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

时间: 新华 二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好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

一、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过程建议:

我会认。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

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二、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读读比比安排了五组词语,目的让学生通过认读,进行比较,来巩固读音相同的形近字。读读记记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清姓氏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学习是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部首的含义,再进行举例,然后学生尝试加以练习。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过程建议:

读读比比。

1、

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

姓氏歌。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

学习。

1、复习音序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首查字的小老师引导组员查以下生字:悟

5、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确定部首

找部首页码

数剩下笔画

查找生字)

6、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小能手。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目的是为让学生对王宁的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做事对自己有信心,懂得正确的表现自己,和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教学时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交际准备:

多媒体课件。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设定岗位,组织竞选。

(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

(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3、竞选展示。

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四、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露一手。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学生展示才能,相互学习的良好时机,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展示自己,体验快乐。要引导学生选好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并且要为展示做好准备,展示时让每人都能露一手,这项活动可不受时间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2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3

一、教材分析

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两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两首》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环境清幽和草原的苍茫、高远辽阔。教学中宜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音像资料展开想象,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理解积累。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行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两行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着的一致好评。

《语文课程标准(版)》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温儒敏教师谈到古诗

的教学,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不必在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二年级的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有限,因此教学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每一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版)》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三、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有关草原的视频及歌曲。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2.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李白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

这座山太高了,等他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板书:山)来不及下山了。可这么晚了住在哪呢?正在为难,他发现眼前有一座寺庙。(板书:寺,学生识记“寺”字)他就住在了这山顶的寺庙里。(板书:夜宿,理解“宿”的意思——住。)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诗,诗题就是《夜宿山寺》。请你说说:“夜宿山寺”的意思。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倾听的意识。诗歌的题目平、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在教学“宿、寺”两个生字时,读准字音与理解字义并举,使学生读准诗题,理解题目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师生合作,读出这首五言诗的独特节奏。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闭目轻声读古诗,想象画面。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一)学习第一、二行。1.随文溯源学习“危”

字,知道“危”的本义是表示人在山巅

或高崖,站在高处而恐惧。引申为恐惧,又引申为高。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体会“楼高”。

(1)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诗中哪些词语写了楼之高。

①高百尺。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结合李白其他诗句“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理解并指导朗读,将“高”字读得响亮,突出“楼很高”的感觉。

②摘星辰。想象说话。

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④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形象地表现出楼之高。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有感情朗读诗句。

(二)学习第三、四行。

1.教师引导: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来应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出示三、四行,学习“惊、恐”,读准后鼻音,理解字意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李白诗歌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里面住着很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高声语”“天上人”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三)采用多形式指导朗读、背诵。1.师生问答读。

师:看这寺庙里的高楼,多高啊!生:危楼高百尺。师:甚至高到什么程度?生:手可摘星辰。

师:安静的夜晚,繁星满天,站在这样的高楼上,诗人有什么感受?

生:不敢高声语。

师:为什么?生:恐惊天上人。

2.师生承接读。

师:危楼——生:高百尺,师:手可——生:摘星辰。

师:不敢——生:高声语,师:恐惊——生:天上人。3.师生合作,诗意与诗句对读。

4.学生加动作表演读,学生评价,师相机点评。5.看课文插图背诵。

6.播放古筝曲,入情入境想象画面背诵。

【设计意图:师生这样合作读虽简单,但一直在变换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保持了诗的整体性,又帮助学生在诵读中进一步理解了诗意,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本身蕴含的音韵之美。】

四、小结。

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大胆想象,把一座百尺高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不敢语、惊天人(板书)这些奇妙的想法让这首诗与众不同,情趣盎然。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危、惊、敢”整体观察。

2.出示“危”,看清结构(半包围),强调第二笔是横钩,第五笔是横折钩。教师范写后,学生观察并书空。

3.出示“惊、敢”,通过比较,指导如何写好“敢”字,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4.运用规律,独立练习写字。看清位置,找准重点——名学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二次临写。

5.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字例,纠正;学生再次连写。【设计意图:师生写字教学的设计从整体到个体,县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讲清注意点,抓住关键笔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

六、拓展延伸。

诵读王安石写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作业:1.背诵《夜宿山寺》,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危楼高百尺,恐惊天上人”的意思。

2.诵读《登飞来峰》,一边读一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板书设计:夜宿山寺

百尺,摘星辰。楼高不敢语,惊天人。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草原。

1.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谈感受。

2.我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时期在敕勒川生活的是游牧民族刺勒族,《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及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准平舌音“似、苍”,特殊读音“见”,指导“见”是出现、显露的意思。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教师示范读带读;师生合作读。4.闭目轻声读古诗,想象画面。三、想象画面,诵读诗句。

1.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诗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辽阔的天空,有很多圆顶的蒙古包。诗中哪几行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学生自由地读读这四行诗,想想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结合课件了解“敕勒川,阴山”的位置,体会“穹庐、笼盖”的意思。川指平地,敕勒川是这个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朗读时,让学生用手势磨坊穹庐笼盖四野的情景,体会大草原的辽阔。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自由读后两行诗。

(1)出示相关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苍苍、茫茫”,诵读体会。

天苍苍:天空蓝蓝的;白发苍苍:头发拜拜的;松柏苍苍:松柏绿绿的。

野茫茫:原野没有边际;大海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云海茫茫:云雾浓厚看不清。

(2)反复诵读。

(3)出示:风吹草低见牛羊,学生闭目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

的画面,感受草原壮丽富饶的景色,体会牧民的自豪之情。

3.采用多形式指导朗读、背诵。(1)师生承接读。

(2)师生合作,诗意与诗句对读。

师: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生:敕勒川,阴山下,

师: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师: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生:天苍苍,野茫茫,

师: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生:风吹草低见牛羊。

(3)看课文插图背诵。

(4)播放马头琴曲,入情入境想象画面背诵。

【设计意图: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境美,这种意境美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的方式。只有富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课件的展示,师生诵读时配以乐曲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陶冶情操,触摸到古诗那悠远、空灵的意境。】

四、延伸阅读老舍写的《草原》片段。

【设计意图: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不够,将名家老舍对草原的描写链接诵读,使《敕勒歌》的内涵丰厚起来。】

五、指导书写“阴、似、野、苍、忙、茫。

作业:

1.背诵《敕勒歌》,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2.把自己对诗的理解画成一幅简笔画,并把古诗抄写在上面。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

层。

(诗意: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

起。不怕层层

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草原(节选)

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外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钩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__流,轻轻流入云际。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4

第一课时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2、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3、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水的不同变化。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了解运用拟人从不同方面介绍水的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读得正确。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级汇报。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晒、害、灾、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具体说说“我”是什么。

3、读好课文: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讨论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平静的池水、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范读、学生品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6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bēnfènxiáwānmínzúyìqí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yǒngfēngsǒnggéyǔlùnóngfánróng

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神”部首是“礻”,不是“衤”。

“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课件出示)

奋发民族一齐情谊

1.各民族人民()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

2.祖国各()有着深厚的()。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2.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齐奋发情谊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板书:神州谣)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三)精读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个总起句。)

(2)指导朗读: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指导朗读: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从哪里看出?

(台湾是我国领土,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与大陆,是一家。)

(2)指导朗读: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5.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1)横着开火车。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课件出示)

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

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

祖国成立六十年,处处展现新天地。

板书设计

神州谣

总说祖国山河壮美

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祖国壮美,民族团结

民族要团结,统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7

《蜗牛搬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以朗读为主,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文,让学生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演示课件:小蜗牛图,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指名介绍)

2、大家都说得好,可是你知道吗?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要想理解小蜗牛的这段经历,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二、听课件录音朗读,通过听朗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

四、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一)学习课文第1、2、3自然段,了解蜗牛搬家的原因。

1、蜗牛为什么想搬家?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1)指名读,生评。

(2)课件出示山丘美景图。指名介绍景色。用上“有……有……还有……”。

2、螳螂说什么?

住在那么美的地方,它会感到怎样?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小蜗牛的家是怎样的?听了他们的话,它怎样想?读一读。

(二)学习第4、5、6自然段。

1、蜗牛要搬家的喜讯传出以后,乐于助人的小动物来帮忙,到底有谁呢?蜗牛有什么表现呢?请大家自由读4、5、6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做上记号。

2、出示表格,汇报交流。理解“犹豫”。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犹豫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4、5、6自然段。

五、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蜗牛的家终于还是没有搬成,蜗牛是怎么认为的?

2、在蜗牛看来,是天气不好,真是这样吗?你有什么看法?

3、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课件出示:今天尽你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你也许就能做得更好。——牛顿

六、作业超市。

1、合作表演《蜗牛搬家》。

2、把《蜗牛搬家》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8

《我们成功了》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初步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教师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教师辅导讲解。

2、借助熟字识记生字。

出示卡片。

教师帮助识记。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讲解字的主笔。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

五、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通过读,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2、还记得这情景吗?谁知道是什么时间?

3、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介绍的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5、师生读课文。

6、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9

《一片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表演课文,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

1、学生看图,听故事,你听懂了什么?

2、指名说,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交朋友。

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顺序。

2、检查生词。

3、练读课文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困难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小组来接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

三、合作释疑

1、读文质疑

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句号标出来。

2、合作探究

四我小组探讨交流问题。

3、汇报交流

①老师适时提问:小免子、小猴、小熊喜爱小椿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小椿树为什么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

②指导朗读

③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他们的认识与行动不统一。从而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四、赛读课文,表演课文

1、分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

2、两轮比赛、评议;

3、小组练习表演,启发学生看图想像每个小动物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小椿树会想什么?怎样痛苦?

4、两组表演,评议。

五、续编故事,深化认识

1、思考:小动物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会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己想像,组织语言;

3、指导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认识18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文,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调动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教学准备:

火车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火车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

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指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再读两遍。

3、师生开火车读课文。

4、学生评议

5、指名读课文思考:看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的是什么?

(3)第二句讲的是什么?

(4)读读第二到第五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学习第三段

(1)理解朝发夕至

(2)爸爸还说了什么?指名读,其余同学标出不懂的地方。

(3)“海拔”什么意思?板画,帮助理解。

(4)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儿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0米,是世界上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读出赞吧佩服的语气。

4、学习第4段。

读全文,巩固练习

四、课内升华,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交流、汇报

1、小组为单位,把你设计的新型火车向大家汇报。

2、对设计进行鼓励,表扬。

二、识字练习

1、开展我是识字小能手活动。

2、给字扩词。

三、写字指导

1、说明每个字在格中占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1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2

《“红领巾”真好》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课件美丽的森林图片小鸟图片鸟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小鸟吗?(出示课件鸟鸣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和小鸟有关的课文。

3、请同学们自己打开书,读读课文,看看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鼓励自学字、词:

1、你们真了不起,自己通过读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的内容,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课文写得是什么了,我们还用不用再学呀?为什么?

对呀,学一篇课文,我们不光要了解它的内容,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学会朗读背诵,学会新知识呢。

2、大家能不能够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看谁读得好?

3、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重点纠正:

a、扑棱棱,“棱”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它读二声,在连成词,就读一声

b、叽叽喳喳:方案一:小鸟叫得多好听呀!叽叽喳喳再来一遍

方案二:想想小鸟是怎么叫得?欢快一点,再来一遍

c、学生读词语。(你读得真好,小鸟很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送小鸟卡片。

三、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

a同学们已经读会了词语,现在你再读读课文,你肯定比刚才读得好,不信你试一试?

b刚才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我真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小鸟呀?

(出示课件美丽的正在飞行的小鸟)

c你们那么喜欢小鸟,就请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吧。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自己评论)

d是呀,这只小鸟如果再活泼一点就好了,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加上动作就好了。我们一起和她加上动作试一试?

e找同学上台表演

2、学习第二小节:

a可爱的小鸟们,你们告诉我,你们整天在忙什么呀?

b你们是怎么捉害虫的,把你们的本领告诉大家怎么样呀?(让学生说自己查找的资料)

c你们懂得真多,老师这里有一个鸟儿捉害虫的录像,想看吗?

d自己有感情的朗读第二小节

e刚才我看到有只鸟儿既能干,又机灵,上台表演一下吧(奖励小鸟)

3、学习第三小节

a你们看,就在这片翠绿的树林中,鸟儿一边唱歌,一边捕捉害虫,他们那优美的歌声在称赞谁呢?

b现在你们就是那群爱鸟、护鸟的“红领巾”了,你们要去那里放鸟巢呀?(贴在黑板上美丽的森林图片,找同学到台上贴鸟巢图)

c说说你为什么来放鸟巢呀?我提议,手中有鸟儿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将他们放回大自然中吧。(学生上台贴鸟儿)

d看课件,木牌上写的是什么?你想些什么?找你个小伙伴合作,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好吗?(学生制作木牌)

小结:听到你们这样说,小鸟叫的更欢了,你们听,小鸟在感谢你们,夸奖你们呢,他们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板书题目)

e有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a拿好书,我们在小鸟的欢叫声中,再来合作读读整篇课文。(鸟的音乐一直持续)

b有感情上台表演背诵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第六课《谁的本领大》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选文上具有典范性,富有情趣的特点,难易适应,适合学生学习,也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接受语文学习中,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这篇课文是篇寓言的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都认为自己本领,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两段。(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8自然段。)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的发展出发,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角色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风和太阳是怎样比本领的。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与人相处要本着一颗友爱的心去帮助,赞美他人,一起快乐地学习,生活。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二、说学情:

本课是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兴趣怏然地走进他们喜爱的童话世界里,然后借课题的疑问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进行阅读教学的。首先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地去借拼音读课文和听DVD碟的朗读来大体了解这篇童话故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通过“看,听,认,说,读,演”的方法来学习本课,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朗读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而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受到思想教育。

三、说教法。

《课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正确运用祖国语言,利于他们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因此,语文课上要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即琅琅书声,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以读为体,读中赏欣,才能感情境。

在教材处理上,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新知,从角色表演中加深体验,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生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促读法,提问法,创设情境法,表扬激励法,情境表演法等方法,让学生在一种民主的,宽松讨论活动式中参与学习,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四、说学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阅读是学生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过的阅读实践”。

而个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分析,强化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读出个性,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培养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记忆书空。

2、完成填空。

3、导入。板书:6、谁的本领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温故知新,加上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出问题。

自由读课文,思考:

(1)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分别比的是什么?

(2)风和太阳的本领分别是什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使能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读第一段(1—3自然段)。

风和太阳碰到一起,谁提出比本领的?比什么?风施展什么本领?怎么理解风的话?结果怎样?(3)太阳呢?

以上问题都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导入每一自然段的学习。在学习段过程中,通过多中形式的读来达成,如:自由读,指名读,读得额的再读给大家听,分角色演读,老师只能给难理解的句子范读,或给差生领读,有困难的地方给予点拨,多留给学生阅读,体会的空间。通过加强认读,学生认字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读书自悟能力也会日见功效,为今后的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功底。

3、讲读第二段(4—8自然段)

(1)教师导言:那风和太阳后来为什么又进行学习第二次比赛呢?自读第4自然段。

A、指名反馈。

B、引导理解“得意”,太阳为什么得意?

C、指导学生太阳的得意,傲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2)教师引言:那么,它们又是怎样进行第二次比本领呢?

A、学生自由读课文5—8自然段。

B、同桌合作表格。

C、教师巡视,进行检查及个别指导。

D、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E、引导理解三个难句。(屏幕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地朗读课文4—8自然段。

设计意图:“披文入情”注重学生的感悟和语感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4、全课总结:风和太阳到底谁的本领大呢?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地归纳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质疑。

5、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讲故事,编故事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

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全集篇15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对于我这个出生于80年代的人来说还是很熟悉的,记得小学时歌咏比赛上唱的最多的就是《社会主义好》和《学习雷锋好榜样》,但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已经是个陌生的名字了,他们对雷锋的了解并不多,这样怎么能感悟课文内容呢?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孩子们查找雷锋的资料,孩子们有的买了关于雷锋的书,有的上网查找了资料,有的听了父母的介绍。在孩子们了解了雷锋后,我又利用思品课开展了雷锋故事会,会上,有的学生讲了雷锋的童年,有的讲了雷锋的好人好事。

接下来再来讲这一课,于是,孩子们对雷锋那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踏着荆棘,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泥泞路上的事迹,就不需要多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深情的呼唤,再不需要调动情感。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也算是水到渠成,他们通过对读、领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一次次陷入到情节之中。

正因为有了对雷锋的了解,孩子们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感悟。孩子们还会找身边的雷锋呢。

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