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

时间: 新华 二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办事习惯,同时可以使备课更加充分,上课有条不紊。怎样才能写好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这里给大家提供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1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字。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会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3.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写生字。

难点:学会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上节课,我们跟随丹丹浏览了“世界之窗”,了解了一些国家的知识,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世界上还有许多奇观异景,等着我们去了解它呢!

一、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1、教师范读课文,想想: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怎样建成的呢?

2、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把本课的生字词标在课本上。

3、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同时思考: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有什么特点?

二、朗读课文,解决疑问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他们的生活方式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在组内学习,找到有关句子,画出来,再和你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2、学生小组内自学。

3、品味课文,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读。

4、教师指导。

5、小组内学生交流读。

第二课时

一、讨论后汇报。

我知道他们是怎样建造冰屋的。“建造时,先在避风的地方选好地基,挖一个坑,再在坑上垒成半球形的冰屋顶;然后,开一个小窗,使光线能够射进屋里。”

1、指名朗读这段话,同学们注意爱斯基摩人建造冰屋的先后次序。

2、学生之间自由读,找出关键词。

3、齐读,并试着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4、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我知道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性,比如他们的床也是冰块和雪块垒成的,他们用海豹油照明、取暖。

5、你能试着把爱斯基摩人的知识讲给同学们听吗?

二、复习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再自己把喜欢的内容读一读。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注意生字的读音。

斯:(),平舌音。“垒”:读(),不能读成()。

层:读()不能读成()

2、分析要写的字的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线、够、温、暖、取,其中“温、暖”两字

左窄右宽。

3、分别指导书写,注意生字偏旁的变形。

屋:(),屋的第三画撇要稍长,要能盖住下面的“至”。

选:(),的半边走之的写法应当注意,捺应稍长而平。

取:(),耳旁与“耳”字写法不同。

4、教师示范写。

5、学生书写或描红。

6、教师相继评议,加以指导。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对号。

屋()斯()层()

暖()取()坑()

二、比一比,再组词。

屋选暖线

层远爱钱

三、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交流信息。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奇观异景?

同学之间交流。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较合理的想象,分析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学生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画大象引出本次活动内容。(画个大圆做身子,画个小圆做脑袋,画两根粗的树干做大腿,画一根长的树干做鼻子,画两张树叶做耳朵,画两根尖尖的树枝做牙齿,最后画上尾巴。)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学生边听边猜边议曹冲称象的方法

1、讲故事,从开头至“我有办法。”

问题:“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2、教师继续讲故事至“在船帮上齐水面上画一道记号。”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在船帮齐水面的地方画一道记号?曹冲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头一担一担地挑下来。”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往船上倒石头?”

4、教师讲故事至结尾。

(1)讨论:“为什么说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给故事取题目。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延伸活动: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智慧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学生园的楼梯上也有图片,其实在学生园还有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叫你爸爸妈妈讲给你听听。你们还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讲讲你自己的聪明故事,好吗?

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走廊、楼梯都张贴了我们老师自己画的民间故事连环画,加深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曹冲称象》这是个智力故事,在设计的时候困惑很多,因为问题很难提炼,称象的方法怎样才能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但在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马上就回答出来了,所以就没有了猜测的机会。整节课用时较短,而且我只用了视频,在分段理解故事时还是用PPT比较好,最后完整欣赏时用视频。虽然课堂效果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选材——设计——试教中自己获得宝贵的经验。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3

一、唱歌导入

1、师:上课之前,让我们来唱首大家熟悉的歌吧!(播放:大风车插曲)。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吧!风车呼呼的转起来,靠的是什么阿?(风)那今天我们就来和风娃娃交朋友吧!(出示:16、风娃娃)

2、师: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0页,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读顺。

二、转风车,识生字,写生字

1、(点击出示:不转动的生字和风车)课文里的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那快自由的读一读吧!

2、风娃娃把我们带到风车旁,我们读准了字音,风车就能转起来,谁来?(点名读,风车转)评价:你读得真好,有小老师的风范了。奖励风车。

3、谁还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呢?(再点名当小老师带读)能使这些风车都转动起来的小朋友就一起来吧!

4、全班都来读一读这些字词,让风车都转起来吧!

5、在你们读的生字里啊,有两个长得很像,你找到了吗?(吸、极)找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偏旁不同,意思自然也就不一样)仔细观察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和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点生说注意的地方)

6、相信在大家的提醒下,老师能写好这两个字。师范写。(生评价)

7、学生在书上写,教师下位巡看。

三、细读课文,感悟

1、小朋友们,字写的这么好,相信读课文也不在话下,让我们端起书本读读课文吧!边读边想,风娃娃都做了那几件事?哪些是让他高兴,哪些是让他伤心?

2、指名答,相机贴出高兴的风娃娃

3、风娃娃为什么高兴呢?(出示:看见……)你能读一读吗?(点课件)看,风娃娃看见这儿的水,一会有,一会儿(没有)课文里用了个什么词来表示?(断断续续)

4、你能读读这句话吗?谁再来读?你能用断断续续说句话吗?

5、师领读,在风娃娃的帮助下,风车一下子转的&39;飞快……(点课件)小秧苗喝足了水,正感谢我们呢!你们是什么心情啊?(高兴、开心、欣慰)那你能带着这些感情读一读吗?

6、风娃娃还有高兴的事吗?(指名答)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7、风娃娃为什么要帮助纤夫呢?(找到弯着腰、流着汗……)

8、是啊!这艘船又大又沉,纤夫们拉着绳子费力的向前走着,不时的喊着号子(师喊号子,学生体会)可是船却走得很慢。

9、你们能带着动作读一读吗?

10、吹风车,风娃娃来了。(点课件)

11、我们再一次来分享风娃娃的快乐好吗?读二、三自然段。

四、过渡

1、风娃娃做了这么多好事,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啊?(指名答)

找到过渡段。全班读。

2、那风娃娃是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能做好事呢?

3、我们下节课接着来看什么事使风娃娃上伤心吧!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读并正确书写本课的11个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训练学生读书和说话的能力。

3、通过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日月潭的美丽迷人。

【难点】

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么?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去的地方真多,那你们去过台湾么?(大多数同学摇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到台湾去旅游。(展示台湾风景图片)台湾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我们先去游览日月潭。(出示日月潭风景图片)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

(三)深入研读

1、了解主要写了什么,接下来一一寻找问题的答案。

日月潭的位置:台湾省,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日月潭美在哪里?清晨的景色美,中午的景色也美。

(过渡:那接下来,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找一找,清晨和中午美在哪里?)

2、设置小组讨论,讨论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景。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隐隐约约)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太阳——清晰,雨中——朦胧)

3、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图片,学生进一步体会日月潭的美。

4、日月潭那么美,你能试着读出来吗?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风景秀丽)

(四)拓展提高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日月潭的纪录片,在观看影像资料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小结作业

1、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至今还没有回归。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等将来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妈妈的怀抱奉献出一份力量!

2、课下试着去搜集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下节课进行交流。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

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

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

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2、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3、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请同学汇报。

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6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关注身边的人,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主动地称赞别人”的意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老师夸奖学生。(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学生夸奖老师。

3.小结:夸奖你们时,你们快乐吗?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夸奖,小动物之间也一样需要互相夸奖,互相称赞。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4.正音“称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示自由读时应该干些什么。比如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不懂的做上记号等等)

2.检查词语掌握。出示词语,正音。(“刺猬”读轻声;“粗糙”平舌音;“小獾”是一种动物;“傍晚”在五六点。)指名读,同桌互读,读得好并用一句话夸奖。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写谁称赞谁?出示:称赞

4.反馈:小獾称赞刺猬,刺猬也称赞小獾,他们互相称赞。

5.快速读课文,找到他们互相称赞对方的句子,划下来。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1)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2)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并随机称赞。)

三、学习课文“刺猬称赞小獾部分”

1.想看看小獾做的小板凳吗?(课件出示图片)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并指出哪个是第三个。

2.小獾是第一次做小板凳,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3.老师来做小獾,做木工很累,你们来称

(师:“早晨,我在森林里做木工,哎哟怎么了,我扎到手了,没关系再继续做,不好了,流血了,哎,真有点不想做了,泄气了,你们来鼓励我吧。“)让学生说鼓励的话,学生可以说自己的或者是书上的句子。

4.听了你们的话,小獾高兴极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5.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出示生字卡片:“椅”、“板”)

6.书写生字“椅”、“板”,交流。学生在书上插图的相应地方写上这两个字。

7.正是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所以当他第二次遇见小刺猬时,它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指导朗读)

四、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也做成了椅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獾的称赞又给小刺猬带来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美丽的大森林,由于小刺猬的称赞,使小獾有了自信,不仅会做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

二、学习课文“小獾称赞刺猬部分”

1.读读5-----9自然段,找到小獾称赞刺猬的句子。

2.出示第9自然段。指导朗读。

3.小獾的称赞使小刺猬高兴极了。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小刺猬从清晨出去采果子——傍晚才回来,肯定很累很累,腿也酸了,脚也疼了。刺猬听了小獾的话,一点也不累了,这是好心情带来的神奇效果。)

还有什么不懂的?(消除、疲劳)

三、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1.学生自由准备。(可以自己找伙伴组合)

2.指名小组表演,评议。

3.集体表演。

四、总结

有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有了信心,有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消除了疲劳。是啊!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哪怕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都会带给别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以后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多一份夸赞,让每个人都生活在爱里面好吗?

五、书写指导。

1.出示6个生字:采背但傍清消,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的字应该注意)

2.觉得自己难以把握的生字写几个。有困难的老师可以范写。

二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二是从“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读出惊讶的语气。

(3)“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又大—又红!”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2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