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

时间: 新华 大班教案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能大胆操作,并积极向同伴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经验。

3、通过欣赏进一步感受图案与扎染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扎染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对应的方法图谱(图1)。

3、扎染材料:白色手帕、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带、细铜丝等。

4、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据此扎染的手帕一块(图2)。

活动过程:

1、欣赏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迁移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与其对应的扎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扎染手帕,你最喜欢哪块?为什么?

幼:我最喜欢这块手帕,它的颜色像块绿草地。

幼:我最喜欢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鸡蛋,是椭圆形的。

幼:我喜欢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欢这块手帕,因为它的花纹像火车道。

师:像火车道的花纹在哪里呢?幼:在手帕的角上。

(2)师:你知道这些好看的花纹是用什么方法扎出来的吗?

幼:像大海波浪一样的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幼:斜形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像火车轨道一样的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情况,在手帕的下方出示相应的方法图谱,见图1。)

2、回忆经验,明确设计图稿与作品的关系,产生设计、扎染手帕的愿望。

(1)出示设计图稿,引导幼儿观察设计的花纹,猜测扎法(见图2)。

师: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帕的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纹?

幼:手帕中间有一条斜线,斜线两边都有一个圆形,两个角上还有弧形的、像太阳一样的花纹。

师:怎样才能在手帕上出现这些花纹呢?

幼:先把手帕对角折,然后扎上皮筋,就会出现中间的斜线了。

幼:在手帕两边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幼:在两个角上直接扎上皮筋。(2)出示扎染好的手帕,引导幼儿比较(见图2)。

师: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帕,看看和设计图一样吗?

幼:有点不一样,我们设计的两个圆一样大,可是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

师:想一想,这两个圆怎么会一个大一个小的呢?怎样才能让扎染出来的两个圆一样大呢?

幼:可能它里面包的珠子一个大一个小,只要选两个一样大的珠子就行了。

3、设计、扎染。

(1)共同讨论制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图稿,扎染一块漂亮的手帕。大家先要想好在手帕的什么地方染出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把它画下来,再根据图稿上的花纹选择合适的材料扎、染。

(2)设计图稿并制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设计图稿,根据图稿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

(3)染色。

(教师帮助幼儿拧干手帕,并到水池里冲洗多余的染料。)

4、欣赏作品。

(1)展示设计图稿及扎染的手帕,自由欣赏(见图3、图4)。

(2)将手帕与设计图稿进行对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师:你们都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稿扎出来了吗?你是怎么扎的?

幼:我先在手帕中间包了一个珠子,再把四个角一起扎起来。

幼:我设计了好多条线。我先把手帕对边折扎皮筋,可是发现太慢,就把手帕再对折扎皮筋,扎一根皮筋就会出现两条线,这样就很快了。

师:看看我们扎染的手帕和设计图稿一样吗?

幼:我发现这块手帕和设计图稿不太一样,圆有点扁了(见图3)。

幼:我发现这块手帕的设计图稿上的线是直的,可是扎出来的线是歪歪扭扭的(见图4)。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分析原因,使幼儿知道在扎染手帕时要看清楚设计图稿上花纹的位置,并把手帕折叠平整。)

(3)产生继续探索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扎染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用皮筋和一些玩具设计、扎染了漂亮的手帕。老师还带了一样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

幼:是根小棒。

师:小竹棒也能帮助我们扎染出漂亮的花纹呢,以后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陶瓷的有玻璃的,花瓶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的有细的,有长的有短的,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创作

1、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②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2、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①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②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③示范用水果网扎成“菊花”印画花瓶上的图案。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

2、印花时要求幼儿注意优质画面的整洁。

四、讲评

将幼儿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花瓶展览会”,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篇3

活动背景

什么食品有营养是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虽然对营养成分不甚了解,但要吃绿色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的意识逐渐增强。在谈论蔬菜水果粮食等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时,我们利用餐桌上常见的各类菌菇开展了搜集、观察与谈论。此时,一张《蘑菇娃娃的舞蹈》影像进入我们的视线,影像中一群形态各异的蘑菇,犹如戴着大帽子的小娃娃,在胡桃夹子音乐的衬托下翩翩起舞,尤其是其中一只小白蘑菇灵活的身影在队伍中穿行更为有趣。我们也被这极富艺术想象的优美情景惊果了,于是产生引导幼儿画蘑菇的设想,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

在该活动中,我们不但引导幼儿再现对蘑菇的认知经验,而且将该影像为主线,引导幼儿关注画面队形的不断变换,体会画面变化的无限情趣。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分辨菌菇的不同品种,了解它们的性质,爱吃蘑菇。

2、再现已有经验,把握表现重叠的简单方法,为蘑菇排列各种队形。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菌菇的图片和实样。

2、艺术影像欣赏:《蘑菇娃娃的舞蹈》。

3、比较纠错图片两张——(1)腾空的蘑菇;(2)分散的蘑菇。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

1、介绍蘑菇的品种。

谜语: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它是谁?(观察照片)蘑菇长的什么样?除了蘑菇,还认识哪些菌菇?

2、观察菌菇的.图片,谈论各自对菌菇的认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吃?

3、了解菌菇鲜香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具有增强抵抗力的功能。冬天,人们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点哦!

二、艺术欣赏

1、蘑菇娃娃来到我们幼儿园做客,它们要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完整欣赏影片:《蘑菇娃娃的舞蹈》。

2、蘑菇娃娃说:“我们跳得好不好?你们喜欢吗?再表演一遍好吗?”

3、定格画面:看谁数得快,交流数得快的理由。

画面(一):有几种不同的蘑菇?(如大小和颜色)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品种?

画面(二):蘑菇娃娃的舞步什么样的?蘑菇娃娃挤成一堆,能数清楚吗?怎样数才不会遗漏。哪个蘑菇最不容易找到。

三、观察尝试

1、纠错

蘑菇娃娃们说:“今天跳得真开心呀!”我们都想请你们来采蘑菇,看谁采的又大又多又新鲜。

(1)腾空飞起来的蘑菇——根被拔出来,不新鲜。

(2)无重叠——东采一个,西采一个,多费时问啊。

2、共同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蘑菇娃娃跳舞的队形,体会采得越多,本领就越大。

四、操作表现

1.从画一个蘑菇入手,在改变局部特征中逐步增添。

2.边画边思考蘑菇之间的上下左右位置,避免采到坏蘑菇。

3.注意蘑菇们在画面上的位置,在添加蘑菇时排列优美的队形。

4.用两种颜色接色的方法涂蘑菇的顶部,表现出蘑菇新鲜的颜色。

五、交流分辨

展示同组幼儿作品,共同目测数群,找出采蘑菇高手,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活动延伸:

运用幼儿作品,开展采蘑菇的玩牌游戏:

(1)将蘑菇画面铺在桌上,模拟蘑菇地。

(2)一人当发令者,其他人(二到三人)参加采蘑菇。

(3)参加者按指令目测数群,迅速拿牌,数得又快又准表示采到蘑菇。

(4)最后谁的手中牌最多为胜,轮换当发令人。

活动反思:

在构图中跟着感觉走

画面的安排即构图,在平衡中求变化是构图的共同规律,由此,又有一些具体的规律可循,但是由于这些规律十分抽象,无法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过去,我曾采用在欣赏中讨论的方法,发现很多幼儿会误解为固定的模式,反而限制幼儿的创造,并认识到对幼儿来说对构图的理解只能通过直观的感受。

虽然画面安排是本次活动的关键,但是我们只是从采蘑菇的特点出发,和幼儿共同讨论了怎样区分新鲜的蘑菇和怎样可以多采几个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没有进行太多有关构图的讨论。可是,从幼儿的画面效果可以看出,他们十分关注整体画面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首先,影像中反复出现的优羡画面,给了幼儿很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启示。由此,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引导幼儿跟着感觉走会比跟着规律走更有成效。

其次,分解了难点,十分简单的蘑菇造型,使幼儿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构图的变化,这也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篇4

一、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戏说脸谱》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传统艺术,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三、活动准备:脸谱图片、画笔、ppt课件、纸、音乐《戏说脸谱》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戏说脸谱》你们知道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

讨论:

1、教师播放ppt课件,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2、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播放ppt),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脸谱不仅可以做成艺术品,还可以用作邮票,非常漂亮。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吧。

提示: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分组讲评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色上进行讲评)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发现人物造型与折纸之间的变化规律。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发现上述变化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进行想象与表现。

活动准备:哈哈小人的范画、记号笔20支、黑板一块、小框5个,人手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我们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本领,能告诉老师你最能画什么?教师总结幼儿回答的种类。你们真了不起。但是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画一样东西,请你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

二、出示"哈哈小人",幼儿观察,尝试画出一摸一样的"小人"

1、重点解释"顶天立地"师:那什么是顶天立地?顶天是什么意思呢?(头顶着天)那立地呢?(脚踩着地)所以,这幅画要画得怎么样?(画得高、画得大)。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观察这个小人的摸样和大小。

2、幼儿观察范画,你觉得你观察好了,请你们举手(教师拿走范画)请注意了,篮子里有一张粉红色的纸,请你在这张粉红色的纸上把你观察到的小人画出来。

3、幼儿第一次作画,教师引导幼儿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他是什么样的?做的是什么动作呢?不管画好没有,请把笔放下来,现在来看看我的哈哈小人。

4、幼儿的画和范画进行比较。和你画得做一下比较,画之前我提过要求,画得要怎么样?(顶天立地)要画的高、画的大。第二个要求是画你观察到的小人。现在和你纸上的小人比较一下,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需要在重新修改一下的,有吗?在给你们一次机会,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重新在改一下。

5、幼儿修改画面再次做比较。

三、探究"哈哈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一)、尝试在折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师:在黄色的纸上请你再画一遍你观察到的顶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开这张纸。你发现这张纸上跟刚刚那张有什么区别呢?注意画的时候不能把纸头打开喔。

2、幼儿画画,教师观察幼儿画画的位置。

(二)、展开纸,比较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1、师;现在可以把纸打开了,告诉我,你的小人怎么啦?

2、比较各自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师:你的小人什么地方断掉了?断开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

总结:如果你把小人的某一部分画在折线的地方,当你打开的时候,折过的地方可能是断掉的,这个折过的地方叫"折痕"。

(三)、尝试连接断开的小人,感知折线与画面断开的关系

1、师:如果请你把小人断掉的地方连起来,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想试一试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你的什么变长啦?(脸、身体……)

3、作品展示:猜猜这个小人会哪里变长呢?你为什么会这么猜?

总结:什么东西画在折线上,什么就会变长。

四、再次探究,理解折线与画面变化的关系

1、尝试变出不一样的小人师: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准备把小人的什么变长呢?要和刚刚变得不一样。

2、提出要求:

师:再找一张蓝色的纸,把你想要变长的地方想好了,画在这张纸上。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讲评

师:你们真棒,画的越来越好,变得也越来越多了。

五、拓展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师:如果我把这张纸换个方向小人会变成什么样呢?

幼儿园大班有关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红、橙、黄、绿四种颜色,学习使用彩色笔

在一定的空间内涂色。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

3、乐意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涂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彩色笔或蜡笔。

活动过程:

1、迁移使用蜡笔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书上有什么?汽车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这辆汽车变得比较漂亮呢?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车变漂亮。我也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

2、谈话:我喜欢的汽车。

教师:呀,小汽车想穿漂亮的衣服了,谁来帮帮它呢?

教师分别出示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的彩笔,模仿彩色笔的口吻,说:我来,我来,我来了—我想给小汽车穿上红衣服。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想给汽车穿上什么颜色衣服呢?

鼓励幼儿模仿彩色笔的口吻,大胆说说自己的意愿。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涂色要求:

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涂色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自己手中的蜡笔,让自己的颜色更加漂亮。注意尽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是否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细心地给汽车涂色。

4、音乐游戏:开汽车。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队长汽车,听着音乐边歌唱边向教室外开去。活动开始的环节改为了欣赏车展览,从而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

5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