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写教案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自信心。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二年级数学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二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教师: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
(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lkg等)。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斤、公斤、两等。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究讨论,获得方法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教师板书:克(g)。
教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教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
板书:一枚2分硬币重1克。
(2)掂一掂,感知1克。
教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交流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对比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1克的?
教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认识天平
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 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教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大家都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3.认识千克
(1)认识千克。
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
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
教师板书:千克(kg)。
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教师:对,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教师:老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
学生1:1000克。
学生2:1千克。
教师:很正确!现在,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2袋盐,请大家先拿起其中一袋,掂一掂。
教师:再将这2袋盐都放在同一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很好!再闭上眼睛,掂一掂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
教师:看看藏在物品里的标签,谁找得最准?
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吗?
教师:现在请大家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1克重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教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盘秤的刻度盘。
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盘秤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教师(用课件演示放入1千克装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如果指针指着5呢?
教师:很好,仔细观察盘秤的刻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有多种表述,只要合理即可,重在使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以1千克为标准去量。
教师用课件出示弹簧秤。
教师:这是弹簧秤,看看弹簧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1 0
教师:谁能说出现在称的西红柿有多重?有几个?
教师: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用课件出示体重秤。
教师:看看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站上之后,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的刻度处。
教师:这名学生有多重?当指针指在20和25这两个数之间时,就要从20开始往后数。指着30呢?
教师:通过对这三种秤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回答,都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1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口答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重150( ) 一个西瓜重6( ) 一个鸡蛋重50( )
一只公鸡重2( ) 一个汉堡重280( ) 一桶油重5( )
一支铅笔约重180( )
2.完成第106页第6题
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3.一抓准
(1)介绍全国劳模——张秉贵。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非常能干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比如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够抓出来,他的手就像一台秤!
(2)明确要求:我们每组都有一篮橘子,一会儿请大家从这个塑料袋里往外抓橘子,不用秤,看看哪组同学取出的橘子最接近1千克。
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通过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第二课时
1、课前让每位同学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
2、调查表
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
1千克(苹果)( )个
1千克(盐)( )袋
2、同学汇报自身是如何进行调查的。
3、动手实践:
师的桌面上陈设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1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物品估计的重量称的重量 1个苹果( )克( )克 ( )克( )克
4、从同学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如课本89页第7题。
5、解决问题
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
教学反思: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
2
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3
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师:你看懂什么?生: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4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生:因为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生: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师: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概念。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做出解释。
3.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平,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平均数”。(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平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平均数了吗?(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平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平均住房面积:城镇24平方米;农村28平方米。
我国平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平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平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平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平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习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平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平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近了平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平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平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平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习的平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平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平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平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的平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平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平吗?
生:公平。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平,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平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平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平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刚学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做。(3+4+2+5+1)÷5=3(根)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
(5)一箱苹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一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 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 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 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 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 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 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 小结: 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1. 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坚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教学难点: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
(-)铺垫孕伏1.复习热身
89-62,59-5,43-23,49-45
2.学生练习展示,改错并说明理由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
(l)出示例2。让我们再来看看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多少票吧。教师出示北京的图片,板书“56票”;出示巴黎的图片,板书“18票”。
怎样求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6-18=。你们会计算“56-18”吗?学生先独立试做。想一想:这里个位上6减8不够减,我们该怎么办呢?
(2)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论怎样从56根小棒中
减去18根?
引导学生明确:
①56根小棒中有6根单根的,减去8不够减,可以把5捆小棒
中的任意一捆打开,从10根中拿出8根,把剩下的2根与原有的6
根放在一起,共剩下8根单根,从整捆的小棒中拿出1捆,还剩下3
捆零8根,所以56减18等于38.
②打开一个整捆的,成为10根单根的,把原有的6根和10根合
在一起,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个整捆的,还剩下3捆零8根,所以,56减18等于38.
(3)竖式的写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想一想,56-18该怎样列竖式呢?
这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着列竖式,然后展示几个学生的竖式,改错,纠正,最后老师展示正确的竖式排法。
教师明确:打开的1捆小棒变成了10根,就是把1个十变成了10个
一,在竖式中就是从十位里借出了1个十变成了个位上的10个一,
借过来的10个一要和个位上原有的数加在一起算,为了不忘记从十位上退了1,坚式计算时,要在被减数十位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4)变式50-18
主要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为了让学生练习各位为0的数字的退位减法,展示学生习作并请学生改错纠正。
(5)比较58-22和56-18的异同。
这部分是对上节课和这节课所学知识的起一个连接与递进的作用。并得出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2.反馈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19页“做一做”。学生练习展示,集体纠错。
想一想: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要算十几减几?
引导学生得出: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要算17减9。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订正得数.
3.改错。教科书第21页的第6题。
(1)学生逐题进行判断改错。
(2)集体订正。
通过星星后面的数的计算来巩固退位减法的算法,让学生们自由举手发言,活跃课堂气氛。
5.总结法则.
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
(l)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
(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20各数的&39;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1)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3=1313+2=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图3。
师:现在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号表示加上,现在箭号向上就表示拿走。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师:怎样计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图4。先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后集体反馈。
生1:现在又拿走了2块,拿只剩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10。
生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观察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交流
②集体反馈
引导学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计算时都是先进行个位的计算然后在加上10。
5.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蓝灵鼠解决了它搭积木问题,列出了算式而且找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三、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算得?
(1)应该先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一组的算式想想它们的联系。
(因为16可以分成10和6,从16里去掉6就剩下10,去掉了10就剩下了6,所以16-6=10,16-10=6。)
(2)出示:l7一3=19-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这两题的?
生1:17-3,我是这样算的,17可以分成10和7,7先减3等于4,再加上10就等于14。
生2:19-5我也是先用9减去5等于4,再加上10等于14。
(3)找规律。
师:比较17-3=和19-5=这两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多2,减数也多2,而差不变。现在阶段不能要求学生表述清楚,教师只要他们能体会到算式中各个数的变化即可。)
四、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课本第9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看图写算式。投影出示练一练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这两题都是一题多解:
第一幅可以列式:10+6=16、16-6=10或16-10=6。
第二幅图可以列式:12+5=17、17-5=12或17-12=5
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说说自己算式表示的含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提问个别同学。
3.照小猪的样子说算式。(练一练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所说的三个算式,弄清图意。
(2)请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说说你相到的算式,并由小组长记录。
(3)小组交流反馈。
4.口算比赛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也可以请做错的同学再来说说怎么算。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数的方法进行计算)你还有什么想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8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什么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什么样的应用题,该怎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什么?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什么?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什么?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第一步该算什么.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什么.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方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幼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学情分析】
以前学生接触到的都是一个问题的应用题,这节课学生主要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小明写了12个字,小红比小明多写了8个字,小红写了多少个字?
2.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小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属性问题?
1.展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1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第32页做一做。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总结评价,汇报提升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透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辆车需要3个轮子,2辆车呢?3辆—9辆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诀。
二、数一数
请同学们独立地数出轮子分别用了多少个?边数边填表。
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数的。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里的数个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个3;第二格表示2个3......第九格表示9个3。
三、摆一摆
请同学用小棒摆三角形。摆个三角形,试着列一道算式,编出一句口诀。
学生完成边摆边数边说的活动。
说一说。
指名汇报。
教师及时板书:1个3;1×3=3;一三得三。
2个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诀读一遍,检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对了。
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讨论: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呢?与你的伙伴说一说。
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记一记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
老师与同学对口令记口令。
任意两组“开火车”记口诀。
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就可以得到老师的金牌。
游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九()一三()
二三()三三()
三六()三三()
四、练习
填空。
6×2=(),读作()乘()等于()。表示()个()相加。
7个3相加是(),再加1歌是()。
3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9×3=(),3×9=(),用的口诀都是()。
连线
2×4;4+4+4;3×5;3个3。
2×3;4个2;6×3;5个3相加。
5×5;3×2;2×3;3个6。
3×4;五五二十五;3×3;3+3。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1
课题 | 小数乘法的意义 | 内容 | P38--39 | 课型 | 新授 |
教学目标 |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 ||||
重点 |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 难点 |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 关键 | 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
教学准备 | 教师 | 小黑板 | |||
学生 | 练习本 | ||||
环节时间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复案 | ||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巩固概念 1.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2.买2把尺子需要多少钱? 3.计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铅笔0.2元,效力买了6支送给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远? 四、概括总结 五、检测 0.5×3 6×0.02 0.03×1000 | 同学们,你们有过到商店买东西的经历吗?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卖些什么? 1.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学生观察并汇报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你能试着列出算式吗? 5.探究0.2×4=? (1)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全班交流。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画图的方法 6.引导提问 问:这几种解决问题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个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积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纸表示出刚才的计算过程吗? 1.学生试做。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4.提醒算得数时,可把乘法转化成连加法或画图。 1.学生独立完成。 2.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1.让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即每幅图表示的意思。 2.学生独立涂一涂,得出结果。 3.同学之间交流。 结合练习中的第5题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 | “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以直接提出。 通过四种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涂色。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想一想:0.01×1000=? | ||
板书设计 | 小数乘法的意义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画图的方法 |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2
《克和千克》: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称一称
教学内容:课本第87~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3
一、教学内容:P75~76
二、教学目标:
1、巩固连及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2、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
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完成连加练习
(二)指导练习
1、完成P75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2、指导学生完成P75练习题2
(1)第1小题可能用下面两种估算方法,尽管得数有所差别,但都应视为正确做法。
(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出结果说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练习题3
4、完成练习题4
5、完成练习题5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业:
课本P76中的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 计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
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形的运动
(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
(1)出示: 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
(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
(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三)联系生活,完善认知。
1. 出示:
2.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3.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平移和对称现象,发现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之处,沟通其与对称之间的联系,最后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沟通图形的变换与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的关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你们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现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现象,还有的找到了旋转现象,以你们记录的第一条为准做一项调查。
(一)收集整理数据
可以怎样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举手、画正字等)
(二)记录分析数据
1.根据上面调查的结果设计统计表,记录数据。
现象 对称 平移 旋转 人数
2.分析数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过这次调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统计本班学生在生活中找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一方面复习巩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巩固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2.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巩固复移、旋转现象。
3.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巩固数据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以及整理分析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的运动与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2.小小设计师(机动)。
要求:
①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基本图形。
②根据你画的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③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④集体交流,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说说设计过程。(实物投影)
设计意图:复习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在交流收获中自我评价。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创造美丽的图案,在创造中感受图形的变换之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