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理的教案
教案的内容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好的有关地理的教案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地理的教案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图“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某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反馈练习]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南连、北抵。跨越、、、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作用形成的。
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
3.简答题
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1)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2)风力
2.(1)bc(2)bcd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
人为因素: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板书设计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区。
2.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活动与探究
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是否有水土流失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⑴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⑵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⑶学会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及阅读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及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过渡:结合“早穿皮袄午穿纱”说说人们的衣着为什么变化很明显?
因为一天气温在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板书】
结合第二段资料北方人冬夏的饮食的变化,说说不同的季节饮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板书]气温的年变化,下面就学习气温的变化【板书】
3、[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某地一天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观察图形,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⑴图上横坐标轴表示什么?纵坐标轴表示什么?
⑵如何找出这天的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高?
⑶如何找出这天的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低?
⑷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差是多少?指出这是气温的日较差【板书】。
4、[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图,观察上图请同学们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⑴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
⑵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
⑶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差是多少?
5、学生运用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讨论完成活动题P51.1。
6、[点击多媒体课件]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在准备好的几何方格纸上)
7、[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板书】气温的分布
讨论:各点温度是否相等?等温线闭合处怎样判断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多少?
8、[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⑵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和海洋气温一样高吗?
⑶在回归线附近找20°等温线在陆地、海洋弯曲的趋势。
9、小结。【板书】气温的水平分布
过渡:我们夏季纳凉,在地面凉爽还是山上?【板书】气温的垂直分布
10、[点击多媒体课件]2005年我国登上队员以大无畏的精神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重新丈量了山的高度,创造了登山史上的奇迹。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峰上你看到什么景色,为什么?
11、[点击多媒体课件]读气温垂直变化图,计算山顶的气温,并说说你如何计算的。
12、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
12、课堂检测:完成课本P53活动一。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会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动画让学生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地球的大小;
2、通过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感知地球集锦基本结构;
3、通过绘制经纬线,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点,理解经纬网的意义,以及如何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前人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勇于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难点: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各自的特点;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情境预设:
播放地球绕日运动的视频;
播放地球仪与经纬网的视频。
二、教学《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是怎么认识自己生活的地球的?
①、指导读图1.1,让学生口述认识的四个过程;
②、播放人类认识地球的视频;
③、播放地球形状的视频。
2、地球有多大?
①、指导读图1.2,让学生口述地球的大小;
②、播放地球大小的视频;
③、完成“活动”2填表,感受地球的大小。
三、教学《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活动P5);
2、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3、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地理事物的?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4
〔新课导入〕
播放近期江苏省天气预报(参考材料:2004年11月1日),提醒学生注意发生在江苏省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现象。选取江阴市为参考地点,注意江阴市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天气现象变化。由对冷空气、暖空气的感性认识引入气团的介绍。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锋的主要组成有哪些?结合图2.18锋的形成,除掌握锋面、锋线、锋前、锋后等名词,对比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还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观察冷暖空气的运动、锋的形成。
Flash课件演示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准静止锋及其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各个锋面中气团的运动状况、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成云致雨的过程,结合图2.19冷锋及其天气、图2.20暖锋及其天气,对比总结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的差异,注意重点观察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差异。讨论完成填表: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参考如下: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阴天、降雨、刮风、降温
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寒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的大风、沙暴等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多云、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上升,天气转晴。
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的暖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晴朗
持续阴雨天气
天气转晴,具体情况受过境后的控制气团影响
“梅雨”
〔交流点评〕
突破这一重点难点,要抓住两个运动变化的关键:一是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展开“拉锯战”而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二是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差异明显,所以当锋面过境时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就冷锋而言,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暖,过境时出现降温、阴雨、大风天气,过镜后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略。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5活动。从锋面系统活动的一般分析过程,即先判断是什么锋面,其运动状况如何,从该锋面到之前、到之时、到之后的天气情况理解其动态演变过程。
〔联系生活〕
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锋面系统活动及其对天气现象的影响。播放寒潮、梅雨的视频短片,结合案例2“寒潮及其危害”,了解寒潮、梅雨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巩固拓展有关锋面的知识。
〔承转〕
在秋季和春季,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造成大风、降温、冻雨等灾害;而在夏季,我们听到更多的可能造成大风、暴雨灾害的是台风。
播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引入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介绍。
〔指导读图〕
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明确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它们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Flash课件演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形成、发展及其运动变化,指导学生重点观察不同半球、不同气压系统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发展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合图2.22气旋与天气和图2.23反气旋与天气讨论完成填表:
系统
气压状况
近地面气流状况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
反气旋
鼓励学生从全面动态的角度进行交流,注意对比近地面、高空气流、气压差异,交流参考如下:
系统
气压状况
近地面气流状况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
低气压
中心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上升
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下沉
天气晴朗
〔交流点评〕
水平方向上理解近地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关键是根据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判断气压梯度力、所在半球判断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根据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确定气流运动方向。另外需要指出在高空气流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最终的流动方向是与等压线平行的旋转运动。
垂直方向上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低压中心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7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对于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进行科学评价,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总结、从多角度总结。
〔联系生活〕
回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结合案例2“台风及其危害”,读图2.24台风结构示意,巩固拓展气旋的有关知识,了解台风的巨大破坏力,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5
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气候》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复杂多样;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四、多旱涝灾害。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2.认识青藏地区特色的农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读图分析的能力。2.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特色农业。
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一段青藏高原的美景,并留意它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直观印象。
PPT图片自动播放突出反映青藏高原美景的图片,配乐音乐《天路》。让学生领略青藏高原的美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生:(自由发言)说出对青藏高原的印象。
师: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正因为它高,这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除此之外,这里还是湖泊星罗,沼泽连片,还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大家说说有哪些河流?
生:长江、黄河、澜沧江......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青藏地区》就高耸在青藏高原之上。如此神奇的雪域高原,是否令你神往呢?
生:是。
师:今天我们就来模拟一次青藏高原之旅,去欣赏欣赏那里的美景。
(板书)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讲授新课】:
师:在旅行开始之前,咱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生:
师:我认为咱们得先去熟悉当地的自然环境。
PPT展示:自主和合作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课本P85,了解以下知识要点:
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2、青藏高原的地形及显著的地形特征。
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气候特征。
4、太阳辐射强度。
5、突出的自然特征。
学生学习完后,由学生展示,教师结合PPT做点评。
过渡:旅行即将开始,我们需要携带哪些物品出行呢?
PPT展示要求
出行时间:暑期
出行方式:乘火车(青藏铁路)
携带必备品: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生:简单讨论和发言,说出携带的物品和理由。
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以下要点:
1.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需要携带防寒衣物。
2.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需要防晒品。
3.青藏地区高寒缺氧,需要携带氧气袋等。
师:此次我们的旅行是从青海的西宁出发,到西藏的拉萨,现在就让我们乘坐火车去欣赏铁路沿线的美景(PPT自动播放青藏铁路沿线的一些自然美景,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师:此行的目的地拉萨已经到了,深入藏区,我们会看到当地有什么样的特色农业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P88,去认识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合作完成以下知识点:
1、青藏地区的农业以什么为主?
2、畜牧业分布的两大牧区和主要的畜种?
3、两大河谷农业区及主要农作物?
联系前后知识,以学生展示问题答案为主,教师配以PPT,点评和指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完成学习任务。
师:转折,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为什么会分布在河谷地带呢?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河谷地带发展农业有什么优势?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讨青藏地区特色的河谷农业。
PPT展示探究学习问题:
1、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
2、从光照和温差来分析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
学生合作探究后发言,总结出答案要点。
制约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气温低,热量不足。
一、河谷农业的分布原因?
1、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2、光照强烈,日照充足
3、河谷地形平坦,土质肥沃
4、紧靠河流,水源充足
二、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优势?
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气温较低,作物生长周期长。
师:正是因为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这里生长着喜温凉的农作物,主要有什么呢?
生:青稞、小麦和豌豆。
师:展示农作物的图片。
师:我们在藏区除了可以看到它特色的农业以外,还能深切的感受到藏区独特的民俗风情,请大家从青藏地区的衣食住行来说说它的民俗特色?
生:自由发言
师:学生一边发言一边展示反映青藏地区民俗特色的图片,以学生发言为主。
突出以下要点:
衣:传统服饰,藏袍;
食:餐桌上的美食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酒、糌粑;
住:传统民居,碉房和牛毛帐篷;
行:高原之舟,牦牛等。
师:今天的青藏之旅就要接近尾声了,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把今天的知识要点做一个归纳总结。
课后小结
青藏地区(高寒)——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
农业——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高寒牧业——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7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已经取得的成果,明确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不怕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雄心和壮志。
●教学重点
宇宙空间资源和宇宙探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因本课内容通俗易懂、难点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原则,教师可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等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基于想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哪些是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想像的描写吗?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讲授新课]
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板书)
一、宇宙探测的发展(板书)
1.古代对宇宙的探测(板书)
同学们刚才提到了不少。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宇宙”“太空”的描写。如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月宫”,还有《封神演义》中的许多描写等。
在古代,人们不仅对宇宙怀有美好的想像,而且劳动人-用杰出的智慧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如圭表、日晷、浑象、漏刻等,在一些地方还建有天文观测仪台,如北京古观象台、河南登封的测景台等。可见,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而伟大的。
(过渡)到了近代,自从1957年10月原苏联向太空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就已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2.宇宙探测的新时代(板书)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讨论、分析)人类进入太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图1.13显示,从1969年至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从此以后,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先后进入太空,开创了对宇宙空间进行探索的新时代。
(打出下列图片)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追月的故事”
(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有哪些重大发现,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观测、探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发现在地球上大气层外存在磁层;
(2)发现宇宙空间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
(3)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4)在没有大气干扰的情况下,人类完成了对月球、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
(承转)人类在向宇宙空间的探索过程中,我国也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不甘落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和图1.15来了解。
(设问)人类对宇宙的探测有何意义呢?
3.宇宙探测的意义(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宇宙探测具有时代的意义,使人们对一些天体(包括地球本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宇宙探测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承转、过渡)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呢?
二、开发宇宙(板书)
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目前,人类主要开发下列几种资源:
1.空间资源(板书)
(设问)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1)利用人造卫星在距离地球一定高度上进行对地球的观测,从而收集关于地球的各种信息;(2)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启发、引导)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讨论、回答)因为宇宙空间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特点。
(引导)尽管这样,科学家还是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太空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例如在生物卫星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我们科学家还利用宇宙环境的特殊性进行航天育种的试验,在太空中培育出了如太空青椒、太空黄瓜、太空玉米、太空一号小麦、太空一串红等植物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太阳能资源(板书)
(设问)科学家为什么要在宇宙空间中开发太阳能资源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分析、总结)前面我们在学习第2课时就已经知道,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永不枯竭的,并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绝大部分的太阳能不能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的作用,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这一部分我们将在2.2节中详细学习)。所以,科学家在太空中开发太阳能资源是为了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许多科学家还有一些设想,大家请看图1.16。
3.矿产资源(板书)
(设问)目前人类已知的空间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个星球上?
(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月球的岩层中,发现月岩中含有地壳中的全部元素和约60种矿藏,另外还有3He;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的一些小行星上富含矿体。
(进一步引导、设问)开发宇宙中的矿产资源有何意义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所以,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学者、科学家就大胆提出了“到太空中去寻找、开发新资源”的设想。通过开发宇宙资源,不仅可以补充地球上矿产资源之不足,而且还可以寻找、开采到新的矿种,这样就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承转、过渡)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和生存空间,使人类能够有效地利用宇宙环境。然而,随着对宇宙探索的规律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保护宇宙环境(板书)
1.太空垃圾的产生及危害(板书)
教师提供以下资料作参考:
目前,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个各类航天器,这些航天器仍然在轨道上工作的约有600~800个,2000多个丧失功能已经变成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遨游,还有2000多个已经解体不知去向。人们通过先进的仪器观测发现,目前在太空中有比苹果大的航天器碎片大约有7000~8000个,小的碎片约有3500万个,共计大约3000吨太空垃圾在日夜不停地绕地球飞行。
请同学们再进一步阅读课文及1.17图,看太空垃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太空垃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2)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3)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目前,太空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
(承转)这些遨游在太空的垃圾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教师引用下面的资料作说明)据计算,一块以每秒10千米速度在太空中穿行的碎片和在空气中以每小时600千米的速度穿行的飞行物具有同样的破坏效果。就是说,在太空中,哪怕一个鸡蛋大小的碎片,都可以把一个卫星击毁。
1996年11月24日,正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就曾经遭到太空垃圾袭击,只是由于这块垃圾很小,才只给宇航员的窗口留下几处痕迹。1996年7月,法国的一颗名字叫“樱桃”的卫星曾经被一块太空垃圾击中,而这块垃圾恰好是10年前法国的“阿丽亚娜”火箭末级爆炸后的碎片。幸好这块碎片并没有直接击中卫星,而是击中了卫星的平衡臂,臂膀被击断,卫星严重倾斜,曾经一度失去控制。然而,俄罗斯的“宇宙1275”卫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颗卫星在与太空垃圾相撞后发生爆炸,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承转)可见,太空垃圾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那么,怎样来减少空间垃圾呢?
2.保持宇宙环境(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课文、读图1.17来寻找办法。
(学生讨论、回答)限制或清除太空垃圾的办法主要有:
(1)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他轨道上;
(2)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发挥想像畅所欲言)
[课堂小结]
宇宙是浩瀚的,我们在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宇宙又是神秘的,让我们学好本领,充满信心,到广阔的宇宙环境中去探索吧!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8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和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
3.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某一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典型景观特征。
(2)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尤其是区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差异。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还很差,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如:图片、图表、文字材料、景观……,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
2.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培养获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问题探究法:在读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世界气候类型景观》
学生观察: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观差异,说说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教师提问:不同景观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降水和温度。
阅读课本: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类?
小组合作:分别讨论热带、温带、寒带、独特的气候类型的种类由那些?
小组展示:略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9
南方地区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
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2)主要城市:
①台北
②台中
③高雄。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②海岛多港口;
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0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
(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
【设计思想】
对本节教材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所在地自然环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并由此思考教材中的实例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环境差异。第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知识的复习学习有关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第三,注意图象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阅读图象,提取、认定加工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找出两个自然带,查找关于这两个自然带: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于自然带内部反映了整体性,对于不同自然带之间反映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高一学生,在经历之前三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后,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渠道对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为此学生对“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掌握并不是特别困难。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投影课本“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________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出生备受社会关注?思考回答问题。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通过读“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及“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讨论完成读图思考题。
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归纳资料
提取信息展示课件材料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完成课本P3“活动”题,注意人口的增长除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学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承转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学生:有。?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读“图1.419__—20__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到195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2)20__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3)20__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1.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2.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3.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4.亚非拉
5.发展中国家
6.增长较缓慢培养学生通过演算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方法。探究讨论
点评指导阅读P4“图1.5世界部分国家人口政策”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讨论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出现地区不平衡呢?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的,各国家〈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
通过课本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再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得出正确的人口发展观。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原因: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原因:政治、经济、医疗水平;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资源不足;
对策:________。学生在讨论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从人口增长统计图来看人口增长的快慢应该看人口增长的倍数,而不是看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应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还要能够探讨分析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2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人口的数量变化》这节课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学生从教材的整体上把握教材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承前启后
理清脉络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人口增长模式。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通过读“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老师板图)
学生阅读板图及课本图1.6分析总结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人口增长缓慢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人口增长迅速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重点让学生把握读图方法,从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把握各种增长模式的特点。
注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
静态:各种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动态:原始型逐步发展成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主要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问题导学
分析探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1.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从哪个指标的变化开始?原因是什么?
2.发达国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结合我国西北等地区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举例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2)利用地图、数据分析我国西北的自然特征来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课本的例子来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4)通过书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结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从成因跟危害中得出荒漠化的防治对策跟措施。
(6)通过荒漠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环境的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等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
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一个清晰的综合分析思维。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1996年,摄影师在加州拍下这个美景,如今这里面目全非,下图就是摄影师10年后在同一地方拍的。大家觉得这张图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
[教师讲述]很好。这幅图正是反映了草地退化呈现荒漠化趋势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8页。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板书]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师讲述]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约四分之一的的陆地和三分之二的国家受到荒漠化威胁和影响,有36亿公顷的土地直接受到荒漠化影响,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4。从这些数据得知,荒漠化的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大的。然而,到底什么是荒漠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看看书本18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一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讲述]同学们看完了吧,请大家一起朗读荒漠化的定义。
[学生朗读]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教师讲述]很好,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土地退化现象。所以说,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我们来看一下图片,这张图片是沙尘暴,沙尘暴既是土地沙漠化的结果,又是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一个动力因素。石质荒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次生盐渍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板书]1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实质:土地退化
3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的地区
[教师讲述]在我国荒漠化的情况也很严峻:截止20__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于18个省,其中80.7%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西藏三个省区。由此可见,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西北地区。下面就利用我国西北地区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这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西北地区,请同学们浏览课本18-19页的内容。
[板书]二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教师讲述]我国西北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西北干旱?我们可以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以及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请同学看19页图2.1,并分析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板书]位置与地形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地形?请同学来回答下。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达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并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组合。
[教师讲述]那么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植被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看课本20页的图2.2,思考下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板书]气候
植被
[教书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降水递减,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受水分影响,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递减。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年降水量递减。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板书]气候: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
植被:自东向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教师讲述]在了解西北地区的区域自然特征之后,我们现在来探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首先,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大家思考下,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呢?
[学生回答]因为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教师讲述]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为荒漠化创造了基本条件,而这里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创造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讲述]其次,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3
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4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5、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6、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国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长江流经的省份(自西向东):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流入东海。
7、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8、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9、中国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江西省)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达木盆地(青海)、准噶尔盆地(新疆)
1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有关地理的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学情分析
通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