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

唐诗二首

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一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2

教材分析

《俗世奇人》向我们展示了天津底层市民和小生产者的生活,为我们塑造了有着独特技艺和性格的民间奇人的形象,人物刻画形神兼备。本文要点有二:一写“俗世”中的人,二写“奇人”,一“俗”一“奇”,便是小说的要领。泥人张、杨七、杨巴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们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称之最为恰当不过。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极富表现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要点复述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及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结构的方法。

2.理解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3.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及练习人物速写,体现人物的“奇”“绝”。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采用单口相声、快板等形式对课文中感兴趣的情节进行复述,这一环节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通过拜师学艺这一环节可使学生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满兴趣与激情地去表演。学生通过口头叙述身边的奇人奇事的练习学会写人物速写。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

2.讨论点拨法。本文文字浅显,情节简单,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可采用学生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品读法。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小组交流,口头评析,也可写短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奇人”

设计(—)山东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奇人绝技榜中榜”,你在看电视的时候,一定有令你难忘的具有特殊本领的人,请你举一个例子。

如:骑车走钢丝,徒手撕铁盆,鼻子拉汽车等。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天津卫这个地方有什么奇人绝技。

设计(二)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在我们市并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两位俗世奇人。

二、朗读课文——说奇人

1.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奇人。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仿读,标出难以认读的字词。

要求:读出声调、语气,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来。老师可先范读几段,学生再读。

交流明确:

字词积累。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谁也不得罪。

逢场作戏:碰到机会应酬一下,凑凑热闹,并不认真对待。

看风使舵:比喻看情势或别人眼色行事(含贬义)。也说见风使舵。

左右逢源:比喻事情随便怎么办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2.再读课文,说奇人。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就你喜欢的情节用快板的形式、单口相声的形式,或者是说书的形式说出来。其他同学点评。

注意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突出人物性格,做到声情并茂。

三、合作探究——学奇艺

1.语文活动设计:拜师学艺。

多媒体展示:通过听以上几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话说奇人,相信你对他们也产生了兴趣,如果文中的奇人现在要招徒弟,你最想跟哪一位奇人学艺?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体会奇人之“奇”,并深入感知人物形象。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拜“泥人张”为师,因为我想学他的一手绝活——捏泥人。他能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不声不响地就捏出了海张五。

我拜“泥人张”为师不但因为他有高超的技艺、无人能比,而且他行事沉稳,镇定自若,后发制人。他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令我佩服的奇人。

我拜杨七为师,因为他有绝活,能制出与众不同的茶汤。要不是他制的茶汤名声远播,中堂大人也不会来这里喝茶。

师:泥人张就撮了一个海张五,你为什么就认为他技艺高超无人能比呢?

讨论明确:这是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我拜“好嘴杨巴”为师,因为他聪明机智、人情练达、机敏过人,被中唐大人误解后,巧妙辩解,既让对方明白其误把芝麻当脏土了,又给对方留足了面子,从而化险为夷,又获奖巨银。他是一个机警聪明、巧于辞令的奇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

(教师可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质疑引出:如何评价好嘴杨巴的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对杨巴的圆滑、精于人情世故大加褒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道德判断。旧社会民间艺人处于社会的底层,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环境,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杨巴的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与其说是性格上的弱点,不如说是应对生存环境的特殊策略。)师:文中说杨巴是“好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句话,那么杨巴的“好嘴”好在何处?

讨论明确:从说话的难度看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官员都“吓懵了”,可见形势紧急,千钧一发,需要“敢说”;再者,左右为难:说是芝麻,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说是芝麻,“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己要吃大亏,甚至掉脑袋,需要“巧说”;第三,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大人说话之前说,需要“快说”。

从说话本身看,“不知道”“不爱吃”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既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又给中堂大人留足了面子。从说话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喜欢“赏银一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震”。这也是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4.教师小结:“泥人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捏出“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的泥人,一言不发而以奇招制敌实在令人佩服;杨巴危难之际显身手,话虽不多,但敏捷、巧妙、适时,也是高手!值得拜师。本文中的两位奇人,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均只选一件小事来写,情节简单,但又极富戏剧性,情节一波三折、曲折有致,这也正是作者谋篇布局之奇,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四、品评赏析——品奇语多媒体展示

《俗世奇人》所塑造的奇人形象生动,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得益于作者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人说冯骥才的语言幽默风趣,酷似单口相声;也有人说他的语言传神生动、富有表现力;还有人说他的语言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十足,还有人说他用词准确凝练。请你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二例揣摩评析。学生思考并交流。

活动成果展示:

幽默风趣,单口相声风味。如“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吹,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A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传神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今儿,两人自打到这世上来,头次里外全新,青裤青褂,白巾白袜,一双手拿碱面洗得赛脱层皮那样干净”。可见他俩对中堂大人的到来不是一般地重视F再如“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

着实形象地写出了中堂大人当时的气愤,形势之危机,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杨巴要扭转局面作铺垫。“津味一十足。如“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必须赶紧想辄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富有浓郁的天津味。用词准确凝练。如“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叭”字可以看出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再如“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中两个“找”字用得实在是妙。这本是海张五在“找乐子”,找“泥人张”的乐子,而“泥人张”便把他找乐时的丑态捏成了泥人,一个“找”字看出“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换成其他的词语就看不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五、自由探讨

学生再读课文,自由质疑,可向同学、老师提问。

学生可能问到的问题有:

现在天津还有“泥人张”那样的高人吗?还有那样的茶汤吗?他们的技艺是否流传下来了?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来探讨。作者冯骥才,近年来全身心投入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通过探讨使大家认识到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这些遗产如今正受到巨大的冲击,我们应当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

六、作业设计——联系生活,写“奇人”

1.继续阅读《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目。

2.学习《俗世奇人》的写法及语言,发现身边的奇人奇事,以“身边奇人之……”为题,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自选方式复述课文

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r解,同时,又能初步感受作者幽默、富有表现力及富有地方风味的语言。并为下一环节的“拜师学艺”作好铺垫。

二、结合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并体会作者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极富戏剧性、一波兰折的情节。学习作者独具匠心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自然引出“关注民俗”这一话题,引起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并深入了解作者为保护民俗、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所作出的贡献。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3

[教学目的]

1.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了解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的正确认识。

3.体会小说当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教学时数]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受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

3、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

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发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皙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阅读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得出结论:今天下午的斗争会的斗争对象,就是外婆。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没断黑不要回来’”。因此,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清楚了。外婆之所以从城里到乡下来住,也就是在躲避这场政治风暴的袭击。可是宁静的乡村也没能使她逃过这场荒谬的政治狂热给她带来的灾难。

5、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表达主题的独特方式。

这篇小说通过两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对美丽的大自然、天真纯朴的少年、自由快乐的小鸟等如诗如画的描写,反映了__“”给人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它的荒谬。

三、体会文中对纯美自然的描写及由此营造出来的诗情画意的氛围。

1、小说中乡村的自然风光,干净、朴实。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环境的美。

“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蝉声“抑扬”,野蜂“嗡嗡营营”;“绿色的岸”,“远远淡青的山”;岸边水草“葳蕤”,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一幅多么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

2、这篇小说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齐读、朗读、默读下列内容,细心体会从中所流露出来的诗情画意。

(1)“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2)“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谬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浸浸的舔着天空舔着岸”。

(3)、文中对芦苇的描写、对水鸟的描写、对少年的描写。

归纳:这些优美的画面,营构了全文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少年天真烂漫的纯真和如梦如幼的感觉。

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

[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课外阅读积累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4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5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桥之美(作者:吴冠中)

1、字词注音、释义

口吻:(wěn),口气。

煞它风景:(shā)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残月:快落的月亮。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苍茫:空阔辽远。

驻足:停止脚步。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左右:此处是支配的意思。

前瞻后顾:即“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

2、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章共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文章总起,“画家见的桥最多”。

第二段:从“小桥流水人家”词句入手,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引出下文,从画家的眼里谈桥之美。

第三段:叙说“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以及“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引出下文对多种桥的美的述说。

第四段:承接上文具体写了:

(1)茅盾故乡乌镇“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2)江南水乡石桥与桥边景色谐调搭配,“也令画家销魂”。

(3)卧龙一般的长桥之美。

(4)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和苏州的宝带桥,“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5)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的风雨桥,桥面上遮雨的廊和亭,桥下的急流飞瀑构成的美。

第五段:由《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引出铁索桥、竹索桥,说明了“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和“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第六段:由南京长江大桥的直线美,谈到钱塘江大桥以及成昆路上的很多的“桥连洞,洞连桥”的直线桥的美与险的关系。

第七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再点桥之美,呼应开篇收束全文。

本文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第2段中“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显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的这一段话,语言优美,有抒情色彩,运用假设推理,实现了桥在大千世界对于环境的烘托作用。

“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用诗情的文字勾画出一幅秀丽的画面,突出了桥与周边景色的和谐美。

(二)、桥之美(作者:吴冠中)

1、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美好的景物,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作为通用的原则来进行一些审美活动,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

2、文章列举了四个例子?分析有何作用?

课文举了四个例子,意在说明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构成阳刚与阴柔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受形成对照。

3、作者认为桥之美体现在哪几方面?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一方面是桥自身的结构美;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形式美,即具有审美功能。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6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本文清新朴实的语言。3.领会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研读重点语句和段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海伦凯勒的材料,课下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重点语句和段落。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是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打开了她心灵的眼睛,点燃了她心中的烛火,再塑了她的生命,她就是海伦凯勒。长大后,她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一奇迹的创造,除了海伦凯勒的奋发图强、坚韧不拔以外,还有再塑这一生命的安妮莎莉文。今天,就让我们追随着海伦凯勒的馨香文墨,一起来

了解这位伟大的老师。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回答:①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②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③读了本文,你认为安妮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默读完课文后,先四人小组交流,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探究阅读,再全班交流明确:

①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学生的总结只要大意对即可,不过语言要尽量简洁。)②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③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重点研读你最喜欢哪件事?或者是哪一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学生合作探究明确:

①“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的时候,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在这里莎莉文老师既让小海伦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又准确地抓住时机,让小海伦将“杯”和“水”分开,认识了水这个事物。从中可以看出莎莉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奇妙啊。②莎莉文老师帮助小海伦坐在树上,让小海伦体验到大自然严厉、暴躁的一面,受到一次惊吓,却使之获得对大自然全面深刻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③莎莉文老师使小海伦感受到了“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灵中间”的那种美好的感情就是“爱”。引导小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到抽象的概念。进一步开发了小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关于“爱”的解释,对于一个视听健全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足见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尽量让学生多找些,多读读,多感悟,谈得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题探究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合作探究,明确:“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光明”用其喻义)。是莎莉文老师使作者又回到自然,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正如作者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因而本文以“再塑生命”为题。

教师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心田,以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海伦凯勒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着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谱写出人类文明辉煌生命的赞歌,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而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这本书是献给莎莉文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延伸作业1.请课下认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用一生学习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无私的奉献精神。2.写一写生活中你感受到的“爱”,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3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7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和屏风的图片导人。

2、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二、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1、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三、研读与赏析。

(一)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⑴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⑵“…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二)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⑴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⑵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四、拓展延伸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六、作业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8

【设计思想】

本文通篇设喻,托物寓意,篇幅短小,但文意曲折,阐明了不遇伯乐千里马会被埋没的道理,借此讽喻了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的当时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忧愤。

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及顺畅理解课文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托物寓意的手法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汇报自学所得,教师适时点拨并利用多媒体检测自学效果,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难点部分。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主要文言字词的用法。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导学生学活动目标媒体应用及分析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导入听、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朗读课文

听感知课文、激发兴趣课件(感知课文激发兴趣)学习课文

教师适时点拨

适时演示幻灯片交流学习内容。

看老师展示应学相关内容。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学习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得发展课件(检查自学效果,熟知应学内容)逐段翻译课文

教师适时点拨、讲解

适时演示幻灯片讨论、交流学生学会翻译本文课件(助教、助学)深入理解课文教师设问、适时点拨

1、理解第一段,思考: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伯乐指的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识人才的人。)

2、分别理解第二、三段思考、回答学生理解课文深层意思课件(助教、助学)作业

思考课外拓展课件(助学)结论

与反思1、限于学校具体情况,课件只能做成演示形。

2、在学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来上此课,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有选择地进行演示,有些也可以作为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反馈。

3、此课件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但略显单薄,还需配备其他资料。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9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需的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面对不同场合的即席讲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拥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即席讲话,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下实现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不要轻视小范围的即席发言,它是练就生花妙舌的好机会。如果说大庭广众下的演讲是大兵团作战,即席发言则是战地轻骑,它精悍、灵活,故不应等闲视之,正像打仗前定要厉兵秣马一样,即使三五分钟的发言也要精心准备。即席讲话,是一项十分实用的口语交际能力。本节课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得体进行即席讲话有很大的助益。

学情分析

由于教育观念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对即席讲话能力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即席讲话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讲话的意识,即使发言也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答,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变得很强烈,会有“怕出错”的顾虑,更不愿意主动地去表达。学生的即席讲话活动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学生的发言大都是对已有知识和文本原有信息的阐述,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使学生发言时,也经常会语无伦次,词汇匮乏,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条理性差,语言组织能力很薄弱。

即席讲话能力属于口语交际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表达能力,不是简单的听或说,而是言语表达的动态过程。而少数学生还存在口头表达是“与生俱来”的这一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口语是人的一种本能,不需要训练。而事实证明即席讲话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和被需要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即席讲话、即席讲话的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2.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2.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3.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和技巧。

难点:学习克服即席讲话时的紧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讲授法: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把握住即席讲话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比较鉴赏法:通过比较、鉴别、评判这些方式,享受和领略即席讲话中的美,同时产生新的感受、体验和认识,达到在鉴赏中提升自己的目的。

3.情境创设法: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

学法:

l.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实践参与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培养自己清晰、准确、有逻辑性地表达观点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多媒体课件。

2.准备即席讲话的话题。

学生: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即席讲话的相关知识。

2.学生自行分组,展开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

一、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约4分钟)导入法一:

历,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同样,放眼今天,有些人舌绽莲花,纵横捭阖,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机遇与挑战共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怎样才能拥有缜密的思维、机敏的应变、卓越的口才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即席讲话的训练吧。

(板书课题:即席讲话)

导入法二:

大屏幕展示:介绍外交家顾维钧的故事

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会”上,日方代表牧野伸显坚持要求继承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益,面对气焰嚣张的日方代表,中方代表顾维钧强忍心头怒火,冷静地说:西方有一位圣人,名叫耶稣。他被处绞刑的耶路撒冷成为了教的圣地,不可侵犯。大家说对不对,众人回答“对”。我们东方也有一位圣人,他叫孔子,日本人也承认他是圣人,你说对不对?牧野伸显只得说“对”。顾维钧接着说: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圣地,不容侵犯。他掷地有声的话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并被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

请几名学生谈一谈读后感受,再引出即席讲话对青少年重要性的话题,由此,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板书课题:即席讲话)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营造了一种沉思、奋进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目标明确,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用名人故事激趣,让学生明确即席讲话的重要性,营造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活动形成阶段。

(约15分钟)(一)了解即席讲话。

(1)大屏幕展示下面材料:

萧琛善辩免灾

南朝梁有个大臣叫萧琛,在萧衍还没称帝时就与他交好。后来萧衍当了皇帝,两人关系仍很密切。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大型宴会,酒过几巡之后,萧琛有些醉意,就趴在案几上。武帝看见就用枣子投他,正好打中萧琛的头。萧琛拿起盒子中的栗子正好打在武帝脸上,武帝一脸怒气。萧琛马上说道:“陛下把赤心投给臣,臣怎敢不用战栗来回报呢?”武帝听后,转怒为笑。

(2)同桌之间交流阅读感受。

(3)组内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即席讲话的定义和特点。

(4)教师明确:

即席讲话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下事先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

即席讲话,临境而发,随机而发,短小精悍,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二)精彩即席讲话鉴赏。(大屏幕展示)

1.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林肯,你是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容易的题?”

“考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请回答。”

老师问:“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林肯答道。“鸡又是哪里来的呢?”

“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林肯说。

2.一天早晨,高而瘦的萧伯纳在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矮而胖的巨商亨利。亨利洋洋得意地说:“啊!萧伯纳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

萧伯纳淡然一笑,回敬道:“啊,亨利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闹饥荒。”

3.有记者问梁朝伟:“在北京《无间道》的首映式上,你和刘嘉玲非常亲密,我们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走上红地毯呢?”梁朝伟回答得相当机智:“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式上,就已经走过红地毯了。”妙语一出,众人无不称奇。

(1)学生边欣赏边讨论这些即席讲话的精彩之处。

(2)师生归纳即席讲话的技巧。

(3)教师明确:

a.确立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从实际出发,寻找一个切入点。

c.开头干净利落,直接入题,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情景、会议的主旨等作为开场白;结尾强化发言的主要内容。

d.捕捉时机,即兴发挥。发言者要利用现场的条件和特点,善于借题发挥,渲染气氛。

(三)《我来试一试》小训练:

1.教师布置成语话题。

(1)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狐假虎威;

(4)滥竽充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喜欢的话题,组内同学自由练习即席讲话。

3.每组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发言,每个同学发言不超过2分钟。

4.组织同学们集体评议,评议时主要就讲话人的表情动作、思维方向和口语特点发表意见,要指出具体的表现。

5.教师讲评: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讲话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每次轮到自己当众讲话,尤其是要走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讲的时候,常常感到十分紧张,抓衣服、耸肩膀、挠头皮,说出话来常常言不及义,本来已经准备好的讲话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表达。看来,要想拥有萧琛那样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敏捷,我们还得学会如何控制紧张心理。(大屏幕展示)

紧张畏惧心理经过有目的的训练可以得到控制。可以采用12字法,即:心中有数,有备无患,随机应变。

由小故事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对即席讲话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理解。

在鉴赏精彩的即席讲话中品味即席讲话的语言美、人文美。让学生在美中感悟,在美中激起发言的。

各环节有条不紊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展示阶段。

(约18分钟)(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建议各小组推荐汇报代表,介绍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二)即席讲话小表演。

1.大屏幕展示讲话情境。

情境1:同学的生日聚会

情境2:交流读书的体会

情境3:学校夏令营结束后谈感受

情境4:代表班级祝老师新年快乐

2.每组同学从上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本组同学每人做三分钟左右的即席讲话。

3.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做代表,由语文老师指定情境和讲话时间,分别做即席讲话。

4.各组长和老师作为评委共同评选即席讲话小明星。

(三)我的即席讲话小窍门大家谈。

l.由即席讲话小明星畅谈自己获胜的诀窍。

2.教师归纳总结:

(1)讲话时要考虑所选情境的主题和氛围特点,力求让自己的讲话合情合理。

(2)认真聆听,注意与其他同学的讲话相呼应。明确讲话的目的,让自己的讲话内容集中、充实。

(3)在保证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更有特色,更吸引人。

(4)即席讲话时,感到紧张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深呼吸、微笑等方法来帮助自己放松下来。也可以默默地鼓励自己,以缓解紧张情绪。

汇报不拘泥于形式,但要着眼于活动本身,不架空,不夸大,做到条理清晰,交代明确。

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增强对即席讲话的理性认识。

归纳即席讲话的小窍门,巩固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总结提高阶段。

(约8分钟)1.教师点评各组在本节课中的表现。

2.评选优胜组,加以鼓励。

3.课堂大讨论:什么样的即席讲话才是成功的?

如:(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流畅。

(3)观点明确。

(4)内容吸引人。

(5)能用具体可信的事例说服人。

(6)上场镇静。

(7)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8)动作自然。

(9)口头语少。

(10)目光交流。

4.交流心得,在交流中不断修正与提高,深化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5.教师小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口才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愿同学们谙习口齿,砥砺谈锋,谈笑风流,演辩皆优,人生舞台,言辞笑傲。点评、评优是对此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充分肯定。

通过讨论交流,强化对即席讲话的认识。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0

一、说教材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依据这一原则,并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理清思路,梳理线索,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弃矿从医,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老师阔别二十年后,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赏析到拓展、迁移、运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对于鲁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让学生结合文学常识的积累了解鲁迅先生的原名、籍贯、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的性质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本文做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读一读,写一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思考如果没有阅读课文,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主题会是什么?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是一波三折的,更何况是大手笔的鲁迅,从而激发学生感悟名篇、深刻探究的学习激情。

第二出示问题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这里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下: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领会到的?

这里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明确问题。通过第一题来给课文划分段落,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通过时间、地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的好处,从中学习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通过第二、三题明确认识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第四题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爱国之情,使学生能够在自我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等),抓住典型事件(如“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至此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突破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研读赏析

在这一环节重点突破本课的另一个个学习重点——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速读第二部分“在仙台”。

(1)在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你认为最让鲁迅感动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3)那段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是什么?请你带着感情复述一下这件往事。

结合第一题总结出这一部分共叙述了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多方面的高尚品质:

修改我的讲义——正直热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认真求实、治学严谨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好处。在第二题中则让学生重点了解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这一高尚品质,鲁迅虽然是弱国的国民,但藤野先生却给他满腔热忱的帮助和指导,鲁迅的医学专业成绩“及格”。可日本的“爱国青年”对此却无端猜疑,“借”了鲁迅的笔记查看,他们的言行充满对弱国国民的歧视。藤野先生和“爱国青年”对鲁迅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三题则结合《鲁迅自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完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五)探究补疑

为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挖掘教材,设计一些出乎学生意料的疑难问题,促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问题如下:1、本文是赞美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却写了他的“掌故”,这样是否有损于他的形象吗?2、日本学生给鲁迅的信,以托尔斯泰的话开头,隐含什么内容?3、藤野先生向鲁迅泄露了题目吗?如没有,你有何依据?4、鲁迅对藤野先生充满敬佩、感激之情,为何分别时,却向藤野先生说了谎?

(六)布置作业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两三件具体事例,来刻画给你帮助最大的一个人。

(七)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表现手法,我精心设计板书,体现教学思路。把课文内容浓缩于板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板书,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课堂教学动向。

整个教学流程,既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该点拨到位,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引导学生深刻探究,从而抓住内在的东西,以培养自学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突出其主体地位。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2.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爱护自然,学会保护自然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讲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案 导语:

(一)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1.字词过关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鹪鹩(jiāoliáo)蓬蒿(hāo)咫尺(zhǐ)

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2.请几个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哪几节,或哪一句不懂?可以让学生记下自己的有关问题,在下一环节中注意学习。

(二)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品读第一节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问:第一节总起全文,谈到了全文的两个问题,请学生概括。

参考答案:

这一段总起全文,写了两层意思:人和自然相比人是个孩童;人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问:从第二节开始,到哪一节是谈的第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到第七节。

2.请学生范读读2——7节,读完后思考:

(1)提示思考:如何认识人类的智慧?如何认识人类智慧的结果:重大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反复思考。

第二节,作者总的比较人类智慧是滴水,大自然的智慧如同大海。

第三、四节,关于人类重大科技成就问题。

第五、六节,作者推测人类不是有智慧的生物,也不是智慧生物。

第七节,作者具体比较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2)重点品读第七节

“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用尽人类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难以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那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3)人能否征服自然?人作得了自然的主人吗?

讨论明确: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征服自然,更做不了自然的主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二)继续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请学生齐读第8——13节。读完后思考:

如何理解“人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2.重点品读第八、九节

(1)“为了”为什么加引号?

(2)“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

(3)“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3.重点品读第十三节。

“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三)总结全文

1.“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2.为什么要“敬畏自然”?我们应该如何敬畏自然?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四)质疑思辨:

教师激趣: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

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五)拓展研究:

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5.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加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把握文中词语的读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板书课题并释题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

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

五、集中解疑

六、检查自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世有伯乐(lè),然后有千里马

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ì)

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夫)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这样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执策而临之(握,拿)(面对着)

3、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食不饱(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不以千里称也(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按)

虽有千里之能(的)

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义)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鞭子)

策勋十二转(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顺承连词,来)

4、翻译句子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布置作业

思考书后探究●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问题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问题

1、作为千里马与普通马有什么不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问题

1、本段中那些语句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

3、本文通篇写千里马,难道韩愈仅仅为马的不幸而鸣不平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

四、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文。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书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致女儿的信》,在文中,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所以,歌咏爱情,就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学生交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经典名句,穿越遥远的时空,为我们诠释了一段段或凄美、或悲壮、或缠绵、或洒脱的爱情故事。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及含义。学生交流。教师明确: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生自由朗读全诗。讨论、思考:诗歌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诗歌是怎样表现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的?

板书:关雎和鸣——男女相爱:兴领起全篇

执着的追求寤寐求之——追慕之心日思夜想的焦灼和和苦闷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美好的祝愿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四、品读全诗,美点寻踪

1、健康真挚的情感美

问题:从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诗歌中蕴含着的古代劳动人民朴实的愿望,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2、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结构特点,体会重章叠唱的手法及其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美读全诗,品味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五、试背全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4

教学目标:

(1)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2)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3)加强听说训练。

教学设想:

(1)安排二课时。

(2)注重学生活动,安排讨论,强化听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画下来并查字典注音。争取读一两遍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

2.边读课文,脑海中边再现文中描述的内容,力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地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深情。

3.对儿子来说,父亲的背影再平常、再熟悉不过了,而浦口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这是为什么?

说明:要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初读课文,宜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包括课文的情感基调,不宜匆忙“分析”。

“这一次”背影不同于平时,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父亲的爱子之情尤为崇高,尤其感人。

讨论中,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发言中不大准确的理解,一般可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二、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两人一组,讨论下列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1.说说下列词语的表达作用。

(1)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作者为什么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这两件事?

(不仅仅是不幸,失业是社会造成的,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失业是灾难,是飞来横祸。失业,又遇丧事,就是更不堪承受的灾祸了)

(2)到徐州,为什么会见到“满院狼藉”的景象。

(这是对失业后凄凉情景的描绘,父亲只能离开徐州,另谋生路)

(3)“惨淡”一词。除了表现经济状况的困窘,还描绘了什么?

(心境也是惨淡、凄苦的)

2.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承受着哪些痛苦?

(失去亲人的悲痛,失业后经济困窘的压力,生计无着,前景暗淡的凄苦)

3.“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完全是为了宽慰儿子)

说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几个问题,就能把握住“背影”描写的特定环境,为深入了解父亲爱子之心打下基础。

三、分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

先分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

1.送行,是课文中记叙最详尽的部分。选几个恰当的词语,按顺序概括这部分记叙的内容。

(决定亲送、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

2.说说下面加线词语对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的作用。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行。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说明:有条件的,可以用投影幻灯显示,增强比较效果)

(1)“说定”改为“说过”“说好”,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定”表示已经决定;改为“过”,说说而已;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肯定,且有经过商量而决定的意思)

(2)“熟识”“再三”“甚是仔细”这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认真选择一个可靠的茶房,还不放心,还要“再三”“仔细”地嘱咐,可见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3)“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再三,写次数之多;仔细,写周到细致)

3.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指什么而言?“不好”,指什么?

(“不要紧”,指“事忙”,本没有时间亲送,但为了儿子,即使误了“谋事”也顾不得了。“不好”,指不放心,怕茶房照顾不好儿子。)

4.上车后,父亲给儿子“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定”字包含着深情,说说你的理解。

(座位是经过认真挑选才“定”下来的,靠近车门,让儿子上下车方便)

四、写字、组词、造句练习。

印发下面练习题,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

1.给加线字注音,然后每个字写五遍。

交卸()踌躇()迂腐()蹒跚()颓唐()

琐屑()晶莹()狼藉()簌簌()栅栏()

2.用下列字组词。

贴:______拭:______赋:______逛:______著:______恼:______

帖:______试:______斌:______诳:______箸:______脑:______

第二课时

一、分析“背影”描写,理解父子深情。

1.读一遍课文第六段(“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我的眼泪又来了。”)画出描写父亲穿戴和动作的词语。然后合上课本,完成下面填空练习。

我看见他戴着______,穿着黑布______,深青布_______,_______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_______支,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说明:有条件的,可以用投影幻灯显示。这类训练的意义在于培养语感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不仅仅是词语识记训练。

2.这里,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描写父亲的穿戴?

提示:可以从两方面思考:写穿戴与表现父亲境况的关系,写穿戴与写父亲一系列动作的关系。

3.“蹒跚”形容了怎样的状态?平地走路尚且“蹒跚”的的父亲,“探”“攀”“缩”“倾”该多么艰难!具体说说父亲这些动作的艰难情况。

说明: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这些动作,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

4.“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时,儿子心中翻涌着哪些思绪?说说你的理解,越具体越好。

说明:要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爱心的过程。泪水中交织着感激、怜爱、愧疚等思绪。

5.下面两句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父亲的深情,说说你的理解。

(1)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为儿子做了一件事,感到欣慰和满足。)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似的”,很有表现力,故作轻松,为宽慰儿子。)

说明:买到橘子,似乎尽了做父亲的责任,心感宽慰。

6.下面两种说法的表达效果有很大区别,说说区别在哪里。

(1)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来了。

说明:从遣词造句入手,揣摩儿子依恋父亲的感情。“等”“再”表现一直注视着父亲的背影,依恋之情多么深切。父亲的背影使“我”第二次流泪,所以“又”不可少。

二、理清层次,把握中心。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下面练习。

1.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说明:要让学生动笔,用完整、简洁的话概括。这类散文的中心意思一般应包括主要内容和表达目的两个方面。

示例:本文通过对父亲背景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疼爱儿子的一片深情。

2.课文四处写到“背影”,从两个角度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说说这样写对文章结构的作用。

(2)说说这样写对表现中心意思的作用。

(开篇用“背影”点题,结尾用泪光中再现“背影”与开头照应。四次“背影”描写,组成一条浓重的抒情线索,感情逐层推进。开头总写对父亲的思念,中间部分,由不理解父亲到深深被父亲的爱心感动,情感推进到高潮时细致描写“背影”。结尾的“背影”描写,是对父亲“背影”的深化,也是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深化。)

3.课文第二、三段与描写父亲“背影”,与表现全文中心有什么关系?

说明:第一课时已初步涉及了这个问题,这里,应进一步理解:这两段,再现了暗淡、悲凉的氛围,既是人物遭遇和心境的写照,也是阴冷的社会环境的写照。这是“背影”的社会环境,父亲忍受着巨大伤痛,无微不至体贴、关心儿子,更显示这种爱心的崇高感人。

4.完成课文后练习七,概括段意、层意。

说明:让学生动笔,要求表述准确、简洁。

三、说话训练

用口头片断作文形式完成下面训练(可任选一题)。

1.你有过对亲人由不理解到理解而深受感动的经历吗?举一个事例谈谈。

2.每个人都最熟悉亲人的特征了,想好了一段话,说说你的一位亲人的特征。要怀着真挚深厚的感情说。

3.孝敬父母,疼爱子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今天该不该发扬这种美德?为什么?

提示:不说空话、大话,要说得实实在在,要把“为什么”说清楚。

八年级语文教案流程篇15

教学目标: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整体会沈从文的语言和文学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散文特点。

2.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之后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研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

二、继续研习课文:

(一)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三)讨论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云南的歌会》教案一》,

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四)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三、讨论问题: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五、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训练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