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篇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 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P14的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地形
2.气候
3.自然特征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地图能够准确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学会分析农产品和气候、地形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4、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台湾与祖国大陆早日统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的分布。
认识到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件展示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乡愁》,用诗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台湾省。
体会诗歌的 情感、意境,体会诗中台湾与祖国的骨肉之情。
调动多种感官;创设诗意情境;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的热情,揭示本节课题。
2、读图,归纳主要信息
课件出示 台湾在地球上位置图、台湾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图中信息,看看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大陆哪个省最近,读图归纳出台湾地形、气候等特征。
使学生加深对地图的阅读以及归纳能力,在学习中明确方向。培养读图以及归纳地理事物能力。
3、案例活动教学
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活动,利用比例尺计算台湾与祖国的距离,阅读书中资料。
根据比例尺量图计算福州到基隆,厦门到高雄的距离。阅读活动资料,讨论回答问题
该部分主要是通过地理的位置计算,从而得出台湾与祖国的距离很近,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总结该部分要点
根据同学们的读图以及归纳情况,教师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并且引出下课时内容。
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播放台湾农产品图,引导学生归纳台湾丰富的资源。
掌握台湾农产品的的基本情况,了解台湾是一个富饶的宝岛。
⑴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
⑵范围:我国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
⑶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P34中的活动2)
⑸自然环境:
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
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③资源:水果、森林、盐库
④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的湖泊。樟 树是台湾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⑴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
⑵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①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
②丰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
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
⑶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
原因:
①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②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④海运便利
⑷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台湾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港口;台南 是台湾省最早的城市;新竹是台湾的“硅谷”。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略)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 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
板书: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板书)
指图(显示北京市地形图)讲述: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板书),地势较高。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峰。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越山地,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在重叠的群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板书)的一部分。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板书:2.北京的气候
(显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讲述: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板书)夏季高温多雨(板书),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 mm。
北京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北京最舒适的季节;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板书:3.北京的河流
讲述:北京市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板书)。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注:以上各部分内容的讲述顺序可在学生回答了相应问题之后,内容的详略程度视学生接受程度和时间而定。
在了解了北京的自然环境以后,我们来看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的交通。
板书:三、北京的对外交通
讲述:(大屏幕显示北京市交通图)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板书)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
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学生听歌曲《香港别来无恙》)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听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一)【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
【对比总结】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1)香 港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广东省最多
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
(2)澳 门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
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
【强调总结】我国政府已先后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合作探究】.阅读图7.31,对照图7.28,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香港人多地少。且山地居多,平原少。建设用地多沿海平原分布,山地多为植被。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四)【板书】二、港澳和祖国的密切联系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导课: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图7.28,
1、香港: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人口:约710万()
面积:1104平方千米
欣赏图片
学生看图,利用地图找出香港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作答完成表格认识香港区旗。
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
2、澳门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为邻
范围: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人口:55万()
面积:29.7平方千米指导学生阅读62页读图7.36图,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港澳地区的产业类型?
2、香港的经济地位?
3、澳门的支柱产业?
4、谈谈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5、香港的转口贸易伙伴?
读图认识澳门概况及区旗。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阅读60、61页三幅图:讨论“上天下海”完成活动题,此外,“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设计用意:
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自然概况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是世界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澳门:博彩旅游业为支柱。
分析港澳发展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指导学生完成63页的活动。
阅读材料63页,讨论“前店后厂”的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各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各有哪些好处?讨论完成64页的活动题
课后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与香港和澳门相邻的省区的简称是( )
A.粤 B.桂 C.云 D闽
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
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
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
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4.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 )
A.建设城市绿地
B.建设高层建筑
C.限制工业发展
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5.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
A.建设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参考答案:
A C C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