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二年级教案

教案按照教学过程的步骤编排,让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

一、教材简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设想

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还应该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四、教学用具:字词卡片、图片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从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中,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二)板书课题、初读识字

1、齐读课题。

2、范读激趣。

3、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同一小组互相帮助识字,再让每一小组的识字能手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

5、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6、朗读检查识字效果,根据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7、让学生自由读,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相机指导,不限遍数,读到正确、流利为止。

8、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9、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三)指导写字

1、要求写的字要四会。

2、让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

3、注意已与己的区别,本课有三个要求写的字都是女字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读字词,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2、让学生听教师范读,边听边思考: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些什么好办法?

3、结合看图想一想,说一说,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朗读并背诵第三、四小节。

5、朗读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6、说一说、画一画或演一演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情形,然后背诵第二小节。

7、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读读第一节,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8、自由朗读,方式要多样,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也可以竞赛读、合作读,

9、试着背诵课文。

10、练习分角色朗诵表演。可先在四人小组里练习,再在全班配乐表演。

(三)背诵比赛(小组集体赛与个人赛结合)。

(四)读读说说

1、读补充阅读材料(见资料袋),再说一说: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可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拿出来展示交流,也可作为课外作业,把课内学习引向生活大课堂,激发学生观察植物、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读写,鼓励学生照样子说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附:资料袋

种子传播的奥秘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如: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像一个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

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等7字,正确书写“丹、乌”等12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正确书写“丹、乌、丝”等字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出示课件谜语)

2、背诵与“风”有关的诗句或名言。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比赛背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引导对课题的思考。

2、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上不认识的生字,请教旁边的小老师,自己多读几遍。

3、思考讨论:结合板书中的三个人物和课题,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设计意图:通过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会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1、课件出示三位主人公(宋涛、陈丹、赵小艺),学生与其打招呼。

2、出示拼音,请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集体赛读

4、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认读生字在哪里出现过?

5、测读带生字的句子(认识“显”)

6、找找好朋友,做“连一连”练习

7、按课文例子,用“显得”造句子

【设计意图:从图片引出主人公,并以打招呼方式进行识字,能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加强识字认字的能力,加上连线练习、造句子与测读,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改善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四、指导书写“丹、乌”等12字

1、课件出示带有12个一类字的词语,再次测读。

2、按照结构的不同,让学生将其归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3、学习独体字“丹、乌”

(1)观察字形

(2)提出“舟”与“鸟”与生字的区别。

(3)集体讨论在田字格的写法,注意笔顺。

(4)教师范写,点出注意的地方。(“丹”的“一”要写在横中线;“乌”的“竖折折钩”要一笔写成)

(5)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4、学习生字“艺、显、忽、丝”

(1)小组合作,比赛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

(2)交流识记方法。

艺:加一加,“艹”加“乙”。

显:加一加,“日”加“业”。

忽:加一加,“勿”加“心”。

(3)观察字形,上下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大小问题。

艺、显:上小下大

忽、丝:上大下小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5、学习生字“杆、眨、涛、陈、转、斜”

(1)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练习写字,同桌间检查指正。

(3)老师选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集体讨论书写情况。

(4)拓展:多音字“杆、转”组词

【设计意图:把生字按结构归类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书写上明确要点,理清写字方法,加上以“横中线、竖中线”定位步骤和识字方法的交流,学生写字环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五、小结

1、把已学的生字宝宝带进课文,再一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小结知识点(交朋友、读写生字与总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能让学生从字词回归文本,提高语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小结知识点,老师再次回顾课文内容,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架构,对文本的编排就更加深刻。】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设计意图:以四个难写并容易出错的生字作为板书,对于学生书写有很大的提醒和示范作用。学生可以观察老师的板书,领悟要点,举一反三,书写其他类似的字。】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与要点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明白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2.了解,理解词语可用不同的方法。

3.了解寓言的特点,培养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二.指导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读懂课外读物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读懂寓言故事。

难点:

1.使学生知道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要理解故事含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平时同学们很喜欢看寓言故事类的书,读寓言故事不但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明白故事含着的含义。《坐井观天》就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文章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还能明白道理。

(二)读文章,读准字词,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

(三)二读文章,质疑问难

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弄不明白的词语

(四)三读文章,自主释疑

重点:指导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井沿”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来理解

“大话”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无边无际”可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来理解

“坐井观天”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

(五)四读课文,理解内容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六)五读课文,明确寓意

(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寓意)

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它们的看法是什么?

2.它俩谁说得对?替它俩找一找原因,引出寓意。

3.结合自身谈想法,进一步受到教育。

(七)展开想象,升华中心,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从中有什么感受?

(八)布置作业

用同样的方法读懂《螳螂捕蝉》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

2.有时我们能听到它,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板书:画)

全班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 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小朋友,请打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相机指导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引出画风)

3.好,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三个分别都画了什么?(教师巡视)

4.找完了吗,都找对了吗,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是非常自信的,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课件:连线,整体感知课文)

三、在读中领悟文本。

1.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我们大家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来,然后再轻声读一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老师呀,也把这三位小朋友的画请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能不能配上课文里的话,读出风的感觉呢?

(1)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她的风藏在了旗子里,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有风在飘动呢?(点读)板书

谁还能让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再读)

(2)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

生读

过渡语:哦,我听到了,她又把风装在了风车里,风车被她读得已经呼呼转了,奖励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生再读)板书

(3)课件随机出示陈丹的画。

生读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小丹把风又送给了谁?(相机知道朗读语气)

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再读)板书

(4)课件出示随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风又钻进了雨丝里,雨丝被风吹斜了。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师范读)板书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语:同学们可读得真认真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2.老师读课文里的句子,同学们找诗里的句子读,再次感受。

3.这个故事读完了,同学们还想不想换一种方式再读一读呀?(引导学生,在人物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读课文)

生读,其他学生做简单评价。

4.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三个小伙伴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提升全文主题。)

五、在悟中激发创造。

1.过渡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作品在“阳光杯”创意儿童画的评选中获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吧。

2.那么如果让你去画风,你会怎样画呢?(练习说话)

3.过渡语:好,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说的画下来,并配上一段文字。( 激发创造,练习写话)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五分钟左右时间)

4.张贴作品,适时鼓励。

六、练习生字。

1.板书“艺”、“丝”。

2.让学生观察两个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3.找一找书中还有没有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法上应注意的。(生观察)

4.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小作家:用一段文字写出你想画的风。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小探索家:搜集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

板书设计:

画风

旗子 飘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2、在学习词语,积累词汇的同时,提高学生认识事的能力。

3、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箫、笙、钹、琵琶几个比较难记的字。

教学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关键:会写4个生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教具:

生字卡片

教学学具:

生字卡片

相关知识点:

乐器的名称

教学突破点:

随图识字

教学过程:

一、先声夺人,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今天给你们放一首好听的曲子。你想听吗?(播放春节序曲)这首交响乐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自己的小乐队演奏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我们的小乐队》。(板书课题)这么好听的曲子,是哪些乐器演奏出来的呢?今天老师就把这些乐器请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识字。

1.实物展示,学习金字旁的锣、钹。

第一位朋友呀,嗓门了,你看,它来了!

(出示实物锣)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字卡读锣,这个字怎么记呢?(学生说出是形声字,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即可)组词语。锣鼓喧天,好热闹啊,把另外一个嗓门大的朋友也吸引来了,它说我比锣的嗓门大呢!出示实物钹,它叫什么名字呢?出示字卡读钹,反复读,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有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为什么都是金字旁呢?你还能说出一些金字旁的字吗?

2.唢呐声声,学习口字旁的乐器。

还有一种乐器,也是金属制成的,不但嗓门大,而且声音高亢,不信你们听。它是谁?(播放音频唢呐的音乐)出示词卡唢呐,这两个字怎么记呢?唢字右边我们没写过,大家注意观察,把它写出来好吗?指导学生书写唢。呐字读准音,然后组词语。

3.竹字当头,学习竹字头的字。

乐器的材料不同,字形也不一样。像这种乐器,同学们都很熟悉。出示笛子图片,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读词卡笛子,这个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呢?还有许多的乐器是竹子制成的,你们想见见它们吗?出示笙箫古筝图片,读词语笙、箫、古筝。反复读,读准箫的读音。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带竹字头的字吗?

4.弦声悠扬,学习王字头的字。

带竹字头的字,古筝和其它的几种乐器特点不一样,大家看。出示图片,给学生在看古筝,你发现它的特点了吗?(琴弦多)因为弦多,所以是用来弹奏的,弹出来的曲子如行云流水,非常优美。像这样的乐器也很多。(出示琵琶、扬琴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出示词卡琵琶、扬琴。这几个字都是什么特点?(王字头)为什么都是王字头你知道吗?王字头表示琴弦的样子,弦多的意思。古人形象的把乐器的样子表现在字形上,真是聪明呀!你知道扬琴是怎么演奏的吗?(扬起手臂做动作)扬琴在演奏的时候,使用小锤,扬起手臂,敲打着琴弦,所以扬是提手旁。给扬字组词。

5.巧妙埋伏,认识二胡。

这些乐器都聚在了一起,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她哭着说:“同学们还不认识我呢!大家把我忘了呀!”她是谁啊?大家快听听,猜一猜是谁呀?(播放二胡的都独奏音乐)

6.归纳总结,形成认识。

这下朋友们都到齐了,你们记住它们的名字了吗?

老师来考考你。

出示词语卡片读,再出示生字卡片读。同学们打开书,看看今天这些字你会读了没有,自己读一读。给这些字分分类。观察,这些字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结束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认识了这10种乐器,了解这些乐器知识。老师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听到同学们用这些乐器来演奏。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6

《儿子们》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板书课题: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

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记字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抢得快”?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7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

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

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识字时重点介绍“疆”,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解释加深印象。写字主要通过随文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并教学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难点突破,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尤其是身边就有的图片,观形象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加深对树种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大屏幕出示一组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更多的树木。板书

2、树之歌(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突破识字

A、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检查预习的情况,找出没有掌握好的字。(记录预习情况和生字出现的问题)

B、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

学生自己拼读,识字小老师在字音上提示平翘舌音和多音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针对较难的生字可以查字典,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书。这节课我们就查了多音字“柏”。接着,学生们根据提示,注意这些生字的读音,齐读一遍。最后就是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和领读。

C、出示8个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归类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全是木字旁)你们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形声字,左形右声)这样的字还有许多,猜一猜“橡树”“楠树”“榆树”等生字的读音。

D、出示剩下的七个生字:装、银、耐、掌、守、疆、化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对比、组词等方法记忆字形。重点引导“疆”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3.掌握笔顺,工整书写

首先,出示“杨”“壮”,让学习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杨”字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字的笔顺从左到右,右边是“士”别写成“土”。

然后,范写引路。范写时,先写拼音,再写汉字。边说边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最后,书空练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

4、分工合作,寻找答案

A、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树木,分别是什么?每种树木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B、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种树木的名称。班级学生把松柏看成了一种树,所以要及时引导。

C、屏幕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边观察边说出树的特点。

D、多种形式读文:同桌互读、男女分读、全部齐读等,以读促思,读中感受。为背诵打基础。随堂检测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9

【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⑴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⑵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⑴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⑵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⑶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⑷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⑴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⑵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⑶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⑷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

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⑴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⑵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⑶()了,()也()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0

一、说教材

《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反映的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一株紫丁香》讲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送去他们对老师的问候,表达他们对老师无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是一首情感丰富而又意境优美的小诗,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象丰富,美好,是尊师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朗读指导的好素材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本课时教学是根据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三维目标是:

1、知识能力目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3、情感态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1、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都没见过紫丁香,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课堂充满美的情境,为美的朗读营造氛围

2、以读代__:我采用的是“四读四入”的教学方法初读感知,字字入目;导读感悟,句句入心;品读积累,入情入境;以读促读,迁移运用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诗中蕴含的师生之间美好真挚的情谊

3、暂延评价法:在教学中我采用暂延评价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阅读,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因而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散思维,形成一种动态生成的课堂

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这一过程完全体现自主性,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2、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分成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创造性地朗读

3、质疑理解的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与同学共同探讨后加深理解

4、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如:齐读,小组读,师生同读,表情读,配乐读,让读成为情感体验的快乐过程

三、说学情

1、二年级学生已有自主识字及简单地朗读能力,因此我设计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情感美,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

2、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运用直观显示紫丁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紫丁香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赏图,导入

上课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紫丁香图片,直观的图片营造了一种美的情境,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美吗?紫丁香不仅美而且芳香扑鼻《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很美的诗请看大屏幕这么可爱的词语小花我们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大概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多读几遍,并且在读文前,课件出示讨论题:

A、是谁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板书:我们老师)

B、同学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紫丁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读,通过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体验老师与学生间的深情,体现自主阅读过程和阅读的层次性]

(三)教师读,学生欣赏

(四)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分小节自由朗读课文,比一比,谁的读书姿势最正确然后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和理解,使情感内化这符合课标中提到的“要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新理念这一部分教学既体现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和指导性,又使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五)精读课文,读中悟情(按照学生回答的小节随机上课)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指名读,通过读这一节,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踮起脚尖要轻轻地,来指导本节的朗读

2、指导朗读

如果读得不到位,老师可以进一步点拔:能不能再轻一点,谁来试试

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第2小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1、生读

2、紫丁香传递着你们的心声,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同学们的深情呢?

一句话,一份情,看谁的朗读能使老师感动

3、读完问题:读了这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3小节:

1、生读

2、理解“疲倦”

3、如果是你,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帮老师消除疲倦(学生畅所预言说说自己会唱什么歌给老师听师及时表扬)

4、(齐读第3节)

第4小节:

1、生读

2、理解“挂牵”

多么幸福的孩子们,你们曾经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3、那满树盛开的花儿是那么美丽,真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花儿对着老师,仿佛孩子们围着老师微笑着说话呢!同学们猜一猜,“笑脸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都说出来

4、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生齐读)

引读:孩子们还想用紫丁香表达什么愿望呢?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这时候,你们的老师还在干什么?

1、生读

2、是呀,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的房里灯光仍然亮着,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进一步的指导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甜甜地,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五节

3、感情朗读全文总结: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诗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在老师窗前栽下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对!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是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爱心(在我们与老师之间板书心型)这是我们对老师的爱,同时老师也爱我们

五、完整朗读,概括全文

[设计意图:音乐可以启迪孩子的大脑,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放松优美的诗句,再配上动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抒发老师和孩子内心的爱师情结]

六、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课后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爱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正符合《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功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的要求]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一个微型教案既要体现诗歌的重点内容,又要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在进行课堂总结时,我又随机画了一个心形,远看像一朵紫__瓣,点明这节课的主题:一株紫丁香就是它传递着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让学生又一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1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用具: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第三课时(简案)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难点:

让孩子理解到脑筋的重要性,学做生活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看不见,

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谜底:风

(2)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

(3)谁能给“风”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出幻灯片)

2、板书:画风,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 齐读课题

4、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①谁画风?

②怎么画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请你带着这两个疑问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画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了之后,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

3、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你们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

那就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㈠这三个孩子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画画,他们是怎么画风的?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生找)

宋涛画风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指名读、范读)

这两幅图,你觉得哪一副是宋涛画的?为什么?(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

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这就是宋涛画的风,风藏在画的哪里呀?(师:雨丝斜)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 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

陈丹画风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画风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㈡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画的风中动的景物吧。(课件展示动画图)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四、 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2、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宋涛 雨丝斜

画风 陈丹 小树弯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3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⑶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⑶“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⑷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理解:川,河流。

⑶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⑶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质疑:

⑴“生”为什么不用“升”?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②生,产生而后升起。

⑵“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①学生交流。

②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1、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2、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⑴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⑵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红日紫烟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4

教材简说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学生分析:

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了解风吗?能说说你感受到的风吗?有风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风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这个故事

二、识字

1、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湿—显

三、写字指导。

(1)正确书写。

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

(2)美观书写。

观察结构特点: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比较借鉴:乌—鸟丹—舟涛—寿陈—冻

示范:“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巧设悬念

1、情景激趣。今天咱们一块儿去“旅行”。去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要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们看到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

2、学生拿出纸笔作画。请几位学生上黑板作画。

3、教师描述。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你们朝远处看,那儿有一座青山,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房前屋后种着果树,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赶快把这优美的景色用画笔画下来。

4、学生边听边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

5、教师继续描述: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声音画下来。

6、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

7、小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容易画,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不能画呢?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你读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电脑、课件。

(我知道红旗在飘说明有风……教师播放红旗飘动、风车转动、雨丝斜斜等电脑动画、课件。)

4、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5、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三、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小组推荐代表朗读。

4、评读:用什么语气?什么语调?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5、表演示范朗读。

(四)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1、展示刮风图,感受风的魅力。

2、动手画风,展示学生画风的作品。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5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中的拼音,能够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夸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

通过课文中的拼音,能够认12个生字。

学习难点:

感受夸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习流程

一、课前积累

同学们,太阳!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一下太阳?(生列举)。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出示词语积累,齐读,

旭日东升赤日炎炎喷薄欲出日上三竿烈日当空

艳阳高照夕阳西下阳光明媚光芒万丈光芒四射

生自由读一分钟,尽量记住它,齐背

二、激情引入

可惜太阳不能永远地停留在天上,渐渐地,它要下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茫的黑夜,于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想把太阳永远地留在天上,他的名字叫——(生:夸父!)

师生板书课题

三、明确目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阅读提示,并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找一生说学习要求,学生齐读。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自己的学习小组出色地完成这两个任务?

四、借助课文的拼音,自学生字词

1、请学生自由大声读文一遍,标出生词,

2、同桌交流自己画的词。

3、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考考你,这些字怎么念?

出示字词,指明读,齐读

手杖虞渊伏下渭河咕嘟咕嘟瀚海

颓然一抛遗憾臂霎大泽

五、探究课文

1、《夸父追日》是一篇神话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征服自然,所以便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你们知道吗?(神秘地、夸张地)在神话故事中,据说夸父身高二十几米,他的两条腿就有十几米那么长、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呢!

那他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而最后到底追上了没有?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2、请同学们先看黑板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默读全文,并和你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1)熟读第一段,想一想: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2)朗读2、3、4段,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出夸父追日的神奇?

(3)你觉得神话人物夸父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展示汇报

(1)生汇报,师总结:夸父心中有一个目标,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同学们,谁能读一读?

指名2人,生评价,全班齐读。

(2)同学们读得真好!接着再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夸父追日的情景吧!

生汇报展示

例:夸父能一口气喝光黄河、渭河里的水,真神!

夸父一下子能跑两千里,真神!(竖起大拇指)

夸父倒下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一片桃林,真神!(有感情地,也竖起了大拇指

(3)师:学到这里,你们觉得神话人物夸父是个怎样的人?生汇报

生1:夸父是个追求光明的人!

生2:夸父是个执著的人!

生3:夸父是个奋勇前行的人!

生4:夸父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总结:看来你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向往光明、坚持不懈、奋勇前行、甘于奉献”的人!(板书)这是你们对他的赞美。赞美夸父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执著不已、奋勇前行的精神。同学们,请带着这种赞美之意,再次读一遍吧!让我们记住这个神话中的英雄-----夸父!

师生齐读

六、课堂回顾

同学们,你们出色的完成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你用“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这个句式来,总结本节课。

指名说2人

七、拓展延伸

小练笔

第八单元的文章是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学了这组课文,你肯定有许多的感受,请你拿起笔,用最生动的文字写出你的想法?

展示2人

八、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向往光明

坚持不懈

奋勇前行

甘于奉献

2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