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地理教案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自信心。写好2024高中地理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2024高中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
案例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展开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判断、推理以及分析。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某一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和一般分析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运用的都应该比较多。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高中地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国热情有重要意义,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地质概貌以及地形结构等,高中地理历来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教师安排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倾向,大多数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课堂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分注重成绩提升,导致课堂形式单调,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僵化。案例教学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本质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而教师并非传统教育思想中单纯就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教学中扮演着激励者以及设计者的角色。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拟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地力教学之中,最终为促进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打好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1、构建案例运用平台,充分挖掘案例素材
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增色,有效提升整个课堂的氛围。所以,很多地理教育工作者一直为之努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方便快捷的获取有效的案例。但在快节奏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要想方便的获得很多急需的案例素材,是很难通过自己查找实现的。所以,学校可以联系其它学校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协调自己学校各年级的地理教师,互相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定期的进行研讨。并且为了激发教师们搜集案例的积极性,对于能够积极提供案例的教师,要在工作考核方面以及职称评定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
2、科学评价学习效果,加强课堂进程指导
有了案例,就不用在进行什么指导了,学习起来都会非常直观,这是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认同的。实际上,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方式更为直观一些,其实案例教学也无非是一种教学平台。而这种教学效果的好坏,还是要通过评价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来最终确定。所以,恰当的、及时的学习评价,在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追求的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又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要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拓展案例应用思路
地理课程可运用的案例非常多,其案例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等特点,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而现在很多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就是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怎么能够使这些案例的价值更好的体现,以及怎么应用这些案例。实际上,教师还是需要积极拓展应用的方法和思路,充分理解案例自身的特点和内涵。还有一个例子,教师在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教学,可以在分层分析、分段分析之前,先展示沿江地带的基本情况,必要时可重新展示案例的部分或者全部。这个例子说明,除了上述应用思路之外,教师还应当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加工。
4、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同学们听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的讲解,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去记忆,这并不是运用案例教学。相反,有了案例作为平台,教师更可以更多的激发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运用更为丰富的更多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一定要明确学生和自己分别承担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在案例教学中,具体来说,学生是研讨案例、分析案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展开研讨和探索,主动交流,积极参与,并且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起到调控、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教材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教材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这是教师在展示案例后仍需要做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搜集和制作之中,这样可以提升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丰富案例的获取途径。学生负责动手搜集和整理,教师只是提出方向。这样以来,学生也会感觉到案例与自己关系更加亲切,所有的案例经过师生一起加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其贴近生活、说服力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应用案例教学,切记不能为了应用案例而引入案例,那样的话,不但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很多教学内容与所举案例都没有关系的话,还会适得其反,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所以,为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还需要教师积极的总结案例教学方法,充分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进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刚.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应用.四川省彭州市第一中学,20--.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2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区域发展差异。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三节,也是学生学习第二章的基础,知识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习惯,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这就使该节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其爱国、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各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考虑到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从发现问题→合作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它强调合作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读图分析法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供图表,设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4、歌诀法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文本材料(教科书)
3、图像展示(视频)
四、教学过程
1、幻灯片导入:
现在请欣赏一组幻灯片,他展现的是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有雄伟的雪域高原,也有海南岛风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从而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差异,而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入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预习目标展示
我利用书本上的几幅图构思了五个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看图解图的习惯。
问题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问题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问题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问题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问题五: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交流展示
4、点拨升华
1、我首先展示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并且分发空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让同学们自主填写、自己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对应的省级行政区。
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中部湘赣鄂豫皖,黑吉晋入内蒙古。
西部滇藏黔渝川,外加青新陕甘宁。
3、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取得了长足进步。
4、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四字模板)
东部经济地带:位置临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
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水源较少。
5、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5.板书小结
6.活动题
1、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
2、在你的家乡,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家乡建设,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7.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较多,我应该在讲课期间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编歌诀、四字模板等记忆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__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_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_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节内容的延伸,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化又一原因。人口的空间变化,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教学难度不大。
教材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人口迁移?通过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辨别,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该强调两者所具备条件上的差异以及多列举身边的例子加于区别理解。总之,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有一个更深、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该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可以联系身边的例子和现象,帮助其对人口迁移现象的判别及其产生原因的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重点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
通过该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情感目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1.能辨别人口迁移及人口流动现象;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难点】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提问式、探究式、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立意导入:(图片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同学熟悉的梅州客家饮食和景观图片,设置问题:①这是哪里的饮食习惯及景区?②知道客家人的来历吗?
一、人口的迁移
学生活动:请学生阅读课文P8该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满足什么条件?周围有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教师归纳】
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满足条件:①居住地的改变;②改变居住地持续的时间(通常1年以上);③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
举例:①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②展示图片
设置疑问:以上两张图片中,第二张图片为什么不属于人口迁移?
【区别】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有往返的现象。
学生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人口迁移的两个阶段、迁移特点、迁出(入)地、迁移原因及其意义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阶段、迁移原因、迁移方式、迁移方向、迁移规模、迁移目的等,然后请学生填表。
【学生归纳】
2.分类:a.按地理范围分: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
?教师补充:b.按迁移方向分:城市和农村互迁。
3.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
美洲、大洋洲等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以后
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亚、非、拉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了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注:在学生回答迁入和迁出地时,教师事先可展示两张图片请学生看图思考总结,同时也可巩固学生有关大洲的知识。
图一
图二
4.国内人口迁移
要求学生根据课本所描述的该部分有关知识,结合图1.8和P11案例3,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并完成下表和解决相关问题。(具体见课件)
阶段
迁移原因
迁移方式
迁移方向
古代
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当
代
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
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5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地理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多样,其中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地理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描述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实践、思考与归纳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改的一大特色,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打破了教学的封闭性,使教学更为开放,同时案例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如教学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案例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必须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教师都是由“学校”直接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等,导致教学中运用案例只是起补充作用,案例点评不够深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用的案例质量不高,缺乏适用的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正是在案例内容的阅读、思考、辩论中达到思维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案例质量会决定案例教学的质量。当前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大都是涉及某一个知识点,跨知识点、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较少;一些教师搜集案例用于教学,但这些案例与实际应用不相符,激不起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应注重案例选取
案例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案例的选取,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地理案例。一般来说案例可用文字、图像、景观等形式显示出来。教学实践中,如果地理教学案例选取不当,会适得其反。如教学《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课时,介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地理北京这一知识点,紧靠参考课本上的图,会使学生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自然背景的生成方面;建立干旱成因之分析思路方面等。因此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注重案例选取,首先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案例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是要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用于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在对案例作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广泛收集选取最为合适的案例。其次选取的案例应真实、客观。教学案例应源于现实生活,这样容易让学生信服。案例可信度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案例教学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再次选取的案例应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会变得陈旧,因此原则案例时应注重时效性,与时俱进。最后选取的案例应注重实用性。案例应与生活紧密联系,案例探究对生活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案例教学忌拘泥学生实际
目前,地理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国外案例,运用国外案例教学,教师无法掌握这些案例的内涵,不能有效的与本国实际相联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拥有相应的基础知识,不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乡土案例在教学中有着诸多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案例教学忌拘泥于学生生活实际。乡土案例对学生来说太过熟悉,学生可能会表现的比较积极,但不一定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观摩《水污染》教学时,有教师采用了案例:20--年无锡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即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曾几何时美丽的太湖消失了,随着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太湖,太湖的水质恶化,危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后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水质有所好转。问:太湖水污染的人为原因是什么?太湖水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这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探究的意义,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说出答案,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因此案例教学不能拘泥于学生实际,虽然案例都是源于生活实际的,但选择的案例学生不能太过熟悉,要让学生经历思考再给出结论。
三、案例教学忌罗列案例知识
案例教学目的是通过一个案例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分析类似的地理知识。如果案例教学只注重知识记忆,那就偏离了案例教学的目的。如有教师教学“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案例:李守银家住在江淮平原,全家六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李守银承包了半公顷土地,他和妻子做。他还与村里的另外五家合购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脱粒机。李守银一般用0.3公顷土地种双季稻,用0.1公顷土地种单季稻,余下的种其他作物。这样每年能收稻谷约3800千克,其中2500作为口粮、饲料等,余下的1300千克出售。问:我国水稻生产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说说理由?单位土地的产量如何?机械化水平如何?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给出总结: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水稻生产的基本特点,人均耕地少、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等。这里的案例运用明显停留在知识罗列阶段,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其实案例是一种方法,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运用案例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了解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
3.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
教学难点: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原因
六、教学准备
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
【师生总结】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
【学生回答】天然林和人工林。
【教师总结】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人工植被。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植被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
【教师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光照条件的差异。
【教师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
【学生回答】气温和降水条件。
【教师总结】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综上所述,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供合理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交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的技巧所在。”其实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老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从而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今天上午我在讲到欧洲西部的时候,我就问了我们上一节西亚讲到的一个知识点-----被西方人称为海上生命线是哪个海峡?这时我发现好多学生都在那里翻书,这时我就稍微的给大家做了一点提示,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霍尔木兹海峡”。通过这一个问题我发现下面的学生的听课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
中午吃过饭在休息的时候,我就在想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听课情趣一定不是太高,我能用什么办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呢?这时我就想起了上午我用的一方法-----提问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小的活动,让学生上黑板上写我们上一节学的西亚地区的石油运输路线,不会写的可以有三次求助的机会,这时下面的好多学生都举手了,没有记住的也马上翻书去看。这时我随意的叫了三个学生上黑板写,由于石油运输路线是一个难点,都是一些海洋、海峡,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来的这几个学生没写几个就不会写了,这时我就说你可以求助下面的学生,这时下面的学生几乎都把手举起来了,有的甚至都站来起来,还大声的喊:“老师我去”。
这时我看见下面学生已经完全被我调动起来了,也该到收场的时候了。
“同学们来我们共同看一下,看这三个同学写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最后我又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表扬。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课堂活动,但是却把整个班级参与课堂的兴趣完全的调动起来了,这节课上下来使我感觉到无比的轻松。点化旧知识,容易勾引起学生回忆的思考,启动了他们的大脑,只要一提及这些旧知识,学生就一触即发,十分的兴奋,这种兴奋又调动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中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生物循环、平衡功能。
难点:平衡功能、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教材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一以贯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教材从物流(能流)、功能、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讲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并且教材中辅以多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导入】创设情景
情景:播放录像《大连自然风光》
提问:在录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观?
生答:有动物、植物、河流、土壤、大气、地貌等。
引出课题: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上面录象中的各种地理要素组成的!
【教学过程】思考:录像中的地理要素食如何相互制约的?
学生探讨回答:如:气候——水文、地形——水文、植物——地貌等。
师总结:
一、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它们并非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这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
加深印象(出示图片)
引导探究1:P91活动:(活动问题参考答案: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份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总结过渡:在这个整体中,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使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引导探究2: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生物循环”内容,思考
什么是生物循环?
在生物循环中还有哪些地理环境要素参与?
你能简要说明生物循环的意义吗?
学生讨论,回答:体会通过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引导探究3:
利用教材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对地球上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引导探究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藏羚羊的文章,
问:你能解释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吗?
总结过渡: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各要素相互作用还会产生其他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知识巩固
读课本93—94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产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讨论94页活动
2、什么是平衡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其性质如何?
学生归纳:(略)
过渡:
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地理要素,如气候、水体、地貌等是否会随时间的变化?(学生回答:会。)各要素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学生回答:有。)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0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 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谈话法,讨论法。 2.读图分析法。 3.多媒体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课题:地球上的水同时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新课导入]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地球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课件展示本节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图片:南极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叶子) [教师精讲] 师:大家注意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 生: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 师: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中都有地球上的水体,地球上的水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8页图3.1以及课文,注意图中各水体所占的比例。 师:这些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圈层,也就是—— 生:(齐答)水圈。 师:读了图3.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水圈的主体是—— 生:海洋水。 师:对!它的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生:(齐答)96.53%。 师:可是海洋水是咸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淡水多不多呢?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哪一种水体呢? 生:不多。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师:目前冰川还不能大量地直接利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 生:有限的。 师: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同时各种水体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师:组成水圈的各种水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8页图3.2,注意观察陆地水体是如何联系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图3.2,思考讨论图右的“读图思考”。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通过读图观察,可以得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补给是世界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第二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当河流与湖泊之间存在补给关系时,假若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则存在两种情况,即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由河水补给湖泊水;反之,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由湖泊水补给河水) 师:图中河水可能有哪些来源? 生1:有冰川融水、湖泊水。 师:还有吗? 生2:大气降水。 师:对。还可能有地下水,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河流的河水往往有多种来源,也就是说有多种补给。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研究一下,谁来说说长江水的补给? 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板图:长江中下游河段及与之相连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师:非常好!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湖水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湖水会补给河水,但当雨季到来时,长江水位高涨,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怎样? 生:(齐答)河水补给湖水。 师:对,所以长江水和湖泊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江处于洪水期时,湖泊对河流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调节洪水的作用。 师:非常好!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 生:我们可以通过修建人工湖泊——水库来防洪。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事实上,不仅河流与湖泊之间可以相互补给,河流和地下水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相互补给关系,补给的方向均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差。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我们研究的水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就不科学了。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课件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思考该河段河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师:这是黄河下游,河床远远高出周围地面,最大的高差要达到7~8米,那么河水和地下水之间会是怎样的补给关系? 生:河水补给地下水。 师:很好!李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吟诵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后真的就不复回了吗?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动画 (动画演示: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水循环。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第59页“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屏幕展示思考题) 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哪些领域? 水循环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你能用更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各种类型的水循环吗? (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回答所列问题) 生1: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主要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生3:水循环可划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师:大家都回答得很正确!三种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也是环节最完整的是海陆间循环,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这一循环过程,大家要注意每一个箭头所代表的环节的名称。 (用边讲边画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加强学生对海陆间水循环每一个环节的记忆) 师:海陆间循环我们一起完成了,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完成其余两个水循环。 (两学生板画完成后,师生共同指认所画箭头的含义) 师:正是生生不息的水循环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生机,同时人类活动也在时时影响着水循环。教材第60页的活动题给我们列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在课前布置大家分别收集与这两个例子有关的资料,下面就请两组同学派出代表分别上台谈谈各自的研究结论,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你们收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课前先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可以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资料得到的感受和效果要好得多) 生: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提供资料的情况,可补充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黄河断流的严重性) (课件展示:黄河断流图片和资料) 师:刚才我们第一小组的同学代表的发言非常精彩,语言表达思路非常清晰,前因后果的分析也是有条有理,并且还收集了黄河断流的图片,大家看了是不是很揪心啊!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我们一代一代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可由于我们无节制地对她进行索取,致使出现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年断流时间竟长达226天。黄河断流,除了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原因外,黄河源头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大量退化,黄河上游河段的森林大量砍伐使乔木林覆盖率几乎不到0.35%,这些都是黄河断流日趋严重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行为!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组又是如何解答另一个同样让我们忧虑的问题的。 (第二组代表上台发言) 生: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也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师:这位同学说得也很好!由于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泉眼枯竭在全国很多地区极为常见。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常常不顾客观自然规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上面两个事例都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良影响,你们有没有发现主要是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师:对!我们可以看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必然对水循环产生不合理的影响,那么,人类能否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促进水循环的形成呢?能不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生1:人类可通过人工催云、人工降雨改变降水这一环节。 生2:还可以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改变地表径流。 师: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还可以通过补充地下水、植树造林、改变地下径流等。 师: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水循环原理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视频1:“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长江水属于水循环中哪一个环节? 生:地表径流。 师:它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地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生:因为不断地有降水补充。 师:正因为不断进行的水循环,使长江水得到了不断的—— 生:(齐答)更新。 师:对!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几个素材又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意义? (图片:“黄土高原地貌”) 师:黄土高原当初形成的时候地表是平坦的,是什么使它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再加上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表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师:回答得很好!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它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图片:舟山渔场) 师: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呢?与水循环有什么关系呢? 生1:处于大陆架,阳光充足。 师:还有原因吗? 生2:暖流与沿岸北下的冷水相遇。 师:很好,它的成因还和长江、钱塘江在其附近入海有关,谁来具体讲讲? 生3:因为长江、钱塘江入海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这里饵料很丰富。 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材料分析和总结一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生讨论后发言,课件展示结论) 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 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塑造地表形态。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圈的构成和特点,各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写一篇小论文,课后评比。 2.请你提出10条节水建议。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情境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及归纳的教学手法。案例分析教学已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因为它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对于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对于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探索 1、利用案例提出地理问题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很多学生往往会产生焦躁厌烦心理,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地理这门课程,知识点杂,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致使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活跃,不能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应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笔者的做法是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并针对这一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探寻问题的答案。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2节“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1.你们都知道哪些地区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的?2.我们所在的城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3.不同的地域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都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然后再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便于更好的掌握地理教材。 2、利用案例分析及解决地理问题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应来源于实际生活,案例应具有详细的资料与数据,并且贴近生活,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对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通过已有的地理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即找到案例的关键点,根据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对于案例中存在的地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例如,在教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时,笔者先给出一组土地荒漠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反映了怎样的环境现象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假想自己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解决这一现象时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怎样具体实施这些措施等。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利用案例证明地理原理 地理原理,即地理规律,是指所有地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必然会产生的规律现象。地理原理有难有易,因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设定不同的地理案例情景,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正确且普遍存在的地理规律。另外,教师也可改变传统教学策略,通过对于地理案例的分析与教学,为已有地理原理进行验证,以帮助学生对于抽象的地理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如20--年12月7日于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此次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道路交通严重受阻,日本地震厅还发出了海啸预警。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揭示出板块运动规律及地震的成因,加深学生对于地震这一地理现象的了解。 二、高中地理案例分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反思 第一,受教材版本、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的影响,有些教学案例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这种局限性为课堂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造成了一定困难。对于这种状况,教师要适时调节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案例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的现象。 第二,案例教学是通过几种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但是对整个知识系统很难全面了解。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争取做到以点带面,由一个知识点引出所有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 第三,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对于案例进行更好的讨论与研究,就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于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计算好进行每个环节的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开展案例教学,让案例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第四,有些教师授课时过于注重案例的数量而忽略了案例分析所带来的实际效应。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重其时代感与现实性,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更好的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避免了教师对于这些地理现象的枯燥陈述,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不断探索的学习状态。 三维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重点: 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及教材各个图片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 1、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2、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3、结合案例4完成活动题。 (对于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活动: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点拨: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点拨: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点拨: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1)、有利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 2)、发展过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①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 ②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周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思考: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堂小结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课后习题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 【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类,下面,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一看气候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地球的第三极——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经历气候的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 监测和研究表明,过去半个世纪,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1℃,极端高温频次显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年级退缩15%。 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长,增加了牧草产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变了农区种植制度,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观视觉效果更好。 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也引发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还导致冻土消融,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剧,许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归纳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学们是否明白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问,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将选项填入合适的空格。 从这两个关联图中,我们来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据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1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2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3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4
2024高中地理教案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