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

时间: 新华 大班教案

教案编写的内容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板书设计、教具准备等几个方面。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快来学习吧!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

(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看见了什么?(乌龟)请你仔细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明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以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活动准备:玩具猫一大一小两个、大小房子、钓鱼场地布置、大小礼物若干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两个好朋友,它身体大大的我们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来帮它起个名字吧。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

通过观察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

1、幼儿帮大大小小穿衣服师:宝宝,外面好冷啊,我们都穿了很多的衣服,你们看大大小小还没有穿衣服呢,谁愿意帮它们穿上衣服?你为什么要把大衣服穿在大大身上,小衣服穿在小小身上?

2、幼儿帮大大小小区分生活用品,联系生活找大小。“在宝宝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3、幼儿钓鱼送给大大小小

(1)师: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教师交代要求

(3)幼儿钓鱼,分别送给大大和小小

三、宝宝选礼物送给大大小小

1、观察比较教师准备的礼物,并区分大小。

2、幼儿送礼物。

四、结束部分师:

我们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3

一、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3.能自主拨动时、分针,并说出半点时间。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自主拨动时、分针,并说出半点时间。

活动难点: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一日生活照片,钟表一个。

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已有认识整点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相信我们之前已经接触过,那你们猜猜他是谁呢?(把钟表拿出来)小朋友们真棒。

(二)图文共读

1.观察并回忆钟表特点

师:“我们今天请来了钟表先生,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钟表有什么?”

师:“有12个数字;还有三个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那时针,分针的特点是什莫呢”

师:“哦,小朋友们都记得,分针长又细,时针短又粗,长针跑的快,短针跑的慢”

2.复习认识整点。(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师:那你们还记得整点吗,老师播一个数字考考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认识半点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出示图片一

师:小朋友在这个时间点干什么?幼:“吃午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钟表,看看这个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吃午餐的呢?。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小朋友们都发现了,短针指向11和12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这就是11点半”

出示图片二2:30游戏时间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片上的钟表,你们发现什么了

师:时针在2和3之间,分针指着6。那你们现在猜猜是几点了,有的孩子已经才出来了,师的,是2点半

出示图片三4:30放学时间。

师:现在请大家看看,现在几点了。是的,你们说对了,是四点半,小朋友们越来越棒了。

3.师幼梳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半点,大家说一说半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

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

4.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来玩报时播钟游戏,我来说时间,大家播手里的钟表。现在开始;11点半/4点半/5点半

师:小朋友播的都很快,那再看看和老师播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

五、活动总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了解了整点、半点,并知道了每天的生活作息时间,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时间作息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时钟、统计表、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师:“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来看一下-----最细、走的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现在我们就看着秒针转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好长,好短)

2、感知时间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__的问题,给__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

不管你做不做事时间都会不停的走,而你们刚才就是让时间跑掉了(跑在前头了)。

我们再玩一次,这次你们先想一想要做些什么。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提前做好计划、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为什么你比以前干的事多了?

4、统计时间

上次我们统计晚上你都做了哪些事,我发现小朋友做事的时间都不一样。今天我们知道如何珍惜时间了,今晚我们再统计一回。

时间统计表

写作业的时间

洗脸、刷牙、脱衣上床

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时间

活动反思: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一、搜集珍惜时间的资料,体会时间的宝贵

时间,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我在设计该课的教学设计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把交流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安排在课前师生互动环节进行。先让学生感知“珍惜时间”,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基调。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了解了更多的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从而让“时间宝贵易逝”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这些资料放在课前活动时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指导层次朗读,感受时间的流逝

采取用中心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引领全文的学习。第二课时,首先从“我”对爸爸的话的理解入手,让学生知道“我”是从身边的事物去感受“时间过得飞快”,开始理解“永远不会回来了”。在这个环节,抓住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体会爸爸的话,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感受时间会带走“昨天、童年、生命”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时间的可贵、时间的无情……,以真实的体验来感悟“为什么要珍惜时间”,这样把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文字的里面抠出情感来读。激发学生探索作者珍惜时间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文本展开对话。

三、以课本为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还是注重以课本为主,在学习中,提示学生找到段落在书中所在的位置,以便随时翻书圈画、批注等,因为不动笔墨不读书才是学生要掌握的根本读书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时,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并注明之;找出段落中表达所见、所想的句子;在读过的句段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体会等,让学生留下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和知识、笔记等。我认为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读书方法,如,学习第4自然段时,利用范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老师的范读,给学生树立了读书的榜样,同时告诉学生理解好才能读好,读好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四、体会作者情感,进行仿写练笔。

课文的第6、7自然段写的作者的生活体验,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得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真切地感受到时间一去不复返。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学习作者的写法——所见所想,体会充满诗意的、描绘时间流逝的语句,进行仿写练笔。仿照第6、7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在你眼里,哪些事物跟昨天不一样了。这个环节的学习,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源源不断地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碰撞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惜时”意识。

五、反思不足,提升自我

讲完课,结合老师们的评课,细细琢磨,这节课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合作学习环节还需要扎实有效的进行,真正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是板书内容有待于完善,要贯穿整个文本或加上本课的中心句。三是读书的要求用幻灯片呈现出来为好。四是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化安排,注意语言的精炼。在今后的听评课中,我会多向各位老师学习,精心打造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5

课型:新授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 32=5

5-2=3 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一、; 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 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 9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体验音乐游戏中所带来的乐趣。

2、熟悉游戏歌曲,随歌曲节奏行走,感受稳定的节拍。

3、能理解歌词,知道“手拉手,大家都往圈里走”时,往前走围成一个圈,“走呀走,变成一个大气球”时,轻轻往后退。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手拉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复习游戏:拉个圆圈走。

(1)教师带领幼儿手拉着手边唱歌边按节拍玩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及内容。

(1)播放乐曲《手拉手》,让幼儿对歌曲产生初步的印象。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并引导幼儿从歌曲内容旋律的感受等发表意见。

3、学唱歌曲,重点感受歌曲第一段的旋律和节拍。

(1)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说一说第一段歌曲的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拍手,两拍一下。

(3)幼儿随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启发幼儿轻声和老师一起唱歌做动作,通过动作变化引发兴趣,使幼儿建立行走的节拍感。

4、音乐游戏:手拉手。

(1)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全班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唱第一段歌词时,幼儿边唱边向圆心走,一拍一步,结束时圆圈变小,唱到第二段歌词时。幼儿边唱边向后退,圆圈逐渐变大,歌曲结束时,幼儿把手放开,同时发出“嘭”的声音,表示气球破了。

(3)幼儿随音乐一起玩游戏:手拉手。

(4)教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肯定,师幼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在幼儿熟悉游戏情节后,可以引导其根据具体情境改编歌词,如“手拉手,手拉手我们向着大树走,走呀走呀走呀走,我和大树招招手”。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7

【活动由来】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组成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数的组成与分解,而且有助于加强幼儿得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抽象关系的理解,可以为后续的加减运算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大班幼儿喜欢有一些挑战性的活动,所以本节活动设计用故事情境的创设,随后幼儿自主操作为主,教师在进行一定得教育引导,使幼儿身心得到既定发展。

【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并能够自主学习数字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能够根据自己操作记录其结果。

2、幼儿能够初步了解数字组成的互补关系及互换关系。

3、幼儿在观察和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记录表每人一张每组一盒彩铅小鸭教学挂图情境教学挂图一张小鸭涂色练习纸小鸭宝宝图片每人五张纸盒每人两个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数字3、4的组成能用简单的符号对操作结果进行记录【活动重点】

1、幼儿可以自主的掌握数字5的有几种组成方法。

2、乐于探索,并能边操作边记录讲述。

3、幼儿在观察和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活动难点】

1、幼儿可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活动过程】

一、师幼进行数字游戏"找朋友"复习2~4的组成师:今天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来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字合起来就是这个数。

二、幼儿自主探索5的组成,要求幼儿进行记录。

1、讲述故事(播放ppt)出示教学挂图,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呀,小花猫和妈妈去小河边钓鱼,可是三心二意的小花猫,在抓蝴蝶的时候,小花猫发现了几只小鸭宝宝。

教师提问:图片中出现了几只小鸭子?

师:但是她发现这五只小鸭宝宝都在非常的发愁,小花猫见了就问:"你们为什么都在不高兴呢,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吗?"小花猫仔细询问以后才知道原来白鸭妈妈让他们先到附近的两个小房子里面休息,但是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组合,才能让两个小房子里面都不空,小花猫就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助他们。

2、发放材料,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师:小朋友们要记住,在进行操作以后,在进行记录的时候要记得用两个颜色的笔进行记录,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教师对幼儿结果进行总结,并进行记录。

三、教师根据记录与向幼儿提问了解数字组成的互换关系及互补关系。

(一)教师根据记录向幼儿提问了解数字组成的互换关系

1.教师提问:你们看看那两间小房子里的小鸭子数量相同但是位置不一样的到底有那种分法呢?

2.教师拿走1只鸭子与4只鸭子的教具图,并进行讲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虽然老师把一号房1只鸭子和二号房里的4只鸭子去掉了,但是你们看一号房里的4只鸭子和二号房里的1只鸭子还在,你们就可以发现1和4,4和1都可以成为数字5,看到1和4就可以想到4和1。

教师将二号房子里的3只鸭子和一号房子里的2只鸭子去掉,向幼儿进行提问:

师:你们现在可以发现这组数字有什么小秘密呢?

3.教师进行总结。

师:现在我们知道5可以分成1和4、2和3,还可以分成4和1、3和2,而这些数字都有一个小秘密,都可以组成数字5,这个小秘密告诉我们,我们只记住两组,就能想到互换位置的另外两组。

(二)教师根据记录向幼儿提问了解数字组成的互补关系。

1.教师提问:师:两边的小鸭子有什么秘密吗?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总结)左边就是从上到下比一个少一个,右边一个比一个多一个。

2.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分的优点就是有次序、很整齐、记得牢、不会漏掉、不会重复,分的速度快。

四、游戏巩固。

1、涂色游戏。幼儿每人一张鸭子涂色练习纸,就请幼儿将两个数合起来是5的地方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就会有可爱的小动物出现!

五、活动延伸。

1.今天我要表扬我们班的小朋友,我们即帮助了小鸭子安排了休息的地方,还学会5的组成有几种组成方法。

2.区域活动自主探索6的组成。

现在老师在我们班的数学活动区放了几个小篮子。每个箩筐里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但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6个,老师要请小朋友帮箩筐里的东西来分一分家,把他们分成两个家,看看有几种分法,一边分,一边把它记录下来。下次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听一听大家的发现,顺便跟大家分享一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小鸭子,幼儿在给小鸭子分房子的时候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我觉得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为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准备。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认识时钟。

2、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的认识时间,并区分整点和半点。

活动准备

1、时钟模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理解什么是时钟?

1、开始时老师先唱一首时钟歌,听一听时钟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当当当,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出示时钟模型,看,我们认识它吗?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时钟?

二、认识时钟

1、认识钟面,看时钟上面有什么?

有1—12个数字,两颗针,长针和短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这两颗针都是顺时针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

2、认识整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指着1点、9点、12点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的针。

3、认识半点,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点半。(指着1点半、9点半、12点半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半的针。

4,幼儿都到钟面上进行练习,试着拨针认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学习时间,上学放学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9

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发现数量的多与少。

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知道谁多谁少。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准备

玩具、红球、绿球、水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利用班级男孩女孩人数的多少做比较。

1、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啊?

2、我们班男孩有多少?女孩有多少?

3、那男孩和女孩那个人数多?那个人数少?

4、让幼儿明显的知道谁多谁少。

5、我们还可以男孩和女孩各站一排,那排长人数就多。

二、出示红球和绿球。

1、我们看看红球和绿球谁多谁少?

2、说说怎么知道谁多谁少的?

3、教幼儿用新方法知道谁多谁少。

4、接着用玩具比较谁多谁少。

三、《变手指》游戏。

1、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多。

2、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少。

3、分组进行《变手指》游戏,比较变出来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练一练。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案,让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用彩色粉笔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0

设计意图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游戏一:转转盘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活动延伸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活动反思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1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一、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第二、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第三、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教学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39;物体。

2、小动物、小圆点、数字宝宝的家一张,小圆点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导入。师:小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通过找朋友游戏知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2、引出单双数概念,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分单双数技能。

a、师:今天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了,看看都有谁?

幼:小猴子。

师:小猴有几只呢?

幼:4只。那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小鸡有几只呢?

幼:5只。

师:那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现在天上又飞来几只小乌?

幼:6只。

师:那可以数字几来表示?6来表示,那谁是单数?谁是双数?来看看,这里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

师: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啦,有哪些小动物呢?单数的小动物找到单数的家,双数的小动物找到双数的家。师上前操作。

b、师小结:我们两个两个找朋友小动物都找到家了。

c、数字宝宝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请你帮数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送回家。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a、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合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师: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一,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4、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师: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游戏等着大家了,新的游戏都放在后面,请小朋友们有序地操作哦。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上面所学区分单双数技能,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师:老师现在为小朋友展示最后一个游戏,请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儿在机前引导幼儿,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师: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教敏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彩纸一张、A4纸一张、剪刀一把、胶水一个、

铅笔一根、圆形椭圆形塑料杯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形王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选美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图形能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

二、主要活动

1、出示图形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梯形)

2、找幼儿说一说那个图形最美,出示一幅由各种图形组成的图片,(告诉幼儿其实每个图形都很美,因为可以组合起来变成不一样的图)。

3、出示图片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

4、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粘一粘。(指导幼儿折纸并剪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画出圆形、椭圆形、然后将这些图形随意组合成不同图案,粘在A4白纸上)。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3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今天老师想给__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区别物体大小、长短的不同,并能按大小、长短给4个物体排列顺序。

2、有一定的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3以内的大小比较。

物质准备:

教具:四条大小不同的鱼。

学具:剪下《幼儿用书》(p

13、14)大小排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长短不同的纸条若干,排序图。幼儿用书(p7),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鱼儿快乐游。

1、教师出示四条大小不同的鱼: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出示排序板:鱼儿要去参加游泳比赛,要求它们有顺序地排成一条线。请幼儿来帮小鱼排队,并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排队才能有顺序呢?

3、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将小鱼排在排序图上,从小红旗后面开始排。说说小鱼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启发幼儿思考:除了这样排队,还能怎样排队页时有顺序的呢?再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去比赛:请幼儿将小动物按大小顺序在排序板上排队。

2、纸条比长短:请幼儿将4根长短不同的纸条在排序上有顺序地排列。

3、找一找: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7),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请找出最大的动物,并将它圈起来;找出最长的动物,并在最长的动物旁边画圈。

三、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活动,请幼儿说说按什么顺序排列物体。

2、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大班简单数学教案大全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习。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程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①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

②还可以靠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3、反馈练习。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排队游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把一些细小环节考虑在内,想出不同的方法让7位同学排成一排。]

教学设计说明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这部分知道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从呈现形式上都给我和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标准》的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际操作,感知以小组合作形成长短、高矮的概念。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互相交流,培养学生乐学,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这节课力争突出以下特点。

1、设悬念,引发兴趣。

一个精美的纸袋里是什么?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他们的注意力在一下子就会集中在纸袋上。可能有的学生会用手摸,或用闻的方法猜测里面是什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会带着问号进入下一个环节。

2、人人参与。

整堂课以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比长短的各种方法。特别是比蛇和鳄鱼长短时,学生都有自己比较长短的一套方法,且方法多样。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多种活动,多种收获。

在诸多活动中,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

专家评析

长短、高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这节课,主要使学生感知上述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的内容,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置入具体活动情境教学的新理念。程老师按《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一个个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程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用语言和不同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例如,上课伊始,教师用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简捷问话,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学具袋上,促使学生产生用学具袋里的东西进行活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学生高高兴兴地展示学具袋里的东西,并在分类摆放的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再如,在学生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安排了比长短的游戏,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这使学生感到新奇:老师让我们自己玩学生活动的兴趣高,主动积极地选择各种比的对象,并认真比出长短。在学会比高矮之后,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全力投入比一比的活动中,并体尝成功的快乐。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让学生主动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程老师教学时,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各组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指出比的方法,容易产生不同的或说多种比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成多种方法的产生。各组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和自己(本组)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同的方法。这正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成果,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5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