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

时间: 新华 二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随文识字,能够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重点:

朗读并理解三只小动物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准备:

小蜜蜂、小燕子、小鹿板贴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课件导入

(出示课件)师:“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请你仔细观看,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定要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因为你们的心里装着无数个美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对美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世界上最美的什么呢?森林里的大象爷爷就给小动物们布置了这样一个比赛任务,小动物们的完成比赛,找到答案了吗?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学习,理清脉络

(一)小组学习 ,初步感知。

师:谈话出示学习任务: 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②轮读课文,组员之间纠错正音。③把自己在课前预习中学会的新字新词说给组员听。④组长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检查识字情况。

(二)指读检测,纠错订正。

师指名读课文,指读过程中教师纠错订正。

(三)布置问题,理清脉络。

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这个填空。(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索。)

课件出示句子:森林里大象伯伯给动物们布置了 的比赛任务。

(动物)飞向 ,认为 最美的; (动物)飞过山峰。认为 最美; (动物)因为 而没有。大象伯伯认为它们都找到最美的事物。

(四)弄懂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指名学生汇报,师边汇报板帖。诵读课件的句子,使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五)选词填空,体会词语变化美。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读句子,想想都有谁参加了比赛?他们分别是哪类小动物的代表呢?谁能把词语正确填入空格内。

运动员 选手 代表

小蜜蜂( )昆虫,小燕子是飞鸟们推出的( ),群兽选出的( )是小鹿。

引导学生理解更换了几个词语,就让我们感觉到很生动。

三、合作学习,提炼主干。

(一)小组合作,提炼主干

师:看这三个动物代个个像赛场上的勇士,就要整装出发了!那么,他们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他们找到了吗?现在我们就跟它们一起去寻找。请小组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这三个小动物到哪里找最美的东西?怎么找的?2.它们认为什么是世界上最美的?请用“因为……所以”或“……因为……”句式来说。3.如果你是这个小动物,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找你、展开学习,讨论交流学习结果。

四、品读赏析,体会感悟。

(一)学习小蜜蜂寻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的答案的过程。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有关小蜜蜂的段落,汇报交流结果。

2.学生按学习提示汇报学习结果。

①学生汇报:小蜜蜂到百花盛开的山谷去寻找最美的事物。它看到许多各种颜色的花,就采下它们并做成了编成美丽的花环。(师板书颜色美)

②学生汇报:因为小蜜蜂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所以认为最美的是颜色。

③学生汇报:如果我是小蜜蜂,我会非常高兴(兴奋、开心……),因为我看到了这么多的颜色。所以我们应该用高兴地语气去读。

3.指导学生朗读,要重读“百花盛开“真美”、“最美”、“举着”、“多美啊!”

用轻快、高兴的语气朗读。

4.指导学习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有很多的用法,在这里就是省略了花的其他颜色。

5.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

(二)学习小燕子寻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的答案的过程。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有关小蜜蜂的段落,汇报交流结果。

2.学生按学习提示汇报学习结果。

①学生汇报:小燕子飞过一座座山峰去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事物。飞得很累,累得汗水把羽毛都湿透了,鸟儿唱歌鼓励它,让它解除了疲劳,它也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

②学生汇报:因为鸟儿的歌声,鼓励让它战胜了疲劳,让它不再感到疲劳,所以它认为世界上最美的是各种美妙的声音。(师板书声音美)

③师:为什么小燕子听到鸟儿的歌声,听到鼓励就不感到疲劳了呢?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想象一下,鸟儿们会怎样鼓励它?

(生展开想象,说出多种鸟儿鼓励的话。体会鼓励是最美语言。)

3.指导学生朗读,要重读“一座座” “都湿透”、“都为它”、“最美”、“多美啊!”用兴奋、充满力量的语气朗读。

4.复习省略号的用法

(引导学生从省略号中想到还有很多种声音省略没有列举)

5.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

(三)学习小鹿寻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的答案的过程。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有关小鹿的段落,汇报交流结果。

2.学生按学习提示汇报学习结果。

①学生汇报:小鹿穿过山谷,跑上险峰决心采集顶峰上的宝石。但为了接住从山崖滚下来的小刺猬,结果腿和脚都摔坏了,天黑了才回来。

②学生汇报:因为它为了救刺猬而没有完成原定的目标,所以它很难为情,认为自己没有找到最美的事物。

③学生汇报:如果我是小鹿,我会很沮丧。因为我的腿和脚都受伤了,不但一瘸一拐回来,而且满身都是泥污,一定会让其他小动物笑话的。所以,我们应该用沮丧的语气、难为情的语气来读。(生试着朗读)

3.以感悟促朗读。

师:同学们,小鹿受伤归来,心里是有些难过。所以第8自然段可以用缓慢、低沉的声音来读。可是你们想想,小鹿会为救小刺猬而后悔吗?(引导生感悟小鹿不后悔。)所以第6自然段,我们应该用果断、勇敢的语气朗读,一定要读出小鹿的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指名学生朗读)

4.指导学习省略号的用法。

师:小鹿摔坏了腿和脚,课文没有写,可能会发生什么呢?(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师:这些丰富的内容,课文没有写,只用了省略号,那这个省略号又是省略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省略了小鹿救小刺猬的后来经过。)

5.总结:小蜜蜂和小燕子找到“世界上最美丽的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大象伯伯也点头同意他们的想法。然而小鹿受伤而归,没有找到最美的宝石,可为什么大象伯伯却认为它找到了呢?

五、揭示中心,升华主题

1.师:请同学们齐读大象伯伯的话,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学生齐读,边读边思)。

2. 指名学生谈谈对大象伯伯话的理解,用双横线画出本课的中心句“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3. 出示课件,拓展练笔。

师:是啊,小鹿虽然没有找到最美的宝石,但它为救小刺猬而放弃了比赛。此时,这颗美丽的宝石就已经来到在小鹿的心里,这就是一颗友爱的心灵。

(出示课件)

师:“因为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小鹿放弃比赛去就小刺猬;因为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小丽在同桌没笔的时候,借他一支削好的铅笔;因为一颗充满友爱的的心, 。同学们,想想你的周围的人和事,能把句子填上吗?(学生填句子)

4. 总结全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重点】认知生字。

【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俺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俺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知?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 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 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同学预习,老师指导。

4、同学汇报自学情况:

⑴ 检查第一则:

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助。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方法是什么?

⑵ 检查第二则:

方法同上。

过渡:假如大家肯努力,用心学。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

三、送礼物

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 寓言 焦急 盼望 喘气 总算 白费 一大截

⑵ 守株特兔 窜出来 撞 树桩 从此 丢下 锄头 肥

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俺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 盼望 焦急地 自言自语 终于 一直 筋疲力尽 揠苗助长

⑵ 忽然 窜出来 撞死 又肥又大 乐滋滋地 从此 丢下

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俺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可选一段读,可全读,读好)

⑴ 同学练读。

⑵ 小组内指名读,读的不准的地方,同组同学协助直到读好为止。

四、小组合作讨论

1、默读课文:

同选一则寓言的小组交流自身的阅读体会。

2、朗读课文:

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五、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形成擂台赛看哪组学的好)

1、看图讲故事。

2、读文中带讽刺性的句子。

六、作业

想想实际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的中间是“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

2、写美观:

“守”字的横不要超越“宀”。“丢”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横却要与写长。“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

3、描红。

三、读读想想

幻灯逐次出示三个句子: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

读一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让同学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四、朗读竞赛

两组竞赛朗读。

五、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六、拓展运用

从文中找出你新学的词语誊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3

设计背景:

每个人都会做梦,梦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特别是幼儿,往往对于做梦十分好奇,我们班的幼儿早上来园,比较喜欢和伙伴交流分享,说说自己在家和谁玩,爸爸妈妈送了什么礼物,昨晚做了哪些有趣的梦……但小班的孩子往往不能准确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达,而且又想幼儿在交流时还不够主动、大胆。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结合本班主题《雪人的梦》,我精心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以幼儿特别热衷的话题为切入点。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2、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小草、小花、白云的图片及头饰。

2、《梦》儿歌挂图或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梦。

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做过什么样的梦?梦到了什么?

2、向幼儿介绍“小客人”,猜猜它们的梦。

(1)向幼儿介绍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欢做梦,猜猜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

(2)说说小朋友的梦是什么颜色?

3、请幼儿看挂图,说儿歌。

教师请幼儿看挂图,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分别用儿歌中的语言说出来。

4、请幼儿自主选择头饰,分别扮演小草、小花、白云、小朋友,分角色朗诵儿歌。

5、引导幼儿想象:还有谁会做梦?它的梦是什么颜色的?用儿歌中的话说出来。

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出示课件)

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xiànɡ)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艾(ài)香满堂(tánɡ)

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赏(shǎnɡ)菊(jú)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è)闹(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具体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号)

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六、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对联扫墓大街小巷龙舟团圆艾草转眼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

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2、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重点体会雷雨前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教学流程

(课前班长领读有关雨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渔歌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刚才同学们背了很多关于雨的古诗。特别是最后一首,(出示古诗)老师很喜欢,想请同学们再读一次,不过这次老师有个要求,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下雨的景象,好吗?

(出示课件)看一看,刚才同学们想象到的是不是这样的景象呢?

请位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古诗引入,让学生看雷雨的动画演示,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们能不能给刚才这段动画起个题目呢?

你为什么要起“雷雨”这个题目呢?

板书课题《雷雨》齐读课题。

3、大家都见过雷雨,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

夏天下雷雨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时,描述的语言比较苍白,使学生在接下去的课文阅读中与自己对雷雨的表达形成对比,可以感受到课文语言描述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观察想象

1、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有位小朋友亲眼目睹了一场雷雨,并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好,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他的文章。翻开书18课,听老师读课文,听准字音。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3、同桌检查(认为自己读得好的读给同桌听或者觉得的不好的请教同桌。)

[同桌进行合作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乐意去阅读。]

4、(课件出示)有位小朋友读了课文后给课文画了三幅插图,请大家想一想:这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每幅图各有什么不同?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1)指名说,归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比较一下每幅图各有什么不同?

随机学习生字:乌云:压(动作理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树枝:乱摆谁能给“乱”组个词语或说句话?

彩虹:挂虹——红

[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各幅图,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树、蝉、、雷、雨、闪电有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你看,这雷雨前(中、后)的景色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分别是写雷雨前(中、后)的景色的呢?赶紧默读课文,找一找。

板书:1-34-78(初步渗透“段”的概念。)

看板书小结。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雷雨前的景色。(课件出示图片)

三、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1、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就会发生很多变化。

瞧,书上都写着呢!赶快拿起书看课文,谁愿意把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这部分读给大家听一听?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字音都读准了。)

(2)自由练读。

(3)齐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2.读出感情。

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可怕、紧张、难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板书:乌云压

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a.让学生评评,他读出这种感受了吗?

b.师评:“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正向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师将教室灯关了(出示乌云图):现在满天都是乌云,而且越来越黑,越来越低,一直向你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这句话的朗读指导是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演示感受“压”,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感受,利用老师的语言渲染影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朗读。]

(2)是呀,雷雨之前,乌云密布,天色昏暗,天气是又闷又热。不止小朋友感到难受、害怕,就连树上的叶子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极了,大家都无精打采的。

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板书:树枝乱摆

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做动作。

大家一起做动作,读。

(4)看到这令人害怕的情况,(出示句子)“一只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板书:垂逃

是啊,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播放蛛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你看,这只可害怕了,赶紧拉一条丝,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指名学生读。

[学生对“垂“字的理解有困难,用文字解释也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多媒体直观手段,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是怎样垂下来快速逃走的。这儿让学生来扮演角色朗读,学生很感兴趣,能够进入角色带着自己的见解朗读句子。]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害怕?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板书:越来越

指导朗读:你的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呢?

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那电闪雷鸣的时刻吧!(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的动画)

[由于多媒体课件已将雷雨前闪电、雷声不断变亮、变响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齐读(读出气势)

3.说话训练。

雷雨前的天气又闷又热,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压得人透不过气

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一次响,多可怕的气氛呀。

快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句式:快要下雨了,——

(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

[这里不但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让你有惊喜,课外积累多的学生说出了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等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肯定其合理性,可以让其他学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现象,懂得平时要去观察,去发现。]

4.是啊,大家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就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了。

(出示1-3段)满天的乌云——齐读

5.小结:课文写得多生动多形象啊。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也能写出关于天气变化的好文章来呢!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课文的第一段,也就是雷雨前的景象。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接下来是我们的写字时间。

四、书写指导

今天,我们要写的都是今天刚学的生字。出示:压、垂、乱、彩虹

你觉得哪个最难写?

师范写:垂(注意笔顺,观察“—”的变化)

生练写,师巡视。

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乌云压

雷雨前(图):树枝乱摆……越来越……

垂逃

18、雷雨雷雨中(图):

雷雨后(图):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角色朗读课文,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及果树图片、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想不想跟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

2.出示猴子图片,学生和猴子打招呼。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4.过渡:可是啊,猴子说想要成为它的好朋友,必须“闯五关,斩六将”。你们有没有信心?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们现在开始闯关吧!

第一关:字词关

出示生字宝宝,学生齐读。

第二关:初读关

出示课文内容,学生齐读。

二、深入读书,研讨体会

第三关:精读关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猴子开始种的是什么树?你知道猴子是怎样照料梨树苗的吗?从这可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2.交流反馈。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7自然段。

1.分好学习小组:第一组乌鸦组,学习第2、3自然段;第二组麻雀组学习第4、5自然段;第三组杜鹃组学习第6、7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纲

(1)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小组选择学习的自然段。

(2)画一画:各组成员用“”分别画出乌鸦、麻雀、杜鹃所说的话。用“﹏﹏”画出猴子是怎么想的.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乌鸦组汇报学习情况。

①乌鸦组成员齐读2、3自然段。

②指名学生读出所画的句子。

③理解:“农谚”和“梨五杏四”。

④用“耐心”口头造句。

⑤教师范读。

⑥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2)麻雀组用同样的方法汇报学习情况。

(3)杜鹃组汇报学习情况。

①出示课件:按课文内容填空。

②学生读文后,完成填空。

③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三)学习第8、9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

②学生讨论:梨树、杏树、桃树都成活了,可是猴子左等右等,樱桃树却没有成活,为什么呢?

③交流反馈。

第四关:升华关

讨论平台: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问题出在哪呢?是上了鸟儿的当吗?那么树没种成怪谁呢?

第五关:总结关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完成习题。

三、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指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动物,把课文的内容演一演。

四、知心对话,思想熏陶

1.看到猴子因为没有耐心而没有种活果树,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呢?

2.小猴子也有话对你们说,听听它要说什么吧。(播放录音)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4.学习了课文后,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画一画: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下来。

2.演一演:课后找同学演一演。

3.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

《猴子种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地拔掉快要成活的果树,最终一事无成的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本课的教学要求是:

1、知识与技能。认识“猴、梨、将、谚、樱”,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七个字及“拔掉、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认识寸字旁。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3、情感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

为辅助教学,我设计了比较引人的教具。有精美的图片,有动画,轻松的音乐,还有表演用的头饰等道具。

开火车、有节奏地拍手孩子很喜欢。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先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拍手认读词语复习词语,快速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由此揭示课题,并就题抓中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当教学课文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接着老师板书:梨树,老师板书的时候,孩子怎么办?跟着老师书空,不愧是一个好办法。在我板书的时候孩子跟着书空,让孩子的眼、手、脑都动起来,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线、汉字的笔顺、词语的识记,然后出课件:梨子图片再过渡到学习第二自然段:这么诱人的梨子猴子吃到了吗?

在学习课文的第2至8自然段时,我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认为在学习第2、3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接着用课件形象感知,再返回课文看: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然后看课件的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用耐心说话。再理解农谚梨五杏四。最后分角色朗读猴子与乌鸦的对话。

教学课文第4——7自然段,在优美的轻松音乐里放手让孩子根据合作学习要求学习。老师根据要求检查。指导朗读。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思维较活跃,一般能积极地进行思考,争取回答问题,只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但是其他学生能及时地给予理更正。本文中有三句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对这三句农谚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说,用自己的感觉去理解。

总之,我在教学时抓住动物的特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孩子懂得做事要有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以导“说”、“读”、“疑”、“演”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贪图眼前利益,一心想着省事的人,最终,一无所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另外也有几点遗憾:

1、因为回答问题都是点名,很多时候没有配合用手指点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因而摄相师的镜头有点跟慢,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特写镜头不够多。

2、日常教学任务重,决定着手准备录相课的时间短暂,准备以及编辑不够充分。

如果教学中准备充分一些,投入更多的热情与时间,相信效果更好!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学国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重难点: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准备:小黑板,每人两条绳子。

教学过程:

一、按字母顺序连一连。

1、抽读23个声母卡片。

2、按照课文学习的顺序,把握23个声母在桌面上摆一摆。

3、按顺序把握23个声母读一读。

4、出示连线图,让学生从b开始,按顺序连线。

5、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连的?连成了什么动物的图形。

二、还能摆什么字母?试试看。

1、先读课本上摆成的字母,说说“x”由几根线段摆成的;“s”由几根线段摆成的。

2、发展思维训练。

想一想一根线段还可以摆出哪些字母,即一笔写成的字母?两根线段还可以摆出哪些字母,即两笔写成的字母?

3、学生动手操作(摆出一个字母便把它写下来。)

4、交流反馈。

三、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字母。

1、说已姓里有什么声母?

2、出示ɡ、k、h、j、q、x、zh、ch、sh九个声母卡片,请同学认“朋友”,即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老师把该生的姓名写在声母的下方。

3、按字母的`顺序认读同学的姓。

4、比一比,哪个字母的朋友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2、拼读音节,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

3、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2、拼读音节。

3、复习学过的生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出示小黑板:

zū—zhūcè—chèsuō—shō

nà—|àpí—qíbǔ—dǔ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检查自读。

二、读读连连(进行词语归类)。

1、拼拼读读(连成成语)。

2、想想说说(汽车、火车为什么连起来)。

一是颜色相同;二是它们都是车。

3、照样子连一连。

4、检查

1、先说哪两个词连起来

2、再说为什么这样连。

三、我会认(巩固学过的生字)。

1、先让学生读一读。

2、再让同桌互读并组成词(句)说一说。

3、开火车说。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8

教学理论依据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理论中指出: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响。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本次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其创设大胆猜想、自由表达的语言环境及寓教于乐的情境式游戏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感受儿歌的优美语言和意境。

实施策略策略一:启发引导、主动学习:运用启发式的方法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自由表述,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策略二:大小图片、理解梳理:自制绘本中采用大图片与小图片相结合的方法。大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小图帮助幼儿梳理并熟悉诗歌内容。

策略三:插入音乐、情感渲染:在朗诵、游戏、仿编时选用合适的音乐会使儿歌的意境更美、情感更浓,更便于幼儿理解、接受、记忆儿歌内容。

策略四:创设情境、尝试仿编:“帮朋友找梦”的游戏,让幼儿在自由表达与帮助朋友的环节中不仅能感受到仿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2、学习朗诵并运用儿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活动准备1.自制绘本《梦》、音乐

2.水果、蔬菜、小动物等图片若干,自制小屏风。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活动难点运用儿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你们做过梦吗?”“有四位小客人也爱做梦,让我们一起听听。”

基本部分(1)学习诗歌《梦》,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自制绘本《梦》,理解诗歌内容。

第一幅图:师:这是谁?小草在干什么?小草爱做梦,她梦到了什么呢?小草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

小结: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第二幅图:师:小花爱做梦,它梦到了什么?小花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呢?

小结: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第三幅图:师:白云爱做梦,它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

小结: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

第四幅图:师:小朋友爱做梦,她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

小结:(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2)回顾诗歌内容,帮助记忆。

师:刚才都是谁爱做梦?(出示“第五幅图片”诗歌中的形象全部呈现在一幅画面中)

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呈现完整儿歌的内容。

(3)幼儿欣赏教师朗诵诗歌《梦》。(播放背景音乐)

师:《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

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师: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让我们也用甜甜的、美美的声音来试一试!

4、结束部分伴随音乐进入彩色梦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那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你都喜欢看什么书?你们是怎样看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名人看书的故事。板书《爱护书籍》。

2、齐读课题,谁来说说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那好,我们来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到答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标记下来,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愿意读给同桌听吗?一边读一边标记自然段,读不好的地方互相帮一帮。 3.(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生读师正音)

三、细读感悟 走进文本

1.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3.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4.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

学生如果汇报第一自然段,就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读,说。

师: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那么你从括号里填的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鲁迅小时候很喜欢看书,每天晚上做完功课,就把书拿出来看。这时候,他(总要)(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然后)才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着看。他看书的时候,弟弟可以在桌子旁边一起看,(但)不许动手摸书。

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精心、整整齐齐、放樟脑球”等词语去体会鲁迅的爱书如宝。

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通过动词“擦、补、包”来体会鲁迅爱护书籍的细心和周到。

四、拓展延伸 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体会很多,书籍是人类最宁静和永恒的朋友,是最善解人意和智慧的顾问,谈谈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要学习爱护书籍,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鲁迅一生爱书如命,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珍藏的1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鲁迅一生清贫,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读了这个故事,请大家想一想,以后我们应该怎样看书呢?今后你准备怎么办?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也能同丰富了人的知识。爱读书使鲁迅成为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课余时间请也多找些书来读,体味体味其中的乐趣,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咱们来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总要 然后 小心

爱护书籍 精心 整齐 樟脑

爱如珍宝 擦 补 包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0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远大理想,并要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去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提出的问题,训练说话能力。

3.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合理的想象,发展想象能力。

4.读准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累”的字音;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锣鼓喧天、披红挂绿、凄惨、盼望、留心、积累、天长日久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地理解“锣鼓喧天”等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重点之一,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时,重点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和实现造桥志向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记叙我国科学家事迹的课文,你们还记得有谁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同学们打开书,谁来读一读第11课的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提示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

1.知道茅以升是怎样成为一个桥梁的。

2.读课文,读准“秦淮河”“披红挂绿”“锣鼓喧天”“凄惨”“积累”的字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懂得词语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三点要求自己学习。(用10分至15分的时间)

三、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朗读,先正音读通顺,再讲讲画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并要求学生说明理解词语的方法。同学们互相补充。着重理解下列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在课文里是说,秦淮河两岸聚集了很多人来看龙船比赛。

披红挂绿:披挂上红红绿绿的彩绸。为什么事才这样做?喜庆事。把龙船上披红挂绿,说明人们把龙船比赛当做喜庆事一样看待。

锣鼓喧天:先讲清“喧”是声音大。什么声音?锣鼓声;大到什么程度?喧天,是说河两岸的上空,哪儿都是锣鼓声。人们这样做,说明什么?说明来比赛的人和来观看的人都很兴奋,情绪高涨。

盼望:实心实意地期望、等待。课文中是说谁盼望什么?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儿一样,盼望端午节那天看龙船比赛。

不幸:不好的事,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事。课文里指什么事?指桥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凄惨:凄,形容悲伤难过;惨,悲惨。合起来是凄凉悲惨的意思。课文里是指什么事凄惨?桥塌人亡的事。

默默地:默,不出声。课文里是说茅以升看着断桥时不出声、有心事,也很难过。

结结实实:很结实,课文里指桥坚固,不会倒塌。

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

积累:一点一点地聚集。累,多的意思。

(以上词语的理解,都要让学生先讲意思,说明理解的方法;再放在课文里理解)

四、读全文,注意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茅以升怎样成为一个桥梁的。(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教师:这文章先讲茅以升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龙船比赛,再讲有一年赛龙船桥塌了,茅以升立志学会造桥,最后讲他成为建造桥梁的。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读课文,回忆对第一个思考题的预习;没有预习的同学即时思考。

请几个同学讲讲自己对思考练习两个问题的回答。师生共议。

(一)第一个问题议论要点如下:

1.什么事?要讲清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1—3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热闹(锣鼓喧天)。

3.茅以升听说出事后怎么样?理解“吃了一惊”“非常难过”“仿佛看见”反映了茅以升对这件事的关心。

4.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理解“发呆”,联系“默默地看着”想象:当时茅以升会想些什么?(立志造桥)

(二)第二个问题的议论要点如下:

1.第9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读一句说一句的意思。同时理解词语。

2.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从此以后:“此”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样”用课文里的话讲。“打量”是观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说观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拢,凑在一起。细心收集是说把有关桥的资料不遗漏地收集在一起。

3.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这一段哪几句是写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2、3句)

(2)第4句和第2、3句是什么关系?()这一段前4句话以总——分——总的结构讲了茅以升“立志”以后,实实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

(3)这一段的第5句是讲什么?茅以升在立志后是怎样努力的?“终于”说明他成为建造桥梁的理想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谁能讲讲是怎样具体做的?

二、整体认识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教育内容。

1.读全文,谁来归纳一下茅以升是怎样成为桥梁的?(从小有志气;立志后努力实干)读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教师讲明,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2.既然第9自然段是主要内容,第1—8段有什么关系?

三、课堂练习。

1.给第9自然段分层。讲讲每层的意思与关系。

2.词语填空。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1)商店里有()的商品。

(2)永红交电公司出售()的自行车。

打量观察

(1)今天,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介绍给我们。我()了她一遍,觉得她很健康,像个运动员。

(2)()事物一定要有顺序,抓特点。

3.读一读,比一比,组成词语。

矛()分()旁()

茅()盼()傍()

坐()到()黑()

座()倒()默()

4.用词造句。

留心(什么意思?形容做什么?)

钻研(钻研是对学问、技术说的,要注意词语搭配正确)

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1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词回顾

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

(一)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二)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39;句子说说。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嗓子好没有特别的地方

翻跟头唱歌帮妈妈提水

孝敬父母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我昨晚想着今天要给孩子们上课,也兴奋得睡不着,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梦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脚尖轻轻一滑,大片的草坪绿了,到处的野花都红了,天空也蓝了,蓝得可爱,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手拉着手唱着歌、跳着舞。在一座小屋的烟囱上,结出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完成以下要求:

(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实在不认识的请圈出来。

(3)找出文中的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4)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班读一个小节,看看哪个小组读得。

(2)认生字。同桌互相认生字,看谁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同桌教教他。

(3)强调存在困难的生字。A后鼻音:坪、囱、精、叮、咛B边音:聊

(4)将生字的拼音帽子去掉,再开火车读一读。

(5)将生字宝宝藏到词语中读一读。

铅笔盒烟囱森林聊天精灵雪松草坪

叮咛歌声葱郁彩色苹果拉手脚尖季节

(6)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联系上下文思考。

葱郁:森林里的雪松长得很好,很茂盛。

叮咛:本文指紫葡萄叮嘱、交待。

3、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1)学生再读课文。

(2)请学生概括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3)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我用画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10个要求书写的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同学们互相提醒。

3、老师指导容易出错的生字。

(1)彩字的左上面的部分的写法。

(2)蓝字的上中下部分。

(3)森字三个不同的木字的写法。

(4)“般”字与“船”字的区别。

(5)“灵”字的“彐”部分没有出头。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童谣,读熟悉,读流利。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奋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3、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孩子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重点、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奋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一、音乐渲染,切入主题

1、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三字经》。

2、孩子们,你们真厉害,能背这么长的三字经了。我们都知道,三字经是古代的一种蒙学读本,语言简练,有韵律感。有个作家也采用三字经的形式,三个字三个字一块儿写成了一篇现代三字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神州谣。齐读课题

3、通过展开的动画方式出示中国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字,并放音乐《大中国》)

师:瞧,这是什么?

生:(中国地图)

师:它像什么?

生:(一只大公鸡)

师:对,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请你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叫做——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字体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再次热情的和祖国妈妈打招呼——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课件出示:(“神州”“华夏”)

4、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他名字:神州、九州、华夏、中华

华夏: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又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个礼仪之邦,所以称为神州。全班再次齐读俩词。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1、自由的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读清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检查你们昨晚回家预习的情况。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

4、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5、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6、同学们真了不起,每个字都读准确了。对于汉字宝宝,我们不光要读标准,还要记准确。

老师说过,记住生字有四种好方法。第一、在生活中识字。第二、用换一换的方法,也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第四、联系具体事物识字。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7、学生自由认字。老师随机归纳总结。

8、识字游戏,我来说,你来猜。

小小耳朵有力气,两只耳朵头上立。(耸)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9、重点引导州、川的字形演变。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宝宝里有两兄弟长得很像?对了,它们是“州和川”,老师要变个魔术给大家看,然后请你们来说说它们的意思。

10、生:我猜到了,川原来是河的意思,因为我看见古时候的字就像一条河。师:你真棒!是个善于联想的孩子,说得非常对。那么“州”是什么意思呢?生:„„

师:提示一下大家,三点表示河里有大堆大堆的土。生:我知道了,州就是土地的意思。

师:非常正确。像这样跟他表示的意思在形状上很像的字就是象形字,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生:日、月、火等。

11、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川的第一笔是竖撇、州的三个点,第一个点是段撇,写的上一点。后面是两点,写在中间位置,头朝一个方向。

12、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相信大家对这些字记忆更深刻了,现在再让我们读一读吧。再次集体呈现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再齐读。

三、送字入文,再读一读。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4、小组内开火车读。

四、指导书写

1、在9个要求写的字里面,有两个字比较难写。“民族“二字。

2、首先看到“民“字,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第五笔是斜钩。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3、对照田字格,写族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矢字。

4、书写族字

5、生书写,师巡检,展示。

五、再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读熟悉,尽量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孩子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觉得这些地方美吗?

生:美!

师: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祖国那优美的山川风光。

2、揭示课题:神州谣

二、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

(2)说说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3)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的山川。

(2)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3)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4)结合图片交流识记“奔、涌、长、耸”的特点。“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5)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3、第三小节。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4、第四小节。

(1)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2)观看各民族情谊浓浓、奋发图强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5、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三、拓展延伸。

1、读一读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

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体会华夏子孙团结向上的精神。

四、师总结。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中华民族团结图强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

5、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愿意猜吗?(课件放瀑布的声音)猜出他是谁了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同学们随即达成协议:我们觉得读这篇课文时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那样读起来就更有味了。

思考: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孩子们呢,还有什么理由不放手呢,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出“舞台中心”呢。“退”一步海阔天空,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老师形式上的“退”的结果是学生实质上的“进”。

三、“我们不喜欢巨人”

二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一)》中“读一读:《上天的蚂蚁》”课。当孩子们在表演课文内容之后,发现了问题:“老师,不如把课文中的角色换一换就更好了。”老师:“为什么?”

生:·“我们不喜欢巨人。如果把他换成大象、狮子就好了。”·“巨人,巨人到底有多大呀?我们不知道。兔子看着狮子是巨人。我看到一个故事,蚂蚁和青蛙比赛,蚂蚁说青蛙是巨人。但我们就不觉得青蛙是巨人。”·“对,如果换了大象和蚂蚁,我们就能知道大象其实比蚂蚁大得很多,我们会觉得大象是巨人。”·“我还有意见。如果把课文换成了动物,那样我们读的时候,就能读出动物的语气,读起来很有意思,同学们就更愿意表演了。”

思考:孩子的头脑并不是等待填注的容器,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审美品味和自己的喜好。尊重孩子,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勇于向孩子学习,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之一。

课前我让大家搜集有关瀑布的材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搜集卡,把搜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交流后小结:看,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看台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不想知道我们的课文是怎么写瀑布的?

四、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提醒学生注意(1)标出生字。(2)读书的姿势:头正、身直,手拿书,眼明、心快,口要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用手指给你的同桌看,读给同桌听,提醒同桌要跟着读。

4、指名学生做小老师,帮老师检查生字。

5、生字挑战游戏:挑战其他同学,随便问他关于生字的情况,如:组词、小魔术、结构、写法、造句子等。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背诵,理解诗歌。

1、生字大家学的这么好,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他们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读,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引导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还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读完后小结:刚才做到四个“不”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同学们做的可真棒!能够说到做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三名同学读诗歌)

2、你还愿意听谁读,可以直接告诉他,并说明理由。(推选三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余同学和老师一起端起书来,认真听。)读完后师生评价。如果有缺点,可引导学生,别人的意见你能接受吗?再读一读试试。

3、为了帮大家读好课文,老师还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图片,愿意看吗?(多媒体课件放瀑布图片、录像材料)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现在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4、分小组读课文比赛:各小组可以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读,如:齐读、接读、表演读等,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读一读,练一练,再来比。

5、各小组读课文比赛。

6、师配乐范读:听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忍不住了,让老师也来参加比赛好吗?

7、尝试背诵:还愿意来读吗?让我们在音乐中一起读读课文,能背过的同学可以合上课本,还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看着书来读。

六、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

1、现在让我们来默读课文,默读后回答老师的三个问题。要认真读,读后动脑猜猜老师会提出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不能解答的,引导学生课外再查资料自己解决。)

3、老师的问题:你听到瀑布的声音了吗?看到瀑布的样子了吗?能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说出来吗?

七、交流收获,引导课后再搜集。

学过这篇瀑布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谈。)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水帘挂在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的篇15

1、复习目标:

(1)能读准声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四声及轻声音节。

(2)能背诵《声母表》。熟悉《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3)能按要求在四线格里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2、复习要点及方法:

(1)声母:

A、形近字母:

b—d—p—q:这几个声母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只是半圆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学生最容易混淆。在复习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像个6字bbb,9字反写ppp,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或是b和d对面坐,肚子向左的是b,肚子向右的是d……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用小棒和半圆拼一拼,摆一摆,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n—h、t—f:这两组声母的字形比较像,可以让学生用顺口溜读一读,或是动动手,用手指摆一摆这几个字母的样子。

B、音近字母:我们南京人的语音缺陷: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这几组就要特别加强练习:n—l、z—zh、c—ch、s—sh。

C、顺序:声母按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平舌音,特定声母y、w的顺序排列。我们的教材将翘舌音和平舌音的教学顺序互换位置,是为了先易后难,便于教学。但是在记忆声母表的顺序时,就应给学生指出,翘舌音在前,平舌音在后。

(2)韵母:

韵母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的顺序排列。

形近:ie—ei、iu—ui、un—un

音近:en—eng、in—ing、e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是要整体认读,不用拼读。在帮助学生记忆时,可以告诉学生:第一行跟相关声母相应,第二行和相关单韵母相应,第三行前两个和相关复韵母对应,第四行和鼻韵母响应。这样一组一组来记更容易些。

(4)标调规则:

关于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可以帮学生复习有关的儿歌:见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儿歌背起来小朋友都会背,关键在于运用。在实际运用时,最容易错的就是i、u并列出现的情况。要放在实际的词语环境中让学生反复练习。

(5)拼写规则:

j、q、x、y与u相拼的'规则。很多学生在音节的合成时都知道u上的两点要去掉,反过来,音节的分解时,比如:

ju()—(),有的学生就不知道上的两点要还原了。

关于拼音,我们复习的形式可以有:

1)按顺序默写声母表或填写声母。

2)找出音节中的声母或韵母。

3)分解音节或合成音节。

4)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

5)给音节标声调。

6)在音节中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7)看图选择正确的音节。

8)分别找出声母、韵母、音节。

在复习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把一节复习课死气沉沉,枯燥无味,也不要把复习课搞成题海战术,或是上成练习课,学生疲于应对。我们在课上要结合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在玩中学,在玩中复习和巩固,这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能极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在自主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

3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