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篇1
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
出示图,观察。师: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山寨的诗歌。
板书:山寨
二、初读感知,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认识课后字条里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情况。
(1)读词语。(2)读生字。(多种方式)
4师:我们把生字娃娃放到诗歌里,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三、熟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歌,选择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
3、班内汇报:你喜欢那一小节?并展示自己的画。
(1)学生汇报第二节时,指名在黑板上画山路,并指生表演,体会“小路七拐八弯”。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分明——,怎么——?
(3)汇报第三小节时可画出图,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4、相机指导朗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总结延伸,发挥想象。
1、山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为这首诗再写一小节吗?
五、写字教学。
1、出示要求写的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3、教师指导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
六、课后作业。
1、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画一幅完整的山寨图。
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学国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重难点: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准备:小黑板,每人两条绳子。
教学过程:
一、按字母顺序连一连。
1、抽读23个声母卡片。
2、按照课文学习的顺序,把握23个声母在桌面上摆一摆。
3、按顺序把握23个声母读一读。
4、出示连线图,让学生从b开始,按顺序连线。
5、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连的?连成了什么动物的图形。
二、还能摆什么字母?试试看。
1、先读课本上摆成的字母,说说“x”由几根线段摆成的;“s”由几根线段摆成的。
2、发展思维训练。
想一想一根线段还可以摆出哪些字母,即一笔写成的字母?两根线段还可以摆出哪些字母,即两笔写成的字母?
3、学生动手操作(摆出一个字母便把它写下来。)
4、交流反馈。
三、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字母。
1、说已姓里有什么声母?
2、出示ɡ、k、h、j、q、x、zh、ch、sh九个声母卡片,请同学认“朋友”,即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老师把该生的姓名写在声母的下方。
3、按字母的`顺序认读同学的姓。
4、比一比,哪个字母的朋友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2、拼读音节,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
3、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2、拼读音节。
3、复习学过的生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出示小黑板:
zū—zhūcè—chèsuō—shō
nà—|àpí—qíbǔ—dǔ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检查自读。
二、读读连连(进行词语归类)。
1、拼拼读读(连成成语)。
2、想想说说(汽车、火车为什么连起来)。
一是颜色相同;二是它们都是车。
3、照样子连一连。
4、检查
1、先说哪两个词连起来
2、再说为什么这样连。
三、我会认(巩固学过的生字)。
1、先让学生读一读。
2、再让同桌互读并组成词(句)说一说。
3、开火车说。
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A、算一算,这个泼水节过去了多少年?
B、46年过去了,这个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
提示:
难忘的原因之一: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第二自然段中,泼水节前的准备场景让人难忘。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从“鲜红的地毯”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抓住“欢呼”感受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体会。
难忘的原因之二:
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的音容笑貌难忘。“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难忘的原因之三:
总理的祝福令人难忘。“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幸福和激动的泪水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更加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体会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敬、度、驶”
五、拓展延伸。
1、区别组词:
历()度()赶()闭()
厉()席()起()闹()
2、写句子。
一边……一边……
一手……一手……
3、查找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故事资料
4、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词,初步识记生字字形,读准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3、初步感悟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乡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揭题,师写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指导读好“英”的后鼻音,再读课题。
3、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你能像英英一样背给老师听听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字音和字形掌握情况。
(1)小声练读,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
(2)给“照”“背”组词,用“一首、一层”练习说话。
(3)去拼音齐读。
(4)说说生字字形你怎么记?
3、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指导学生了解这是一篇文包诗,而且是通过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形式表现出来的。)
(1)找一找英英说了几次话?分别说了什么?(板书)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指导读好诗题。
2、指导结合诗句和插图理解诗意。重点理解“疑”、“霜”、“举头”。
3、指导感悟诗情。
(1)李白的思乡情写在脸上,仔细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李白呢?
(3)在这样孤独的夜晚,他会想念谁呢?
(4)李白的思乡情就写在诗中,配乐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看板书,指导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作业收集
李白其他的诗,背一背,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ying
3、英英学古诗
背诗
说意
知作者
: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研究古诗如何教学,后来我根据学段特点,采纳了王爱云老师的建议,决定上这篇文包诗。整节课下来,不如意的地方很多。最失败的地方,在指导识记字形的时候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后面感悟诗情的时间不够,处理得有点草率。这是整节课高潮的地方,整个意境没有出来,我也很不在状态,与独自在家无生上课时差距很大,效果我很不满意。
二年级语文课件教案篇5
一、开门见同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奇石)哪里的奇石?(黄山)重点词是哪个(奇)
3、教师语:黄山是一大风景区,它在我国南部。
今天,教师和同学们到黄山风景区游览一番。
二、初知课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看投影片,用1句话说说黄山风景区是怎样的地方,有什么厅特的景色。
2、学生自由畅说,并引导学习词语。
①黄山风景区是个的地方。
“秀丽神奇”什么意思?(美丽、奇妙)
②黄山风景区还是个的地方。
“闻名中外”的“闻”什么意思?整个词的呢?
③黄山风景区还有的岩石。“奇形怪状”什么意思?
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给“尤其”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特别)
3、课题中的“奇”就是神奇、奇形怪状的意思。
4、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默读课文,用“——”划出奇石的名称。
5、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用“△”标出其名称。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导语:我们先来到“猴子观海”这地方,看看这块奇石。
1、释词。“观”什么意思?与课文中哪个词意思相同?
2、出示投影片。
请一位小朋友当导游介绍奇石,其他同学看投影,师指图。
要求:边看边听边想,这岩石奇在哪里?
3、讨论
①它神奇在哪儿?
(它两只手抱着胳膊,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去海——样子奇特。)
②请用“·”标出主要的动词。(板:抱、蹲、望)
③指导读句子。
④听老师读一句话,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句子:它两只手抱着胳膊,蹲在山头,望着去海。
⑤这奇石还神奇在哪儿?(陡峭的山峰)
“陡峭”什么意思?用图示帮助理解。
⑥这块岩石多奇,多有趣呀!最后一名。
概括地说——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4、仿说“天狗望月”这奇石。
(二)学习第三段
导语:我们继续往前看,会看到更有趣的奇石。
1、默读第3小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奇石?想想这小节写法上与第2小节有什么不同?
2、一段话中,并列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该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看课文的学法提示。听老师读一读,想:分几步学?
3、理解学法提示。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学习方法卡片。()
4、按学法提示学懂这段话。
第一步齐读想:讲了哪两个内容?(“仙桃石”、“仙人指路)
第二步干什么?(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
①“仙桃石”怎样写的?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出示投影片,各种形式朗读至会背。
③“仙人指路”是怎样写的?也用了什么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④小结:这两块岩石都用打比文的方法写出它的神奇。
第三步干什么?
①课文用了哪个句子把它连接起来的?用“~~”划出。板:更有趣。
②连接两项内容的句子不只有这种,还可以怎么说?
5、赏读。
6、回顾学法。
7、课堂练习。P22
8、用“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三块奇石任选两块说成一个并列段式。
四、巩固生字形。
1、卡片认读词语。
2、字形用复合投影与“微”比较。
五、课堂作业:
作业本P20
板书设计:
抱、蹲、望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