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具体可行,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怎么写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使学生学习多步骤,多方法的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多步骤、多方法分解因式方法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特点,恰当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讲授新课

1.推导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特点.

将完全平方公式倒写:

a2+2ab+b2=(a+b)2;

a2-2ab+b2=(a-b)2.

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将它写成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所以x=50000、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

(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

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

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略)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

(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应用

(1)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

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D⊥BC

分析:(设问程序)

(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

(2)要证∠1=只要证什么?

(3)要证∠1=∠2只要证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证明:(略)

(2)讲解例2(投影例2)

例2已知:如图AB=DC,AD=BC

求证:∠A=∠C

(1)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巡视,适当参与讨论。

(2)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

思路1:连接BD(如图)

证△ABD≌△CDB(SSS)先得∠A=∠C

思路2:连接AC证△ABC≌CDA(SSS)先得∠1=∠2,∠3=∠4再由∠1+∠4=∠2+∠3得∠BAD=∠BCD

(3)教师共同讨论后,说明思路1较优,让学生用思路1在练习本上写出证明,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强调解题格式:在“证明”二字的后面,先将所作的辅助线写出,再证明。

例3如图,已知AB=AC,DB=DC

(1)若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求证:EH=FG

(2)若AD、BC连接交于点P,问AD、BC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思考、分析,适当点拨,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证明,然后选择投影显示。

证明:(略)

说明:证直线垂直可证两直线夹角等于,而由两邻补角相等证两直线的夹角等于,又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例4如图,已知:△ABC中,BC=2AB,AD、AE分别是△ABC、△ABD的中线,

求证:AC=2AE.

证明:(略)

学生口述证明思路,教师强调说明:“中线”条件下的常规作辅助线法。

5、课堂小结:

(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3个公理1个推论(SAS、ASA、AAS、SSS)

在这些方法中,每一个都需要3个条件,3个条件中都至少包含条边。

(2)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7011、12

b、上交作业P7014P71B组3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4

极差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151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 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 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 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能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3.使学生掌握分母有理化概念,并能利用分母有理化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近似计算问题;

4、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公式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5、通过二次根式公式的引入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通过分母有理化的教学,渗透数学的简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还要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采用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进行.

2.难点: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以及类比的方法,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乘法的基础上本小节

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学,进行总结对比.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回忆及得算数平方根和性质:( a ≥0 ,b ≥0)是用什么样的&39;方法引出的?(上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由具体例子引出的.)

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二)新课

商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有( a ≥0 ,b >0)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让学生讨论这个式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a≥0,b>0,对于为什么b>0,要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因为b=0时分母为0,没有意义.

引导学生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将非负数a除以正数b求商,再开方求商的算术平方根,等号右边是先分别求被除数、除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商,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例1?化简:

(1);(2);(3);

解∶(1)

(2)

(3)

说明:如果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在运算时,一般先化成假分数;本节根号下的字母均为正数、

例2?化简:

(1);(2);

解:(1)

(2)

让学生观察例题中分母的特点,然后提出,的问题怎样解决?

再总结:这一小节开始讲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只限于所得结果的式子中分母可以完全开的尽方的情况,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

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三)小结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四)练习

1.化简:

(1);(2);(3)、

2.化简:

(1);(2);(3)

六、作业

教材P.183习题11.3;A组1.

七、 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请学生举例说明)

2.用不等式表示:

(1)x的3倍大于1; (2)y与5的差大于零;

(3)x与3的和小于6; (4)x的小于2.

(3)当x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x+3<6是否成立?

-4,3.5,-2.5,3,0,2.9.

((2)、(3)两题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

一、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得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

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不等式x+3<6,除了上面提到的,-4,-2.5,0,2.9是它的解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解?若有,解的个数是多少?它们的分布是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利用试验的方法,结合数轴直观研究.具体作法是,在数轴上将是x+3<6的解的数值-4,-2.5,0,2.9用实心圆点画出,将不是x+3<6的解的数值3.5,4,3用空心圆圈画出,好像是“挖去了”一样.如下图所示)

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寻求不等式x+3<6的解的关键值是“3”,用小于3的任何数替代x,不等式x+3<6均成立;用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数替代x,不等式x+3<6均不成立.即能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是小于3的所有数,用不等式表示为x<3.把能够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所有x值的集合叫做不等式x+3<6的集合.简称不等式x+3<6的解集,记作x<3.

最后,请学生总结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的概念.(若学生总结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补充)

一般地说,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一般有无限多个解.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启发学生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3<6的解集x<3呢?(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试着用数轴表示一下,其余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教师巡视,并针对黑板上板演的结果做讲解)

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左边部分,表示解集x<3.如下图所示.

由于x=3不是不等式x+3<6的解,所以其中表示3的点用空心圆圈标出来.(表示挖去x=3这个点)

记号“≥”读作大于或等于,既不小于;记号“≤”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

例如不等式x+5≥3的解集是x≥-2(想一想,为什么?并请一名学生回答)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

即用数轴上表示-2的点和它的右边部分表示出来.由于解中包含x=-2,故其中表示-2的点用实心圆点表示.

此处,教师应强调,这里特别要注意区别是用空心圆圈“。”还是用实心圆点“.”,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5; (2)x≥0; (3)x>-1;

(4)1≤X≤4; (5)-2<x≤3; p="" (6)-2≤x<3.

解(1),(2),(3)略.

(4)在数轴上表示1≤x≤4,如下图

(5)在数轴上表示-2<x≤3,如下图< p="">

(此题在讲解时,教师要着重强调:注意所给题目中的解集是否包含分界点,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本题应分别让6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巡视遇到问题,及时纠正)

例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再用数轴表示出来:

(1)x小于-1; (2)x不小于-1;

(3)a是正数; (4)b是非负数.

解:(1)x小于-1表示为x<-1;(用数轴表示略)

(2)x不小于-1表示为x≥-1;(用数轴表示略)

(3)a是正数表示为a>0;(用数轴表示略)

(4)b是非负数表示为b≥0.(用数轴表示略)

(以上各小题分别请四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最后,请学生在笔记本上画数轴表示)

例3 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下列各数轴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投影,请学生口答,教师板演)

解:(1)x<2; (2)x≥-1.5; (3)-2≤x<1.

(本题从另一例面来揭示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表示数的范围的一种对应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的优点)

练习(1)用简明语言叙述下列不等式表示什么数:①x>0;②x<0;③x>-1;④x≤-1.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①x>3; ②x≥-1; ③x≤-1.5;

④0≤x<5; ⑤-2<x≤2; p="" ⑥-2<x<.

(3)用观察法求不等式<1的解集,并用不等式和数轴分别表示出来.

(4)观察不等式<1的解集,并用不等式和数轴分别表示出来,它的正数解是什么?

自然数解是什么?(表示选作题)

四、师生共同小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别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几个概念?

2.找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在“解”,“求解”等概念上的异同点.

3.记号“≥”、“≤”各表示什么含义?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应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强调指出,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三者的定义是区别它们的标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需特别注意解的范围的分界点,以便在数轴上正确使用空心圆圈“。”和实心圆点“·”.

五、作业

1.不等式x+3≤6的解集是什么?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1; (2)x≤0; (3)-1<x≤5;< p="">

(4)-3≤x≤2; (5)-2<x<; p="" (6)-≤x<.

3.求不等式x+2<5的正整数解.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紧紧抓住不等式的解集这一重点知识.通过对方程的解的电义的回忆,对比学习不等式的解及解集.同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教学中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学生用试验的方法,结合数轴直观形象来研究不等式的解和解集;(2)比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的异同点;(3)通过例题与练习,加深理解.

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则又进了一步.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充分考虑到应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的优点,并初步学会用数形结合的观念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__年2月下旬和20__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__年和20__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四、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8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9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0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

[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P138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

[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

(演示课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平分线两旁的部分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

[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

(演示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

[生甲]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BDC=90°.

[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规范.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

(演示课件)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

[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

[例]因为AB=AC,BD=BC=AD,

所以∠ABC=∠C=∠BDC.

∠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

∠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

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141练习1、2、3.

练习

1.如下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答案:(1)72°(2)30°

2.如右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答案:∠B=∠C=∠BAD=∠DAC=45°;AB=AC,BD=DC=AD.

3.如右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答:∠B=77°,∠C=38.5°.

(二)阅读课本P138~P140,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47─1、3、4、8题.

(二)1.预习课本P141~P143.

2.预习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Ⅵ.活动与探究

如右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

求证:AE=CE.

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

证明: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如右图,在ADP和ADC中

ADP≌ADC.

∠P=∠ACD.

又DE∥AP,

∠4=∠P.

∠4=∠ACD.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E.

板书设计

§14.3.1.1等腰三角形(一)

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三、例题分析

四、随堂练习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1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数学思考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

在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活动1想一想

活动2说一说

活动3画一画

活动4做—做

活动5练一练

活动6理一理

观察梯形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了解梯形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分类.

通过画图活动,初步发现梯形与三角形的转化关系.

探究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质.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寻找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

通过整理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渗透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观察下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演示图片,学生欣赏.

结合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由现实中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课主题.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归纳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活动2]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学生根据梯形概念画出图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类比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些基本概念

(1)(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梯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让学生自己介绍(1)中的基本概念,在聆听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强调:①梯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熟悉图形,明确概念,为探究图形性质做准备.

[活动3]

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引导其正确作图.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发现梯形与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转化方法.

(2)学生能否将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等腰梯形.

(3)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从中获益.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活动3中设计了第(2)题,在推导等腰梯形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为活动4种开展探究奠定了基础.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4]

做—做

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39;线段和相等的角?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2)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画图过程,观察图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猜想、验证、归纳结论.

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归纳:

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④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活动5]

练—练

例1(教材P118的例1)略.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师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1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请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聆听,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

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通过题目的练习与讲解应让学生知道: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例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CAB=∠ABC,

BE⊥AC于E.

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边形ABFD是平行四边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证明(略)

例2与例3这里给出的辅助线均是“平移一腰”,老师们在教学或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引导、补充其他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让学生多了解、多见识.

[活动6]

1.小结

2.布置作业

(1)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2)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CD//AB,,.

求证:AD=AB—DC.

(3)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可得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

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3);

(4)“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发言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梳理本节课应用过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又可以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

2.x2-4=()();

3.x2-2xy+y2=()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问题牵引】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

【探研时空】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选用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3

不知不觉间,从开学到现在已有一段时间了。回顾这段时间来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上学期末,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在本学期中,我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认真的备课,上好每一堂课,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有如下的教学反思:

一、备课过程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几次的小测验来看,数学成绩处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学生成绩下滑较大。回顾自己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备课工作,以及针对性练习,感觉难度过大,没有估计到中等生的学习能力,无形中给中等生的听课和理解增加了难度,造成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降。通过小测试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二、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少数平时数学成绩较好学生考试成绩很差,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出现重大危机。

三、没有抓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平常的测验,作业来看,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计算方面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错误百出,简单的几何作图和识图能力都很差。有部分学生甚至不会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角,常用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SAS”、“ASA”“SSS”这几个定理都没有掌握好,至于角平分线性质及判定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就更不用说了。相当部分学生分不清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不会进行简单的开方计算。

通过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的教学和下学期教学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在学生真的在数学方面学习兴趣不像其他科目一样感兴趣。所以我们数学老师任重而道远,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当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我们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应该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化难为易、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后的接触中诚信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激励。我们教师都喜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真诚的赞美学生数学做题或学习的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不断被自己“聪明”的解决问题的成功愉悦中进行学习,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整体的数学教学还是要从最基础的抓起,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从试卷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本班学生在最基本的计算上还有待于加强。其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健是会分析,分析能力的提高,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再次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对于图形题、作图题这类比较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的题,学生的解决能力还存在欠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还要加强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多重视学生的反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还是要从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去分析,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课堂教学,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教学,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4

一、学习目标: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 点: 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 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 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 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 提问: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 总结法则

1.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2. 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 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 教科书 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5

一、学习目标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提问: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2.本质:

四、精讲精练

(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6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答案:D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解答:A项满足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90º,B项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C项符合勾股数的比例关系,唯有D项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

分析:学生能够充分辨别三角形中角、边、边长的平方所能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是学习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后,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A:∠B:∠C=1:2:3,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4、6,那么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D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解答:①∵∠A+∠B=∠C,且∠A+∠B+∠C=180°,得∠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确;

②设∠A=x,∠B=2x,∠C=3x,则∠A+∠B=∠C,由①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确;

③42=16,62=36,显然42+42≠6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③正确;

④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故④正确;

所以4个结论都正确,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一一查看选项,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或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判断选项是否正确,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此题中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

教师请一位学生讲一讲《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学生活动】

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

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

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问题牵引】

计算:

(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学生活动】

讨论

【教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

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b2了,即(a+b)(a—b)=a2—b2。

用语言描述就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出课题──平方差,并说明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8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

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四、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CB=CD,CA平分∠BCD.

∴∠BCE=∠DCE.又CE=CE,

∴△BCE≌△COB(SAS).

∴∠CBE=∠CDE.

∵在菱形ABCD中,AB∥CD,∴∠AFD=∠FDC

∴∠AFD=∠CBE.

例2(教材P108例2)略

五、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六、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8cm,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19

不知不觉,一学年又要过去了,我对前阶段的教学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模式,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自我提问

在教学中,应经常进行自我提问,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我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我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

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三、行动落实

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四、教师间需互相学习

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就象我校开展各科教师互相听课,人人参与,人人参评,这就给我们教师进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_台。

五、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ppt篇20

知识技能

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促使学生对轴对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

引入中垂线概念

引出图形对称的性质第一张幻灯片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

幻灯片二

1、图中的对称点有哪些?

2、点A和A的连线与直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

理由?:△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A、BB和CC的中点。

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就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