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二教案 >

高二设计教案

时间: 新华 高二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包括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高二设计教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二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设计教案篇1

1.2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物质概念的定义。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能力方面

⑴哲学抽象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听取教师讲解和议论等途径,学习哲学理论对事例分析的方法,从而体会怎样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思维。

⑵综合分析能力:要使学生通过上述途径,学习怎样进行分析又怎样进行综合的方法,体会怎样去理解一个哲学结论。

觉悟方面

结合生产方式客观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使学生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形式,能客观地进行分析,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难点 

⑴哲学上物质的概念。

⑵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是客观的。

教学方法

1.对教学重点涉及的基本观点采用的方法进行叙述。

2.对教学难点 中第二个问题,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3.谈话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懂得了自然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即自然界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总结,设悬念。)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客观的。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它们的变化与发展是无意识的、完全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发展和变化。而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也是客观的,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那么,人类社会究竟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还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为什么是客观的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框题。

讲授新课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引导学生粗读第一节第二框题,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这一框题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用自己的语言编出要点。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谈话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下列教学: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同点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0页第1自然段,由学生自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同点。老师质疑。)

(2)错误理解社会存在的几种观点

为什么说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客观的呢?

(学生阅读第10页第3自然段回答后,教师指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从社会产生过程来看,为什么说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回忆学过的历史知识——人类社会的起源。提炼出哲理,教师归纳。)

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人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为自然界的演进注入了新的因素,促成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这个问题是教学重点。因为它对于说明社会的客观物质性最为紧要,同时,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讲解时抓住三点:第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第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第三,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和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提问: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结合阅读课文第11页第3自然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l)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

第二,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变化发展。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是客观的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人们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和发展生产力呢?为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11页最后3个自然段后回答,教师归纳。)

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诸多客观因索决定的。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原有生产力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提高一步。因而受到每一阶段生产力水平、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另外,每一代人创造新的生产力时,还必须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多媒体显示生产力的客观性图表:

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从古到今,劳动工具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是怎样的?(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②它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盲目发展生产)

(3)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页第2、3、4自然段:生产关系能否由人的主观意志随意地选择?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决定。

多媒体显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

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

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

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

(引导学生阅读第l2页第3、4自然段,联系历史知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发表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马克思这段语录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列图示。

多媒体显示:

__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总之,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更,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因此,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教师设疑:既然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状况来客观地决定,不能由人主观随意地选择,那么,为什么又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

(1)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根本原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客观的,不仅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而且生产关系的变更也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生产力的水平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状况要求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但是,生产关系是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为各阶级共同认可。不同的阶级,集团按照本阶级、集团的利益,主观上总是希望生产关系能符合自己的要求,所以他们在主观上就要选择生产关系。中国从1840年以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都试图选择一种社会制度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当然,无产阶级也在探索,在选择。

(3)主观选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主观愿望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是否符合本国所处的内外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自觉地认识、掌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国情及世界环境,认定中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而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历程,同样是客观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成功,这只是体现了主观选择的科学性,体现了主观选择与历史发展客观性的统一,绝不意味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变化发展一样,也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总之,社会的产生、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所以说,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客观的。

4.世界是物质的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讲过的有关内容,教师归纳。)

(1)世界不是神创的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也无所谓神的创造作用,世界不是神创的。

(2)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哲学上关于物质的概念         

多媒体显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的客观实在。

物质概念是本课教学难点 。因为,一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二是学生还不会从物质和意识关系中去规定物质的定义,但由于课程标准对此问题只要求“识记”,所以,老师可作一些浅显的,启发性的讲解:

第一,利用前两框题叙述的内容概括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从而直接引出物质的概念,抓住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进行说明,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范畴、物质的表现形式,而它们的共同特性是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喜欢不喜欢都在我们的之外独立的存在着,这就叫客观实在。

第二,还要告诉学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客观实在”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也应明确“客观实在”还具有“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特性。

第三,在讲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之后,要引导同学明确,社会生活中,除了意识现象以外,还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物质现象。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终极概念,没有能把它包括在内的属概念,所以,只能说,物质就是客观实在。旧教材把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物质概念进行比较,反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现行教材删去了这个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物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去把握,物质定义就是它的内涵,物质概念的外延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即物质的存在状态,也就是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课堂小结

通过上两框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也无所谓神的创造作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了万事万物的这一共同的根本特性,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叫做物质。因而我们才说,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

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故难全”,这说明                 (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  )

①生产关系②万有引力规律③政治经济学④法律⑤路线、方针、政策⑥阶级利益⑦中共中央文件⑧电场、磁场

a.①④⑦⑧    b.①②⑥⑧    c.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

3.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b.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具体的

c.两者都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d.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而从根本上说决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因素是           (  )

①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④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__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这段话主要说明                  (  )                                                      

a.生产关系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是客观的

d.“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c

高二设计教案篇2

知识目标:

理解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描述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了解其原理和条件。

了解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能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信息解决课内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具备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于基因工程操作实例做到能理解、能介绍,从而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现代先进生物学技术,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贡献,通过把现在所学知识与社会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意义。激起学习的热情和愿望。

教学策略

教材处理

在教材处理上,本节课按照课本知识的编排顺序来进行教学,在过程中通过问题探究和问题情景的创设来合理过渡,并递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探究过程环环相扣,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

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以多媒体演示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创设启发式教学法、知识迁移比较教学等方法。

学法:观察、理论推导、对比学习、总结归纳、课外延伸探究等方法。

媒体选择

(1)用flash软件制作的基因文库建立过程的三维动画

(2)用flash软件制作的PCR技术过程的三维动画

(3)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

高二设计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成一个体系,研究方法类同,有前两节课做基础,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幂的运算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还是就上节课开课提出的问题:若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1×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它的体积应是V=(1.1×103)3cm3。

[师]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生]不是,底数是1.1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我认为应是积的乘方才有道理。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有前两节课的探究经验,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秒。

Ⅱ.导入新课

老师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尝试、归纳。

出示投影片

1.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1)(ab)2=(ab)·(ab)=(a·a)·(b·b)=a()b()

(2)(ab)3=______=_______=a()b()

(3)(ab)n=______=______=a()b()(n是正整数)

2.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述,再用符号语言表达。

3.解决前面提到的正方体体积计算问题。

4.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否进行逆运算呢?请验证你的想法。

5.完成课本P170例3。

学生探究的经过:

1.(1)(ab)2=(ab)·(ab)=(a·a)·(b·b)=a2b2,其中第①步是用乘方的意义;第②步是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③步是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2)、(3)题。

高二设计教案篇4

高一物理备课组共有任课教师9人,其中新教师2人,今年工作计划安排如下几件事情:

1、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落实备课组集体研究、集体备课、评课、交流活动,规定每次备课活动的主题、中心发言人,促进每位教师的进步和备课组的整体发展。

2、备课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料。努力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3、促进新教师的发展:对于才进入定远中学的两位新教师让她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第一次备课组会上让她们与老教师结对,先听老教师的课然后再上自己的班级。同时备课组有经验教师随时推门听她们的课加以指导。

4、关于作业及试卷处理措施:不同层次的班级适量分层布置作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分层后,把握作业的数量和分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练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每章节结束以后组织一次章节测试,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5、关于尖子生的培养:两个重点班物理教学准确研究学情,制定可行的培优计划,要瞄准高考,更大面积培养优生,积蓄力量。

总之,在新的学期里,本备课组全体成员将严格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去做,同时让自己得到发展。

高二设计教案篇5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__》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x单元第x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__,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__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__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__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__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__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x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x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__,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__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

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__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

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高二设计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2、把握写作的基本要领

二、教学过程

(一)高考作文基本要求:

1、卷面

(1)整洁、清晰

(2)字迹规范

(3)字数(不少于800)

(4)题目简洁、醒目

2、结构

(1)一般以5、6段为宜

(2)必须做到开头与结尾照应,或结尾与文题呼应

案例(3)首尾两段除照应外,必须简洁明了,做到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或交代描述清楚、深化主题。

3、内容

(1)积极向上,激浊扬清。

(2)全面深刻,有理有据。

(3)叙述简洁,思路清晰。

(4)见解独特,观点新颖。

4、语言

(1)准确鲜明,连贯得体。

(2)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二)写作基本要领

1、构思

(1)写什么?(审好作文材料)

(2)什么体裁?(确定文体)

(3)怎么写?(选材、组材、技巧运用、结构安排)

①选材:结合作文角度、主旨,恰当选择所需材料(事例)。

②组材:组织所集材料。适当剪裁——决定取舍与详略。

注:因活动过程的内容很多,书写时不要受篇幅局限,可根据实际向后顺延若干页。

高二设计教案篇7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21单元的主要话题是“身势语”。身势语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为阅读课,通过一篇介绍性文章讲述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身势语的异同。教材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符合当今世界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趋势,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克服文化冲突,加强文化沟通与合作,从而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2、教材目标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节课的教材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知识教学点):

学习新词语、新句型,扩大语言积累。

了解身势语在世界不同国家所表达的意义并学会使用。

2).能力目标(能力训练点):

a.正确、全面、深刻理解课文信息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略读、跳读和查读的技巧。

b.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价值观(德育渗透点):通过本单元学习,教育学生尊重异国文化,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增强跨文化的意识。

3、教材重点与难点

1)、重点:A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掌握一定数量的身势语。

B.学会略读,跳读,查读的基本阅读技能.,培养语感。

2)、难点:A.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B.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刻理解文章。

C.正确使用身势语。

4、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及对策

学生经过了几年的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但由于我授课班级为文科平行班级,学生的词汇量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相当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首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目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为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采用的策略是通过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要求学生打好语言基础,通过任务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

说教法

1、教法的选择

依据教育心理学:“开发右脑能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情绪反应。协调开发左右脑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学好英语。

2、教具的选择

在教学中我使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文字图片编辑功能,有很强的实用性,加大了教学的课堂容量.而且使英语教学大信息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原则得到更好的体现。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说学法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采用分类记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们增强了合作意识。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流活动,使自身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并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我运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时间,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能够使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培养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进入本单元的话题。

(二)略读

让学生快速的读文章,找到每个段的中心句,并且分析文章大致可以分几段

活动形式:

个人活动:快速阅读课文,查找信息,回答问题

小组活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文章大意

(三)查读

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并完成表格,巩固练习

活动形式:

师生互动: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个人活动:仔细阅读课文,并且分析文章,回答问题

小组活动:学生共同讨论,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

(四)小组活动

学生经过研究学习,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不同的任务,并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小组A:查找关于肢体语言的图片,并向大家展示

小组B:对比中美的肢体语言差异,并让同学自己表演出来

小组C:模仿教师播放的幽默短剧,并由组内同学模仿表演出来,注重身势语的表现。

(五)评价过程

学习完本节课,要求学生对自身和同学进行评价

1,自我评价

1)Icanrememberthenewwordsandexpressions.

2)IcantellthedifferencebetweenbodylanguageinChinaandinsomeothercountries,especiallyintheUS.

3)Icanusebodylanguageexactlytoexpressmyself.

4)ThebodylanguagethatI’minterestedinis______.

2,互相评价

1)Thestudentwhoismostactiveinspeaking

2)Thestudentwhoismostactiveinansweringquestions

3)Thestudentwhoismostactiveinperforming

4)Thestudentwhoismostactiveingroupwork

(六)作业

身势语在工作面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在美国,在工作面试中,你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说创新点

1,根据教材的“结构(structure)——功能(function)——任务(task)”特点,抓住“任务”这个基本点,以“结构”为基础,重视“功能”的体现,最终落实在“任务”的完成。

2,突破现行“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模式,形成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师——生”、“生——生”、“生——师”等多维度、多层次的互动模式。

3,引入行为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根据评价依据,自主、合作的学习。

说测评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学到了身势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本节课的基本句型,重点词汇。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但要达到熟练运用,还需要在下一步的学习中继续巩固。

高二设计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和相互交流,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课题。

2.展示目标、检查预习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棱柱的图片,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3)提出问题:请列举身边的棱柱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5)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概括出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6)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7)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4.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

(2)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4)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5)绕直角三角形某一边的几何体一定是圆锥吗?

高二设计教案篇9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39;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活动目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第一位皇帝,一生中做过很多事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小品、讨论的形式,进一步认识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诗称赞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面对迎面而来的千古一帝,你有什么看法?

一、找一找和议一议

首先,我们要把全班同学按你们各自的意愿分成政治家组和暴君组两大组,各大组再分成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小组,分头搜集材料。政治家组的同学,要想尽办法搜集有利于秦始皇的材料,以论证他是个杰出政治家;暴君组的同学则要寻找秦始皇的暴政材料,以论证秦始皇是暴君。

其次,我们要把找到的材料在组内互相交流,并把它们—一制成小卡片。方便我们在讨论课上使用。再推荐胆子大、口才好的三位同学作为组的讨论代表。

二、说一说

你准备好了吗?你想在同学们面前,施展你的口才吗?来吧,参与我们的讨论课,来。

(1)营造环境气氛:请书法好的同学在黑板写上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暴君,教室四周贴几张同学们亲手画的秦始皇漫画像,桌椅摆成两大组面对面坐的形式,讨论代表席摆上政治家暴君字样。

(2)讨论课:选举小主持人,由小主持人主持讨论。大家讨论时要互相尊重,每位代表有三分钟发言时间,同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补充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3)最后有请老师或同学为讨论课做归纳总结,为同学们指明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方法;指出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扬敢于创新,能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论点的同学。

三、写一写

通过对秦始皇的讨论,你学到什么?你能正确认识自己吗?

请你拿起笔来,参照下表,把你对自己生理、心理、社会和理想等方面最感兴趣的话题,以我是……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向同学介绍自己,好吗?

高二设计教案篇10

教政治班教学的我,感觉压力挺大的。为了更好的教学,我对我的教学工作作了以下的安排:

一、指导思想上。

格按照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要求,扎实地按学校的一套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着实落实学校教育的以学生为本。

二、在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安排以下:

1、认真备课:

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做好团体备课,在团体讨论备好课后,自己再写一份教学案,在备课过程中,虚心听取师傅及其他教师的意见,多向他们请教。写自己的上课教学案时,尽量写得详细,这些有利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发挥自如。

对于备好每一节课,我又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备教材。备课前,首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并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真正做到全面透彻地掌握好教材的资料,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认真阅读每一课的新课标,掌握、理解新课标的实质和真谛,从而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

②备学生。备课时,上课前,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及知识层次,要按学生的知识层次性与差异性,以不一样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做到上课时问题提问的准确性。在课堂上,注重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③备教法。认真贯彻学校的以学生为本,从而做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积极去探求适合不一样班级,不一样知识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条件的话,运用多媒体及多种教学手段,充分研究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和启发性。做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④备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教外,还有学生学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前,备课时除了备教案、备教法外,还要备学生的学法,这是课堂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料。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备好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着重注重知识运用本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毕竟,在三维目标当中,过程与方法就是其中一个,可见其重要性了。

⑤写好教学案。长期以来,教师都只写“教案”,只强调教师上课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对于现代来说,以前传统的教学已经全部改变。应加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组织课堂,从而做到在教学工作的优化,从而到达学校优的更优,后进生有所提高的目标,做好培优扶差。写好教学案,尽量去提高课堂的效果。

备好教学案后,将教学案认真贯彻到每一堂教学中去,保证教学目的的实施,自觉、有机地渗透德育,做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等,做到、做好教书育人,上课时要满腔热情,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指导,做到师生互相信任,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贯彻执行学校提倡的“自学、探究、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浓度去自学,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而教师从旁引导、点拨,做到教与练的结合,做到当堂的资料,当堂练习检测,进一步巩固知识,真正做到堂堂清,周周周清,月月清。

3、做好课后的反思工作。

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写好教学后的反思,总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的,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北朝鲜善的,有哪些地方有待改善的。做到在反思当中去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以便于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学骨干教师。

4、完善自身学习

继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好现代化教学手段,认真研究教学业务,学习教学资料专业杂志,及时了解教研教改动态,自觉撰写教学论文、提高教学水平和本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做个合格的二十一世纪的新教师。

高二设计教案篇11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自学辅导与发现探究法”。力求体现知识结构完整、知识理解完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探索问题、动手试验、发现规律、做出归纳。让学生直接参加课堂活动,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具体说明如下:

(1)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

本节课开始,让同学们自己思考问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四种,如果这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判定它们全等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展开讨论,初步形成意见,然后由教师答疑。这样促进了学生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2)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公理的多层次理解;二是综合练习的多层次变化。

公理的多层次理解包括:明确公理的条件及结论;公理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理解及掌握;公理的作用。这里特别强调三个方面:1、特殊三角形的特殊性;2、归纳总结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综合练习的多层次变化:首先给出直接应用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然后给出变式题目;最后给出综合应用题目。这里注意两点:一是给出题目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按教材的形式严格书写。二是给出的综合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法建议:

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

本节课开始,让同学们自己思考问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四种,如果这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判定它们全等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展开讨论,初步形成意见,然后由教师答疑。这样促进了学生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2)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公理的多层次理解;二是综合练习的多层次变化。

公理的多层次理解包括:明确公理的条件及结论;公理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理解及掌握;公理的作用。这里特别强调三个方面:1、特殊三角形的特殊性;2、归纳总结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综合练习的.多层次变化:首先给出直接应用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然后给出变式题目;最后给出综合应用题目。

这里注意两点:

一是给出题目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按教材的形式严格书写。

二是给出的综合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高二设计教案篇12

1.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程序框图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作用,掌握各种程序框和流程线的画法与功能,理解程序框图中的顺序结构,会用顺序结构表示算法.难点是理解程序框图的作用及用顺序结构表示算法.

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

(1)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几点注意事项,见讲1;

(2)掌握应用顺序结构表示算法的步骤,见讲2.

3.本节课的易错点

对程序框图的理解有误致错,如讲1.

课下能力提升(二)

[学业水平达标练]

题组1程序框图

1.在程序框图中,一个算法步骤到另一个算法步骤的连接用()

A.连接点B.判断框C.流程线D.处理框

解析:选C流程线的意义是流程进行的方向,一个算法步骤到另一个算法步骤表示的是流程进行的方向,而连接点是当一个框图需要分开来画时,在断开处画上连接点.判断框是根据给定条件进行判断,处理框是赋值、计算、数据处理、结果传送,所以A,B,D都不对.故选C.

2.a表示“处理框”,b表示“输入、输出框”,c表示“起止框”,d表示“判断框”,以下四个图形依次为()

A.abcdB.dcabC.bacdD.cbad

答案:D

3.如果输入n=2,那么执行如下算法的结果是()

第一步,输入n.

第二步,n=n+1.

第三步,n=n+2.

第四步,输出n.

A.输出3B.输出4

C.输出5D.程序出错

答案:C

题组2顺序结构

4.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意义是()

A.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面积

B.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

C.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外接圆面积

D.以3,4,5为弦的圆面积

解析:选B由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a+b-c2,知选B.

第4题图第5题图

5.(2016•东营高一检测)给出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若输出的结果为2,则①处的执行框内应填的是()

A.x=2B.b=2

C.x=1D.a=5

解析:选C∵b=2,∴2=a-3,即a=5.∴2x+3=5时,得x=1.

6.写出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运行结果:S=________.

解析:S=log24+42=18.

答案:18

7.已知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周长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算法如下:第一步,令r=10.第二步,计算C=2πr.第三步,输出C.

程序框图如图:

8.已知函数f(x)=x2-3x-2,求f(3)+f(-5)的值,设计一个算法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解:自然语言算法如下:

第一步,求f(3)的值.

第二步,求f(-5)的值.

第三步,将前两步的结果相加,存入y.

第四步,输出y.

程序框图:

[能力提升综合练]

1.程序框图符号“”可用于()

A.输出a=10B.赋值a=10

C.判断a=10D.输入a=1

解析:选B图形符号“”是处理框,它的功能是赋值、计算,不是输出、判断和输入,故选B.

2.(2016•广州高一检测)如图程序框图的运行结果是()

A.52B.32

C.-32D.-1

解析:选C因为a=2,b=4,所以S=ab-ba=24-42=-32,故选C.

3.(2016•广州高一检测)如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已知a1=3,输出的b=7,则a2等于()

A.9B.10

C.11D.12

解析:选C由题意知该算法是计算a1+a22的值.

∴3+a22=7,得a2=11,故选C.

4.(2016•佛山高一检测)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6,则①处执行框应填的是()

A.x=1B.x=2

C.b=1D.b=2

解析:选B若b=6,则a=7,∴x3-1=7,∴x=2.

5.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所表示的算法,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解析:该算法的第1步分别将1,2,3赋值给X,Y,Z,第2步使X取Y的值,即X取值变成2,第3步使Y取X的值,即Y的值也是2,第4步让Z取Y的值,即Z取值也是2,从而第5步输出时,Z的值是2.

答案:2

6.计算图甲中空白部分面积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图乙,则①中应填________.

图甲图乙

解析:图甲空白部分的面积为a2-π16a2,故图乙①中应填S=a2-π16a2.

答案:S=a2-π16a2

7.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根据该图和各小题的条件回答问题.

(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2)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求输出的f(x)的值.

(3)要想使输出的值,求输入的x的值.

解:(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二次函数f(x)=-x2+mx的函数值的问题.

(2)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即f(0)=f(4).

因为f(0)=0,f(4)=-16+4m,

所以-16+4m=0,

所以m=4.

所以f(x)=-x2+4x.

则f(3)=-32+4×3=3,

所以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输出的f(x)的值为3.

(3)因为f(x)=-x2+4x=-(x-2)2+4,

所以当x=2时,f(x)max=4,

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输入的x的值应为2.

8.如图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绘制的程序框图,仔细分析各框内的内容及图框之间的关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框①中x=2的含义是什么?

(2)图框②中y1=ax+b的含义是什么?

(3)图框④中y2=ax+b的含义是什么?

(4)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怎样的问题?

(5)当最终输出的结果是y1=3,y2=-2时,求y=f(x)的解析式.

解:(1)图框①中x=2表示把2赋值给变量x.

(2)图框②中y1=ax+b的含义是:该图框在执行①的前提下,即当x=2时,计算ax+b的值,并把这个值赋给y1.

(3)图框④中y2=ax+b的含义是:该图框在执行③的前提下,即当x=-3时,计算ax+b的值,并把这个值赋给y2.

(4)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函数y=ax+b的函数值的问题,其中输入的是自变量x的值,输出的是对应x的函数值.

(5)y1=3,即2a+b=3.⑤

y2=-2,即-3a+b=-2.⑥

由⑤⑥,得a=1,b=1,

所以f(x)=x+1.

高二设计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教学侧重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课堂预设

1、新课导入:

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

2、研读老王之“苦”:

⑴随机朗读(1~4)自然段;

⑵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

设计说明: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

职业──蹬三轮身体──残疾生活──塌败小屋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3、研读老王之“善”:

⑴默读(5~22)自然段;

⑵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

设计说明: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本文细节的传神之处。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⑴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⑵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⑶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重点应当讨论⑵,从而推敲末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何愧怍?),当不难得出结论,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刚才(课前导入)介绍的`身边的“苦人”呢?

设计说明:联系文本主题及生活实际,根据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讨论,肯定学生的爱心。

6、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高二设计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识别几种细胞器形态

2、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3、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

4、简述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器的形态,功能;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高二设计教案篇15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单元重点单词短语;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句式

过程与方法:阅读为主;增加词汇量;提前预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吸烟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自学】

Fillintheblanksaccordingtothetext(3wordsatmostforeachblank).

Threedifferentwaysto

cigarettes

Become___________addictedtonicotine.

Becomeaddictedthrough_____________.

Becomeaddicted.

Harmfulphysicaleffectsforsmokers

Feelsick,bad-temperedorinpain.

Doterribledamageto.

Itisdifficultforsmokingcouplesto.

Becomebreathlessquicklyanddon’tenjoysport.

thataperson’ssmokingcanhaveonotherpeople

Affectthebreathofnon-smokers.

Otherpeopledislikethesmell.

Adviceonhowtostopsmoking

Prepareyourself.

Adaytoquitandwritedownallthebenefitsyouwillgetfromstoppingsmoking.

Keepremindingyourselfyouareanon-smoker.

Breakthehabit.

Dosomethingelse,insteadofsmokingacigarette.

Relax.

Trysomedeepbreathinganddosome.

Gethelpifyouneedit

Ifyoufeel,talktoadoctororchemist.

.

Justtryagaintostopsmoking.

【问题展示】

Choosethebestansweraccordingtothetext.

1.Whydidthegrandfatherwritethisletter?

A.Tohelpthisgrandsontogiveupsmoking.

B.Togivehisgrandsonsomeadviceonhowtokeepfit.

C.Tosharehisexperienceofsmoking.

D.Totellhisgrandsontofocusonquittingsmoking.

2.InwhatwaydidgranddadtrytopersuadeJames?

A.Byusingscientifictheory.B.Bysharinghisownexperience.

C.Bysharinghissportsactivity.D.Bytellinghimhisfailureinlove.

3.Formthetextwecanlearnthat.

A.youcanonlybecomeaddictedtocigarettesintwodifferentways.

B.smokingmakesnodifferenceinwomenbecomingpregnant.

C.ifyouhavefailedseveraltimestostopsmoking,youshouldfeelashamed.

D.you’dbetternotchooseastressfuldaytoquitsmoking.

【拓展延伸】

I.阅读课文,找出下列短语

1.在青春期______________2.吸烟上瘾______________3.习惯于______________4.断瘾症状____________5.感到烦燥________________6.反反复复___________

7.吸烟的危害_____________8.自动做某事____________9.感到气喘_________

10.被校足球队除名______________11.坚定决心___________12.想要_________

13.伸手去拿香烟______________14.觉得难为情__________15.决定___________

16.对……造成破坏_____________17.出生时的体重______________

18.设法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19.感到绝望_____________

(以下短语阅读课本P20--21)

20.尽管__________________21.气喘吁吁________________22.冒险____________

23.染上某种习惯____________24.使自己习惯于________________

2.Secondly,youbecomeaddictedthroughhab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句中through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相当于_______________

Wemissedtheplanethrough_______________(阻塞holdup)onthehighway.

Thewindowwasbroken______________(由于粗心)。

3.NeitherdidIknowthatmycigarettesmokecouldaffectthehealthofnon-smok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本句中使用了哪种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用法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suchbeautifulviews.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speakatthemeeting.他在会上一句话都没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enhefoundhiswalletwasleftinthecar.

他一下车就意识到钱包落在车里了。

4.I_______________sobecauseIwantyoutoliv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have.

我的确希望你把烟戒掉,因为我希望你能像我这样活得健康长寿。

讲解:

1)助动词do(does,did)放在位于动词原形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Theearth________________aroundthesun.地球的确围绕太阳转。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后确实成功了。

2)“as+adj.+n.+as”结构表示同级比较。注意单数名词的位置

Ican’tbu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tone.我再也没买到比那本书更好的了。

I’veneverse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eis.我从没见过比他更明智的人。

5.decideon/upon+(doing)sth就……作出决定,决定要

例如:

Hehasdecidedonanewc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inallywe________________weshouldfinish.(决定了要完成的工作)

Atlast,he_____________________toBeijingUniversityforfurthereducation.

最终,他决定去北京大学深造。

【课堂检测】

用所给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dueto,beaddictedto,becomeaccustomedto,decideon,

haveabadeffecton,feellike,overandoveragain,insteadof

1.Eatingtoomuchfatourbody.

2.Theheadmasterstressedthatweshouldbepunctual.

3.Hisfailurewaslargelyinexperience.

4.HasMaryadateforthewedding.

5.IthefilmCJ7.

6.Idon’tdoingmyhomeworknow.

7.Shehaslifeinthemountainvillage.

8.Hewentabroadtoearnmoneytospendmoney.

【课下作业】

1.Ithasbeenrevealedthatsomegovernmentleaderstheirauthorityandpositiontogetillegalprofitsforthemselves.

A.employB.takeC.abuseD.overlook

2.Theparentsfelthelplesswhentheyfoundtheirsonhadlovestoriesforlong.

A.addictedB.addictedtoC.addictedhimselfD.beenaddictedto

3.—Theyarequiet,aren’tthey?

—Yes.Theyareaccustomedatmeals.

A.totalkB.tonottalkC.totalkingD.tonottalking

4.TheUSgovernmentthreatenedthatitwouldallitsinvestmentfromthatcountryifthecountrydidn’treducethecustomduties.

A.takeB.moveC.withdrawD.draw

5.Theheatingsystemherehasantemperaturecontrol.

A.automobileB.autonomyC.autumnD.automatic

6.Hedecidedtothejobafterhequarreledwiththemanager.

A.stopB.blockC.looseD.quit

7.Thenewappointmentofourpresidentfromtheverybeginningofnextsemester.

A.takeseffectB.takespartC.takesplaceD.takesturns

8.Competition,theybelievethenationalcharacterratherthanweakenit.

A.causesB.leadsC.strengthensD.widen

9.IwassoangrythatIfeltlikesomethingathim.

A.throwingB.tothrowC.throwD.threw

10.Theprisonersbecameintheirattemptstoescape.

A.desertedB.aloneC.desperateD.lonely

11.Hewasofhavingaskedsuchasillyquestion.

A.sorryB.ashamedC.guiltyD.miserable

12.Youshouldbeofyourbehavior.

A.shameful;ashamedB.ashamed;shamefulC.guilty;shamefulD.sorry;shameful

13.Thisaccidentwashiscarelessdriving.

A.duetoB.thankstoC.becauseofD.soasto

14.—HowdoyoufindQingDao,Mary?

—It’sbeautifulseasidecity.Ihaveitformynextholiday.

A.decidedonB.triedonC.takenonD.carriedon

15.TheGreatWallis____touristattractionthatmillionsofpeoplepourineveyryear.A.asawell-knownB.asuchwell-knownC.sowell-knownaD.suchwell-knowna

1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