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考虑到所需教具的准备,例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怎么写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一、填空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是( )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5、 电子表上显示“7:35:16”,表示的时刻是( )时( )分( )秒。
6、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 )小格,是( )秒。
7、□÷ 4 =9…… □,余数可能是( )。
8、29÷6=( )……( ),读作( )除以( )等于( )余( ),除数是( ),被除数是( ),余数是( ),商是( )。
9、小朋友参加50米赛跑。小文用了12秒,小亮用了10秒,小刚用了9秒,小宁用了14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跑得最快的比跑得最慢的少用( )秒。
二、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小明做100道口算题用了18( )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小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是6( )
做一次深呼吸用8( )
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天8( )
小华跑200米用45( )
一集动画片要放映30( )
跳绳20下要用15( )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7= 60÷7= 70÷9= 35÷8=
四、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1时○60分1分○100秒10分○1时4时○4分
五、想一想,选一选。
1、 100分○3时
> □ < □ =□
2、 兰兰跟爸爸去公园划船,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2秒□ 2分□ 2时□
3、 在学校吃一次午饭要多长时间?
20秒□ 20分□ 20时□
4、 每条船限坐5人,33个同学一起划船,应租几条船?
5条□ 6条□ 7条□
5、 小淘气做8道口算题用了1分钟,照这样,做56道要几分钟?
8×1 □ 8 ÷ 1 □ 56 ÷ 8□
六、解决问题。
1、每4个扎1束,30个气球能扎几束,还剩几个?
2、新华小学二年级一班有35个同学,每6个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3、小华3分钟做了24道口算题,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
4、一本书50页,小明每天看8页,至少几天能全部看完?
5、有40个乒乓球,每6个放一盒,一共要放多少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定位的。结合学生熟悉的划船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舍余法确定问题的结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设疑自探
(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2.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审题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①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②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2.乘法验证: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
三、质疑再探
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余数的好朋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运用拓展
(一)基本练习(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审题,理解题意。
2.思考,独立解答。
3.质疑:结果为什么要加1?
(二)变式练习(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1)弄清题意。
(2)独立解答。
(3)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三)综合练习(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 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习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
2.电脑,多媒体课件;
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学生交流想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39;?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
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
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学情预设】
预设1:3×4=12(人)12+7=19(人)
预设2:3×4+7=19(人)
预设3:7+3×4=19(人)
预设4:7+(3×4)=19(人)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
指名学生板演。
在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下划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
【学情预设】
脱离情境后会有学生仅仅看算式,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作为错误案例,教师正好可以引用,追问:“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引出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都要先算“坐跷跷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情预设】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
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学运算的要求。
师:观察7+4×3和7+(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小括号。
师:这样还有必要加小括号吗?
【学情预设】没有,不加小括号更简洁。
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
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该阶段会用综合算式,但习惯用脱式的会比较少。从情境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有加法、乘法的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个位置都应该先算乘法。
3、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情预设】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综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情预设】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
师: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
(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
2、完成教科书P51“练习十一”第6题。
师:比较上面的树形图与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
【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