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关于地理教案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有及时的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地理教案参考,方便大家参考关于地理教案怎么写。

关于地理教案篇1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

关于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2.认识青藏地区特色的农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读图分析的能力。2.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特色农业。

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一段青藏高原的美景,并留意它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直观印象。

PPT图片自动播放突出反映青藏高原美景的图片,配乐音乐《天路》。让学生领略青藏高原的美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生:(自由发言)说出对青藏高原的印象。

师: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正因为它高,这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除此之外,这里还是湖泊星罗,沼泽连片,还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大家说说有哪些河流?

生:长江、黄河、澜沧江......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青藏地区》就高耸在青藏高原之上。如此神奇的雪域高原,是否令你神往呢?

生:是。

师:今天我们就来模拟一次青藏高原之旅,去欣赏欣赏那里的美景。

(板书)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讲授新课】:

师:在旅行开始之前,咱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生:

师:我认为咱们得先去熟悉当地的自然环境。

PPT展示:自主和合作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课本P85,了解以下知识要点:

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2、青藏高原的地形及显著的地形特征。

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气候特征。

4、太阳辐射强度。

5、突出的自然特征。

学生学习完后,由学生展示,教师结合PPT做点评。

过渡:旅行即将开始,我们需要携带哪些物品出行呢?

PPT展示要求

出行时间:暑期

出行方式:乘火车(青藏铁路)

携带必备品: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生:简单讨论和发言,说出携带的物品和理由。

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以下要点:

1.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需要携带防寒衣物。

2.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需要防晒品。

3.青藏地区高寒缺氧,需要携带氧气袋等。

师:此次我们的旅行是从青海的西宁出发,到西藏的拉萨,现在就让我们乘坐火车去欣赏铁路沿线的美景(PPT自动播放青藏铁路沿线的一些自然美景,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师:此行的目的地拉萨已经到了,深入藏区,我们会看到当地有什么样的特色农业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P88,去认识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合作完成以下知识点:

1、青藏地区的农业以什么为主?

2、畜牧业分布的两大牧区和主要的畜种?

3、两大河谷农业区及主要农作物?

联系前后知识,以学生展示问题答案为主,教师配以PPT,点评和指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完成学习任务。

师:转折,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为什么会分布在河谷地带呢?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河谷地带发展农业有什么优势?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讨青藏地区特色的河谷农业。

PPT展示探究学习问题:

1、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

2、从光照和温差来分析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

学生合作探究后发言,总结出答案要点。

制约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气温低,热量不足。

一、河谷农业的分布原因?

1、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2、光照强烈,日照充足

3、河谷地形平坦,土质肥沃

4、紧靠河流,水源充足

二、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优势?

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气温较低,作物生长周期长。

师:正是因为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这里生长着喜温凉的农作物,主要有什么呢?

生:青稞、小麦和豌豆。

师:展示农作物的图片。

师:我们在藏区除了可以看到它特色的农业以外,还能深切的感受到藏区独特的民俗风情,请大家从青藏地区的衣食住行来说说它的民俗特色?

生:自由发言

师:学生一边发言一边展示反映青藏地区民俗特色的图片,以学生发言为主。

突出以下要点:

衣:传统服饰,藏袍;

食:餐桌上的美食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酒、糌粑;

住:传统民居,碉房和牛毛帐篷;

行:高原之舟,牦牛等。

师:今天的青藏之旅就要接近尾声了,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把今天的知识要点做一个归纳总结。

课后小结

青藏地区(高寒)——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

农业——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高寒牧业——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

关于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

课时1课时。

教学提纲

一、山脉的概念

1.山脉的概念

2.山脉的走向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主要山脉[板书]

一、山脉的概念[板书]

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板书]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见图2)

图2山脉走向示意图

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山脉,不仅要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还要掌握它的走向和准确的分布位置。下面我们就介绍主要的山脉。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板书]

1.东西走向的山脉[板书]

[读图]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名称。

[教师讲解]教师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位置。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板书]

昆仑山—秦岭[板书]

南岭[板书]

[填图练习]指导学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画出上述三列山脉并注出山脉的名称。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板书]

[读图]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名称。

[教师讲解]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以下三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板书]

长白山—武夷山[板书]

台湾山脉[板书]

[填图练习]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这三列山脉及其名称。

前面我们介绍了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除此以外,还有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些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板书]

贺兰山脉[板书]

横断山脉[板书]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板书]

阿尔泰山[板书]

祁连山脉[板书]

[填图练习]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这些山脉,并注出名称。

[指导练习]利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没有山脉名称的空白图),帮助学生复习主要山脉的位置和名称。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板书]

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并将其填在空白图上。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4页“读一读”中的短文“珠穆朗玛峰探险”。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有关珠穆朗玛峰探险的彩色图片。(如条件允许,可放映幻灯或录相片)看完之后,可让学生简短发言,谈谈感想体会。

[小结]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主要骨架。

三、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板书]

[练习]完成课文16页“做一做”中的填表练习。

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教师指投影片上所画的主要山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位置。(如果时间允许可反复进行巩固练习)

关于地理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形状;

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过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初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教学难点:

地球大小的单位。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

1.天圆地方

2.浑天说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地球卫星照片

5.地球是圆的

6.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

2.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环节二、给地球量一量“身”

认识地球大小的历史过程及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三年,今天飞机航行用两天,地球到底多大?

可以分别从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的表面积来回答。

环节三、地球仪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

3、纬线和纬度。

4、经线和精度

5、练习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环节四、本节主要知识小节(标题)

附:板书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

3、纬线和经线

4、经纬网定位

环节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第一节地理填充图册第一节

关于地理教案篇5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已经取得的成果,明确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不怕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雄心和壮志。

●教学重点

宇宙空间资源和宇宙探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因本课内容通俗易懂、难点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原则,教师可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等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基于想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哪些是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想像的描写吗?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讲授新课]

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板书)

一、宇宙探测的发展(板书)

1.古代对宇宙的探测(板书)

同学们刚才提到了不少。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宇宙”“太空”的描写。如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月宫”,还有《封神演义》中的许多描写等。

在古代,人们不仅对宇宙怀有美好的想像,而且劳动人-用杰出的智慧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如圭表、日晷、浑象、漏刻等,在一些地方还建有天文观测仪台,如北京古观象台、河南登封的测景台等。可见,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而伟大的。

(过渡)到了近代,自从1957年10月原苏联向太空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就已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2.宇宙探测的新时代(板书)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讨论、分析)人类进入太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图1.13显示,从1969年至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从此以后,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先后进入太空,开创了对宇宙空间进行探索的新时代。

(打出下列图片)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追月的故事”

(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有哪些重大发现,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观测、探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发现在地球上大气层外存在磁层;

(2)发现宇宙空间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

(3)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4)在没有大气干扰的情况下,人类完成了对月球、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

(承转)人类在向宇宙空间的探索过程中,我国也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不甘落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和图1.15来了解。

(设问)人类对宇宙的探测有何意义呢?

3.宇宙探测的意义(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宇宙探测具有时代的意义,使人们对一些天体(包括地球本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宇宙探测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承转、过渡)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呢?

二、开发宇宙(板书)

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目前,人类主要开发下列几种资源:

1.空间资源(板书)

(设问)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1)利用人造卫星在距离地球一定高度上进行对地球的观测,从而收集关于地球的各种信息;(2)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启发、引导)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讨论、回答)因为宇宙空间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特点。

(引导)尽管这样,科学家还是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太空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例如在生物卫星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我们科学家还利用宇宙环境的特殊性进行航天育种的试验,在太空中培育出了如太空青椒、太空黄瓜、太空玉米、太空一号小麦、太空一串红等植物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太阳能资源(板书)

(设问)科学家为什么要在宇宙空间中开发太阳能资源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分析、总结)前面我们在学习第2课时就已经知道,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永不枯竭的,并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绝大部分的太阳能不能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的作用,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这一部分我们将在2.2节中详细学习)。所以,科学家在太空中开发太阳能资源是为了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许多科学家还有一些设想,大家请看图1.16。

3.矿产资源(板书)

(设问)目前人类已知的空间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个星球上?

(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月球的岩层中,发现月岩中含有地壳中的全部元素和约60种矿藏,另外还有3He;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的一些小行星上富含矿体。

(进一步引导、设问)开发宇宙中的矿产资源有何意义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所以,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学者、科学家就大胆提出了“到太空中去寻找、开发新资源”的设想。通过开发宇宙资源,不仅可以补充地球上矿产资源之不足,而且还可以寻找、开采到新的矿种,这样就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承转、过渡)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和生存空间,使人类能够有效地利用宇宙环境。然而,随着对宇宙探索的规律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保护宇宙环境(板书)

1.太空垃圾的产生及危害(板书)

教师提供以下资料作参考:

目前,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个各类航天器,这些航天器仍然在轨道上工作的约有600~800个,2000多个丧失功能已经变成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遨游,还有2000多个已经解体不知去向。人们通过先进的仪器观测发现,目前在太空中有比苹果大的航天器碎片大约有7000~8000个,小的碎片约有3500万个,共计大约3000吨太空垃圾在日夜不停地绕地球飞行。

请同学们再进一步阅读课文及1.17图,看太空垃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太空垃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2)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3)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目前,太空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

(承转)这些遨游在太空的垃圾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教师引用下面的资料作说明)据计算,一块以每秒10千米速度在太空中穿行的碎片和在空气中以每小时600千米的速度穿行的飞行物具有同样的破坏效果。就是说,在太空中,哪怕一个鸡蛋大小的碎片,都可以把一个卫星击毁。

1996年11月24日,正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就曾经遭到太空垃圾袭击,只是由于这块垃圾很小,才只给宇航员的窗口留下几处痕迹。1996年7月,法国的一颗名字叫“樱桃”的卫星曾经被一块太空垃圾击中,而这块垃圾恰好是10年前法国的“阿丽亚娜”火箭末级爆炸后的碎片。幸好这块碎片并没有直接击中卫星,而是击中了卫星的平衡臂,臂膀被击断,卫星严重倾斜,曾经一度失去控制。然而,俄罗斯的“宇宙1275”卫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颗卫星在与太空垃圾相撞后发生爆炸,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承转)可见,太空垃圾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那么,怎样来减少空间垃圾呢?

2.保持宇宙环境(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课文、读图1.17来寻找办法。

(学生讨论、回答)限制或清除太空垃圾的办法主要有:

(1)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他轨道上;

(2)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发挥想像畅所欲言)

[课堂小结]

宇宙是浩瀚的,我们在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宇宙又是神秘的,让我们学好本领,充满信心,到广阔的宇宙环境中去探索吧!

关于地理教案篇6

教材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原则认识自然灾害。这部分内容教材介绍的比较概略,只是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然而这三种灾害在我国无论是危害地区还是危害程度都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同时也把这节课做为自然灾害的专题来复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知识储备、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本节专题学习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连发性的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同时还要防御它,保护自己,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种自然灾害的含义、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2、分析、比较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提高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根据三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案例,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

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3、通过课堂训练环节,达到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积累户外出行的经验,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指导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和防御意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滑坡、泥石流”

教师与学生交流:这种灾害听说过吗?在哪里怎么听说的?你经历过吗?但愿没有经历。

观看视频和师生互动观看视频、设计情景,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去,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1、滑坡、崩塌:山体岩石在重力、地震和流水作用下,产生的断裂、滑落、堆积。

2、泥石流: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随山洪流动。

1、提出问题:根据上述灾害的含义和对图片的阅读,你能看出这些灾害大多分布在什么地形?

2、提出问题:根据地形分布的特点,分析我国哪些地形区具备这样的地形特点?

3、阅读地图,指出我国上述灾害的多发地区。

4、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具备了山高坡陡的地形条件,就一定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吗?是否还有其诱因?

5、讨论:从气候区、降水特征分析上述地区的气候特点。

例:冰雪融水、地震

6、讨论:有时三种自然灾害在同一地区同时发生,这是为什么?

(①三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地形条件相同—地貌、气候。②滑坡、崩塌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

资料:不科学地开挖山坡,劈山造田,毁林开荒,人工爆破采石等,则是诱发滑坡的人为因素。据世界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70%的滑坡,都是由于人类不科学的工程施工等所引发的。

近十几年来,三种自然灾害在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否和人类活动有关?你认为和哪些人类活动有关?观察图片(或视频)尝试给滑坡崩塌泥石流下个定义。

根据画面情景说明三种自然灾害的特性。

[来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

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

阅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准确说出分布地区。

学生可联系刚才观察过的图片或视频,结合灾害的爆发,逐步得出气候因素的影响。

关于地理教案篇7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4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

板书: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师:(复习)什么是地震?产生原因?震级与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带在?思考这些地震带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是?

总结: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而我们国家西南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范围之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

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

板书:

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总结:人员的死亡,财产的损失,自然资源与地表环境的破坏

师:(转折)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还有?下面来学习一下泥石流灾害,

板书:泥石流的分布于危害

关于地理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掌握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

4.能够分析和解释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二、教学内容

1.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

4.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教学难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

2.实践法: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媒体,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

五、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引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整个课程的目标和重点。

2.知识讲解(40分钟)

教师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水循环、物质循环、植被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念和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媒体,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分组讨论(3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地理环境的形成和表现,分析和解释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

4.整合总结(2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资源

1.教材:地理教材

2.多媒体教学媒体:实际案例、图片等

3.教学工具:ppt、黑板、笔记本电脑等

七、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

2.作业表现:学生是否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等。

3.考试表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考试成绩如何等。

八、教学建议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以提高学习效果。

关于地理教案篇9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

板书设计:

关于地理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

国际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大板块,每一板块内部又分为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比较。利用多媒体采取比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生比较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比较法

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动

人口迁移三大要素居住地变更

时间限制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常往返、外地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外,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说一说 :哪一种属于人口迁移?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含义。

1民工潮涌向城市

2美国人口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转移

3小吴去北京

旅游

一个月

4三峡库区区民搬迁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去想里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4.我国的人口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可以请家庭亲属中有移民背景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以了解这种地理现象发生其影响。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

承转:

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

政治

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地理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

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

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

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

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预设: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教师: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得出刚才的结论,让我们从地图上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地图要首先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先读图名,左边这幅图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右边的图为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读图的第二步是读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读图例。

教师:通过读图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读图的第三步──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设计意图:回顾读图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依次完成PPT上的提示问题。(问题1)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每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教师:请大家找到一条特殊的等温线──0℃等温线,它有着重要意义: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教师:(问题2)1月的最低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

学生回答预设:最低气温为—28℃以下,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气温大概是16℃以上,分布在海南岛及台湾岛南部。

教师:(问题3)1月南北温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预设:50℃左右

教师: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我国7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分布。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读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师

问题1: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除了28℃等温线外,以8℃为间隔的等温线有几条?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问题2:7月的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温度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问题3: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读图任务。】

讲授新课──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知道我国的温度带

教师: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学生回答预设:根据看到的每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相近呢?

学生回答预设: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既然农业生产是我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和代表性农产品。

学生:为不同温度带选择适当熟制,识别水果产地。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地理与教材中的地理联系起来。】

教师:我们特别容易把温度带和热量带(地球上的五带)混在一起,请大家思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预设: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度来划分;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作物品种、作物的熟制相关。

关于地理教案篇12

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重点和难点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

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方法

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完成导学案008基础知识梳理部分(15分钟)

老师归纳总结: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二)七大洲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

(三)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008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大陆与大洲

一、学生通过导学案009,掌握

常见的五种地形

温馨提示:从海拔、地势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来掌握

六大陆的经纬网和轮廓特征(查地图册)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完成导学案部分),对照地图册

二、课堂练习—导学案课堂研究、随堂练习

三、作业布置(见导学案009)

第三课时世界各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学生分组展示,然后点评

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洲名地形主要特征对气候的影响亚

洲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关于地理教案篇13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论文

目前中学的地理教学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学了什么,因此新形式下老师的教学观念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能光靠讲解知识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有兴趣学,更要在快乐中学习。对此,我虽然只有两年的工作经验,还是对此有一点点感受的。这种感觉在我给学生上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节课后更是明显。

这是我第二年教高一的时候,因为这是第二次教高中新教材了,所以在讲课方面开始琢磨怎么讲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快更好,怎样上课学生会更感兴趣。在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时,我想到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情景,照搬教材上的内容,尽管把知识讲的还算条理,可事实上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其主要原因就是只是一味的老师讲解而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参加到课堂中来。所以这次讲同样的内容我就探求更好的方法。从教材的知识传授上来说,教材包括三个知识点:第一,理解陆地环境、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的概念;第二,陆地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以及地域差异的变化规律;三,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经过认真分析教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地域变化规律。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没怎么学过地理,甚至没见过世界地图,有的学生从来没走出过北京,对于更大范围的地区甚至全球的环境更是似懂非懂,或者了解的很简单。为此,我准备把全球的地形示意图、植物动物分布图出示给学生,然后把具有代表性的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示意图给学生分析。从教材中能力培养内容上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分析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利用陆地景观的地域变化规律分析某地域陆地环境景观的自然特征。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如何让他们自觉不自觉的进入状态是我思考的一个重点,首先应该给他们图形或者具体的事物,让他们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然后提问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学会思索、从观察中获取知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综合观察到的事物,用已有的知识表达出来,这就是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当然,上述能力对全体学生来讲,未必是全部具备,但恰恰说明小题目中能培养的大价值。从教材的价值观与态度的树立上来说,注意让学生建立全球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在研究问题时,以小见大,抓住基础知识不放(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形成面对浅显的基础知识勇于探究的研究态度与探索精神;由浅入深,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易难过渡中树立自信心。

在教材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教学的精心设计就成为教学实践过程成功的`有力保障。第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图像及有形的事物印象较深,准备了一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像材料和动植物共生的VCD资料,旨在给学生陆地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它的要素往往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第二,继续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植物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的知识,探讨不同地区的植被分布的不同,得出陆地环境的差异性的规律。这主要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期间让学生一边观察老师一边设置一些启发式、连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对基础较差学生的错误答案的纠正时的态度与方法;还注重学生对细小知识环节的创造性、求异性思维的肯定与指导。第三,不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将心理发展等素质教育任务潜移默化地融入知识和能力教育之中。我在设计体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时候,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好多张图片,能比较直观的看出来随着高度的增加,植被分布的不同。但是仔细想想,觉得教学方法太千篇一律了,决定换个方法,想了半天,决定用作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和气氛中既了学到了知识有愉悦了心情。

经过精心的准备就开始上课了,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生活的环境非常复杂,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哪些自然要素与我们的生活直接呢?或者说我们的生产生活会经常考虑到哪些因素呢?”同学们就各抒己见说起来了,有的说气候、有的说水,有的说土壤,有的说动植物,还有的说矿产等等。我一一的把他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给他们总结出这些要素就是陆地环境的各个成分,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因素之间会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他们开始思考了。等了一分钟,我没让他们回答,而是播放了动植物共生的影像资料,完了之后我提问,学生很轻松的就得出了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接着我又给他们放了一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像资料,我又问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说植被的破坏导致了土壤的改变,进一步引起水土流失严重。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得出一个环境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别的因素也发生改变。这就是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在讲解陆地环境的差异性的时候,我首先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组发了一张非洲陆地示意图、四张动物图片(猩猩、长颈鹿、骆驼、阿尔卑斯山羊)、四张植物图片(热带雨林、荒漠、草原、稀树草原),四张土壤图片,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图片对应的贴到非洲大陆相应的位置,当然我先选好了地区,能够比较明显的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个游戏采用比赛的形式,我一声令下后,学生就热火朝天的做起来。他们一边讨论着,一边快速的往图上贴,争着抢着,很是认真。等各组做完后,我按完成的先后顺序让一个同学上前来用投影给所有学生展示,有的组贴的又快又准,有的组也出现了不少的笑话,例如将长颈鹿放在热带雨林区,猩猩和稀树草原放在一起等等。同学们在欢乐和笑声中学会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变化并且分析出了原因。在分析水平方向的递变规律时,我一边演示PPt文件,一边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首先展示亚欧大陆示意图,出示从沿海向内陆不同地区的不同景观(湿润气候、半湿润气候、干旱气候对应的典型景观),让学生观察水平方向景观的递变,并思考原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我就适时的引导学生回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知识,让他们能比较容易的就得出了规律和原因。最后在分析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的时候,我又是采取游戏的形式,只是选择的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乞力马扎罗山,给学生的资料是不同高度的植被的名称,让他们把不同的植被对应的贴到山的不同高度。即将下课了,我用PPt文件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景景观,沿着从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的方向一一出示给学生,并配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欣赏我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进一步领会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认真研究探讨,一定会获得成功。

关于地理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2、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4、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6、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感受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一、新课导入

由二孩政策的新闻视频导入。

活动2【活动】二、探究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看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1)指导学生根据数据变化了解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特点。

(2)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学生看图分析数据后归纳总结)

过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2、看课本P70图4.1,并结合文字叙述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所经历的阶段。

(1)指导学生读图步骤。

(2)学生图文结合试着分析。

(3)全班交流,请生看图分析。教师引导。

(4)提出疑问,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原因。

【明确:l80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差,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增长,死亡人数减少;特别是195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3、结合具体例子探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人口停止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人口减少快。】

小结: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4、读P71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及平均自然增长率(2005-2010)图,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1)提醒学生学会读图。

(2)找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析原因。

【明确:非洲增长最快,欧洲增长最慢。原因:生产水平、生育观念制约人口增长。】

(3)归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和较低的大洲或地区。

(学会合作: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相互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他人的见解。)

(4)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数量就一定多吗?

活动3【活动】三、探究学习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70多亿人是均匀分布在地球上的吗?若不均匀,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

(1)、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

【明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疏密状况用人口密度表示。】

(2)计算某地的人口密度,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

【明确: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

(3)、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合作探究:①观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②讨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认真看图例,找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和1人以下的地区。

②结合P65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课本最后附页的世界地形图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原因。

a、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

b、交流,补充。

C、师展示课件,加深理解。

【明确: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四地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多在平原地区;位于临海地带,交通便利。②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亚洲的东、南部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农业发展较早,养育众多的人口;欧洲和北美洲东部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

d、以中国人口分布为例,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小结: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疏。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拓展:想一想,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1、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

A、40亿B、50亿C、60亿D、70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

A.非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非洲、南极洲

3、衡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C、人口密度D、人口总数

4、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多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

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

5、欧洲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B、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C、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少雨D、河湖众多,常泛滥成灾

关于地理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在地理环境的学习中,一个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认识地球的海陆分布。从内涵上来看,海陆分布包括两方面,一是纯自然的状况,即海陆分布的特点;二是认为的划分,即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情分析

1、知识经验分析。指学生对学习新内容之前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2、学习能力分析。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3、学习态度分析。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地图学习大洲大洋在地图上的分布、培养阅读地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图上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的&39;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各大洲的分布特点及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的成对分布状况,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七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线。

2、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关于地理教案篇1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许多要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间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教材一方面通过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箭头表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印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教材以植被的变化引起环境变化以及碳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等实例说明当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于地理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观看录像等多种媒体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及主要特点,知道世界新能源的分布与使用概况。初步形成资源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两大内容,一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介绍目前正在开发利用中的四种新能源。

在“为什么寻找新能源”一段中,首先介绍了主要的能源来源;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燃料的非可再生性出发,说明寻找新能源的必要性及主要的新能源类型。

对于“核能”,教材侧重其能量大、现在的利用情况;对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的讲述,都侧重清洁、可再生性,并简单的介绍目前的利用情况。

教法建议

对于“为什么寻找新能源”,首先应简单介绍能源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回答目前人类主要使用的能源,包括水能和矿物燃料,再利用想一想中提供的题目,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新能源类型。

对于课文提到的四种新能源类型,可以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录像、VCD等多种媒体,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比较深入地了解各种新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对于风能和生物能,应该完成从一般的应用到发电的过程。同时利用比较法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各种新能源的特点。如果课时较紧,可以选区本地区比较突出的新能源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总之,应该以学生直观的感受为主设计本课,以知识的了解为主。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利用新能源的意义及主要的新能源特点

【教学手段】

录像:大亚湾核电站、沼气池、太阳能、潮汐发电、风车提水和发电等

计算机课件:(1)世界现有煤、石油、天然气使用时间表;(2)石油、煤、天然气污染表;(3)核电站与火电站用原料的比较;(4)我国主要核电站的位置图;(5)太阳能电站的图片;(6)风车提水、风力发电图片;(7)沼气使用图片;(8)生态农业示意图;(9)其它新能源;

【教学过程】

(提问)学过的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有什么?(生回答)

(引导)我们讲过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现在地球上储存的煤油气还可以使用的多少年呢?见表格

(投影片1)

(讲解)为什么我们特别在乎这几种矿产资源呢?因为使我们的机器能转、使人类有光明和温暖,我们称这种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为能源。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投影片2)煤、石油、天然气的污染

(承转)为了避免污染,同时为了在现有的能源发生危机之前,人们开始寻找更清洁、可以再生的能源。你知道有什么吗?(学生回答)

(板书)第五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寻找新能源的意义

二、主要的新能源

(引导)这些新能源是怎样提供能源的呢?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大亚湾核电站的录像)

(提问并出示投影片3)核能发电与煤炭发电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核电清洁;原料运输量小,运输方便;所以适于建在缺少煤、石油等能源,可是需要能源又很多的地方,如中国的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

(投影片4)找两地的位置

(过渡)核电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多建一些?(生思考回答:有污染、核原料不可再生、需要技术水平高等)那你认为那种新能源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引入太阳能。

(讲解)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燃烧550万吨煤炭的能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地方利用了太阳能,你知道吗?(生回答:)但是太阳能有一个不利就是---太分散了,怎么办?(生回答:太阳能电池、太阳灶等)

(投影片5或录像)太阳能利用图片或录像

(引导思考)风能与太阳能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你知道最早人们是如何利用风能的吗?(生回答:航海、风车提水等)

(投影片6或录像)风能的利用

(提问)不是所有的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利用风能的,为什么?(没风的地方或风力小的时候)所以,风力发电应在风大的、较稳定的地方

(讲解)有一种能源,人类很早甚至猿人都会用的是(烧树枝等获得热量),在我国广大农村或世界上一些落后的地区,现在仍然大量使用,这样会造成什么问题?(生思考回答:数少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什么是农村理想的能源呢?

(投影片7或录像)沼气的使用

(投影片8)生态农业示意图

(讲解)人们寻找的新能源还有:潮汐发电、海洋温差发电、垃圾回收发电等

(投影片9)其它新能源图片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讲解了许多新能源,其实说"新"只是一个相对的含义,主要是指利用时间较短或不能大规模利用其发电,任何一种能源都有限制因素。在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新能源之前,我们还必须要保护和节约利用煤油气等能源。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较多了解,可以多启发学生自己回答,对于一些学生不太明确的问题,比如能源的含义、沼气(城市学生了解少)等,教师迎接和录像等媒体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开发新能源的意义,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新入手,从旧知引出新知,同时使学生了解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于各种新能源的利用情况,采取投影片最好是录像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每种新能源的使用过程、限制条件、特点等,最终的结果是使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在目前仍是不可完全替代的,使学生有一种资源意识和危机感。

【板书设计】

第五节新能源的利用

一、寻找新能源的重要性

二、主要的新能源

关于地理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工具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8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