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地理创新教案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指导。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地理创新教案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地理创新教案有帮助。

地理创新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及综合开发的意义;

4.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山西能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2.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理解“开发”与“整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去评判地理事物的合理与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3.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三、教学方法

导入渐进法、创境设问法、多媒体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国近些年能源需求的数据及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的图片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教师归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快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快能源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

导入新课: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美誉。本节课我们就以山西省为案例讨论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发展的方向及开发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板书课题:能源的开展——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学生归纳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条件)。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

创设情境:“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学生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教师强调:区域的资源状况应从资源的分布、种类、品质、组合状况、开采条件等角度来分析和描述。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知识拓展:教师讲授我国煤层气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教师转承:了解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让我一起来分析其资源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我国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情况对照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意义。

教师归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且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与城市分布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良好交通条件。

学生归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归纳:前面我们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综合评价了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背景——山西省具备能源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条件。

板书归纳:

(一)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条件: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2.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转承: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自1982年以来山西利用能源优势是如何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并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归纳:(略)

地理创新教案篇2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l: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2)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地理创新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

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

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

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

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预设: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教师: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得出刚才的结论,让我们从地图上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地图要首先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先读图名,左边这幅图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右边的图为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读图的第二步是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读图例。

教师:通过读图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读图的第三步──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设计意图:回顾读图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依次完成PPT上的提示问题。(问题1)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每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教师:请大家找到一条特殊的等温线──0℃等温线,它有着重要意义: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教师:(问题2)1月的最低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

学生回答预设:最低气温为—28℃以下,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气温大概是16℃以上,分布在海南岛及台湾岛南部。

教师:(问题3)1月南北温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预设:50℃左右

教师: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我国7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分布。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读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师

问题1: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除了28℃等温线外,以8℃为间隔的等温线有几条?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问题2:7月的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温度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问题3: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读图任务。】

讲授新课──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知道我国的温度带

教师: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学生回答预设:根据看到的每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相近呢?

学生回答预设: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既然农业生产是我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和代表性农产品。

学生:为不同温度带选择适当熟制,识别水果产地。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地理与教材中的地理联系起来。】

教师:我们特别容易把温度带和热量带(地球上的五带)混在一起,请大家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预设: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度来划分;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作物品种、作物的熟制相关。

地理创新教案篇4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地理创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工具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地理创新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选编本节内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维能力。

(3)以图像系统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顾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

(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路,本节呈现了下面的结构特点。第一,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源流概况、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第二,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地理创新教案篇7

1、提高教师素质,是激发中学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关键。

2、地理起始课,能启迪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起始课,是学生步入地理知识王国的入门课,是目的性教育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也是使兴趣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教师不能光讲大道理,而要趁他们刚刚接触这门知识的有利时机,联系焦点、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有的放矢的采用一些方法,如可采用设问列举的方式,首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有趣的地理问题。

3、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兴奋程度。

比喻形象动人,使学生听起来如临其境,心驰神往。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

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幽默的语言常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而又秩序井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轻松学习知识的目的。课堂上采用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能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又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自然倍增,教学效果显著。这一点已得到众多优秀教育实践者的证实。

(3)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思维。

学生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在问题的情境中被激发,在成功的情境中获得满足。创设问题情境,继而创设成功的情境是兴趣培养的基本方法。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问题的系列、体系共同构成。问题不断明确着学生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激化着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

(4)“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提出问题能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线索,指出思维的方向,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产生活跃欲试之势,学习兴趣盎然。

(5)穿插具体的故事,使中学地理教学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探索抽象的原理。地理故事,生动形象,对中学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中学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富有启发性,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善于思维想象,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和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一定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不择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挖掘兴趣的源泉,充分掌握激发兴趣的方法,适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的转变。让科学的学习方法架起从知识到能力的桥梁。

地理创新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某一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

【学法指导】

1.学好本节内容,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2.通过案例,学好分析解决环境与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通过知识的网络化处理,理清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知识链接】

一、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________________。

2.原因:②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__________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⑤__________。

4.现状

(1)世界:约⑥______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⑦______、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⑧______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位置:⑨__________以西,昆仑山—⑩__________—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_______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____________,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5.内部分异:以?________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

(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__________,?________风化和?______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________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______,平地多疏松的?__________;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____________季节。

(2)____________: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根本原因

(1)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__________、过度开垦等。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①____________。

2.防治内容eqblc{rc(avs4alco1(预防②的威胁,扭转③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④的生产力))

3.原则eqblc{rc(avs4alco1(坚持⑤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⑥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⑦__________。

(2)利用生物措施和⑧____________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⑨______________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⑩__________。

(5)控制?____________。

五、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1.苏联垦荒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______________,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且?__________两季多大风。

2.苏联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1)大面积推广?__________________。

(2)推广农作物的?________________。

(3)营造?________________。

(4)保留残茬,?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探究点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探究材料】

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葱郁,是“绿色中国”;北方多广阔的“黄土地”,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广布,荒沙漫漫,是“金色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雄浑巍峨,冰川连绵,雪峰皑皑,是“银色中国”。

今后“彩色中国”的生态建设方向是:“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当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要永葆“银色”。

1.简述“金色中国”的位置与范围。

2.试说明荒漠化发生的类型有哪些?

3.怎样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特征?

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和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的成因是否一样?

5.每逢干旱,西北绿洲地区的人们不盼阴天盼晴天,这是为什么?

探究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探究材料】

教材图2.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塔里木河河流下游绿洲被废弃的人为因素可能是什么?

3.不同的人为因素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如何?

4.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与人口激增有无关系?

探究点三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探究材料】

材料一20__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改良四方土壤,造福天下众生”。这一主题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材料二教材图2.11植物固沙。

1.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4.图中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不以高大乔木来固沙?

探究点四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探究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正劲之时,必须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要再造中国西部昔日之辉煌,就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加快西部建设步伐。苏联中亚地区的垦荒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农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仍很落后,畜牧业停滞不前,农业成为影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1953年,苏联收购粮食只有3110万吨,而供应居民的粮食则需要3240万吨,结果入不敷出。为了摆脱困难,苏联抽调了近百万人来到垦荒区,还向垦荒区提供了许多农业机械。在短短两年中,就开垦出了2975.3万公顷的荒地。从实际效果看,垦荒对苏联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1)没有根据垦区的自然条件特点采取合理的、逐步开发的方案,造成土壤风蚀加剧。

(2)把欧洲草原带的耕作方式照搬到风蚀严重的东部新垦区,使土壤松散,沙暴扩展。

(3)垦荒期间没有积极发展农田防护林,忽视了农田水利建设,大约3~4年发生一次严重歉收的大旱灾。

1.结合教材阅读材料,思考“黑风暴”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回答该地区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归纳总结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方向?

4.你认为苏联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可以被我国哪些地区所借鉴?

【归纳小结】

【当堂练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__年6月17日,全球迎来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将“林木维系荒漠生机”确定为今年的活动主题。这一主题将荒漠化与森林植被紧密联系,揭示了森林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警示人们要努力加强和保护好荒漠植被,加强荒漠生态修复与治理。

材料2:近年来,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

材料3:“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1)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下荒漠化在社会、经济、生态、生产方面的危害。

(3)材料3图中三道防线,其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因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

(4)由图示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学习反思】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回答1~2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地理创新教案篇9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知识和能力]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5.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__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位于温带的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形成的是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5.让学生观察课本p60图3.25,指出a坡属于(迎风坡),b坡属于(背风坡),降水多的是哪个坡?(a坡)。教师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丙图,加深学生认识和体会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丙图

6.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10活动4,然后让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做题思路,大家评判补充。

(1)青藏高原纬度较高,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

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而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海陆位置:二者虽同处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陆东岸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板书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这里的教学,通过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实例讨论分析,让学生认识体会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不一样。

1.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1活动1,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如果能选用当地的实例或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变化等,学生的感受会更深。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39;限制越来越小。

3.让学生阅读课本p61“水稻种植与气候”。结合自己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了解,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看看当地适合不适合种植水稻,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4.用两个学生扮演小强和小明进行对话,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他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为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地把甲地区的树、农作物移到乙地区,不能凭主观愿望做事,人类的活动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

5.组织学生阅读活动3,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根据双方辩论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通过对实例的辩论、分析,使学生自己去体会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

6.投影展示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p62“气候变暖”。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作为新世纪未来的青年,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行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堂的讨论,以及通过调查、查找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地理小论文。一星期后,组织一次论文交谈评比活动。

地理创新教案篇10

一、教学方面

重新来到高一年段教学,让我有了想要突破以往模式的欲望。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的,那么经历了两年教学和一次会考后,我会有什么不同了?我自信了,想改变,想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想知道不同教学的操作方式和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为了改善教法,我积极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成果和多年的经验,从课堂的把握,语速、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批改到平时的抽查,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方法,如: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话过多,容易导致听力疲劳,也容易听力混淆,所以我应注意语言尽量简练不过多重复,不过多解释。学生不会太笨,只要有看书没什么大问题。重点集中在课堂的前半段时间,而把次要的知识点放后面,还可以穿插些幽默的片段和基础练习。这些其实以前就有经常提,但总以为课程内容较多,没多少时间剩余。而事实上,讲多讲少其实没多大差别,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吸收的就那么多,讲多了也没用,还不如把重点讲清了,其他的略讲,或练习时再讲。语速放快,简练,清楚了就可以了,也不用担心剩太多时间,可多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轻松,他们才愿意学,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业布置方面,题量不要太多,应适量删减,留时间给预习作业。抽查方面,可利用每节课前十分钟小测。利用本身的自习,在走动时,主动给学生解答疑问,提点方法等。如果要使教学更加行之有效,除了教学有度外,教师课外也需要做许多工作,如整合习题,提纲,,材料,课件等等,回归到最原始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

二、自身学习方面

工作之余,我也没放松个人的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学习,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不断的阅读教育教学著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通过网络学习,培训交流等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收获颇多,让我倍感欣慰;但看到结果,差距仍然存在,又颇感路途漫漫,其修远兮。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努力,希望下学期会有更大的进步。

地理创新教案篇11

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地理创新教案篇12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人教版]

【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地理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图表材料等相结合来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了解其危害和注意通过这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的思维训练达到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讲述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而学生正是处于西北地区,所以对于荒漠化的理解稍微容易些。

3、非认知因素分析

意志薄弱、情感偏差、知觉及思维迟缓,要转变差生必须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在教学中要调整对差生的期望值、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会学生养成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愿因。

(2)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教学难点

举一反三,培养和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课本,网络图片)

可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特定的参考资料(课本)

参考网址(中国荒漠化防治网);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列表对比法:从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典型地区、危害列表比较;

【教学思路】

1.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2.“对症下葯”法,引导学生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荒漠化的危害。

3.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地理创新教案篇13

【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

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

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

2.等高线(板书)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总结:在等高线图上,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学生观察图1.28等高线示意图,看看左右两个山坡的陡与缓?并判断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分布有何关系?

确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从图可见,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的差别很大,怎样在等高线图上判读这些地形呢?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等高线弯向海拔低处为山脊,反之为山谷:两个相邻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指导学生读图1.30,观察分析设色地形图的着色规律,从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图即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

出示“中国地形图”指导学生分析不同的着色: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绿色代表平原,褐色为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课本P17活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分析能判读出各地的高低状况。而如何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状况呢?这就需要观察地形剖面图。

4.地形剖面图(板书)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课本P18活动3。先了解绘制方法,再观察绘完部分,然后自己动手绘制完整。

总结: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三、小结

指导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线,以练习为辅助,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生动地解决难点问题。

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多,难度大,在环节设计上欠完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8时)

执教人:唐素芳执教班级:七(1)(2)

【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定方向;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辩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和指向标等确定方向,通过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难点】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挂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3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表格

针对表格内容,能够进行比例尺形式的换算和大小的比较并回答。

2.地图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剩余的2个问题:方向和图例。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投影:“日本图”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15活动1的三个问题。

小组内讨论并回答:

(1)经纬: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先据经线定南北,再依纬线定东西,最后取综合。

(3)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标三点的四个方向,Y在X东北方,X在Z西南方。

总结: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极为北,近南极为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直线纬线左西右东;弧形纬线:据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箭头为东方)。

经纬网定向法(板书)

不知同学们注意没有,有的地图画有一箭头,箭头方向指示为北方,这个箭头叫什么?(指向标)

小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依据指向标定方向,即指向标指示北方。

2、指向标定向法

投影图,学生思考:

(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

(2)若图中AB两点间直线距离为24千米,请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讨论后回答: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图上距离是2.4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或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课本P15“活动2”

学生活动:科技园在学校的东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区的南方,学校在火车站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学校与农业实验区的直线距离约为650米,从学校沿公路到科技园区,距离约是855米(四段公路图距分别是0.6、3.2、1.6、0.3厘米)

提问:有的地图,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一般定向法

拓展: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当你外出旅行迷路时,你怎样确定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①白天:晴天据太阳定方向,据树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极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

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图上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即图例),并标注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

4、图例和注记(板书)

请观察图1.24,看看一些常用图例有何特点?你能记住一些吗?

(提示学生注意分类观察,找区别,如界线、交通线、城市、水库和湖泊等。)

三、课堂小结

留2分钟时间,由各小组的同学在组内交流,然后找几名代表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注重知识的运用;针对性练习,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偿性教学;引进竞赛激励机制,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

不足之处:对难点的突破及节凑的把握不准。

解决措施: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并精心备课,合理安排内容的进度和难点的突破。

地理创新教案篇14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地理创新教案篇1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因此,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研究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阅读“1996年1月31日4时地面天气”图,帮助学生区分高低气压天气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形式的地图,提高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口语语言的能力。

(2)通过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在讲课之前,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反映冷锋或暖锋、高压或低压的天气形势预报录像。实际的天气状况配有解说员的解说,可帮助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导入]:[问]:每天电视台都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这个名词,可以不可以改成“气候预报”?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

[问]:这个天气预报是预报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

[教师]是预报24—48小时左右的天气形势,所以只能用“天气”这个名词来表示。

[板书]: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师]:从天气预报中可看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地天气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各地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当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它的形成、移动都会对某地的天气有明显的影响。

[板书]: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冷锋、暖锋。

(看课本第49页“冷锋、暖锋与天气”图)

[教师]: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的等压线,让学生填出气压状况并画出两条槽线,说出该地的气流运动状况。)

(学生画在图中填注出:低气压,并指出是气旋。见图一)

(让同学根据风向原理在图中画出A、B、C三点的风向。见图二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风向。)

(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

[教师]: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赶相遇的现象。A、B两地的风都是从北部吹来,所以气温比较低,属于冷空气;C地的风来自南部,所以气温比较高,属于暖空气。

假设C地吹南风,当它向北移动时会和A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暖锋。

假设B地吹北风,当它向南移动时会和C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冷锋。

(教师让学生在图中A、C之间和B、C之间画出冷锋和暖锋锋面符号。见图三)

(看课本第49页“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剖面图)

[问]:在冷锋、暖锋天气图中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但爬升的原因不相同,各是什么?

[教师]:冷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是被动爬升;暖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暖锋,暖气团是主动地沿着锋面爬升的。

(看课本第52页“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

[问]:图中表示的冷锋还是暖锋天气?

(学生回答:是冷锋天气。)

[问]:冷锋过境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教师]:当冷锋过境时,随着暖气团的被动爬升而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因为是暖气团被动爬升,所以降水区域在锋后。

(让学生回答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一题)

[问]:当冷锋移动到我国东部地区后,内蒙古和青海一带属于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教师]:属于冷锋过境后。这时内蒙古和青海被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教师]:冷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比如:在夏季会形成狂风暴雨,在冬季形成寒潮。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我国东部的江淮地区是被冷锋还是暖锋控制?过境时会出现什么天气?

[教师]:是被暖锋控制。过境时,暖空气主动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当地受暖空气控制,气温会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

[教师]: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除锋面外,还有一个气压系统。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变化,都与气压系统及其变化状况密切相关。

[板书]:2、气压系统

(1)分类: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让同学指出高压和低压中心)

(看课本第50页“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天气图”)

[问]:高压中心区和低压中心区的气流如何运动?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控制下,当地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低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受高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是晴朗的天气。长江中游地区会出现云雨天气。)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和第51页“高压脊和脊线”图)

[问]:什么是低压槽?低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什么是高压脊?高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教师]: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低气压中心属于气旋。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气旋图)

[问]:在北半球气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回答:东南部吹西南风,西南部西北风)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

[教师]:所以在低压槽图中,槽线的两侧分别刮偏北风和偏南风。这样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槽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看前面的图三)

[教师]:在气旋槽部形成锋面有暖锋也有冷锋。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教师]: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在此图中有两个锋面气旋,一个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另一个分别在长江中游地区。从两个冷锋的移动方向看,大体上是自西向东移动。从锋面的影响地区来看,我国西部主要受冷锋影响,东部主要受暖锋影响。

以影响我国北部的锋面气旋为例,根据暖锋和冷锋分布地区可看出,华北和东北的南部主要受暖气团的控制,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这里可出现弱的降水天气;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见多云天气。若从西部来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会追赶暖锋,致使暖空气被抬升,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就会被冷空气占据,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板书]:(2)比较

[教师]:在实际的天气状况中,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受很多天气系统综合影响的,但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和气压系统。

1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