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编写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这里给大家分享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方便大家写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时参考。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

(一)教材简介

《地质灾害》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的内容。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从课时容量考虑,教材有选择地讲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危害、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自然环境部分之后、人类活动部分之前讲述,主要是突出它在人类活动中的不利影响,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以及防灾减灾措施。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密切程度;特点之二,是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与全书以阐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线是相吻合的。

(二)理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进行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点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抓住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质灾害知识点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要把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造成的危害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教材以动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39;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视频和图片,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四)优化出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经历和目睹各种地质灾害发生过程,我们也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地质灾害现场观察、体验后进行教学。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强化对学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视频素材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讨论各种地质灾害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地质灾害的相关性,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视频演示、讲授、自学、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五)教学程序安排

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应以了解、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内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较多,教学容量大,我们教师要注意控制教学进度,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导入新课时,一般我都是采用直奔主题的方法。

2、新课教学

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25~30分钟。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指导思想,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再介绍说明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播放视频――印度尼西亚地震发生后的视频片段,构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直观感悟能力,进而稍详细地以地震为例,强调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地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分析,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在让学生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地质灾害,让学生的思维直接进入新课的轨道。讲授地质灾害应着力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迫切性,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在培养能力方面可按大纲要求,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教师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入手,在有丰富的视听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17页~118页,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老师只要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就可以较顺利地启发学生思维,适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便可以较好地掌握教材对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即从成灾原因、灾害本身的基本知识以及危害,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本人认为教材的内容显得过于简单,教师不必过多的讲述。而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扩大了课堂容量,从而补充了不少资料和知识,如“我国的地震”、“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 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板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小结: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39;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

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

(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复习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

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39;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

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变化,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

思考:

1、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2、岩层那么厚重,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在岩石上留下什么运动痕迹吗?

目的:为今后学习岩石圈打下伏笔。

课后心得:本章节理论抽象,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所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理解了“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会用这些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5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3.出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6

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

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

二、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

三、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

的第一节课的教案。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节课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本区域的学习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

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

点。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

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

(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39;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

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师:请大家根据图7.22填表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

(1)东南亚包括哪两个部分()

A.菲律宾群岛B.中南半岛C.马来半岛D.马来群岛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

(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

A.小麦B.水稻C.石油D.煤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

东南亚地理教案

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案是主要是为教学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通过一定的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并证实上节课看到的视频中的内容,得出结论。本节课还应该注意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更要注意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联系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天气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众多的天气要素中,气温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气温分布以及因它而划分的温度带。

(板书)第二节气候

(观看图片)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冬季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那么在“我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样的结论呢?

看《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怎样读懂这幅图呢?

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秦岭—淮河一线一月平均气温大约多少度?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演示及地球仪等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为辅

教学媒体

课件、地球仪

教学设计

导入:

情境: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考点梳理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昼夜交替现象

3、四季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考点解读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

情景导入: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福州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明明:姑姑,晚上好!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有时间的差异呢?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三、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造成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39;地理现象(意义)之一:四季的变化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二:五带的划分

课件展示自测内容,指导学生完成。

释疑"导入"情景。

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的理解。该内容属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过于宏观,因此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就很重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收集来的复习自测等图片资料等的展示,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地球仪及学生的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9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工业,及工业生产,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类型。明白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国家独立、自主、现代化的保证。结合同学的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

通过本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工业分布特点:不能分析出分布的原因,沿线、沿海、沿江、沿河分布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便利的交通,再次体现交通运输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对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缺少综合的认识和分析,如:资源的分布对工业的影响,联系学习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理解辽中南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和有力条件。

3识图能力有待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单一。学习上海的工业,尽管没有发展工业所相关的资源,但不能从社会需求、市场空间、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城市特点等优势方面分析。

4联系生活实际,说己了解的家乡的一些工业,哪些是轻工业,哪些是重工业,他们的原料、生产过程、产品、对生活的作用等方面是否一样。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0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丰富的淡水、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20__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三、讲述新课:

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

63页,活动题。

㈤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1、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3、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指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20__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南北极趣闻、故事等等。

作业: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后半节课,学生自主交流,讲一下关于两极地区的小故事,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热烈,下课后,学生们的发言仍没有结束。以后可以上一节关于两极的地理知识交流课。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初步掌握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

2、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对黄土高原过去至现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3、了解一些黄土高原的文明特点,知道她曾孕育了华夏文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通“风成说”初步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验证自己的假想,体验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特点。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景观、人们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产生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看后猜猜看她属于我国哪个地区?你对什么印象深刻?导入新课内容。

【活动】一、文明的摇篮

[板书]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3页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有哪些文明的特点。(黄土地、宝塔、窑洞、白羊头巾、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初步了解黄土高原文明的特点。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课文后续内容教学作铺垫。

【活动】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下列一组反映黄土高原文化特点的图片:黄土高原地貌、窑洞、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了解黄土高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特点。

设计目的:以图片给学生具体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讲授】一、文明的摇篮

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问题。

1、区域、阶梯及“四至”。

2、所跨省区。

[板书]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板书]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学生读图6.25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跨越的主要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能根据地图信息回答问题。

【讲授】文明的摇篮

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请大家在书第24页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上用笔描出黄河的轮廓。“几”字形轮廓。

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华夏文明的视频。

[板书]3.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学生活动:动手在图6.25上描出黄河的轮廓。看视频,获取书本之外的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就是这边土地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加深学生黄土高原是我华夏文明摇篮的印象。

【过渡】导入本课时第二部分。学生看阅读材料(P26),然后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将讨论结果和观点向大家汇报。

学生看书,思考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活动】二、风吹来的黄土

[板书]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利用动画和视频分别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风成说”原理。

结合“活动”,请学生讨论并回答支持“风成说”的依据。

活动第2题留着课后思考。

看视频,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讲授】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第26页有关黄土地貌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特征。

黄土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岳。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

[板书]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

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

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

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

读课本P11页图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①比较20__年和1949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②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图片展示】:

指导学生读图:人口增长率高低与增长量的多少的相对关系。

【质疑】: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每年的净增长人口反而比较少,这是什么原因啊?

【启发式讲述】:

在相同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数量就越多。但如果人口基数不同,人口增长的数量就不与增长率成正比例关系了。

【思考】:

尽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经下降,但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什么?

【安排学生活动】

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阅读课本12页“活动”给出的三个材料,小组内讨论完成材料下面的三个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②根据材料二,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压力。

③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就业、医疗、教育等当面的压力。(教师点拨:从总量、人均、新增人口的生产与消费等来讨论)

多媒体展示一组人图片:

正反方辩论:目前我国还应不应该实行生育的人口政策!

【图片展示】

读图1—2—2图1—2—3,了解中国人口压力现状,并讨论。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3

教学目标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重点)

2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鲜明的文化特色。

教学重难点

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主要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出示巴西世界杯海报图片,问:

__年是20__年,有什么重要的体育赛事?(世界杯)

20__年世界杯,在哪个国家举行?(巴西)

谁知道,巴西世界杯,哪天开赛?(6月13日)

今天我们学习: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

二、新课讲解: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位置:

出示图9.15的PPT,简略总结巴西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1)半球位置:

西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处于热带。

(3)海陆位置:

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4)国旗:

出示巴西国旗的PPT,指出巴西国旗的`特点:

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

2、人种构成:

出示P9.16卞卡一家的PPT:

问:

为什么在卞卡一家,有不同的人种。

指出,巴西有许多象卞卡一家这样多种不同人种构成的家庭,形成混血种人的社会。

出示巴西人种构成图的PPT,学生总结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40%,黑种人约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不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出示PPT,指出: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巴西人,多数是葡萄牙人的后裔,通用葡萄牙语,多信奉天主教。

3、巴西文化:

在我国,每年1月或2月,人们在一片喜庆的红色中度春节,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节日。而对于巴西,每年2月下旬,就会迎来他们最盛大的节日——狂欢节。下面,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过狂欢节的。

(1)狂欢节

出示巴西狂欢节的PPT,

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的节日庆典。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那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

(2)桑巴舞

狂欢节中,人们的疯狂的庆祝,跳热烈激烈的舞蹈——桑巴舞。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在拉美这个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普及,有这样的说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每当激越的音乐声起,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如醉如痴,欲罢不能,欲休难止。

(3)、足球:

提巴西,不能不提足球,足球对于巴西,就和乒乓球对于中国一样,是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的运动。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因此,巴西是足球的国度,下面我们看看巴西足球。

在出示巴西足球队全家福时,学生感受巴西人不同的人种。

活动:

P83页巴西多元文化特色。

课后小结

1、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热带。

(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临海国,东临大西洋。

2、人种构成: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约40%

黑种人约6%

印第安人不到1%

3、巴西文化: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课后习题

1.“玛雅文明”的创始者是:(C)

A.印度人B.西班牙人C.印第安人D.因纽特人

2.巴西人口40%的人种是:(B)

A.白种人B.黑白混血种人C.黑种人D.黄种人

3.拉丁美洲的开发历史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D)

A亚洲人B非洲人C大洋洲人D欧洲人

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C)

A.美国B.英国C.巴西D.俄罗斯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__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世界的人口”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39;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通过以上的读图计算,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增长和分布现状。

人口的迁移,可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讲授。对于科技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这部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通过计算题,算出甲乙两城市的每平方千米的人数,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出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最大?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结合世界地形图,做对比,展开讨论,找到影响他们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的作用。本节中讲述了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热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的增长,教材先用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一段报道,点明世界的人口数量。用“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显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个示意图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然后提出人口增长是如何算出来的,提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最后用“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各大洲的柱状图,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高,拉丁美洲次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用“读一读”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极限。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反思篇15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本节内容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地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分布及成因。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能合作、善实践、喜活动、求知欲较强,对知识的需求已经由表象向本质过渡。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本节课学法整体上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台风“山竹”登录时的视频,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导入新课。

视频的播放,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环节二: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识灾害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并进行分类。举行灾害连连看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连线对应。

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能力;小游戏的引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灾害概念的理解。

2.合作交流析特点

多媒体呈现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得出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

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 

3.角色体验学自救

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文字资料,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归纳总结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

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避灾方法。随后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创设虚拟地震来临的情况,学生根据总结的避灾小知识虚拟逃生做法。

这样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乐在其中地掌握了防灾自救的技巧,真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环节三:课堂小结

组织“自然灾害知多少”知识竞赛,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节课所学,既新颖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环节四:布置课外作业

课下分析家乡主要受哪些灾害的影响,并分析应当如何应对。

这样的作业,与乡土地理结合,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真正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下。

如此设计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展示了本节课三大框题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1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