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设计教案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写好地理教案反思简短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地理教案反思简短,供大家参考。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1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2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板书】五、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理解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意义,知道“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范围和作用。

3、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知道重要的保护区保护的资源。

4、知道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掌握主要的名胜古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生态问题的解决措施,重要的旅游资源。

2、教学难点:西部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为主,分析讲解为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西部地区风景图片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视频。西部地区风景秀丽,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展示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图片

学生活动:(1)翻看地图,回忆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及特点。

(2)了解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讲述: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导致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东部的环境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沙尘暴和水资源短缺等,都是西部地区惹的祸。

板书:一、生态保护

1、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

讲解: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保护屏障,这里对于全国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保护。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二是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

学生活动(1)找出“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范围和作用。

(2)找出主要的自然保护区,重点是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几个,了解其保护的主要对象。

强调:三北主要指东北、华北和西北。四川卧龙主要保护大熊猫,可可西里主要保护藏羚羊。

板书:2、主要措施:生态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上中游防护林。

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三江源,可可西里

学生活动:阅读87、88页材料,了解一下具体的生态保护实例。

展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图片

学生活动: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旅游景点,分成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等不同的类型。记住所在的省区和景点名称。

板书: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西部地区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丰富的绿资源,知道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3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5

三个经济地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6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知识和能力]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5.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__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位于温带的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形成的是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5.让学生观察课本p60图3.25,指出a坡属于(迎风坡),b坡属于(背风坡),降水多的是哪个坡?(a坡)。教师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丙图,加深学生认识和体会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丙图

6.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10活动4,然后让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做题思路,大家评判补充。

(1)青藏高原纬度较高,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

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而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海陆位置:二者虽同处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陆东岸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板书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这里的教学,通过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实例讨论分析,让学生认识体会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不一样。

1.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1活动1,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如果能选用当地的实例或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变化等,学生的感受会更深。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39;限制越来越小。

3.让学生阅读课本p61“水稻种植与气候”。结合自己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了解,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看看当地适合不适合种植水稻,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4.用两个学生扮演小强和小明进行对话,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他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为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地把甲地区的树、农作物移到乙地区,不能凭主观愿望做事,人类的活动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

5.组织学生阅读活动3,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根据双方辩论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通过对实例的辩论、分析,使学生自己去体会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

6.投影展示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p62“气候变暖”。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作为新世纪未来的青年,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行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堂的讨论,以及通过调查、查找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地理小论文。一星期后,组织一次论文交谈评比活动。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及其转变。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8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是我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5、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1大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地理位置。

2、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范围大小。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深入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导学题:

1、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2、怎么详细描述亚洲的位置?

第一步: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师生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通过观察图验证学生的答案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详解

学生展示1略

学生展示2略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师生共同验证答案: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相邻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第三步:观察课件找到亚洲的四至点,验证学生答案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教师小结1:通过自学,读图观察练习,我们已经学习到如何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几个活动]

合作1: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0

陆地环境的组成的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掌握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

4.能够分析和解释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二、教学内容

1.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

4.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教学难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

2.实践法: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媒体,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五、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引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整个课程的目标和重点。

2.知识讲解(40分钟)

教师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媒体,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分组讨论(3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分析和解释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

4.整合总结(2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资源

1.教材:地理教材

2.多媒体教学媒体:实际案例、图片等

3.教学工具:ppt、黑板、笔记本电脑等

七、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

2.作业表现:学生是否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等。

3.考试表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考试成绩如何等。

八、教学建议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以提高学习效果。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2

教材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原则认识自然灾害。这部分内容教材介绍的比较概略,只是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然而这三种灾害在我国无论是危害地区还是危害程度都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同时也把这节课做为自然灾害的专题来复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知识储备、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本节专题学习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连发性的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同时还要防御它,保护自己,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种自然灾害的含义、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2、分析、比较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提高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据三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案例,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

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3、通过课堂训练环节,达到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积累户外出行的经验,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指导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和防御意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滑坡、泥石流”

教师与学生交流:这种灾害听说过吗?在哪里怎么听说的?你经历过吗?但愿没有经历。

观看视频和师生互动观看视频、设计情景,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去,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1、滑坡、崩塌:山体岩石在重力、地震和流水作用下,产生的断裂、滑落、堆积。

2、泥石流: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随山洪流动。

1、提出问题:根据上述灾害的含义和对图片的阅读,你能看出这些灾害大多分布在什么地形?

2、提出问题:根据地形分布的特点,分析我国哪些地形区具备这样的地形特点?

3、阅读地图,指出我国上述灾害的多发地区。

4、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具备了山高坡陡的地形条件,就一定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吗?是否还有其诱因?

5、讨论:从气候区、降水特征分析上述地区的气候特点。

例:冰雪融水、地震

6、讨论:有时三种自然灾害在同一地区同时发生,这是为什么?

(①三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地形条件相同—地貌、气候。②滑坡、崩塌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

资料:不科学地开挖山坡,劈山造田,毁林开荒,人工爆破采石等,则是诱发滑坡的人为因素。据世界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70%的滑坡,都是由于人类不科学的工程施工等所引发的。

近十几年来,三种自然灾害在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否和人类活动有关?你认为和哪些人类活动有关?观察图片(或视频)尝试给滑坡崩塌泥石流下个定义。

根据画面情景说明三种自然灾害的特性。

[来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

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

阅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准确说出分布地区。

学生可联系刚才观察过的图片或视频,结合灾害的爆发,逐步得出气候因素的影响。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特制订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方面

本学期主要是在上学期学习中国地理基础上,重点复习迎接会考。

2、基本技能、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绘图能力的训练,做好图文对应、联合记忆,发挥“图景”的直观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39;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体空间思维观念,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时代特征,联系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培养资源危机意识,环境危机意识,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升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做到:

(一)要设置一个激励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情景。

(二)要拓展学生思维。

(三)让学生找到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四)要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发挥学生的想象和灵感作用。

(七)加强电化教育的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5、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读书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质疑问难法,课前预习法,课后复习法,温故知新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可采取集体辅导法和个别辅导法,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并对这些地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及综合开发的意义;

4.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山西能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2.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理解“开发”与“整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去评判地理事物的合理与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3.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三、教学方法

导入渐进法、创境设问法、多媒体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国近些年能源需求的数据及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的图片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教师归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快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快能源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

导入新课: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美誉。本节课我们就以山西省为案例讨论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发展的方向及开发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板书课题:能源的开展——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学生归纳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条件)。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

创设情境:“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学生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教师强调:区域的资源状况应从资源的分布、种类、品质、组合状况、开采条件等角度来分析和描述。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知识拓展:教师讲授我国煤层气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教师转承:了解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让我一起来分析其资源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我国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情况对照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意义。

教师归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且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与城市分布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良好交通条件。

学生归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归纳:前面我们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综合评价了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背景——山西省具备能源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条件。

板书归纳:

(一)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条件: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2.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转承: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自1982年以来山西利用能源优势是如何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并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归纳:(略)

地理教案反思简短篇15

教学目的

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

课时1课时。

教学提纲

一、山脉的概念

1.山脉的概念

2.山脉的走向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主要山脉[板书]

一、山脉的概念[板书]

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板书]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见图2)

图2山脉走向示意图

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山脉,不仅要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还要掌握它的走向和准确的分布位置。下面我们就介绍主要的山脉。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板书]

1.东西走向的山脉[板书]

[读图]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名称。

[教师讲解]教师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位置。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板书]

昆仑山—秦岭[板书]

南岭[板书]

[填图练习]指导学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画出上述三列山脉并注出山脉的名称。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板书]

[读图]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名称。

[教师讲解]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以下三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板书]

长白山—武夷山[板书]

台湾山脉[板书]

[填图练习]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这三列山脉及其名称。

前面我们介绍了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除此以外,还有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些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板书]

贺兰山脉[板书]

横断山脉[板书]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板书]

阿尔泰山[板书]

祁连山脉[板书]

[填图练习]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这些山脉,并注出名称。

[指导练习]利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没有山脉名称的空白图),帮助学生复习主要山脉的位置和名称。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板书]

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并将其填在空白图上。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4页“读一读”中的短文“珠穆朗玛峰探险”。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有关珠穆朗玛峰探险的彩色图片。(如条件允许,可放映幻灯或录相片)看完之后,可让学生简短发言,谈谈感想体会。

[小结]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主要骨架。

三、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板书]

[练习]完成课文16页“做一做”中的填表练习。

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教师指投影片上所画的主要山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位置。(如果时间允许可反复进行巩固练习)

1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