层(3)用作比较的的方法说明自己爱桥是出于美学的考虑。

第二层(4、5)正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三层(6)从反面说明桥不与周围景物配合就不会产生美感。

第三部分(7)总说桥美及其普遍的美学意义。

五、初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桥之美。作者认为桥美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语言生动。[中国石拱桥语言平实、自然、准确、严密]

2、本文作者吴冠中,中国当代画家。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的张择端。

3、作者在列举了四种形式作用的例子后,概括了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是: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第5段),最后,

在篇末用一句话对“桥之美”做了总结: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由一句俗语和一句诗引出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3---6)正反两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一层(3)用作比较的的方法说明自己爱桥是出于美学的考虑。

第二层(4、5)正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三层(6)从反面说明桥不与周围景物配合就不会产生美感。

第三部分(7)总说桥美及其普遍的美学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2、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认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第1题:找出文章的主旨句:(第3自然段)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哪些?

第二段中:“‘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第三段中:“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第五段中:“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第七段中“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第2题:在作者眼里,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

第4自然段中有:乌镇苇丛上的石桥(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水天间的长桥之美(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上的四种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的景物配合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入画的景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总之,美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护”,桥自身无论多么美丽动人,周围环境与它的配合对于桥的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5自然段中有:《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高山峡谷中的人造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6自然段中有: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桥。

师强调:4、5自然段中的桥从正面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这些桥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它们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第6自然段中的桥从反面说明桥不与周围景物配合就不会产生美感。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包括成昆路上的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些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些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第3题(1):第4自然段,不同的桥带给作者的什么不同的感受?

厚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狭窄拥挤,令人憋闷;而石桥轮廓鲜明简单,使空间陡然疏朗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坚硬的石块,强弱、轻重、动静不同,颜色对比,阳刚与阴柔两种美的不同,和谐而统一。

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形成鲜明的对照。

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

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

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

第3题(2):试找出风雨桥的美表现在哪里?

答案: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第4题:认真阅读课文,重点阅读2、3自然段,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答案: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第5题:读了作者对几种桥的评价和描述,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美学原则?

答案:(第2、3自然段)桥要讲究对比、变化、和谐。

第6题:找出用了下列说明方法的句子。

作引用:(第2段)“小桥流水人家”,固然----。

列数字:(第4段)卢沟桥只有17孔,-------。

打比方:(第4段)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好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作诠释:(第7段)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第7题: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

明确: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早春时的细柳绿而柔软,是阴柔之美,桥是有坚硬石块的石桥,这是阳刚之美。)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销魂”出自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时而已矣”。意思是说人们在分别的时候非常悲伤、愁苦。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也让人感到极度欢乐。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明确: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二、总结全文。

吴冠中老先生以其画家独有的眼光给我们品评了桥之美,先总的说了美在哪里——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然后举了一些实例,说明了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丽的。条理清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我们对这些人类的智慧结晶进行了欣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让学生中得到的启发应是多方面的。

有的领悟到: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

有的领悟到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有的同学领悟到: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

有的领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

板书设计

桥之美

顺序:总_——分——总 

语言:描写    说明

课后反思: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4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需的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面对不同场合的即席讲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拥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即席讲话,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下实现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不要轻视小范围的即席发言,它是练就生花妙舌的好机会。如果说大庭广众下的演讲是大兵团作战,即席发言则是战地轻骑,它精悍、灵活,故不应等闲视之,正像打仗前定要厉兵秣马一样,即使三五分钟的发言也要精心准备。即席讲话,是一项十分实用的口语交际能力。本节课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得体进行即席讲话有很大的助益。

学情分析

由于教育观念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对即席讲话能力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即席讲话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讲话的意识,即使发言也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答,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变得很强烈,会有“怕出错”的顾虑,更不愿意主动地去表达。学生的即席讲话活动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学生的发言大都是对已有知识和文本原有信息的阐述,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使学生发言时,也经常会语无伦次,词汇匮乏,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条理性差,语言组织能力很薄弱。

即席讲话能力属于口语交际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表达能力,不是简单的听或说,而是言语表达的动态过程。而少数学生还存在口头表达是“与生俱来”的这一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口语是人的一种本能,不需要训练。而事实证明即席讲话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和被需要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即席讲话、即席讲话的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2.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2.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3.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和技巧。

难点: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讲授法: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把握住即席讲话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比较鉴赏法:通过比较、鉴别、评判这些方式,享受和领略即席讲话中的美,同时产生新的感受、体验和认识,达到在鉴赏中提升自己的目的。

3.情境创设法: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

学法:

l.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实践参与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培养自己清晰、准确、有逻辑性地表达观点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多媒体课件。

2.准备即席讲话的话题。

学生: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即席讲话的相关知识。

2.学生自行分组,展开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

一、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约4分钟)导入法一:

历,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同样,放眼今天,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机遇与挑战共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怎样才能拥有缜密的思维、机敏的应变、卓越的口才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即席讲话的训练吧。

(板书课题:即席讲话)

导入法二:

大屏幕展示:介绍外交家顾维钧的故事

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会”上,日方代表牧野伸显坚持要求继承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益,面对气焰嚣张的日方代表,中方代表顾维钧强忍心头怒火,冷静地说:西方有一位圣人,名叫耶稣。他被处绞刑的耶路撒冷成为了教的圣地,不可侵犯。大家说对不对,众人回答“对”。我们东方也有一位圣人,他叫孔子,日本人也承认他是圣人,你说对不对?牧野伸显只得说“对”。顾维钧接着说: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圣地,不容侵犯。他掷地有声的话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并被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

请几名学生谈一谈读后感受,再引出即席讲话对青少年重要性的话题,由此,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板书课题:即席讲话)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营造了一种沉思、奋进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目标明确,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用名人故事激趣,让学生明确即席讲话的重要性,营造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活动形成阶段。

(约15分钟)(一)了解即席讲话。

(1)大屏幕展示下面材料:

萧琛善辩免灾

南朝梁有个大臣叫萧琛,在萧衍还没称帝时就与他交好。后来萧衍当了皇帝,两人关系仍很密切。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大型宴会,酒过几巡之后,萧琛有些醉意,就趴在案几上。武帝看见就用枣子投他,正好打中萧琛的头。萧琛拿起盒子中的栗子正好打在武帝脸上,武帝一脸怒气。萧琛马上说道:“陛下把赤心投给臣,臣怎敢不用战栗来回报呢?”武帝听后,转怒为笑。

(2)同桌之间交流阅读感受。

(3)组内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即席讲话的定义和特点。

(4)教师明确:

即席讲话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下事先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

即席讲话,临境而发,随机而发,短小精悍,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二)精彩即席讲话鉴赏。(大屏幕展示)

1.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林肯,你是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容易的题?”

“考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请回答。”

老师问:“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林肯答道。“鸡又是哪里来的呢?”

“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林肯说。

2.一天早晨,高而瘦的萧伯纳在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矮而胖的巨商亨利。亨利洋洋得意地说:“啊!萧伯纳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

萧伯纳淡然一笑,回敬道:“啊,亨利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闹饥荒。”

3.有记者问梁朝伟:“在北京《无间道》的首映式上,你和刘嘉玲非常亲密,我们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走上红地毯呢?”梁朝伟回答得相当机智:“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式上,就已经走过红地毯了。”妙语一出,众人无不称奇。

(1)学生边欣赏边讨论这些即席讲话的精彩之处。

(2)师生归纳即席讲话的技巧。

(3)教师明确:

a.确立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从实际出发,寻找一个切入点。

c.开头干净利落,直接入题,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情景、会议的主旨等作为开场白;结尾强化发言的主要内容。

d.捕捉时机,即兴发挥。发言者要利用现场的条件和特点,善于借题发挥,渲染气氛。

(三)《我来试一试》小训练:

1.教师布置成语话题。

(1)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狐假虎威;

(4)滥竽充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喜欢的话题,组内同学自由练习即席讲话。

3.每组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发言,每个同学发言不超过2分钟。

4.组织同学们集体评议,评议时主要就讲话人的表情动作、思维方向和口语特点发表意见,要指出具体的表现。

5.教师讲评: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讲话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每次轮到自己当众讲话,尤其是要走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讲的时候,常常感到十分紧张,抓衣服、耸肩膀、挠头皮,说出话来常常言不及义,本来已经准备好的讲话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表达。看来,要想拥有萧琛那样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敏捷,我们还得学会如何控制紧张心理。(大屏幕展示)

紧张畏惧心理经过有目的的训练可以得到控制。可以采用12字法,即:心中有数,有备无患,随机应变。

由小故事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对即席讲话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理解。

在鉴赏精彩的即席讲话中品味即席讲话的语言美、人文美。让学生在美中感悟,在美中激起发言的。

各环节有条不紊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展示阶段。

(约18分钟)(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建议各小组推荐汇报代表,介绍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二)即席讲话小表演。

1.大屏幕展示讲话情境。

情境1:同学的生日聚会

情境2:交流读书的体会

情境3:学校夏令营结束后谈感受

情境4:代表班级祝老师新年快乐

2.每组同学从上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本组同学每人做三分钟左右的即席讲话。

3.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做代表,由语文老师指定情境和讲话时间,分别做即席讲话。

4.各组长和老师作为评委共同评选即席讲话小明星。

(三)我的即席讲话小窍门大家谈。

l.由即席讲话小明星畅谈自己获胜的诀窍。

2.教师归纳总结:

(1)讲话时要考虑所选情境的主题和氛围特点,力求让自己的讲话合情合理。

(2)认真聆听,注意与其他同学的讲话相呼应。明确讲话的目的,让自己的讲话内容集中、充实。

(3)在保证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更有特色,更吸引人。

(4)即席讲话时,感到紧张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深呼吸、微笑等方法来帮助自己放松下来。也可以默默地鼓励自己,以缓解紧张情绪。

汇报不拘泥于形式,但要着眼于活动本身,不架空,不夸大,做到条理清晰,交代明确。

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增强对即席讲话的理性认识。

归纳即席讲话的小窍门,巩固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总结提高阶段。

(约8分钟)1.教师点评各组在本节课中的表现。

2.评选优胜组,加以鼓励。

3.课堂大讨论:什么样的即席讲话才是成功的?

如:(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流畅。

(3)观点明确。

(4)内容吸引人。

(5)能用具体可信的事例说服人。

(6)上场镇静。

(7)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8)动作自然。

(9)口头语少。

(10)目光交流。

4.交流心得,在交流中不断修正与提高,深化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5.教师小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口才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愿同学们谙习口齿,砥砺谈锋,谈笑风流,演辩皆优,人生舞台,言辞笑傲。点评、评优是对此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充分肯定。

通过讨论交流,强化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5

教学目的

一、学习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突出重点的写法。

二、认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

教学设想

一、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掌握这个特点,是成功地实施教学的关键。

重点是文章的第3段。这段写苏武和黄庭坚在船头“共阅一手卷”的神情,又以佛印的“矫首昂视”为烘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武滴居黄州时期的闲适生活和旷达心情,也说明了他“泛舟赤壁”的由来。这是雕刻家艺术构思中的主要之点,也是这件艺术品的主题之所在。

难点是怎样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这是因为文章涉及了艺术品的所有细节,如果只看字面,会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而要探究每一个细节跟主题的联系,则非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不可。这个难点解决了,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品的主题,更好地掌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拟兼用诵读和讲解两种教法。诵读教法主要用于第2至4段,要求达到当堂基本成诵。应当说明的是,课本并未提出背诵的要求,但这是文章中的精彩部分,熟读成涌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感的培养,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这样做不仅必要,而且符合教学大纲精神。讲解的重点是文章的写法和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个别难句也要照顾到。

三、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拟用两课时教读。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熟悉课文大意,讲解第一段,诵读第2、3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4段,略讲第5、6段,分析写作方法,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中第1小题。

四、预习要求

1、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2、解决个别生字词的读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家里有的成曾经见过的工艺美术品,然后问:

①“核舟”的雕刻者是谁?

(目的是弄清课文中的称名法。开头称姓称字是一种正式而又亲切的称法,末尾姓、名、字并称,是正式的称法,这是雕刻家自称,但也可用于称人,如苏武《方山子传》中“此吾故人陈忙季常也”。)

②这件艺术品的名称是什么?是雕刻家取的吗?

(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艺术品主题的注意。船背无“大苏泛赤壁”字样,从“盖……云”可以看出是文章作者观赏后作出的判断,姑且以此命名。)

二、作者及原作简介

1、补充: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大致相当今中央部的办公厅主任),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枢还乡,悲愤而死。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2课文系节选,但只删去一小段。被删节的是:(上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鬼犹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糜(通“眉”)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遵,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下接课文本句)

三、朗读全文

三、正音(见“预习要求”)并标段号。

2、带领学生从第2至5段中划出以下话语以显示作者的说明顺序:舟首尾长——中轩敞者——一船头———舟尾——船背

3、教师范读全文(能背诵最好)。

4、学生齐读全文。

强调要用一字一顿的方式,切实掌握字的读音和意义,不要求读出语气、〔说明]这种读法适用于生僻字多而虚词较少的说明文。在大体熟悉其字句后,再划分节奏为好。

四、讲解第一段

1、指名一位学生试读全段,仍用一字一顿读法;教师再领读一遍,读出节奏。

2、讲词语:

(1)“为”,为英语中的“make”,是一个用得相当广泛的动词,可以说“为学”“为文”。这里指雕刻。

(2)“罔不”,是常用语汇。问学生“罔”可用哪个字来替换(“无”)。这是作者有意使用古语。

(3)“因势”“象形”可以读断,即“因其势而象物之形”。“象”是动词,摹拟的意思。

3、概括本段内容(用讨论方式)

①赞扬雕刻家王叔远的高超技艺(板书加圈字,下同);结合课文:径寸之木,极言原材料之小/宫室。…?木石,极言雕刻范围之广;“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极言技艺之精。)

②交代赠核舟事。(可以问学生“盖大苏泛赤壁云’可否省去不写,并读一遍以示省去后上下文仍然连贯。只是于文义影响甚大,使下文即第2至4段内容失去依托。)

由上述内容引申出本段有提示全文的作用。

五、简介苏武游赤壁一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武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六、诵读第二段

此段和以下两段的基本教学程式是:①学生用一字一顿方式齐读一遍,教师按节奏领读一遍;②解释词语,概括段意。③练习背诵,并在试背过程中作诵读指导z④以提问方式外导学生弄清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以下只写解释、指导和提问的内容,不写过程。)、

1、解释和指导:

①首句读法:“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其余四字句均作二拍,二字一拍。

②按这样的顺序记诵:舟首尾——舱。舱上篛篷——旁开小富。窗启——雕栏。窗闭——见字。

2、提问:

1)山高月小”等四句为什么脍炙人口?

(这正是在船上所见到的景象,一写水上,一写江边;一写秋景,一写冬景,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②雕刻者刻此16字,有什么意图?

(借文坛掌故暗示舟在赤壁附近的江上。)

七、诵读第三段。

1、解释和指导:

①读法:“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

②佛印:与苏轼极要好。在黄州时佛印曾函请苏轼吃“皛(jiao)饭”(一碗米饭、一杯白水、一碟盐),苏轼则以请吃“毳(cui)饭(饭也“毛”,水也“毛”,盐也“毛”——“毛”,黄州方言,没有)回报。

③注意层次:首句写三人的相对位置;第2至5句写苏、黄;第6至7句写佛印(“总一分”式写法)。

2、提问:

①雕刻家是用怎样的方式让人识别这三个人物的?

(“峨冠多髯”是苏武的外形特征;佛印是和尚,一望而知;余下一人可谁知是苏轼的好友黄庭坚。)

②为什么雕刻家选用了“共阅手卷”这个细节?

(联泛舟的背景来看这个细节,是足以表现人物的闲适生活和旷达胸襟,这正是雕刻品的主题。〕

八、留作业

背诵第2、3两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略)

二、诵读第四段

1、解释和指导:

①“横卧”:横放。楫横卧,以示不用。

②读法:“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③也是“总一分”式写法:前两句总写,以辑定位,故先出拇。后两句分写,先出居有者,后出居左者——

2、讨论: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刻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但“泛舟”的主题却要求给人以动的感觉。从揖“横卧”和两个舟子的自在神态可以看出,这时候的船正为《后赤赋》上说的是“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体焉”,这就有了动的感觉了。再加上居揖右那个舟子的“啸呼状”,还可以想像出此时江上有风,风助船行,“泛舟”的意味更浓。)——

三、连贯诵读第2至4段(过程略)

四、学生自读第五段

1、齐读一遍后,先解释“题名”加“篆章”是我国书、画、雕刻作品的惯例,有防假冒的作用;然后就内容提出一些小问题(如有哪些字,什么颜色,清晰度如何)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

2、读《前赤壁赋》开头:“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再让学生对照“题名”,看看有何异同。

(雕刻家刻此作品也是在“壬戌”之秋,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无论如何也可从中看出雕刻家对苏轼当年的遭遇是感慨很深的——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步。)

五、小结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学生讨论后,归纳要点如下:

1、原材料桃核“修长”,宜刻成舟形。关键是“泛舟”的主题要求将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核舟”上。

2、苏轼是主要游览者,但必有同游者,由此而想到苏轼在黄州时过从较密的黄庭坚和佛印;再将苏轼当时的闲适和旷达心情集中到与黄“共阅一手卷”上来,使主题思想变得极其鲜明。

3、借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点出游览地点和舟四围的景色,使“核舟”的艺术空间显得极其宽阔。

4、通过“一楫横卧”点明船在随水飘流,静中有动。

5、舟子“啸呼”,使人感到江上有清风徐来;佛印“矫首昂视”,使人感到四周景色在不断变化,也是静中有动。

六、学生自读第六段

让学生合上书本,想想:假定自己看过这样一件艺术品,最后还想说些什么。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如能涉及被删节的原文内容,应予表扬。

讨论后可归纳如下:①统计数字承第2至5段,极言细节之多;②‘借不盈寸”承第1段“径寸之木”,又承第2段“八分有奇”,极言原材料之小;③自然导出赞语“技亦灵怪矣哉”,点明全文中心。

七、小结写法——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讨论后归纳成三点:

(1)正面是艺术品的主体,反面是附文,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

(2)舟长是整体,前、后、中是部分,所以先写整体后写部分;

(3)中间带有背景性质,船头是主题所在,船尾是陪衬,所以先写背景,次写主题,最后写陪衬。

八、完成练习一第1题

1)略一。

(2)先找出译文的毛病:

①“从头至尾即“长度”,此四字可删。

②“竹篛做成的篷”是解释?不是翻译。

③前一个“可以看见”也是多余的话。

④“八个字”可删,其义自明。

⑤“石青”本有“上色”作用,“上色”多余“

九、布置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在这次自录课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核舟记》这一课书。《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包括注明方位、数目、大小等,使读者弄清了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细笔勾画,形象具体可触。读完之后,不仅使人“奇巧人王叔远”的高超的技艺感到钦佩,同时也对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文章让读者感到寸核中的几多情态、几多奇趣,不禁令人称奇道绝,叹为观止。

自录的这节课,学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②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技艺。

要想达到上述的学习目的,就要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王叔远技艺的精湛;然后以空间为序具体加以说明;(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背。)最后概括总结。第三段是重点段落,应抓住人物的神情,隐藏在衣褶中的相比的两膝,历历可数的念珠等细节,来体会雕刻品的精细及雕刻家的高超技艺。进而领会本文的准确、简明的语言。这课书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环节较清晰

这节课是本课书的第三节课,前两节主要是读熟课文、疏通文意;这节课主要任务是理解,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读书环节;

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基本功。因为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感性材料,这些语言感性材料只有通过诵读,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才能很好的落实。朗读文言文,应读准音,生字字音要通过书上的注释,查阅工具书读准。读多音字,应先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确定了词义,才能读准字音;也可以结合句意,确定读音。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奇”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有零”,所以读音应是“jī”;在后一句中“奇字”的意思是“生僻的字”,所以读音是“qí”。通假字的读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为字共三十有四”中的“有”是通假字,它通“又”,所以读作“yòu”。要畅通朗读课文,还应读好停顿,特别是句中的停顿,它是用来显示句子的层次的,单从字面上是不易掌握的,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句中的停顿。一上课,科代表就带领同学们读这篇课文,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语文的学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氛围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同时。学生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达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学生自己阅读,分析问题阶段;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都是怎样突出‘奇巧’之意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需要学生把整个文章都看遍之后才能分析出来,我认为,给学生提的问题不要过小、过碎,不然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听得糊涂,自然回答的也糊涂。所以我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我就把学生分组,一组看一段,前后桌的同学可以交流。学生们是先自己看书,然后再交流,这样使学生既认真看书了、思考了,有不至于很盲目。这期间老师就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听听学生们的看法,

(三)学生展示环节;

十分钟之后,我让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组的答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显现得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写自己组的看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调动了学生

(四)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写的时候显得有些罗嗦,且重点不突出,如:写第一段的内容时,学生只写出了对人物的介绍,但对于核舟的主题就给落掉了,就是学生对“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对于“奇巧”的突出,学生也只把原文写上去,并没有总结、提炼,显得有些罗嗦。我在点拨的时候,首先问问学生这样写的理由,尽量让学生自己能够随时改造。我就顺着学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点圈点出来,让学生一眼就看明白了。很直接,方便。学生自己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问题、及时被解决问题。一段说完之后,其它段落的问题解决就快多了,学生也明白多了。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一种既快、又明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一)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毕竟语文的教学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并且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媒体,有的环节就不必了。

(二)由于学生是自己写的板书,占的地方很大,使得后来我的总结在黑板上显现的有些随意,不是很工整,地方显得小。

这次的备课与反思,使我在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