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写好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方便大家学习。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拼读“怜、雏、禁、耀、雏、苞、搔、痒”等8个生字,以及“漂、禁”两个多音字。
2、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4、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喜悦。
学习重难点分析:
重点: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难点:学习目标2
学具准备:相关课件
一份古诗词学习资料
学习过程
一、盼望春天
(一)相关知识的导入:
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学习了一首儿歌,题目是《秋叶飘飘》,还能背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或背一背。
那红色的真是蝴蝶吗?那黄色的真是小鸟吗?(不,那是红叶舞,黄叶飘,是秋姑娘用秋天的红叶儿和黄叶儿给小朋友们发的电报,告诉咱们一个好消息,秋天已经来到!)
(二)引题
秋姑娘可真聪明,发个电报小朋友们就知道秋天到来的消息了。不过我们人也很聪明,能写信,打电话,告诉别人某件事情的情况,像这样啊,告诉别人某件事情的情况,就叫做消息。(板书:消息)
春姑娘也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发哪些电报告诉咱们这个好消息呢?
1、引导说话:比如说柳树发芽;小草偷偷钻出土地;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
(学生自由想像各抒已见)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2、出示朗读课题
板书《春的消息》
二、赏春天
(一)、读诗识字析词(考一考)
1、请大声地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画出读不明白的词句
2、出示字词(课件)
爱怜、雏菊、绿苞
禁不住、照耀、搔、痒
漂白、山冈、牵引、欣喜地雀跃
⑴请个别学生读或说词意,其他同学补充
⑵把全部词语读给同桌或小组长听一听,相互指正。
⑶“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巩固字词学习
(二)找“春的消息”
1、找一位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全诗,找出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春的消息”?
(用符号把它画出来作上记号)
2、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不知道刚才“好朋友们”合作的怎么样,在汇报“春的消息”之前咱们来看看哪两个小朋友读得?轮到读的“好朋友”一起读其中指定的一节)
3、说一说:我们找到了哪些春的消息?
板书:
第一节————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第二节————春装、小鸟
第三节————蝴蝶飞舞
第四节————雏菊开放
第五节————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4、读“春的消息”(如果你喜欢这个“春的消息”,就请你站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
三、赞美春天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就像是个小娃娃,让我们充满了希望,春天也像是个美丽的小姑娘,让我们充满喜悦。当然春天也是一个最温暖的季节。我们脱下冬装,带着对春的向往,一起来赞美春天!
1、每位小朋友选取自己喜欢的1—2个小节有感情的朗读,以赞美的口吻来比一比谁最爱春天?
(教师自己选择2个小节与学生朗读比赛)
2、读中抓字词训练
例: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探讨:“摇”字是不是可以用其他字来代替?(板书学生提议的词)
比较:哪个好?为什么?
学生朗读中教师适时的语言润色:
第一小节:小朋友换上春装,像小鸟一样轻松地飞翔在蓝天时,应以欢快的语气读。
第二小节: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应以惊喜的语气读,放飞蝴蝶时又应该充满爱怜。
第三小节:第二年的春天,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时应以自豪,亲切的语气读
第四小节:和溪水一起唱歌奔跑的感觉应该是放松的
第五小节:在太阳照耀的草地上休息是多么惬意,舒服啊!
四、寻找春天
“春的消息”还有很多,有心人总是把找到的春的消息用文字、用图画、用歌曲舞蹈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你能做个有心人吗?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复印一份有关描写春天诗句总汇的资料,以学习礼物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作为课后学习的资料)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2、学习1~4自然段,学写四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2、我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树,那是因为树真好。板书课题。
3、想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夸奖树的吗?赶紧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师出示生字卡片,分组开火车读,找出易读错的字,及时纠正,个别读,齐读。
5、对容易读错的字师生进行识字游戏。轻——重。
6、认读生词。生字会认了,同学们会读这些词语吗?出示词语:
7、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都读得很好,相信这次读课文,你一定会读得很棒!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太美了,老师也想读。(师范读课文)
2、你们也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吗?同桌一起试试吧!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四、精读课文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本1~3段。
2、乐乐为什么一直夸“树真好!”(指导学生逐段有感情朗读课文)你同意他的这些想法吗?
3、学习了这三段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4、让我们也学着乐乐的样子夸夸这些树吧!(师生齐读1~3段)
五、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生字。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5、师范写:热。
6、学生描写并临写。
7、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13段,进一步了解大树的好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识记3个生字,指导书写。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1~3段,相信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二、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
树真好,是小鸟美丽的家园,能为我们挡住太阳,减少风沙,使室内的空气清新,树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呢!
学生自由读4~9段。
1、你喜欢读哪一段或哪几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为什么喜欢它?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师点拔:
(一) 你认为第四段有趣吗?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把自己的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二) 很多同学都喜欢5、6、7这三段吧?怎样有趣呢?能说一说吗?指名读,评读,齐读。
(三) 夏天的夜晚,我们同样可以在树下找到快乐。(指名读、评读、齐读第8段。
(四) 秋天来了,大树同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指名读、评读、齐读第9段。
(五) 你喜欢大树吗?让我们美美地读1~9段吧,好好夸夸大树吧。(齐读、男女生赛读)
3、你们还想在树下干什么?玩什么?(拓展思维)把你们想做的事说一说。
树真好。——————————。
4、树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我们有想为它做点什么?
(一)出示第10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二)我们的身边会变成什么样?
(三)出示第1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四)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树木成森林的美景。
(五)齐读10~13段。
三、配音齐读全文。
四、即兴背诵。个别背、小组背、表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生字,并仔细观察:
你记住了哪些字形?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3、师范写:低
4、学生描写、临写,并评议。
板书设计:
22、树真好
树真好 人人来种树 世界真美妙
第三课时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挡( ) 闹( ) 握( ) 咪( )
当( ) 市( ) 屋( ) 眯( )
二、找反义词。
热闹( ) 低( ) 矮( ) 凉爽( )闹( )静( )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吵吵闹闹 ( ) ( ) ( ) ( ) ( )
2、摇哇摇 ( ) ( ) ( ) ( )
3 静悄悄 ( ) ( ) ( )
四、写一写:树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学写“拾”、“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对鸟岛、对鸟类的喜爱之情,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知道要爱护鸟类。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朗读品味,想象和感悟鸟岛的景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鸟岛、鸟类的喜爱之情,知道要爱护鸟类。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鸟岛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鸟岛在哪里?哪个小朋友做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
2、其他小导游来补充。(课前查阅资料情况的交流)
3、这是一座怎样的鸟岛?(理解:闻名中外)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走进春天的鸟岛,你看到了什么?
2、有多少鸟儿飞来鸟岛呢?鸟儿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它们是约定好了,一起飞来鸟岛的吗?(理解:陆续)
4、谁来做一只飞来鸟岛的鸟儿,读好这句话?
5、鸟儿,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来鸟岛呢?(体会鸟儿们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的温馨画面)
6、喜欢春天的鸟岛吗?齐读第二段,读出喜欢和快乐。
三、品读第三段
1、春天的鸟岛生机勃勃,转眼间到了六月,夏天的鸟岛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六月的鸟岛什么样?
3、出示第一句,抓住关键词,交流感受鸟多。
4、汇报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介绍岛上的鸟儿。
5、猜猜看,这么多鸟在岛上干什么呢?
说话练习: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真是()!
6、鸟儿真多啊,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鸟的世界?
7、鸟岛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8、你从哪里看出窝多的呢?(理解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
9、你又是怎么知道蛋多的呢?
10、让我们把六月的鸟岛好好游览一回吧!齐读第三段。
11、欣赏画面,说说感受。
旅游到此结束了,多可爱的小鸟啊,我们捉几只回去养养,可以吗?多漂亮的鸟蛋啊,带回家做纪念吧,行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
2、齐读第四段,出示:
没有人去碰,因为__。
因为__,所以__。
3、是啊,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只有用自己的行动爱护鸟儿,爱护大自然,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鸟岛,才能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五、学写生字“类”、“拾”
1、分析字形、结构。
2、交流记忆方法
3、说说书写注意点
4、范写。
5、生练写。
6、展评。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4.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6.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读准词语,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学会自己借助拼音阅读短文。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学和用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出示:
tàomàodēngxiékù
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
túhúzhàngpengzhǐzhēn
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
1.读一读这首诗,看看有什么特点?
这些都是描写观察大自然必需品的词语。(板书:观察大自然必需品的词语)
2.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组词语描写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时,需要穿的衣着。
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必需的用品。
3.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帽、裤、帐、篷、指”。比如“帽”,读“冒”音,“巾”表示字义。
加一加:“革土土”是“鞋”;“口冬”是“图”“钅十”是“针”。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手套脚套帽子草帽登山登上登山鞋皮鞋裤子长裤地图图画水壶茶壶帐篷指南针手指指南针针线
(重点指导生字:翘舌音“指针”后鼻音“登帐篷”。)
4.练一练,学运用。
扩词。
帽套
登鞋
针图
5.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如果你去野外观察大自然,还准备带哪些衣物?
我想带手电筒、睡袋、炊具、安全绳、急救包、登山杖。
(2)除了衣服,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还准备带哪些必需的用品?
我想带雨衣、冲锋衣、遮阳帽。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认识生字和新词,提高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谜语诗,学会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了11个生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学和用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出示: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1.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1)读一读这几组词语,想想加横线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中“迎”是“对着,冲着”,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赶,紧跟着”,是同一方向的动作。(板书:表示动作的词语)
第二组中“穿”的意思是“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披”是“覆盖在肩背上”,“穿”的动作比“披”复杂。
“甩”的意思是“抡、扔”;“摇”的意思是“摆动”,“甩”比“摇”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
(2)练一练,学运用。
找出这些动词对应的图片,并连一连。
(3)我拓展,我积累。
选一选,填一填
迎上去追上去
①早晨,我看见老师,打招呼。
②我从地上捡到一个钱包,发现是前面叔叔掉的,赶忙把钱包还给他。
穿衣裳披红袍
③哥哥当兵去了,我们全家给他戴红花,。
④早晨起床,我会自己。
甩甩头摇摇头
⑤看到我的考试卷,妈妈无可奈何地。
⑥小鲤鱼在池塘里摇摇尾巴。
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平常我在池子例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小朋友,上面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句子是是用“……有时候……有时候……”表示“不同的时间”。
比如,我有时候想唱歌,有时候又想跳舞。
第二句是用“在……在……在……”表示“不同的地点”。
春天到了,我在树枝上发现了嫩叶,我在草地上发现了草芽,我在河岸上看到了桃花,我在天空中发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板书: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
(2)练一练,学运用。
你能试着用上面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的生活可丰富了,有时候我很忙碌有时候又很悠闲。)
平常我都是在学校写作业,在家里读书在培训班练舞蹈,在公园里和爸爸、妈妈散步或者看爷爷下棋。
【设计意图:认识“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的句子,并会联系生活用仿照这种句式说句子。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3组动词。能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书写提示
1.看提示
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别”。
2.小朋友,观察上面的字,说说有什么特点?
“作、法”这两个字是左窄右宽。
“都、别”两个字是左宽右窄。
3.如何写好左窄右宽这些字?
“作”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亻”写在左半格,“乍”第二横画横在横中线上,横画间距均匀。
“法”左窄右宽,左低右高。“氵”第二笔和提收笔在横中线上,“去”长横起笔于横中线下。
“都”左宽右窄,顶部左高,底部右低。左边横画间距均匀。
“别”左宽右窄,“另”横折钩贴着横中线和竖中线。
4.写一写
(1)观察字的写法,说说它们的笔顺。
(2)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3)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作都法别”,学会书写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生字规范学生写字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2.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
二、积累和阅读
板块四:日积月累
出示《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凌、墙”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数”和“枝”。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板书:春景图)
(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
知:知道。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3.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结合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诗意: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板书: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4.拓展阅读《墨梅》
墨梅
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板块五: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小朋友们,读了短文,你知道《企鹅寄冰》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这篇短文讲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板书:冰遇热变成了水,水遇冷变成了冰)
4.读了短文,你还有哪些问题?
(1)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因为非洲炎热、南极寒冷,而且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
(2)读了短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读了故事,我明白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三、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诗,学会了读和讲童话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
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冰遇热变成了水,水遇冷变成了冰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应多放手让学生训练,师稍作讲解引导。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5
作者:童话剧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6
《英英学古诗》教学一瞥
师:这首诗的题目“静夜思”是什么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自己读读、想想。
尹浩源:“静”,表示安静,“夜”是夜晚,“思”是思念故乡。就是在安静的夜晚思念故乡。
夏佳宁:“静”表示安静,宁静,说明诗人旁边没有亲人。“夜”是指在夜晚,月亮很明亮。“思”是指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就是在夜晚,诗人一个人看着天上那明亮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故乡的亲人。
张辉:诗人他一个人在外面,到了晚上,就非常想念家中的亲人。
罗玲玲:诗人一个人在外面,离家很远,看到别人家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就也想起家中的亲人来。
师:我发现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越来越会动脑筋,已经学会用脑来思考问题了,能从文字中看到作者心里在想什么了!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并鼓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理解与感悟,让对话的过程焕发智慧的光彩!
童话剧发表于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6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内容:
《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给学生大胆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引领学生感受本课轻松幽默的语言文字风格,进而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写“使、劲”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增强阅读兴趣,爱上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爱上阅读。
难点: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同学们打开课本11课,这里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有的是一只”,学生补充,引出课题,并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开火车认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生字字音。
二、品读课文,理解交流:
1、提问: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文中有几种观点?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学生默读课文、阐述个人观点。
(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说说。请用上“因为小虫子,所以我认为当一只小虫子。”)
预设:当学生普遍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好时,老师适时引导说:“大家都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很好,那谁觉得不好呢?”引到第二段的学习。
2、提问: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呢?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黑色字部分、学生读蓝色部分),每读到红色句号的地方停下来,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3)请用上“因为小虫子会被,所以伙伴们认为。”
3、提问: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又体现在哪里?
A、出示第四自然段:
(1)男女合作读,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自在。
(2)提问:你能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吗?
B、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介绍哪几个伙伴?用、﹏﹏、﹍﹍分别画出与它们有关的语句。
(2)展示读相关语句,相互评价,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导说这是一只的小虫子。
(预设:学生说这是一只有礼貌的小虫子要及时肯定。)
三、表演读4、6两段,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1、老师引领着“一只小虫子”表演,其余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相遇小伙伴:
“小虫子”遇到“屎壳郎”、“螳螂”、“天牛”,引导表演相遇时的场景。
3、交流:
你觉得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哪部分最吸引你?自由交流。
4、“小虫子是如此满足自己现有的生活、并且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它多么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出示第7自然段。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
2、它怎样叫?使劲,相机指导书写:
(1)学生发现其书写规律;
(2)师范写,并作补充讲解,生随师书空;
(3)生练写,自评。
3、猜猜这只小虫子是谁?
五、课外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1、出示文段;
2、师生一起阅读;
3、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总结。
六、作业:
1、写好、写会本课生字。
2、用心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了解更多昆虫的生活特点。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7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
秋天的图画
让同学自身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同学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他人请教来解决。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
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同学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
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四、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同学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同学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读,通过点拨,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4、竞赛读,看谁读得美。
5、同学选读:
选出自身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安排晚会会场……
六、指导写字
略。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环保局清洁工招收垃圾淡水合适合格”等词语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4、喜欢课外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丰富知识积累。
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小动物的头饰
板书设计:
地球的清洁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清洁工是干什么的吗?
师:是啊!正是清洁工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帮我们把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他们的功劳真大啊!其实,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好多动物清洁工呢!它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为地球的环境做出了贡献。学了《地球清洁工》一课,你一定会大开眼界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读重任字。
1、自主识字,教师提出识字要求,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组内互帮互助,交流识字的好办法,请代表发言。)
2、以游戏形式,交流识字。
A:“找朋友”给字组词
B:猜谜语,如:把东西放在土里面是“埋”c:开火车识字,组词。
三、自主合作,感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谁是来报名当清洁工的?大猩猩是做什么的?
2、大猩猩录用了报名来的小动物吗?你是从哪知道的?读课文最后一段。得到大猩猩的夸奖可是要有真正的本领啊!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每种小动物的本领吧!
3、再仔细读读课文,它们都有哪些本领,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读读他们说的话给同桌听,代表他们来应聘吧!
学生自由读
4、根据学生情况知道朗读,同学间互相评议。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
注意“最合适”“瞅”“理直气壮”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
5、小动物的本领可真大,怪不得,争着抢着来报名了,文中用了哪个词语?“争先恐后”
齐读第一段。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多种多样的识字活动
抓住重点词句
从孩子熟悉的人物入手,能够让他们准确地明白“地球的清洁工”的含义。
开展多种多样的识字活动,将枯燥的识字与游戏结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每一种小动物不同的表达方式,体味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之美。
四、开招聘会,拓展延伸。
1、小组内分角色扮演。
2、为了使我们的海洋,森林,底下更清洁,环保局决定扩充人手,如果你想帮他们介绍,就自己扮演一下去应聘吧!
3、班内表演,互相评议。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再读课文,复习认读生字。
2、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
A: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
B:这个星期天,我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己收获很大。
3、“招、报”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和他们一样的偏旁?
4、指导书写。
认真看老师写,你发现了什么。
归类整理
在表演中体味小动物的语言,神态,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9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关注身边的人,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主动地称赞别人”的意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老师夸奖学生。(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学生夸奖老师。
3.小结:夸奖你们时,你们快乐吗?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夸奖,小动物之间也一样需要互相夸奖,互相称赞。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4.正音“称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示自由读时应该干些什么。比如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不懂的做上记号等等)
2.检查词语掌握。出示词语,正音。(“刺猬”读轻声;“粗糙”平舌音;“小獾”是一种动物;“傍晚”在五六点。)指名读,同桌互读,读得好并用一句话夸奖。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写谁称赞谁?出示:称赞
4.反馈:小獾称赞刺猬,刺猬也称赞小獾,他们互相称赞。
5.快速读课文,找到他们互相称赞对方的句子,划下来。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1)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2)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并随机称赞。)
三、学习课文“刺猬称赞小獾部分”
1.想看看小獾做的小板凳吗?(课件出示图片)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并指出哪个是第三个。
2.小獾是第一次做小板凳,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3.老师来做小獾,做木工很累,你们来称
(师:“早晨,我在森林里做木工,哎哟怎么了,我扎到手了,没关系再继续做,不好了,流血了,哎,真有点不想做了,泄气了,你们来鼓励我吧。“)让学生说鼓励的话,学生可以说自己的或者是书上的句子。
4.听了你们的话,小獾高兴极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5.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出示生字卡片:“椅”、“板”)
6.书写生字“椅”、“板”,交流。学生在书上插图的相应地方写上这两个字。
7.正是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所以当他第二次遇见小刺猬时,它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指导朗读)
四、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也做成了椅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獾的称赞又给小刺猬带来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美丽的大森林,由于小刺猬的称赞,使小獾有了自信,不仅会做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
二、学习课文“小獾称赞刺猬部分”
1.读读5-----9自然段,找到小獾称赞刺猬的句子。
2.出示第9自然段。指导朗读。
3.小獾的称赞使小刺猬高兴极了。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小刺猬从清晨出去采果子——傍晚才回来,肯定很累很累,腿也酸了,脚也疼了。刺猬听了小獾的话,一点也不累了,这是好心情带来的神奇效果。)
还有什么不懂的?(消除、疲劳)
三、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1.学生自由准备。(可以自己找伙伴组合)
2.指名小组表演,评议。
3.集体表演。
四、总结
有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有了信心,有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消除了疲劳。是啊!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哪怕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都会带给别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以后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多一份夸赞,让每个人都生活在爱里面好吗?
五、书写指导。
1.出示6个生字:采背但傍清消,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的字应该注意)
2.觉得自己难以把握的生字写几个。有困难的老师可以范写。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0
字:碰、脱、裹、船、催、箭
词:强烈、得意、惊讶
重点句子:
1、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2、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3、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4、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主要内容:
《谁的本领大》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都认为自己本领,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1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重点词句。
(3)朗读课文,
(4)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理解课文,
(6)激发对自然的观察兴趣。
(7)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8)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课文4-8自然段,理解李卫、小艺、丹丹画风的方法,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感受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对课文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朗读理解,但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许多积累,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朗读,加上孩子天生爱画、爱说,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查一查、画一画、议一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以基于交互式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以课内外联系,(3)校内外沟通,(4)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5)以自主学习,(6)探究学习,(7)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8)以读为本,(9)感悟朗读,(10)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11)作业设计体现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交互式络教室。
(3)课前布置同。
(4)学们从图书馆、网络搜集有关资料,
(5)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研究一项环保小课题。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生答)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是风。[板:风]
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它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风,好吗?[出示:课件]
你找到风了吗?在哪里找到的?(生答)小朋友观察的非常仔细。
[出示:学生画]老师这里有一幅咱们班小朋友画的画,你来看看画上有风吗?(生答)许多小朋友和他一样也不会画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风,好吗?[板:画]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怎样画风吗?风画出来漂亮吗?咱们来听课文录音,好吗?[录音]有的小朋友都听入迷了!
2、下面的这段时间,老师想请你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课文,不过,老师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你读书的时候要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把生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等会儿咱们比比谁学的最好。(生自学)
3、你的表情告诉老师你非常自信,愿意接受大家的考查吗?(生答)
(1)[出示:句子]
你瞧!屏幕上的这几个句子里住着生字宝宝,谁敢站起来读一读。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读。(生读)女同学声音真好听,小男子汉声音真响亮。
(2)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旗杆的杆的颜色与其他字的颜色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杆是个多音字,)谁能用另一种读音组词?
(3)[出示:课件]咱们把生字宝宝和他的伙伴请出来,开火车读好吗?你来当火车头,火车这样开,行吗?
(4)刚才大家读的真棒,可是,要想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就得想个好办法把他们记住。请你们小组合作,来记住这些字。
(5)都记住了吗?你认为哪一个字最难记?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还能用别的方法记住他吗?(猜字谜、讲故事)
(6)这些生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能用它另外组个词说句话吗?
三、学文。
这么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给你们!现在你再来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读的更熟练了。(生读课文)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孩子的,你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的很完整。)
课文2-8自然段具体写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你喜欢谁?
老师把这几个自然段搬到屏幕上来了,谁来说说你喜
欢谁?
(1)喜欢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B、因为她爱动脑筋。她画出风来了吗?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她为什么要画?)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喜欢李卫。
因为李卫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李卫画风的句子吗?[点李卫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喜欢丹丹。
丹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点丹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李卫、小艺、丹丹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那个小组愿意上来读?他们读得棒不棒?
四、小结,
李卫、丹丹、小艺他们那么聪明,你从他们身上还学会了什么?老师看你们更聪明!
五、扩展画画。
下面我们来换换小脑瓜,你来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想想还能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风?想好了就拿起笔来把风画在纸上。(真像一群小画家。)
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放在投影上]告诉大家你画的风在哪里?不但画的好,表达的(用词)也很棒!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风,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希望你能留心观察。[板------]
六、作业:
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愿意来为大家设计一个有趣的作业,(生答)你可以接受同学的建议,也可以自己想出一个别具一格的作业来。下节课,咱们比比谁的收获最大。
七、版书设计:
画风
小艺李卫丹丹
小艺画李卫的画丹丹的画
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
1、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风动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周围景物留心观察的兴趣。课中画风一环节,唤起已有经验,学生对生活的再现比较丰富,使教学有了很高的升华。
2、用谜语激趣,提供给学生对风的感性表象。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网络是学生间交互的工具,及时反馈,个案分析,互相帮助,共享学习成果及时修改,提高作品质量。
4、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充分自学为主,发挥网络和多媒体的多向交流功能,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看、读、想、讨论等方式,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5、课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根据学习所获和主观认识,畅所欲言,阐发议论,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2
《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住
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
3、探究与争论:
“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4、朗读背诵古诗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
四、拓展积累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3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专项训练: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有关瀑布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声音很大,景色很美。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
板书课题
瀑布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感受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生字。
pù dié tān bān yù chèn ping wù sōng zhàng jiǎo zuò chén
瀑 叠 滩 般 喻 衬 屏 雾 松 丈 脚 座 尘
①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②开火车带拼音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③教师正音,衬着(chèn)
④去拼音开火车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⑤教师相机抽读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二)学词
1.出示词语。瀑布 叠叠的浪 岸滩 这般 比喻 衬着珍珠的屏如雾松林千丈青山 脚下 一座 如尘
2.学生自由读。
3.开火车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4.教师相机点拨。
5.男女分读。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难词点拨。
如烟、如雾、如尘——像烟、像雾、像尘。
千丈青山——很高的绿山。
【设计意图】
通过学语言,达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
(三)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生字,同桌交流写法
2.自学写字(步骤:读一读字音、想想生字笔顺、提一提该注意的地方。)
3.强调:“尘”小字中间是竖,两边是点
4.描一描,写一写。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主观察、临写、交流与教师范写相结合,提高写字效率和写字能力。
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
4.班内抽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同桌互读
6.班内展示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感知内容
本文共有( )个小节,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瀑布的全身()衬着(),仰望瀑布它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如(),如()。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内容。
板书设计:
瀑 布 衬 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本文共有( )个小节,瀑布的声音好像( ),又像( )。瀑布的全身( )衬着( ),仰望瀑布它像( ),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 ),如( ),如( )。
【设计意图】复习检查,既可以反馈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本节课做好准备。
二、专项训练——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进行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的专项训练。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一小节,练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
2.说一说: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联系文章同桌互相帮助解答,说说自己的看法。
3.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并画出“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二)同桌讨论
(三)组织全班交流
(四)教师点拨
1.(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再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3.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4.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叫他比喻句
(五)小组小节练习找比喻句
1.小组自读
2.同桌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找比喻句的方法,为今后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
三、展示检测
1.有感情朗读诗歌中的比喻句。
指名读,集体读。
2.同桌互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板书设计
瀑 布
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全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仰望: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4
《一字诗》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热爱。
教学媒体
录音、生字卡片
课前学生准备
听录音,读古诗,认读生字。
教学流程
一、出示图画,说话引入
1、出示图画,谁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绘看到的图片?
2、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一字诗》。(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要求:(1)注意“一”字在不同位置的发音。
(2)圈出生字,反复朗读。
2、齐读古诗。
3、分组学习生字,交流讨论快速识字方法。
三、理解古诗,指导朗读
1、小组学习:借助插图理解诗意,交流所见所思。
2、全班交流补充: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重点体会:一俯一仰的意思)
3、教师指导朗读:
(1)首先让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古诗朗读知识,自己练习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集体评价,教师给予相应指导。
(3)齐读,感受本诗的重叠之美,想像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4、师生共同完成诗配画:先让学生说,然后在黑板上画出。
四、课外拓展
在同学们背过的古诗、成语里面,有哪些带有数字呢?(指名学生背诵)
教师总结:我们祖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像这样优秀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继续学习,把这灿烂的诗词文化继承并发挥光大。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过创编《春晓》,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重点:
学习歌谱。
教学难点:
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材分析: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fa,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显得有生气。第二乐句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把情绪推向了____,表现了梅花的坚强性格。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结束在主音上。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梅花》欣赏,(从形状、种类、香味、特性等方面加以介绍)导入新课教学。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如: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梅花》,就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2.教师出示王安石的诗《梅花》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的另一面。
教学要求:通过观看录像和听老师朗诵王安石的诗《梅花》,同学们对梅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梅花》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请举手表示。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复后的结尾不一样。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绽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忽然闻到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学习歌谱。
(1)在学习歌谱前,先复习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击__X。
再学习切分节奏,和老师一起拍击。
(2)学生分组演唱歌谱,教师提示难点。
①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并加以区分不要唱混。
②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3)学生分组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4)全班一起唱歌谱。
4.歌词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出现的难字,指导他们读准多音字“为”。
(3)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5.学唱歌曲。
(1)聆听《梅花》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演唱歌曲,教师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唱歌词。
(4)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第一乐句的“墙”字,虽然作者把它放到了强拍上,强调了这个字的语气,但我们在演唱时不要唱得过强。反复后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梅花的香味永远都飘散不掉。
7.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8.听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体创编《春晓》
1.聆听音乐《春晓》。
2.全体同学一起视唱曲谱。
3.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中的几个片段旋律排序连成歌曲《春晓》。
4.随小组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5.试着让学生即兴创编歌曲《春晓》。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造。
四、交流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1.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如:陆游的《咏梅》、王冕的《素梅》等。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梅花》这首歌曲,我们从中了解到梅花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性。希望同学们能像梅花那样,立志奋发,做一个坚强的人。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6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言组成,分别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修羊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人为了让秧苗长得快一点,而把秧苗拔高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故事短小,语言浅白,道理易懂,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2.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体现了阅读理解——概括抽象的逻辑训练过程,是一个难点。要做好任务分析,以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达标。
4.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说每组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不是要求掌握“赶紧”“焦急”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如何在句子中写具体些的表达要求。
5.课文只有一幅插图,而插图仅仅呈现《亡羊补牢》故事发生的一个具体情境,对借助插图阅读帮助不大,体现了向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过渡,因此,利用寓言故事的题目梳理故事的条理以了解故事内容,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6.课后选做题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本设计不涉及。
学情分析:
1.寓言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白纸一张,在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已经学习了《坐井观天》等三篇寓言,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但“寓言”一词是新知,要在适当的环节向学生讲授。
2.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属于概括抽象思维训练,而概括思维是二年级学生正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因此是一个难点,要注意目标水平的把握,不宜要求学生能像成人或成语词典那样高度概括,学生能有根有据对这两个故事的事或人物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与成语的意思相同,就可以视作达标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说感受想法的目标,是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制定的。)
3.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5.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寓”等1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亡”等8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寓”等1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课文《坐井观天》吗?谁能讲讲这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谁还记得这个小故事说明的道理呢?(指名回答)。同学们记性真好。在《坐井观天》那个学习单元里,我们一共学习了三个小故事,明白了三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上学期学习的相同,都是通过小故事说明道理,并且,我们还给这一类课文起了一个名字,叫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老师板书题目:12寓言二则(“寓”和“则”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寓”“则”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能猜出这一类讲故事明道理的课文叫什么名字吗?(预设:名字叫做寓言。)同学们真聪明。对了,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叫它们为“寓言”。那么,根据题目,你们知道课文要给我们讲多少个的寓言故事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要讲两个寓言故事,“二则”告诉我们的。)课文讲的是哪两个故事?请看老师把它们的题目写出来。
1.老师板书题目: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亡”“牢”和“揠”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亡”“牢”和“揠”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导语:“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中的“亡”“牢”和“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寓言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寓、寓、寓,寓言的寓。)
(3)自由读、全班齐读。
(4)指名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翘舌音的:喘;平舌音:则、钻、此;边音:牢。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①指名朗读,一人读一个故事;采用一人朗读完毕后马上评议的方法进行反馈指导。
②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共同评议。
③评价完一个故事,齐朗读一个故事。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寓、寓、寓,寓言的寓”。齐读,自由读。
(2)“亡、牢、钻、悔、此、焦、筋、疲、截”口头组词。
①(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③(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它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个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自由朗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和打乱顺序,游戏要注意能让全体参与。)。
三、结合生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的道理。
(一)学习《亡羊补牢》。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联系课文想一想,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吧。
出示任务:题目“亡羊补牢”的“亡”和“牢”是什么意思?“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呢?(预设:课文讲的是从前;一个人丢失了羊以后吧羊圈修补好。)我们就称呼这一个人叫养羊人吧。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养羊人丢失了羊以后把羊圈修补好。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亡羊补牢”故事内容。
(1)导语:从题目“亡羊补牢”,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这位养羊人经历了两件事:“亡羊”——丢失了羊和“补牢”——把羊圈修补好,请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在“亡羊”部分最后用“‖”这个符号表示。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亡羊:从开始到“把羊叼走了。”
补牢:最后一个自然段。
3.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了解“亡羊”。
(1)导语:对了,这个寓言故事先讲“亡羊”,再讲“补牢”。
(PPT示课文图画)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样了?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问:图中画的是一个羊圈。
第二问:这个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3)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句子讲到了这幅图说的情况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句子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句子2: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5)导语:对了,这两个句子讲到了图画表现的情况——羊圈破了个窟窿。
出示任务: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这两句话除了让我们了解到羊圈破了个窟窿这个意思外,还告诉我们其他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
(6)反馈指导。
意思1:狼是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
意思2:狼是两次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追问:你是从哪个词知道是两次的?预设:是从“又”这个词知道的。)
(7)导语:不是说“亡羊补牢”了,怎么狼会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呢?
出示任务:默读“亡羊”部分,想一想,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的原因是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8)反馈指导。
句子: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原因:因为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没有修羊圈堵窟窿,所以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
(9)小结:“亡羊”这一部分故事,讲了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丢了两次羊。
4.结合生活,了解“补牢”。
(1)导语:由于养羊人没有修补羊圈,狼又一次叼走了羊。养羊人接着会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默读“补牢”部分,在每一句话的开头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每一句话,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里,了解到养羊人的什么情况?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先订正一共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了解到养羊人后悔没听劝告,想到丢了两只羊后修羊圈还不算晚。
第二句:了解到养羊人堵上了窟窿,修好了羊圈。
第三句:修好羊圈后,养羊人的羊再也没有丢了。(在这交流汇报过程中追问:“从此”说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预设:从修好羊圈开始。>)
(3)小结:“补牢”这一部分故事内容,讲了养羊人丢了两次羊后,知道修羊圈还不晚,修好了羊圈,羊再没有丢了。
5.感悟“亡羊补牢”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故事内容我们了解了,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养羊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①我会对养羊人说,你如果早听街坊的劝告,就不会第二次丢羊了。
依据的句子:从“街坊劝他说”到“把羊叼走了。”
②我会对养羊人说,丢了两次羊后,能听劝告修羊圈还不算晚。
依据的句子:从“他很后悔”到“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①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要听别人劝告,不然会一错再错。
②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提问: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亡羊补牢”最后告诉我们是哪个道理呢?你根据什么断定的?(指名回答。预设:第2个是“亡羊补牢”最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断定的依据是“补牢”部分的内容。)
(5)小结:“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二)学习《揠苗助长》。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内容,明白了它说明的道理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了,同学们还记得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吗?
出示任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题目“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揠”是拔,拔高的意思。“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快生长。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揠苗助长呢?(预设: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揠苗助长。)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点长高。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揠苗助长”故事内容。
(1)导语:那么,请同学们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在这个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画上“‖”。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是从“一天,”到“‘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3)导语:对了课文的这一部分是具体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那么,课文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意思,与揠苗助长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任务:默读剩下的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第一自然段:古时候有个人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第四自然段: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
3.尝试讲故事。
(1)导语:第一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原因——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就揠苗助长了。第四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那个揠苗助长的人的心情变化,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的故事。注意讲清楚那个人的心情变化。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引导:
①心情变化:巴望——焦急——急忙——高兴
②情节:天天看——几天后转来转去,自言自语——一天想出办法,一棵棵拔高——都枯死了。
4.感悟“揠苗助长”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导语:我们通过梳理课文条理和讲故事,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就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了。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揠苗助长的那个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禾苗有自己长高的过程,你不顾它们长高过程,急着把它们拔高,只会把禾苗弄死了。
依据的句子:(1)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2)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3)禾苗都枯死了。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5)小结:“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四、完成课后“读一读”,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导语:课文我们学习完了,也明白了两个道理了,接着,我们还要学习一个语文小知识,同学们有兴趣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练习)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想一想:一组的两个句子在用词上和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组:
用词上,第二个句子多了“赶紧”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把羊圈修好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表示修好的意思,第二句则有抓紧不拖延修好的意思,把养羊人知道自己错了,要迅速修好羊圈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第二组:
用词上第二句多了“焦急地”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转来转去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单纯表示转来转去,第二句表示了转来转去时的心情是很着急的意思,表现了揠苗助长的那个人盼望禾苗快快长高急切的心情。
3.小结: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了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具体了,就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了。我们以后写句子或写话,也可以像这两组句子的第二句那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上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游戏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钻、劝;上下结构:牢、丢、告、筋;半包围结构:疲;独体字:亡。
(二)指导书写和抄写句子。
1.指导“钻”“劝”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钻”“劝”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都是左窄右宽。)分别提示:“钻”字左右等高;金字旁的三横和竖提的收笔都靠近竖中线,第二横压横中线起笔;右边“占”竖长;“口”扁,竖压竖中线起笔。 “劝”字右比左上下都稍伸出;又字旁捺变长点;右边“力”字横折钩起笔压竖中线起笔,撇穿插到长点下方收笔。范写“钻”。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牢”“丢”“告”“筋”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牢”“丢”“告”“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提示:“牢”字上小下大;宝盖头的点压竖中线,“牛”的第一横压横中线起笔,第二横比宝盖头宽,竖压竖中线。“筋”字上小下大;竹字头写在上半个,下部“月”字撇压横中线起笔,横折钩的横压横中线;“力”字横折钩压竖中线起笔,撇过竖中线靠近过“月”的钩收笔。“告”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方起笔,压横中线收笔。 “丢”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起笔,沾横中线下方收笔;下部撇折在竖中线起笔,撇折的撇与点的角度相同。范写“筋”“丢”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亡”字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亡”各笔画起止位置。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疲”字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疲”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提示:病字头的点压竖中线起笔,里面的“皮”要包在病字头里面,最后一笔的捺长,并伸出病字头。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7
教学目标:
1、学会“梦”、“而”、“瓦”、“住”、“这”、“治”、“伟”、“科”8个字,会认14个二类字,掌握其用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
教学重点:
书写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
教学具准备:
课件。
一、复习巩固,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那么,我们的童年还是什么呢?
师:出示灯片。(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师:写得真美!谁还能美美地再读一读?好,我们就像他这样美美地读一读。(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童年为什么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呢?
师:童年是充满问号的时期,你们的小脑瓜里装满了一串又一串的问号。有三个人,他们的童年也有很多的问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童年的问号都是什么,好吗?(书56页)
三、自学2――4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读题)
1、书中都写了谁?他们都提什么问题?(指导朗读)这三个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人、全班练读、分角色读。
2、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灯片三个人的成就)
(1)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2)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3)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
3、文中这些小主人公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呢?
四、学习第五段
师小结:正是因为他们细心观察、善于提问(灯片),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灯片)
五、主题学习
师:同学们不光是牛顿、瓦特、李时珍,还有许许多多的科3学家,他们的童年也都是在一串串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主题阅读课本,带着这个问题(出示灯片),默读《达尔文的故事》和《苹果落地》两个小故事。读后与同桌交流的体会。
师:你的.“问号”是什么?六、教师小结:师:同学们只要你们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善于提问,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有所成就!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8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激趣入题,初读全文.了解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你平时都见过哪些树?
2.你知道树有哪些好处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
5.自由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6.反馈,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挡、咪、汪、低”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低”。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剩下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1.复习巩固。
《树真好》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智慧的散文诗。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了很多很多,谁能用文中的或者是自己的语言把下面的一段话说完整。
“树真好。小鸟________。树真好。它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真好。可以连成片,变成________。这世界将________________!”
2.激情导入。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二、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
1.教师引导。
这篇文章很美很美,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仔细地轻声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美?读了这些句子你产生了什么想法?请随手写下来!(教师提供范例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范读。
2.教师梳理阅读方法。
看看谁是个有心人,发现老师刚才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习的?
3.出示阅读方法。
(1)阅读你所喜欢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2)你觉得句子美在哪里?
(3)再次朗读,读出体会。
(4)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精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4.教师教学中随机引导。
第1自然段:
从“叽叽喳喳”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播放CAI(小鸟欢悦的鸣叫的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AABB式词语可以让人感觉音乐美,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2自然段:
“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学生读、说以后思考:树为什么可以挡大风?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播放CAl)
风是个任性的娃娃,到处横冲直撞。树的作用可真大呀!那茂密的枝叶为我们挡住大风,减少环境污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树的作用,同时本句的语言也很美,你
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中感受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读、评读、齐读。
第6、第7自然段:
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两小节是因为有趣,怎样有趣呢?能说说吗?
是呀,树是小狗、小猫的游戏场,是它们戏耍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的摇篮,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欢乐和温馨。分男女生读读吧!
第10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说以后,教师引导:你从作者把小树苗比作“小宝宝”感觉到什么?
是呀。树是我们童年成长的摇篮。同时给大家带来那么多福音,我们怎能不喜欢它?我们喜欢它,赶紧行动起来植树造林让它们成片成林吧!指导朗读。
第12自然段:
想象那是怎样一个情景?播放音乐让学生慢慢闭上眼放飞想象。指名说。
你们想看看在人们的努力下荒山、低谷变森林的奇迹吗?(播放CAl)
教师激情引导:多可爱的树,多美丽的森林呀!它们为我们带来了那么清新的空气,那么美的家园!树真好,我们的世界因此更美妙!
多好的树,多让人自豪的树,老师也忍不住夸夸它了。
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比读、分小组读、评读、配乐读)。
树真好,世界也因此美妙。让我们自由地轻声朗读全文。
树真好,让我们一起夸夸它,配乐朗读全文。
三、拓展知识,发展语言
1.树是美丽的、朝气蓬勃的,它为人类造福,带来无穷的欢笑。同学们那么喜欢树,在你眼里树还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把你课前收集的信息以及你的理解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你还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或者做个小诗人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指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3.树的作用可真大,让我们再次夸夸它吧。一起朗读课题。
四、主动练习,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3个生字认读。小组内交流如何写好余下的生字。
2.教师范写“热”,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师生评价。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生生互评,充分肯定学生书写的优点。
五、教师小结,启迪升华
1.教师激情小结。
树真好,好在它可以成林,可以独立耸立;好在它可以挡风遮雨;好在可以攀爬依靠。树木细细微微的好,树好在它是个朋友,并且是个给予生活颜色、趣味、声音与休息场地的朋友。
树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与爱护茁壮成长,成片成林,相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世界会更美妙!
2.课后练习。
同学们喜欢这首散文诗,下课以后你们还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句子改编为歌词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
3.在教师的(树真好)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19
教学目的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纸的发展过程,了解到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
3、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难点:在纸的.发展过程中体会书写材料在不断完善进步。
板书设计:
30纸
龟甲
兽骨竹片丝织品纸
青铜器
石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纸,读书,写字,看报,画画都离不开纸,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没有纸的,你们知道它是怎们发明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纸》这篇课文,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出示课题30《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每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文,勾画生字词。
3、学生识记生字词。
4、师检查生字词,多音字。
5、师检查读文,指名分段读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二)学习1段
小丽去看电影,她看到了什么新鲜事?
(三)学习2段
1、那时人们为什么把字写在竹片上?
2、你觉得把字写在纸上和把字写在竹片上比起来哪个更好?为什么?
(四)学习4段
1、可妈妈却说写在竹片上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理解“进步”根据学生“学习进步”理解,强调“很大”。
2、为什么这样说?原来人们把字刻在什么上面?出示课件。
3、把字刻在龟甲、兽骨这些东西上面,有什么缺点呢?
师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了竹片上,虽然一个竹片上写的字也不太多,但人们可以把好多个竹片按顺序连起来就可以写很多字了。
4、把字写在竹片上虽然进步很大了,但它还是有些个大还是不方便,所以人们就又把字写在哪?
5、丝绸很轻,很薄,带着也很方便,可丝绸有什么缺点呢?
师总结;为了写字的材料,我们的祖先想了这么多办法,真不容易呀,他们动了多少脑筋哪。
(五)学习6段
1、人们是在什么时候用上纸的呢?
理解“发明”,强调“我们的祖先”。
虽然有纸了,可是,那时候,纸还是比较贵,数量也很少,人们还是不能大量使用,能用得起纸的人也很少,只有皇家贵族用得起。
2、到了东汉,人们才开始使用纸,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东汉发生了什么事?
理解“改进”
3、蔡伦用什么造纸?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
4、蔡伦造的纸又什么优点?
5、不光我们中国人用上了纸,后来造纸技术还传到了哪里?
师总结:正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纸,古人的诗歌、书画、文章才得以流传下来,是我们欣赏到他们的作品,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为全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6、指导朗读6段
带着自豪的语气读读6段
(六)学习7段
理解“自豪”、“真了不起”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八)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功能也不光是写字画画了,你还知道哪些用途的纸?
2、打乱顺序,体会纸的发展过程。
(九)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但发明了纸,还发明了什么?
师总结: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世界作出的贡献,他们真了不起,他们太聪明,太伟大了,我们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表格教案二年级语文篇20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认识10种动物并试着给它们分类;“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拟声词,并学会运用;“书写提示”中提醒学生注意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日积月累”中引导学生积累九个有关动物的成语;“我爱阅读”要求学生读《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识字加油站”出现的动物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看看谁的分法多”,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查找资料;“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中出现的动物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单元“语文园地”可按照板块依次教学,也可以整合板块教学,注意根据板块的内容,联系生活,注重实践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3.学会书写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
4.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字技巧。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认识有关动物的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3.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难点
阅读《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教师:配套课件、识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0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重点
会认10个生字。
难点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学会运用。
一、识字加油站
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
1.(出示10种动物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这10张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每张图各是什么动物。
2.在每张图片的下方出示相对应的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3.单独出现词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记忆。
4.指名读词语。
5.让学生自由说说这10种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居住的环境等。
6.让学生试着给这10种动物分类,比比谁的分法多。(先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
7.师小结。
二、字词句运用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1.自然界是千奇百怪的,大自然能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比如哭声“呜呜呜”,鸟叫声“叽叽喳喳”,雨声“淅淅沥沥”等,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请跟大家说一说。
2.(出示书中表示声音的词语并配有相应的动画)如:笔从书桌上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请同学们模仿出来。(“叭”)
3.同学们对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好下面的练习题。(出示书中的几个练习题)检查,评价。
4.拓展:请同学们自己说一句话,句中也必须带有拟声词。
语文园地八
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
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
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2.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3.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重点
1.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2.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难点
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一、书写提示
1.出示:领、群、船、朗。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偏旁、占格位置。
3.反馈总结: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
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需要注意的笔画。
5.师范写。
(范写时提醒学生注意:“领”左边“令”作为部首时第二笔变“点”;“船”右边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朗”左边最后一笔点略小,与右边第一笔相避让。)
6.学生描红、书写,教师指导。
7.评出最优秀的作品。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同学们,请借助拼音认真读读这些成语,你发现了什么?(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一到两个动物)
2.请“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
3.教师揭示每一列成语的特点:第一列成语带有两个动物;第二列成语都带有“之”;第三列成语都带有“如”。
4.在所有成语中,你会解释哪个成语,请向大家解释一下。(若大家都不会的,老师可作引导)
5.请任意用其中一个成语说一句话,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我爱阅读
1.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小动物的故事,那么,在这次的“我爱阅读”中大家又能认识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称赞》,有不认识的字可联系上下文进行猜字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也可做上记号。
2.指名分段朗读。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文章。
(2)指名两个小组上台分角色朗读文章。(师相机指导)
4.读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欣赏,要学会赞美他人。
语文园地八
领
群
船
朗
本单元“语文园地”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