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设计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写地理设计教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地理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设计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选编本节内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维能力。
(3)以图像系统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顾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
(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路,本节呈现了下面的结构特点。第一,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源流概况、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第二,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地理设计教案篇2
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地理设计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工具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地理设计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高一学生,在经历之前三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后,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渠道对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为此学生对“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掌握并不是特别困难。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投影课本“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________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出生备受社会关注?思考回答问题。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通过读“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及“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讨论完成读图思考题。
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归纳资料
提取信息展示课件材料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完成课本P3“活动”题,注意人口的增长除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学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承转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学生:有。?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读“图1.419__—20__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到195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2)20__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3)20__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1.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2.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3.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4.亚非拉
5.发展中国家
6.增长较缓慢培养学生通过演算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方法。探究讨论
点评指导阅读P4“图1.5世界部分国家人口政策”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讨论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出现地区不平衡呢?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的,各国家〈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
通过课本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再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得出正确的人口发展观。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原因: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原因:政治、经济、医疗水平;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资源不足;
对策:________。学生在讨论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从人口增长统计图来看人口增长的快慢应该看人口增长的倍数,而不是看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应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还要能够探讨分析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2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人口的数量变化》这节课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学生从教材的整体上把握教材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承前启后
理清脉络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人口增长模式。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通过读“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老师板图)
学生阅读板图及课本图1.6分析总结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人口增长缓慢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人口增长迅速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重点让学生把握读图方法,从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把握各种增长模式的特点。
注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
静态:各种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动态:原始型逐步发展成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主要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问题导学
分析探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1.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从哪个指标的变化开始?原因是什么?
2.发达国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
地理设计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你喜欢旅游吗?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
【请你当参谋】
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欢旅游,今年,她打算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诉她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吗?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准备?
【承转】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别这么大呢?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课件展示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漠河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海口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概括总结】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
【板书】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大呢?
【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
【归纳】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另外,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结论】因此,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影响。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①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
③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上。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原因。
【承转】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启发提问】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分小组讨论回答】(课件提示)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练习与小结】(课件)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地理设计教案篇6
陆地环境的组成的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
地理设计教案篇7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基本技能:
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2.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难点】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2.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教学课时】共4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看到地球的视频,观看完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生互动:向学生介绍有关视频的背景等。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
?问题: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略)。
?过渡: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体会一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活动: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前后4人一组(个别为6人),分别选取教材中有关“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在太空看地球”等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图示和资料中的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认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
?学生:1.自己挑选某一个过程,2.小组代表向全班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
?小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学生:发言,谈感受等。
?教师: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提示:小学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圆和球的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圆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来确定吗?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许多同学都能理解用半径的长短可以说明一个圆的大小,同样的道理,用半径的长短也能说明一个球体的大小,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呢?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到有关圆的半径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半径的长短来说明地球的大小问题。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教材P4页图1.2“地球的大小”,看看教材是如何说明地球的大小的?
?学生:看图、讨论活动等,找出是通过“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大小”等数字来说明地球的大小的等等。
?小结: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如图所示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所以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当然,用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大小来说明地球的大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平均半径”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2.最大的周长一般指的是什么?(赤道周长)
?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二、认识地球仪
?教师:(展示地球仪),同学们讨论得不错,人们确实想到了借助“地球仪”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一个反映地球的一些基本性状特点的地球仪,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地球仪是如何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国家等表现出来的?
?学生:听讲,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
?每个小组一个地球仪,学生们观察、说出地球仪表面的基本构成,指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理事物的不同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说明地球仪的表面构成,解答学生的问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等,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反映的地球的事物特点也不同,各有侧重,我们正是利用地球仪的这些便利构成,来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各种事物及其分布等。
?学生:听讲,记录等
?三、制作地球仪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请同学们拿出乒乓球,完成教材第5、6页的活动。
?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在班级展示学生制作的成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形状: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大小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想一想“经”和“纬”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如果把“经”拼音首字母“J”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把“纬”的拼音首字母“W”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定义形状长度及变化指示方向纬线垂地轴,环地球圆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东西?????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教师承转:现在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基本特点,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仪上的纬线有多少条吗?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提问: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纬线呢?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提问:从纬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赤道外,其余的纬度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要求学生:
地理设计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地理位置。
2、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范围大小。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深入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导学题:
1、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2、怎么详细描述亚洲的位置?
第一步: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师生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通过观察图验证学生的答案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详解
学生展示1略
学生展示2略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师生共同验证答案: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相邻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第三步:观察课件找到亚洲的四至点,验证学生答案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教师小结1:通过自学,读图观察练习,我们已经学习到如何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几个活动]
合作1: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地理设计教案篇9
各位专家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是__。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__是初中地理教材第__册第__章第__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__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__中,占据__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对__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优越性,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地理的思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__是重点,__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__。这一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㈠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__,应着重采用__的教学方法。即:__㈡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
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障碍上:
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__,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__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
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复习提问:
(理由是:)
2:导入讲授新课:
3:课堂练习:
4:新课巩固:
5: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地理设计教案篇10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和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
3.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某一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典型景观特征。
(2)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尤其是区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差异。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还很差,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如:图片、图表、文字材料、景观……,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
2.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培养获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问题探究法:在读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世界气候类型景观》
学生观察: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观差异,说说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教师提问:不同景观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降水和温度。
阅读课本: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类?
小组合作:分别讨论热带、温带、寒带、独特的气候类型的种类由那些?
小组展示:略
活动一:1.展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介绍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每月的气温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再看每月的降水大约是多少毫米,并且加出每年的降水有多少毫米?
活动二:依次展示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荒漠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学生迁移:以热带雨林的方式来总结以下三个气候类型的特征。
3.提问:.找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共同点?
4提问: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子哪里?
教师引导: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呢?如何区分呢?(突破难点:热带季风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后类型的分布。
课堂小结
提问:根据所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谈谈感受。
学习了世界气候类型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地理设计教案篇1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论文
目前中学的地理教学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学了什么,因此新形式下老师的教学观念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能光靠讲解知识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有兴趣学,更要在快乐中学习。对此,我虽然只有两年的工作经验,还是对此有一点点感受的。这种感觉在我给学生上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节课后更是明显。
这是我第二年教高一的时候,因为这是第二次教高中新教材了,所以在讲课方面开始琢磨怎么讲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快更好,怎样上课学生会更感兴趣。在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时,我想到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情景,照搬教材上的内容,尽管把知识讲的还算条理,可事实上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其主要原因就是只是一味的老师讲解而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参加到课堂中来。所以这次讲同样的内容我就探求更好的方法。从教材的知识传授上来说,教材包括三个知识点:第一,理解陆地环境、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的概念;第二,陆地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以及地域差异的变化规律;三,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经过认真分析教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地域变化规律。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没怎么学过地理,甚至没见过世界地图,有的学生从来没走出过北京,对于更大范围的地区甚至全球的环境更是似懂非懂,或者了解的很简单。为此,我准备把全球的地形示意图、植物动物分布图出示给学生,然后把具有代表性的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示意图给学生分析。从教材中能力培养内容上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分析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利用陆地景观的地域变化规律分析某地域陆地环境景观的自然特征。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如何让他们自觉不自觉的进入状态是我思考的一个重点,首先应该给他们图形或者具体的事物,让他们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然后提问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学会思索、从观察中获取知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综合观察到的事物,用已有的知识表达出来,这就是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当然,上述能力对全体学生来讲,未必是全部具备,但恰恰说明小题目中能培养的大价值。从教材的价值观与态度的树立上来说,注意让学生建立全球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在研究问题时,以小见大,抓住基础知识不放(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形成面对浅显的基础知识勇于探究的研究态度与探索精神;由浅入深,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易难过渡中树立自信心。
在教材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教学的精心设计就成为教学实践过程成功的`有力保障。第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图像及有形的事物印象较深,准备了一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像材料和动植物共生的VCD资料,旨在给学生陆地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它的要素往往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第二,继续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植物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的知识,探讨不同地区的植被分布的不同,得出陆地环境的差异性的规律。这主要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期间让学生一边观察老师一边设置一些启发式、连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对基础较差学生的错误答案的纠正时的态度与方法;还注重学生对细小知识环节的创造性、求异性思维的肯定与指导。第三,不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将心理发展等素质教育任务潜移默化地融入知识和能力教育之中。我在设计体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时候,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好多张图片,能比较直观的看出来随着高度的增加,植被分布的不同。但是仔细想想,觉得教学方法太千篇一律了,决定换个方法,想了半天,决定用作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和气氛中既了学到了知识有愉悦了心情。
经过精心的准备就开始上课了,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生活的环境非常复杂,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哪些自然要素与我们的生活直接呢?或者说我们的生产生活会经常考虑到哪些因素呢?”同学们就各抒己见说起来了,有的说气候、有的说水,有的说土壤,有的说动植物,还有的说矿产等等。我一一的把他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给他们总结出这些要素就是陆地环境的各个成分,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因素之间会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他们开始思考了。等了一分钟,我没让他们回答,而是播放了动植物共生的影像资料,完了之后我提问,学生很轻松的就得出了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接着我又给他们放了一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像资料,我又问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说植被的破坏导致了土壤的改变,进一步引起水土流失严重。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得出一个环境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别的因素也发生改变。这就是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在讲解陆地环境的差异性的时候,我首先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组发了一张非洲陆地示意图、四张动物图片(猩猩、长颈鹿、骆驼、阿尔卑斯山羊)、四张植物图片(热带雨林、荒漠、草原、稀树草原),四张土壤图片,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图片对应的贴到非洲大陆相应的位置,当然我先选好了地区,能够比较明显的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个游戏采用比赛的形式,我一声令下后,学生就热火朝天的做起来。他们一边讨论着,一边快速的往图上贴,争着抢着,很是认真。等各组做完后,我按完成的先后顺序让一个同学上前来用投影给所有学生展示,有的组贴的又快又准,有的组也出现了不少的笑话,例如将长颈鹿放在热带雨林区,猩猩和稀树草原放在一起等等。同学们在欢乐和笑声中学会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变化并且分析出了原因。在分析水平方向的递变规律时,我一边演示PPt文件,一边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首先展示亚欧大陆示意图,出示从沿海向内陆不同地区的不同景观(湿润气候、半湿润气候、干旱气候对应的典型景观),让学生观察水平方向景观的递变,并思考原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我就适时的引导学生回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知识,让他们能比较容易的就得出了规律和原因。最后在分析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时候,我又是采取游戏的形式,只是选择的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乞力马扎罗山,给学生的资料是不同高度的植被的名称,让他们把不同的植被对应的贴到山的不同高度。即将下课了,我用PPt文件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景景观,沿着从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的方向一一出示给学生,并配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欣赏我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进一步领会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认真研究探讨,一定会获得成功。
地理设计教案篇12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5、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6、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国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长江流经的省份(自西向东):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流入东海。
7、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8、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9、中国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江西省)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达木盆地(青海)、准噶尔盆地(新疆)
1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