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板书设计,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
课时1高一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极限”的思想,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应从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到瞬时速度;另一方面从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上采用无限分割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也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5)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
(6)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思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验讨论、启发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男女比例相当,由于是普通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而且基础差,但是学生比较刻苦,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是很浓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启发式,随机通达式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视频、、动画、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引入新课播放:刘易斯百米赛跑视频前面作业中我们已经算过的刘易斯在百米赛跑过程中每个10m内的平均速度,只能大体反映刘易斯在百米赛跑中的快慢变化情况.为了对变速运动作精确的描述,还需要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学生讨论总结: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不能精确地描述
为真实情境进行设计:刘易斯百米赛跑视
二、新课教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velocity)。平时说到的百米赛跑运动员冲线的速度,子弹飞出枪口的速度、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时的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instantaneousspeed,简称速率)。汽车行驶中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就是瞬时速率(如课本P32图1—21)。
实验探究——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实验装置如课本P33图1—22,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装有光电门,其中A管发出光线,B管接收光线。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遮光板的宽度Δs和测出的时间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Δs/Δt)。由于遮光板的宽度Δs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学生理解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叫速率),又有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
播放实验视频
真是情境
播放实验视频
讨论与思考(课本P33)之后学习S-T图像讨论与思考(课本P33)物体的运动情况,除了用语言文字和数学公式描述外,还可以直观地用图像来描述,给出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
时间
t/s04.910.015.119.9
位移
s/m010020__00400
提问:请同学以上面图表所给出的数据,以横轴为(t)轴,纵轴为位移(s)轴,用描点法作图,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像,s与t存在一个什么函数关系?
教师边看边指导,然后把同学所画的图像在投影仪(实物)上打出。
总结:可以看出几个点几乎都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s与t成正比。
提问:图像如何反映汽车运动的速度?
总结:图像的斜率反映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利用图像可以比较方便地处理实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重视图像的学习。
学生模拟现场
投影仪
案例分析请把龟兔赛跑的过程粗略地用s—t图像表示出来。(提示:乌龟和兔子从同一地点出发,假定跑动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与解答:
开始时,兔子的速度大,反映在图像上,是它的斜率比较大(比较陡),在同一时间内,兔子通过的位移大。接着,骄傲的兔子打瞌睡了,时间不停地流逝,兔子的位移没有变化。乌龟的速度虽然小,却一直不停地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等到兔子猛然醒来,发现乌龟已快接近终点了,于是,兔子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奔(图像的斜率更大),可为时已晚,最后乌龟取得了胜利。(s—t图像如下图。)
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知识点教学目标评价方法备注
瞬时速度知道课堂检测
位移-时间图像理解课堂作业
八、帮助和总结
本节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极限”的思想,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应从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到瞬时速度;另一方面从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上采用无限分割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本节教学主要采用自己动手、类比对照等方法,使图像中的物理意义便的很简单,很清楚,使学生从简单入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多角度处理物理问题,为以后讲述图像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任教班级属重点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分组实验、直观演示、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下沉、悬浮,上浮和漂浮。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将已经设计好的表格内容在学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用电脑渐进地展现出来(如表1所示),并以动画形式将用实验难以缓慢展现的物体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也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较生动的感性认识。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来引入:乒乓球在水中会上浮,这个现象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中,这个塞在瓶口的乒乓球为什么不会上浮?这里又制造了本节课的一个兴奋点,使学生有了一种急切需要解惑的心情。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并设计了一个软件,将抽象、难懂的压力方向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加强了直观性。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图2器材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作好了准备。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重点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设计了一个软件,用图示方式将实验方法和步骤表现出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4、布置作业:
课本P1423、4、5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3
【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科学方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皮、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见图1)、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挂图1:显示桌而微小形变装置示意图(见图2)、挂图2:比较重力与弹力(见表1)。
表1比较重力与弹力
【设计思想】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助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根据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3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以“提出问题——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12个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与研究;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指出,弹力与重力一样,是依性质而命名的一种力。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弹力展开对3个方面问题的讨论,以弄清弹力的来由、弹力所遵从的规律。
二、研究问题1:什么是形变?
教师指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实验入手,从观察启步。我们的研究也将这样进行。关于什么是形变,将演示一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和变化发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
演示实验6:纸张被手揉皱。
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实验桌,桌面有形状变化吗?
请学生再观察,观察物体形状的微小变化,并讲解观察的方法——把微小效应“放大”的实验方法。
演示实验7: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
演示实验8: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
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么多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改变。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有哪些形式。归纳出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它们属于两类情况: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可恢复原状;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复到原状。
至此,对什么是形变的问题作一小结。
三、研究问题2:什么是弹力?
这里安排4个演示弹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弹力发生的条件。
演示实验9: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
演示实验10: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物理小车推出。
演示实验11: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物理小车拉过来。
演示实验12:扭转着的橡筋条使与之相系的螺旋桨转动。
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出弹力发生的两个条件:(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施力物体必须发生了弹性形变。教师指出,这是直接判断有无弹力存在的基本依据。
作出什么是弹力的结论。
四、研究问题3:弹力的方向?大小?
以演示实验9~12中的弹力实验为据,逐一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的方向作具体分析,使学生一方面弄清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作为弹力的一种效果而得名,同时,掌握判断它们的方向所依从的规律。
对于弹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与施力物体形变程度有关,不作详细研究,并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x。
五、总结全课
采取将弹力与上一节课学过的重力作比较的方式,既总结了本课知识,又复习了前课内容。
最后,要求学生们课后不仅要回忆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内容,还应体会本课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板书设计】
主黑板:
第一版
问题1:什么是形变?
观察→思考→再观察→
归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发生形状改变。进一步思考→
归纳:
结论:见课本第14、15页。
第二版
问题2:什么是弹力?
观察→
归纳: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直接接触;施力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结论:见课本第15页。
问题3:弹力的大小?方向?
方向:
分析→
归纳: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第三版
具体分析(压力、支持力)→
结论:见课本第16页。
具体分析(绳的拉力)→
结论:见课本第17页。
大小:
分析→
结论:胡克定律。
该定律适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副黑板: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4
《浮力》一课,是前面学过力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知识。它综合运用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解分析等手段进行教学。
一、引课采用生活实例激起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开阔视野
在引入新课时,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空矿泉水瓶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辽宁号、飞艇、热气球、潜水器等图片,知道不仅在液体里面有一个向上的力,气体中也有一个向上的力,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二、采用学生实验,播放视频资料,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1.感知浮力的存在
学生提前准备水盆,给每个小组一个易拉罐,学生对实验都比较兴奋,不由自主地想动一动它。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想不想体验一下,我们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空矿泉水瓶,慢慢向下压,体会手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答案。(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2.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体验浮力存在时,也体验到浮力的大小。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有浮力,下沉的物体有浮力吗?由此,引起学生讨论,自然引出演示实验。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对学生提出为什么示数变小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变小的原因是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F浮=G-F拉。
3.浮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播放视频,把一个用橡皮膜包裹的长方体框架浸没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左右前后凹进的程度,学生会发现前后左右是一样的,上下是不同的。
其次由老师讲解;为什么四周相同,上下不同?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上表面深度小,压强小,压力也小(面积相同),所以液体对上下表面压力不同,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最后演示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原因,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满后,乒乓球还沉在水底没有浮起来,因为乒乓球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始终沉在水底。当用手指堵住瓶颈的出水口,使水慢慢流下并注满后,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上浮。
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的能力
结合前面的学习,提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开始猜想,总结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出几个问题。(初二学生猜想是不全面的,问题中有老师自己的引导。)(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2)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质密度大小是否有关?(3)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给学生提供以下参考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弹簧测力记、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以及塑料块和橡皮泥等。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并不断地思考,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
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
一、热身训练:
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4.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题: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S/m汽车A0.10.20.30.4
汽彻B0.20.40.81.2
运动时间t/s汽车A1234
汽车B0.5123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
三、课堂巩固: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化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种方法比较方便.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D.运动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多的物体,速度越大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米/秒B.3.75米/秒C.4米/秒D.4.5米/秒
7.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A.abB.bcC.bdD.ad
8.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
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⑴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⑵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四、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20__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3.A、B两辆车各自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为3:2,当它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9:8B.2:1C.8:9D.1:2
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A.小明先到终点B.小华先到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A.1米/秒B.5米/秒C.20千米/时D.40千米/时
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
120__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快速公交一号线全程24km,北起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进公交中心站,全程运行时间为40min,快速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km/h.
3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20__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km/h=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h。
4.如图5-16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大小为m/s;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2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A.不变B.变大
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
四、计算题
1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纵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km/s,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市也有震感.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440km,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长时间传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E.U-8888
日期02-05-28
上车10∶00
下车10∶05
单价2.00元
里程6.0km
金额16.00元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如图5-25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们两个人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2:
信息3:
试在一张图中画出两人的速度图像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6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l)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具:木块、木板、细绳,小车。
(四)教学过程
一、进行新课
1.力学中的“功”
(1)引言: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力学里所说的功有它的特殊含义。什么叫功?从本章起开始学习有关功的知识。
板书:“第十四章功
一、功”
(2)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参看图1及图注。
提问并由学生回答讨论以下问题:
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要求回答: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②分析图1,做功的实例:货物、铁塔、火箭和原木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要求回答:货物在竖直向上的举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叉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功。
铁塔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直升飞机的拉力对铁塔做了功。
火箭在竖直向上的燃烧的气体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起飞通过了一段距离,燃烧的气体的压力对火箭做了功。
原木在沿水平向前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前通过了一段距离,马的拉力对原木做了功。
③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3)教师总结并板书:“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着重指出:“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结合课本图14—2,分析两个小朋友做的功等于零的道理。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结合“在极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的冰球”一例,说明没有什么力对冰球做功。
(4)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
②用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研究力对物体做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
2.功的计算
引: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1)演示,画板图如图1并加以分析。
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如图1所示,拉力对小车做了功。
甲:拉力为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s,拉力对小车做功;
乙:拉力为2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s,拉力做的功是甲图中拉力所做功的2倍。
丙:拉力为2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2s,拉力做的功是甲图中拉力所做功的4倍。
小结:可见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2)总结,并板书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W=FS。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3)几点说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③知道1焦的&39;物理意义,知道1焦的大小。
(4)例题:课本图14—3,求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W=F·s=50牛×10米=500焦。
追问:此题中木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对什么物体做功?重力做了功没有?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二、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1.要求学生填写课本章后的“学到了什么”1,然后由学生说出填写内容。
2.讨论本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本节后的练习1、2、3。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7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
进行新课:
1、试验: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先让学生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
结果: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有关现象:
(1)、池底变浅:做图说明
(2)、筷子弯折:做图说明
(3)、海市唇楼:做图说明
(4)、渔民刺鱼:做图说明:
(5)、通过透明物质看物体,都是折射现象,成的都是虚像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折射的三种情况要清晰,能做图。
折射现象的解释:教师应先示范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
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点
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2.骨导的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音叉(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人耳的构造
1、出示人耳的构造挂图.
2、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3、耳聋是怎么回事?
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
4[想想做做]课本第17页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骨传声.
(三)、科学世界——双耳效应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2.双耳效应
四、布置作业
1.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2.布置学生下一节课带乐器。
3.查阅资料了解双声道立体声.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学生分辨1、2、3、4、5、6、7音调的高低
2、实验:钢尺在桌面振动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结论: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4、观察声波的波形、简单介绍示波器
5、想想议议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安全电压
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第三、安全用电常识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安全电压
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课(2&39;)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安全电压(5&39;)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39;)
先让学生将测电笔拆开(事先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测电笔),并对照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39;)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
(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老鼠触电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电的危害。
(3)通过媒体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和视频(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4)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5)练习:
①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②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近,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3&39;)
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达标练习(19&39;)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有一名主持人,有10道抢答题,和8道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最后总分第一的获胜。
四、作业布置(1&39;)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构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常识:“四部”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绝缘层。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⑴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⑵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已知每块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机可以在2分钟内将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处。如果用一个工人来背,把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所用的时间是20小时,试求用这两种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运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机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工人背运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二、进行新课
㈠引入
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板书: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㈡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板书: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1.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
教师给出功率公式和单位,边讲边板书:
单位:瓦特(国际单位制)
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
参阅课本,对功率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㈢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简要说明选购机器考虑它的功率时要从实际出发。
㈣例题:课本例题。教师要把此题分解为几个问题逐个提出,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学生解答完以后教师讲评。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P14:1—4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1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色散现象
(2)物体的颜色
(3)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难点:
(1)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2)会区分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一块圆纸板、一根火柴棍、水彩颜料
2.教学器材:三棱镜、七色光板、红、绿、蓝三色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提出
问题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问:
阳光通过家庭内的养鱼缸,有时会在墙上出现彩色的光带.在阳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人工喷泉在空中喷出的细小水珠,有时也能形成“人造彩虹”……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阳光是由这些美丽的色彩构成的吗?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思考
光的色散演示实验:
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墙上形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学生观察
七色光
复合成
白光使用七色光板,通过快速旋转来演示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现象。
请学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颜色比例,画在圆盘上,现场制作七色光板。
让学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制作七色光板:
在预先准备好的圆纸板上,划分成六个面积不等的扇形,扇形区的颜色和圆心角按逆时针顺序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颜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笔涂上,也可以贴上不同颜色的色纸.然后用笔在圆盘中心扎一个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
学生做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转动这个圆盘,观察盘上颜色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2
作为一名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通过这次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我深深领悟到:物理是一门既抽象又贴近生活的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难学难懂。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改变这种状况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物理与学生生活实际融合一体。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以下是我反思到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设置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学科与生活的科学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相应的事例、现象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有利于增强物理学科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欲望和热情,调动学生兴趣,促使物理走向学生。从学生生活层面切入教学,设置情境,关键是把握学生生活与知识点的融合点,找准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知识的理解
与教材中事实材料显现的理想化实际相比,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贴近性,现实性强的特点。在物理科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实际来阐明物理概念、观点,并用物理学科的
观点、理论去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实现教学通俗化,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疑惑为信服,从而大大增强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三、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定律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开采和利用学生这一重要资源,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物理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欲,实现物理教学的通俗化,强化物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进而开拓物理教学的新境界,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3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2、学会使用酒精灯。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测量。
重点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自然界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2、物质处于固态时,有一定的和;处于液态时,有一定的没有一定的;处于气态时,没有固定的
和。
3、酒精灯使用:
(1)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应该用加热;
(2)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应该用去点燃;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盖灭,不能;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扑盖。
4、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那么物质处于那种状态与有关。
5、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的性质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温标,该温标是由国物理学家首先规定,标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7、0度的规定:。
8、100度的规定:。
三、探究新知:
1、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态成分的有,只含液态成分的有,含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
2、一块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另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2℃,降低了10℃后,冰的温度变为。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它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有:、、。
5、—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20摄氏度D、零下20摄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两者温度相比较()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A、上升的示数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高的多,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高的高,示数也大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C;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填会或不会)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习惯于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即讲授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惯性》这一节内容。对于惯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而且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这节课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五个实验,即1.惯性球;2.小车运木块(起动和刹车);3.用钢尺打击叠在一起的彩色木环;4.套紧铁锤;5.杯子倒水等。通过在课堂上演示这些实验,化抽象为具体一,由静到动,由易到难,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十分轻松活跃。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通过让学生动手的形式来探求知识。这节课设计的五个实验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探求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贯穿“猜测—→演示—→分析—→归纳”这么一条主线。在做每一个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看看谁猜得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操作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本节课中,当学生完成利用惯性将锤头与手柄套紧的实验,并说明其原理后,老师不是简单问“对不对”,然后就此结束,而是接着提问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这样一问顿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可拿其它铁锤来锤紧;可用锤头撞击地面或墙面;还有的说可在松动的锤头与手柄的间隙里打入钉子或木条等等。老师首先肯定同学们能积极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非常好,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与利用惯性的方法的优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运用惯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通过积极采用发散思维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十分有益。
四、充分地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德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密切相联系,它的许多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根据惯性知识的特点,结合本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管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扬中市交通秩序管理违章处罚条例》第六条规定:自行车转弯前不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突然猛拐的处5元罚款。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所学惯性知识充分展开讨论,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违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严格遵守交通秩序的自觉性。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声的利用》,我将从教材分析等说起。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五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
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教法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擂台赛式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程序分析
引入新课
(3分钟)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由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自然将课题导向“声的利用”【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新课教学
(35分钟)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20分钟)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实践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⑴必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⑵。抢答题①教师演示演示水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用木棍划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影。
②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可进行小组讨论,正确完成的加200分。③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实验器材验证声可传递能量。说出创新实验的每组加200分。
﹙二﹚播放《声的利用》课件(10分钟)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利用声的科技成果。丰富学生的视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三﹚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5分钟)
要求学生利用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发明的小组加上300分
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赶咬人的雌蚊
利用猫的叫声来赶走老鼠
归纳小结与评估(3分钟)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巩固反馈(4分钟)
1、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选用课时优化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6
(一)教材:《物理通报》编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标(用小黑板展示)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运用范围。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三)教学过程
1诊断性目标测试
1.1什么叫浮力?它的方向朝哪?
学生: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作用。这种作用力叫浮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1.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个上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2新课教学
2.1通过实验观察、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将一个瘪的空牙膏管放进一个盛水的容器里,则见它沉入水底(课前布置学生带一个空牙膏管和一只杯子,进行边教边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时教师提问:这个瘪的空牙膏壳为什么沉不下去呢?学生答:因为这个牙膏管比水重。
教师对于学生这样的回答,即不肯定也不否定。接着将瘪的牙膏管整成鼓状,再放进水里,鼓的牙膏管却浮于水面并未下沉(图1)。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管(其重力不变),瘪的就下沉,而鼓的就上浮呢?
学生面对这种“矛盾”的事实,思想活跃,开动脑筋寻找理由来进行解释。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学生想到:鼓的牙膏管体积变大了,它受到的浮力也变大了,所以上浮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牙膏管浮在水面时,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学生答:受二个力作用,即重力和浮力。接着教师在空牙膏管中加一些细砂粒,并引导学生观察牙膏管将随着加进去的重物的增多而逐渐下沉。
这时教师问:一个浸在水中的物体,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让学生从上述一系列的事实中,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开始时,学生回答的不准确,不完整,再让同学们讨论补充,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大。
2.2根据实验、推理导出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上述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学生对浮力的大小有了初步认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两种方法去研究它。
①实验法导出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教科书(物理通报杂志社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18页,演示图2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溢水杯中盛水,使水面跟溢水杯管口相平,弹簧秤甲吊着铁块,弹簧秤乙吊着一个小容器,并使溢水杯中溢出的水能流入小容器中。
将铁块部分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比较知道:弹簧秤甲减小的示数与弹簧秤乙增大的示数相等。再将铁块全部浸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甲、乙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发现甲弹簧秤示数减小的仍等于乙弹簧秤示数增加的。这时教师进行分析:甲弹簧秤示数减小的原因是因为铁块在水中受到浮力,浮力大小就是弹簧秤甲的示数减小数值,弹簧秤乙示数增加的原因就是因为溢水杯中流出的水使其重力增大。溢水杯溢出的水就是铁块在水中所排开的水。通过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总是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然后提出把上述的铁块换成石块和铝块等其他物体,把溢水杯中的水换成煤油或盐水等其他液体,得出的结论仍相同。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上述通过实验法已导出了阿基米德原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教师对阿基米德原理又做了几点说明:a.物体在液体中,不论是部分浸入还是全部浸入,均受到浮力作用;b.浮力的大小和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相等;c.本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d.原理的教学表达式为
F浮=G排液
或F浮=ρ液V排液g
或F浮=ρ液V物浸g
②推理法导出阿基米德原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达到熟练应用。教师又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推理法,导出了阿基米德原理。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一圆柱体浸入某液体中,上下底面都为S,高为h,则其体积为V=Sh,设圆柱体上底面的压强为p0,则液体对上底面的压力p0S,液体对下底面的压强为:p0+ρ液gh,则下底面所受液体对它的压力为:p0S+ρ液ghS。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由上下两底面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F下底-F上底,而F下的方向竖直向上,F上的方向竖直向下,且F下>F上。故浮力的方向与下底面所受压力的方向一致,竖直向上。浮力大小为
F浮=F下-F上=p下S-p上S
=p0S+ρ液ghS-p0S=ρ液gsh
=ρ液V物浸g=ρ液V排液g=m排液g
=G排液
③例题:有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完全浸入水中,它的上表面离水面10厘米,且与水面平行。计算正方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
对上述例题教师采用了计算压力差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两种方法讲解(过程略)。
3巩固新课(略)
4布置作业(略)
(四)教学说明
这节课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对牙膏皮的沉浮即感到迷惑,又觉得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又用实验法、推理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导出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法直观、简明、易懂,推理法逻辑思维性强。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认识由浅入深,由知道到理解,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接着教师又举了一个例子,用两种方法解答了它,使学生掌握了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7
设计理念:
本节是在前面学生对光和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光是如何传播的进行的进一步探究。主要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推测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去解释影的形成原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以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和概括推理的思维能力;再引导学生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去解释影的成因,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在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排队看齐这样一些应用光是直线传播规律的事例,以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课程的情感。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积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好多老师来听课啊,紧张吗?
生:紧张或不紧张
师:老师都有点紧张了,我们先来聊聊天轻松一下。今天冷吗?
生:冷或不冷
师:比起前段日子要冷多了,大家都已经穿长袖了。快到冬天了吧?
生:是
师:冬季是从几月份开始的啊
生:12月
师:今天已经是10月13号了,再过一个多月就到冬天了,一项到冬天我就觉得冷,我就想去晒太阳。记得小时候的时候,我便晒太阳还边想一个问题‘太阳离我这么远,它是怎么跑到我身上的呢?你们想过吗?
生:没有
师:就好像这个手电筒一样,他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打开手电筒照在黑板上)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设计意图:开课时会来很多老师,学生和上课老师难免都会有些紧张,而引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如果引入生硬的话,学生会为老师担心而紧张,而老师自己也会觉得很不自然。引入过急或过勉强,都会影响到师生的心情,甚至是听课老师都会为此捏一把汗。所以我的意图就是把学生和听课老师都不知不觉的带入课堂,自己在聊天的过程中也能缓解紧张感。)
二、讨论光的路径并收集证据
师:(打开手电筒,把光照在黑板上)请同学用手描绘一下光是怎么到达黑板上的。
生:用手描绘
师:你们认同吗?光走的真的是笔直笔直的吗,没有一点弯曲吗?
(意图:反问一句学生,因为学生还是没有底细,反问可以激发学生的矛盾,有了矛盾,才能产生问题)
生;有弯曲!……没弯曲!
师:你们有证据吗?自己看到的或者自己做过的都行。
生:举例——1、晚上的车灯看起来是直的
2、云缝里的阳光是直的
3、晚上的手电筒光是直的
4、雷射灯看起来是直的
………………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看到的目击证据而已,要想彻底的说服我还不够
生:那我们做实验
师:那好,你们先讨论一下怎么做实验
(用激将法,激发学生去想办法的兴趣)
学生想的办法——1、让光通过弯曲的水管
2、让光通过带孔的纸片
……………………
教师先自己在前面演示一下水管的实验(结果光不能通过弯曲的水管)
师:这样就能说明光是直的吗?如果光能够弯曲一点点呢,那它也通不过水管啊,有没有更精确的实验?
(意图是让学生能够想到更好的实验方法,也为了培养学生做实验的严谨性)
学生想到很多方法,主要是是想能够改变弯曲程度的材料。这里老师采取最简单的纸片实验。
纸片已经课前发给学生了,教师把手电筒发下去。(提示学生不能用眼睛直接看)
(学生在实验的时候,教师在每组之间来回指引,发现问题)
实验结束后
师:我请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组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和出现的困难或者也可以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碰到的困难的?
生:出现一些难以把孔对直等问题
师:这时候就要体现你们相互合作的精神了,配合的好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意图:找出学生实验时出现的常见的一些问题,让他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得出结论板书黑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光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当人们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后,很聪明,就能把它用起来
如:1、建造高房
2、修公路、建桥等
四、光速的理解
师:当时老师晒太阳还想着一个问题——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它从太阳那里跑到这里要多久啊?
生:8分钟,日地距离1.5亿千米
光速:每秒跑30万千米(板书黑板上)
举例:1、日月距离38万千米
光只须跑1.28秒,前几天美国的火箭到达月球用了4个月
2、地球周长4万千米
光一秒可以跑7.5圈
3、操场一圈200米
光一秒能跑1500万圈
(设计意图:书上学生都看到了光的速度,但是学生对这么大的数字感觉不是很敏感,不知道到底是多快。我从大范围缩小到在学生的身边,其中刚好前几天美国的火箭到达月球用了4个月与光的1.28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光速的快。)
五、课堂总结与自我鼓励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出来了什么?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速度
光的用途
师:为我们一节课研究出来这么多东西来鼓掌!
(学生鼓掌)
师:我相信大家对光还有很多别的疑问,这样,大家把它记下来,看看学完这个单元还有多少不能解决的。看看我们能解决多少书上没有的问题。
(设计意图:我个人认为科学课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在有限的时间探讨研究,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成功的完成一节课这不只是老师的成功,更是学生的成功,所以学生要给自己一些鼓励。这样的鼓励更能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氛围。)
六、板书设计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每秒跑30万千米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子版篇1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观察图像中的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几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
活动一: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
师:我们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板书:一、什么是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
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
那么,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出示动画场景,针对撬石头时用的撬棒得出杠杆关键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得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板书出具体内容)。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板书)
杠杆的共同点(以撬石头为例)
(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39;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板书)
回头再分析刚才动画场景中各机械的支点和力臂(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展示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是杠杆?若为杠杆,确定支点的位置、动力、阻力作用点和方向。
2、关于力臂的教学:
教师:动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点间的长度决定,而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决定。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阻力臂。出示动画实例: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板书)
因此,描述杠杆需要五个要素——支点O、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总称为杠杆的五要素。
下面请同学们画出图中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撬棒、抽水机(介绍杠杆示意图和力臂的画法)。
什么是杠杆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利用杠杆为什么能用小的力产生大的力呢?我们知道人们通常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了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下面我们请同学们通过做实验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板书)
提问:支点与力的作用点间距离的远近一定会给力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吗?那么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实验装置如图
(边说边演示)这里有一杠杆,中间十字交会点就是杠杆的支点O,O点左、右边每隔10厘米chmetcnv>有1条虚线将杠杆等分。现在取5个等质量的钩码,将其中2个挂在杠杆左端第三格上,作为杠杆的阻力 。剩下的3个作为杠杆的动力,若使杠杆平衡,这三个钩码刚好挂在右端第2个格上。改变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继续实验,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将实验结果填在表格内: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板书)
用比例式表示,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板书)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