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有帮助。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2.能由两个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个条件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能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字问题,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让学生认识数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

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板

●教学过程

Ⅰ.导入 新课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定义,在给定表达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说出它的有关性质.如果给你有关信息,你能否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呢?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Ⅱ.讲授新课

一、试一试(阅读课文P167页)想想下面的问题。

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 )的关系。

(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它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还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设函数解析式,再把已知的坐标代入解析

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师]请大家先思考解题的思路,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

[生]因为函数图象过原点,且是一条直线,所以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设表达式为v=kt,由图象可知(2,5)在直线上,所以把t=2,v=5代入上式求出k,就可知v与t的关系式了.

解:由题意可知v是t的正比例函数.

设v=kt

∵(2,5)在函数图象上

∴2k=5

∴k=

∴v与t的关系式为

v= t

(2)求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就是求当t等于3时的v的值.

解:当t=3时

v= ×3= =7.5(米/秒)

二、想一想

[师]请大家从这个题的解题经历中,总结一下如果已知函数的图象,怎样求函数的表达式.大家互相讨论之后再表述出来.

[生]第一步应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或是一次函数;

第二步设函数的表达式;

第三步根据表达式列等式,若是正比例函数,则找一个点的坐标即可;若是一次函数,则需要找两个点的坐标,把这些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所设的解析式中,组成关于k,b的一个或两个方程.

第四步解出k,b值.

第五步把k,b的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师]由此可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

[生]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一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条件.

三、阅读课文P167页例一,尝试分析解答下面例题。

[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的

一次函数、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千克时,弹簧长1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师]请大家先分析一下,这个例题和我们上面讨论的问题有何区别.

[生]没有画图象.

[师]在没有图象的情况下,怎样确定是正比例函数还是一次函数呢?

[生]因为题中已告诉是一次函数.

[师]对.这位同学非常仔细,大家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对所给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再有目标地去解决,下面请大家仿照上面的解题步骤来完成本题.

[生]解:设y=kx+b,根据题意,得

15=k+b, ①

16=3k+b. ②

由①得b=15-k

由②得b=16-3k

∴15-k=16-3k

即k=0.5

把k=0.5代入①,得k=14.5

所以在弹性限度内.

y=0.5x+14.5

当x=4时

y=0.5×4+14.5=16.5(厘米)

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

[师]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

[生]它们的相同步骤是第二步到第四步.

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有:

1.设函数表达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

3.解方程.

4.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四.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P168页

(题目见教材)

解: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A(-1,1),则b=3,该图象经过点B(1,-5)和点 C (- ,0)

(题目见教材)

解:分析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由图象过(0,2),(3,0)两点可知:当x=0时,y=2;当x=3时,y=0。分别代入y=kx+b中列出两个方程,解法如上面例题。

五.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根据已知条件,如何求函数的表达式.

其步骤如下:

1.设函数表达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k,b的方程;

3.解方程,求k,b;

4.把k,b代回表达式中,写出表达式.

六、布置作业 :P169页1、2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amn(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a3?5=a?2,于是得到a?2=(a≠0)。

二、总结:一般地,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am+n(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1.2×10?5.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1.2×10?2,0.0012=1.2×10?3,0.00012=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BDC=90°·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解:因为AB=AC,BD=BC=AD,

所以∠ABC=∠C=∠BDC·

∠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1·课本P51练习1、2、3·2·阅读课本P49~P51,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作业:课本P56习题12·3第1、2、3、4题·

板书设计

12·3·1·1等腰三角形

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_年2月下旬和20_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_年和20_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四、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7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1、经历探索菱形的识别方法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2、运用菱形的识别方法进行有关推理.

补充例题:

例1、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四边形AEDF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四边形AFCE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D是矩形纸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设F、H分别是B、D落在AC上的两点,E、G分别是折痕CE、AG与AB、CD的交点

(1)试说明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4cm,BC=3cm,求线段EF的长;

(3)当矩形两边AB、BC具备怎样的关系时,四边形AECG是菱形.

课后续助:

一、填空题

1、如果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加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

且DE∥BA,DF∥CA

(1)要使四边形AFDE是菱形,则要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四边形AFDE是矩形,则要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1、如图,在□ABCD中,若2,判断□ABCD是矩形还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4,OB=3,AB=5.

(1)AC,BD互相垂直吗?为什么?

(2)四边形ABCD是菱形吗?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平分线交AD于E,EF∥AB交BC于F,试问:四边形ABFE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

⑴求证:ABF≌

⑵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判断四边形BM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8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经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会用笔或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学生活动经验 基础:学生在本 章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数学方法,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累了一些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整理归纳本章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会用计算器准确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评判;培养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准确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差别,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评判,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调查、统计、分析、研讨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归纳知识结构;第二环节:回顾重点内容;第三环节:综合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归纳知识结构

内容:本章内容已全部学完,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一章学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梳理知识,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如下知识网络结构图:

目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纳,总结出网络结构图,形成知识系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事项:以上知识的归纳总结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第二环节:回顾重点内容[

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网络结构图,把重点知识内容再回顾一下:

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新$课$标$第$一$网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

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征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 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选择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3.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及举例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 加权平均数中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及举例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权未必相同,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较大。加权平均数中,由于权的不同,会导致结果的差异。

5. 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内容,并会结合实例说明,从而夯实“双基”。

注意事项:在重点知识的回顾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举例,关注学生所举例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并据此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使他们具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第三环节:综合运用提高

内容:1. 从一批零件毛坯中抽取1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克):

400.0 400.3 401.2 398.9 399.8

399.8 400.0 400.5 399.7 399.8

利用计算器求出这10个零件的平均质量。

2. 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3. 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 销售量,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w 120

人 数 1 1 3 5 3 2[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量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量,并说明理由。

4.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班学生的体育成绩。

(1)不用计算,根据条形统计图,你能判断哪个班级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

(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

(3)如果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55分、65分、75分、85分、95分,分别估计一下,甲、乙两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大致是多少?算一算看你的估计结果怎么样?

(4)甲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你还能写出几组数据也适合这一规律吗?

目的:以上四道题目呈阶梯状,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第1、2题分别考查学生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和计算器的掌握情况;第3题通过表格信息,让学生计算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体会这三者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区别,并能根据数据信息作出评判和决策;第4题综合了课本复习题的最后两题,旨在巩固学生对统计图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运用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和众数说明实际问题,初步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对称”关系,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注意事项:依据题目的层次,第1、2题和第3题的(1)问可让学生先独立笔答完成后,教师再讲评;第3题的(2)问和第4题具有开放性,特 别是第4题内涵丰富,要让学生展开思维,充分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提高,教师对此要作出及时的评价。

对本章知识技能的 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数据的代表在不同的实际问题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而不要过于关注其具体运算的熟练程度。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1. 本章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

2. 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目的: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知识、方法、能力 、习惯全方位的小结,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意事项:课堂小结可由教师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地完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 课本本章复习题。

2. 在数学成长本上进行本章的小结与反思。

四、教学反思

1. 华罗庚教授说:读书要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复习重在从厚到薄。每一章的复习要把全章的知识分成块,整理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并加以综合运用,其中采用树图、表格、习题组等技术措施复习是有效的,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2. 一般复习课的容量比较大,一方面要让充分学生思考和交流,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主次分明,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3. 复习课 不仅仅是知识的小结及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有益的。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9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0

一、学习目标: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理解添括号法则,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难 点: 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a+b-c=a+( ) (2)a-b+c=a-( )

(3)a-b-c=a-( ) (4)a+b+c=a-( )

2.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五、精讲精练

例: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 (2)(a+b+c)2

(3)(x+3)2-x2 (4)(x+5)2-(x-2)(x-3)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去括号法则

六、作业:教科书习题

第三十七学时:14.3.1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难 点: 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讲精练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结:

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大公约数,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已知2x-y=1/3 ,xy=2,求2x4y3-x3y4 3、(-2)2012+(-2)2013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概念、按边分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内容解析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理解并且灵活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2.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图形,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关元素,并会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并会运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结合你以前对三角形的了解,请你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学生下的定义,给出各种图形反例,如下图,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角形概念的获得,要让学生经历其描述的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动态演示“首尾顺次相接”这个的动画,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

师生活动: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补充说明:要求学生学会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几何表达方法.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学会由文字语言向几何语言的过渡.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认知,并进一步熟悉几何语言在学习中的应用.

3.概念辨析,应用巩固

如图,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1.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2.以∠D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3.以E为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4.说出ΔBCD的三个角.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概念的理解.

4.拓广延伸,探究分类

我们知道,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如果要按照边的大小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又应该如何分呢?小组之间同学进行交流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生活动:通过讨论,学生类比按角的分类方法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接着引出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联系,强化学生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理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2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使学生学习多步骤,多方法的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多步骤、多方法分解因式方法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特点,恰当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讲授新课

1.推导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特点.

将完全平方公式倒写:

a2+2ab+b2=(a+b)2;

a2-2ab+b2=(a-b)2.

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将它写成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3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练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篇15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

3.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 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活动过程:通过问题串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的思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交流。

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

问题3.我们把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第二环节:逆向思考,定理证明

教师:上面,我们改变问题条件,得出了很多类似的结论,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思考问题,这也是获得数学结论的一条途径.例如“等边对等角”,反过来成立吗?在△ABC中,∠B=∠C,要想证明AB=AC,只要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使AB与AC成为对应边就可以了.你是怎样构造的?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例2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

求证:AB=AC.

证明:

第四环节:适时提问 导出反证法

我们类比归纳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反过来”思考问题也获得了一个数学结论.如果否定命题的条件,是否也可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吗?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A+∠B+∠C=180°, “∠A+∠B=180°”与“∠A+∠B+∠C=180°”相矛盾,因此△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

引导学生思考:上一道面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引出反证法。

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或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现有等腰三角形纸片,如果能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原纸片一次剪开成两块等腰三角形纸片,问此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