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参考,希望对大家写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有帮助。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好感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天气和气候

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

【问题】

(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

(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

【学生活动】

(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教师活动】展示“沙尘暴”、“风”的符号。

【提问】

(1)结合“沙尘暴”的符号,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

(2)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

【学生活动】

(1)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防风固沙。

(2)第一,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充当播报员,发布天气预报。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

【作业】

思考问题: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和气候变暖有关系吗?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畜牧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板书: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讲述: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出示图3.15和3.16

师:上述国家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呢?

生: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出示“世界地形图”、“气候类型图”

提问:1、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

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

3、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请大家阅读案例4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板书: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4

1、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简介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空间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具备熟练应用地理信息软件、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能力。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测绘、地质、矿山、水利水电、建筑、铁路和公路建设、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的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应用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企业从事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制图与建库工作;在测绘部门从事各项常规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房地产部门从事地籍测量与地籍数据库建设、管理及房地产信息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阶段的各项常规测绘工作;在城乡规划与建设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农、林、水利、环保、等部门等从事工程测量和环境监测、资源调查与利用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计算机服务、石油、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2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3计算机软件

4金融/投资/证券

5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工作城市:

毕业后,成都、上海、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成都

2上海

3广州

4昆明

3、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它与现代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相结合后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领域,也提供了更多、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类型。例如;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子系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遥感技术等等,不胜枚举。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测绘工程的产品——关于地理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商品,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免费得到,这就又促进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从而为整个测绘工程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业回报。

国内已经发现了许多高效益的科技公司,如提供高新技术测量装备的Leica公司等,这些公司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测绘行业的发展,也为在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__年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150—200人,其中男78%、女22%,20__年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32%、理科68%,近几年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__(90%—95%)、20__(80%—85%)、20__(60%—65%)。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师总结: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小组探究:对照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2.1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2)目前各处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

(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教师总结: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环节三:课后作业

全班各自然小组依次为空气污染调查组、水污染调查组、噪声污染调查组、固体废弃物污染调查组、光污染调查组、交通组、住房组、人口组、就业组、社会秩序组,调查连云港市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求:

1、网络搜集或走访调查。

2、图文资料真实,且具概括性。

3、注意安全和中学生形象。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6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活动3是“我国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地中海农产品种类及消费地的变化,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学会进行区域比较。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7

一、教材分析: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节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内容,它是在第一节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走出个体城市内部,站在宏观高度上进一步对较大范围区域中的城市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一节主要介绍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教材从城市大小等级的划分到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异,再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本节教材由正文、“阅读”、“活动”、“案例”和“读图思考”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其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课标要求: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4)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利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不同等级的城市以及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2)利用学生所在的河源市,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

(3)利用案例如上海、深圳、攀枝花等城市的发展变化分析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4)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的启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39;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城市等级与城市的功能、服务范围、数目、距离之间的关系。

2、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五、教学难点:

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嵌套理论。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城市的不同等级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仙塘镇、河源市、广州市的多幅图片。

2、提出问题:这三个城市是否是同一个等级的城市?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图片欣赏引起学生视觉的冲击,特别是仙塘镇、河源市图,同学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这么美,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8

一、介绍“我”为什么要选这节课。(主要是介绍这节课的重要性、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介绍大气的运动在大气环境单元中的地位、和其他大气要素的联系;对其他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大气运动是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大气中的热量、水汽的输送、天气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首先,表现在他和本单元前、后知识的联系上。。。

其次,从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来看,“风”是表征天气和气候特点的要素之一。。。

第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

第四,从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看。。。

所以我觉得本课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注意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

二、介绍“我”关于对这节课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是介绍这节课拟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流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途径,尤其注意对教材、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例:(以教学方法为例,注意应说明几方面,针对某一方面“我”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有必要还要加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根据前面的分析,打算首先从呈现具体现象入手。。。

其理由是。。。

再例:在有等压线配置情况下的实际风向判读,是本节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关键,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我打算。。。。

其理由是。。。

三、介绍本课的应准备和使用的教具、其他的学习材料。(方法同上)

例:本课打算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多媒体具有。。。的特点,而本课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有过程的呈现。比如,在不同等压线分布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

四、关于教材中插图、图册的使用。

例: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打算着重指导学生。。。

五、关于本课板书的设计和结构。

例,这节课的板书,打算设计成“纲要信号”的形式,其好处是。。。

特别提示:

1.在第二部分中,有些觉得有必要单独立出来讲的,可以再分几点。

2.说课的关键是解决好“我”将做什么和“我”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基本原则是“合情合理”和“有依有据”。

3.如果把说课简单地认为是说“教案”那就大错特错了。

4.从教学相长的原则看,说课时还应说明"我"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9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

4、预计到2010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原因是()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10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11

一、注重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

设计导学案的工作量远远超过设计教案,没有哪位教师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整册书的导学案,同时它要发放到不同班级学生的手中,所以导学案要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出来。因此,老师们要通力合作,采取分工制,对自己的任务不能得过且过,每位教师都要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成果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与大家分享,在交流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扬己之长,补己之短,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设计主线要清晰明了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四方面对教学进行探讨。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产生的行为变化。而导学案“主线”的合理设计恰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种载体。实践证明,主线清晰明了的导学案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目标,解决哪些问题,获取哪些知识,取得怎样成果。

三、案例精选、问题设计注重生活化和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而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又会大大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大气受热过程”案例时选择了“四川和北京太阳伞销售情况统计表”,并设计如下问题:(1)结合图标谈谈北京和四川太阳伞销售情况有何差异?(2)从四川太阳伞的销售情况上看,四川与北京的太阳辐射量有何差异?(3)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谈谈四川为什么获得太阳辐射量少?(4)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怎样的作用?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四、导学案设计要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存在着语言、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等八大智能。八种智能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其潜在智能,找出符合其智能特点的学习方式。

五、导学案课堂检测要注重质和量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12

(1)识记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

(2)理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理解人口是怎样对环境产生压力的。

(3)理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现和如何运用其趋利避害。

(4)比较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

(5)理解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并能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1)提高学生利用图像、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公德意识。

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高尚情操。

1、使学生认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环境问题。

3、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1、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2、探究式学习法。

3、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法。

4、图像、图表、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法。

1、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现象,发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多媒体展示社会调查的过程,辅之以学生表演,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思维规律的形成。

3、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并结合教材学习本课知识,进而推导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播放视频影片,通过美丽的人居环境与前面的对比,从而呼应主题,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索。

播放环境问题的相关影片和漫画欣赏,引出环境问题,通过多媒体和漫画使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从上面的影片和漫画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漫画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求知欲。

播放调查研究的流程图,学生上台演示调研的全过程,教会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整理材料,展示调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得出初步结论。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结合材料学习本课内容,使其理论化、系统化。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图8.5”和“图8.6”,师生互动。

多媒体展示玛雅文化的遗址图片,用玛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压力。

人口过多且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过环境供给资源和分解废物的能力,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

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剧突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缺点。

4、见解心得:

高中地理教案1000字篇1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解决措施

将案例教学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一方面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运用案例,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一、教学中注重地理案例的积累

从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来看,对地理案例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方式获取更多的地理案例。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周边存在的旅游资源等地理资料建立一个教学案例,如此一来既能够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要求,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节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的教学时,将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日本富士山两个案例结合起来,学生既能够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又了解了冰山与火山的相关地理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师在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个章节时,将第二节与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实现了联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的小麦、水稻两种主要农作物进行了特点分析与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农业的认识。

二、加强地理案例的精选与优化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精选出更加符合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规律的案例,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教师在进行案例的选择中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全面性、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全面理解。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钱塘江大潮”这个案例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钱塘江大潮的景观,特意播放了一段视频与图片,在这种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钱塘江之所以如此壮观是因为什么?在什么时候能够最好地观赏到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思考或集体讨论,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运用以往学到的知识去思考老师的问题,同时在教师的指点下逐渐完成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

关于高中地理的案例分析,教师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积累地理案例,同时还需要精选与优化案例,再在此基础上加强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