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案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无效性。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八年级物理教案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八年级物理教案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

在今年物理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学习物理,如同瞎子摸象,正如不同的瞎子对大象的认识不一样,不同学生的脑海中的物理世界也大相径庭,有的学生抱着“物理大象”的腿不放,当碰到“物理大象”的鼻子时,就发出“物理物理云里雾里”的感叹,有的学生喜欢这里摸摸,那里抱抱,做了大量的题目,但不会整理,对“物理大象”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不完整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摸“物理大象”,力求获得一个完整且清晰的认识。理解重角度,操作重顺序。

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是以《考试说明》为纲,按教材的内容顺序以章节为单元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复述是复习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将知识点串成知识线,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由厚变薄,印象深刻,自然持久。学生经过高一高二学习,对高中物理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有些概念辨析不清,有些规律理解不透彻,再加上或多或少的遗忘,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混乱且模糊不清,不会简明而完整的复述,有些同学甚至在一轮复习之后也只能对照复习资料中的知识清单机械地再现其中的一部分,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表达。如“直线运动”中可将知识点串成如下的知识线:“质点与参考系”时间间隔与时刻”“路程与位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图象”。不少同学经过高三一轮复习,感觉比过去懂得多了,但复习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又忘记了,恐怕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复述方面做得不够。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对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考试说明》中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五个能力要求。在具体到每一个章节中,这五个能力又有不同的表现,如在“直线运动”中具体表现为:画情景图,选用公式,图象的识别与应用,估算。画情景图是理解能力的表现,画情景图是将题目中用文字语言表达的物理过程转化为用图象语言去表达物理过程,为用符号语言(即运动学公式)表达物理过程作铺垫。运动学的解题过程可理解为三种语言的转化过程:

有些学生通常没有画情景图的意识,直接从“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要困难得多,虽然有些简单的题目不画情景图也能做出来,那是因为这些同学将情景图直接画在大脑中,而不是画在草稿纸上,由于大脑容量的限制,信息较多、过程复杂的问题在大脑中难以完整地再现,常常难以立式或出现差错。选用公式和图象的识别与应用是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表现,估算是分析综合能力的表现。但对每一个章节中这五个能力的表现还不很清楚,有时只看到一个个题目,看不清题目背后相对稳定的能力要求,需要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和完善。

正如要提高自己对“直线运动”中题目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有画情景图的意识一样,可能每一种能力都首先具备一种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自发地行动,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这方面的能力。有些同学在成长过程中无意中获得了学习物理所具备的一些意识,在后来的学习中就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同学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了这方面意识,学习物理就困难重重。那么学好物理要具备哪些意识呢?这方面只有一些零碎的感悟,也需要学习与思考。另外,如果这种意识在高一高二教学中能够逐步渗透,那么再经过高三一轮复习时系统全面的整理,效果想必会更好。

总之,针对高考的五个能力要求,如何细化到每个章节之中?如何协调好高一高二及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养成能够有序发展,到高三一轮复习时就达到高考要求。

我们的学生在一轮复习之后问题还是很多,如差错多,遗忘快,答题速度慢,为此我们将Ⅱ级要求的知识点,组织成几个专题进行教学,使知识点变成知识块,优化学生物理知识结构,同时注意将专题课时化,大系统、小角度,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如将以往的“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专题改为“线框在磁场中运动”专题,角度小,便于操作,又利于学生知识整合。在理综考试中,常常审错题,书写不规范,为此我们设计了三大题书写规范化系列练习,通过练习,不仅使学生书写规范,而且提高了运用主干知识解物理大题的能力。

审题太重要,它不是得分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得分有还是无的问题。从学生考试后反馈的情况中,也存在看不懂后面两大题的问题。审题教学通常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今年我们尝试开展审题专题教学,针对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审题差错和哪种类型题目常常看不懂这两方面进行一些整理,并尝试如何改造好题成为另一个双胞胎好题?由于这方面资料缺乏,改造题目水平有限,审题专题教学难以较好地开展。

学生在解答理综卷时总是从选择题开始的,快速而准确的解答选择题,可以增强学生解答后续实验题和三大题的信心。前两届我们开展了选择题的限时练习,今年开始尝试选择题专题教学,从以往的高考选择题中选题,整理出一些答题策略。存在的问题有:对所选高考选择题目的解题策略、能力要求领悟不深,整理也不到位,由于练习控制,时间紧张,没有开展选择题限时练习,二轮复习时选择题覆盖面不广。虽然也尝试过主要试卷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但没有将练习结合进去考虑。

我们也尝试了错题统计,按《考试说明》中所列知识点进行统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还有助于学生知道Ⅰ级要求和Ⅱ级要求的知识点。自信心是战利品,我们的学生常常自信心不足,原因恐怕是失败的经历太多,失败的体验太深,我们提倡学生纠错,通过纠错反败为胜,但是学生在纠错时,常常全盘否定自己原先的想法,接受老师或同学的正确解法,纠错的过程中自然烙上了的失败的阴影,为此提出“错题改造”概念,即在纠错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改造自己的解法,这样做既纠正了错误,又重拾了信心。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但是学生的问题太多,时间又有限。如果针对学生的问题,结合高考的应试要求,抓住主要问题,又兼顾问题的覆盖面,整合好若干个专题,选择恰当的便于课堂教学角度,这样才可能是高效的复习。另外,积累好题,改编题目也是今后需要一直努力的方面。

在模考和高考中,实验题也是得分有与无之分的考题。实验复习先穿插在一轮复习之中,实验复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实验复习教学直观性不够。实验题考试的侧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实验设计的原理领会,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实验题常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常常是课本实验的拓展或变式。到高三一轮复习时学生对高一高二的操作已相当模糊,如果针对高考题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制作一套演示实验或辅助课件,能增强实验复习的直观性,从而提高实验复习的效果。如果在高一高二的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与高考题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又为高三实验复习作一些铺垫,从而提升学生理综水平的档次。

一轮复习期间专门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集中复习,在日常考试中以附加题形式进行巩固,临近一模考试前一个月进行适应性训练:一个半小时如何安排?六个模块如何选答?自己要准备哪几个模块?主要存在问题有:认识上有偏差和自信心不足。

综上所述,学科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学科学习信心的建立与保持是物理学科学习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成功的喜悦,必须深入研究学情和物理学科的特点;要使学生能力发展达到预期目标,必须研究统考题与高考题,把握每个章节的能力表现和所应具备的意识,在高一高二教学中进行渗透。如何协调好这两个方面,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学科学习能力又能按预期发展,是今后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目标。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 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P14的活动题

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春寒料峭,却阻挡不住我们业务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七大方面,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讲的是新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七章

第八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本节内容编者意图是体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

体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有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图文并茂,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剪刀、筷子、钓鱼竿等等,对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熟练使用实验所需测量工具,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这就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科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新知探索课模式是以“实验探究”为引领,“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部分

教学设计

⒈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教师通过让学生捏粉笔头的比赛,提出疑问,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⒉研究发现,展示新知

结合教材中的几种杠杆示意图,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跷跷板的杠杆示意图,引导学生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杠杆。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食物的能力。

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几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及阻力臂。对于动力臂及阻力臂作图,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地讲解和强调,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已经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在过渡到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⒊探究活动增强体验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

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F与的乘积和F与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的数据讨论、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F×。

⒋拓展分析发散思维(实验结论推出部分5历时)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看出,影响杠杆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积。力再大,力臂若为零,则对杠杆的平衡不起任何影响。

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出杠杆的示意图,明白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优缺点,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5。深化概念,拓展思维(小结部分历时3)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6。夯实基础,巩固提升

课堂同步,找出几个针对性习题,重在检查学生对不同杠杆的分类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掌握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深入认识大好基础。

板书设计:

杠杆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⒈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般用O表示。

⒉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⒊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里,一般用字母F表示。

⒋动力作用线: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⒌阻力作用线:过阻力作用点沿阻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示。⒎阻力臂:从纸雕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示。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F

三、杠杆的应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六、课堂评价

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评价表格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从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

实验技能,观察描述能力,处理实验结果能力,基础达标和拓展提升六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对学生本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作出评语给出等级,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关注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栏目来开辟一些新栏目,例如:本节课后我会让学生做一个身边的生活用品—杠杆的统计,并分别对杠杆进行分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课外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例如我会让学生们上网查询在生产生活的杠杆有哪些应用等。还有开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进行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学习物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材料更富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最后送一句警言与大家共勉:一千个愿望,一千个计划,一千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折射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的内容。本课题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定位以下三个维度: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对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将教学重点定为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由于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将教学难点定为: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和学情的分析,采用以下的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四、说学法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和教法的选择,选用以下的学法:观察法。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2)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继而引出今天要学习另外一种光学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引导学生来初步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演示三】

演示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多媒体演示)

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教师指出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光的折射规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提出问题〗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

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

①光线斜射入水中;

②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光线垂直射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④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演示五】

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改变入射角度,在电脑上直观显示及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

复习: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中公教育专家指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提问〗如果光线从水中到空气中,那折射角是否小于入射角。

继续演示:

②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

〖结论〗:

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3、拓展应用

用光的折射解释以下现象: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二〗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利用电脑课件解释河底变浅的原因]

〔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提问]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

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__年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系:

(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

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

(2)代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

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一步完善

(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

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录像资料等。

电磁学、电子――电子计算机

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

(三)物理学的召唤

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环节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创设情境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

2.速度

我们平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

学生物理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

【环节四】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

例题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①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②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③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自主解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二: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多媒体展示两个网球运动时频闪照片,提出问题:①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②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③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提示可以用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第一个网球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不变,我们成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用频闪摄影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加深学生记忆;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引出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平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km,求火车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总结提升,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m/s=3.6km/h

二、在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7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的物体叫。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Hz---20000Hz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振动,再经过“耳桥”传到,最后传到听神经,人就听到声音了。

声音可以转换成电信号,再用示波器显示出来。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空气、液体、固体能够传声。月球上能够进行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月球上无空气,振动的传播主要靠空气进行。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物质粒子排列越紧密,传声效果越好。所以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三要素。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有关系,越高音调越高;越低音调越低。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越高。频率单位又记作Hz。

音乐中“1---7”的音调逐渐。

医生“叩诊”和检漏工人“检漏”都是利用音调判断。详见课本P31。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又叫):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如听诊器)和增大振幅。。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又叫):由物体本身决定(即发声体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6、次声是指超声是指。人耳听不见它们。但在相同条件下他们传播速度相同。地震、海啸、原子弹爆炸容易产生次声波。

7、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设计符合声学要求的建筑,医学上B超诊断,海洋声纳探测等。(2)传递能量:超声碎石、超声清洗等。P38课本

三、噪音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目前人们控制、减少噪声主要在哪三方面采取措施、、。具体办法有、、。

4、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8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图。(图略,可选不同类型的题目,参考习题精选5、6、7题形式)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图5-2-3,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5-2-4,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安全电压

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第三、安全用电常识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安全电压

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课(2&39;)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安全电压(5&39;)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39;)

先让学生将测电笔拆开(事先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测电笔),并对照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39;)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

(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老鼠触电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电的危害。

(3)通过媒体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和视频(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4)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5)练习:

①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②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近,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3&39;)

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达标练习(19&39;)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有一名主持人,有10道抢答题,和8道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最后总分第一的获胜。

四、作业布置(1&39;)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构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常识:“四部”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绝缘层。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0

教材分析:

《水的浮力》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自然常识》第四册第4课。本课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三维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水中浮着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

实验:浮在水面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泡沫塑料、橡皮、铁钉、钥匙、积木、弹簧秤、皮筋、空塑料瓶、铁块、橡皮泥等。

2、ppt动画出示各种水的浮力应用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3、教师演示浮、沉的图片引出:浮沉

4、学会手语“浮、沉”。

二、科学实验、探究新知:

1、引导做实验1,研究物体放入水中的沉浮情况

(1)请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材料,并介绍。

(2)实验前要求:请同学们把材料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入水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结果添在实验记录表里,实验完毕把手中的材料分类。

(3)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组讨论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下沉?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2、做实验2,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来研究泡沫塑料为什么浮在水面上。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a、将泡沫塑料放入水中,反复轻按,感受手有什么感觉?

b、将泡沫塑料等压到水底,手一松,有什么现象发生?

(3)汇报实验结果。

(4)交流讨论:手的感觉及泡沫塑料等被压入水底又浮上来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小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叫浮力。(板书课题:水的浮力)

三、作业P13的学说话。

1、课件显示。

2、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四、小结

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会沉在水低。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收到水的浮力。

五、拓展思考

用弹簧秤分别称物体在水中和空气中的重量,有什么发现?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5.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6.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培养观察、

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及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反射定律中“三线共面”这个结论的得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三线共面”是一个难点。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以及漫反射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仅抽象,学生还很容易根据思维定式而在理解中出错。因此,这也是一个难点。

3.实像和虚像的理解与区别。

【教具准备】光的发射定律探究仪,激光电筒,__面镜,平面玻璃,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照射在一个隐藏的平面镜上,让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学生猜测并回答光的传播方向为什么会改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光的反射:一束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照在另一种介质(平面镜)表面上后,改变了光的方向,又回到原来的介质(空气)中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实际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发生光的反射,人眼之所以看见一个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过来的光线进入人眼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光的反射”。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1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出概念。

利用光具盒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的概念,启发学生用数理结合的观点进一步观察入、反射光线的几何位置关系,学生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用量角器量出对称轴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引入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实验2教师演示:研究“三线共面”利用自制教具,让学生观察纸板向前折和向后折时,能否观察到反射光线,总结光的反射定律的前两条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根据本实验,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三线共面”,突破了这一难点。实验3学生探究:研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紧接着,让学生猜想及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并填写实验报告单(见附页),总结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学生在表述结论时,有可能将入射角、入射光线叙述在前)

1

实验4教师演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

遮挡住反射光线,观察到入射光线依然存在;再遮挡住入射光线,观察到不再有反射光线。从而得出结论:先有入射光,才有反射光。教师强调光的反射定律的正确表述顺序,并板书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板书]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接着点明光的反射定律实质上规定了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多媒体演示:光路的可逆性。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反射是可逆的。[板书]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课件展示巩固性问题,深化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全面理解。例1: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30º

例2: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例3:在明亮处的两名同学,甲同学能通过镜子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能看到甲的眼睛吗?如果甲同学在暗处,乙能看到吗?

通过例1练习基本光学作图法。

00通过例2让学生知道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时的情况。并板书。

00[板书]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为0

通过例3让学生加深对光的反射和光路可逆的理解。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实验5教师演示:研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师用小镜子反射光线,照入同学眼睛。

师问:会有什么感觉?周围的其他同学会有什么感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射呢?课件展示镜面反射,总结出镜面反射的定义。

师问:如果在镜面上铺一张白纸,又会有什么感觉呢?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白纸表面看起来很平滑,实际上表面上有很多凸凹不平的地方,一束平行光照在白纸上后,法线不再平行,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也不再平行。课件展示漫反射,总结出漫反射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正是由于它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总结: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在于反射面是否平滑。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板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讨论:甲同学说,雨后的夜晚,地面上亮处是水坑;而乙同学说,地面上暗处是水坑。你觉得他们谁说的正确?请说出理由。

结合课件讲解此问题。

2

通过这道讨论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加深刻地理解漫反射的特点。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5)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五、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出通过本节学习有哪些收获并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反射定律

内容:

二、种类

3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像

2、等大

3、等距

4、垂直

四、实像和虚像

五、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成像

【布置作业】

1.课下探究:水中燃烧着蜡烛

在桌子上放两摞书,象图5-3-13中那样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为了便于移动它,你可以把蜡烛尾部烧熔;然后把蜡烛粘在一个旧瓶盖里).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 

2.完成本节的课后作业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后记: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习惯于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即讲授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惯性》这一节内容。对于惯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而且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这节课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五个实验,即1.惯性球;2.小车运木块(起动和刹车);3.用钢尺打击叠在一起的彩色木环;4.套紧铁锤;5.杯子倒水等。通过在课堂上演示这些实验,化抽象为具体一,由静到动,由易到难,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十分轻松活跃。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通过让学生动手的形式来探求知识。这节课设计的五个实验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探求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贯穿“猜测—→演示—→分析—→归纳”这么一条主线。在做每一个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看看谁猜得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操作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本节课中,当学生完成利用惯性将锤头与手柄套紧的实验,并说明其原理后,老师不是简单问“对不对”,然后就此结束,而是接着提问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这样一问顿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可拿其它铁锤来锤紧;可用锤头撞击地面或墙面;还有的说可在松动的锤头与手柄的间隙里打入钉子或木条等等。老师首先肯定同学们能积极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非常好,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与利用惯性的方法的优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运用惯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通过积极采用发散思维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十分有益。

四、充分地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德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密切相联系,它的许多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根据惯性知识的特点,结合本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管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扬中市交通秩序管理违章处罚条例》第六条规定:自行车转弯前不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突然猛拐的处5元罚款。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所学惯性知识充分展开讨论,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违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严格遵守交通秩序的自觉性。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神奇

师:清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人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

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生丙:我最想知道龙卷风是怎么产生的?

师:以上大家提问题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励,学会善于提问题。

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闪电传播速度是310m/s,而雷声传播速度约340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师:你还知道大自然哪些神奇?

生甲:海市蜃楼。

生乙:沙尘暴、泥石流。

生丙:极光。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了解自然现象,我还知道大自然中的一个神奇与大家交流。

多媒体字幕打出:

大漠里的故事

1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2版“新闻”栏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

新疆消息:近日在罗布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不得其解。

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

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滩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哪有雪的影子?

师:请同学们猜想:雪跑到哪里去了?

生:讨论。

师:大自然中的神奇还很多,下面让我们走进日常生活中。

二、日常生活中的神奇

师:夏天,我们经常喝饮料,如果拉钩断了,怎么才能把饮料倒出来,在密封的饮料罐的盖子上钻一个小孔,饮料会倒出来吗?

演示实验1:在饮料罐盖子上钻个小孔,饮料倒不出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将饮料倒出来?

生:把小孔弄成大孔,饮料就可以倒出来了。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还有其他办法吗?

继续演示实验:在饮料罐盖子上再钻一个小孔,饮料就倒出来。

师:你知道生活中的什么用具与刚才的实验相似?

出示茶具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的构造,演示倒水,并加以解释:这是大气压的作用。

师:把筷子斜放在水中,水会把筷子“折”断吗?

生:不会。

演示实验2:筷子斜放在盛水碗中,似乎被水“折”断了。(实物投影)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解释: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

师: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与用拉链连接有哪些不足之处?拉链有什么优点?

生:讨论得出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完全封闭,费时也不牢固,而拉链方便好用,封闭好,比较牢固。

演示实验3:上下拉动,拉链便可闭合或开启。(实物投影,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

师:拉链为什么可以闭合或开启?

生:拉链的凹凸齿的错合。

师:圆珠笔方便、耐用,你是否探究过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的构造如何?

引导学生:水为什么可以从高处流到低处?

生:受到重力作用,类似可知,圆珠笔的油是受重力作用从笔管流到笔尖,笔尖是小圆珠。

师:将冰棒的包装纸打开,你会看到什么?

生:冰棒会冒“白气”。

师:你知道这“白气”是怎么产生的吗?解释:这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

师:下面请大家观看媒体动画:冲浪运动和撑竿跳高等。(动画中有配乐朗诵: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撑竿跳高,激动人心,为什么运动员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作用,跨越高高的横竿?)

生:讨论得出冲浪者弓着腰,分开腿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撑竿跳高,是将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教师要加以引导、启发)

师:看了刚才的几个实验和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生活中的现象也很神奇。

师: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神奇?

生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并不是总是放大的。

生乙:在高山上烧水,水都开了,却并不怎么烫。

师:同学们不仅留意大自然中的神奇,而且还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了不少生活中的神奇,说明同学们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希保持这良好的习惯,今后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的。

三、归纳与孝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讨论、归纳得出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很神奇,这些神奇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

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大家掌声鼓励。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进行具体评估。

四、课后练习与生成活动设?

1、你还知道自然、生活中的哪些神奇?(事例不少于两个)

2、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及色彩变化。

3、观察风筝的构造,探究风筝在什么条件下能上升,每位学生制作一个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时间长。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走进神奇

1、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很神奇。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六、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5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响度与发声体距听者的距离有关

(3)、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

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章内容

五、教后记

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并提出相关问题,教师列出: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的?

二、进行新课

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播放录像“二胡”,提出“二胡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发现了什么?”

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示“队鼓的振动发声”录像)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1)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

(2)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

(3)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4)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5)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6)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7)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

同学们刚才列举了生活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那么关于声音的发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问题】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同学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2.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进行“土电话”游戏,引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课题。

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所举的事例,大部分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少部分在水中和固体中传播,关于真空中声音的,

传播事例可能没有。

演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随着空气的减少,引入“真空”概念。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的规律。

师:经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我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那么,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3.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

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思考】测量声速的方法

(1)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再测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利用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2)测出海底的深,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测出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时间,利用就可以算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3)对着山崖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再测出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利用,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4)利用声纳对着墙壁发出超声波,它会自动记录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的时间,再测出声纳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利用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5)两个同学相距较远的距离,让其中的一位同学喊话,并记下开始喊话的时刻,当另一位同学听到喊声时,也记下听到喊声的时刻,则利用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三、分析应用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km,快车的速度km/h,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h,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为km,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km/h,则喷气式客机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北京到上海的距离km,声音传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h。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7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中考撷要

密度是中考试题中重要的考试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并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近几年中考中,有关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题也经常出现。

教学工具

天平、各种金属块、酒精等常见物体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一、课前感悟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________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写出来就是________,其中符号表示密度的是________,表示质量的是________,表示体积的是________。

二、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物体的质量用来鉴别物质行吗?

密度的单位是:

自学导航

一、实验探究:物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1、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相同是否相同?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相等。

3、提问: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

让学生讨论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

4、验证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请同学们(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5、根据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小组分别用体积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二、建立概念

从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

3三、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

知识梳理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

3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技能迁移

1、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了体积为100mL的液体,总质量为130g,求该液体的密度。

2、一个空瓶质量是200g,如果装满水总质量是700g,今先向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kg,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9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复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会用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问题;能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法线的形象解释,渗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全面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具

教师用:光的反射装置(自制暗箱)、平面镜、白纸、手电筒、多煤体课件

学生用:量角器、纸屏(附有角度)、激光手电筒、纸板

四、师生交流过程

(一)诊断补偿:光在均匀的介质中如何传播?

(二)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手术室里的灯光》,介绍爱迪生为妈妈治病的故事。

(三)进行新课

1、意外的发现

启发质疑:为什么爱迪生把镜子放在这些蜡烛的后面,就会使他妈妈的周围变得很亮?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蜡烛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镜面上被挡住而改变了传播方向,又反射回去。

列举事例: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光的反射现象。并将他们进行分类,说明分类的依据?(如:根据能不能发光或面的光滑程度等。)

2、提出问题:光在物体表面是怎样反射的,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不同的表面反射光的情况不同?你还想研究哪方面的问题?

3、设计实验与收集数据

2)、实验验证

a、“三线共面”,引导学生猜想入射光线相对反射光线和法线确定的一个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确定反射光线的空间位置?师生共同

讨论得出实验步骤:

①、将镜面平放在桌面上。

②、把纸板竖立在镜面上,使接缝与镜面垂直。

③、让入射光线沿着被固定的平面射到接缝和镜面的交点上

④、慢慢地转动另一平面,寻找反射光线。

学生实验,讨论,教师进一步用课件演示说明:纸板可转动的面向前转向后转都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只有当这个面与被固定的面为同一平面时,才清晰地观察到反射光线。

b、“二线分居”,引导学生回想实验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对法线的分布情况,提出问题:能否找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的情况,利用反正法。

c、“两角相等”,提问:根据上面的研究能不能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不能)要想确定具体位置,还需研究他们之间的什么关系?(角的关系)利用课件介绍入射角、反射角。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由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探究能力。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同时做实验记录,师巡回指导。

4、分析与论证

实验完成后,大家从中发现哪些规律?

引导小组发言,展示实验记录。

让学生完整的归纳反射定律的内容。

设疑:能不能说“入射角=反射角”

(注意因果关系,借助课件中的反射

大家庭,形象、生动的理解)

5、交流与合作

1)、两人共同完成“互看”实验,利用多媒体展示光路图。(如图1)

2)、选派一生利用反射装置从立体角度让学生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忆本章有哪些收获?(如: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两种反射类型等;思想方法:模型法,猜想验证法,探究法;思想方面:正直做人。)利用课件展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点明学习目标。

2、交流本节实验的得与失(如:实验过程中的),以及生活中的困惑。

(五)、奇思妙想

1、现代VCD影碟机是利用激光照在刻有凹凸的光碟上通过在接收器上读取光信号而播放音像。

2、利用平面镜还能观察到角度的微小变化情况,如图2所是,从A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O点,反射光沿着A.MN原路返回,当平面镜绕O点转动150,反射光线在水平标尺MN上的光点移动了厘米(已知AO=1M)

(可以选做课件中的巩固练习,也可以进行达标训练)

(六)、作业设置

1、小论文,如果没有光的反射,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

2、收集俄罗斯”进步号”无人飞船制找造人工白昼实验。

3、用玻璃建楼房有哪些利与弊?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方式

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

[讨论]

[总结1]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

[总结2]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机械运动(10min)

1.现象

[问题]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

[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

[问题]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观察]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15min)

1.概念

[问题]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__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2]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3.练习

(1)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②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________。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__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

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min)

[问题]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

[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图片展示]空中加油机;高空观缆车。

[播放视频4]航天器的起飞和降落。

[播放视频5]联合收割机。

[播放视频6]生活中运动现象举例。

[播放视频7]同步卫星,火箭起飞和降落。

[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它与谁相比个子高,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也是不科学的。

2.某人问路,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该人不答,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该人才说1小时左右,问路人不解,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见,我们表达话语时,一定要说话严密些。

(四)思考与练习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虽然运动是绝对的,但我们平时为了研究方便,仍然说某个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了一个作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我们叫做参照物。

对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而言,参照物的选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却并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叙述严密,说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定要加以参照物。如果没加,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言的。

四、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

二、参照物

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并且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技能要求,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

(3)了解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重点和难点

质量知识是今后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生活中不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和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

2、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

为突出重点,本课以引导性提问发现法为主线,以提问拓展学生思维,用引导让学生逐渐靠近问题实质,结合比较法,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得出结论;为突破难点,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以生动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用实验探究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本节难点;用反馈练习法检验所学知识及巩固所学内容。

四、学法分析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和开拓型的人才,所以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学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我的上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分类比较导入新课讨论交流激发兴趣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巧记妙学掌握重点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分类比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学生活动,将课件上出示的图片:铁锤,小木块,铁钉,桌子等物体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从而得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结论;接着引导学生比较铁钉和铁锤、小木块和桌子同类物质所含的物质多少不一样,引出质量的概念。

2、讨论交流激发兴趣

小组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阅读书本109页的小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大象质量是成人质量的多少倍?”

随后小组交流:1、一张邮票的质量为50

2、一枚硬币的质量为10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4、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

使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3、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为了攻破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天平,说出天平的结构名称及作用;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学习天平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讨论天平的使用方法;

(讨论天平使用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教师总结天平使用的步骤:放、拨、调、测、读、收。

(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身边一些小物体的质量,并通过讨论、交流和协作,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点。)

4、巧记妙学掌握重点

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先把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0”

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砝

读准质量收完备,三点注意要记清

5、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例1:(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的刻度线处。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铜块的质量:把铜块放在天平的盘内。

例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_________盘,测得盛有水的烧杯的质量如图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2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两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与乌苏里-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总结:北-头顶黑龙-

南-脚踩曾母暗沙

东-嘴喝两-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

(提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三、海洋和岛屿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海洋和岛屿

〔活动〕读课本图1-4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东 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

南 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 亚――阿富汗

中 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北 亚――俄罗斯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3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

部不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一、课前复习:

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3.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二、新课引入问题的提出:课件1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

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1、我们可以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实验探究: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2)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教师板书)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3)讲述实验步骤:

一面讲述,一面演示。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实验步骤",表清楚应当怎样做实验,通过实验要研究什么问题。实验时,注意金属盒口朝着什么方向,并要保持橡皮膜在液体(水或盐水)中的深度相同的同时,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认真做好记录。

(4)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一部份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5)实验完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分别请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一组同学说一说,在同一深度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两部分同学所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课堂讨论(教师问,学生答)、

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问: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或盐水)时,在U形管中观察到什么?(学生答:U形管的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问: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问: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仍有高度差,表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问: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个高度差相等,表明液体内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问: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个高度差相等,表明液体内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问: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处时,这个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6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比在3厘米处大,9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更大,表明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问: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4知识拓展

利用压强公式P=F/S推到液体压强公式见课件

三、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讲述:这节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分组实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发扬这种研究问题的精神,认真学好物理知识。2.请同学们整理好自己桌上的器材。

四、、课堂练习:

见课件

五、、布置作业:

六、课后小计: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4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5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的许多教师都步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因而往往采取的是“满堂灌”的形式,然而,这与现代的教学理念是格格不入的。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再以俯瞰的姿态来看待学生,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以“引导者”的姿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的过程,从而体验到重塑知识形成过程而带来的乐趣。物理课堂普遍沉闷、枯燥,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选择物理教学活动,尽可能地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多留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答案,少给些“框架”,框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展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二)过于强调基础知识而轻视对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有个度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非常好,却在做题中或者是实践中无法很好地将其应用,那结果将是适得其反、本末倒置的。我们的物理学习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考虑问题时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对待问题严谨的态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无论是对其学习还是生活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才是我们学习基础知识的真正目的。教师要懂得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起来,避免陷入“基础知识为天”的误区。

(三)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师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忽略教学本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地位越来越突出。多媒体在为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课件,盲目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了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无法真正地落到实处。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耗费精力较大,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势必会影响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与理解,影响课堂的效果。多媒体课件使许多教师省去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PPT课件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成了“放电影”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就成了走马观花,使得学生无法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的认识似是而非,从而使得整个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无法将多媒体的益处真正地落到实处。

(四)师生之间的互动过于“僵硬”

师生互动应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富有特色的活动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然而,有许多教师只是单纯为了满足课标的要求而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活动,考虑并不周全,大多是流于形式的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失去了真正的教学意义。亦或是太为大众化的“一问一答”式的师生互动,使得学生根本不能提起兴趣,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就成为了物理教学课堂中的一项重要的问题。

(五)物理实验环节不被重视,其作用得不到发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而物理是需要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的一个学科,两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然而在现实的物理教学当中,相当一大部分教师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对习题的练习上,往往忽略了物理教学中的这一重要的环节——实验,有趣的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的时候会尽自己的所能设计出更多的实验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若在物理教学环节中忽略实验这一环节,必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解决课堂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一)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要想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享受学习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如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在讲授完课标的课程以后,留给学生一些自己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做一些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自由结组,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就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次,教师要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一些方法上的引导,既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又能让学生懂得结合自身的实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留一些引导性的预习思考题,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当教师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也更能提出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最后,创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对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懂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人格以及价值观才能健康地发展,这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教师应在教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中找一个平衡

物理虽然是一门自然学科,但是物理知识中蕴藏的哲理却是十分深刻的&39;。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生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反而可以将二者融会贯通,在教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基本物理知识点时,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友爱是相互的这一道理。在一个集体中只有所有的成员尽自己的所能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才能更多地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关心,从而整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生活在集体中的人就会感到越发的幸福和自豪,使这个集体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一个班集体也是如此。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更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正确看待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便捷、直观等优点,若能避免本文上述的那些误区,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到实践教学工作中来,必将能为教学工作作出巨大的贡献。因此,要想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首先,必须要对多媒体技术要有清醒的认识,避免使用的盲目性,在课堂上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样一来两者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要提高制作课件技术的能力,制作课件的内容重点要突出,并且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一点,教师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多媒体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做到开放式互动教学

开放式互动教学时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抓住物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主干,对物理中重点难点的部分以及一些知识误区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探究式、开放式的互动,这样开放式的互动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更能体现在课堂上的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因此,做到互动开放式教学就应该从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创建一些有效的互动形式,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结束以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本实验有哪些不足?该如何改进?通过实验你能了解到什么?这一知识点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有所体现?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问题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融会到生活中,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发挥其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常规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此同时为学生留出一些自己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堂实验课结束后,教师要注意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精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实验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去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将情景教学法融入到物理教学当中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法,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问题通过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将难懂的问题生活化,让学生通过情境观察思考问题,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享受到通过情境法学习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教授“物体的沉浮条件”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分别向学生演示一块木头浸入水中、一块铁浸入水中,以及一块石蜡浸入到水和酒精混合的液体中,通过运用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东西来解释这一物理现象,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这种实验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将分层教学法融入到物理教学当中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得各类的学生都能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既不会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局面,更不会使那些不擅长物理的学生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做到分层教学首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物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优缺点所在,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分层,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要照顾到学生的情绪,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是要有针对性地将教学目标分层,低层次的学生达到基础的课表要求,中层次的学生要具备分析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高层次的学生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分层教学法,不仅能让所有的学生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能培养个体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举措。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商榷改进的地方,作为一线中学物理教师的我们,应该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切实地做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开放式的互动教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在完善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对学生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学会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们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改进初中的物理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而努力。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6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G物

研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加入,可使鸡蛋上浮。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G物

在盐水中加入,可使鸡蛋下沉。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G物

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G物

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下沉

力的关系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

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

启发思考:两种情况下v排与v物关系不同

(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7

一.教学设计思路:

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理论,第二课时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第一课时中分析结论的数据是选择绩优学案练习册中的习题,据此引导学生掌握这节课中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因为本节课的实验需要采集数据,如若先做实验,学生实验中不注重细节,采集了错的数据,就很难推理出正确的结论,首因效应的影响不得不得到关注。所以改进措施是直接借用正确数据分析结论,然后做实验,另外,学生在明白了结论的基础上做实验时,自己就会注意细节。如先测量小桶的重力呢还是先测量桶与排出液体的总重,然后倒出其中液体再测量小桶的重力呢?学生自己就会思考到桶上会留有残余液体,排出液体的重力将会减少。实验最终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学生可以自己判断。失败的话,建议他们重新做实验,自己找问题。

本节课中的实验如果直接用手提弹簧测力计,手容易晃动,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改进成在铁架台上固定弹簧测力计,升降台升降液体,从而达到物体稳定浸入液体中,方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第一课时中数据仅有一组,可以提问:一个实验的普遍结论,仅做一次实验能不能得出?介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物理学实验的基础,会自己判断出,不行。一个普遍结论的得出,至少要做三次实验,然后分析,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进一步提问:实验如何做三次,也就是说三次实验中是在改变什么物理量呢,改变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根据本校学情,学生对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一知识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复习旧知中的图片展示。

二.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八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丰富,记忆能力良好,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但仍需直观事物进一步引导。我们班学生理解能力弱,学习自主性较差,布置作业才做,不布置不做,依赖性强,讲的学,不讲的不学,

1学习兴趣不浓厚。

教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上节课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已经使学生明白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的定性关系。本节是对上节课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浮力》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实验过程。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数学表达公式。3.能利用公式:F浮G排m排g液V排g

四.重点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推导。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五.教法

讲授法、实验法

六.学法

观察法、练习法

七.教具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升降台、物体、溢水杯、小桶、适量水

八.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2个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2图片展示:

若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V,那么小桶中溢出的液体的体积为V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

也就是说: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①液体的密度、②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引入新知:

想想: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乘积为排开液体的质量。而我们知道排开液体的重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因而我们可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是否有关?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学习我们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即对浮力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进行比较,实验中想办法得出浮力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这两个物理量)设计实验方案: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示,两者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视重法:F浮GF示)。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可以用溢水杯和测力计测出:溢水杯中盛满液体,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让溢出的液体流入一个小桶中,小桶中的液体就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3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升降台、物体、溢水杯、小桶、适量水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把被测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溢水杯中,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G总(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改变被测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进行

2、3次实验

4采集数据:

注: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每组4-5人,每组中有一个或两个物理相对优秀的学生(组长),对本组实验进行指导,实验中相关简单的操作由本组的后进生完成,如,此实验中有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相关操作,后进生读数,但是组长需同时监督是否正确,避免数据记录错误而影响整个实验的成功。

分析数据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表达式:F浮G排m排g液V排g课后练习(练习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公式):

5板书:

九.教学反思

一次好的旧知识铺垫对学生是否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整节课中的听课状态,乃至整节课能否听懂。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全班同学个个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在探究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在感觉简单的同时又上一个新台阶,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能及时的解决问题,互帮互助,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从用词的准确性(例如: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充分感悟科学的严谨性。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8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了什么)了解、掌握、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对......的探究过程,初步学会......,提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学好物理的信心,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实验探究。

难点:新概念的理解、总结实验规律、各种规律的灵活应用。

3.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常用的导入方法实验导入、联系实际导入、直接导入)

采用联系实际导入法:讲述游乐场激流勇进的过程,提出问题:小车沿着轨道下滑的时候,它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导入新课:用平均速度的知识来解决。

(2)新课讲授(知识点条理清晰的呈现)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授课里面一定要表现出讲课的大体流程,但是不必太过详细。

(3)巩固练习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4)小结作业

①请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②布置课后作业。

4.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9

今天,还是要做练习,昨天主要做了书上的3,4题,今天,把第4题变换个问法,再来做,第4题是:如本节课文图5—11的实验,假设从某时刻t=0开始计时,红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秒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从t=0开始,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秒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4cm、12cm、20cm、28cm……

在图5—15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请在图中标出t等于1s、2s、3s、4s时蜡块的位置,并用平滑曲线描绘蜡块的轨迹。

这个题是练习位移的,合位移与分位移的关系,我想再通过这个题练习一下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还想练习一下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联系,速度变化与两个时刻速度的关系,也就是对于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用一下第二章的实验的知识,得特s=aT2,还有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加末速度,再一半,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所加问法:1、求出1s,2s,3s,4s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并在图中标出。

2、求出0~1s,1~2s,2~3s,3~4s,每1秒前后速度的变化,并画出来。

选几个选择题再练习一下,如下:

10、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也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BD

11、已知船速大于水速,欲横渡宽为d的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头垂直河岸,正对彼岸航行时,渡河时间最短

B、船头垂直对岸,正对彼岸航行,实际航程最短

C、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线垂直河岸此时航程最短

D、船头朝下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增大,此时渡河时间最短AC

上了两节了,3班第二节,4班第三节,第四节休息一节,第五节是二班的课,三班11题只讲了一个问,四班10题只讲了两个问。

上课的做法是,让学生打开书,86页,把第4题再读一遍,原题是合位移与分位移的问法,咱们再看看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情况,以及加速度的问题。我在黑板上把加的两个问法写在黑板上,由中间的玻璃砖上起笔,写到黑板的右侧,每个问写了一行。给同学们10多分钟的时间做,中间看学生做着费劲,又提示了一下,某时刻的速度是由两个分速度合成的,竖直方向的速度好办了,水平方向的速度怎么求,还记得期末考试的实验题吧,要用到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还有得它s=aT2,同学们有的能做个差不多,但做起来好困难呀,这学生实在是基础太差了,温德爽说第一秒内的水平位移是4cm,第一秒末的速度为什么会是8cm,这很正常,但他就是有点想不清楚,计算能力太差了,口算都能算出来,动笔算,算好半天也算不明白。

这节课这个练习题加问法,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很有好处,这对下节开平抛运动是个很好的铺垫,这个内容设计的非常好,很有利于差学苗学校学生的学习。题多了反而不好,应当少而精,不能盲目追求量,要一点点,慢慢来,不能急燥,要求应有更好的耐心。

我这个题是这么讲的,讲的很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讲得一字一板。

不写了,我要上课去了,上午最后一节,第五节,是二班的课。

中午回家吃了点饭,上网看了一下《物理教学反思笔记》,有2000多次点击了,好热的贴子,心里很高兴,回了几句,然后就关了电脑,来到学校,办公室还上着锁,打开锁,取出笔记本电脑,放了一首丁香花,一边放,一边打开了没写完的文章,启动万能五笔,在wps20__中开始了我的文字驰骋。

二班的课,同学们把书翻到86页,做一下第4题,同学们说做完了,那就讲吧,我在黑板上画了直角坐标系,横轴很长,纵轴较短,标上了x,y,物体在1秒末的水平位置是4cm,竖直位置是10cm,在坐标系中描点,第2秒末的位置在哪呢,水平位置是12cm处对不对,学生很多说对,这是在正常不过的,因为太前两个班我已经领教过了,好好看看题,每1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4cm、12cm、20cm、28cm……是什么意思?我在横坐标上4cm的点后画了一个曲线代表第二个1秒的位移是12cm,然后画了一个点,这个点跟原点的距离是16cm,在第二个点的位置在离原点16cm处,很多同学就这么点意思也读不出来,而且这是在第二章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练习了几遍,我的嘴皮子都摩薄了,说归说,还得把把第二个点又找了出来,一个时刻对应的是一个点,也就是一个位置,一段时间对应的是位置的变化,也就是位移,0到1秒末这段时间的位移是,我在黑板上画,0到2秒末这段时间的位移是,也在黑板上画出了,1秒末到2秒末的位移是,在黑板上画,这每个位移又是由水平方向的分量和竖直方向的分量合成的,在黑板上画,下面该你们再做一做了,模仿一下,看能不能模仿上来,同学们纷纷动笔画,这些学生模仿能力太差,真是想出他们是怎样从小学到初中,又到高中的,中国的教育改革好失败。

又过了几分钟,我说,书上这个题的目的是为了练习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咱们再通过这个题,练习一下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再看看速度的变化,这与加速度有关,与合力有关。我在原题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问法,同学们再做一下,说着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问法。

看同学们干比划,就是比划不上,我提示了几句,运动到某点的速度具有水平方向的分量,竖直方向的分量,这时的瞬时速度是这两个分量合成的,现在知道竖直分量,只是不知道水平分量,把此时刻的水平分量求出来是个关健,并在黑板上画了速度的方向,是切线方向,对吧,它是由两个分量合成的,并把它画出来了,水平方向的分量是由水平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决定的,是利用期末考试的实验题的方法,有两个知识点,一是求某点的瞬时速度,另一个求加速度,好好想想,做吧,然后就到下边走走,看同学们做,只见同学们,捂捂扎扎,真是笨的要命,苏东明问,老师,你那是画的速度时间图象呀,我这个气呀,不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标上v,t,这才是速度时间图象,这个是分速度,合速度,都是速度,哪来的速度时间图象。

又等学生做了一会,有的学生不认真做,在那玩,我板着面孔说,认真做,个别的学生不再玩了,看着他们在本上写写算算,心里暗笑,真听话,我好象在放猪,他们现在的思维能力不是一天两天混成的,也是日积月累呀,开讲了,水平方向上第二秒末的速度怎么求呢,在黑板右侧画了一个纸带,第二章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点,0.02秒就是一个时间间隔,为了便于测量,我们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就是5个0.02秒,是0.1秒,T=0.1秒,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任何一个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所用的时间,也就是前一段距离加上后一段距离,再除以2倍的T,在这个题中的水平速度,第1秒末的瞬时速度就等于4加12等于16,再除以2秒,就是8cm每秒,在1秒末的点上画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8,竖直方向的速度是10,画出合速度,是切线方向,所以合速度的大小是根号下164cm每秒,在黑板上画出来,第二秒末的水平速度是12加20等于32,再除以2,是16cm每秒,又在黑板上画出了,同学们在算算后面的两个吧,同学们又开算,总算是能明白,又会点了,我看有的同学画的水平点不对,上面标着1秒,2秒,距离一样,画出来的图象是直线,这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不是速度时间图象,这个横轴是x,并不表示时间,指的是距离,但学生却会认为是时间轴,这脑袋是怎么想的呢,我说,你们这脑袋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小学老师,初中老师怎么教的,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学的,真是愁死我了,你们真是猪都不如,好好学,过两年就能撵上我了,就能赶上猪了,同学们笑。

下面看第二个问,0时刻的速度没有水平分量,竖直分量是10,这就是此时的速度,1秒末的速度竖直方向是10,水平方向是8,这个是合速度,看0时刻的速度与1秒末的速度变了多少,在黑板上画出矢量图,速度增量是水平的,大小是8cm每秒,再看第二秒末的速度与第三秒末的速度,在黑板上画出矢量图,速度增量也是8cm每秒,这个速度增量可以用另外的公式算,板演,得它S=aT2,得它S是8cm,T是1秒,所以加速度是8cm每2次方秒,1秒钟的速度增量就是8cm每秒,后边最后一个点的速度矢量图边讲边画,后面还有,就点点了,继续拓展,速度变的原因是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得它V=at,有加速度的原因是有向右的恒力,把这个图顺时针转90度,用手比划,这个竖直向上的速度,就成了水平的了,水平向右的力就成了竖直向下了,就可以看成,手中拿着粉笔头,水平抛出,在空气阻力忽略的情况下,就是平抛运动,学生点头,我讲这个题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下节的平抛运动,这个同学们理解了吗,同学们再仔细想想这个题,好好模仿一下吧,然后我的手往下一耷拉,不要撩下爪就忘了,咱们都属耗子了,不要这样,认真点,不能学点,马上就忘了呀,学生们笑。还有不到1分钟了,后两个选择题就不讲了,我等了等,铃响了。

反思:这节课上的很成功,面对这样的学苗,真是没办法,但确实有好多学生在认真地学,老师的信心来源于对教育的反馈,虽然有的学生学不会,但还有那么多同学在学,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这种执着是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的,但我现在依然执着,我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人与人是不同的,生下来,基因就不一样,怎么能让他们一样呢,不管怎样都要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只要他们能认真的跟着你学,这就足够了,足可以使你不辞辛劳的为他们努力工作,而不是混一天是一天,抓住知识点,找到学生的出错的地方,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30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磁性黑板,电路元件卡片一套。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或低压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1.5伏”的小灯泡及灯座各一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预习题1~7题(在教师启发下,教师问,学生答),边讨论边板书: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电路图、数据表格。

当讨论到实验器材时学生回答一个器材,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器材卡片。学生回答完,磁性黑板上贴有如图1所示的器材卡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器材,再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在课前就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器材”位置处)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伏;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______欧;

最大允许电流是_______安;

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伏;

电流表量程选_______安;

电源________用。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当讨论到5、6两题,先后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第一位同学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第二位同学按照第一位同学的电路图把磁性黑板上的图9梍4连接起来,第三位同学把自己设计的数据表格写到黑板上。

2、教师讲述实验注意事项(把下面(1)、(2)两点课前写在黑板上)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位置。(可对照图9一4讲述)

(2)使U=1.2U额时,要小心移动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过大,烧坏灯泡。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认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若没有把握,可请老师检查。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数据表格中记下U、I,算出P额。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记录和计算。

(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记录和计算。

4、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1)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选一实验做得好的同学将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中。

(2)讨论

①从实验看出,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这样做好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

②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该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③若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2伏,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若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又如何?(对照图9梍4分析。)

④两只额定电压都是1.5伏的相同的小灯泡,如何连接才能正常发光?(串联,电源电压是3伏;并联,电源电压是1.5伏。)

(3)教师小结P实与P额的三种关系和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才能正常工作。

(四)说明

l、使用磁性黑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一般或较差,能力不够的同学,还可帮助他们顺利连接线路,做好实验。如无磁性黑板可用绒布板(或其他)代替。

2、器材卡片的制作是这样:找一张较硬的白纸(如挂历纸),裁成一个长约13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白纸上画出图形,如要制作灯泡卡片,就在白纸上画出如图9梍5所示的灯泡图形,用水彩笔涂上色彩,然后在纸上订上订书针或别上三四个圆形针,这样灯泡卡片就做好了,就可以往磁性黑板上贴。如用薄铁皮做也是一样。

3、实验前,要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2),在U=1.2U额的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少损坏小灯泡。电源最好用干电池,也是为了少损坏灯泡。

4、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实验较快,可再发给他们一个“2.5V”的小灯泡,共用电池。把“1.5V”“2.5V”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观察谁亮?为什么?若并联呢?

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