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二教案 >

人教版高二教案

时间: 新华 高二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有序、连贯。优秀的人教版高二教案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案 导语

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向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那是他生命里__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__终抛弃自杀的念头?

(是生命的呼唤,是屠格涅夫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作者

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

(一)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

文章的__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

明确:度日

分别探讨了哪几类人?他们是怎样度日的?

坏日子消磨光阴

好日子细细品尝

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

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

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

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

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

抓紧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二)个性阅读

1、从文中找出你感触__深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有可能出现的哲理性句子: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然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厚赐,更值得我们珍惜。)

B.“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生命价值的起点,俗话说“盖棺定论”,一个人只有到了死亡,才定格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对每一个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而言,走向死亡的过程便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只有关心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2、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去预测,就像这次在日本大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前一刻或许他们还在欢歌笑语,而此刻,他们却提早的告别了这个世界。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刚才的的讨论、解答,我们了解了作者在面对死亡时之所以那么从容,是因为他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到生命的__大价值。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我们大家都很幸运地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与消亡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可是我们能够决定它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活出__精彩的自我,不要辜负我们所拥有的时光。

五、比较阅读

食指《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上述文字片段,感受不同作者对生命的共同热爱与歌颂,并谈谈自己比较喜欢哪个语段,为什么。

蒙田的《热爱生命》思路清晰,严密。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探讨了生与死以及怎样去对待生死的问题,发人深思。

食指的《热爱生命》以异乎寻常的刚强与坚毅,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管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必须愈挫愈强,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学生活动二:练习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

提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故事,格言警句均可。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在两位睿智作家精妙文字的启迪下,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明白了热爱生命的重要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过好每一天,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__后,让我以罗曼?罗兰的名言来结束本课的内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七、布置作业

以“生命”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段300左右的短文。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3、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4、层次结构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峰一—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3

一、课前音画(乐二曲)

二、导入新课: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傍着古朴优美的旋律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放飞思绪在历史长河中,不禁感慨“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到古人与月,我们便不禁想到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月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他就是“李白”,月之于李白,不但伴随着他寂寞潦倒的一生,也丰富了他诗艺的殿堂,可以说“明月”装饰了李白的诗。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思索一下李白的与月有关的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寄》

③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云》

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

⑤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三、解题: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我们从这双明眸中读出了些什么呢?(随击空白)

吟: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其形式较为自由,节奏多变,有四字、五字、七字等句式。

留别:留恋作别(此处可否作偏义复词理解,偏义于别?)此诗是一篇临别赠友表心情之作,故题又为《别东鲁诸公》。(是否可做偏义复词理解,留给同学们下去思考)

李白早年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推荐了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李白进京本想借此机会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一介词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权贵的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744)李被赐金放还,第二年,他由东鲁南下吴越故地,本诗就是在他南下吴越与友人离别前所作,以表其心情。

四、好!就让我们在一段配乐朗读中去体会其形式的自由和离别的心绪!(点击配乐朗读)(过程略)。

【注】朗读要点:把握诗人意绪和诗的内容变化

①用“畅”与“涩”来表其心。如:“天姥连天……东南倾”“别君去兮……访名山”于畅中见其势;“忽魂悸……烟霞”于涩中见其情。

②用“轻”与“重”来抒其意。如:“安能摧眉……开心颜”重读中抒其胸臆;“我欲因之梦……闻天鸡”轻读中见轻松畅快。

③用“长”与“短”来传其情。如:“开心颜”声音的延长,余韵无穷;“列缺霹雳……轰然中开”短音字字铿锵。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趣,进入文本。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标注字音,划分节奏。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集会,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

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茂林修竹(长)

况修短随化(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③、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5

(1)作家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09.09-1910.11.2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其三大巨著,深刻揭露了俄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状况,无情地揭露了贵族社会争权夺利的内幕,强烈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巨大的道义谴责力量,是俄国文学的不朽之作。列宁称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2)作品简介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交,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6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案 导语: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__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

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其实,生命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一个人如何对这有限的时间加以精确利用,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尽管是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悯中,仍然能够发掘诗意的本质和快乐的天性。

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理想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__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给予注重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见,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

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心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态度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现实人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

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人生有很多苦恼,有很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不定,所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从容不迫。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丧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8

【学习要点】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重点讲解】

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

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对。”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精彩语句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本文的借代和谦辞】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l)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滕王阁序》的用典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佳》,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见《晋书•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苦着回来。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子虚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鲤对”之典见《论语•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9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不等式》学段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确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算数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构造条件使用基本不等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基本不等式,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从实际中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通过数学思维认知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基本不等式,能借助几何图形说明基本不等式的意义。

难点:利用基本不等式推导不等式.

关键是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掌握.

一、教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观察——感知——抽象——归纳——探究;启发诱导、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基本不等式为主线,从实际问题出发,放手让学生探究思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法指导

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主要采取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用一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线展开。这种安排强调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过程安排如下:

(一)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数学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现实情境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平台,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基于此,设置如下情境:

上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__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问题1]请观察会标图形,图中有哪些特殊的几何图形?它们在面积上有哪些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

(二)探究问题,抽象归纳

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形的角度----(利用多媒体展示会标图形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正方形的面积.)

数的角度

[问题2]若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应怎样表示这种不等关系?

[问题3]大家看,这个图形里还真有点奥妙。我们从图中找到了一个不等式。这里a、b的取值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不等式中的等号什么时候成立呢?(师生共同探索)

咱们再看一看图形的变化,(教师演示)

(学生发现)当a=b四个直角三角形都变成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他们的面积和恰好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即.探索结论:我们得到不等式,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设计意图:

本背景意图在于利用图中相关面积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抽象出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基本不等式。

抽象归纳: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有,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问题4]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问题5]特别地,当时,在不等式中,以、分别代替a、b,得到什么?学生归纳得出。

设计意图:

类比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此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基本不等式的来源,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而且感受了其中的函数思想,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归纳总结】

如果a,b都是非负数,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我们称此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其中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了随机事件、频率、概率的意义和性质及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和古典概型的概念后,进一步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思想。它是对古典概型问题的一种模拟,也是对古典概型知识的深化,同时它也是为了更广泛、高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而新增的内容。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随机数的概念,并能应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难点:建立概率模型,应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来模拟试验的方法近似计算概率,解决一些较简单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数的概念;

(2)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并能直接统计出频数与频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1: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超市内的80袋小包装饼干中抽取10袋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你打算如何操作?

预设学生回答:

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签法)

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数表法)

教师总结得出:随机数就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数,并且得到这个范围内每一数的机会一样。(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1)回忆统计知识中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如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等进行抽样的步骤和特征;(2)从具体试验中了解随机数的含义。

情境2:在抛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中,是用频率估计概率。假如现在要作10000次试验,你打算怎么办?大家可能觉得这样做试验花费时间太多了,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试验呢?

「设计意图」当需要随机数的量很大时,用手工试验产生随机数速度太慢,从而说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必要性。

㈡操作实践、了解新知

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操作,让他们了解随机函数的原理。可事先编制几个小问题,在课堂上带着学生用计算器(科学计算器或图形计算器)操作一遍,让学生熟悉如何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熟悉计算器操作流程,在明白原理后,通过让学生自己按照规则操作,熟悉计算器产生随机数的操作流程,了解随机数。

问题1: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50,你能设计一种利用计算器模拟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吗?

思考:随着模拟次数的不同,结果是否有区别,为什么?

「设计意图」⑴设计概率模型是解决概率问题的难点,也是能解决概率问题的关键,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⑵抛硬币是最熟悉、最简单的问题,很自然会想到把正面向上、反面向上这两个基本事件用两个随机数来代替。(题目让学生通过熟悉50想到用随机数0,1来模拟,为后面问题4每天下雨的概率为40的概率建模作第一次小铺垫。)⑶熟悉利用计算器模拟试验的操作流程,为解决后面例题模拟下雨作好铺垫。

问题2:(1)刚才我们利用了计算器来产生随机数,我们知道计算机有许多软件有统计功能,你知道哪些软件具有随机函数这个功能?

(2)你会利用统计软件Excel来产生随机数0,1吗?你能设计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的试验吗?

「设计意图」⑴了解有许多统计软件都有随机函数这个功能,并与前面第一章所学的用程序语言编写程序相联系;⑵Excel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统计软件,也可让学生回顾初中用Excel画统计图的一些功能和知识,其次让学生掌握多种随机模拟试验方法。

问题3:(1)你能在Excel软件中画试验次数从1到100次的频率分布折线图吗?

(2)当试验次数为1000,1500时,你能说说出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些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⑴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的概率值;

⑵体会频率的随机性与相对稳定性,经历用计算机产生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画统计图的全过程,使学生相信统计结果的真实性、随机性及规律性。

㈢讲练结合、巩固新知

问题4:天气预报说,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是多少?

问1:能用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求解吗?

你能说明一下这为什么不是古典概型吗?

问2:你如何模拟每一天下雨的概率为40?

「设计意图」⑴问题分层提出,降低本题难度。如何模拟每一天下雨的概率40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随机模拟方法应用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⑵巩固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未知量的基本思想,明确利用随机模拟方法也可解决不是古典概型而比较复杂的概率应用题。

归纳步骤:第一步,设计概率模型;

第二步,进行模拟试验;

方法一:(随机模拟方法--计算器模拟)利用计算器随机函数;

方法二:(随机模拟方法--计算机模拟)

第三步,统计试验的结果。

课堂检测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掷三次,出现"2个正面朝上、1个反面朝上"和"1个正面朝上、2个反面朝上"的概率各是多少?并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做100次试验,计算各自的频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㈣归纳小结

(1)你能归纳利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概率的步骤吗?

(2)你能体会到随机模拟的优势吗?请举例说说。

「设计意图」⑴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使学生理解模拟方法的优点,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⑵是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思考,又是对本节内容的回顾与总结。

㈤布置练习:

课本练习3、4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内容结束]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1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曾在网上的对联雅座里和一位朋友对对子的时候,他出给我一副上联:“狂风大作雨淋淋(雨霖铃)”,初看此联好象很简单,仔细琢磨才发现里面有个“机关”,我对了一个下联:乌云漫卷天尽沙(天净沙)”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现其中的“机关”是什么了吗------由此引出词牌名-

二、检查预习:

1、了解词牌(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教师简要概括后提出疑问过渡:在封建时代,歌伎是很没有地位的,是受歧视、受迫害的社会底层市民。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贱?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2、了解词人(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简要点拨: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他的很多佳作中,很多取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3、预习字词

教师预备内容:帐饮、无绪、竟、凝噎、暮霭、堪、纵

三、听读全词感受离别

第一步:教师范背全词

第二步:学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

第三步:师生听多媒体范读

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要注意的问题: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断句

语意的连贯

(学生集体朗读全词)

四、品读全词体味感情

1、学生分小组讨论重点分析上下阕写景抒情部分,并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板书:《雨霖铃》

叙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骤雨长亭兰舟虚实相济

思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

2、学生观看FLASH图片,进一步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词上下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送别场景或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惜别事件。

4、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什么情感?他和我们的情感相同或是相似吗?(学生再次集体朗读全词,注意读出感情,然后回答问题)

五、赏析名句体会意境

1、本词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从哪些词句最容易看出这种情感?

2、还有几句不能直接看出与情人难舍难分之情,那么这几句到底有没有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准确把握词中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教师明确:开首这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教师明确: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还没有离别,便想象行程遥远,空旷广漠中充满着漂泊无依的愁绪。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教师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回想整首词,指名背诵)

六、集体背诵反复涵咏

七、课下作业:

学生分组为本词写一个脚本,然后交流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释。

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每一天。

3.尽量当堂背下课文的第二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__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基础知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写法

枯燥无味赋予躁动不安惋惜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并学会运用

垂暮之年:(喻)老年垂:接近;暮:黄昏

稍纵即逝:指某一事物消逝很快

丰盈:(身体)丰满体态丰盈

富裕、丰富衣食丰盈

消磨:度过(时间,多指虚度)消磨岁月

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消磨志气

3、注意读音

尽量:jǐn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__大限度

如:把你知道的尽量告诉大家

jìn达到__大限度如:喝了半斤酒,还没尽量

(三)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热爱生命》,将练习第二题中的四个句子在文中勾划下来,注意体味。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对生命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这篇文章。和上一篇相比,这篇散文以说理为主。

(1)文章__段阐释了什么?怎样阐释?

讨论后明确,阐释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①“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作者从对“度日”这个词语的理解写起,通过与“哲人”的态度对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衬自己对生命的称颂和热爱。__后一句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2)作者既然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优越无比”,那么为何又在第二段中说“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同学再读第二段,然后提问后明确。因为作者认为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②“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③在“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之时,“就愈想增力生命的份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也就说作者认识到了生的本质之后,会更加珍惜此生。此时,做到此生无憾了,那么对告别人生还有什么惋惜呢!

(3)__段与第二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段文章都紧紧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中心来谈。__段,作者从对“度日”的理解谈起,深入到对生命的热爱;第二段,作者用“不过”一转,谈的似乎是生死观,但他要使此生无悔,同样还是在谈对生命的热爱,而且第二段谈得更具体,更深入,对我们更有启发教育意义。

2.组织同学讨论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发言,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热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四)总结、扩展

通过学习这两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更深刻了,我们应该爱世界上一切的生命,特别是应该珍惜我们每一天的时光。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段关于生命的名言是这样的:“人__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__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主人公保尔说得多好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立志让自己的青春闪光。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和相互交流,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课题。

2、展示目标、检查预习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棱柱的图片,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提出问题:请列举身边的棱柱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5)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6)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概括出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7)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8)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4、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

(2)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4)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5)绕直角三角形某一边的几何体一定是圆锥吗?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5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4、本文是史论,是借古讽今之作,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德育目标: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文章议论思路。

3、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引申法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6

一、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课前:

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课堂:

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仔细思考文章的文眼、线索及全文的感情脉络

②重点分析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后:

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做《导学和同步训练》上的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准确认读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背景

3、全文写景状物的特点

导入新课

1、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背影》、《匆匆》、《春》

2、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

明确:线索:作者的行踪变化+情感变化

3、文眼:颇不宁静

为什么?——结合背景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4、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5、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6、语句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__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十)小结本课内容

(十一)布置作业: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训练》上的单课练习。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7

一、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过程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一)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师)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生)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师)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师)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生)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生)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师)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生)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三)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四)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人教版高二教案篇18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