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教案PPT数学

时间: 新华 大班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大班教案PPT数学,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大班教案PPT数学。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3+6=99-3=6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4+5=99-5=4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2

活动名称:

《9以内的加减》

年龄段:

大班

领域:

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2.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

3.感受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秘密,愿意参与数学游戏。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2.活动难点: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练掌握数字9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每人一套数字卡片、每组一套9的加减算式。

活动过程:

一、情境游戏“小猪佩奇来做客”,复习9的组成。

1.出示图片,练习9的八种分合。

提问:9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根据“乔治弟弟过生日”情境摆出加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观察生日帽的颜色,理解图意摆出加法算式。

(1)根据图片学习列出加法算式“8+1=9”,理解数字及符号代表的意义。

提问:佩奇准备了几顶生日帽,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又给佩奇一顶生日帽,用数字几表示?佩奇一共有几顶生日帽?

(2)观察讨论,尝试列出新的算式“7+2=9”。

提问:不同图案的生日帽,可以列出怎样的加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2.观察气球的大小及形状,摆出加法算式。

(1)根据气球大小不同列出加法算式“6+3=9”。

提问:佩奇准备了几个小气球,用数字几表示?又准备了几个大气球?用数字几表示?佩奇一共有几个气球?

(2)根据气球形状不同列出新的算式“5+4=9”。

提问:不同形状的气球,可以列出怎样的加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3)观察“4+5=9”与“5+4=9”两个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三、根据“给乔治准备礼物”情境摆出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1.观察小熊图片,学习理解图意摆出减法算式。

(1)根据图片学习摆出减法算式“9-4=5”,理解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提问:佩奇一共有九只小熊,用数字几表示?送给弟弟四只小熊,用数字几表示?佩奇还剩下几只小熊?

(2)根据小熊的大小不同,尝试摆出新的'算式“9-3=6”。

提问:大小不同的小熊,可以列出怎样的减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2.观察大小及颜色不同的汽车,列出减法算式。

(1)根据汽车颜色不同列出减法算式“9-2=7”

提问:佩奇一共有九辆汽车,用数字几表示?送给弟弟2辆粉色汽车,用数字几表示?佩奇还剩下几辆小熊?

(2)观察讨论,根据汽车大小不同,尝试列出新的算式“9-1=8”。

提问:不同大小的汽车可以列出怎样的减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3)观察“9-2=7”与“9-1=8”两个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三、分组探索“生日会场”中的加减算式,感受其中蕴藏的数学秘密。

小组合作,找出棒棒糖、杯子、彩旗、蝴蝶结中蕴藏的算式。

活动延伸:

送,引发继续探究寻找相关算式的兴趣。

课后反思:

活动中我以“小猪佩奇给弟弟过生日”的情境,在一步步的推进中,引导幼儿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并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事物的不同之处,能够找出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感知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1.目标的调整。

我将目标调整为: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感受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秘密,愿意参与数学游戏。目标借助于游戏情境,易于幼儿理解,达成度更高。

2.巧用卡通形象及场景,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利用“佩奇给弟弟布置生日会场”“准备生日礼物”的环节,引导孩子观察数量的关系,并且列出算式,在列出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提供操作材料,给与操作机会,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为幼儿准备了适合每个孩子使用的教具,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认知9的加减法,并且从观察、讨论、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知;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形宝宝,教师示范操作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几张白纸,固体胶课件ppt。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王国好不好啊!昨天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参观他的王国。

(2)师:哇!这个王国好大好漂亮啊!国王说他当导游带我们参观他的王国。

(3)师:国王刚才跟我说,他每人送你一个礼物,他的礼物就藏在图形王国里,你们去找找吧?找到他就送给你了。(如果小朋友不敢拿,教师可带头取礼物,说老师找到了然后拿下来)幼:好

(4)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在国王哪里拿到礼物吗?能跟老师说说你拿到了什么形状的礼物?长什么样的?(请个别小朋友说)

(5)师:拿到三角形的.小朋友把你的举起来。(正方形和圆形也一样,从中把纠正一些小朋友)

2、教师讲解,课件ppt示范

(1)师:国王刚才过来跟老师说,他几个图形宝宝不见了,需要小朋友帮他一个忙。帮他找回他的图形宝宝?(出示ppt)

(2)师:小朋友你们很厉害哦!都把图形宝宝找出来了。

师:咦!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把准备好的图形宝宝拿出来,让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师:图形宝宝们想让你们帮个忙。想你们帮他们看看他们手上的东西是不是跟他们一样都长的一样啊?

(3)师:我们先看一下三角形宝宝的东西吧!那个不是跟他一样是三角形啊?

师:刚才我们看了三角形的,现在我们看一下正方形的吧!那个不是正方形啊?

师:三角形宝宝和正方形宝宝我们都看了,我们帮圆形宝宝看看吧!

(4)师:我们帮了图形宝宝一个大忙,图形宝宝送给我们好多图形宝宝哦!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出名字和特点)师:我们有这么多的图形宝宝,能用来做什么好呢?老师手上还有一些白纸和胶水,可以弄什么呢?能不能弄一幅画啊?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那边的桌子上一起研究一下好吗?

(幼儿拼图时间,老师从旁协助)师:小朋友你们拼好没呢?拼好了就拿着自己的画回到座位上做好。

师:小朋友你们组拼得是什么图画阿?你们用的什么图形宝宝阿?大家他说的对不对啊?拼得好看吗?我们表扬他!

师:老师也来拼几幅图!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拼了什么图画?用了什么图形阿?(一副一副让小朋友讲述用了什么图形组成的)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参观了图形王国,还拼了一副这么漂亮的画,我们带这幅画回课室去跟小朋友分享吧!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知高矮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

对,老师和小朋友比,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

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

二、体验比较的方法。

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

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游戏。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

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

请你再看看是谁高?

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

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

小结: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

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

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

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高矮)

请你在班级中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同学。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5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非常感兴趣,我们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许多图形玩具,孩子常会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图形,老师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啊?在我的耐心讲解下孩子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这节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这三个图形的认识,并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进行简单分类。

2、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3、体验游戏的快乐,喜欢几何图形。

活动准备:

神奇的口袋一个,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宝贝们,老师昨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神奇的王国,那里可好玩了,国王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想)

出示神奇的口袋

2、幼儿摸口袋找礼物,复习三角形、圆形、方形,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儿歌:神奇的口袋东西多,__小朋友来摸一摸。

二、游戏部分

1、找图形宝宝

教师:神奇王国的国王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非常高兴,他又给我们送来许多小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

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片若干

教师:好!小朋友们悄悄的走到图形宝宝身边,拿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挂到自己的小脖子上。(手势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轻轻的。

检查并帮助个别幼儿

2、图形宝宝做游戏

教师:图形宝宝们睡醒了,要做游戏了。

教师:我请圆形宝宝和我一起拍拍手。

教师:我请三角形宝宝和我一起跺跺脚。

教师:我请正方形宝宝和我一起跳一跳。

3、图形宝宝找朋友

教师:宝贝们真棒,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教师:当音乐响起来时,图形宝宝们就去找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图形宝宝拉起小手成为好朋友。

一段音乐后

教师:让我们看一看图形宝宝们都找到好朋友没?

帮助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儿

4、送图形宝宝回家

出示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三个小屋

教师:这里是图形宝宝们的家。图形妈妈们已经在门口等着图形宝宝了,图形妈妈长的和图形宝宝是一样的,你们能把图形宝宝送到家里去吗?

三、结束

教师: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你们开不开心?

教师: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神奇王国的国王要请宝贝们去做客,那里有好多其他的图形宝宝,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沿着图形小路边说出图形边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游戏“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具备初步的时间观念,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2、教育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和游戏中具备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搜集和数字12相关的事物:如每年有12个月、12生肖、12路公交车、白天12个小时、夜晚12个小时、钟表上有表示时间的数字1——12等。

2、准备1——12的数字卡片若干套。制作钟表的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讨论和数字12有关的事物,如每年有12个月、12生肖、钟表上有表示时间的数字1——12等。引出主题:复习认识整点,学习认识半点。(昨天我和小朋友约好今天在这儿做游戏,小朋友还记得吗?张杰说“不见不散对吧!”提问一个问题。王老师有一件事情请小朋友帮忙好不好?我做了一些钟表还没有做完,大家帮我好吗?

1、请幼儿给每一个钟表添置时针和分针。(在每一个表针和钟表上都有一个小眼,请你们用铁丝穿上,再用橡皮泥固定住,一个钟表就完成了。)在操作中感知表示整点时的特点: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相应的数字。如3点就是时针指到3,分针不变。(我知道小朋友都认识整点,我来说小朋友来做好不好?7点小朋友就起床,没有睡懒觉的;8点我们就开始吃早饭了;9点我们要喝水;11点是我们在院子里做运动等。)

2、认识半点:半点的特点是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相应的两个数字之间。如8点半就是时针指到8和9中间,分针指到6点。请幼儿在操作中感知。(有的小朋友说6点半就会起床,半点应该如何表示?看王老师,分针就像一个小孩跑得比较快,时针像一个老爷爷跑得比较慢。分针这个小孩跑一圈,时针老爷爷才走一个格表示一个小时。那半个小时就是半点,就应该是小孩跑到一圈的一半的时候,这就是半点。如3点半,示范给幼儿看。)

3、老师简单讲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的规律。

4、和幼儿分两组做游戏。13个幼儿和一个老师一组,其中12个小朋友分别站在12个数字上作钟表,一个幼儿和一个老师做时针和分针在钟表内拉手转圈。中间幼儿听到老师的口令跑到相应的数字前的小朋友面前站好。配合老师站到12点。指导老师在做游戏时说:“钟表钟表滴滴答,小朋友们听准它。现在是上午8点啦。”幼儿就根据老师说的8点找到表示8点的幼儿面前站好,8点的幼儿再出来做游戏,依次进行。半点时的特点是:刘老师和解老师做分针分别指到6点,中间的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站到两个数字之间。如3点半就是分针指到6点,时针指到3和4之间。指导老师说:时针时针转呀转,一转转到3点半。

5、简单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时间不等人。

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7

大班数学教案《圈里有几个》(精选2篇)

大班《圈里有几个》篇1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     探索标记要求在圈里面的相应数量的物体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白板、呼啦圈、瓶宝宝10个、幼儿协作用的小白兔.计数表等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玩过套圈游戏吗?你们中间谁是套圈高手呀?瞧,今天我带来了一些罐子宝宝,待会儿就要请你们中的套圈高手来套。瞧瞧,我带来了几个罐子宝宝?我们两个两个数,几个?谁愿意来试一试?(不同颜色的圈)

请小朋友套圈

师:他们两个分别套中了几个罐子宝宝呀?你们能不能把它记录下来呀?

看,我今天还带来了一张标记图,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呢?分别用数字表示。圈真

好玩,我也想玩呀,有没有谁愿意来跟我pk一下的?

这个罐子宝宝被我们同时套住了呀,那这个罐子宝宝该算谁的呢?

2.白板演示双圈交叉过程(学习)

师:刚才拿着绿色圈圈先套中了一个罐子宝宝,这时候我拿红色的圈圈也套中了,这时候两个圈怎么样呢?敲,这时候罐子宝宝在哪里?你们说的中间是这里吗?这里是红色和绿色交叉的地方,那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交叉部分的罐子宝宝它在红圈里吗?在绿圈里吗?所以这个罐子宝宝即在红圈里又在绿圈里。

我们在数绿圈中有几个罐子宝宝的时候要吧交叉部分的罐子宝宝也数进去。

我们在数红圈中有几个罐子宝宝的时候要吧交叉部分的罐子宝宝也数进去,记住了吗?

师:套圈游戏可真好玩,瞧,小猫小狗也来玩套圈游戏啦

今天,我们要做一回记录员,帮他们记录成绩,好吗?

小猫小狗套中了几个罐子宝宝呢?谁来说说看。。。。同意不同意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交叉部分电的罐子宝宝它既是属于红圈也是属于绿圈,所以小猫中了几个?小狗中了几个?

好它们打平了,接下来继续看,这一次呢?谁来帮他们记录一下成绩?你们搜同意吗?

那我们数一数验证一下好不好?先数哪里?先数数交叉部分的罐子宝宝。

因为交叉部分的罐子宝宝即属于红圈也属于绿圈,对吗?

交叉部分的罐子宝宝可不能忘记记录咯。

3.幼儿协作,兔宝宝站圈。

师:套圈游戏那么好玩,妈妈带着兔宝宝也来玩这个游戏了呀,不过他们玩的不是套圈而是站圈。瞧,来了几只图宝宝?

三只兔宝宝要来站着两个圈,我们来看看兔妈妈又什么要求。

谁来说说看,兔妈妈的要求是什么?

哦,她说绿圈里面数出来要有两只兔宝宝,红圈里面数出来也要有两只兔宝宝,

三只兔宝宝要怎么站,才能完成兔妈妈的要求呢?谁来想一想?帮兔宝宝

谁愿意来试一试?先想想怎么站?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哦!

交叉部分的馆子宝宝即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这个本领很神奇哦,有可能要用到它哦!

噢,像这样一只兔宝宝完全站在了交叉部分的站法你们同意吗?我们来数一书验证一下数交叉部分。有没有完成兔妈妈的要求呢?

小兔子真开心,兔妈妈又要来考考小兔啦!瞧着一回兔妈妈又什么要求呢?

这可怎么办呢?想一想,瞧,我在后面桌上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三只小兔子和两个圈。过一会儿就请你们帮三只小兔站一站,完成兔妈吗的要求好吗?请你们到后面找个地方做一做,去吧。试一试,要是放好以后可以数一数验证一下哦,完成了就回到座位上坐好。

幼儿协作白板,谁来帮徒宝宝站一下,对不对?数一数验证一下,你们有都做对吗?我们给做错的小朋友5秒钟时间去改一改好不好?看清楚了吗?好,请你到后面继续帮小朋友站一站。

都帮兔宝宝站好圈啦!那谁来前面帮兔宝宝站一站呢?很聪明很能干噢,有些人做错了,

那我们也给5秒钟的时间改一改。

4.合作游戏站圈乐

师:今天兔宝宝玩站圈游戏玩的很开心你们想不想玩呀?

等一会儿就请4个小朋友为一组,来战这两个圈,做好以后看看自己站在圈圈的位置上。然后用小黑点把它贴在相应的记录表的位置上,听清楚了,吗?记得要数一数,红圈有几个人,绿圈有几个人,老师已经在地上画好了两个圈咯。大家战刀圈外准备好。准备好了吗?请你们站到圈里面去,站定了就不要动咯。然后看一看你们是在什么位上好啦?数一数绿圈里有几个人,红圈里有几个人。完成的小朋友我们回到座位上去。哪一组愿意来介绍一下?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站的?你们这样站之后红圈里有几个人,绿圈里有几个人呀?有没有跟他们是一样站法的呀?谁再来介绍一下,我们一起帮他数数,这样站之后红圈内有几个人,绿圈内有几个人?还有3组不一样,那休息一会儿我们下课以后继续交流好不好?

总结:

原来不一样的战法我们数出来的数量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学的本领都会了吗?

师:那这样吧,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先听清楚我们的要求哦

请你们4个人为一组,跟着标记圈来站圈,然后我给你们20秒时间20秒后站定就不能更改了,然后再看一看哪一组小朋友站的是正确的。正确的那一组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最后再看一看,哪一组红旗最多就胜利,好吗?立正,到圈外准备好比赛就要开始了

第一轮游戏:绿2红3

时间到了,不能更改了,看看正确答案,哪一组站对了?(白板移红旗)

第二轮:

站好了自己数一数,别灰心后面还有题目呢!瞧一瞧哪一组对呀!今天后面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他们也想来玩站圈游戏呀!每一组去请一位客人老师来加入你没日你的比赛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第三轮:

时间到站定之后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有了老师的加入果然不一样!我们中场休息一下,回到座位。三次比赛之后,我们的结果如何?让我们来记录下比赛结果。暂时领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比赛?后面的挑战越来越难了哦!你们有信心吗?好的,加油!3个圈5个人怎么站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回教室跟你们的好朋友继续玩这个游戏好不好?立正向后转,跟各位老师再见。

大班数学教案《圈里有几个》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数出瓶宝宝的数量,分别请两名幼儿玩套圈游戏。

2.、出示标记图(红圈和黄圈),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在标记图后面记录套圈游戏中套到的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呢?

二)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在PPT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黄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出示图二,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黄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2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呢?又要来看标记图了。

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2只兔宝宝站圈。

2、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演示幼儿的操作,请大家检查进行验证。

出示标记图二:3只小兔来站圈,看标记,什么要求?红圈2只蓝圈2只,怎么站?

3、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二次操作。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

出示标记图三:红圈2只蓝圈3只,3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三次操作。讲评幼儿的操作。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站圈游戏,看标记图一,几个人一组?(4个人一组)对,4个小朋友来站圈,怎么站呢?什么要求?(红圈里3人,蓝圈里2人),规则是4个小朋友全部都要参加站圈游戏,不能漏了一个人。

1、幼儿4个人一组站好后,老师给幼儿发红、蓝两个圈,幼儿自由站圈。

2、分别出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出示图四(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

五、活动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动前多推敲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8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9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许多》

活动准备:

创设游戏宫情景(停车场、红灯笼、提供数量是“1”和“许多”的物体)小兔胸饰每人一个,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正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游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认识“1”和“许多”

1、发门票

“游戏宫到了,可游戏宫不能随便进去,要有门票才能进去。”师问:“你们有门票吗?”(没有)“那妈妈有票吗?”(有)“有多少?”(‘许多’反复说三遍)

提出要求:现在妈妈把票发给宝宝,你们要告诉妈妈你拿到了几张票?票发完后问:“妈妈手中有票吗?有几张?还有的票呢?

小结:许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也就是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2、进游戏宫

提出要求:进游戏宫时不拥挤,请宝宝们把票交给游戏宫的老师后才能进去(待幼儿全进去)。师问:“宝宝们,你们的票呢?”(全都交给游戏宫的老师了)有多少呢?(许多)

小结:一张一张的'票收起来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张票,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1)观察停车场

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2)观察灯笼

你们看,游戏宫上面挂着什么?他们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三、区别“1”和“许多”

请小朋友找找看游戏宫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四、游戏:兔妈妈和小兔子

师:妈妈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妈妈跳几下?再听一听妈妈敲几下鼓?

现在妈妈要看看那只小白兔听的清做的对,妈妈敲一下鼓宝宝就挑一下;妈妈敲许多下宝宝就要跳许多下。(幼儿反复练习)接着妈妈说:“你们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许多个)现在请宝宝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问:“你们手上有几个萝卜?”(1个)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待萝卜全放进篮子)问:“篮子里有多少萝卜?”(许多个)

小结:许多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许多的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游戏宫里玩了游戏,还学了本领,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宝宝们都很能干,现在我们抬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0

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难点: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长短不同的筷子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动物头饰各一套。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一个人是高还是矮?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将长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教师问: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小动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让高矮不同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动物,教师可以参与)

将长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教师问: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活动延伸

1、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2、带回家的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是和爷爷奶奶分别比高矮,看看谁高谁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结合《纲要》精神,将知识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特设计了拍气球,举气球,找朋友,排排队等活动,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来怕气球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来巩固这一内容知识。最后安排了给动物排队来引导儿童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比较好的是在设计上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愿意参与活动在“玩中学”。教态较自然,能够学习着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

但因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本次活动中失误较多:首先在游戏活动《找朋友》时没有鼓励孩子动起来,使得有些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让我有了一点思想负担,以至于在后来不敢放开手脚,仅仅通过教师启发式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充当了主导的地位,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怎么比,怎么排。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没有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教师没能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设计时虽然希望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准备的材料杯子颜色相近高矮相当,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动时忽略了将孩子操作的结果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活动思路,大胆放开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让他们自己了解高矮的比较,而不是教师给强行灌输。另外还需要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多数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不是同一颜色等情况,让幼儿有所比较和区别,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问,多学习,甩开大步向前迈进,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按标记有规律地交替排序,会在操作中讲述出排列的序列,并能正确使用单位量词。

2.激发操作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力、比较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将两种实物按标记有规律地交替排序。

活动难点:

学习利用数量上递增和递减的方法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蔬菜卡片:茄子、西红柿、菜椒、黄瓜、萝卜、蘑菇等。标记:______XOXOXOXOOXOOXOO__OO__OO。纸偶:青菜奶奶一个。

学具:作业纸每人一份;胡萝卜、蘑菇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探索各种排队的方法

1.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师:小朋友,青菜奶奶今天过生日,邀请蔬菜宝宝来做客,可是它有一个要求,蔬菜宝宝必须按要求排好队才能参加。

看,谁来了?(出示茄子一个跟着一个排队的图片)茄子宝宝是怎么排队的?

师:一个接着一个可以用这种标记来表示。

出示图标______

2.了解一个一个间隔排序。

出示图标XOXOXO

师:这个标记和上面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会是哪种蔬菜来排队呢?

(出示西红柿和菜椒间隔排队的图片)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师:原来(XO)这两个标记表示两种不同的蔬菜,他们是一个一个间隔排队的。

X和O除了可以用西红柿和菜椒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蔬菜表示呢?

3.了解一个两个间隔排队。

出示图标XOOXOOXOO

师:看,这个标记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又有许多蔬菜宝宝来了(出示黄瓜、辣椒),青菜奶奶请他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排队去它家做客。谁愿意帮助他们的?

幼儿上来操作,集体检查后读:一个两个一个两个。

这两种蔬菜除了这种排列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幼儿探索、操作,集体评价)

小结:排队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接一个排、一个一个间隔排、一个两个间隔排等。

二、小组活动:按标记给蔬菜排队

1.还有许多蔬菜宝宝也想排队呢,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请幼儿先看一看、再说说自己操作纸上的标记,然后给蔬菜宝宝排队。

2.完成作业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正确。

三、游戏:按标记排队。

出示图标__OO__OO

师:你知道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两个两个间隔排队)青菜奶奶也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呢,你们想去吗?

等会儿小朋友去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按标记排队,开火车去青菜奶奶家做客好吗?

幼儿分男女组玩开火车游戏,幼儿相互检查。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3、学习8的形成数数,知道7添1是8,认读数字8,并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1-68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开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7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7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

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7个萝卜变成8个? 7添1是几?

(4)幼儿复述:7添1是8。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7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7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7个桃子变成8个?7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8

(1)引导8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8”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8像什么?(8像葫芦)。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8除了能表示8个桃子、8个萝卜外,还表示8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8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3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以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活动准备:玩具猫一大一小两个、大小房子、钓鱼场地布置、大小礼物若干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两个好朋友,它身体大大的我们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来帮它起个名字吧。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

通过观察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

1、幼儿帮大大小小穿衣服师:宝宝,外面好冷啊,我们都穿了很多的衣服,你们看大大小小还没有穿衣服呢,谁愿意帮它们穿上衣服?你为什么要把大衣服穿在大大身上,小衣服穿在小小身上?

2、幼儿帮大大小小区分生活用品,联系生活找大小。“在宝宝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3、幼儿钓鱼送给大大小小

(1)师: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教师交代要求

(3)幼儿钓鱼,分别送给大大和小小

三、宝宝选礼物送给大大小小

1、观察比较教师准备的礼物,并区分大小。

2、幼儿送礼物。

四、结束部分师:

我们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4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知;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图形、正方形图形,教师示范操作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几张白纸、固体胶。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参观图形王国,国王送给小朋友一份礼物(图形宝宝)。但是要说出它是什么图形国王才送给你的。

二、基本部分

1、猜谜语请出图形宝宝。

有三个角、三条边是什么图形宝宝?(三角形)

有四个角、四条相等的边是什么图形宝宝?(正方形)

身体圆溜溜的没有边没有角的是什么图形宝宝?(圆形)

2.找不同,老师出示课件让幼儿找出不同种类的图形。

每组图形有四个图形宝宝,其中三个是一样的,有一个是跟它们不一样的,让小朋友找出来。

3、让幼儿探索利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这三种图形拼出自已喜欢的图案。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拼出的&39;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结束部分:

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说说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图形组合的。

活动背景小班下学期幼儿已经学习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对它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观察,平时孩子们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比较感兴趣。为了更好的巩固相关内容,我开展了本次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5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3.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粒珠,印有不同图案的纸条若干。

2.学具准备:几种印章,彩笔,长条白纸,彩色粒珠和彩色珠及绳子若干,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问候走线。

线上:五只猴子荡秋千。

2.集体活动。

(1)教师给每组幼儿几个不同图案的印章和长纸条,请幼儿按重复交替的规律印画自己喜欢的图案。

(2)观察自己的彩条图案,说说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说出是重复的交替着排列的。

(3)教师小结,这些排序的规律有的是ABABAB......有的是ABCABCABC......有的是AAAAAA......这些排列是有规律的,是重复交替的。

3.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用彩色粒珠在桌子上摆串珠,摆好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4.分组活动:

做彩环,将长条纸两头粘成圈,并按交替重复的规律一环套一环。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彩环及幼儿欣赏评价。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6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几比几多一,几比几少一”。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图,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

2、不完整的自然数列大卡片若干。如图

3、音乐课件。

4、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卡片挂在胸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卡片,卡片里藏有数字宝宝,你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挂在胸前,然后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上有什么,你的卡片中藏着的数字宝宝是多少。

请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字宝宝。

2、游戏“抱团”。

(1)玩法:幼儿随音乐四散走,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相邻的自然数抱在一起。如:教师说6时,戴着画有5、6、7卡片的3名幼儿抱在一起。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数字宝宝,那我们一起来玩“抱团”的游戏。教师讲解以上游戏规则

(2)教师提问:

你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x比x几多一,x比几多x少一”。

3、游戏“排排队”。

(1)玩法:幼儿拉成圆圈,教师发出这个指令后,带着数字1~10的卡片的幼儿按顺序站成一排,比一比哪一组站的又对又快。

(2)教师提问:你们组是怎么排的?谁的前面是几?谁的后面是几?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多还是少?少几个?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还是少?多几个?

4、游戏:“占格子”。

玩法:教师出示缺少的自然数列大卡片,摆在地面上,当音乐停止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身上的卡片数量站在相应的空格中,看谁站得又快又准。没有占到格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7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两图的相同与相异处,体会放大的意义。

重点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

难点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

活动准备

放大镜,我的数学操作材料,方格纸,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拿放大镜看看文字和图案。

--说说通过放大镜看时,图案和文字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变化。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拿放大镜看看左边的图形,看起来如何。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幼儿两人一组,各自在方格纸中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好后进行交换,并说说哪一种比较好。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8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活动准备】

幻灯片、铅笔,本。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一匹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一个(猜谜: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说完钟表秒针走一圈)它走一圈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60秒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静静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了就是小淘气。)当老师说到动了就是小淘气时,只许做身体坐直的动作。而且,要停一分钟。幼儿做游戏一遍。

教师提问:停一分钟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怎么又觉得长了呢?

提问:谁来说说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呢?

(2)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我们一起来玩个一分钟说古诗的游戏,你觉得这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感觉却不一样呢?

(3)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又会觉的一分钟很短。

现在请小朋友看一分钟的动画片,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请幼儿说说感受。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或者痛苦时就会觉时间很长,而很高兴地时间就会觉得时间很短。”

三、挑战一分钟

1、“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猜这些活动在一分钟内能不能挑战成功?”播放视频。

2、“很厉害,对不对,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挑战成功?”做事要专心。

3、幼儿猜测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幼儿自由猜测。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在一分钟分别能跑多少米、写多少个字?(上网上查了些资料,一分钟跑400米,写70个字。

4、分组活动:挑战一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看到图片上的人物他们利用一分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也请小朋友来挑战一分钟,看看我们能和一分钟挑战?

看看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数多少个数,多的获胜。

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数字最多,多的获胜。

看看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手,多的获胜。

5、检查幼儿情况并总结。

(1)幼儿体验结果,选出获胜者。

(2)小结:一分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短,只要抓紧时间,我们一分钟可以做的更多;原来一分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一分钟是很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可以完成许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怎样珍惜时间呢?”

做事要专心,不拖沓。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珍惜时间。时间宝贵,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不要浪费它。精彩的度过每一分钟,每一天。

6、结束活动,体验一分钟能走多远的路。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19

设计思路:

按照孩子们的要求,我在美工区里绘制钟表用于网络图的装饰,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对比,孩子们发现,他们制作的钟表,款式不同,名称不同,钟面的结构不同,他们发现原来有许多小朋友还不真正了解。于是,我们决定在数学区开展——认识钟面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钟的特征:钟面,指针;

2、要求幼儿能说出时钟的名称,知道时针、分针、秒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3、知道时钟是计时工具。

4、通过观察、制作、游戏等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时钟。

活动准备:

制作钟面的材料。剪刀、笔。实物钟。

活动实录:

1、认识钟面:提问引导幼儿观察钟面:

(1)仔细看看时钟的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数字,还有2的指针,)一共有几个数字?(12个)

(2)时钟面的数字是这样一来排列的?中间最上面的数字是什么?与12相对,下面的数字是什么?(中间的数字是12,下面的数字是6)

(3)连根针一样长吗?(一枚长,一枚短)长的一枚叫分针,短的一枚叫时针(幼儿学讲:时针和分针)

2、教师讲解演示时针与分针的关系。

(1)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他们都朝一个方向走。

(2)分针刺走一全,时针从前一个数字走到后一个逐字,这就叫一个小时。

3、教师出示时钟,问: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时钟?为什么许多的地方都有时钟?它有什么用途?

4、美工区利用纸板制作钟面。(不写数字,用与数学区拼摆)

5、教师小结:时钟是用来计时的工具。它能告诉我们时间,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

教育反思:

对于时钟的认识并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因此,在美工、数学区域中,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钟面继续投放,让他们有时间在进区活动当中不断深入发现问题。同时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大班教案PPT数学篇20

活动目标

1.通过移动、翻转、拼接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2.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移动、翻转、拼接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活动准备

等腰三角形卡片人手一份、各组正方形、长方形、大三角形各一、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一)出示图形,巩固已知图形的同时丰富平行四边形知识

1.师:小鱼和乌龟上都有哪些图形?请你上前用手指把你认识的图形拖动到小动物的上方。

2.转动图形,变换图形方向,了解图形方向可变但形状不变的知识

师:转一转你还认识这些图形吗?转一转三角形还是?

小结:原来呀,我转动图形,虽然这些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形状是不会改变的,三角形还是三角形。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一)游戏:图形碰碰乐

1.师:你听到什么?谁和谁碰在一起?

2.教师用两个三角形演示。

(1)师:是这样碰在一起吗?要怎么碰才会完全碰在一起?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原来呀这是两个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两条短边是一样长的,两个底角也是一样大小的。碰的时候要长边碰长边,短边碰短边,碰到的边要重合在一起。

(2)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

(3)幼儿第二次尝试拼搭

(二)游戏“智慧闯关”

1.第一关(大三角形)

(1)教师说明规则

师:这是什么图形,要用几个等腰三角形碰?

2.第二关(长方形)

师:我们来听一听看第二关的通关宝典是什么?

(2)幼儿操作(计时一分钟)

(3)展示幼儿作品

3.第三关(从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中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拼出来)

师:你用几个等腰三角形怎么碰出这个图形的?碰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1)幼儿操作(计时两分钟)

(2)展示幼儿作品

小结:真神奇,4个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能碰出大一点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而且不同数量的等腰三角形也能碰出一模一样的图形。

三、送图形回家、运用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

(一)出示图形底板(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1.师:这里有三个家,每一个家住的三角形数量都不一样,请以小组为单位,把桌上的三个家拿出来,把你手中的等腰三角形送回到适合的家里,最后,数一数每一个家住了几个等腰三角形?

2.幼儿操作。

3.师幼共同验证。

四、活动延伸

师:长方形是6个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图形可以是6个小三角形的家吗?比如梯形、平行四边形行不行呢?我们在班级区域活动里去试一试。

活动总结

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采用希沃白板中的放大镜及关灯功能,辅以海浪拍打的声音,给幼儿营造一个神秘的氛围,再通过幼儿上前互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开始游戏“图形碰碰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感受三角形的拼搭变化,收获两个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可以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由于幼儿注意的时间短,兴趣的稳定性差,所以我设计了“智慧闯关”比赛,让幼儿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通过移动、翻转、拼接等腰三角形,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比赛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最后,通过请幼儿送图形回家,运用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巩固幼儿获得的知识。

但是在我小结知识点时,我会接幼儿的话,导致语言冗长,不够精炼,而且在设计“智慧闯关”比赛时,在题目设计上难度不够,没有显现出由易到难的递进,其次是竞赛形式单一,今后可以尝试小组答题、抢答题等其他形式。

3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