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反思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地理反思教案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初中地理反思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重点)
2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鲜明的文化特色。
教学重难点
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出示巴西世界杯海报图片,问:
__年是20__年,有什么重要的体育赛事?(世界杯)
20__年世界杯,在哪个国家举行?(巴西)
谁知道,巴西世界杯,哪天开赛?(6月13日)
今天我们学习: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
二、新课讲解: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位置:
出示图9.15的PPT,简略总结巴西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1)半球位置:
西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处于热带。
(3)海陆位置:
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4)国旗:
出示巴西国旗的PPT,指出巴西国旗的`特点:
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
2、人种构成:
出示P9.16卞卡一家的PPT:
问:
为什么在卞卡一家,有不同的人种。
指出,巴西有许多象卞卡一家这样多种不同人种构成的家庭,形成混血种人的社会。
出示巴西人种构成图的PPT,学生总结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40%,黑种人约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不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出示PPT,指出: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巴西人,多数是葡萄牙人的后裔,通用葡萄牙语,多信奉天主教。
3、巴西文化:
在我国,每年1月或2月,人们在一片喜庆的红色中度春节,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节日。而对于巴西,每年2月下旬,就会迎来他们最盛大的节日——狂欢节。下面,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过狂欢节的。
(1)狂欢节
出示巴西狂欢节的PPT,
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的节日庆典。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那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
(2)桑巴舞
狂欢节中,人们的疯狂的庆祝,跳热烈激烈的舞蹈——桑巴舞。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在拉美这个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普及,有这样的说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每当激越的音乐声起,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如醉如痴,欲罢不能,欲休难止。
(3)、足球:
提巴西,不能不提足球,足球对于巴西,就和乒乓球对于中国一样,是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的运动。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因此,巴西是足球的国度,下面我们看看巴西足球。
在出示巴西足球队全家福时,学生感受巴西人不同的人种。
活动:
P83页巴西多元文化特色。
课后小结
1、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热带。
(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2、人种构成: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约40%
黑种人约6%
印第安人不到1%
3、巴西文化: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课后习题
1.“玛雅文明”的创始者是:(C)
A.印度人B.西班牙人C.印第安人D.因纽特人
2.巴西人口40%的人种是:(B)
A.白种人B.黑白混血种人C.黑种人D.黄种人
3.拉丁美洲的开发历史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D)
A亚洲人B非洲人C大洋洲人D欧洲人
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C)
A.美国B.英国C.巴西D.俄罗斯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2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7、8两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三转五让”教改专题完成情况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重要的一点必须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区域地理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本学期“三转五让”的教改专题。
3、课堂教学状况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素质发展情况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5、作业完成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习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6、日常考核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单元检测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7、教材使用分析本学期在教学中,由于学生手中各种版本的教材不一。本人根据多年经验,依据高考考试说明,编制教学了内容,做到了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8、参加教研情况本学期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一直按时参加无一次迟到早退或缺席现象。另外还参加县级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得一等奖。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3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本节内容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地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分布及成因。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能合作、善实践、喜活动、求知欲较强,对知识的需求已经由表象向本质过渡。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本节课学法整体上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台风“山竹”登录时的视频,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导入新课。
视频的播放,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环节二: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识灾害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并进行分类。举行灾害连连看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连线对应。
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能力;小游戏的引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灾害概念的理解。
2.合作交流析特点
多媒体呈现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得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
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
3.角色体验学自救
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文字资料,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归纳总结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
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避灾方法。随后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创设虚拟地震来临的情况,学生根据总结的避灾小知识虚拟逃生做法。
这样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乐在其中地掌握了防灾自救的技巧,真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环节三:课堂小结
组织“自然灾害知多少”知识竞赛,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节课所学,既新颖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环节四:布置课外作业
课下分析家乡主要受哪些灾害的影响,并分析应当如何应对。
这样的作业,与乡土地理结合,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真正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下。
如此设计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展示了本节课三大框题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 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板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小结: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
太阳高度
教学过程
一、观测标影的发现(分3步探讨观测标影的启示)
1、探讨观测标影日变化的启示
【图4-9】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图4-10】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标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思考P128】
2、探讨标影季节差异的启示,从标影季节差异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夏高冬低)
【讨论P128】
3、探讨标影纬度差异的启示,从标影纬度差异了解太阳直射点概念,发现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实验可证明: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而导致标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
二、地球的公转
1、棋标的影子:
(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
(2)同在中午时(同一天里),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
(3)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
其中造成(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在作公转。
2、读图
(一)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
(二)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PS】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以上仅指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情况相反)
公转一周即一年,约为365.2422天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实验P131】
【PS】
(1)让地球仪绕日公转时,使北极始终朝向事先确定的某个遥远的方向。
(2)过地球仪球心,与桌面平行的面为公转轨道面。
【得出结论】
1、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
冬………………………………南………。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进一步分析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有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冬至日,由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的季节变化规律。
【PS】
(1)地球绕日运动的方向也为自西向东;其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
(2)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白昼最长的月份是6月,最短月份是12月
2、北半球:【读图P132】
3月21日—9月23日昼长>夜长夏半年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昼长<夜长冬半年
3、一年中北半球哪一天白昼最长?(6月22日)为什么?
太阳直射点移到其最北端。这一天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4、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5、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北半球各纬度昼长是否相等?(不等)有什么规律?(纬度越高昼越长)
6、南半球各纬度长是否相等?(不等)
7、有什么变化规律?(纬度越高,夜越长)
8、当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的情况与直射北纬23.5度的情况有何不同?(正好相反)
五、五带划分
1、春节:哈尔滨人溜冰,看冰灯;广州人看花市,玩狮舞。
圣诞:欧美大部分国家的人……;澳洲人……。
【引出】纬度高低不同,太阳辐射能不同。主要是因为纬度不同造成的,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太阳能丰富;阳光斜射的地方,能量分散,热量较少。
2、【读图,思考P135】
(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有无阳光直射是划分热带的依据?
(3)为什么有无极昼现象是划分寒带的依据?寒带极昼期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为什么还是寒冷?(用手电演示)
【答】寒带虽有极昼现象,但是由于太阳入射角很小,阳光仍比温带少得多。==>>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
【小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获得太阳能超过北半球,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同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北半球为夏季。
【作业】P137——①②③④⑤⑥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39;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7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进一步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板书: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指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大;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少。
过渡:何如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呢?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过渡:据科学家计算,我国的环境人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亿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的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
板书: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师: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板书:(一)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本部分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学生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的艰巨性?
(2)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
教师总结:
(1)现实中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的难度也很大。
(2)一方面就整个世界来说: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两方面紧密联系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容量。重点分析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了解了三种不同的世界环境人口容量评估观点,明确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艰巨性。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8
《褶皱山》教学设计
泉州五中赖祯真
【课程标准】
1.以褶皱山为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褶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褶皱和褶皱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
阅读褶皱示意图,分析褶皱成因及地貌表现,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山地的形成原因,认识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但是有规律可循,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难点】
岩层分布不完整情况下:背斜,向斜的判别
【教学方法】
探究法
白板,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褶
皱
山
【引入】播放ppt褶皱山脉岩层的图片和世界名山,看图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
【设问】当你们看到这些自然景观是有没有产生疑惑呢?这些山是怎么形成的,岩层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刚才看到的其中一种山地的形成原因。播放ppt“褶皱山”
【进入重点】
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
2.播放ppt里的动画:沉积岩形成提问:问题1
提问:问题2
追问;
3.播放ppt中的动画
讲解;
播放ppt引导学生认图;
4.这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
播放ppt中的动画进行探究,引入岩层再次在外力作用下的情况,及地貌的变化;
讲解;
5.探究1
探究2
6.小结:对一节课进行总结
学生读图
学生思考完后回答问题
学生看动画,从动画中获取地理信息
并思考问题,思考后回答
学生读图
学生认图,引起思维冲突,读图,分析岩层和岩层的变化的原因。
判断内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态
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生活
【板书设计】
内力作用——褶皱山——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外力作用——背斜成谷——判断——新老关系
向斜成山
意义——找矿,找水,工程——找矿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9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39;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Soft/Index.html>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
1.地壳变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0
(一)教材简介
《地质灾害》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的内容。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自然环境部分之后、人类活动部分之前讲述,主要是突出它在人类活动中的不利影响,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以及防灾减灾措施。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二)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39;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优化出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经历和目睹各种地质灾害发生过程,我们也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地质灾害现场观察、体验后进行教学。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强化对学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视频素材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讨论各种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地质灾害的相关性,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视频演示、讲授、自学、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五)教学程序安排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了解、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内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较多,教学容量大,我们教师要注意控制教学进度,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导入新课时,一般我都是采用直奔主题的方法。
2、新课教学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25~30分钟。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指导思想,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说明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播放视频――印度尼西亚地震发生后的视频片段,构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直观感悟能力,进而稍详细地以地震为例,强调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地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分析,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在让学生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让学生的思维直接进入新课的轨道。讲授地质灾害应着力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迫切性,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在培养能力方面可按大纲要求,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教师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入手,在有丰富的视听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17页~118页,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老师只要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就可以较顺利地启发学生思维,适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便可以较好地掌握教材对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即从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以及危害,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本人认为教材的内容显得过于简单,教师不必过多的讲述。而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扩大了课堂容量,从而补充了不少资料和知识,如“我国的地震”、“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其自然环境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知道这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于黄土高原的学习,增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证据。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播放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录像,导入新课。播放前提出问题:录像反映的是哪一地形区的自然景观?看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总结: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更是它与众不同的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这一特殊的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你们对黄土高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信息交流”。
(投影)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总结:学生讲解、介绍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最后的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内容:
(投影)地图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黄土的厚度超过100米。
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陕西省、山西省及甘肃省的一部分。
展示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图片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现在还留有大量的名胜古迹。
板书:三、文明的摇篮
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独特的文化,如信天游,腰鼓等,被称为“黄土风情”。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其形成的基本原因和在我国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为学习下一节打下了基础。
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2
学习内容: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7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万级、亿级等更打的数,了解了数位顺序表为本节课学习大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具:课件
学具:自制数位顺序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每隔5年就会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来了解我们国家现阶段的人口数量。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的总人口大约是多少?你知道我们河南的人口数量吗?这节课我们就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学习《人口普查》(板书课题)。
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境调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1、读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数都很大,那么如何读这些大数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先独立思索,然后跟你的小组成员们交流交流!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总结读法:先分数级,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无论是哪个数级都按照各级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再每级的后面添上“亿”或“万”,个级可以省略计数单位“一(个)”
2、写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广东、台湾、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刚才大家探索读数方法的精神头可是值得表扬,那你能写出广东、台湾、澳门的人口数吗?借助刚才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自己独立探索吧!
找生在黑板上扮演出三个城市的人口数。
总结写法: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大数有几个数级,每级是多少个、多少万或多少亿,然后一级一级或一个一个地写。注意,千万位和万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来占位。
3、讨论巩固如何读数、写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读数时,可以从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级,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写数时,要高位起分出数级,一级一级地写。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3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20__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三、讲述新课:
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
63页,活动题。
㈤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1、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3、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指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20__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极趣闻、故事等等。
作业: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后半节课,学生自主交流,讲一下关于两极地区的小故事,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热烈,下课后,学生们的发言仍没有结束。以后可以上一节关于两极的地理知识交流课。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初步掌握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
2、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对黄土高原过去至现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3、了解一些黄土高原的文明特点,知道她曾孕育了华夏文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通“风成说”初步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验证自己的假想,体验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特点。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景观、人们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产生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看后猜猜看她属于我国哪个地区?你对什么印象深刻?导入新课内容。
【活动】一、文明的摇篮
[板书]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3页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有哪些文明的特点。(黄土地、宝塔、窑洞、白羊头巾、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初步了解黄土高原文明的特点。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课文后续内容教学作铺垫。
【活动】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下列一组反映黄土高原文化特点的图片:黄土高原地貌、窑洞、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了解黄土高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特点。
设计目的:以图片给学生具体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讲授】一、文明的摇篮
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问题。
1、区域、阶梯及“四至”。
2、所跨省区。
[板书]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板书]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学生读图6.25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跨越的主要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能根据地图信息回答问题。
【讲授】文明的摇篮
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请大家在书第24页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上用笔描出黄河的轮廓。“几”字形轮廓。
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华夏文明的视频。
[板书]3.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学生活动:动手在图6.25上描出黄河的轮廓。看视频,获取书本之外的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就是这边土地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加深学生黄土高原是我华夏文明摇篮的印象。
【过渡】导入本课时第二部分。学生看阅读材料(P26),然后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将讨论结果和观点向大家汇报。
学生看书,思考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活动】二、风吹来的黄土
[板书]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利用动画和视频分别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风成说”原理。
结合“活动”,请学生讨论并回答支持“风成说”的依据。
活动第2题留着课后思考。
看视频,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讲授】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第26页有关黄土地貌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特征。
黄土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岳。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
[板书]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
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反思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
2。
【导学过程】
【情境引入】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范围;地形;气候。
【自主学习】
黑土地黄土地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__,气候特征:__。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最热
(4)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冬季,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夏季,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属于。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合作探究】
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课堂小结】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板书)
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练习设计】
1、北方地区东临()
A:渤海和黄海B:东海和南海C:黄海和东海D: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