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板书设计,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写好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色。

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教学重难点】

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色。

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教学法】自主合作讨论

【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课堂提问:同学们通过预习对《世说新语》有何认识?了解哪些?

2.作者链接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合作·探究·展示】

一、读书(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品有大概的把握,反复读书培养语感,为翻译,背诵奠定基础)

1、学生朗读作品,教师纠正字音:

笃(dǔ)都(dū)丧(sāng)(sàng)

了(liǎo)舆(yú)调(tiáo)恸(tng)

2、体朗读课文

3、师范读课文(注意在范读期间,容易读错的字音要重读)

二、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把握:

学生活动:学生读出他们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

(一)子猷:王徽之,是王羲之之子,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在《世说新语》中对其生平逸事有大量记载。

教师补充资料:

1、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2、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二)子敬:王献之,王羲之之子。东晋著名书法家。主要作品《洛神赋》

三、扫清字、词、句等障碍(使学生能掌握作品大意,为理解作品中心思想奠定基础)

小组活动:

1.以平时要求的四人为一小组活动。

2.结合工具书、课下注释读课文。

3.读懂课文,把握大意,全班交流。

要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增加互动性,调动课堂气氛

课堂检测一:找出下列翻译的不当之处。

1、原文: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翻译:子猷向左右问:“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改错: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2、原文:语时了不悲。

翻译:说完话后根本就不悲哀。

改错: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了:完全

3、原文:便径入坐灵床上。翻译:(子猷)从小路上走向灵床。

改错:(子猷)径直坐在灵床上。

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第十七》)

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晋书列传十五》)

1、子猷、子敬兄弟感情深厚,在上面两个语段之中都有反映

2、在语段一之中人物形象刻画很有个性,请你摘抄其中充分展示子猷个性的语句体会子猷的形象,并说一说这些语句与语段二之中哪些语句相照应。

3、子猷对弟弟有深厚的情谊,但弟弟死后他一开始并没有哭,这是为什么?你能从语段二之中找到答案吗?

(教师通过对此题的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后人用“人琴俱亡”一词表达对死者无限哀悼之情的主要原因)

四、小结:

课文内容结构

俱病笃子敬先亡

人亡

问左右奔丧不哭

手足情深

人琴俱亡取琴弹不调掷地

琴亡

恸绝久月余亦卒

在此结构之中,小说的雏形依稀可见。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形式业已具备。叙事较为完整,情节波荡起伏,首尾呼应,实为一佳作。在整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试背文章,完成大纲要求。

五、布置作业:

拓展思维:根据《人琴俱亡》写一篇亲情故事,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情感。

【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子猷()病笃()了()不悲

舆()不调()恸()绝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而子敬先亡。

(3)何以都不闻消息。(4)语时了不悲。

(5)便索舆来奔丧。(6)子敬素好琴。

(7)便径入坐灵床上。(8)弦既不调。

(9)因恸绝良久。(10)月余亦卒。

3.《人琴俱亡》选自作者是,他是(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

4.文中说“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的原因是:

5.《世说新语》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这则故事表现了:

6.翻译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1.yóudǔliǎoyútiáotng

2.俱:都。而:顺承,不译何以:以何,为什么。语:说话。了:完全。便:就。索:要。舆:轿子。素:一向。径:直往。既:已经。因:于是。绝:气息中止。卒:死

3.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人琴俱亡,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4.“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5.人琴俱亡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6.(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3)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科幻小说的及作者的有关常识。

2.扩大词语的掌握范围。

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

4.锻炼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学讨论法,想象交流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懂得珍爱环境的道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预习作业及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小说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2.字词积累与运用。

3.喜欢绘画的同学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课文内容。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哂()笑牟()取众目睽()睽棘()手铆()钉贪婪()履()行

5.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象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知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的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的合理,心理很坦然。

不容质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课堂准备展示漫画,解说故事内容。

(教师提议:看漫画的内容是否与课文内容相符,看谁画的最好,看谁表达的最精彩。)

学生交流科幻小说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的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

(相互交流看法)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文中的故事是否真实?

明确: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在里面。

2.你认为故事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环境保护问题。

3.洞真的是无底的么?

明确:表面上是,正象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

4.题目用“喂──出来”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同时有表现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环境污染中将危及人类生存。

5.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6.文中写了几种人?这几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活中人是不是有他们的影子?

明确: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一切破坏环境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到头来危害的的是人类自己。

四、探究活动

1.探讨文章的主题

提示:这篇小说写的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学生看研讨联系二,小组交流讨论。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

2.想一想,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小说结尾,进一步想象生动具体的情节,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

(适合表达能力稍弱者)

2.自拟题目,写一篇形式新颖,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合表达能力较强者)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3

《春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琦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炮制(páo)挑剔(tì)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

过渡: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接下来,一起感受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插入音乐、歌词)

2、提问:这首诗和《春酒》有着相同的情感,是什么?

乡愁,是琦君笔下那杯甘醇的美酒;是余光中隔着那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蓉心中那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远离故乡的游子,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够落叶归根。这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础,正是这种特殊的情感,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树。下课!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4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本文就是报道当时的盛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明确《飞天凌空》的结构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旗下的运动之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旗下的运动之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体会文章中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侧面描写、对比烘托写法的运用。

难点:

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

2.能够区别消息与特写,学习新闻特写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与朗读欣赏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

六、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特写,它不同于消息,学生可以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新闻特写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只轻捷的雏燕,架起娇健的翅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上方画出美丽的曲线,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特写,一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

【二】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明确: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2】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试着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明确:

【1】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2】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三】四边互动感受语言魅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2~4段,品味动词的精妙之处。

明确: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四】四边互动感受描写的魅力

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托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跳水运动姑娘吕伟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的身姿,不仅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是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五】小结

1、主题: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结合,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2、写作特点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2】文字清新优美。

【3】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结合,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

【六】拓展延伸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

【七】课堂练习

【1】作者对吕伟跳水瞬间的描写,突出了吕伟“夺冠一跳”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高、险、难、美的特点,描写得准确贴切、优美传神。

【2】.文章结尾写外国观众的称赞,有什么作用?

明确:侧面描写,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八】作业

上网搜集一些人物特写,阅读体会新闻特写的写法特点。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5

教学设想:

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悟,多讨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学生讨论后明确: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4、我想现在肯定有些同学会有想法,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写这几件事?

明确: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是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事件是作者告别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总之,这些材料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表现了作者那份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到35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讨论明确: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2、朗读这一部分,画出我对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响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现我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句子。

3、结合课后练习一,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请参考教学用书P6页。

4、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四、小结

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组织材料,体现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文章语言精练,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动而又传神,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好好借鉴,用我们的笔记住我们最怀念的人。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三、作者简介

冯君莉,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明确:

相关语句观赏顺序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观赏草滩

在着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鸟湖岛的轮廓……观赏鸟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从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青海湖?

(3)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梦幻”二字?

明确:(1)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去青海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领略青海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离开青海湖。

结构图表如下:

六、小结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初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思维的哲理性,培养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乐观的志趣,豁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自然美,欣赏生活情趣美。

二、学法指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

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记事,有的抒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要注意体会《五柳先生传》的写人方法,《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的写景以及《观潮》中的语言描写。同时要背诵五首诗歌,悉心体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宇

3.名句背诵

(三)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

(四)巩固练习

背诵默写

1.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秋词》

2.《五柳先生传》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苏轼词《浣溪沙》中着重描写清泉寺的外部环境,以衬托寺庙清静和优雅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年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佁然:愣住的样子(2)傲尔:忽然

(3)逝:离去(4)邃:深

2.把上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错,没法知道它的源头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潭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4.作者描写鱼,采用了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上文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有怡然不动,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有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第2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溪身,“蛇行”写的是溪水。

6.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六)能力迁移

临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之友也,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畋:打猎。怛:恐吓。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得幼麋,畜之(养)

②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摇动)

③稍使与之戏(玩耍)

④积久,犬皆如意(心满意足)

⑤以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触偃仆(俯卧)

⑦益狎(亲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乱)

A.①④⑧B.①③⑦

C.②⑤⑦D.②⑥⑧

2.下列加点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临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⑤稍使与之戏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为犬良我之友也⑧与之俯仰甚善

⑨共杀食之

A.①⑥⑦B.②④⑧

C.③④⑤D.②⑤⑨

3.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

3.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心境。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合作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关注文本。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

明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成就,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唐宋八大家之首”。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此文写于元丰六年,流放生活中又有怎样独特的体验。

2、学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通过默读,解决字音疑难,为学生解读文本扫除障碍。

三、解读记叙

1.学生朗读课文,关注记叙部分,寻找信息。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夜游的原因

2.读记叙部分,解决疑难字词、疏通文意,把握情绪变化。

明确:夜游要读出宁静的氛围,语气要舒缓些。“欣然、亦”要读的快乐一点。“念”要拖长,语气要稍显低沉。把握合理的断句。

设计意图:本文篇幅短小,前三句浅显易懂,引导学生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关注记叙部分,在朗读中把握内容和情感。

四、细读写景

1.学生读写景部分,疏通文意。

明确:理解句意,读出心无杂念的宁静,“盖”要拉长。

2.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写景的妙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喻成积水空明,把竹柏喻成藻荇交横。作者笔下的月光有如一池春水那样静谧,透明,澄澈,令人神往。全文无一个“月”字,却使人感到月光无处不在,有动有静,动中愈见静。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妙处。难怪古人惊叹这是“仙笔也”。在这静静的月夜之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3.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描绘承天寺的月夜景色。

明确:调动感官,合理想象。如从动静、明暗、点面、线条等角度,调动多种感官来描绘。

示例:在皓月照耀下,庭院里自上而下,都洒满了透明清澈的水。而水中呢?水藻、荇菜参差错落,漂浮游荡。清风拂来,树影婆娑、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的恍如仙境。”

设计意图:从反复诵读、想象描绘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写景文字的妙处,初步体会其中透露出来的作者心境。

五、品读情怀

1.朗读抒情议论句。

2.质疑问句理解,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明确: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3.“闲人”为何重读,怎样理解?

明确:由于作者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它包含着作者的感慨和愤懑:眼前景色虽美,自己却壮志难酬。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有闲赏月的欣喜,令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乐观的态度,旷达处世的胸襟。

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文本,体会作者的独特心境,提高欣赏文言文的品味。

六、熟读成诵:

通过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对文言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七、作业设计:

推荐阅读《水调歌头》、林语堂《苏东坡传》。

设计意图:推荐阅读文本,开阔学生阅读视野,进行文化积累。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琦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炮制(páo)挑剔(tì)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

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五、品读课文,鉴赏精彩的语言

教师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生2:“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美读、品读、背诵全篇。

2.感受莲花的形象美。

3.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品质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疏通文意。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莲花图、采莲曲等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诵读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生互动,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谜底:)

2.多媒体播放赏心悦目的莲花图、采莲曲。

3.师: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又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齐声朗读。

2、用心感悟。

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

1、释题、简介作者(学生结合课文导读回答后,师补充强调: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也可叙事)

2、指名朗读课文,学生随时点评,教师适时指导

3、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重点字词的读音及相关句子的节奏

4、师生交流字音、节奏

5配乐自由朗读课文

6跟读录音,感受句子的节奏及语气的缓急轻重

6、齐读。(男女分组朗读,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

四、含英咀华,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五、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写莲高尚品质的一句话,并品读。

2.结合莲花图,找出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分别填入绽放的花瓣中,并感悟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看莲花图,听采莲曲,在图画美、音乐美的氛围中,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

4.感悟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感悟、讨论、交流)

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点拨托物言志的写法)

6.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点拨:隐逸者——逃避现实;富贵者——追求荣华;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清白正直)

7.作者写“莲之爱”的同时又写了“菊之爱”、“牡丹之爱”,用意何在?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教师点拨:菊,正衬;牡丹反衬,更加突出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8.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全篇。

六、回顾内容,拓展提高

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用“我爱,因为她”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风霜,高洁傲岸。)

七、联系自身,总结收获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到了什么写法?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联系现实对《学生铭》谈看法并仿写教学重点、

难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简介刘禹锡、陋室铭的来历和“铭”这种文体。(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可以给课文内容配上怎样的画面。

3.提供一些画面让学生们匹配相应的课文语句

三.精读细品,把握主旨先小组合作解决两个问题,

1.你知道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全班交流提问: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学生发表见解并评价四.联系现实,发表见解出示仿写篇《学生铭》,提要求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学生交流谈看法。

五.学生仿作看了刚才的学生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4、学习生字:

蕃(fán)颐(yí)濯(zhuó)淤(yū)涟(lián)

蔓(màn)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名词“蔓”、“枝”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做动词。)

(2)、香远益清(形容词“远”充当“香”的谓语,用做动词:远播。形容词“清”受副词“益”修饰,用做动词:显得清幽。)

2、古今异义词:

宜乎众矣(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常用义为:合适;应当。)

3、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倒装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后面均省略介词“于”,前者相当于“从”,后者相当于“在”。)

四、教师小结:

《爱莲说》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本篇文章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讲究散句和骈句的交错运用,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指名读课文。

2、理清条理:

第一段主要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描写它的形象,表明自己“独爱莲”的原因。开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总说花的可爱。然后分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及其原因,表明作者对花的喜爱与众不同,中心明确。

第二段,揭示菊、牡丹、莲花的象征意义。以花喻人,在对爱菊者、爱牡丹者的品评中,慨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四、细读课文,讨论探究: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3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

知识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法

诵读教学法

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

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

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

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诵读课文并翻译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翻译全文:

学生合作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4

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吟咏绮丽绚丽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我读我画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七人生的启迪?

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初二语文创新教案设计篇15

《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的观察;

2、细味抒情的笔法;

3、领略深沉的意蕴。

【教学重点】细味抒情的笔法

【教学难点】领略深沉的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1、激趣导入

一月,他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冬眠乍醒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

二月,他劈开一根有八十多岁、被雷击倒的橡木,生火取暖;

四月,他在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

五月,他聆听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地鸻鸟的飞行之歌;

六月,他到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鱼;

七月,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

八月,他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

……(屏显)

师:大家猜到这个人是谁了吗?(利奥波德)这是其观察笔记《沙乡年鉴》中记录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每天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着,思索着自然的奥秘。同学们再细看一看,发现有什么问题?(没有三月)三月份,利奥波德究竟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到《大雁归来》中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形式罗列《沙乡年鉴》中作者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作者和《沙乡年鉴》。罗列中故意缺少“三月”,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在课前留足了悬念——作者三月在做什么呢?进而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初读文本——谈发现

学生自读课文,谈一谈阅读后的感受与发现。

预设:细致的观察

抒情的笔法

深沉的意蕴

……

师:我们本堂课,就围绕“细致的观察”“抒情的笔法”“深沉的意蕴”三点来展开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谈发现,既给学生一个自由感知文本的空间,又通过学生的发现来确立本课的探究点。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发现,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也搭建起本课的基本框架。)

一、细读,学习细致的观察

探究一:作者细致的观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发言后归纳)明确:

①记录雁群数量的精确;

②能分辨大雁归来、觅食、集会以及孤雁鸣叫的区别;

③发现大雁聚散时间以及地点的不同;

④观察大雁时间之久(对春雁的观察:从3月到5月),且不分昼夜(晚上去听大雁集会时的鸣叫)

(师引导:作者3月观察大雁归来和觅食,4月观察大雁的集会,5月发现大雁集会逐渐减少,由此可见,本文大致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时间顺序)

⑤发现春雁与秋雁行为的不同

⑥对孤雁的观察、推测并求证(对孤雁观察达6年之久)

……

(设计意图:通过搜寻作者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梳理、提取、分析并整合课文的内容,同时发现本文的说明顺序。)

探究二:作者细致的观察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坚韧的毅力、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自身从事的事业的热爱……

师小结: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了他作为科学观察者所具有的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剧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作者细腻的观察中,去感受作者身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过渡语:作者如此细致地观察大雁,除了作为科学观察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是因为什么?(对大雁的喜爱)

二、赏读,细味抒情的笔法

探究三:勾画本文有情味的语言,品一品,析一析,读一读。

品一品,这些句子表现了大雁怎样的形象?

析一析,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读一读,这些句子渗透着作者哪些情感?

(同桌合作研读)

①“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冲破”用词精妙

——勇敢、报春的使者

——读出盼望与欣喜之情,“冲破”重读

②“……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比、拟人

——坚定执着

——读出赞美与担忧之情

③“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拟人

——重感情

——读出感伤悲悯之情

④“……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混乱的回声……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来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比喻、拟人、用词精妙

——自由、无拘无束、充满野性

——读出欣赏、喜爱之情

……

师小结:在作者眼中,大雁不只是大雁,它更有人的情感与品质。它们充满野性、勇敢无畏、充满灵性、坚定执着、热情活泼、重情重义……而作者的心也紧紧追随着大雁,作者因大雁的归来欣喜盼望,对大雁自由的飞翔欣赏赞美,对大雁的种种鸣叫由衷喜爱,对孤雁的不幸遭遇感伤不已,对大雁的美好品质由衷钦佩。“爱”饱蘸在每一个字里行间!

(设计意图:赏读中,教师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抓住充满情味的语言,通过三个层面的赏读,赏析出文本的形象美、手法美与情感美。)

过渡语:作者对大雁的爱,不是轻快的,而是深沉的,隐约中会让我们的心也隐隐作痛。

三、悟读,领略深沉的意蕴

探究四:在充满深挚的感情的句子中,有哪些隐含着对大雁命运的关切?

(学生发现表达,教师点拨:)

①“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看似在赞扬的机警,实则是谴责人们的偷猎

②“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家庭”、“亲人”、“幸存者”表达了什么?)

③“……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师:定期迁徙本来是大雁习性使然,作者为什么要用“赌注”来形容呢?

讨论后明确:“赌注”是赌博时所押的钱物,或是博取成功的代价,这个代价在大雁这里甚至是生命。(因为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如自然天气、天敌,或者人类的猎杀),前后“赌注”隐含着作者对大雁深深的同情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注。

师(启思):大雁的迁徙的动力是什么?作者说是“基本信念”使然,这让我们想到了我们中国人临近春节的什么行为?

学生回答后屏显春运回乡潮的图片(火车站人头攒动的场面、行驶在返乡路上的摩托车骑行队伍、单独的个体回乡),三幅图片与大雁迁徙的画面同时屏显。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大雁在归来的路上,人类在回乡的路上;

大雁迁徙是出于“基本信念”,人们返乡是出于强烈的愿望。

……

师(总结式阐发):通过这几幅图片,特别是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事实上是把大雁放在与人同等的地位上来对待,他爱其所爱,悲其所悲……他虽然没有明言,但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明感到:大雁和我们人类同属于一个家庭,他是我们人类的亲人——人和动物是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他的生态伦理观。

(设计意图:作者的沉思是隐藏于文字背后不易发现的,抓住文本中作者情感的线索,由作者情感的痛处向思想的深处开掘。同时将大雁的迁徙与人类春运回乡潮并举,让学生感受到大雁与人类惊人的相似性,大雁与人类是平等的。)

资料助读:

资料助读1:人不仅要处理好跟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还要用道德的观念,对待山、水、草和一切生物,这就是大地伦理学,即敬畏生命、关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资料助读2: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万物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的大地才是完整的,这样的完整的大地才是产生梦想的大地。(屏显)

四、结束语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反观人类自身,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每一样生命都应该值得被尊重。世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2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