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写好教案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合理、写好教学反思等。好的高中地理教案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高中地理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教案篇1

降水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条件是三个: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足够的凝结核。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考虑凝结核的问题,只是考虑有没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气流上升的机制就可以,归纳起来,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

一、海陆位置

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二、地形

1、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而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三、气压带

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与带;

而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四、风带

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

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很少;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五、季风

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旱季。

六、气旋、锋面

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

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七、下垫面

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

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水减少;沿海地区如果海岸曲折有暖流经过降水也会增多。比如,沙漠地区地表干燥,增发量小,降水也很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八、洋流

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九、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

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当然,影响某个地区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使当地的降水更加复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到其主导因素,还要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个地区的降水类型和特征;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中地理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中地理教案篇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交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的技巧所在。”其实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老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从而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今天上午我在讲到欧洲西部的时候,我就问了我们上一节西亚讲到的一个知识点-----被西方人称为海上生命线是哪个海峡?这时我发现好多学生都在那里翻书,这时我就稍微的给大家做了一点提示,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霍尔木兹海峡”。通过这一个问题我发现下面的学生的听课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

中午吃过饭在休息的时候,我就在想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听课情趣一定不是太高,我能用什么办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呢?这时我就想起了上午我用的一方法-----提问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小的活动,让学生上黑板上写我们上一节学的西亚地区的石油运输路线,不会写的可以有三次求助的机会,这时下面的好多学生都举手了,没有记住的也马上翻书去看。这时我随意的叫了三个学生上黑板写,由于石油运输路线是一个难点,都是一些海洋、海峡,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来的这几个学生没写几个就不会写了,这时我就说你可以求助下面的学生,这时下面的学生几乎都把手举起来了,有的甚至都站来起来,还大声的喊:“老师我去”。

这时我看见下面学生已经完全被我调动起来了,也该到收场的时候了。

“同学们来我们共同看一下,看这三个同学写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最后我又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表扬。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课堂活动,但是却把整个班级参与课堂的兴趣完全的调动起来了,这节课上下来使我感觉到无比的轻松。点化旧知识,容易勾引起学生回忆的思考,启动了他们的大脑,只要一提及这些旧知识,学生就一触即发,十分的兴奋,这种兴奋又调动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中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高中地理教案篇5

【教学思想设计】

主体地理思想——资源跨区域调配属于国土整治范畴,对一个地区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

本课基于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点事件的“现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利、弊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

“必修Ⅰ”和“必修Ⅱ”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必修Ⅲ”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必修Ⅲ”第一章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其中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是在前三节基础上的递进、深化。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第一部分的内容较少且比较简单,所以与第二部分合并在第一课时中。第二部分又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模块。根据与学生生活的贴切程度和参考鲁教、人教版教材,本节课创造性利用教材,选取“西气东输”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学情分析】

从知识掌握程度看,一方面学生已学习了我国资源分布状况、我国区域经济状况等知识,对我国资源的调配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虽通过不同渠道对西气东输工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此工程的认识尚不够系统和深入。

从心里特点看,高中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合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必要性和实施路线;学会分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经济、环境、社会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同时使学生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以“西气东输”为例,学会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根据课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学会分析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属于知识的迁移。此前提是学生必须通过“西气东输”的案例的真正消化理解,才能掌握分析方法,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定为难点)

【教学策略】

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讨论,讲授、解释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提供西气东输的相关资料;(2)指导学生进行准备工作;(3)教学材料准备和课件制作。

学生准备: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有关西气东输的背景资料,如目前的工程状况以及该工程对调出区调入区的影响等。课前进行预习,填写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视频引入]西气东输工程资料片(关于广西)

[教师讲述]西气东输已经进入广西,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们将会深切感受到这种国家大型工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大型工程就叫做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并且以西气东输为例。

[目标展示]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哪些?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出示图片]教材27页,图1-22“我国西气东输路线布局示意”

[合作探究]结合我国行政区图,找出西气东输的起点、终点、途经行政区、所经地形和所穿河流。

[教师归纳]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客观评价,并对阐述不清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并板书。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图文,并从中提取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结合中国行政区图、地形图以及“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的原理,小组合作,进行案例分析,并作汇报。

“西气

东输”概况

高中地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中地理教案篇7

【体系和要点】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人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2.人口数量与环境

(l)人口数量的变化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

农业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环境;生产扩大、污染扩大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原因造成

3.环境人口容量

(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4.人口素质与环境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状况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规和发展观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5.人口迁移与环境

(l)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涉及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拉力一个地区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一个地区排斥人口迁移的因素

(3)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②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6.中国人口迁移

(1)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一:黄河中下游平原

迁移方向:从秦汉开始人口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

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

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

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

(3)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高中英语;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培训、分配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高中地理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

板书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⑴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等。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过渡)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首先学习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我们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中地理教案篇9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比较四个版本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课本案例和乡土案例,以达到学生学习到身边的地理,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掌握流水堆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

(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4)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讨论和实验研究,让学生开心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等。

重、难点

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以及码头的选择。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现在请大家判断下面那个图片分别属于河流侵蚀还是堆积地貌?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清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后导入正题。

展示【学习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查自纠(5分钟)针对课前预习学案,教师多媒体展示预习学案答案,让学生自己发现本节课存在的疑问点,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认真独立,记忆基础,对照答案,改正错误,标注疑难,准备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一]合作探究一

阅读课本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提出要求:

1、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探究时组内成员应该共同参与,说出自己的观点

3、小组合作探究时应全体起立,相互讨论

4、小组合作探究后要达成共识

请学生看书P77页,以小组长为中心,自由讨论,然后提问。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尤其错误信息)以备总结时点评纠正。

[多媒体展示]讨论内容:阅读课本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1、河流侵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思考其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

作用形式概念对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河谷发育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外力作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PEMERGEFORMAT

[展示点评]教师提出要求:

1、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要脱离课本

2、小组成员的回答应代表本组的观点

3、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应认真倾听

4、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可起立点评(问题存在分歧的时候)

小组轮流展示完毕后,小组互评,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

3、[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

并说明理由。学生抢答展示。

4、【重点点拨】河谷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并在黑板上画河谷剖面图加以说明。

5、[重点提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初期:形成“V”字形峡谷。

形成期: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

6、[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

高中地理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

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

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

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

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案篇11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

4、预计到2010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原因是()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高中地理教案篇1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了解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

3.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

教学难点: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原因

六、教学准备

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5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