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教案生物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讲解、实验、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八年级教案生物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八年级教案生物,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

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真正使生物课成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模式:预习检测——情景引入——目标展示——学案导读——学习自主——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及反馈;

二、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高一学生所学生物知识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教学目标,适当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清晰地熟悉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四、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研究

要结合教材对《新课程标准》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是依照《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轻视《新课程标准》,或仅仅了解其中的知识要求,及时分析掌握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体现着的要求和动向,我们高一教师要从长远着手,及早加强对学业水平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小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

五、具体的教学进度

章节课题课时数周数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总计5课时第1—2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2课时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总计9课时第3—5周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课时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课时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课时

第4节免疫调节2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总计6课时第6—7周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课时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课时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总计8课时第8—10周

第1节种群的特征2课时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2课时

第3节群落的结构1课时

第4节群落的演替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2课时第11周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总计8课时第12—14周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课时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课时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课时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课时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总计4课时第15周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课时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课时

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

期末复习3课时第16周

专题1基因工程总计8课时第17-18周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2课时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2课时

1.3基因工程的应用2课时

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2课时

专题2细胞工程总计8课时第19-21周

2.1植物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课时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2课时

2.2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2课时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2课时

期末总复习考试第22-23周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

学生:分析图表。

[概述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独特性]

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

学生:生物种类繁多,植物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微生物约10多万种。

教师:通过分析图表,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1:表中第一竖行表示生物类群,共8种。

第二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种数,第四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学生2:我国的_子植物在世界上占的百分比较高是26.7%。所以,我国有“_子植物故乡”的美称。相对的,爬行类占百分比是5.97%,相对较少。我国总种数占世界平均百分比是……14.96%。

教师:好,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相当准确。刚才同学说表中有8种生物类群,除了这8种,还有哪些类群?

学生抢答: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微生物。

教师:从表中分析我国生物种类现状如何?

学生:我国总数占世界已知总数的百分比是14.96%。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_子植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_子植物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教师:也就是说,我国物种高度丰富,除此之外,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其独特性,有许多生物是我国所特有的。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比如……

学生抢答: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鹮、藏羚羊、丹顶鹤、蛙蛙鱼……

教师:植物有……

学生:银杉、水杉、珙桐、树蕨、苏铁……

教师:很好。偷猎者将我国特有的生物卖到国外其实是一种_行为,我们一定要和这种行为做斗争。

教师:同学们再设想一个问题:是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类发现了?

学生:可能有两种回答:是/不是。

教师:回答是的同学,你从哪知道还有新的生物品种?试举例。

学生:举例……

(从事例出发,过渡到基因多样性的概述。)

教师: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水稻草丛矮缩病是水稻植株明显矮化,叶片上出现斑点(白色),分蘖很小,稻谷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的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抵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可见,并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类发现了。

这种野生水稻便是科学家新发现的生物,这种生物具有它特有的、较强的抗草丛矮缩病的基因。所以,不同品种的生物,它的基因也不相同。这便是基因的多样性。

请同学阅读P91页,基因的多样性。

学生:仔细阅读,努力理解,积极收集信息。

教师:在基因的多样性里有两个事例。哪两个?

学生1:事例一:美国科学家引进我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生产业。

学生2:事例二: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

教师:从这两个事例和老师刚才的举例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分析讨论后发言,可能有如下内容:

1.首先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小麦的形态特征由小麦细胞内基因控制,水稻的形态,特征由水稻细胞的基因控制。

2.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小麦和水稻的基因便不同;同种的水稻,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基因不同,我国野生大豆和美国当地的栽培大豆基因也不同。

可见,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教师:同学们收集到的信息很准确。特别是明确了生物的各种特征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比如我国水稻有50000个品种,这些品种在基因组成上是有差别的,它们构成了水稻的基因库。也就是说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可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多样性的外在表现。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自然表达了我国基因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可见,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那么研究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意义何在?

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题2和书上例题分析。

教师:动物园饲养的华南虎产下的两只小华南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你认为这与基因多样性有什么关系?

学生:有关系。因为近亲繁殖,会使亲代的雌雄华南虎以共同祖先继承相同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基因遗传给后代,就会使子代出现遗传性疾病。

教师:这便是种内的基因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宝贵遗传资源的反面例证。可见,基因的多样性对物种延续有着重要意义。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表达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合理过渡,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便是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生态系统的类型?

学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湖泊、海洋、森林、城市等生态系统。

教师:咱们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生态系统?

学生1:我家住的附近有湖,湖泊里有鱼藻、鱼、浮游动物、水草等多种生物,构成一个湖泊生态系统。

学生2:我家附近有一块地,地里种有玉米、菜豆、各种蔬菜,还有各种杂草、害虫等多种生物,构成的是农田生态系统。

学生3:公园里有大面积的草坪,草坪里有蚂蚁、蚯蚓、小昆虫等多种生物群,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

学生4:还有森林生态系统。

教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陈述得也好。

总之,在各类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体。不同的生物群体要求不同生态系统。可见,生态系统是具多样性的。

好,到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生物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内容,它们是……

学生: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教师:它们三者的关系,你如何理解?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比如刚才所说我国水稻有50000个品种,每个品种基因组成上有差别,它们便构成了水稻基因库。

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比如鱼生活在湖泊或海洋生态系统,湖泊或海洋里除了有鱼,还有鱼的各种食物,像浮游动、植物、水草等。鱼与其他生物种类是相联系的。

学生2: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比如湖泊里的水草大量减少,会直接影响以水草为食的草鱼的数量。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如牧场沙漠化,许多牧羊、牧马、牧牛便会出现食物短缺现象,导致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

教师:可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有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内容的关系。

请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做个有心人,继续关注生物,关注自然。

[巩固练习]

判断题

1.许多药材需要野生生物资源作为原材料。

答案:√

2.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

3.野生动物一旦灭绝,就无法再生出来。

答案:√

4.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答案:√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3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二、导航快车

阅读课本,根据相关问题认识一下病毒,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求助于本组同学,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形态特征1)、当时的科学家为什么用普通显微镜可以看见细菌,却未发现病毒呢?

2)病毒与细菌,动植物细胞相比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从结构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2生命活动1)、病毒能否独立生活?他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属于生物?谈谈你的看法。

3病毒的类型

病毒种类繁多,你能给病毒分类吗?请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4与人类的关系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平时对病毒的认识,谈谈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独树一帜

学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四、自主广场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B、水螅;C、烟草花叶病毒;D、蚯蚓。

2.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

4.噬菌体属于下列哪一种病毒类型()。

A、无脊椎动物病毒;B、脊椎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微生物病毒。

5.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6.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

五、拓展迁移

1.分析资料回答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视。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1)、你知道预防艾滋病日是哪一天吗?

(2)、预防艾滋病的标志性图案是什么?

(3)、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

2、病毒容易传播,且易导致传染病流行,冬天来了,有时你会患流行性感冒,你是如何患病的?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预防病毒性传染病?以后应养成什么样的卫生习惯?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4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20__年临沂市市《考试说明》(还未到手),注意研究临沂市市与生物中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

2、本学期生物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3、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以下特点。

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

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三、学情分析:基础较差,遗忘严重,对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复习难度较大

四、复习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交流,探索适应本校校情、学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生物教学新模式。

2、复习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一章一练一结”。及时总结教改教研成果。

3、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来提高生物教学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4、以教材为本,努力做好导学案的准备工作,精选、精编复习题。

5、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

6、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7、评:针对性的评讲,“打蛇要在七寸,用钢要在刀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8、结: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仅仅只是知识的再现,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就会不知所措,因而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9、复习中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趣味性。从学生掌握的角度出发,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加以归类、梳理,形成网络,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五、复习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

以章节为单位,旨在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疏理,编织严密的知识网络,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剖析典型题例,以加强巩固知识点的掌握。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

依据生物中考例题纲要,迎合本年度有关生物知识的热门问题(如健康、环保、能源的节约等),联系生活中实际,精选和精编习题,经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特点,应注重对视图题、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主要对学生语言的逻辑关系、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培养。近几年,中考命题比较简单,但学生的得分不高,原因之一就是语言表述的不严密。

第三阶段:模拟练习

依据纲要参考近几年中考命题和信息灵通学校的模拟命题(如银川地区,原因:一是捕捉出题的导向;二是这些学校的命题可能影响命题人的思路和命题方向),来进行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来查漏补缺。

当然,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中考能考出好成绩,好的成绩一是取决于教师,二是取决于学生,教师的复习计划要周密、治学要严谨,要反学生抓到手,因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差,教师要多讲、多练,把练过的和考过的习题附上标准答案,要求学生整理装订以供中考参阅。

四、复习安排

周次时间进度

1、3.9—3.15第一单元认识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3.16——3.21二、三章动物类群微生物

3、3.22——326第三单元一、二章消化和呼吸

4、3.29——4.6第三、四章物质运输废物排出

5、4.7——4.13第五章神经调节第六、七章免疫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4.14——4.20第四单元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7、4.21——4.27第二、三章动物和人的生殖发育第四章遗传变异

8、4.28——5.4第五单元生命的延续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七单元生物技术

9、5.5——5.11一模考试

10、5.12——5.18专题训练

11、5.19——5.25专题训练

12、5.26——6.2专题训练

13、6.3——6.9综合训练

14、6.10——6.16处理市编资料综合训练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六章 呼吸》及《第八章 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讨论得出营养物质的三个主要作用: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包含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们是进入淋巴的。

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由于学生不具备化学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建议此部分内容降低难度,只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 设计:

<引入>: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三节学习的内容--。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注意我们前一章学过的循环系统,包括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这些营养成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细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先看书,在来讨论归纳。第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第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思考:营养物质是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有些人过分肥胖?有些人过分瘦小?怎样衡量自己的营养是不是合理呢?

板书:

第三节

一、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探究活动

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分组评比。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要求:

材料、制作方法不限,只要能表现出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即可。(能突出表面积大就行)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6

一、继续加强科组常规工作管理

1.开展对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促进常规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2.加强集体备课,使常规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素材、生物图片、电子教案等资源实现共享。

3、积极支持本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完善校园网站中的科组网页,丰富网页内容。逐步形成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能力。

4、在教材分析,学法指导、教学反思等方面,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学习的活动。使本教研组的校本教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课堂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继续做好上学期开展的有关“实验——探究”理论的学习和有关案例的研究,深入“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和实践活动。2.组织学生参加区科技节的活动,评选优秀作品。

3、加强校本教研,组织校本教研的`教学观摩活动。具体见科组行事历。

三、以教研促进教学改革,以教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关键是“打基础重探究”,加强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新教材的学习研究、交流,高一备课组的教师要准确把握生物学科学习内容中有关概念的内涵及其学生在有关概念形成过程的学习状态和教学要求。

2、高小学二年级的教学关键是“选修班的教学尽量与高考衔接,非选修科班抓基础、促学业水平测试”。针对我校理科生、文科生、特长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

3、高三毕业班的生物教学着重“抓训练重变式”,准确把握高考发展的新动向。在本学期的几个月中,加强必修1-3的一轮复习,在复习中应注意立足基础、稳打稳扎、老老实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技能,图表分析技能,强化用专业术语准确描述和说明自然现象和规律,走一条扎扎实实的,符合教学规律的科学备考

之路。尤其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指导,做好训练资料的编制和使用工作。同时,要做好高三学生应考的生理和心理辅导工作。

4、实验教学要加强教材中有关探究性学习和实验内容的选题研究等,注意发现和总结生物探究性实验成功的教学案例,加强实验教学经验的总结、宣传与推广,并拍一些活动图片和实验视频资料。四、具体每星期的行事历如下: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7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二1—3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初二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8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八年级要面临初二生物会考,在上学期结束时我们已经结束了八下教材的大部分课程,只剩余了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用药与急救这部分知识。在疫情期间的进行了网课教学,八年级4班和5班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线上教学较认真学习,5班学生学习情况稍差。但由于学生在家休整时间过长,在刚入学的两周内,学习情绪还在适应调整期,而且还要面对各学科复习学习强度压力的叠加,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使得老师管理出现困扰,知识推进格外困难。加之学生对本学期生物会考也存在一定的焦虑,我们只能先来适应学生,再引导其适应我们的教学计划,争取有效推进会考复习工作。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

(1)完成的.新课教学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产染病和免疫,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2)复习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所有内容。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由于讲完时间过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是很好,而且这两部分内容还是会考重点考察的对象,所以这部分复习将花费时间较长也是重点复习内容。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引导学生系统复习、巩固、练习。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4月20日---30日)巩固线上教学内容

第三周(5月6日)八年级生物线上教学评估测试

第三周(5月7日)讲评八年级生物线上教学测试题

第四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练习

第五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练习

第六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二章+练习

第七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四、五章+练习

第八周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讲评

第九周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一、二章

第十周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四章

第十一周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六章

第十二周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讲评

第十三周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讲评

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有什么特别变化,再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由于本学期主要内容是复习,要做到每节课前几分钟对上节课重点知识点的听写,并当天及时批阅。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薄弱部分,及时巩固加强。

3.对后进生学习情况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积极措施,关注他们的复习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辅导帮助,使他们积极完成生物复习,多一份学习的自信心。

4.针对4班和5班的不同情况,我的教学重点在5班,5班学生拔尖学生较少,对这些学生要严格要求,强调细心认真是重点。同时加强两个班后进生的转化。

5.对于4班和5班学习在中下这部分的同学,采取一对一帮扶,要求学生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再由帮助自己的学生检查完成情况,教师不定时抽查。

6.后期把握生物会考题型,有针对地进行复习,联系,讲解,整体增大4班和5班的进步,从而能对整个年级的有所帮助。

7.在整个会考复习期间,一直要做到多鼓励、多支持学生,争取学生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9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科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方案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二、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鸟育雏、蜜蜂采蜜、失去蛋的企鹅会把鹅卵石当作企鹅蛋来孵化等。

三、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

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

适应性

造就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持为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课本例子

母袋鼠与幼袋鼠、小鸟喂鱼、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黑猩猩摘取香蕉、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六、作业

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马戏团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野鸭的迁徙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山雀偷喝牛奶

七、教学反思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0

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教具教法:

课件、挂图;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师:“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都是描写了蛙的叫声,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一般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叫?青蛙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生:春末夏初青蛙叫得很厉害。青蛙一般生活在有水的地方,池塘里、小河旁。

师:说的很对。那么青蛙为什么会鸣叫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歌喉还是有其他原因?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呢?

生:我想青蛙唱歌和孔雀开屏差不多,都是为了吸引雌性。

生:只有雄蛙才会唱歌。

师:回答得非常好,看来平时大家的观察很仔细。雄蛙的口角两边或一边有鸣囊,一到繁殖季节,它们便卖弄自己的歌喉,吸引雌蛙。雌蛙以鸣叫声来选择雄蛙。所以说青蛙的鸣叫是和生殖有关的一种现象。那么,除了鸣叫之外,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那些现象呢?

生:有时在水里面会看到一只青蛙爬在另一只蛙背上。

生:它们还紧紧的抱在一块儿。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就叫“抱对”。抱对后,雌蛙排出卵细胞,雄蛙释放出精子,雌雄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抱对”有什么意义呢?

生:雌雄蛙紧紧的抱在一块儿,可以使卵细胞和精子更好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师:说得很对。大家见过这种受精卵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上下两面颜色一样吗?

生:见过,而且是很多粘在一块儿,一团团的。

生:它上面的颜色深些。

师:很对。上面的颜色深有什么好处呢?对,主要是为了吸收光,利于本身的发育。大家通过学习蛙的生殖活动,想一下青蛙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必须在水里进行吗?

生:青蛙是体外受精。

生:雌雄异体,并且生殖活动离不开水。

师:非常正确。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师:大家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下面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一下。大家在听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小蝌蚪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妈妈?

(学生讲《小蝌蚪找妈妈》)

师: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呢?

生:它总是按照自己的&39;样子找。

生:小蝌蚪不知道自己和妈妈长的差别太大,因为一般动物孩子和父母都长的差不多。

师:蝌蚪和青蛙有哪些主要区别呢?

生:蝌蚪像鱼,有尾巴,青蛙没有。

生:蝌蚪没有四肢,青蛙有。

生:生活环境也不一样,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

师:大家看课本P48彩图思考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几个时期呢?

(学生思考、回答)

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生:受精卵--蝌蚪--有后肢的蝌蚪--幼蛙--成蛙

师:大家看那组同学更正确呢?

生:第一组。

师:很好。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的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大家知道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那么谁可以确切的说一下什么样的动物是两栖动物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像青蛙那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师:很好。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呢?[来源:]

生:蟾蜍也是。

师:很好,其实还有很多,像:大鲵,也叫娃娃鱼,还有蝾螈等等都是。我们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那么大家总结一下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师:很好。大家通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那么水环境的好坏对青蛙有很大的影响。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青蛙呢?

生:保护水资源,使青蛙可以更好的生活。

生:爱护青蛙,不乱捕杀它们。

师:说的很好。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我们宝贵的水资源,来保护青蛙吧!

测试题:课后练习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1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_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教学难点: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教学工具

教具: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宣传片,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2、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其实,在二十多年前我国的有识之士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来宣传保护意识,现在你们听到的就是当年感动无数中国人的《熊猫_》,画面是我们的刘宏运同学制作的FLAS_(我国的濒危动物和已灭绝的动物)。

生:(观看,思考,回忆上节课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提到的,造成生物灭绝速度猛然增快的原因,有哪四点呢?

生1:有人类的活动、生物的入侵。

师:那么活动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生1:像偷猎等等的。

师:就是乱捕乱杀的行为,也就是说当人类的利益与生物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倾向于人类的利益。很好,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面呢?

生2:还有人类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生态系统。

师:对,这是第三方面。还有吗?

生3:还有就是人类乱排放污水,污染环境。

师:那么综合以上这么多位同学的答案的,归结起来的4个方面就是:1、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入侵者;2、人们为了利益对生态系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4、环境的污染。(屏幕显示)

新课学习: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师:请同学们看着背投上的这个问题(思考: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到底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

生:(积极地讨论)

师:刚才看到许多小组都讨论得相当积极,应该有很多不错的想法,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生4:我们小组的讨论意见是,我们的政府对那些恶意破坏环境,捕杀动物的人们要加大管治和惩罚力度,进行保护野生生物的宣传,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一个保护动物的思想,从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师:很好,也就是说,一方面是要政府加大力度去保护野生动物,另一方面就是要向人们做好宣传工作。那么还有呢?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呢?

生5:我觉得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以外,还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还应该从法律上做一个强制性的保护,就是制定一些法律条理去管理,这样显得更有法可依和更方便管理。

师:这里说了两点,一是保护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就地保护。二是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考虑周详,还有没有补充?

生6:我觉得对那些已经受到破坏的地方的物种,应该转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不要一错再错,应该另找一个更适合它们的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繁衍下去。

师:这里提到一个迁地保护问题,也就是必要时我们应该把一些濒危动物迁移到另外一个对它们来说更好的区域。还有没有呢?

(没人继续发言了)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许多,现在就总结一下:(屏幕显示)

1、1、就地保护;(珍稀物种)

2、迁地保护;(濒危物种)

3、制定法律和政策。

4、开展生物宣传和教育。

5、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种质库)

(针对里面的每一种措施展开学习)

1、2略

3、制定法律和政策。

师:下面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执法人员,要去餐厅检查是否有食用野生动物,你应该具备什么知识?

同学齐声:法律知识和生物常识。

师:非常聪明,我们有什么法律武器?看看课本,一起回答。

同学齐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_》、《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_》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教师:有了法律武器,当你去餐厅检查时,找不到活的动物,只有一些吃剩的骨头,就是屏幕上显示的这三种足的骨头,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这个餐厅到底有没有违法销售野生动物呢?

同学:(思考,积极举手)

同学7:我认为是第一个。因为第一个的爪子十分锋利,看起来是在野外生活的,需靠捕食别的动物而生存的动物,因此需要强而有力的爪子,因此我判断第一个爪子是野生动物的爪子。

师:说得有道理,可以看到这些爪子是很锋利的,是野生的。那还有没别的意见呢?

同学8:我觉得其实三个都是,而第一个像刚刚的同学所说的,是比较凶悍的野生动物。而第二个呢,它上下的爪子都是倒勾的,应该是一些长期在树木上生活,需要抓紧树木的鸟类,像啄木鸟一类的。而第三个呢,这个爪子很长,就是那些入水抓鱼的鸟类的。

师:说得很好。留意第三个,大家看看这里,除了很长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它上面有什么?

同学齐声:蹼

师:那么归结起来呢,第一个,是猛禽类的足,第二个是攀禽类的足,第三个是涉禽类的足。大家都答对了,看来大家还是懂得不少生物常识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用得到。

4、开展生物宣传和教育

师:接下来,我们讲讲有关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问题。其实在这方面,中国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刚刚我们听到的《熊猫_》,在当时可是响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而在90年代,也有一首歌谣,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的黄越同学做了一个有关这首歌谣的环保宣传动画,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中)

师:看完这个动画,我相信大家也会受到感染,并为之感到有点伤感和惋惜吧。其实人类和动物是能够和谐共处的,学完这一课,以后保护生物界中物种的重任,就交到在座各位同学的手上了。在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形成一个保护自然,与别的生物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歌曲,不仅教育了我们这一代人,今天的你们也受到了感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宣传的重要性。

5、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种质库)

师:好,那么现在说的是第五方面,也就是刚刚同学们都没有想到的,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这个大家没有想到,也不怪大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科学研究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有什么联系呢?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所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质是保护什么?

同学齐声:基因的多样性!

师:很好。那么基因的多样性,跟科学研究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每一个生物的种类,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特的生物基因库。有这样一个基因库,就可以让它们更好地生存下去。

师:翻开课本96页,这里科学研究的例子,就是建立种质库。种质库对于动物来说,就是精子库,而对于植物来说呢,就是种子库。还记得_那四名科学家吗?

同学声:记得!

师:他们情愿饿死,也不愿去吃种子库里的种子,这种精神是十分令人感动的,可见他们对这个种子库,是多么地重视。因此,保护动物的办法就是保存物种的基因库,也就是建立——

同学齐声:自然保护区。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2

本节是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细菌和真菌”,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能

.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病毒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境

导入新

.展示禽流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感视频

2.展示一些动物、植物及细菌、真菌的图片,设问:这些生物都是由什么基本结构构成的呢?引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进一步提问:是不是生物圈里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呢?从而引入本章题——病毒。提出疑问:病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使人和动物得病呢?

激起学生兴趣

观看图片

思考原因

同桌交流:有关病毒的信息交流

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

教师点拨

.病毒的发现

ppt展示图片:

伊万洛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因

2.病毒的特征

(1)病毒的大小

互动:让学生拿出尺子测量本上例举病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毒的长度.

点拨:仅电子显微镜可见

(2)病毒的形态

微视频展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3)病毒的结构:

展示病毒结构示意图,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总结病毒的结构特点。

(4)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①病毒能独立生活吗?为什么?

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②病毒只能生活在怎样的细胞中?这样的生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活方式叫什么?

③设疑: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怎么样?

④设疑:病毒是怎样繁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殖的呢?.

⑤提问:生物有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哪些特征?那么病毒李雪公开-病毒教学设计与反思是生物吗?

3.病毒的种类

呈现各种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照片,并简单介绍,问:病毒多种多样,如何对病毒进行分类呢?引出分类的依据。

引导:我们知道病毒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将引起肝炎、流感、口蹄疫这类病的病毒归为一类,将引起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的病毒归为一类,你知道它们的分类依据吗?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请学生展示前收集的病毒使人患病的例子,图片展示:

由于病毒的感染使人和动植物患上了某些疾病,如:流感病毒、乙肝、SARS、狂犬病、禽流感、艾滋病、等等。问:那么病毒只对我们有害吗?

(2)观看微视频——病毒有益的一面,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待它有害的一面,又要看待它有益的一面,病毒也不例外。

病毒在疾病预防、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上常常是通过病毒作为载体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并总结出病毒与人类关系的两面性。

同桌2人合作探究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病毒大小,形成直观印象

多种多样

观看视频,思考

学生归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学生合作,讨论,小组展示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归纳: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称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称植物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称为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观察图片,然后分析自己搜集的资料,对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学生展开小组交流,表达见解。

对病毒有新的认识,知道疫苗等是一种减毒病毒,用来预防疾病。

认同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与遗传有关的结构与物质的基本知识,即染色体、基因以及遗传物质(核酸)与性状遗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的物质基础。

2.通过分析某一具体性状的遗传现象,帮助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其他遗传现象。

3.在区别遗传病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遗传病的基本特点以及禁止近亲婚配的生物学原因,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

重点、难点:

1.基因的概念以及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课堂讨论的中心。对基因这一名称,学生从各种媒体和一些科普读物已经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认清基因的本质以及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以性状在上、下代传递为线索帮助学生认识有关基因的基本知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在生物上、下代的传递规律以及显、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染色体在生物的上、下代传递规律与基因的传递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讲清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变化以及在生物上、下代中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基因的活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甚至制作相应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活动规律。

3.国家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国家为什么要通过立法来禁止近亲结婚?生物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认识近亲结婚所造成危害的遗传学原因上——遗传病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和发生遗传病概率较高的原因,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

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__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__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

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多媒体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比?

——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父母的遗传物质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2、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扦插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并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课前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好柳树的枝条、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你问我答”,导入新课,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      是一种培养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比如甘薯、葡萄、月季、杨、柳等的栽培,常用         的方法。

2、植物的生殖需要条件,比如扦插,除去     、      、      、

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3、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1)在扦插紫背天葵时,要将紫背天葵的茎剪成       厘米长的茎段。

(2)一般每段保留    个节。

(3)茎段上方的切口是       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是        的。

(4)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         ,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

(5)扦插时需将下面的一个节埋入土中。

4、在制定计划中,要注意设置      ,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

观察和照料。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和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6、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        生殖。

7、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8、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           。

(三)合作探究

1、植物无性生殖的几种不同方式及应用                    

讲述:植物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2、出示嫁接的步骤示意图幻灯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3、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学生看书第4页探究步骤)小组合作讨论

①你准备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②扦插紫背天葵需要哪些环境条件?扦插的材料要如何处理?

③如何进行扦插,你能操作一下吗?

④如何进行嫁接?你能操作一下吗?

4、就合作探究问题逐一交流回答。

5、每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扦插的操作。

6、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尝试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进行课外实践。

课后反思  :

八年级教案生物篇15

内容预览:

《生物入侵者》教案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3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