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地理教案 >

地理教案主题

时间: 新华 地理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好的地理教案主题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地理教案主题,供大家参考。

地理教案主题篇1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表

地理教案主题篇2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这句话提出为什么?从而引出秦岭—淮河一线这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

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湖北B、山东C、江西D、山西E、河北F、浙江

(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

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0℃、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2、课本P76活动

3、课本P77活动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你解释两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竞赛)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拓展)

综上所述: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课本P77)

三、四大地理区域(课本P78活动)

看一看下列山脉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并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课本P79活动根据课本阅读材料,用直线将下列地理事物合理地连接起来。

沙漠广布

东南半壁农耕为主

牧业为主

西北半壁人口众多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反思:

地理教案主题篇3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古代人口的变迁

1、周朝前,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2、秦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往南方。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引起了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2/3左右。

4、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

5、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

活动

从上述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重点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第一次:战争 第二次:经济因素 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第四次:环境

(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古代:战争 近几十年:政策、经济等因素

本部分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学生补充--

教师总结

的步骤进行

教师总结:通过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要明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不仅包括人口自然增减,还包括人口迁出或迁入数量的变化。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们知道人口的迁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理教案主题篇4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工具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地理教案主题篇5

一、学习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的感受对比,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通过收看媒体天气预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认识卫星云图,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理解天气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百度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阅读思考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地理教案主题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结合我国西北等地区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举例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2)利用地图、数据分析我国西北的自然特征来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课本的例子来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4)通过书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结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通过荒漠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环境的问题、成因等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应如何

2、协调人地关系,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

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一个清晰的综合分析思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4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授的课程是一个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环境问题不外乎是两个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谁能告诉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详解,环境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原生态的环境当中,人们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气物,超出了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对原生环境造成影响,就形成了环境污染;而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从环境中索取必要的&39;物质资料,超出了环境本身的恢复能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环境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索取)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一课题就是有关生态破坏的一个方面-荒漠化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荒漠化,有谁能告诉我,在你们的映象中什么是荒漠化吗?[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6页第一段第三行,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所以说,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板书]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讲述]但是土地退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具有一定过程演化而来的。

[板书]过程: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外力作用(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般的景观{根据箭头方向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参与进来}

[教师讲述]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荒漠化的表现和类型

[板书]表现(三退)耕地退化-退化:肥力下降,保持水分、养分能力下降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谁知道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吗?[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种结果,沙漠化只是其中一种,就好比苹果与水果的关系一样。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画简图分析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根据课本内容以西北地区为例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地形?请同学来回答下。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古长城一线以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达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并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组合。

[教师讲述]那么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植被有什么特征呢?思考下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年降水量递减。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板书]气候:干旱,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

植被:自东向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教师讲述]在了解西北地区的区域自然特征之后,我们现在来探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首先,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大家思考下,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为荒漠化创造了基本条件,而这里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创造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讲述]其次,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板书]西北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1、干旱的自然特征

2、气候异常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如果多年持续干旱,会导致地表植被受损,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而西北地区由于地形跟位置,夏季风影响自东到西递弱,降水也随之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山脉与青藏高原使得冬季风对西北地区影响更大,加强其干旱程度,所以形成异常的气候。

[教师讲述]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则起了决定性作用,据调查,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板书]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教师讲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

[板书]1、人口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

[教师提问]请看书本18页的图2.4,从图我们可以知道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三个过度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也说明了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是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教师提问]我想问下同学们,你们认为致使人们过度樵采、放牧、开垦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我们先看过度樵采。人口增长,使得燃料的需求增长。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同时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药材和发菜,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进程。

[板书]过度樵采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为了取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的放牧,远远的超过了草地的承载力,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草场的载蓄量降低。

[板书]过度放牧

[教师讲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粮食需求迅速增加,以致西北地区的人们盲目的扩大了开垦规模,破坏植被,导致原本水源就不多的绿洲负荷不了紧张的生态用水,导致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板书]过度开垦

[教师讲述]人口增长过快会迫使人们不合理的拓宽农业规模,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终导致贫困饥荒这样的恶性循环。因此,人口增长过快也是导致荒漠化的原因。

三、总结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荒漠化的概念以及通过西北地区实例来分析了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跟人为因素,而荒漠化的成因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大家下课后能根据这节课的知识框架好好复习掌握。

四、复习巩固

对课本20页的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五、布置作业(1分钟)

地理教案主题篇7

一、教学方面

重新来到高一年段教学,让我有了想要突破以往模式的欲望。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的,那么经历了两年教学和一次会考后,我会有什么不同了?我自信了,想改变,想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想知道不同教学的操作方式和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为了改善教法,我积极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成果和多年的经验,从课堂的把握,语速、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批改到平时的抽查,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方法,如: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话过多,容易导致听力疲劳,也容易听力混淆,所以我应注意语言尽量简练不过多重复,不过多解释。学生不会太笨,只要有看书没什么大问题。重点集中在课堂的前半段时间,而把次要的知识点放后面,还可以穿插些幽默的片段和基础练习。这些其实以前就有经常提,但总以为课程内容较多,没多少时间剩余。而事实上,讲多讲少其实没多大差别,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吸收的就那么多,讲多了也没用,还不如把重点讲清了,其他的略讲,或练习时再讲。语速放快,简练,清楚了就可以了,也不用担心剩太多时间,可多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轻松,他们才愿意学,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业布置方面,题量不要太多,应适量删减,留时间给预习作业。抽查方面,可利用每节课前十分钟小测。利用本身的自习,在走动时,主动给学生解答疑问,提点方法等。如果要使教学更加行之有效,除了教学有度外,教师课外也需要做许多工作,如整合习题,提纲,,材料,课件等等,回归到最原始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

二、自身学习方面

工作之余,我也没放松个人的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学习,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不断的阅读教育教学著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通过网络学习,培训交流等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收获颇多,让我倍感欣慰;但看到结果,差距仍然存在,又颇感路途漫漫,其修远兮。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努力,希望下学期会有更大的进步。

地理教案主题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会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动画让学生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地球的大小;

2、通过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感知地球集锦基本结构;

3、通过绘制经纬线,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点,理解经纬网的意义,以及如何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前人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勇于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难点: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各自的特点;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情境预设:

播放地球绕日运动的视频;

播放地球仪与经纬网的视频。

二、教学《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是怎么认识自己生活的地球的?

①、指导读图1.1,让学生口述认识的四个过程;

②、播放人类认识地球的视频;

③、播放地球形状的视频。

2、地球有多大?

①、指导读图1.2,让学生口述地球的大小;

②、播放地球大小的视频;

③、完成“活动”2填表,感受地球的大小。

三、教学《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活动P5);

2、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3、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地理事物的?

地理教案主题篇9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人教版]

【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地理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图表材料等相结合来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了解其危害和注意通过这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的思维训练达到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讲述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而学生正是处于西北地区,所以对于荒漠化的理解稍微容易些。

3、非认知因素分析

意志薄弱、情感偏差、知觉及思维迟缓,要转变差生必须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在教学中要调整对差生的期望值、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会学生养成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愿因。

(2)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教学难点

举一反三,培养和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课本,网络图片)

可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特定的参考资料(课本)

参考网址(中国荒漠化防治网);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列表对比法:从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典型地区、危害列表比较;

【教学思路】

1.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2.“对症下葯”法,引导学生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荒漠化的危害。

3.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地理教案主题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将数据转化成统计图的技能,从地理图表上获取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将数据转化成统计图的方法;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商品粮基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粮食生产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发展对策: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收集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的图片。

学生:调查长辈小的时候食物的种类、供给量的情况。收集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我国农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结合P106活动1,说说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

(培养学生将数据转化成统计图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迅速发展的状况的认识。)

[学生回答]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教师承转]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农业将怎样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板书]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农业发展成就

[教师承转]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请同学们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培养了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39;能力。)

[出示课件]补充资料展示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圈地运动);旱涝灾害;我国人口增长图;水污染对渔业的影响;酸雨的破坏;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牧;国土资源部关于耕地减少的公告;超载放牧;滥垦滥伐等。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

[出示板书]2.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挑战有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教师承转]面对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发展对策是什么?为什么?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讨论]

[出示板书]3.对策

(1)建立商品粮基地

[教师承转]根据大屏幕展示的课件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你能说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们?

[学生讨论交流]东北: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长江流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

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

(记忆方法形成。)

[教师提问]你能分析一下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而华北平原没有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交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华北平原:人口稠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申、师生讨论]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三江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巨大,为什么三江平原地区禁止开垦、鄱阳湖平原与洞庭湖平原地区实行退耕还湖,你如何解释呢?

(关注地理热点,加强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充分体现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教师承转]图片:无土栽培、现代化养牛场

材料:加入WTO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刚才我们学习了建立商品粮基地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途径之一,从上述图片、材料可以看出,解决农业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学生讨论、板书]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教师承转]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例证,而基塘生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例证,你能据图描述桑基鱼塘的生产过程吗?你能够画出流程图吗?

[学生讨论]

变废为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对环境没有污染。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景观图转化成流程图的能力。)

[教师承转]请同学们阅读材料;P103活动3,说出我国东中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并思考(1)(2)两个问题。

[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理解,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感想。

(知识巩固,方法形成。)

板书设计

评价建议

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的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评价学生在收集我国农业面临的严峻问题的多少、深度,在表述这些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提出面对挑战的对策。评价学生在学习九大商品粮基地的知识时关注三江平原的湿地保护,以及对洞庭湖、鄱阳湖平原地区的退耕还湖的认识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后记

记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现象,开发记忆力也是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记忆法是指通过归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把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结构,并使知识具有系统性的方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内容较复杂,头绪众多,恰如其分地运用整理记忆方法,能使学生记忆效率大大提高。本节四个标题的内容整理详见板书设计。

地理教案主题篇11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观看录像等多种媒体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及主要特点,知道世界新能源的分布与使用概况。初步形成资源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两大内容,一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介绍目前正在开发利用中的四种新能源。

在“为什么寻找新能源”一段中,首先介绍了主要的能源来源;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燃料的非可再生性出发,说明寻找新能源的必要性及主要的新能源类型。

对于“核能”,教材侧重其能量大、现在的利用情况;对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的讲述,都侧重清洁、可再生性,并简单的介绍目前的利用情况。

教法建议

对于“为什么寻找新能源”,首先应简单介绍能源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回答目前人类主要使用的能源,包括水能和矿物燃料,再利用想一想中提供的题目,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新能源类型。

对于课文提到的四种新能源类型,可以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录像、VCD等多种媒体,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比较深入地了解各种新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情况。对于风能和生物能,应该完成从一般的应用到发电的过程。同时利用比较法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各种新能源的特点。如果课时较紧,可以选区本地区比较突出的新能源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总之,应该以学生直观的感受为主设计本课,以知识的了解为主。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利用新能源的意义及主要的新能源特点

【教学手段】

录像:大亚湾核电站、沼气池、太阳能、潮汐发电、风车提水和发电等

计算机课件:(1)世界现有煤、石油、天然气使用时间表;(2)石油、煤、天然气污染表;(3)核电站与火电站用原料的比较;(4)我国主要核电站的位置图;(5)太阳能电站的图片;(6)风车提水、风力发电图片;(7)沼气使用图片;(8)生态农业示意图;(9)其它新能源;

【教学过程】

(提问)学过的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有什么?(生回答)

(引导)我们讲过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现在地球上储存的煤油气还可以使用的多少年呢?见表格

(投影片1)

(讲解)为什么我们特别在乎这几种矿产资源呢?因为使我们的机器能转、使人类有光明和温暖,我们称这种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为能源。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投影片2)煤、石油、天然气的污染

(承转)为了避免污染,同时为了在现有的能源发生危机之前,人们开始寻找更清洁、可以再生的能源。你知道有什么吗?(学生回答)

(板书)第五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寻找新能源的意义

二、主要的新能源

(引导)这些新能源是怎样提供能源的呢?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大亚湾核电站的录像)

(提问并出示投影片3)核能发电与煤炭发电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核电清洁;原料运输量小,运输方便;所以适于建在缺少煤、石油等能源,可是需要能源又很多的地方,如中国的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

(投影片4)找两地的位置

(过渡)核电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多建一些?(生思考回答:有污染、核原料不可再生、需要技术水平高等)那你认为那种新能源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引入太阳能。

(讲解)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燃烧550万吨煤炭的能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地方利用了太阳能,你知道吗?(生回答:)但是太阳能有一个不利就是---太分散了,怎么办?(生回答:太阳能电池、太阳灶等)

(投影片5或录像)太阳能利用图片或录像

(引导思考)风能与太阳能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你知道最早人们是如何利用风能的吗?(生回答:航海、风车提水等)

(投影片6或录像)风能的利用

(提问)不是所有的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利用风能的,为什么?(没风的地方或风力小的时候)所以,风力发电应在风大的、较稳定的地方

(讲解)有一种能源,人类很早甚至猿人都会用的是(烧树枝等获得热量),在我国广大农村或世界上一些落后的地区,现在仍然大量使用,这样会造成什么问题?(生思考回答:数少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什么是农村理想的能源呢?

(投影片7或录像)沼气的使用

(投影片8)生态农业示意图

(讲解)人们寻找的新能源还有:潮汐发电、海洋温差发电、垃圾回收发电等

(投影片9)其它新能源图片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讲解了许多新能源,其实说"新"只是一个相对的含义,主要是指利用时间较短或不能大规模利用其发电,任何一种能源都有限制因素。在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新能源之前,我们还必须要保护和节约利用煤油气等能源。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较多了解,可以多启发学生自己回答,对于一些学生不太明确的问题,比如能源的含义、沼气(城市学生了解少)等,教师迎接和录像等媒体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开发新能源的意义,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新入手,从旧知引出新知,同时使学生了解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于各种新能源的利用情况,采取投影片最好是录像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每种新能源的使用过程、限制条件、特点等,最终的结果是使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在目前仍是不可完全替代的,使学生有一种资源意识和危机感。

【板书设计】

第五节新能源的利用

一、寻找新能源的重要性

二、主要的新能源

地理教案主题篇12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地理教案主题篇13

“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气候

一、亚洲气候类型:

1、分布最面积广泛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最典型的气候:季风性气候

3、主要的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一)特点:

1、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

3、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1、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分区。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3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4、亚洲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地理教案主题篇14

【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

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

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

2.等高线(板书)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总结:在等高线图上,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学生观察图1.28等高线示意图,看看左右两个山坡的陡与缓?并判断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分布有何关系?

确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从图可见,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的差别很大,怎样在等高线图上判读这些地形呢?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等高线弯向海拔低处为山脊,反之为山谷:两个相邻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指导学生读图1.30,观察分析设色地形图的着色规律,从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图即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

出示“中国地形图”指导学生分析不同的着色: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绿色代表平原,褐色为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课本P17活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分析能判读出各地的高低状况。而如何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状况呢?这就需要观察地形剖面图。

4.地形剖面图(板书)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课本P18活动3。先了解绘制方法,再观察绘完部分,然后自己动手绘制完整。

总结: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三、小结

指导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线,以练习为辅助,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生动地解决难点问题。

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多,难度大,在环节设计上欠完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8时)

执教人:唐素芳执教班级:七(1)(2)

【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定方向;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辩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和指向标等确定方向,通过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难点】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挂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3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表格

针对表格内容,能够进行比例尺形式的换算和大小的比较并回答。

2.地图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剩余的2个问题:方向和图例。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投影:“日本图”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15活动1的三个问题。

小组内讨论并回答:

(1)经纬: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先据经线定南北,再依纬线定东西,最后取综合。

(3)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标三点的四个方向,Y在X东北方,X在Z西南方。

总结: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极为北,近南极为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直线纬线左西右东;弧形纬线:据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箭头为东方)。

经纬网定向法(板书)

不知同学们注意没有,有的地图画有一箭头,箭头方向指示为北方,这个箭头叫什么?(指向标)

小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依据指向标定方向,即指向标指示北方。

2、指向标定向法

投影图,学生思考:

(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

(2)若图中AB两点间直线距离为24千米,请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讨论后回答: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图上距离是2.4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或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课本P15“活动2”

学生活动:科技园在学校的东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区的南方,学校在火车站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学校与农业实验区的直线距离约为650米,从学校沿公路到科技园区,距离约是855米(四段公路图距分别是0.6、3.2、1.6、0.3厘米)

提问:有的地图,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一般定向法

拓展: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当你外出旅行迷路时,你怎样确定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①白天:晴天据太阳定方向,据树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极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

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图上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即图例),并标注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

4、图例和注记(板书)

请观察图1.24,看看一些常用图例有何特点?你能记住一些吗?

(提示学生注意分类观察,找区别,如界线、交通线、城市、水库和湖泊等。)

三、课堂小结

留2分钟时间,由各小组的同学在组内交流,然后找几名代表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注重知识的运用;针对性练习,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偿性教学;引进竞赛激励机制,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

不足之处:对难点的突破及节凑的把握不准。

解决措施: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并精心备课,合理安排内容的进度和难点的突破。

地理教案主题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文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通过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特点、纬度和经度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会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难点】

(1)东西半球划分。

(2)经纬网定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新课讲解,研讨展示]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板书:1、认识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向学生提出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总结: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拓展: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例子还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承转: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板书:2、地球的大小

展示:p4图1.2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提出问题:比较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析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吗?

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总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承转:地球那么大,我们研究起来肯定不太方便,那怎么办呢?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仪。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并且强调地球仪是个规则的球体。

提问: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展示:p5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总结:1、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2、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纬线和纬度

展示:p61.6纬线和纬度

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结合读图,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如何划分的?

2)度数变化有何规律?

3)如何划分低中高纬度?

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认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4)半球划分

展示:p71.8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

(提问)

a、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b.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重点难点突破】

1.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即北大北纬(N),南大南纬(S)。

板书:四、经线和经度

展示:p71.9纬线和纬度

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结合读图,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是什么形状?不同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2)经度如何划分的?度数变化有何规律?

3)在地球仪上找出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比较这两个经线圈,看看哪一个穿过的陆地少。

4)观察图1.11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重点难点突破】

2.经度的变化规律

⑴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即东大东经(E),西大西经(W)。

西经(W)0°东经(E)

3.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看该地点的经度,如果经度小于20°W或小于160°E是东半球;如果经度大于20°W或大于160°E是西半球。

特别提示:不是所有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

记住: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板书: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读图1.12,简单介绍经纬网的含义,在此图中找点如A(40°N,20°W),用多媒体展示举例讲解。

2、读图1、13,练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经纬网定位,加深学生理解。

3、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定位,查找地名。完成活动题。

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