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地理教案创意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优秀的地理教案创意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地理教案创意,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理教案创意篇1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

地理教案创意篇2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和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

3.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某一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典型景观特征。

(2)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尤其是区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差异。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还很差,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如:图片、图表、文字材料、景观……,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

2.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培养获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问题探究法:在读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世界气候类型景观》

学生观察: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观差异,说说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教师提问:不同景观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降水和温度。

阅读课本: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类?

小组合作:分别讨论热带、温带、寒带、独特的气候类型的种类由那些?

小组展示:略

地理教案创意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创意篇4

第一章行星地球

1.3地球的运动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略)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师:很好。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

生:没有。

师:正确。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练习)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师:很好!(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师:(过渡)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多少度?

生:15°/小时。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师:(过渡)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师:回归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大家看书图1.18,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近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30.3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km/s。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km/s。

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km/s。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略)

(过度)昼夜的更替、时差的产生、四季的变化,都是因为地球运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地球的自转能带来哪些地理现象。

(板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三、地球自转与时差

师:大家知道,地球自己不能发光。看地球仪的演示,如果地球是透明的,还有昼夜之分吗?

生:没有,整个地球都是白昼。

师:很好。可实际上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地球的不透明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和夜的分别。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一面是白昼和一面是黑夜。

师:非常正确。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形成昼夜现象。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个半球是黑夜,即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也就是中间的大圆圈,叫晨昏线,或者叫它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线和昏线有什么区别呢?

师:由夜变为昼的半圆弧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昼半球,即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时段;由昼变为夜的半圆弧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夜半球,进入黑夜时段。

(投影--自转)

师:晨昏线的位置是不是静止的?

生:不是,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

师:很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晨昏线的位置也在不断地移动,地球自西向东转,晨昏线则自东向西移动。再看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有什么关系呢?

生:垂直。

师:答得好。晨昏线一定垂直于太阳光线,并过平面图中的中心。再给大家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投影昼弧和夜弧)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假如这个红点代表就是你站在那儿,你看到的昼和夜是怎样变化的?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师:很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交替

师: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过去人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天,人们的起居作息也深受昼夜交替的影响,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因此,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

(板书)2.地方时

师: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19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采用一种全国统一的时间。随着长途铁路运输和远洋航海事业的日益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各国采用的未经协调的地方时,仍给人们带来很多困难。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我们已经知道,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投影文本)

(1)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亚洲的印度(东5.5区)。(2)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3)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国领土跨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目前统一采取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请大家看P17图1.21,时区和国际日界线。

地理教案创意篇5

南方地区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

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2)主要城市:

①台北

②台中

③高雄。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②海岛多港口;

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地理教案创意篇6

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活动3是“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地中海农产品种类及消费地的变化,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学会进行区域比较。

地理教案创意篇7

教学目标

⑴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⑵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⑶学会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及阅读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及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过渡:结合“早穿皮袄午穿纱”说说人们的衣着为什么变化很明显?

因为一天气温在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板书】

结合第二段资料北方人冬夏的饮食的变化,说说不同的季节饮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板书]气温的年变化,下面就学习气温的变化【板书】

3、[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某地一天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观察图形,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⑴图上横坐标轴表示什么?纵坐标轴表示什么?

⑵如何找出这天的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高?

⑶如何找出这天的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低?

⑷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差是多少?指出这是气温的日较差【板书】。

4、[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图,观察上图请同学们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⑴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

⑵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

⑶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差是多少?

5、学生运用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讨论完成活动题P51.1。

6、[点击多媒体课件]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在准备好的几何方格纸上)

7、[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板书】气温的分布

讨论:各点温度是否相等?等温线闭合处怎样判断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多少?

8、[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⑵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和海洋气温一样高吗?

⑶在回归线附近找20°等温线在陆地、海洋弯曲的趋势。

9、小结。【板书】气温的水平分布

过渡:我们夏季纳凉,在地面凉爽还是山上?【板书】气温的垂直分布

10、[点击多媒体课件]2005年我国登上队员以大无畏的精神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重新丈量了山的高度,创造了登山史上的奇迹。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峰上你看到什么景色,为什么?

11、[点击多媒体课件]读气温垂直变化图,计算山顶的气温,并说说你如何计算的。

12、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

12、课堂检测:完成课本P53活动一。

地理教案创意篇8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39;景观图片

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学生: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教师:设疑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围,比较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图表。

学生:边归纳总结边填表。

(通过设疑,观察,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创设学生发问讨化,研究问题,通过归纳总结,给学生表达思维的机会,初步形成个体意境场。)

探究活动三:分析因素,加深认识。

录像:观看资料:⑴气温、降水量图;⑵实例。

教师:提问,比较各地气候有何特点?说明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最后归纳,气候受地形、纬度、海陆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作用,探究发问,然后小组讨论汇报,归纳总结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四:实例分析,巩固提高。

1、学生:从举例、自身体验出发,气候对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思考活动题。

(学生在以上探究活动和实例的讨论中初步形成个体意向场,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的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纬度位置⑵海陆位置⑶地形等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⑴生产活动⑵生活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判断表示天气还是气候:

狂风暴雨()晴空万里()

四季如春()春光明媚()

填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海南终年如夏,南通四季分明。()

⑵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⑶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探讨: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做?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本堂课不是传统的45分钟的上课,而是有上课前准备活动。学生为了上好这堂课要收集的有关气候问题的资料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课后还有相关知识的开放题。

教学过程中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深层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堂课的教学不落俗套,是教学方式的大胆创新,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地理教案创意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特制订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方面

本学期主要是在上学期学习中国地理基础上,重点复习迎接会考。

2、基本技能、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绘图能力的训练,做好图文对应、联合记忆,发挥“图景”的直观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39;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体空间思维观念,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时代特征,联系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培养资源危机意识,环境危机意识,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升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做到:

(一)要设置一个激励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情景。

(二)要拓展学生思维。

(三)让学生找到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四)要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发挥学生的想象和灵感作用。

(七)加强电化教育的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5、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读书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质疑问难法,课前预习法,课后复习法,温故知新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可采取集体辅导法和个别辅导法,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并对这些地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地理教案创意篇10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授课内容: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⑴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a):

时期[1]气候变化特点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是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气候的波动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上升,热带和亚热带北扩。

寒冷期:欧洲传统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

注:[1]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历史时期(近1万年)和近现代(近一两百年)三个阶段。

⑵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图示(c):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普遍增加(亚热带地区减少),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迅速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

①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②加剧了自然灾害,提高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③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使生物的多样性受损。

④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领域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⑤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具体如下:

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按再生性质分: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2、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它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地理教案创意篇11

〔新课导入〕

播放近期江苏省天气预报(参考材料:2004年11月1日),提醒学生注意发生在江苏省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现象。选取江阴市为参考地点,注意江阴市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天气现象变化。由对冷空气、暖空气的感性认识引入气团的介绍。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锋的主要组成有哪些?结合图2.18锋的形成,除掌握锋面、锋线、锋前、锋后等名词,对比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还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观察冷暖空气的运动、锋的形成。

Flash课件演示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准静止锋及其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各个锋面中气团的运动状况、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成云致雨的过程,结合图2.19冷锋及其天气、图2.20暖锋及其天气,对比总结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的差异,注意重点观察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差异。讨论完成填表: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参考如下: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阴天、降雨、刮风、降温

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寒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的大风、沙暴等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多云、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上升,天气转晴。

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的暖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晴朗

持续阴雨天气

天气转晴,具体情况受过境后的控制气团影响

“梅雨”

〔交流点评〕

突破这一重点难点,要抓住两个运动变化的关键:一是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展开“拉锯战”而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二是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差异明显,所以当锋面过境时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就冷锋而言,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暖,过境时出现降温、阴雨、大风天气,过镜后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略。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5活动。从锋面系统活动的一般分析过程,即先判断是什么锋面,其运动状况如何,从该锋面到之前、到之时、到之后的天气情况理解其动态演变过程。

〔联系生活〕

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锋面系统活动及其对天气现象的影响。播放寒潮、梅雨的视频短片,结合案例2“寒潮及其危害”,了解寒潮、梅雨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巩固拓展有关锋面的知识。

〔承转〕

在秋季和春季,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造成大风、降温、冻雨等灾害;而在夏季,我们听到更多的可能造成大风、暴雨灾害的是台风。

播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引入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介绍。

〔指导读图〕

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明确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它们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指导探究、讨论交流〕

Flash课件演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形成、发展及其运动变化,指导学生重点观察不同半球、不同气压系统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发展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合图2.22气旋与天气和图2.23反气旋与天气讨论完成填表:

系统

气压状况

近地面气流状况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

反气旋

鼓励学生从全面动态的角度进行交流,注意对比近地面、高空气流、气压差异,交流参考如下:

系统

气压状况

近地面气流状况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况

气旋

低气压

中心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上升

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下沉

天气晴朗

〔交流点评〕

水平方向上理解近地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关键是根据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判断气压梯度力、所在半球判断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根据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确定气流运动方向。另外需要指出在高空气流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最终的流动方向是与等压线平行的旋转运动。

垂直方向上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低压中心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7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对于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进行科学评价,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总结、从多角度总结。

〔联系生活〕

回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结合案例2“台风及其危害”,读图2.24台风结构示意,巩固拓展气旋的有关知识,了解台风的巨大破坏力,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地理教案创意篇12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这句话提出为什么?从而引出秦岭—淮河一线这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

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湖北B、山东C、江西D、山西E、河北F、浙江

(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

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0℃、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2、课本P76活动

3、课本P77活动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你解释两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竞赛)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拓展)

综上所述: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课本P77)

三、四大地理区域(课本P78活动)

看一看下列山脉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并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课本P79活动根据课本阅读材料,用直线将下列地理事物合理地连接起来。

沙漠广布

东南半壁农耕为主

牧业为主

西北半壁人口众多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反思:

6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