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时间: 新华 二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优秀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激趣入题,初读全文.了解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你平时都见过哪些树?

2.你知道树有哪些好处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

5.自由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6.反馈,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挡、咪、汪、低”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低”。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剩下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1.复习巩固。

《树真好》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智慧的散文诗。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了很多很多,谁能用文中的或者是自己的语言把下面的一段话说完整。

“树真好。小鸟________。树真好。它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真好。可以连成片,变成________。这世界将________________!”

2.激情导入。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二、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

1.教师引导。

这篇文章很美很美,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仔细地轻声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美?读了这些句子你产生了什么想法?请随手写下来!(教师提供范例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范读。

2.教师梳理阅读方法。

看看谁是个有心人,发现老师刚才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习的?

3.出示阅读方法。

(1)阅读你所喜欢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2)你觉得句子美在哪里?

(3)再次朗读,读出体会。

(4)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精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4.教师教学中随机引导。

第1自然段:

从“叽叽喳喳”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播放CAI(小鸟欢悦的鸣叫的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AABB式词语可以让人感觉音乐美,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2自然段:

“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学生读、说以后思考:树为什么可以挡大风?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播放CAl)

风是个任性的娃娃,到处横冲直撞。树的作用可真大呀!那茂密的枝叶为我们挡住大风,减少环境污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树的作用,同时本句的语言也很美,你

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中感受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读、评读、齐读。

第6、第7自然段:

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两小节是因为有趣,怎样有趣呢?能说说吗?

是呀,树是小狗、小猫的游戏场,是它们戏耍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的摇篮,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欢乐和温馨。分男女生读读吧!

第10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说以后,教师引导:你从作者把小树苗比作“小宝宝”感觉到什么?

是呀。树是我们童年成长的摇篮。同时给大家带来那么多福音,我们怎能不喜欢它?我们喜欢它,赶紧行动起来植树造林让它们成片成林吧!指导朗读。

第12自然段:

想象那是怎样一个情景?播放音乐让学生慢慢闭上眼放飞想象。指名说。

你们想看看在人们的努力下荒山、低谷变森林的奇迹吗?(播放CAl)

教师激情引导:多可爱的树,多美丽的森林呀!它们为我们带来了那么清新的空气,那么美的家园!树真好,我们的世界因此更美妙!

多好的树,多让人自豪的树,老师也忍不住夸夸它了。

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比读、分小组读、评读、配乐读)。

树真好,世界也因此美妙。让我们自由地轻声朗读全文。

树真好,让我们一起夸夸它,配乐朗读全文。

三、拓展知识,发展语言

1.树是美丽的、朝气蓬勃的,它为人类造福,带来无穷的欢笑。同学们那么喜欢树,在你眼里树还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把你课前收集的信息以及你的理解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你还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或者做个小诗人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指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3.树的作用可真大,让我们再次夸夸它吧。一起朗读课题。

四、主动练习,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3个生字认读。小组内交流如何写好余下的生字。

2.教师范写“热”,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师生评价。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生生互评,充分肯定学生书写的优点。

五、教师小结,启迪升华

1.教师激情小结。

树真好,好在它可以成林,可以独立耸立;好在它可以挡风遮雨;好在可以攀爬依靠。树木细细微微的好,树好在它是个朋友,并且是个给予生活颜色、趣味、声音与休息场地的朋友。

树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与爱护茁壮成长,成片成林,相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世界会更美妙!

2.课后练习。

同学们喜欢这首散文诗,下课以后你们还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句子改编为歌词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

3.在教师的(树真好)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2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

2、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

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好生字,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朗读指导

1、指名读课文。

2、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个人练读。

8、指名读。

9、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组词。

交( )兔( )家( )喊( )

郊( )晚( )逐( )城( )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开心呀。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滩、椰”等9个生字,结合生活经历,借助想象,感受四组词语所呈现的不同地貌和相应的自然风光。(重点)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独体字;积累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结合生活体会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一两个词语;从语言、动作中感受雾、风的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有趣。(重点)

3.认真观察图片,了解图意,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重点)

4.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字。

5.背诵民谣《数九歌》,读懂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6.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说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字典和自己平时积累的容易写错的字的汇总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魔法城堡图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同学们,语文王国是一个丰富多彩、趣味多多的世界。那里有一座语文魔法城堡,里边有很多神秘、有趣的内容。让我们快快走进这座魔法城堡,去探究语文的奥秘吧!

二、多种方法,趣味识字

1.过渡:(课件出示魔法城堡墙上的四幅画:海滩、沙漠、高原、悬崖)同学们,魔法城堡墙上的这四幅画中有一些词语宝贝,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2.学生自由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

3.请小老师领大家读。

4.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5.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幅画,依据学生意见,相机出示有关那里风光的视频。

(1)播放有关海滩风光的视频。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②出示椰树、贝壳的图片及词卡,识记生字“滩、椰、壳”。

(2)播放沙漠风光的视频,请学生观看。

①出示胡杨树图片,认识胡杨树。

②出示骆驼图片,识记生字“漠、骆、驼”。

③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骆驼。

(3)播放有关高原风光的视频。

①出示雪莲、骏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事物。

②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骏”:俊—骏。

(4)展示悬崖、青松、雄鹰的图片。

①出示词语“悬崖”,指名读。

②识记生字。给“悬”“崖”组词。

6.趣味练习,巩固生字。

(1)词语图片对对碰。读词语,把词语贴在相应的图片下。

(2)抽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开火车轮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答。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过渡:(课件出示词典小精灵)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魔法城堡的第二层里,这里住着词典小精灵,它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现在,词典小精灵想要考一考我们,过了这一关,我们才能继续向上探索哟!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题目)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1.指名说一说如何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课件播放查字典查“亏、申、丹”的动画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方法:先看看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然后找到部首所在的页码,数一数这个字除去部首有几画,在相应的笔画下找到这个字,根据这个字后面的页码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字了。

3.出示查字典儿歌,学生一起读一读。

小小字典用处大,我有困难请教它。

先数部首有几画,部首目录找到它。

看清页码去检字,去掉部首查几画。

对照页码找到字,会读懂义乐开花。

4.指导学生查独体字。

(1)课件出示“亏、申、丹”这三个字。

(2)教师指出:“亏、申、丹”这三个字的部首分别为“一、丨、丿”。

5.开展查字竞赛,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表格。

6.同桌互相检查。

7.为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颁发“查字典小能手”奖章。

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1.课件出示下面的词语: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云雾缭liáo绕寒风刺骨ɡǔ鹅é毛大雪电闪雷鸣mínɡ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这些词语。

3.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说一个词语,教师相机点击词语,学生说完自己想象的情景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小组合作,给词语分分类,从中选择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1.课件出示句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雾把大海藏了起来。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juàn,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2.学生先自由读句子,再采用多种方式读句子。

3.引导学生说说句子好在哪里。

4.同桌互说以后,再在小组内说说,明确:这些句子是拟人句,把雾、风当成会说话、会思考的人来写,生动、形象,读起来很有趣。

四、观察想象,训练写话

1.(课件出示写话图片)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一说: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

2.引导学生想象,用恰当的词语形容小老鼠看到猫时的心情(大吃一惊、吓了一跳),体会小老鼠紧张、害怕的心情。

3.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观察图片中猫的面部表情,想象它准备做什么。

4.补充出示故事开头:“一天,小老鼠在电脑边玩耍,玩得正欢,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猫。”请同学们把这段话说完整。

5.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

6.评选“故事大王”。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看看谁讲的故事最生动、有趣。

7.组织写话。把想到的故事写下来,注意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总结:语文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的知识无穷无尽。在魔法城堡里,我们学会了几个生字,在字词句运用中我们还能读词语想象画面,积累了生动、有趣的句子,在写话中进行了写故事的练习。我们的收获是多么丰富啊!我相信这是一次快乐的神奇之旅。

2.拓展:把自己写的小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尝试着修改。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孙悟空图片)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真是令人羡慕。现在,我们走进生字王国,召集一些长得比较像的生字,看看能不能区分开它们,看看我们是否也具有火眼金睛。

二、火眼金睛,巧辨生字

1.第一关:错别字大会诊。(将“展示台”第一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换成错别字,用课件展示出来。)

(1)同桌合作找一找错别字。

(2)大屏幕出示改正后的词语:棉被泼水带领展现散步南瓜

(3)指名读,齐读。

2.第二关:找不同。(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

(1)独立读第二组词语:纸巾低头战士土地今天口令

(2)仔细观察加点字,对比加点字不同的地方。

(3)全班汇报,指名说这些字的不同之处。

(4)齐读词语。

3.第三关:同音字大较量。

(1)读第三组词语:带领穿戴以后已经再见正在

(2)发现加点字的特点:字音相同。

(3)学生质疑,说一说自己区分不开的字。

(4)师生共同想办法区分同音字。

4.第四关:形近字大比较。

(1)出示第四组词语:果园圆心汽水气体心情晴天

(2)指名读。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区分形近字。(区分形旁,歌诀区分识记。)

(4)齐读,加深印象。

三、多种诵读,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教师简单介绍“数九”的含义。

2.学生自由读。

3.多种形式诵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拍手读、齐读。

4.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与儿歌对应的内容。

5.教师简单讲解儿歌内容。

6.练习背诵。

四、自主探究,热爱阅读

1.过渡: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绕口令也是一种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2.课件播放《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分不清是鸭还是霞》里都有哪些事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出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重点读准“麻花鸭”和“五彩霞”。

5.思考交流:“麻花鸭”怎么会游进“五彩霞”,“五彩霞”又怎么会网住“麻花鸭”呢?

6.带着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绕口令。

7.赛读绕口令: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通句子,三要读出喜爱之情,四要读出绕口令的节奏。

五、拓展练习,互动积累

1.背诵《数九歌》。

2.回家教家人朗读绕口令。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裁”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

1.猜谜引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请打一植物名。学生猜。

师:对,是荷花。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齐读诗题)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 (课件出示诗人图像并配上古乐)

2.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一群少女划着船从远处悠然而来。)

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荷叶、荷花、少女、船)

(2)初读古诗。

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引导想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

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

1.听录音感知。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

2.自由练读。

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学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裁。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小组读。

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那请你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

6.全班齐读。

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

1.指导第1、第2句。

(1)指名读诗的第1、第2句。

(2)看课件。

师配乐叙述: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绿罗裙融人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3)引导练读。这么美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朗读第3、第4句。

(1)看课件。

师配乐叙述: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

(2)角色体验。

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恬静啊,如果你是诗人王昌龄,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呢?

(3)指名反复读。引导学生读出欣喜的语气。

(4)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四、“诵莲花’,领悟古诗情趣

1.教师激情叙述。

瞧,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人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此时此刻,难道你不想吟诗助兴吗?

2.指名背。

老师给你们配上古筝曲《出水莲》,谁来和着音乐背诵这首诗?

3.同座背。给你的同座背诵一下,和他一起分享你的体会。

4.集体背。还有谁想试试?有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背诵,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全班大部分同学会站起来集体背诵)

五、“咏莲花”,吸取古诗精粹

补充诗供学生选择自读。

拓展练读:同学们学得很好。古代许多咏莲的作品都脍炙人口。老师从其他地方选编了几首印发给你们,可以自由选读。(全班同学可自读、可同座读、可几个人讨论。)

板书设计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5

教材简析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带给人们的喜悦。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之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秋天的风光。

3.苹果等教具。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下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图画。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初步感受到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去欣赏一幅秋天的图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观察图画,了解图意

(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现在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来亲身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果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果实;在果园旁边是金色的稻田,稻子成熟了;红红的是高粱;天上有一群大雁往南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景物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又使学生感受到秋天发生的变化。]

三、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课文)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图梨笼浪粱燃勤劳

①带拼音读;②去拼音读;③男女生开火车赛读。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过程中,学生通过开火车赛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象。

2.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习读一读,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①教师范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谁使秋天变得这么美丽?(勤劳的人们)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话。

(指名读,多人读。)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3.正是勤劳的人们用汗水换来了这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喜庆。让我们把课文再美美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教学时,我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感悟课文内容,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喜爱秋天、赞美秋天,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读这篇课文,做到声情并茂。]

五、扩展活动

1.通过学习,你认为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学生活动。(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4.展示学生作品,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

[设计意图:这种形式新颖的扩展活动,学生积极投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抒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极好的拓展。]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谈收获)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6

【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基本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并注意间架结构。基本养成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基本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独立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甚、至、蒸、死、继、乎、叨”7个生字,会写“乎”等8个字,联系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甚至”“继续”“叨念”“蒸干”“在乎”等词语,积累“成百上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尝试在老师引导下潜心会文,通过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小男孩的爱鱼之情。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猜古汉字、抢答等游戏活动检查学生的自主识字情况;通过“小鱼卡片识字”游戏、词语再现等活动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练写、同桌互评、修改等活动形式检查学生的规范写字情况。

2、通过组词、用词语说话、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践说理解等活动形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情况。在朗读感悟活动中积累“甚至”“成百上千”等词语。

3、通过创设情境、个性化朗读等活动检查评价学生的朗读及对文本的理解情况。

4、通过课后练习“想想说说”,检查评价学生是否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境导入

1、创设情境,以境引入。

(1)猜字游戏:我们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奥妙无穷,每一个字都经历了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依次出示“鱼”的甲骨文、小篆等字体,展示汉字“鱼”的演变过程。(以“鱼”字的演变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聊小鱼的家:喜欢小鱼吗?在你的印象中小鱼都生活在什么地方?

(3)理解“浅水洼”,进入本课学习。是啊,鱼儿离不开水。可是,你们看,(出示图片)有一些小鱼它们不在大河,也不在大海里,它们跑到了浅水洼里。(板书:浅水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浅水洼里的小鱼,它们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齐读课题。

2、放手试读自主识字。

(1)提出要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文,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明确了本环节的主要学习目标,关注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同位互相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如同位有不会的你就帮帮他,如果同位都会了你就夸夸他。

(2)集中交流重点词语:

A、甚至蒸死(出示“甚”“蒸”,认读;给“蒸”组词。)

B、继续(用“继续”说话练习)

C、叨念(和“念叨”进行对比学习,提醒学生两个词语意思上的相同及读音的不同之处。)

D、在乎(提醒学生“乎”字,单独念一声。组成词语“在乎”要读轻声。

说话练习:生活中谁最在乎你啊?你又最在乎谁啊?

(3)指导“乎”的写法。

A、学生观察,说注意事项。

B、教师范写。

C、学生练写。教师带着红笔给学生画笑脸,并强调写字姿势。

D、同桌互评、修改。

(4)借助词语卡片,开火车、抢读等游戏检查读词语,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2、整体感知。

(1)读句子,巩固字词。(出示带“甚至、蒸干、继续、叨念、在乎”等生字词的重点语句,检查学生读书、识字情况。)

(2)思考:读了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师总结,概括文章大意。

(此环节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思维的碰撞,进一步巩固识字,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三、词句引领读中感悟

1、体会小鱼的危险处境。

(1)抓住“困”字,理解小鱼的险境。

A、出示带“困”的句子,生读。

B、利用板书字典和板书理解“困”字。

C、师总结后,引导在理解中个性化朗读,读出情感。

(2)抓住“蒸”字,感悟小鱼的险境。

A、找出带“蒸干”的句子,生读。理解“吸干、蒸干、干死”。

B、理解“蒸”的含义,深入体会浅水洼里小鱼的险境。

(3)抓住“用不了多久”,体会小鱼的险境。

放音乐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

(4)体会浅水洼里的小鱼之多。理解“甚至”,积累新词“成百上千”。

(5)猜想小鱼此时的心声。

2、感受小男孩的爱心。

(1)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呢?生自由默读2——6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男孩救鱼动作。关注动作,读这段话。(自由读、个性化感受读、齐读等)

(3)交流体会男孩在乎每一条鱼。读句子理解“叨念”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4)体会小男孩的爱心。这是一位怎样的小男孩,说话练习。

(5)配乐感情朗读。

(此环节抓住描写小男孩动作的词及男孩的“叨念”,引导学生在体会中反复朗读,将自己融进文本,融进人物,读出味道,读出情感。)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如果生活中你遇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又会怎样做呢?和同学交流交流。

2、做课后练习“想想说说”。

你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我说:

你说: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我说:

(通过练习说话,检查学生是否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7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借插图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感受按时间顺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尊严别人的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课文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39;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光荣之家、车轮、轮船、星期、日期、第一名、班主任、公式、郑州。

3、读句子识字。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狮了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是万兽之王了!”

4、固识字: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效果。

5、写字指导:重点指导“之”,点不宜太大,捺要写平,“第”竹字头要写小些。“轮”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

三、初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之轮期第任惯式眯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别人。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读课文,与学习伙伴交流体会。

二、朗读感悟。

1、出示图片:狮子在开头结尾分别宣布了两个决定,读一读狮子说的话,看看两个决定有什么联系。

2、学生读后说出:前面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后面却说;“不用再往下轮了”,这是因为他认为小猴子已经做得最好,并且已经得到了动物的拥护。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3、第二、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读一读,体会一下角色的特点,读出语气。

4、朗读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小猴子的话音刚落,大伙立刻欢呼起来。(小猴子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6、如让你当“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四、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袋鼠:跳着走路尊重别人

小猴子:照自已习惯方式日子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过创编《春晓》,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重点:

学习歌谱。

教学难点:

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材分析: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fa,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显得有生气。第二乐句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把情绪推向了____,表现了梅花的坚强性格。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结束在主音上。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梅花》欣赏,(从形状、种类、香味、特性等方面加以介绍)导入新课教学。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如: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梅花》,就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2.教师出示王安石的诗《梅花》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的另一面。

教学要求:通过观看录像和听老师朗诵王安石的诗《梅花》,同学们对梅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梅花》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请举手表示。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复后的结尾不一样。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绽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忽然闻到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学习歌谱。

(1)在学习歌谱前,先复习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击__X。

再学习切分节奏,和老师一起拍击。

(2)学生分组演唱歌谱,教师提示难点。

①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并加以区分不要唱混。

②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3)学生分组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4)全班一起唱歌谱。

4.歌词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出现的难字,指导他们读准多音字“为”。

(3)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5.学唱歌曲。

(1)聆听《梅花》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演唱歌曲,教师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唱歌词。

(4)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第一乐句的“墙”字,虽然作者把它放到了强拍上,强调了这个字的语气,但我们在演唱时不要唱得过强。反复后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梅花的香味永远都飘散不掉。

7.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8.听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体创编《春晓》

1.聆听音乐《春晓》。

2.全体同学一起视唱曲谱。

3.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中的几个片段旋律排序连成歌曲《春晓》。

4.随小组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5.试着让学生即兴创编歌曲《春晓》。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造。

四、交流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1.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如:陆游的《咏梅》、王冕的《素梅》等。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梅花》这首歌曲,我们从中了解到梅花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性。希望同学们能像梅花那样,立志奋发,做一个坚强的人。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9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识十个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字,注意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人物语言、神态,体会人物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妮妮对奶奶的关心,学会关心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布置学生在家或到商店去看一看风铃,听一听它的声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激趣导入

同学们见过风铃吗?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好听吗?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有这么一串风铃,会把它挂在哪里?有一个叫妮妮的孩子也有一串风铃,她会把它挂在哪里呢?

二、初读课文,初略了解课文内容

1、先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汉字的音,边读边画

出生字、词语。

2、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师归纳,并指导归纳。

——买来一串——送给妮妮,要把紫风铃挂在妮妮的床头,可妮妮把紫风铃挂在—

——,让风铃陪着奶奶,奶奶不再—-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拼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边音、翘舌音、后鼻韵母的字的读音。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在小组内交流记字方法,抽生汇报。

3、你能给生字组词吗?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醒提醒同学们,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示范写,讲要点。

5、生抄写,师巡视。

五、作业布置与指导

1、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出示风铃.孩子们都见过风铃,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我们来听一听,好听吗?有一个叫妮妮的孩子也有一串风铃,她会把它挂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紫色的风铃》。

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认识吗?

出示生字测读。(抽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读词,选择你喜欢的词造句。(抽读、齐读)

愣住照耀皱纹布满舒展寂寞

读中体会,品味感情

孩子们对字词的掌握真好,课文读得好不好呢?老师要请孩子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抽生评,正音)

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买来一串——送给妮妮,要把紫风铃挂在妮妮的床头,可妮妮把紫风铃挂在——,让风铃陪着奶奶,奶奶不再—-

孩子们,你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把有关句子读一读(抽学生汇报)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再读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交流。通过组内交流和感情朗读,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理解词语。采用换词法、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上下文、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重在感悟。

愣住:呆住了,没想到。(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愣住半天回不过神的样子)

布满:散布、分布。

皱纹:(奶奶)脸上因收缩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

寂寞:清净、孤独。

②理解句子。

⑴妮妮为什么不把紫风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而要挂在奶奶的床前呢?

(因为紫风铃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很好听,可以陪着奶奶,让奶奶不寂寞。妮妮很爱她的奶奶。)

(妮妮这种做法可看出她是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⑵同学们,还有什么办法让奶奶不寂寞呢?

(利用空余时间陪奶奶聊聊天;给奶奶讲故事;暖和的天气里用轮椅推着奶奶去公园玩一玩,到处看一看;和奶奶一起玩折纸游戏……)

⑶看来,同学们和妮妮一样都是懂得尊敬老人的孩子,所以最后紫风铃轻轻地唱起歌儿:“丁冬—丁冬—丁丁冬……”同学们想一想紫风铃在唱什么呢?

(妮妮真乖;妮妮做得对;妮妮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妮妮真是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紫风铃的声音好听吗?我们来听一听。你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抽学生回答)

课文中也有两句描写风铃声音的句子,我们来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小黑板出示并对比读描写风铃声音的两句话:

风儿一吹,紫风铃“丁丁—冬冬”,声音真好听。-

一阵微风拂来,紫风铃轻轻地唱:“丁冬—丁冬—丁丁冬……”

自读后抽读。这两句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对事物实实在在的描写和拟人化描写的异同。

(第一句是单指风铃的声音;第二句是包含着风铃在唱歌夸妮妮的意思)

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四、五自然段,体会体会风铃对妮妮的赞美吧!

孩子们表现真不错。请你们在小组内自由读一读课文,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读正确、读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边读边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6、抽学生汇报: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或觉得自己读得最有感情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一听?

(先小组内练习读,要求人人动口,再自愿在全班读,读后评议。)

二、你喜欢妮妮吗?为什么?

交流:在家里,你是怎样对待长辈的?今后会怎么做?

三、拓展迁移,升华感情

妮妮是个关心长辈的好孩子,咱们班的同学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尊敬、关心长辈从古至今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谁能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尊敬长辈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积累与运用。

孩子们,这个故事实在写得太美了!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请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写在课文后面的横线上。

抽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词、句。你能用积累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五、总结。

孩子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好极了,希望你们说到做到,做一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或把你这节课懂得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同学背诵古诗)古诗为俺们出现出美的意境,让俺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俺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同学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效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同学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俺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同学,在感受画面后,启发考虑,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身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同学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同学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同学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同学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

(同学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同学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同学认读。

2、同学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同学评价。

4、同学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同学展示的机会,体验胜利的快乐,促进同学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同学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同学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同学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同学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身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同学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同学自学,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同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同学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同学评点。

4、同学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同学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同学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同学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同学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协助同学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俺会填”,引导同学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身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效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伴教锦囊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示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绩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1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诗歌特点和儿童情感的特点,采用“寻找春天——欣赏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的教学思路。首先以“寻春启示”为导入,激起寻找春天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初步读文,从整体欣赏春天的美;然后在不断的品读中引导孩子们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着的喜悦之情,感悟春天的美丽,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在拓展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让课堂无限延伸,让孩子们在课后还能去寻找春的消息。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3、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摇绿、漂白等重点词语,感受春的美好及孩子们的喜悦之情。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孩子们看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寻春启示

我们听说过寻人启示,寻物启示,你听说过寻春启示吗?(出示寻春启示)

寻春启示

春姑娘,在冬爷爷走后悄悄来到人间,身穿花衣服,走到哪,哪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你看见春姑娘了吗?如果有她的消息,马上与我联系。谢谢。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上我的忙,你有春的消息吗?(学生试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感谢同学们给我带来这么多春的消息,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诗中继续寻找《春的消息》。(齐读课题)

二、欣赏春天—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小节收到了春的消息,用笔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画)同学们找到这么多春的消息,嫩绿的枝条、青青的小草、鲜艳的花朵、美丽的蝴蝶、清澈的溪水、雪白的鸭子,看来,春天真的已经来到,风,摇绿了树的枝条……(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跟随教师读)

三、感受春天—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中理解“摇绿”、“漂白”用词的精妙,感受春天的美。

指导朗读:春风春水,绿树白鸭,多么美丽的春景啊!这是我们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啊!

第二小节:

这么美的春天,想不想出去玩?那就让我们换上春装,出发吧!(投影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边读边悟。)

飞过树林,飞上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孩子们在树林里、山冈上跑得多欢哪,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吧!

第三、四、五小节: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孩子们到底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第六小节:

在学生谈体会时,引导学生抓住“牵引”“爱怜”体会对蝴蝶的喜爱之情。

指导朗读:带着对蝴蝶的爱读一读这一小节。

第七小节:

指导学生谈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禁不住”、“雀跃”体会孩子的快乐心情。

指导朗读:那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第八小节:

春天的田野,到处充满春的气息,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看,孩子们又在干什么?(读第五小节)

在春天的田野上玩,多有趣啊!谁能将这三小节美美地读一遍,让我们也来分享孩子的快乐!

第九小节:

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看来,你们都是用心在读书,用心去感受,才会有这么深刻的体验!是啊!畅游在春的原野,看蝴蝶飞舞、雏菊绽放、枝头吐绿,听溪流歌唱,和它奔跑,多惬意啊!就连走累了,也是一种享受,(投影出示,学生读)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从这个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许多春天的消息)

四、赞美春天—拓展延伸

我知道同学们课下收到了很多春的消息,那么,拿出笔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吧,可以写一段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学生书写)

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总:是啊!走进春天,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春天就是如此美丽。

五、作业

1、继续寻找春的消息,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情,朗读全文。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脑袋塘捕”等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两、就、肚皮”等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角色头饰,课件,青蛙生长视频。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瞪大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人的名字,名字叫——妈妈。(板书:妈妈)

读妈妈,注意叠词第二个字音读轻声

像这样的词,你还能说说有哪些?(爸爸妹妹哥哥)

2、可是有一天,妈妈找不到了,我们要去找妈妈。(板书:找)

可是不是我们去找妈妈,而是它——小蝌蚪。(完成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读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是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小身板坐直。

三、借助学习单,学习生字

这一课要认识的生字写在学习单上了,拿出学习单,自己读读。

小组合作认读,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点赞。

池塘脑袋捕食阿姨乌龟披着鼓着

黑灰色迎上去追上去宽嘴巴头顶上

交流检查:

披着鼓着——轻声

鼓着做动作,手握拳头,高于平面

头顶上鼓着——怎么做动作

迎追——都是什么旁?什么结构?什么叫迎上去》什么叫追上去?

四、学习课文,想想小蝌蚪和青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填写学习单

1、()塘里有一群小蝌蚪,()的脑袋,黑()色的身子,甩着()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

鼓着一对()眼睛。

3、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先后遇到了鲤()阿姨和()龟。

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和谁?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七、指导写“孩”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4

活动目标:

1.能较合理的想象,分析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学生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画大象引出本次活动内容。(画个大圆做身子,画个小圆做脑袋,画两根粗的树干做大腿,画一根长的树干做鼻子,画两张树叶做耳朵,画两根尖尖的树枝做牙齿,最后画上尾巴。)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学生边听边猜边议曹冲称象的方法

1、讲故事,从开头至“我有办法。”

问题:“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2、教师继续讲故事至“在船帮上齐水面上画一道记号。”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在船帮齐水面的地方画一道记号?曹冲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头一担一担地挑下来。”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往船上倒石头?”

4、教师讲故事至结尾。

(1)讨论:“为什么说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给故事取题目。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延伸活动: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智慧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学生园的楼梯上也有图片,其实在学生园还有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叫你爸爸妈妈讲给你听听。你们还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讲讲你自己的聪明故事,好吗?

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走廊、楼梯都张贴了我们老师自己画的民间故事连环画,加深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曹冲称象》这是个智力故事,在设计的时候困惑很多,因为问题很难提炼,称象的方法怎样才能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但在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马上就回答出来了,所以就没有了猜测的机会。整节课用时较短,而且我只用了视频,在分段理解故事时还是用PPT比较好,最后完整欣赏时用视频。虽然课堂效果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选材——设计——试教中自己获得宝贵的经验。

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篇15

《玲玲的画》一课,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同学一读便明了。那如何让语文课充溢浓浓的语文味呢?文章的语言训练点挖在何处呢?我怎么才干站在语文这块基石上,让同学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呢?在多次试教、修改后,最终将目光聚焦于生字词语,通过动作演示、换词理解等手段活化语言,抓住关键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再现情景,在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收获,亦有遗憾。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和“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同学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置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同学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同学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和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同学先自身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同学把他们的各局部写紧凑些。

3、同学练写。

4、把同学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同学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同学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方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同学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小朋友。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同学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同学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缺乏?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同学大胆地、充沛地说。

2、假如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