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 新华 二年级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考虑所需教具的准备,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好的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培养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

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教学新课。

1、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1松果的个数5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三、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填一填:P11第3题。

3、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通过“算一算”、“想一想”、“试一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速度。

3、通过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寻求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棒若干,乘法口诀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小熊开了一家商店,想去看看吗?

出示主题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东西,每一样东西都标明了价格。

师: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有些什么东西,每一样东西的价钱是多少。

学生小组活动。

二、问题探究

1、师:你能根据每种东西的价格,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额数学问题吗?

生:买3个布娃娃需要多少钱?

生:每个皮球3元,5个皮球多少钱?

……

师:(出示问题1)买4辆坦克需要 元。

生:需要20元。

师:你是怎样算的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汇报。

生:用乘法计算,5×4=20(元)。

教师板书: 5 × 4 = 20 (元)。

2、师:老师有20元钱,可以买几辆坦克?

出示问题2:20元可以买 辆坦克。

师:你能帮帮老师吗?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生:每辆坦克5元,20元可以买4辆坦克。

师:你是怎样算出可以买4辆坦克的呢?

生:我是从第一个问题知道的。买4辆坦克需要20元,20元就可以买4辆坦克。

生:我是用除法计算的,20÷5=4,所以可以买4辆坦克。

教师板书: 20 ÷ 5 = 4 (辆)

3、观察并比较这两个算式,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上面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算式中的数字相同,位置不一样。

生:上面一个是乘法算式,下面一个是除法算式。

生:我觉得就像加法和减法一样,可以想加算减,也可以想乘算除。

……

教师加以肯定鼓励,并归纳。

师:乘除法之间是一种互逆的关系,计算除法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体验感悟

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计算。

24+8-63×6÷9

47-21+5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48+16-37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45÷5-8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简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內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班级情況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二十一名,大部分来自移民家庭,经过两年的学习,这个班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探究,乐于合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品盒,大家想看看吗?(出示课题:看一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的是几号面,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我相信大家都能按要求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圆满完成观察任务的,有没有信心?(出示标有序号的长方体)

二、参与活动,探究新知。

(一)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有不同。

1、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

2、通过讨论、交流,指名不同位置学生代表发言,说说自己看到了几号面?是什么形状?

3、师:同样一个长方体,怎么有的同学看到的面是正方形,有的看到的面却是长方形呢?

4、生讨论、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课件演示)

(二)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师:我刚才听有的同学说只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却看到了两个面,还有的同学看到了三个面。请看到一个面的同学挥挥手、看到两个面的同学点点头、看到三个面的同学拍拍手。

提问:为什么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在不同位置观察时,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2、同学中有没有看到更多个数的面?那么,在同一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呢?

3、生再次保持不变的观察姿势和位置,进一步细心观察,并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课件演示)

5、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不仅观察仔细,善于动脑,还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真棒!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做一个拍手游戏,想不想做?(师带领学生做拍手游戏,回顾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三)认识各个面的名称。

1、师:老师带来的礼品盒上标有数字序号,同学们说的时候很方便,可是生活中不可能给每个物体的面上都贴上这样的序号,怎样才能正确说出各个面的名称呢?其实,人们已经习惯给物体的各个面起一个名字了,大家在书上26页迅速地找一找,看看各个面都叫什么?

2、谁能给老师的礼品盒上各个面贴上他们各自的名称?(出示另一长方体纸盒和名称标签)

3、师:一般,我们把物体朝上的面叫“上面”,那么朝下的面呢?和观察者正对的面叫“正面”,那背后的面呢?相对于观察者右侧的面叫“右面”,那左侧的面呢?

4、出示不同的长方体并变换位置,让学生指出各个面的名称,使学生加深对各个面名称的理解,知道这些面的名称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游戏一:猜一猜。出示26页情境图,先说说每个人各站在讲桌的什么位置,再猜猜他们各会看到讲桌的哪些面?最后动手连一连。(课件演示)

游戏二:练一练。出示27页“练一练”4题,今天智慧爷爷买了生日礼物要给一位朋友过生日,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去凑热闹,他们各自看到礼物盒的那一面呢?先说说,在连连。(课件演示)

游戏三:标一标。出示27页“练一练”1题,同学们还认识了物体各个面的名称,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标出“正面”“上面”和“右面”。(课件演示)

游戏四:摸一摸。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摸摸它的各个面,并对同桌说说每个面的名称和形状。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