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教案 >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时间: 新华 八年级教案

教案编写需要依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质量。优秀的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1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

教学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y=

【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200-x)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x)吨与(60+x)吨.y与x的关系式为:y=20x+25(200-x)+15(240-x)+24(60+x),即y=4x+10040(0≤x≤200).

由图象可看出:当x=0时,y有最小值10040,因此,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运费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19练习.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20习题14.2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14.2.2一次函数(4)

1、一次函数的应用例: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3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全等形的概念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2、在具体情境中,会使用全等符号“≌”标注两个全等三角形

3、会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

教学用具:幻灯、全等三角形、剪刀、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问题:在平面内,我们学过哪几种图形的变换?共同的性质是什么?今天我们在它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

(二)、新授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A、(幻灯)引出完全重合。

问题: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的例子吗?

让学生讨论,交流结果,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考与发现,教师可列举一些例子。

B、教师归纳

(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2、会使用全等符号“≌”标注两个全等三角形和找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学生活动:每位同学用剪刀把准备好的全等三角形剪下来,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加深概念的理解。

B、教师活动:将剪好的两个全等三角形贴在黑板上,标上顶点字母。

引出:(1)、△ABC全等于△A′B′C′,全等于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作:△ABC△≌△A′B′C′。

(2)、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顶点。

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边。

对应角:互相重合的角。

学生试结合图,在ABC△≌△A′B′C′中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C、师生活动:将叠合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块沿任意直线作轴反射,摆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不同位置的组合图形,并指出对应元素。

D、(幻灯2)出示习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后与同学交流,教师查巡学生练习的情况,最后师生归纳找对应角,找对应边的方法。

E、(幻灯3)归纳找对应角、找对应边的方法。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A、在各种不同的变换下得到图形中,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对应边、对应角不变,得出下面两条性质:

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性质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幻灯4)找出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边与相等的角。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71页“练习”

四、总结归纳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会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与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5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

(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

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

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略)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

(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应用

(1)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

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D⊥BC

分析:(设问程序)

(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

(2)要证∠1=

只要证什么?(3)要证∠1=∠2只要证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证明:(略)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6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8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1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问题2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

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问题1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问题2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平角)

问题3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

(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

(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

问题1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

问题2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

问题3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

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

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

通过上面四个例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讲评等教学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是很重要的。

4、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根据例4的度数的求法,思考如下问题:

(3)如图5,过D点画AB的平行线MN,与AC、BC交于点M、N,则的度数多少?

(4)当MN绕着点D旋转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变化1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仍在线段AC、BC上时,=

变化2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上,与BC的交点在BC的延长线上时,

变化3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与BC的交点在线段BC上时,=

变化4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在C点时,=

经过这样的变式、发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运动变化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

5、小结

通过设置问题:“本节在知识方面以及在思想方法方面你有怎样的收获?”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注意:辅助线的作用及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433

b、上交作业P4216、17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角角边.

2.三角形全等条件小结.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4.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操作、?归纳获得数学规律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3.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图、探究、归纳、交流,使学生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复习:

(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

三个角、三个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三种:

①定义;

②SSS;

③SAS.

2.[师]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

导入新课

[师]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

[生]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做一做: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与同伴交流,发现规律.

教师活动:检查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活动结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

提炼规律: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师]我们刚才做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随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A′B′呢?

[生]能.

学生口述画法,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加深对“ASA”的理解.

[生]①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

②画线段A′B′,使A′B′=AB.

③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A′B′、∠EB′A,使∠D′AB=∠CAB,∠EB′A′=∠CBA.

④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即可得到△A′B′C′.

将△A′B′C′与△ABC重叠,发现两三角形全等.

[师]

于是我们发现规律: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这又是一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生]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

[师]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温故而知新嘛,请同学们来验证这种想法.

【教学过程设计】:

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证明:∵∠A+∠B+∠C=∠D+∠E+∠F=180°

∠A=∠D,∠B=∠E

∴∠A+∠B=∠D+∠E

∴∠C=∠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于是得规律: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39;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例]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

求证:AD=AE.

[师生共析]AD和AE分别在△ADC和△AEB中,所以要证AD=AE,只需证明△ADC≌△AEB即可.

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证明:在△ADC和△AEB中

所以△ADC≌△AEB(ASA)

所以AD=AE.

[师]到此为止,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条件探索三角形全等问题已全部结束.请同学们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做一个小结.

学生活动:自我回忆总结,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补充.

有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

推证两三角形全等,要学会联系思考其条件,找它们对应相等的元素,这样有利于获得解题途径.

练习: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图(1)中由“ASA”可证得△ACD≌△ACB.图(2)由“AAS”可证得△ACE≌△BDC.

【课堂作业】1.如图,BO=OC,AO=DO,则△AOB与△DOC全等吗?

小亮的思考过程如下.

△AOB≌△DOC

2、已知△ABC和△A′B′C′,下列条件中,不能保证△ABC和△A′B′C?′全等的是()

A.AB=A′B′AC=A′C′BC=B′C′

B.∠A=∠A′∠B=∠B′AC=A′C′

C.AB=A′B′AC=A′C′∠A=∠A′

D.AB=A′B′BC=B′C′∠C=∠C′

3、要说明△ABC和△A′B′C′全等,已知条件为AB=A′B′,∠A=∠A′,不需要的条件为()

A.∠B=∠B′B.∠C=∠C′;C.AC=A′C′D.BC=B′C′

4、要说明△ABC和△A′B′C′全等,已知∠A=∠A′,∠B=∠B′,则不需要的条件是(A.∠C=∠C′B.AB=A′B′;C.AC=A′C′D.BC=B′C′

5、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应边上的三条高分别相等;B.对应边的三条中线分别相等

C.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两个三角形的任何线段相等

6、如图,已知∠A=∠D,AB=DE,AF=CD,BC=EF.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3.

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来判断、证明及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自己动手并总结推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进行判断,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体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2.通过对判定方法的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领会分类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2、3的推导过程,掌握判定方法2、3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推导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投影片

[生]有四对相似三角形,它们是△AEF∽△DEC,△AFB∽△ACD,△AEB∽△CED,△AEF∽△EBA.他们相似的理由都是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师]现在我们已经有两种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一种是定义,一种是判定方法1,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一问题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是只从角的方面考虑的,下面我们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我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也有只用边来进行判断的,即SSS公理.大家能不能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只用边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呢?

[生]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投影片

个组取一个相同的k值,不同的组取不同的k值,好吗?

[生]好.

[师]经过大家的亲身参与体会,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结论为∠A=∠A′,∠B=∠B′,∠C=∠C′

△ABC∽△A′B′C′,理由是:

∠A=∠A′,∠B=∠B′,∠C=∠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知:△ABC∽△A′B′C′.

[师]其他组的同学的结论相同吗?

[生]相同.

[师]经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师]前面两种判定方法我们都是只从角或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的,下面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还是要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ASA,SAS,AAS,其中ASA、AAS我们就不用考虑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判定方法1、3,下面来验证SAS,大家还是先猜想,然后再验证.

[生]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好,下面我们还是由大家自己推导吧.请看投影片

[师]请大家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同时还要采取不同的组取不同的值法.

[生]按照要求作出的△ABC与△A′B′C′中,有∠B=∠B′,∠C=∠C′,因此根据判定方法1可知,△ABC∽△A′B′C′.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又探索出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想一想

107

[师]下面验证SSA,即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SSA就不成立.大家还可以仿照上面的验证过程来进行推导,下面是小明和小颖分别画出的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从上面的图中可以得出结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不相似.

4.做一做

[师]在这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完了一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生]一共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定义法.

第二种:即判定方法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三种:即判定方法2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四种:即判定方法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从这四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判定方法比较麻烦,需要研究三对角、三对边,而后面的几种方法最多只需要研究三对边或角,因此定义法一般不利用.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角,就用第二种判定方法;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边,就用第三种判定方法;如果既有角又有边,则可考虑用第四种方法判断.

5.议一议

如图,△ABC与△A′B′C′相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

[生]解:△ABC∽△A′B′C′.

判断方法有.

1.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4.定义法.

(三)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下面每组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生]解:(1)△ABC∽△DEF

∴△ABC∽△DEF

(2)在△ABC中

AB=2,AC=6

∵∠A=∠A

∴△ABC∽△AEF

(四)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依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与△A′B′C′是不是相似,并说明为什么.

(1)∠A=120°,AB=7cm,AC=14cm,

∠A′=120°,A′B′=3cm,A′C′=6cm,

(2)AB=4cm,BC=6cm,AC=8cm,

A′B′=12cm,B′C′=18cm,A′C′=24cm.解:

又∵∠A=∠A′

∴△ABC∽△A′B′C′(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BC∽△A′B′C′(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五)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相似三角形的另两种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培养了大家的探索精神,同时让学生懂得了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里就是能利用判定方法进行有关证明.

八年级教案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am+n(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amn(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a3?5=a?2,于是得到a?2=(a≠0).

二、总结:一般地,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am+n(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1.2×10?5.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1.2×10?2,0.0012=1.2×10?3,0.00012=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