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认真的习惯;可使备课充分,上起课来有条不紊。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快来学习吧!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的新颖构思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介绍丽的新颖构思。(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向人们介绍丽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边,跃入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2

复习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一、复习导航

1、韩愈,字,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有韩愈、元、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马说》是其《》中的第四篇。我们曾学过他的诗<<>>,默写此诗:

2.对照注释巩固重点词释义。

(1)故虽有名马(2)骈死于槽枥之间(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执策而临之

(7)一食或尽粟一石(8)安求其能千里也

3.查找有关马的成语:

二、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1.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3.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4.本文的中心论点句是:,全文的主旨句是:

三、教师导学: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6.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8.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节选自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求其能千里也?(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本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4、这两文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课堂检测

1.翻译下列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衣着阡陌鬓要邑诣骥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4

(一)整体感知

1、读诗歌,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请同学们回顾归纳一下读好诗歌的方法或窍门。明确:要读得字字清晰,要读出轻重缓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2、师:读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握好节奏,两字一顿,感情要明朗。

3、读准诗歌:翻译诗歌

4、读懂内容:听老师读,边听边思考诗歌内容,《关雎》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有说喜欢有说思念,看来主人公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请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怎样的波动?

(爱恋—相思—梦幻)

第一节: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君子看了之后就想到了他心中的姑娘,心中充满了爱慕之情。(雎鸠关关相对唱,双双栖在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第二三节:河的两岸长满了荇菜,随着那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可见相思之苦。(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收采。纯洁美丽好姑娘,朝朝暮暮都想爱。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常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入眠。)

第四五节:在君子所憧憬的一片美好的爱情梦幻之中,君子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纯洁美丽好姑娘,弹琴鼓瑟来示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仔细挑来仔细选,纯洁美丽好姑娘,钟鼓声里露笑脸。)师:下面请两位同学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把诗歌再读一遍,注意朗读的语调,读出情感和意境。

(二)研讨探究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看看文章开头写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2.除了雎鸠之外,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荇菜、水、淑女、睡不着的人)

3.如果说眼前有一幅画,画面的中心人物是谁?对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随风飘荡的荇菜丛中采摘,文中采摘意思的有哪几个字?(流、采、芼)

4.大家能作出几个采摘的动作吗?这些动作用准确的现代汉语怎么说?(捞、采、摘)

5.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在忙碌着,没曾想到有一双眼睛正看着她了。大家能否想象出诗中君子第一次见到采荇女的情景?(想象)

6.情景描绘得历历在目,她很聪明地抓住了瞬间。傍晚的色彩,少女的动作,仅仅一刹那,却让它变成永久的记忆。同学们有过这样一刹那的所见吗?生活中或电视上,一个瞬间的美丽,你捕捉到了吗?大家不好说,瞬间美丽,我们不一定说男女之间的印象,其他人的也可以呀。(朱自清写他的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

7.瞬间的美丽,在有心人眼里,无论是低头还是采荇,都那么有情致。让我们来看,采荇菜的女子优雅的姿态,让君子怎样了?(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魂不守舍,睡不着觉。

8.此时这位君子是什么心情?(苦闷、痛苦、无助)

9.这位女子值得他苦闷、痛苦吗?(值得,窈窕淑女嘛。不仅体态美,而且这位女子还在劳动,荇菜为水中之物,故而在采摘时要左一把右一把地顺水流去捞,可见这位女子正在劳作,劳动者往往是最美丽的,可见这位女子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10.看人千万别只看外表。诗歌中的男子没有得到勤劳的淑女的爱就痛苦地失眠了,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请读前三节,要读出单相思的难耐,要注意延长字音,如:求之----不得----

11.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有的着眉头,那么,君子如愿以偿了吗?说出理由。

12.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见仁见智,理性一点,他是在做梦,浪漫一点,他是美梦成真,从字面来看,是在做梦。但我认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我想知道你们喜不喜欢这首诗,看看它有什么特色?

A.诗歌的开头为何要写“雎鸠”?先写景再写人,这是《诗经》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手法,叫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简介:

板书

赋:直接地陈述铺叙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B.本文除了采用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双声(例辗转,声母同)和叠韵(例窈窕,韵母同)的连绵词、反复

3.作用: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读起来也很有韵律感。

13.一起读一遍,体会韵律感。14.试背——提示首字三,拓展思维

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可以做到两点:一是学会选择,二是保持风度。)

小结: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

板书设计:爱恋(兴奋、期待)——相思(苦闷、惆怅)——梦幻(幸福、陶醉)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之情?

异性间的相互吸引、交往而产生的愉快,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奋发向上。同学们该如何利用这种客观效应呢?第一,性格发展上取长补短——如女生要学习男生不拘泥细微末节、不计较得失的豁达;男生要学习女生的灵活、委婉、仔细的长处。第二,提高学习效率——如男生思维偏重抽象化、概括化;女生偏重形象化、细致化,在学习研究中可以互相启发、讨论而触发智慧的火花。第三,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青春期的学生特别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第四,培养良好气质——青春期的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从而形成好的男子汉的气质或优秀的女性气质。如果男生变得果断而不武断,沉着而不呆板,刚毅而不鲁莽;女生变得健美而不轻浮,沉静而不寂寞,淡雅而不花哨。

男女生交往应坚持两条原则,首先,提倡集体交往,既要反对“男女授受不亲”,又要坚持男女有别的原则,同学们应着重培养集体友谊,避免男女同学之间一对一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不要和校内校外的异性私下约会。其次,要提倡文明交往,男女同学在一起活动,互相尊重是最为重要的,轻佻的语言和行为是缺乏教养的不文明表现。在交往中还要注意合适的仪表,穿着打扮不要过于成人化,而应保持青少年一种奋发向上的朝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做到两点:一是学会选择,二是保持风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法。

教学难点:

1.透过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2.了解文言词语,尤其是本课中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七年级时学过的《饮酒》这首诗歌吗?

生:记得……

师:那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背一遍。

师生齐背诗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师:好,那还记得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吗?

生:陶渊明……

师:对,陶渊明,哪个朝代的人呢?

生:东晋。

师: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诗人。相传陶渊明在40多岁时在朋友的劝告和帮助下,曾第二次担任彭泽县令,在他上任81天时,刚好郡里的一个督邮下来视察工作,这个督邮是一个极度贪婪的家伙,他经常以视察作为借口,要下面的县令给他送礼,如果有谁不送或者送的不够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这个县令。有属下对陶渊明建议要他“束带迎之”,也就是要穿戴的整整齐齐的,准备一份厚礼去参见这个督邮。没想到陶渊明一听居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就挂冠而去,辞职回家了,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出来做官,一边读书,一边耕作,过着清贫的日子。人们都感慨于陶渊明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精神,尤其是后世的知识分子,更是将这种精神奉为道德行为的楷模,成为千古佳话。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请大家打开课文25课,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生:(齐读课文)

二、赏析内容

师:先来看课文的题目“桃花源记”,大家说说看“源”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源头/水的源头……

师:“源”指水流起头的地方或者事物的来源,读过课文我们就知道,课文中的“源”很明显是指水流起头的地方。那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讲述一个渔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故事)/一个渔人捕鱼时无意间闯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受到了桃花源村民的热情款待。出了桃花源后,想带其他人重新去寻找桃花源,却再也找不着了。

师:好,复述课文的故事要简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那大家能否说说看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生:开头第一段。

师:哦,仅仅是开头第一段吗?开头第一段结束时渔人就发现了桃花源吗?

生:还没有发现。直到第二段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才发现了桃花源。

师:对了,第一段只是说渔人对发现的情况感到奇怪,想要去探索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起了好奇心,还没有发现桃花源。直到第二部分的“豁然开朗”才可以说真正发现了桃花源。那请大家把渔人发现桃花源这部分内容齐读一下。

生:(齐读“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师:好,渔人发现了桃花源,那他所见到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对,大家很聪明,马上就从课文中找到了。但文言句子听起来有些拗口,大家能否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渔人眼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

生:房屋布局严整、环境优美、勤劳善良、衣着独特、悠闲舒适……

师:很好,从大家刚才所说的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非常清幽、闲适而且环境优美的地方。文中哪一句指出了桃花源里的人与渔人所在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呢?

生: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哦,对了,“悉如外人”一句道出了桃花源里的人与渔人所在世界是不同的。那这句中的“外人”一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外面世界的人/桃花源外面的人/东晋朝代以外的人……

师:“外人”在这里应该要从渔人的角度来理解,指桃花源里的人都不同于渔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那对于渔人来说,他是无意间闯进了桃花源。对于桃花源里的人来说,渔人的到来就像是一个外星人一样。那对于渔人的到来,他们有什么反应呢?

生:大吃一惊/感到非常吃惊……

师: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见渔人,乃大惊……

师:对,一个“惊”字写出了桃花源里的人对渔人到来感到非常吃惊的态度。那吃惊过后,他们又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呢?把他捉起来还是用扫把赶出去呢?

生:都不是,是热情的招待渔人。

师:哦,大家认为都不是,说是热情的招待。那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热情的招待呢?

生: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师:对,“设酒杀鸡”可看出渔人得到了桃花源里的人热情的招待。从中也可看出桃花源里的人还具有怎样的品格呀?

生:善良、好客、热情……

师:对,很好客,很热情。对于一个陌生人都能热情招待,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多么好客。一番盛情款待后,渔人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的交谈起来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桃花源里的人可能是穿着哪个朝代的衣服,以哪个朝代的礼节来跟渔人交谈呢?大家知道吗?

生:……/穿着秦朝的衣服,用秦朝以前的礼节跟渔人交谈。

师:哦,有同学说穿的是秦朝以前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以前的礼节,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又没有告诉我们。

生:文中有写到“自云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师:哦,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能否说说看?(提问学生翻译这句)

生:自己说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战乱,率领妻子及邻里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绝联系了……

师:这里的“妻子”、“绝境”是什么意思呀?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一样吗?(视学生翻译情况分析这个句子)

生:不一样/……

师:对,不一样,这两个词都是古今异义的词。妻子是指“妻子和儿女”、“绝境”指“与世隔绝的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桃花源的由来/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来到桃花源这个地方。

师:对了,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为了躲避秦末的战乱才来这里的,来了之后再没有出去过。由这里可以看出,大家刚才说他们穿的可能是秦朝时候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时候的礼节,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段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一句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

生:可以知道桃花源里的人从来没有跟外界的人联系/一点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师:对了,外面的世界经历了怎样的朝代变迁,桃花源里的人完全不知情,也许他们以为现在外面还是秦末那个时候呢。那面对着渔人介绍的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桃花源里的人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玩一玩呢?他们动心了吗?

生:不想/没有……

师:怎么说不想呀?与世隔绝了这么久,怎么会不想呢?能否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哦,“不足为外人道也!”也就是说桃花源里的人在渔人离开时还特意叮嘱他不要跟外面的人说这件事呀!看来桃花源的人的确不想跟外面的世界有什么联系。到这里为止,渔人在桃花源中渡过的美好的几天已经过去了。请大家把二三两段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二、三两段)

师:渔人离开了桃花源,大家想想看,如果是你来到了桃花源,你舍得离开这里吗?

生:不舍得/舍得……

师:这里环境优美,而且又舒适,人又好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舍得的离开。所以渔人的想法也一样,不舍得离开这里。但他又不得不离开,那他怎么做呀?

生:在路上到处做记号。

师:哦,处处做记号,文中写到“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做记号想干嘛呢?

生:再来桃花源……

师:对,他想再来桃花源,而且不只是想自己来,还想带更多的人来,他一回到州里就怎样做呢?

生:报告给太守,让太守派人跟他一起去找桃花源……

师:对,他一回到州里,可能饭都顾上吃,就马不停蹄的跑去太守府报告这件奇特的事。如果你是太守,听说自己的管辖地竟有这么一个地方,你会觉得怎样呢?

生:非常吃惊/很高兴/很好奇/立马想去找这个地方……

师:对了,大家跟太守想的一样,都可以当那时候的太守了。太守一听有这样的事,立马就派人跟渔人去找桃花源,那结果如何呢?找到了吗?

生:找不到了,他们迷路了……

师:对,他们找不到了。文中写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而且除了太守想去外,还有谁也想去呀?

生:刘子骥……

师:对,南阳刘子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去找桃花源,结果也没找到。桃花源就这么平空消失了。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特意做记号想再去一次却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让我们感觉桃花源里的人好像是神仙一样,见首不见尾,就像后人诗中所写的那样“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师:到这里为止,课文内容我们基本上已经有个大致的印象了。而课文最后是写别人包括渔人都再也无法找到桃花源了。那我们假设如果渔人等人顺着记号再次来到了桃花源,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一段假如渔人发现了桃花源之后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大家动笔写,看看大家谁的想象最奇特。

生:(扩写想像的内容)

三、本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课文的内容做了分析,这篇文章的故事很神奇,除了刚才的练习外,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想象:比如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时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渔人回到郡里时会怎样跟太守回报?如果你是桃花源里的人,听了渔人的描述之后你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篇课文有这么大的想象空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写写看,小说、戏剧等都行,这也是对文本的一种理解,一种再创造。

通过这节课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加深大家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大家背诵课文。剩下时间请大家齐读全文,会背诵的可以合上课本齐背一遍。

生:(齐读全文)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课内部分。

五、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桃花林——异

进入桃花源——惊

离开桃花源——不舍

再寻桃花源——不见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6

一、作品概述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当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君子于役》为《王风》的著名诗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久投不归的丈夫的抒情诗。眼前景、心中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有画,富于田园生活气息。

二、《关雎》简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三、《蒹葭》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又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又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四、《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联想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无限的思念、无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联想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联想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无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方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五、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方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方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加强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加强背诵。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39;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便舍()船屋舍()俨然间()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寻病终()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绝境无论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翻译全文

2、思考课后练习二

3、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8

【学__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__重点】:

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__难点】:

1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课前预__】: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给重点词语注音并解释。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章的大意。

3、朗读课文,2—3遍。(朗读时,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语速适中,语句流畅,富含感情,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

4、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⑴渔人的行进路线: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

5、查阅资料,介绍一下陶渊明,制成知识卡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9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异特点,体会作者的游踪的顺序。

2.了解旅途中的所见所遇之事。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运用优美和幽默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记叙所遇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以积极美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重点体会作者以游踪和观察点的变化描写眼前景物。

难点体会作者优美和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有关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要问西欧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山脉,那就是阿尔卑斯山脉;要问阿尔卑斯山脉上峻的山峰是哪座山峰,那就是勃朗峰。今天,我们将穿越到一个世纪以前,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去登游勃朗峰,这必定会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短篇)等。此外,马克·吐温还有自己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等。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山体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旅游中心。勃朗峰下筑有公路隧道,起自法国的沙漠尼山谷到意大利的库马约尔,长11.6公里,1965年建成通车,使巴黎到罗马的里程缩短了约220公里。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填表格

方式所见所遇感慨

上山徒步登山

(1-6)勃朗峰美丽景色惊叹

美好联想

下山雇车旅行

(7-11)幽默风趣的“车夫”幸运

轻松愉快

2.找一找地名,看一看作者的行踪怎样,体会本文行文顺序。

马蒂尼→阿冉提村→勃朗峰→沙蒙尼旅馆

可见,本文以作者的行踪到展现作者旅行的所见所遇。

1.作者登山时是徒步进行,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呢?

见课文第1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因为路都是山坡,陡峭难行;天气又灼热难当,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下,乘车骑骡反而极不方便,所以显得“可怜可悯”。

2.作者怎样描绘勃朗峰的?

(1)远望勃朗峰:穹山顶呈V字形,耸入蓝天,巍峨壮观;

(2)登山勃朗峰:望周围的峰奇形怪状,侧面衬托了勃朗峰的雄伟。

(3)逗留高地:仰面遥望美景独特,满目华彩,变幻无穷,如同肥皂泡(仙境)。

3.作者由勃朗峰奇幻的景象联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作者由勃朗峰美丽景色,尤其是神奇变幻无穷的云彩联想到肥皂泡。

肥皂泡的色彩也是变幻无穷的,且转瞬即逝,这和作者在勃朗峰上见到的奇美景象相似。作者这种特别联想,一方面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如勃朗峰神奇美丽一般景观的赞叹;一方面也感慨如此的美景转瞬即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人们应好好珍惜吉时美景,人们也应积极投身大自然,纵享大自然的馈赠。

4.下山作者写的是遇“车夫”一事,怎样理解作者的安排,这一内容和题目“登勃朗峰”有联系吗?

作者下山写雇车去旅馆,塑造了一位车技娴熟、幽默风趣的车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内容和前文登勃朗峰紧密相连,展现了旅行的另一面。写美景,令人陶醉留恋;写人,风趣幽默,让人倍感轻松愉快。这样的旅程真是一个完美的身心之旅。

5.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1)“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或比作“美女的纤指”,或比作“塔糖”,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突出了勃朗峰周围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特点。

(2)“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描写峰巅的奇幻色彩和白云姿态,从侧面反映了勃朗峰景色的美丽壮观,如梦似幻。

(3)“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把眼前勃朗峰的美景——这个大自然精美的杰作比作色彩华丽、奇幻无比的肥皂泡泡,联想丰富、独特,也赞美了勃朗峰的景观真是如梦似幻,可望不可久留。

(4)“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生动描写出车夫说话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气氛轻松愉快。

本文记叙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一次经历,描绘了山中奇景、嶙峋怪石、变换光影,叙述了奇人奇事、惊险旅程、怪异车夫,表现了旅途的无限趣味,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对奇山异景的赞美之情。

1.全文以作者的行踪和观察点的移动为线索,描述了作者游勃朗峰的所见和所遇之事。

2.作者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3.文中语言优美又不乏幽默风趣。马克·吐温是语言大师。即使本篇文章是篇游记散文,也体现了他语言精美又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如“有些顶端尖峭……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堆”一组句子,就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勃朗峰周围山峰多样的形状;而所选的喻体都来自生活,以小喻大,不失幽默,能使读者阅读后产生轻松愉悦之感。

登勃朗峰上山观峰远望:V字形壮观周围山峰形状多样美景独特:华彩变幻,如肥皂泡(联想)下山遇车夫车技娴熟说话风趣轻松愉快

读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我们丝毫不觉得作者同他朋友一道登山旅行的劳顿之苦,有的只是观赏美景,享受旅行的轻松愉快。那么,我在教授这一课时,力求也能让同学们轻松地读,愉快地学。学习的过程也好比旅行的过程,只要我们抓住主要目标,端正我们的心态,运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像作者游勃朗峰一样,既能观赏沿途的美景,又能享受出行的乐趣,从身和心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都要力求贯彻这一教学理念。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0

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缘:沿。鲜美:鲜艳美丽。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延:请。既:已经。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舍船从口入→复行→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__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书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致女儿的信》,在文中,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所以,歌咏爱情,就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学生交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经典名句,穿越遥远的时空,为我们诠释了一段段或凄美、或悲壮、或缠绵、或洒脱的爱情故事。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及含义。学生交流。教师明确: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生自由朗读全诗。讨论、思考:诗歌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诗歌是怎样表现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的?

板书:关雎和鸣——男女相爱:兴领起全篇

执着的追求寤寐求之——追慕之心日思夜想的焦灼和和苦闷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美好的祝愿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四、品读全诗,美点寻踪

1、健康真挚的情感美

问题:从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诗歌中蕴含着的古代劳动人民朴实的愿望,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2、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结构特点,体会重章叠唱的手法及其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美读全诗,品味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五、试背全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领略美景与趣事。

2.学习本文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并用的写法。

3.感受文章语言略带幽默与书卷气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朗读古诗词)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未知的这个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爬山,我们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绮丽。登顶,可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今天,我们随着马克吐温的脚步,去勃朗峰来一次绮丽之旅。

二、预习反馈

1、说一说,交流你所知道的作者和勃朗峰

(1)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2)勃郎峰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学研究实验站。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中心。

2、写一写,你所掌握的字音

字词注音,抽生到黑板上完成。

翌日(yì)辚辚(lín)巉峻(chán)拾级(shè)霓裳(ní)隧道(suì)

俯瞰(kàn)穹顶(qióng)皑皑(ái)缭绕(liáo)沟壑(hè)打嗝(gé)纷至沓来(tà)

3、考一考,词语正确的一项

三、交流展示

1、跳读课文,理清思路。

过渡语:可怜可悯,教师引导为什么说乘客可怜可悯呢?物有所值的旅行是什么样的呢?请跳读课文,找一找这一路写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又在这一路遇到了什么人和事?梳理课文之后,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预设(奇),沿途奇美,主峰奇伟,山峰奇险,云朵奇幻;车夫“奇人”经历“奇遇”

2、品读语言

(1)这一路奇丽的风景,经历的奇人奇事,都被我们的作者写进了精彩的文字里。下面请同学们划出文中你觉得最精彩的句子,品读分析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分组合作,一大组风景,二大组人物)

【交流点拨】①取道黑首欣赏瀑布,“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一连串四字词语,语言整齐,极富文学意味;②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时,用了“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四字词语连用,词藻华丽且用词准确,令人耳目一新。③“车王”赶马车“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等句子,无不暗含着诙谐与幽默,读来饶有兴味,让读者感受到奇人及奇事之乐。

(2)揣摩文中“车王”和“勃郎队长”的说话语气,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来,抓描写,品性格和生活态度。

四、质疑辅正

为什么用了一整段文字描写肥皂泡?

【交流点拨】眼前的绚丽色彩,正像人们透过肥皂泡看到的世界,那样精彩,色彩斑斓,但却转瞬即逝,它们又在无穷地变幻着,不能长久,不能永恒,作者感悟到历史变迁,人世沧桑,个人在时光的长河中非常渺小。

五、拓展延伸

1、国学经典诵读,谈启示

2.小练笔,说感悟

你一定也登临过很多山,也一定遇到过人生中的一座座“山”,也曾生发出无数的感慨吧!请打开记忆的匣子,选择你所遇到的“山”,把你登山的感悟写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3

《马说》是一篇具有寓言色彩的议论文。全文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论点,从而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请仔细品味——

1.本文篇幅较短,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说”这种古代文体的相关知识。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仕途之路多不得志,痛感遇明主难,因而写了《马说》一文。

二、作品信息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开门见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

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着重描写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运用“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反问句,谴责了那些昏庸的“食马者”由于无知而埋没千里马的罪过。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极大愤慨。

揭露了“食马者”的愚蠢无知。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二、问题研讨

1.仔细阅读本文之后,你认为作者的看法全是对的吗?有没有不足之处?请加以说明。

作者的看法并不是都对,它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如“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社会底层百姓的歧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还是把认识和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的身上。

2.本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斥责那些不识马的人,暗含有第一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断。

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本文托物寓意,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三、名句鉴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了对人君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现实的痛惜,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

四、靓点点击

1.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通篇没有一句直接提到人才,但我们能够从流畅、精练的语言中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文章的逻辑性强,内涵深刻丰富。

2.排比反复句式的运用,使语言酣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跌宕有力。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表现。)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③其真无马邪?(“邪”通“耶”,呢,吗。)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4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

二、审题辨体

三、了解作者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

4、“逍遥”也写作“消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四、读文识字:

1、注意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北冥(míng)2、鲲鹏(kūn)3、抟(tuán)4、迁徙(xǐ)

2、听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加以评价。

5、分组读,再齐读。

五、理解内容:

(一)回顾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翻译第一部分。

(三)学生按照示范,自由翻译,并汇报成果。

(四)翻译重点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五)浅析鲲鹏形象

1、庄子笔下的鲲鹏有哪些特点?(找出具体的词、句概括)。

2、庄子笔下的鲲鹏在你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39;画面?

3、这些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可以播放视频,感受一下。

4、总结庄子笔下鲲鹏的艺术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自己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野马、尘埃等。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六、后世有没有人承袭他这种创作手法的?

李白。

七、课堂小结

庄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给我们讲述了鲲鹏将徙于南冥的故事,那他为什么要创作出这样一个气势宏大的形象呢?他想借鲲鹏传达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八、布置作业

实记重点词语的意思。查找有关“鲲鹏”的诗词。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1、基础知识

2、齐读课文,并指名概述其内容。

二、探究中心

(一)深入探讨鲲鹏形象

1、庄子笔下的鲲鹏要去做什么?它是怎样去的?它为什么要去?

2、庄子心中的“逍遥”是怎样的?你觉得鲲鹏做到庄子的“逍遥”境界了吗?

3、“野马”和“尘埃”是否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4、鲲鹏到天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可结合最后两句话分析)。

5、文章意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6、庄子笔下的“鲲鹏”有什么象征意义?

7、你觉得庄子所说的“逍遥”之境是指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8、你心中有没有这样一股“风”来束缚你?怎样摆脱束缚?

三、拓展延伸

1、“鲲鹏”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的运用。

2、庄子笔下的“鲲鹏”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四、理清思路

五、读读背背

六、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该感谢先哲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思想教会了我们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勇往直前;而道家思想又教会了我们生命的境界是无限的,要自我超越,摆脱现实束缚,畅意于天地遨游。他们在我们人生不同的际遇下,给了我们正确的指导,希望我们可以热爱祖国的文化,传承祖国的文化,在成长中汲取有利的因素,不断完善自己。

七、布置作业

读一读苏东坡的诗文,感受他的精神境界。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单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搜集庄子有关资料,识记庄子简介,了解《庄子》。

2、结合课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清晰、流利地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自读文本,整体感知:(5分钟)

1、放声朗读课文,在你认为难以读准的字下画上横线,读完后正音。

2、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

二、依据学案,梳理知识:(18分钟)

1、文学常识积累: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时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称(“老庄”)。

知识链接

作家卡片: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作品介绍: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解题: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2、读课文,基础积累。

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捧起课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

(2)借助注释、手头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加点字词: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北海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形容气势强盛,指鼓起翅膀;垂挂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大海动荡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事情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大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林泽中雾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深蓝色;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样;罢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

(4)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水击三千里,水:名作形,在水面上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3、翻译重点句子。

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⑵是鸟也,海运则将徙⑥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⑶“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抨击翅膀,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⑷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

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理解识记,自清互查:(7分钟)

1、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3。组内开展背诵竞赛。

四、展示竞赛,基础反馈:(10分钟)

1、字词展示竞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流利地将本课翻译出来。

2、全班进行背诵比赛展示。

3、完成反馈检测中“基础反馈”题目1—4,检测学习效果。

2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