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地理教案怎么写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有合理的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怎样才能写好地理教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提供地理教案怎么写,方便大家学习。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

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2.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4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看到地球的视频,观看完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生互动:向学生介绍有关视频的背景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

?问题: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略)。

?过渡: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体会一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活动: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前后4人一组(个别为6人),分别选取教材中有关“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在太空看地球”等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图示和资料中的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认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

?学生:1.自己挑选某一个过程,2.小组代表向全班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

?小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学生:发言,谈感受等。

?教师: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提示:小学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圆和球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圆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来确定吗?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许多同学都能理解用半径的长短可以说明一个圆的大小,同样的道理,用半径的长短也能说明一个球体的大小,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呢?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到有关圆的半径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问题。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教材P4页图1.2“地球的大小”,看看教材是如何说明地球的大小的?

?学生:看图、讨论活动等,找出是通过“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大小”等数字来说明地球的大小的等等。

?小结: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如图所示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当然,用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大小来说明地球的大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平均半径”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2.最大的周长一般指的是什么?(赤道周长)

?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二、认识地球仪

?教师:(展示地球仪),同学们讨论得不错,人们确实想到了借助“地球仪”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一个反映地球的一些基本性状特点的地球仪,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地球仪是如何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国家等表现出来的?

?学生:听讲,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每个小组一个地球仪,学生们观察、说出地球仪表面的基本构成,指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理事物的不同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说明地球仪的表面构成,解答学生的问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等,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球的事物特点也不同,各有侧重,我们正是利用地球仪的这些便利构成,来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各种事物及其分布等。

?学生:听讲,记录等

?三、制作地球仪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请同学们拿出乒乓球,完成教材第5、6页的活动。

?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在班级展示学生制作的成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形状: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大小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想一想“经”和“纬”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如果把“经”拼音首字母“J”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把“纬”的拼音首字母“W”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定义形状长度及变化指示方向纬线垂地轴,环地球圆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东西?????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教师承转:现在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基本特点,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仪上的纬线有多少条吗?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提问: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纬线呢?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提问:从纬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赤道外,其余的纬度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要求学生: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2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人教版]

【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地理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图表材料等相结合来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了解其危害和注意通过这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的思维训练达到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讲述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而学生正是处于西北地区,所以对于荒漠化的理解稍微容易些。

3、非认知因素分析

意志薄弱、情感偏差、知觉及思维迟缓,要转变差生必须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在教学中要调整对差生的期望值、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会学生养成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愿因。

(2)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教学难点

举一反三,培养和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课本,网络图片)

可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特定的参考资料(课本)

参考网址(中国荒漠化防治网);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列表对比法:从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典型地区、危害列表比较;

【教学思路】

1.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2.“对症下葯”法,引导学生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荒漠化的危害。

3.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3

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重点和难点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

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方法

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完成导学案008基础知识梳理部分(15分钟)

老师归纳总结: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二)七大洲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

(三)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008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大陆与大洲

一、学生通过导学案009,掌握

常见的五种地形

温馨提示:从海拔、地势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来掌握

六大陆的经纬网和轮廓特征(查地图册)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完成导学案部分),对照地图册

二、课堂练习—导学案课堂研究、随堂练习

三、作业布置(见导学案009)

第三课时世界各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学生分组展示,然后点评

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洲名地形主要特征对气候的影响亚

洲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

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

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

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

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预设: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教师: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得出刚才的结论,让我们从地图上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地图要首先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先读图名,左边这幅图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右边的图为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读图的第二步是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读图例。

教师:通过读图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读图的第三步──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设计意图:回顾读图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依次完成PPT上的提示问题。(问题1)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每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教师:请大家找到一条特殊的等温线──0℃等温线,它有着重要意义: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教师:(问题2)1月的最低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

学生回答预设:最低气温为-28℃以下,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气温大概是16℃以上,分布在海南岛及台湾岛南部。

教师:(问题3)1月南北温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预设:50℃左右

教师: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我国7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分布。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读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师

问题1: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除了28℃等温线外,以8℃为间隔的等温线有几条?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问题2:7月的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温度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问题3: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读图任务。】

讲授新课──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知道我国的温度带

教师: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学生回答预设:根据看到的每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相近呢?

学生回答预设: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既然农业生产是我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和代表性农产品。

学生:为不同温度带选择适当熟制,识别水果产地。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地理与教材中的地理联系起来。】

教师:我们特别容易把温度带和热量带(地球上的五带)混在一起,请大家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预设: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度来划分;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作物品种、作物的熟制相关。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5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及其转变。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及图表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区分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根据青藏高原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2)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对青藏高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二、.重点难点

1.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2.“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要层层分析,使学生掌握形成高原农牧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三、.课时要求:1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1、歌曲激趣、营造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藏地区吗?你想领略世界屋脊的美丽,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奇吗?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美丽、神奇的青藏地区。PPT1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断,然后显示雪山画面。)

2、读图求知,提升兴趣。

1.由PPT2和3展示;由雪山引出青藏地区图、所含的省级行政单位及行政中心;

PPT4展示青藏地区的山脉、面积、人口等。

2.请学生在“青藏地区”图上(PPT4)找出各大山脉、青海湖、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等地理事物。

3.再由雪面引导学生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主要特征:高、寒。PPT5显示(陆高海深)并完成课本P26的活动。

4、独特的自然环境

过程1.由PPT6展示:青藏地区图、青藏地热资源图、雅鲁藏布大峡谷图、柴达木盆地盐场图、青藏铁路图。(P27)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性的表现是什么?PPT7展示)

小结:

1.青藏地区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8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气候

一、亚洲气候类型:

1、分布最面积广泛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最典型的气候:季风性气候

3、主要的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一)特点:

1、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

3、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1、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分区。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3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4、亚洲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9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地形图

教学提纲(板书)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

2、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

二、平原广大

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70%

三、温凉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贝加尔湖)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

3.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五、改革中的经济

1.工业

工业区:欧洲部分、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

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2.农业

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亚的开发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究竟有多大?

2、展示“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的洲界线,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3、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并和学生一起找出东经160,得出俄罗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东西半球。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征

4、读图3-22,完成活动1、2题及P77活动2

5、一学生朗读P77材料,了解俄罗斯的民族、语言、宗教

二、平原广大

1.读图3-22,完成活动第3题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⑤乌拉尔山、乌拉尔河,⑥叶尼塞河,⑦勒拿河。

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大。

4.读图3-24,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欧洲的地位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3俄罗斯气候分布图,思考: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引出气候类型的学习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

3、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

4、引导学生分析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归纳二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并设问: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上扬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气温比莫斯科的低?

(过渡)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

四、丰富的资源

1、学生看书思考: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2、设问:俄罗斯为什么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呢?教师可从气候特点、地形分布及历史开发等方面加以指导。最后出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3、出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及矿产地,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过渡)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资源条件。

四、改革中的经济

工业方面

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源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推断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应该是哪些?而后结合教材P79验证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53“俄罗斯工业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并强调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在欧洲部分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各工业区的工业中心城市并在地图上填注。并设问:这三大工业区能形成主要的工业区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进一步从资源条件分析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农业方面

1、回忆俄罗斯气候特征和纬度位置特征,思考: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吗?你认为制约俄罗斯农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气温因素,俄罗斯的农业一般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并对照图例说出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

城市与港口方面

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师小结其城市职能。根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师加以具体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过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而面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却开发不够

西伯利亚的开发

①小结已学习俄罗斯的知识,填表对比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地区差异。②对此表格知识加以对比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矛盾。③具体指导西伯利亚的开发项目,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

本节重点图表指导:

①图3-22:指导学生在图上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欧洲部分集中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主要工业和首都也位于欧洲部分;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亚洲部分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②图3-24:指导学生在剖面图上相应位置标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或者由学生依据图3—22画出沿60°N线的剖面图,然后观察、分析其“东高西低、平原广大”的地势地形特点,再归纳这一特点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③图3-26:先指导学生找图例,了解俄罗斯有哪些矿产;再根据教材讲述其矿产储量和开采量,也可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对俄罗斯矿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铁路线、河流、城市对矿产地进行相对定位,并为其工业分布作铺垫。

④“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地区差异”表: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根据所填内容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进行评价。下述答案仅供参考:

亚洲部分欧洲部分

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气候特征寒冷干燥温凉湿润,降水略多

主要工业基地乌拉尔、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德堡

主要港口海参崴圣彼德堡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0

教材分析

在地理环境的学习中,一个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认识地球的海陆分布。从内涵上来看,海陆分布包括两方面,一是纯自然的状况,即海陆分布的特点;二是认为的划分,即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情分析

1、知识经验分析。指学生对学习新内容之前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2、学习能力分析。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3、学习态度分析。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地图学习大洲大洋在地图上的分布、培养阅读地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图上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的&39;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各大洲的分布特点及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的成对分布状况,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七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线。

2、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N2、O2、CO2等

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

(2)平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

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

(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活动]P29

二、热力环流:

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

[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活动]P30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教学反思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风的形成:

(1)高空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

[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3.风的形成: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教学反思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你喜欢旅游吗?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

【请你当参谋】

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欢旅游,今年,她打算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诉她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吗?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准备?

【承转】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别这么大呢?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课件展示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漠河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海口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概括总结】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

【板书】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大呢?

【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

【归纳】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另外,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结论】因此,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影响。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①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

③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上。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原因。

【承转】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启发提问】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分小组讨论回答】(课件提示)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练习与小结】(课件)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3

一、学习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的感受对比,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通过收看媒体天气预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认识卫星云图,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理解天气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百度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阅读思考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地理位置。

2、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范围大小。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深入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导学题:

1、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2、怎么详细描述亚洲的位置?

第一步: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师生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通过观察图验证学生的答案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详解

学生展示1略

学生展示2略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师生共同验证答案: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相邻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第三步:观察课件找到亚洲的四至点,验证学生答案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教师小结1:通过自学,读图观察练习,我们已经学习到如何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几个活动]

合作1: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地理教案怎么写篇15

陆地环境的组成的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

1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