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课文的语速、节奏与感情,以提高朗读的质量。让学生在课文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课文的能力,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促进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养成。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品味语言,理解本文语言中的寓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感知全文。

②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品味语言,理解本文关键性语句的寓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以读品诗。

②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显示雪的图片)

这一首《塞北的雪》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听来仍然分外动人,听着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那雪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结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岁末北京的一场大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画意的文字,十七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当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板书课题)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伟人,我们曾在他的文中感受过童年的活泼与可爱。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坚强而又对人生满怀热情的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们所学习就是选自散文集《野草》的《雪》。《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还却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柔婉中又见刚健,美艳中更现壮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它,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应当怎样进行朗读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段,再请学生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同时指导学生从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谈论,并在此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

江南:婉约、柔和、舒缓,又有雪后消融的无尽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气势,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2、再请学生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朗读,读出感情。(生自由读书)

3、思考:①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读、赏析:

指名生读课文的南方的雪的画面,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1)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确:(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用两个比喻让我们既感受到朦胧的美景,又感受到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又是多么绚丽的雪啊!

(3)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明确: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霎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4)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

明确: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神、热闹、有趣。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5)江南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作者特别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板书:南方的雪美艳有生机有活力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背影》是一篇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丧、差使、狼藉、簌簌、妥贴、踌躇、迂、蹒跚、箸、拭、琐屑、晶莹。

3、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讲解全文。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论讨讲解

【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分析〗

(理解记叙的要素)

【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分析〗

①祖母死了

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分析〗

①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

〖板书〗惦记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

〖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

〖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板书〗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分析〗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板书〗悲哀之泪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

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板书〗感动之泪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板书〗不舍之泪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

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板书〗伤心之泪

【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

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二、小结

(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板书〗父子情深

三、布置作业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

2、思考课后第一题。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是一篇传统写父子亲情的文章,那浓重的背影凝聚着撼人的力量,也曾感动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但现在的.孩子,因时代、家庭等等原因,很难融入这篇文章,为此我设计了以情导学的几个环节。同时,一反传统教学中以“背影”为切入点的规律,而是从品味语言入手,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力透纸背的父子亲情。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从而体悟情感,并学会运用语言之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按初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发现,有自己个性见解,品析感悟语言特点。因此,整个教学程序的展开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通过学习、体悟文章语言所饱含的父子亲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样,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快乐天堂。

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成了本节课重中之重。引入情境后,只以“文章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为牵动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我惊喜的是,这些孩子,思维竟如此敏捷、开阔,他们能从点滴语言中感悟到子对父的思念、牵挂等情感,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想到的。这也激发了我与他们一起去探究质疑的兴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寓意。这一预设的探究过程,使我与孩子们一起回读文本,更加深刻地体味出文字间所蕴含的绵绵不尽之意。

本文语言质朴无华,而情感却力透纸背。因此,在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品味语言,体悟情感这一环节。从品词入手,可从中悟到“知微见著”的效果。此环节设计为纠正教师的错误,让生感受到“困后之妙”。人物是情感的凝聚点,而品味人物描写也是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品析人物描写,挖掘其内在的感情色彩。在这两个环节中他们极尽能力,品出词语含义,具体再现情感,也融入了文章的情感中。拓展练习中学生受文章浓情的感染,动情地描述生活中无痕的真爱,沐浴在无疆的亲情中,将文字化成真正的情感体验。

但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对于某些词语的理解,因我缺乏灵活的引导而趋于肤浅。以此为基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层楼。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3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

2、了解二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读写结合;3.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2、赏析写景,体会感情。(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

2、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3、教师点拨。

(1)古今异义

①古来共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②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③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④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2)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提问1: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体会感情

提问2: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为背景,绿水作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提问3:“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明确: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提问4: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言简而意丰。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第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1、朗读课文,疏通文义。(重点)

2、概括内容,把握感情。(重难点)

3、品味语言,理解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晚上,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及节奏。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3、疏通文义,提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如: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目标导学二:概括内容,把握感情

提问1:根据内容(或表达方式)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第一层(第一至三句):记事,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第四句):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第五至七句):抒情,抒发面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提问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出?

明确:①“欣然起行”,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表现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

②“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③“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理解写法

提问3:如何理解“月色入户”?

明确:“入户”二字把月色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做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提问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何妙处?

明确:此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作者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突出月光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

三、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谪居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从教法上看,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有范读、跟读、齐读、领读等,充分体现读的特色,并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将二篇文章中的教学难点落实到位,需要后期加以补充。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4

一、课文的类型: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五、课前的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 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投影1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投影4)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投影5)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投影7—9: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归纳:投影10—13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六、板书设计:

四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父疼子

次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背

描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影子爱父

写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5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需的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面对不同场合的即席讲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拥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即席讲话,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下实现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不要轻视小范围的即席发言,它是练就生花妙舌的好机会。如果说大庭广众下的演讲是大兵团作战,即席发言则是战地轻骑,它精悍、灵活,故不应等闲视之,正像打仗前定要厉兵秣马一样,即使三五分钟的发言也要精心准备。即席讲话,是一项十分实用的口语交际能力。本节课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得体进行即席讲话有很大的助益。

学情分析

由于教育观念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对即席讲话能力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即席讲话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讲话的意识,即使发言也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答,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变得很强烈,会有“怕出错”的顾虑,更不愿意主动地去表达。学生的即席讲话活动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学生的发言大都是对已有知识和文本原有信息的阐述,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使学生发言时,也经常会语无伦次,词汇匮乏,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条理性差,语言组织能力很薄弱。

即席讲话能力属于口语交际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表达能力,不是简单的听或说,而是言语表达的动态过程。而少数学生还存在口头表达是“与生俱来”的这一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口语是人的一种本能,不需要训练。而事实证明即席讲话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和被需要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即席讲话、即席讲话的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2.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2.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3.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和技巧。

难点: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讲授法: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把握住即席讲话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比较鉴赏法:通过比较、鉴别、评判这些方式,享受和领略即席讲话中的美,同时产生新的感受、体验和认识,达到在鉴赏中提升自己的目的。

3.情境创设法: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

学法:

l.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实践参与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培养自己清晰、准确、有逻辑性地表达观点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多媒体课件。

2.准备即席讲话的话题。

学生: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即席讲话的相关知识。

2.学生自行分组,展开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

一、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约4分钟)导入法一:

历,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同样,放眼今天,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机遇与挑战共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怎样才能拥有缜密的思维、机敏的应变、卓越的口才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即席讲话的训练吧。

(板书课题:即席讲话)

导入法二:

大屏幕展示:介绍外交家顾维钧的故事

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会”上,日方代表牧野伸显坚持要求继承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益,面对气焰嚣张的日方代表,中方代表顾维钧强忍心头怒火,冷静地说:西方有一位圣人,名叫耶稣。他被处绞刑的耶路撒冷成为了教的圣地,不可侵犯。大家说对不对,众人回答“对”。我们东方也有一位圣人,他叫孔子,日本人也承认他是圣人,你说对不对?牧野伸显只得说“对”。顾维钧接着说: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圣地,不容侵犯。他掷地有声的话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并被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

请几名学生谈一谈读后感受,再引出即席讲话对青少年重要性的话题,由此,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板书课题:即席讲话)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营造了一种沉思、奋进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目标明确,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用名人故事激趣,让学生明确即席讲话的重要性,营造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活动形成阶段。

(约15分钟)(一)了解即席讲话。

(1)大屏幕展示下面材料:

萧琛善辩免灾

南朝梁有个大臣叫萧琛,在萧衍还没称帝时就与他交好。后来萧衍当了皇帝,两人关系仍很密切。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大型宴会,酒过几巡之后,萧琛有些醉意,就趴在案几上。武帝看见就用枣子投他,正好打中萧琛的头。萧琛拿起盒子中的栗子正好打在武帝脸上,武帝一脸怒气。萧琛马上说道:“陛下把赤心投给臣,臣怎敢不用战栗来回报呢?”武帝听后,转怒为笑。

(2)同桌之间交流阅读感受。

(3)组内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即席讲话的定义和特点。

(4)教师明确:

即席讲话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下事先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

即席讲话,临境而发,随机而发,短小精悍,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二)精彩即席讲话鉴赏。(大屏幕展示)

1.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林肯,你是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容易的题?”

“考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请回答。”

老师问:“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林肯答道。“鸡又是哪里来的呢?”

“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林肯说。

2.一天早晨,高而瘦的萧伯纳在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矮而胖的巨商亨利。亨利洋洋得意地说:“啊!萧伯纳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

萧伯纳淡然一笑,回敬道:“啊,亨利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闹饥荒。”

3.有记者问梁朝伟:“在北京《无间道》的首映式上,你和刘嘉玲非常亲密,我们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走上红地毯呢?”梁朝伟回答得相当机智:“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式上,就已经走过红地毯了。”妙语一出,众人无不称奇。

(1)学生边欣赏边讨论这些即席讲话的精彩之处。

(2)师生归纳即席讲话的技巧。

(3)教师明确:

a.确立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从实际出发,寻找一个切入点。

c.开头干净利落,直接入题,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情景、会议的主旨等作为开场白;结尾强化发言的主要内容。

d.捕捉时机,即兴发挥。发言者要利用现场的条件和特点,善于借题发挥,渲染气氛。

(三)《我来试一试》小训练:

1.教师布置成语话题。

(1)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狐假虎威;

(4)滥竽充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喜欢的话题,组内同学自由练习即席讲话。

3.每组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发言,每个同学发言不超过2分钟。

4.组织同学们集体评议,评议时主要就讲话人的表情动作、思维方向和口语特点发表意见,要指出具体的表现。

5.教师讲评: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讲话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每次轮到自己当众讲话,尤其是要走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讲的时候,常常感到十分紧张,抓衣服、耸肩膀、挠头皮,说出话来常常言不及义,本来已经准备好的讲话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表达。看来,要想拥有萧琛那样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敏捷,我们还得学会如何控制紧张心理。(大屏幕展示)

紧张畏惧心理经过有目的的训练可以得到控制。可以采用12字法,即:心中有数,有备无患,随机应变。

由小故事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对即席讲话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理解。

在鉴赏精彩的即席讲话中品味即席讲话的语言美、人文美。让学生在美中感悟,在美中激起发言的。

各环节有条不紊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展示阶段。

(约18分钟)(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建议各小组推荐汇报代表,介绍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二)即席讲话小表演。

1.大屏幕展示讲话情境。

情境1:同学的生日聚会

情境2:交流读书的体会

情境3:学校夏令营结束后谈感受

情境4:代表班级祝老师新年快乐

2.每组同学从上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本组同学每人做三分钟左右的即席讲话。

3.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做代表,由语文老师指定情境和讲话时间,分别做即席讲话。

4.各组长和老师作为评委共同评选即席讲话小明星。

(三)我的即席讲话小窍门大家谈。

l.由即席讲话小明星畅谈自己获胜的诀窍。

2.教师归纳总结:

(1)讲话时要考虑所选情境的主题和氛围特点,力求让自己的讲话合情合理。

(2)认真聆听,注意与其他同学的讲话相呼应。明确讲话的目的,让自己的讲话内容集中、充实。

(3)在保证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更有特色,更吸引人。

(4)即席讲话时,感到紧张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深呼吸、微笑等方法来帮助自己放松下来。也可以默默地鼓励自己,以缓解紧张情绪。

汇报不拘泥于形式,但要着眼于活动本身,不架空,不夸大,做到条理清晰,交代明确。

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增强对即席讲话的理性认识。

归纳即席讲话的小窍门,巩固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总结提高阶段。

(约8分钟)1.教师点评各组在本节课中的表现。

2.评选优胜组,加以鼓励。

3.课堂大讨论:什么样的即席讲话才是成功的?

如:(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流畅。

(3)观点明确。

(4)内容吸引人。

(5)能用具体可信的事例说服人。

(6)上场镇静。

(7)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8)动作自然。

(9)口头语少。

(10)目光交流。

4.交流心得,在交流中不断修正与提高,深化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5.教师小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口才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愿同学们谙习口齿,砥砺谈锋,谈笑风流,演辩皆优,人生舞台,言辞笑傲。点评、评优是对此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充分肯定。

通过讨论交流,强化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6

【学情预估】

这是一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议论较盛,涉笔宏大,文句流畅,能引导学生对天地自然产生玄思。这是这个文本的特点,也是8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文本所要面临的挑战。

8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文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就是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

8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这篇散文,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关照,使其获得一定的现代意识。

学生对“与天斗”“与自然斗”“人定胜天”的历史不甚熟悉。学生还没有进行过宇宙宏观的思考,对于大自然是有智慧的这个论断,比较难以接受。

【知识储备】

这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散文,应该说,散文的标题就是一个命题──我们应该敬畏自然。那么,从古到今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何,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个话题的,这些资料性的工作,作为课堂设计环节之一,应先行布置、着手搜集起来。

这些相关论述,将是理解这篇散文的重要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课文作者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这可以找到很多与之一致的论述: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强调“畏天命”的必要。

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但又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

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庄子则主张“无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一切人为都是对自然的损害。

与该命题相对,也有一个命题──人是“万物之灵”。人要“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称上帝为造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则是折衷的,或许也是更科学的。

“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人为”的相通和统一。这个观点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西汉董仲舒强调天与人以类相符,宋以后思想家从“理”“性”“命”等方面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关系。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强调“相天”“造命”,“以人道率天道”。

【内容梳理】

本文谈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历史,“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自然有无穷的智慧,“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人类是渺小的。高科技,航天事业,在大宇宙中还是非常狭小的探索。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作者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文章做出的结论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精点研读】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小说是虚构的,散文是真实的。这篇散文谈论的是一个“真”话题,但使用的是文学性的语句。文学性的语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形象化和不确定性。这对于表达人类还没有形成科学定论的宇宙宏观认识,是非常有用的。老子在他的著作里,也用了大量文学化的语句来谈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没有陷入“真”的泥淖。

关于这篇散文的学习,我们还是在其文学性语句的召唤下,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一定的科学认识,而不要指望得到什么准确的科学知识。可以精点研读这些问题: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学习这篇散文,是抓住这些具体的文学化的语句来朗读,来揣摩,来生发,而防止进入空对空的玄想和谈论、乃至争辩中。

【问题探究】

学生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的关键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教师:请同学把下面的语言加以形象化的理解,并领会它的含义。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答案:1.陷阱,就是坟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这句话认可人是宇宙中最聪明的,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人类就责无旁贷地来认识宇宙本身。3.这句话认可宇宙生命的可能存在,宇宙意识的可能存在。

【创意点拨】

1.可以从当前禽流感的传播,候鸟的迁移等来介入文题,展开学习。

2.尝试用辩论的形式,分正反两方:让两组同学持作者的观点,让另两组同学持反对意见,双方展开辩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论证套路。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得出了“敬畏自然”的结论。

3.研究“比较”手法。在熟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请一个同学代表人类的智慧,一个同学代表大自然的智慧,双方进行对话。注意,作者在文中比较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这是一层。之后,作者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一层。论证上是层层推进的。

4.进行文本比较,以抓住本文的文体特征。我们知道,本文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化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让学生找出可资参照的另两个文本(议论文、抒情散文)来,进行横向比较,加以区分学习。

【课外延展】

阅读下面文章。阅读后,仔细思考,并表明你的立场和态度──你愿意站在哪一边?

背景介绍:印度洋大海啸后,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表达了一个和本文完全相对的观点。下面的材料节选自《环球》杂志的文章《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用法。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让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译全文进行自学,若有不会之处,小组内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合作探讨突破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口技是一种用口头摹拟表演的艺术,是一种传统技艺,就是“用嘴学叫声”如虫鸟呜叫,火车进站等。今天学习的就是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板书课题。)

2.生阅读注释。(出示课件l。)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

听录音,完成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注意停顿,然后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3.通译全文,达到疏通文意。

4.全文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

三、合作探讨

1.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指导全班学生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朗读课文。

要求:找多个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点评至无误为止。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指导或示范,让学生知道如何才能读好。

2.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中本课的“积累运用”部分。)

要求: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记,若有错误并及时纠正。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中本课“积累运用”部分。)

3.通译全文。

要求:指名逐字、逐句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记,发现错误起来纠正。教师指导学生把重点字、词、句按古汉语现象归类整理。

4.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语句。

明确:(共有三处:(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明白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作用。)

五、研读赏析

师:再次朗读课文并讨论下列题目。

1.文章三个场景的描述,口技者以绘声为主,对声音的描绘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大及小,由微弱而喧闹,由简而繁,试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请你分析。

(生读文章内容,小组讨论交流。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有条理地介绍事情的经过。)明确:(第一个高潮是渐起的,由深巷犬吠,妇人一人惊觉欠伸,到四口之家各种声响“一时齐发”有个演进过程作者作了细致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第二个高潮是突发的,由“忽一人大呼”至“百千齐作”,人有“俄而”片刻时间紧张、纷乱、恐惧,造成了听众“变色离席”的效果。)

(在两个高潮间有过渡的场面即全家再次入梦。这把口技者精心设计的构思表现出来了。)

2.文章结尾处再次出现了“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重复出现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舞台道具简单反衬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六、梳理巩固

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七、拓展训练

(如有时间可在课堂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口技

林嗣环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善犬吠妇醒神颈、侧目、微笑、默叹

闹而复静意少舒,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8

教材分析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已经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通过对大雁的描写,激发了人们热爱大雁,保护大雁,从而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语文综合能力普遍偏低。有百分之十的同学基础很好,学习,认真;有百分之五十的同学虽然能读课文,但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欠认真,课堂纪律有待加强;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学不会拼音,不会朗读,更不会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所以为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了这一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猜一猜,这种动物是哪一种?

有一种动物,它们寒则自北而南,热则自南而北,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的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是人类共同的朋友。它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许多的生机和情趣。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雁归来的情景,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雁

学生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内容,共同分享文中可爱的大雁,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找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概括作者笔下大雁的特点,然后学生齐读这些句子。

(三)品读课文,欣赏大雁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赏识语言,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一:“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

称呼大雁为“我们刚到的客人”及“我们的大雁”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见到大雁归来后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在这种一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把三月迁徙中的天空大雁,比喻成一首诗歌,它们的鸣叫,它们的飞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

(四)合作探究,理解大雁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旨句的理解,分组讨论下面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来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五)拓展延伸,抒写大雁

1、积累有关描写大雁的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设计目的是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的对话,抒写自己所观察到的大雁,字数在一百字左右。

(六)小结课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自然界的许多野生动物是人类共同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回归自然与它们为伴,并与它们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了,这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有两点:

(1)选用朗读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品读,讨论,读与写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

(2)老师饱满的教学热情,振奋的情绪状态,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与作者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共鸣。

通过以上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归纳文章的主旨,我用了充满激情的语言过渡,如“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大雁是人类共同的朋友,同学们,我们应怎样对待大雁呢?”大部分同学都能说“保护大雁,珍惜大雁,热爱大雁”等。

我虽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合本班学情的几个问题,但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欠认真,未把活动当回事,有些同学借此机会讲话,玩耍,部分基础差的同学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不高。

我认为作为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语文教学理念,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9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学生回答。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__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三)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设计意图及建议:由同学们熟知的名人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机简介诺贝尔奖及路透社)

二、自主学习,理清结构

(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1.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设计意图及建议: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则》中已经学了消息的基本结构,这里再次巩固,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快速阅读消息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

明确:

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

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陈述句。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建议: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四、拓展阅读,评价人物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小组合作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0

一:导入

屏显“泊”,看到这个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停泊或者水泊,都是和水有关。有一个地方叫罗布泊,它有一个美丽的称号,叫仙湖。可这个仙湖消逝了,不复存在。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问号,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二:仙湖寻踪

大家的提问,也正是我们想知道的。松滋实验初中网站社会万象栏目特派我们八八班全体同学深入调查此事。

首先我们罗布泊的过去有个初步的了解。

罗布泊: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其水源是塔里木河,或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到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说实在话说我搜遍网络也没有找到罗布泊过去水波盈盈的图片,但两位名人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罗布泊曾经的辉煌。读7、8自然段

1、从他们提供的资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布泊?

2、文章没有具体描绘罗布泊的热闹与繁华,引用史书和资料有何用意?

3、美丽的罗布泊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松滋市143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整个松滋市,这么大的水域却消逝了?为什么是消逝不是消失呢?

三:现场连线

这么大的水域永远消失,很是让我们痛心,实验初中特派的65名记者已到达了罗布泊现场做实地考察,站在罗布泊裸露的胸膛上,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描写现在的罗布泊的段落,边读边圈点勾画,边概括边整理。

好,我们现在开始连线前方记者。现场连线

A,不死的胡杨死了,拟人手法,读出痛惜之情。你读的很动人作者写得也很动人,文章动人的原因在哪里?

B,大地裸露着,分析拟人手法,读出痛苦无奈。

C,气温高达70度,不见一只飞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读出荒凉之感

师生齐读24自然段。

四:深度调查

听完你们的汇报,格外沉痛乃至窒息。短短30年,罗布泊由仙湖变荒漠,由生命绿洲变死亡之海,由天堂变地狱。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原因何在?请65位记者进一步做深度调查。

1.四盲。盲目什么意识?具体数据?盲目四个盲目叠加有什么作用?

2.罗布泊永远的消失了,制造这一悲剧的是谁?(人)。这时你们能归结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吗?

3.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小结调查结果:此时我们明白了是人的盲目发展人的急功近利人的目光短浅自以为人的贪婪造成了这一悲剧。

4.一个“又”字说明什么?二生读。

五:警钟长鸣

罗布泊在哭泣,可悲剧还在继续上演,青海湖月牙泉在慢慢消逝,这两个地方或许离我们有些遥远。我们身边的悲剧也在不断上演。

在本文中,作者以强烈的呼吁结束课文,相信这呼吁也是所有有责任感有良知心中的呼吁!请看大屏幕,在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救救

齐读二遍

结语: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自然带来伤害,只是希望人类在在发展的同时能少一些盲目,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是完美相融,而不是彼此伤害。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1

《桃花源记》是万古一梦,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之梦。它借助一个充满神秘离奇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幸福自由美满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内,作者用饱蘸着绚丽憧憬的妙笔,极富诱惑力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绮丽风光之美,恬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说,每一处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处都吸引着读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平淡表述背后的强烈情感,挖掘每一处所展现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后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翻译上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诸如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叙述为主,难理解的词句不多,所以在翻译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给学生,以此来检验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蕴含的中华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美好生活的心灵之源,学习它,不能仅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怅,而要让学生的心灵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学生要爱上本文,更爱上这个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特别要关注他生活的时代和他的隐士风格。

2、复习他的《饮酒》。

教学目标

1、检验并提高学生独自翻译能力,掌握诸如“妻子”一类的重要文言词。

2、在品读中,能够体会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评价设计

1、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独自翻译文章,并及时积累重要词语。

2、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想象的方法展现桃花源的美,并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学生能够联系现实,个性化地谈谈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万古一梦桃花源

用中国人远古之梦导入。《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孟子所畅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逐渐引出“世外桃源”。

(让本文站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课堂,让学生在追梦的神圣氛围中走入文本)

二、翻译--走近桃花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分任务,串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一位渔人,一次偶遇,一个地方,一段传奇”来理解。

(一是检查学生在没有翻译情况下,能不能借助读就感受到基本脉络。二是为下面的翻译做好铺垫。)

4、教师读“开首至欲穷其林”,学生不看注释口头翻译,并交流难懂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要引导学生考虑“翻译方法--留,调,删,换等,翻译角度--直译和意译”

5、学生独自翻译全文。首先,不看注释,不交流。然后查阅注释,检验翻译准确度。接着小组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难点。

6、班内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重要词:古今意不同的字。

7、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议。

(第二步,要以学生自己翻译为主,甚至可以加大难度,比如不看注释先猜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39;语感)

三、品读--走进桃花源

1、听老师读本文,同学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对桃花源的印象,你会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导出“神奇”“美丽”“幸福”等词。老师提议:桃花源真美!

3、小组合作交流:从文章哪里你读出了桃花源的美?

要求:交流后组内分任务,一人读原文,一人说美的原因。

4: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抓两个点: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后者为富饶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资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热情好客的真,也有宽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发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每一处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的乐?可以想象一种境。让学生进行口头描绘。

(此处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之处,不能仅仅从文字表层点几处美,而要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层,理解人性美,生活美,还要借助想象,把更丰富的景象幻化为最幸福最优美的感觉。观察学生,如果他们脸上没有愉悦,目光里没有羡慕,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环节是失败的。)

4、提问:陶渊明为什么描绘出这样美丽的地方?他那个时候真的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小组结合课前查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从《天上的街市》来做辅助点拨,从而更准确地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5、带一份情感再读课文。

发现桃花源:惊奇--初入桃花源:惊叹--做客桃花源:赞赏--离开桃花源:担忧--难寻桃花源:惆怅

(理解了课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师要做这样的朗读指导:读出味道。)

四、感悟--神往桃花源

1、今天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称作桃花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向往的梦就在这里,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尝试做个比较:今天的生活状况和桃花源相比,哪个更让你喜欢?

(两个问题,课堂上只需要用一个则可,根据前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个问题。学生理解还需要加深,用第二个问题。)

五、作业

1、积累重要词,背诵课文。

2、给“桃花源之行”拟出一段解说词。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2

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缘:沿。鲜美:鲜艳美丽。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延:请。既:已经。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舍船从口入→复行→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__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课文。

认真体会“铭”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的特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疏通文意以学生翻译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分析课文时教师要发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训练并提高学生熟读成诵的能力。

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难词,结合课文注释背诵重点解词。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自学点拨法,引导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自己的书房居室都会搜肠刮肚的起一个响亮而别有深意的名字。例如:“老学庵”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室名“缀玉轩”,寓意为博采众家之长。鲁迅先生在北京时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文人骂为“学匪”。鉴于此,诙谐的鲁迅把自己寓所的书房起名“绿林书屋”。“绿林”者,强盗也,“绿林书屋”乃“学匪”之寓所也,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另一位高人居室----刘禹锡的“陋室”,看看这“陋室”背后的故事。

二、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ppt展示)

1、给加粗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屏幕展示,学生自测,教师展示答案,检查学生预习的结果,强调易错的读音,学生齐读,加强记忆。

2、解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

(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

(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

(11)惟吾德馨()()

屏幕展示,学生一起来回答,因为都是课后的注释,没有难度,只是检查预习的结果,不进行深入的分析。

3、初读文章,读准字音。学生朗读,教师注意在读音上的辅导,积极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走近作者,解题。

学生以同桌为自然单位,两人合作,借助手中的资料查找本文作者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对重要信息进行圈点勾画,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查找情况。最后教师总结,屏幕展示作者简介,以及相关背景,接着讲述陋室由来的一个小故事,然后讲解“铭”这种文体,并把握文体的特点,最后听朗读,品押韵,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准备资料如下:

1、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是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求异心理很强,如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确实脍炙人口。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贬官降职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诗作先后两度被贬。刘禹锡写此文时,正被贬为和州刺史,其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2、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但是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后竖于门外。此精妙短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又发人深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了解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4、听朗读,学生齐读,品味押韵。

四、疏通文意,三读课文。(ppt展示)

屏幕显示全文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翻译课文,了解文意。课件展示对重点词语和句子总结。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加入自己对作者的理解,再读课文。

重点词语:馨、名、劳、乱、之

重点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赏析美文,四读课文。

教师抛砖引玉: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声的句子,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采取小组讨论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降低难度。把个别的小问题放在下面解决,共性的问题,一起解决。教师的资料准备如下: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斯是陋堂,惟吾德馨。”点明全篇主题。《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

(1)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交往人物的贤良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生活情趣的高雅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5、托物言志,小结主题。“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鼓起生命的风帆,并将这种个人的努力,融入千万人的群体奋斗中,才能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当权者显示自己并未因遭贬而郁郁寡欢,相反却过得安逸潇洒;另一方面表达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屡遭磨难而坚守节操的信念。本文充分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5、再读课文,抒发作者情怀。

六、整理课文条理,引导学生当堂成诵。

开篇运用类比引出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从三个角度具体阐明,即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最后总结全文,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4

1..知识教学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2.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3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马说马---人托物寓意

二.正音(学生听,注音划出通假字)

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祗骈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邪通耶食马者(幻灯片显示注音)

听录音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同《狼》久之)其

五.把握结构,疏通文意

1.说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展示幻灯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看看第一段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读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幻灯)

散读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还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

最后写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齐读

四,背景介绍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韩愈当时初登仕途,恨不得志,写下此文(幻灯片)

五.迁移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1.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另寻高就发展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关于字词方面,《马说》一文,课下注释已经较为详尽,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讲文中没给注释的,而学生又提出不懂的。有的学生不会看注释,那是方法上的问题,要在学习中培养。但是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马说》篇幅不长,当然是整体解决字词。建议言用25分钟,文用15分钟。

字词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对照课文中的注解,自行翻译,然后划记好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上课的时候提出来,这样比较轻松一点,字词也能落实下去。

关键在后面,如何把文章的深层的内涵讲清楚,可以先让学生提问,然后老师归纳问题,在学生提问基础上去解决文章疑难,可能比老师的牵着走更好,关键在老师的引导,如此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出来了。

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5

教学目的: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对猫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读第1—3自然段,找一试,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提炼要点,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敢

3、自由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读时的感受。

4、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味读好写猫“老实”的句子。

(2)品味猫贪玩表现时引导想象: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①结合插图先说说什么叫“屏息凝视”。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生练读)

④同学们,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10秒钟。交流感受

⑤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10秒钟啊!(生激情朗读)

(4)小结: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5、整体回顾读第1自然段,体会猫的确古怪,但又着实可爱。

6、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儿写得好,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7、多种形式理解读含有“蹭、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等重点词语的句子。

8、总体赏读,熟读成诵。

三、小结。

指导重点:

(1)想象母鸡和鸡雏所面临的危险,了解母鸡警戒的原因。

(2)指导朗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感受母鸡的爱子心切。

(3)想象母鸡警告鸡雏的语言,体会母鸡的勇敢。

(4)设疑:母鸡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没什么可怕的事,为什么还要“警戒”?母鸡到底怕吗?

(5)提炼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母鸡的叫声即它的语言,也是与鸡雏交流的方式。

6、学习第6小节,体会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指导重点:

(1)借助对“紧叫、一点儿”两词的理解,体会母鸡“紧叫”所表达的意思。

(2)设疑:“叫”与“教”的区别,体会母鸡的辛苦。

(3)联系上下文,设疑:母鸡到底怕公鸡吗?

(4)体会“紧叫”的“紧”字的妙用,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7、学习第8小节,再次体会母鸡的辛苦,任劳任怨。

指导重点:通过对“顶尖锐、顶凄惨”的理解,体会母鸡“啼叫”所表达的意思。

8、学习第7小节,体会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指导重点: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反馈其读懂及读不懂的内容。

(2)体会“——”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板书:英雄母亲)

(二)进一步体会“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2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