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怎么写出优秀的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时时防护幼儿的安全固然重要,而教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我们教师应从教育角度着手,让幼儿学习自己保护自己,从某种程度上加强对幼儿的保护力度。于是,我设计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当心陌生人》,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安全常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陌生人所具有的危险性,对陌生人树立防范意识。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陌生人所具有的危险性,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
人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能跟陌生人走等。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活动,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①课件一《小兔乖乖》、课件二《火帽子》、课件三《丢丢的故事》、课件四《陌生人来敲门》②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联系一名“陌生人”由家长扮演
2、环境准备:
①地面上划有△形和□形的图形区域
②准备一面带有边框的主题墙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课件一《小兔子乖乖》师幼齐歌表演。
师:“小朋友听过《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吗?里面的歌你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师幼讨论――小兔子做的对吗?为什么?
(环节衔接语:现实生活中也有些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是怎样哄骗小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课件渐入
(一)、观看课件二《火帽子》并组织讨论――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1.观后教师提问。
a.你都看到了什么?b.火帽子为什么会昏倒?C.陌生人的东西能吃吗?为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
(二)、观看课件三《丢丢的故事》并组织讨论――不跟陌生人走、不跟陌生人说话。
1、观后提问。a.你都看到了什么?b.丢丢做的对吗?c.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三)观看课件四《陌生人来敲门》并组织讨论――不与陌生人开门。
1.观后教师提问。
a.你都看到了什么?b.来敲门的是谁?c.亮亮做的对吗?d.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操作课件进行游戏活动。
3.师幼共同讨论尝试总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的将门打开。
三、游戏《判断对错》深入
教师提问请幼儿判断对错,例如:幼儿陌生人敲门开不开?想开门的站在三角形中,不想开门的站在正方形中。
主要问题有: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四、情景表演巩固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家长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预设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3.教师出现,陌生人离开。
老师及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并告知幼儿陌生人并不一定是坏人,好人还是比坏人多,小朋友还小,分不清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所以一定要当心陌生人。
五、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当心陌生人”的家园互动小标语。教师整理幼儿语言后写到主题墙上,便于家长观看后在家配合“当心陌生人”的安全教育活动。
如:不能跟陌生人走
陌生人的东西我不吃
陌生人的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敲门我不开
【活动预测效果及反思】:
本次活动我能够用自己亲切、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本次活动中的亮点有:
1、整个活动孩子说的多,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体现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利用课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直观教学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安全知识教育。
3、通过游戏《判断对错》巧妙的让幼儿深入了解了安全知识。并且做到了动静交替、
调节气氛。
4.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适宜的使用鼓励性语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
4、通过活动延伸家园共同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活动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幼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是快乐的。当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孩子不知道用语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状况,需要我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引导。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较好的贯彻了《新纲要》。
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看看、听听、安全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增强防火意识。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求。
活动重点难点
增强防火意识,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活动准备
1、“火娃”图片,幼儿安全视频《不留情的大火》、音乐《杨基歌》。
2、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身边的火娃
师: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图片),你的身边有火娃吗?火娃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师:对,火娃的本领真大,可以帮助我们煮熟东西、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的身边离不开火娃,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人们没有正确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会发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师:是的,大火无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师: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是的,如果人们不正确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会发脾气!
3、安全闯关,对和错
教师逐个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请幼儿辨别行为的对错,同时出示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站到在笑脸前面,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就站到在哭脸前面。
4、游戏:我是小小消防员
师: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就要拨打电话“119”请消防队员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小消防队员”的游戏吧!听——消防队员们集合了!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感受稳健、有力的音乐风格,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做消防队员模仿动作(戴上消防头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胶靴,集合,开着消防车出发、使用水枪灭火、救援,等等。)
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重点:能让幼儿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难点:能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坐过哪些车?那么乘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二、感知讨论
教师出示反映有关儿童在乘车时不安全行为的图片,引起幼儿关注讨论。
——“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有什么危险?”
1、出示图片1(把头伸出窗外)
2、出示图片2(把手伸出窗外)
3、出示图片3(车开动时在车厢内走路)
4、出示图片4(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5、出示图片5(坐在开动的车内吃带棒的食物)
6、出示图片6(从车中往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三、归纳总结
——“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1、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讲出正确的做法
2、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办法。
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篇4
活动名称:
受伤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1)教师鼓励幼儿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深入到幼儿的讨论当中,听听幼儿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妈妈煮饭时能不能站在旁边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东西?
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
(2)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关于大班安全的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大部分孩子不认识斑马线,不知道斑马线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斑马线的意义,从小就具备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斑马线。
2、理解斑马线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斑马线。
2、难点: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红绿灯的作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基础)。
2、斑马线的图片;道路交通中斑马线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引入。
活动开始时,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汽车入手:“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汽车吗?”
2、认识斑马线。
随后,展示幻灯片(画面上有一条斑马线,线的旁边有一个红绿灯,斑马线前面有很多汽车停着)(之前有画过红路灯,了解了红路灯的&39;意义),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画,老师:“为什么车都停了?”“红灯了”老师:“红路灯前有什么?”“斑马线”引导幼儿说说斑马线的作用,有的说:“我和爸爸、妈妈过马路时都是走斑马线的。”有的说:“不走斑马线会被撞到的。”……
3、斑马线的重要作用。
接着和幼儿一起讨论斑马线的外表:由很多白色的长条形组成,人走在上面很醒目……,走斑马线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不走斑马线,就等于在班级上不遵守纪律,不是好孩子的)
如果有孩子提出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斑马线,可以先画出来,然后告诉大家:白色的斑马线就是为了让司机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在上面行走,“花”的斑马线反而不能明显的突出行人。
4、学画斑马线、游戏。
我在黑板上画出红绿灯、斑马线的同时,鼓励孩子们一起先在纸上画,然后在教室的活动区内,老师画一副斑马线,请幼儿用手做方向盘开车,老师说“红灯”时就停车,另外几个小朋友从斑马线上走过……玩完一次后换老师来做“车”,老师开车,孩子做红路灯,一起玩游戏。
最后是幼儿在纸上画斑马线,老师鼓励幼儿在画纸上自由添画,如:汽车,花,太阳,小鸟……
教学反思
反思一: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放开思维大胆想象。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对颜色的认识期,因此幼儿在讨论斑马线的颜色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被老师画出来,进一步引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而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更没有硬性对孩子强调斑马线就一定是由白色的长方形组成,我觉得幼儿的想象力和兴趣是艺术活动最为难得的要素。
反思二:游戏中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环节中,我都会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性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玩开车游戏时孩子是非常的感兴趣,所有的幼儿都愿意徒手在空中画斑马线,利用游戏进行绘画活动,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练习演变愉快的活动体验,让幼儿对绘画更加感兴趣。
反思三: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在幼儿绘画前,我常常会引导幼儿自由添画,但要先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会忽视了本节课的重点。如本节课主要是画斑马线,那么幼儿就必须先画好斑马线后才能在画纸的周围添加上自己喜欢的装饰品,对我来说,我希望孩子不要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我希望孩子是处于主动的兴奋状态,那样画面才会让人觉得惊喜,孩子的想象力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如果样样都限制了孩子,得到的结果是每幅画都几乎相同的,孩子就像机器一样完成老师的“作业”,很少有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