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每节课制定的教学方案,其中包括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内容。写好初二语文教案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初二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体会文章的精美语言。

2、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感知安塞人的拼博精神。

教学重点:

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精美语言。

展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安塞腰鼓》安塞是指我国西北部的陕西,位于黄土高原,请看这些画面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就是在这样的贫瘠荒凉的土地上,黄土高原的人们创造了这样的民间艺术:安塞腰鼓。

具体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腰鼓表演视频。生简单谈感受。震撼,激动人心,振奋……师:这场面壮阔,鼓声雄浑,震撼人心的舞蹈表演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安塞腰鼓。今天我们就走进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具体研讨,深入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过渡:这场腰鼓表演,作者印象深刻,文中有一个标志性的句子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生:好一个安塞腰鼓!师:文中出现了几次,快速找到这一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生找到后,多找几个学生读一读,觉得满意了,师:为什么这样读?生感悟:写出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师:因为是反复出现,所以感情应是越来越强烈!生齐读,读出这种强烈的赞美之情。过渡:这种强烈的赞美之情分别从腰鼓的那几个方面来抒发的呢?师生一起研读第一个“好一个安塞腰鼓!”先和学生一起明确这一句好,总结的是7——12自然段的内容。生自由读,从文中找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生:写出了腰鼓的气势。师:这种气势是一个人打出来的吗?生:百十个。或很多。师:人多了,就成了场面。所以这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场面。板书:场面。这种场面让你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它的特点,你会用什么?生:壮阔、豪放、或火烈。师:哪些句子给了你这种感觉?为什么?生找到文中的句子,师及时点拨在语言上,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有句内排比,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抒发了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一读,读出这种磅礴气势!师:同学们读出的这种磅礴气势让老师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刘成章有这种感觉吗?找到12.“容不得束缚……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把这两句变成一个长句,生口头回答。投影出示这两个句子的比较,原文和改编后的长句。生齐读。谈感觉,哪个句子更有气势些!原文的短句。指导学生做好笔记,短句也可有利于增强气势抒发感情。刘成章写这一壮阔场面其实就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的力量。板书:雄伟场面。师:还有三个“好一个安塞腰鼓”先找到它们分别对应的语段,再按要求分组完成任务。

四.小组合作,研究探讨,展示风采,把握主旨。

投影出示任务:另外的三个“好”分别赞美了:①安塞腰鼓的哪一方面?②这一方面的特点是什么?③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把全班分成三大组,每大组完成一个“好一个安塞腰鼓”。3分钟以后,各组起来展示。组内的四人小组可以互相补充。在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老师也可以提问,也可以帮忙解答。注意读的指导就可以!一般是各组有感情的读出本组的内容。

质疑:出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把这里的“博击”变为“敲击”行不行?后生们还在与什么进行博击?请看这样的图片,这是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和境况,从中你能看出什么?他们与贫空与命运博击着,师渲染情景:也许这舞姿,这鼓点或多或少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生命的启示:黄土高原的人们用舞姿寄托情感,用鼓点表达心声,用手中的鼓锤在试图把这痛苦敲碎,敲着敲着,似乎敲出了这么一句话:既然来到这世界,生长在这样的角落,就不要白活一回,他们哪里是在击打腰鼓,他们是用生命与激情抒写浪漫、挥洒自由,

过渡:孩子们,现在请你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击打腰鼓吗?

出示:愈捶愈烈——升华!

渲染:其实,大到一个民族,小到每一个人,无法摆脱的是命运的安排和现实的残酷,但是,请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舞台就在脚下,只要生命不止,我们就不能停止博击。

拓展:请仿照给出的例句格式,完成句子。

例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延:总结写作技巧:孩子们,刘成章用手中的笔把安塞腰鼓写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赞叹之余,也来想一想他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

五.总结。学完了本篇课文,想必你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现在请你来讲一讲,说一说?

作业:以课文改编的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晨跑、合唱或运动会时的场面。

板书:好一个安塞腰鼓!

雄伟场面雄壮声响击鼓后生绮丽舞姿

初二语文教案篇2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2、字词正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yǎn阡陌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

3、朗读感知

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第一节:发现桃花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明确: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或,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进入桃花源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2、这里的人生活的好吗?何以见得?

3、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

第三节:访问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3、讨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何“皆叹惋”?

明确:A.陶渊明所处时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会。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第四、五节: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渔人离开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确: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3、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明确: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3、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初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以及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课文,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切入

1、教师背诵一首古诗《浪淘沙》引入新课的学习。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景象吗?写的是钱塘江大潮,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

2、板书课题:

观潮。

(指导写“潮”字。)

二、检查学生预习

1、检查生字(音难字):

罩、薄、沸、踮、崩、霎。

2、检查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

识字游戏(借助PPT课件完成)。

三、自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找到这个词语。

2、初步理解:

天下奇观。

(谈一谈你对天下奇观的初步感受。)

3、再默看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具体写观潮的过程。

4、再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课文分别写了哪些时段的景象?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板书。

5、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个部分的内容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给大家推荐一下。

既然大家都觉得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最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等一会儿我们就把这两段重点地读一读。现在我们先读一读写潮来之前景象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江面:

平。

观潮的人:

人山人海。

四、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地来读一读课文中写潮来时的段落。自由读三、四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理解,读好。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读书:

⑴理解: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体会:

两丈多高,六米多高。

(学生体会感受壮观,用读书来表现。)

⑵理解: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体会: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感受这种气势。

体会:

飞奔。

(速度快。)

体会:

浩浩荡荡。

(横贯江面,潮水奔涌。)

体会:

(山崩地裂。响声巨大。)

体会: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指导学生读好。)

3、指导学生把理解后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肯定学生的读书,提出新的要求:

要想读好,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

“再近些”,“越来越近”。知道是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水的(从远到近)。

指导学生体会该怎样读好这种变化?

4、男生读、女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读书来让听的人身临其境。

读完之后学生看视频资料

学生看完后,教师用过渡语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壮观的进一步体会。再读课文。

5、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激情读钱塘江大潮潮头过去的段落。体会潮头过去时景象的壮观,人们都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吸引了。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人们为什么才注意到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看什么去了?)

6、开课的时候,我们对天下奇观有了初步理解,现在学习了课文,我们一定对天下奇观有了更深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习说话:

理解天下奇观。说说自己的心情。

7、教师介绍:

钱塘奇景古已有之,感受这种雄壮。再一次地读课文的第一段,再一次品味天下奇观。

8、分享感受:

教师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用一首小诗的形式和学生分享。

五、积累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潮来前

观潮潮来时

天下奇观

潮头过后

第二课时(略)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指导学生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初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明确:“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小结: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四、研读与赏析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五、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

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

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

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

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举例子

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芦苇石桥—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令人销魂桥在不同的环境中

桥之美长桥卧龙—宛如史诗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风雨廊桥—形式独特

初二语文教案篇5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重点段落。

2、借助工具书与注释,能比较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比较准确的说出课文重点段落的意思。

3、理解和掌握课文中部分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了解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课文的出处、作者及时代背景。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的一些句子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词序特点,了解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

1、检查预习情况,简介作者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

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

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熟悉的一些雕刻素材导入,激发兴趣。

二、题解

1、作者:

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2、文体及内容:(p、250)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面具体的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三、范读全文

四、检查重点字词理解情况,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生字注音:

yīmǐnwǎngyíyujīxuānrusǎnrán

洢皿罔贻有奇轩箬糁髯

zhětǎnjiǎozhǔqūjìrénxūyúfǔ

褶袒矫属诎髻壬戌虞甫

2、重点词:

罔贻泛相望类不属诎衡了了墨又盈简灵怪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1)罔不/因势象形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六、作业:

1、生字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理解分析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生字

2、作者、朝代、出处等知识

3、分段朗读(重点断句)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

为:做罔不:无不,都尝:曾经

贻:赠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许:上下,光景启窗:打开比:靠近

不属(zhǔ):不相关连诎:通“屈”,弯曲衡:通“横”

了了:清清楚楚为人五:刻成曾:尚,还

盈:满简:挑选修狭:长而窄灵怪:奇妙

2、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要求:

(1)认真读书下注释,自己理解

(2)分小组翻译

(3)各组代表分段翻译

(4)教师重点讲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作者在全面而又精细的观察基础上写成的,作者是抓住哪一特征来写的?(找出文中的一个词)

——“奇巧”一词(材料微小,工艺精细,题材生动,构思巧妙)

2、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说明“核舟”的?可分几部分?

——“总—分—总”结构。分三部分。

3、结构

第一部分(1):总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第二部分(2——6):详细具体的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

分两层:

第一层(2——5):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第二层(6):介绍舟的背面。

第三部分(7):对“核舟”总结、评价。

四、朗读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一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理解分析课

教学目的:

1、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3、学习语言的准确、简明。

4、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

1、分析理解内容。

2、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重点词语解释

二、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1):总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1)作者是怎样称赞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的?

——奇巧

(2)王叔远雕刻的方法是什么?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作者得到的核舟是什么内容?

——大苏泛赤壁

2.第二部分(2——6):详细具体的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

第一层(2——5):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1)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核舟的内容的?

——先总写,再分写。

总体介绍核舟的概貌——介绍船舱——介绍船头——介绍船尾——介绍船背——分类统计核舟上的雕刻内容

(2)第几段是总写?都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段是总写。指出了核舟的大小,船舱的位置、结构和装饰。先总写核舟的整体:多长多高。然后写核舟的船舱:先外而内,后内而外。眉目清晰,层次井然。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紧扣“奇巧”二字的?

——从船舱内“相望”的雕栏,从可起可闭并刻有东坡名句的八扇小窗来紧扣“奇巧”二字。

(4)作者在介绍船头时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三个主要人物的雕像。

(5)作者是如何介绍的这三个人物的?

——从三人的姿态、神情各自的特点来介绍的。先交代三人所处的位置,然后逐一写他们的动作、衣着、体貌、神情。

(6)这三人的位置、神态各是什么?

苏东坡:居中——宋代著名文学家。

位置佛印:居右——是个和尚,苏轼的朋友。

鲁直:居左——黄庭坚,字鲁直,宋代文学家,也是苏轼的朋友。

苏东坡:峨冠而多髯。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现右足,微侧。

神态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现左足,微侧。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小结: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三人同样是闲暇安适,但动作神情各不相同。苏黄二人主客分明,共同切磋,忘怀得失,陶醉与画卷美好的意境之中,全然是学者风度。而佛印的动作、神态则超脱粗犷,俨然是个出家人。

写苏、黄二人,详写姿态,兼写神情,笔调细腻;先写上半身,后写下半身,井然有序。写佛印姿态、神情栩栩如生。先苏后黄次佛印,主次分明。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介绍,既显露出所雕人物的各自不同的身份性格,又表现出雕刻者在构思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情趣。

(7)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

——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

居右者:视端容寂(静)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相应成趣,实在“奇巧”。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准确生动地展示出了王叔远“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绝妙的雕刻技艺,可见语言的准确、简明。

第二层(6):介绍舟的背面

(1)作者是如何介绍船背面的?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2)哪些地方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3.第三部分(7):对“核舟”总结、评价。

(1)作者是如何对核舟进行总结的?

——从统计入手,进行总结。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罗列“核舟”上所刻的物品、文字的数目以显示“核舟”容量之大,接着用“计其长曾不盈寸”再次强调“核舟”体积之大,对比中突出了工艺之精细、奇妙。最后用“嘻,技艺灵怪矣哉!”的赞叹收束全文,点明中心。

三、总结全文:

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

四、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二、三

2、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四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重点:

1.熟读课文。

2.进一步学习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

3.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4.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朗读全文

二、学习准确、简明的语言

三、分析练习并学习制作词语小卡片(附后)

四、指导背诵

要求: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初二语文教案篇6

【研究目标】

阅读《社戏》,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激发对鲁迅小说的研读兴趣。

【研究课型】

活动课

【教学策略】

研讨式

【课前准备】

课前阅读鲁迅小说,预习课文《社戏》,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书刊网络查阅资料,撰写主题研究报告、口头主题报告提纲及研究客观评分表。

学生口头报告主题研究成果,学生和教师对口头报告客观评分,教师讲评,在发言讨论和写作中总结心得。

【研究步骤】

第一部分:专题研究指导

1、查阅作品《呐喊》、《孔乙己》(重点研究)、《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

2、在书刊(教科书、鲁迅文集、百科全书、学术期刊、研究专著等)及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作品的评论以及关于鲁迅的资料。

3、撰写《社戏》研究报告(书面论文及口头报告提纲)。

4、思考题:

⑴课文写乐土平桥村,只用一句话,却表达了多方面的内容。想一想,是哪句话?表达了哪些内容?

⑵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⑶平桥村既然是乐土,我为什么会有不乐的时候?课文怎样写我的.不乐?

⑷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四个自然段中,既写了景,也写了我的心情,那么课文是怎样写我的心情的呢?

⑸课文怎样写出老农民六一公公纯朴、爽朗的性格?

⑹指名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后提问: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为什么当天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为什么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⑺《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

5、研究报告题目举例:

⑴研究过程报告

⑵鲁迅生平

⑶有哪些问题还不懂?

⑷重读《社戏》的收获

⑸《社戏》的写作特色及艺术风格

⑹《社戏》赏析

⑺我最欣赏的小说人物形象:

6、研究成果评估方法和标准:

⑴制定评分表:每位同学独立构思评分标准及制定一个评分表,教师选出最合理的成分综合出一份全班统一的评分表。

⑵初评:将学生研究书面报告装订成册,分发给同学。

第二部分:专题研究课堂教学

本课教学是学生主题研究口头及书面报告及师生讨论部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钥匙;淡化知识点,留有空白,激发学生自己阅读研究的兴趣热情。

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鲁迅,说出阅读(预习)鲁迅作品(《社戏》)的真实感受(可读性、乐趣、困惑、疑问)。

2、教师介绍当初接触鲁迅作品时的心路历程。

3、每个同学(20名左右)限时(100秒)作口头研究汇报,全班同学为其评分。

4、总评:

⑴教师给每个同学评分;

⑵教师给每个同学评分表评分。

5、教师讲评班级研究成果。

6、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一篇文章。

7、同学修改研究报告,整理成集。

【自评】

1、《社戏》是鲁迅的小说,作为一篇具有个性化的文学作品必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直接与作家、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提出不同角度的思考题,教师帮助学生提出的问题,如:老农民六一公公是怎样一个人?当今社会农民是否还有六一公公式的影子?,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即所谓诗无话,就是要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欲望,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2、在这种学习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成果呈现形式,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张扬、发展和提升,由此而产生丰富多采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作表现。

3、该教学设计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以一名指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虽然权威不再,但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的帮助,实施调控,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流程图】

开始

导入

学生谈感受

教师谈感受

学生口头汇报研究成果

教师总评

初二语文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_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强饮(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

“痴”

“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

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想到了哪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为什么这时会鸟飞绝,人踪灭?

天太冷。

可以说是天寒地冻呀,作者还选择了哪个时辰前往看雪?

更定

更定?

晚上八点

天寒地冻时晚上8点,你会做些什么?

躲在空调房看电视,躺在被窝看书。

张岱却选择去湖心亭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有着与众不同情趣的人,是个孤独的人。

张岱说是独往,真的是一人去的吗?有没有同行的人?

舟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说同往看雪。另外张岱很清高,孤傲,不愿与舟子为伍。

是呀,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赏析雪景,体味白描

孤傲的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读出文中集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写雪景的有两句。我想请男、女同学合作来读一遍。男生读前句,_读后句。大家想想,为什么请男生读前句?

因为这句显得很有气势,而男生就很有气势。这句写的景很大气,应该男生读。

很好。那就请男同学读出这种大气、读出气势来。

你们说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浩大的气势来?

读好“上下一白”。

三个“与”也要读得舒缓点。男生再读一遍。

这次读得真好。不过,我发现了这句话中的一个问题。

(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

我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去掉呢?

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现在_读一读后句,你们说说要读出什么意

味?

轻柔点、渺小的味道。

女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量词读得真好。只是这些量词用的妥当不妥当呢?我们一般会选择这样的量词来形容这些物呢?

(屏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不要改。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朦胧。

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

景物的渺小。

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显得这么渺小?

天地一片苍茫,显得很空旷、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听到你们这样精彩的发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们描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描写?

我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

张岱用了修辞手法没有?

没有。

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屏显: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隐隐约约感到作者具有怎样的品性吗?

超凡脱俗、孤独

你已经触碰到了张岱的内心。我们看看张岱对自己的叙述,进一步去了解他。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自为墓志铭》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

经历国破家亡的重大变故,张岱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再追求繁华靡丽,因为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是的,他不在追求外在,转而注重自身的内心世界了,追求与自然的融合了。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天地苍茫,感受天人合一。

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学们让我们背起来吧!

(五)解读张岱之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孤独脱俗的张岱到湖心亭看雪,不想亭上早有了人。是谁呢?

金陵人。

金陵人在亭上见到张岱心情如何?用文中的词表述:大喜。

同学们你们揣摩一下这个大喜,用朗读来表现大喜之情。

让学生朗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我听出了欣喜和激动啊。你现在可以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吗?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这样的人。

这样?怎样?文言文翻译中有时可以增添成分,让意思表达的更明确,现在就请你在这样的人间加上词语。

有此雅兴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金陵人在湖上遇到张岱,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张岱也和他们一样满心欢喜吗?

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字做什么解释?

尽力。本不想喝酒但是此情此景不得不喝,勉强喝下三大白就匆匆告辞。

张岱为什么没有金陵人那份喜悦激动呢?

张岱是孤傲的,他选择这一特殊时间出行,本想独享西湖雪景之美,不想被人扰了清净。

另外,我们要学会“知人论文”,结合张岱的生平,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张岱当时的心情。让我们把目光_到课文注释一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

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陶庵梦忆》,忆什么?忆前尘影事。

引用资料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陶庵梦忆〉自序》

是什么让张岱无法大喜?

思念故国的愁绪。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字里行间我们总能读到这种追念故国的情思。请默读全文,试着寻找作者表达对已逝明朝留恋的词、句。

崇祯五年十二月

这是什么纪年?明。文章写于明亡后清朝时。

实际上,张岱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诗的小品小品的诗》

张岱就是这样痴迷于他的故国。

(五)小结课文

老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找“痴行”、品“痴景”、议“痴心”,已经体会到了张岱的痴,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用“好个______________的张岱”的句式评点张岱其人。

好个孤独的张岱。好个清高的张岱。好个痴人张岱。好个超凡脱俗的张岱。好个痴迷自然的张岱。好个思恋故国的张岱。好个内心孤独的张岱。

(六)配乐朗读,读出情味。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读着文字,走进西湖雪景,走进张岱。

结束语:

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经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_;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

初二语文教案篇8

一、课文字词:

佃(diàn)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祖籍(jí):原先的籍贯。

韶(sháo)关:地名

仪陇(lǒng):地名

溺(nì)死:在水或其它液体中窒息

[好劳动]劳动好手。

私塾(shú):旧时私人办的初级学校。

勉强(qiǎng):将就;凑合。

调料(tiáo):调味用的佐料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和蔼(ǎi):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妯娌(zhóulǐ):兄的妻子和弟的妻子的合称。

和睦:相处融洽友好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管束(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宽厚仁慈(ré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血溅(jiàn):鲜血流淌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衙门(yá):旧时政府机关。

横蛮(hèngmán)粗暴,蛮横

节衣缩食(suō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zhī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瞒着(mánzhe):不告诉实情。

[慰勉]安慰勉励。

八十有五:又,yòu

[聊叙](liáoxù)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二、同义词辨析:

(1)悲伤悲惨

本课例句:“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两个词都有使人感到伤心的意思。

主要区别:①“悲伤”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产生的伤感;“悲惨”侧重于因为处境、遭遇而引起的伤心。②“悲伤”的伤心程度没有“悲惨”重。

(2)哀痛悲痛

本课例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两个词都有伤心的意思。

主要区别:①意义上,“哀痛”比“悲痛”的程度更深。②“哀痛”多用于书面语而很少用于口语;而“悲痛”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初二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初二语文教案篇10

《礼记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初二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①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的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种美丽的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船从宜昌上驶

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

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②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运用拟人法描写巫峡山的高峻,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③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从侧面写飞鸟飞不过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

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诗、谚、典故感觉

总说三峡:险恶、最为险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惊异

西陵峡:

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峡紧张

灯影峡江北山险峻而干枯无味,江作者即景诗轻松、悠闲南山玲珑秀丽树木青葱可爱。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山象刀剑削成,青滩叶滩不算滩极为可怕成窄门。崆岭才是鬼门关崆岭滩:水从高处倒注

米仓峡水没以前急,山更险峻王昭君浣装(典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巫峡:水险、山妙、云奇有情趣

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刘皇叔托孤凄凉

白帝城、孙夫人庙;

松树、八阵图、钟声

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轻松

六、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归纳总结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诗、谚、典故结下了不解之缘,呈现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其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三峡给历代文人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三、品味语言

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江水的险,四个排比短促有力,读起来给人以窒息的感觉。“窄、急、曲折、多滩”令人不寒而栗。排比句式整齐又稍有变化,读起来和谐有趣。

2、抓住峰的多与高的特点,语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以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感觉。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山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情态,另外还使用顶真的手法“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受,很有情趣。

3、运用比喻“像牛马,像虎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巫山云雾的变幻多姿。另外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巫山的云比庐山的更有趣。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五、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附板书设计:

1巴东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

——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夔府的江岸

初二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的: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是故谋闭而不兴(_邪之心。闭:闭塞,这里作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3.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根据课_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七、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大道之行也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初二语文教案篇13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课型:语言自读涵咏课

2、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二: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

生:(略)

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

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三:

师: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她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生答:(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现场调阅网上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句)

师:同学们平时看的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难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注:三种“导语设计”根据课堂需要任选一种。]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

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

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们结合“时代与环境资料”(打开多媒体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五、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初二语文教案篇14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本文就是报道当时的盛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明确《飞天凌空》的结构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旗下的运动之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旗下的运动之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体会文章中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侧面描写、对比烘托写法的运用。

难点:

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

2.能够区别消息与特写,学习新闻特写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与朗读欣赏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

六、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特写,它不同于消息,学生可以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新闻特写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只轻捷的雏燕,架起娇健的翅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上方画出美丽的曲线,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特写,一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

【二】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明确: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2】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试着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明确:

【1】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2】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三】四边互动感受语言魅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2~4段,品味动词的精妙之处。

明确: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四】四边互动感受描写的魅力

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托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跳水运动姑娘吕伟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的身姿,不仅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是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五】小结

1、主题: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结合,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2、写作特点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2】文字清新优美。

【3】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结合,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

【六】拓展延伸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

【七】课堂练习

【1】作者对吕伟跳水瞬间的描写,突出了吕伟“夺冠一跳”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高、险、难、美的特点,描写得准确贴切、优美传神。

【2】.文章结尾写外国观众的称赞,有什么作用?

明确:侧面描写,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八】作业

上网搜集一些人物特写,阅读体会新闻特写的写法特点。

初二语文教案篇15

《大自然的语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鳞、嵌、撒”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睁、晴、蚂、蚁、搬、泳、逗、雁、略、钓、汪、撒”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鱼鳞”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图片加以理解;

如:“嵌在”、“撒在”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或让学生根据词语的不同进行造句的训练。

(学生有可能会提出其它不明白的词语,比如:山巅、__、漂砾、妙不可言等,“山巅”可以看图片;“__”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漂砾“则由教师读有关的资料;“妙不可言”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印象或是什么样的看法。(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也可以读书中的句子)

a: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b:地上的蚂蚁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c:小蝌蚪一出现,春天就来到了人间;

d:大雁往南飞,就证明秋天就在眼前;(在理解第4、5小节时,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e:树上的年轮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f:鱼身上的鱼鳞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g:“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可以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__的大海;

h: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告诉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i:人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学生读文交流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不仅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就能够读出真情实感,水到渠成。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板书: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

4、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做一个爱学习、细心观察的人)

5、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识字:对于本课出现的生字,要求学生尽量自学,识记。

读准“撒、鳞、嵌、略”几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语言,能用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2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