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三教案 >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

时间: 新华 高三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办事习惯,同时可以使备课更加充分,上课有条不紊。好的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供大家参考。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深入讨论,最后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课题引入

演示实验:变形的乒乓球在热水里恢复原状

乒乓球里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就随着增大,同时体积增大而恢复原状。由此知道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本章我们研究气体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气体来说,压强、体积、温度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中阶段通常就用压强、体积、温度描述气体的状态,叫做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某一确定的状态;当一个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气体发生了状态变化。这一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出示课题:第八章气体

师问:同时研究三个及三个以上物理量的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请举例说明。

生:控制变量法

比如要研究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温度不变,再如要研究气体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体积不变。

师:我们这节课首先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关系。

我们把温度和质量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叫做等温变化。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2、会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学习根据器材设计实验及采用类比方法进行物理知识归纳的方法。

教具:天平、不同体积的石块、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相同体积的两铜块、体积不同的两木块。有关密度知识的文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铁比木头重,木头比棉花重,事实上是这样吗?任何理论上的说法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真理,这里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研究这些说法的可信度,但老师今天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所拿来的器材中只有天平,没有砝码,这里有两块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怎样使用老师所提供的器材,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织评估,并依据学生提供的方案比较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体积大的木块和体积小的铁块的质量大小,得出结论:铁比木头重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二、情境分析,提出猜想

师:哪么,在什么情况下方可肯定铁比木头重呢?

(学生讨论得出猜想之一: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师:哪么,我们可以进一步猜想,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

(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猜想之二: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猜想之三: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

师:老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三个猜想,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由教师组织进行方案评估,然后由学生采用最合理的方案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教师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教师了解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2、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3、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然后肯定,这些结论是正确的,实际上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前人忆经为我们总结出来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找到这种特性叫什么,是怎样定义的。)

师:这种特性叫什么?是怎样定义的?

生:这种特性叫密度,定义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五、类比分析,学习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速度学习中,对速度的定义与今天所学密度定义是否有

相似之处,如果有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比较两个定义,尝试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并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

(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得出密度的公式及单位。教师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讲

解密度单位的换算:1Kgm-3=10-3g/cm-3)

六、例题解答,巩固密度公式及单位应用

例题:一铁块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的密度是多大?

(学生讨论并解答,教师提问并采用投影或多媒体展示解答过程。)

七、巩固归纳

师: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类比等方法,获得了哪些知识,然后归纳出来。

生、第一、我们知道了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叫密度,因此,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第二、我们通过类比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还有g/cm-3,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Kgm-3=10-3gcm-3;第三,我们掌握了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首先统一单位,然后应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师:今天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这次探究我们不仅获得了有关密度的基本知识,不进一步理解了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知道了一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类比法,希望同学们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应用。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②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

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②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二、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教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合作探究:

量筒的使用:

①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2页“信息快递”中的问题;

②学生交流使用方法。

3、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5、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6、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7、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学生分组实验并交流结果。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4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用心性,了解并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有很大的作用。

就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用心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用心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必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好奇作为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引发和激励,如:精心设计相关情景,充分利用相应实验和小故事。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有必须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用心性应得到及时鼓励和尊重,教师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潜力。

好动,是中学生用心思维的和一种表现。精心准备探索性实验器材,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实验素养。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构成平等竞争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有意识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好玩,是中学生的天性,要启发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玩得有出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学生心理弱点。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给他们讲科学家、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确定短期学习目标,为目标不懈地努力。

总之,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要适应中学生心理特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外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5

理解领悟

本节课从上节探究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得到的速度图象入手,分析图象是直线的意义表明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而导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要会应用速度公式分析和计算,探究用数学手段描述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基础级

1.小球速度图象的进一步探究

在上节课“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中,我们画出了小车运动的速度图象,该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请继续思考下列问题:

速度图象中的一点表示什么含义?

小车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明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是怎样变化的?

小车做的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不难看出,速度图象中的一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小车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明小车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且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小车做的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我们把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对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不变,指的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若物体虽然沿直线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总体上讲,物体做的并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沿一条直线运动这一条件不可少,因为物体尽管加速度不变,但还可能沿曲线运动。例如我们在模块“物理2”中将要讨论的平抛运动,就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3)加速度不变,即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运动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还可以表述为: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两类: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用公式表达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也可以用公式表示。用公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显得更加简洁和精确。那么,小车的速度图象——这条倾斜直线所表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怎样用公式来描述呢?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6

一、说教材和学情

本节课内容在老教材中为选学内容,只要求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常识性的了解本节知识。新教材显得比较活泼,富于变化,多了学生的参与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形象。本节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学生对于颜色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七种颜色,学生嘴上说的是呱呱叫,“赤、橙、黄、绿、青、蓝、紫”,这种说法不但错误,而且很少有同学真正观察过七种颜色,所以白光的色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前面声现象和光现象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仍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来,因此色散现象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光的色散和颜料的混合,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说教学资源

教师用:多媒体、电视机、投影仪

学生用:三棱镜、肥皂水、吸管、水槽、水、平面镜、白屏、各色的透明胶片、各色的彩纸、放大镜

四、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按照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反馈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授课过程注重了以下两点:

1.注重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自然科学论的高度来指导教学活动,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团体的协作来完成整个的探究过程,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画面---蓝天、绿树、红花,创设多彩的情景,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对于颜色,同学们都了解哪些呢?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这里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将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光的色散”我是这样启发学生设计实验的。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在漆黑的夜晚,你还能看到物体这些漂亮的颜色吗?

2.是谁把世界打扮的如此五彩斑斓?

3.看看窗外的太阳,太阳光是五颜六色的吗?那你见到过太阳光出五颜六色的光吗?

紧接着多媒体展示彩虹图片。向学生解释阳光透过雨滴时发生了多次的折射而产生了这种美妙的现象。而后引导学生根据彩虹的形成道理,利用桌上的器材,也找到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并观察是哪几种颜色。在实验中,可能有的小组会直接地用吸管吹出肥皂泡,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案现象更稳定和便于观察。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光的色散。这里要对学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描述予以纠正。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7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目的是透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我们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住考纲、回归课本

1、“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考试出题的依据,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考纲逐一落实考点,用考纲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才能做到全面无遗漏;要对照考纲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从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的程度对照学生掌握的状况看是否达标。

2、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研读教材资料,使其看书有必须的目的性,便于弥补自已基础知识弱点,融会贯通教材的基础知识结构,使其回归课本目的性强,才能充分利用时间,真正到达查缺补漏的目的。

3、正确处理好“热点”与“冷点”。最后阶段复习中,不仅仅要注意考纲中的热点问题,在看书时要重视考纲中的重点资料,同时更要关心所谓的“冷点”。因为前一轮复习中在综合试卷里所谓的重点知识、热点知识出现的机会较多,通常都进行了反复的强化,恰恰在所谓的“冷点”的地方出题较少,重复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没有考查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给以加强。如:今年高考实验题对示波器的考查。以后应注意在“冷点”上的复习,以防止在高考当中出现一些知识上的死角。

二、夯实基础,培养潜力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要处理好“基础”与“潜力”的关系,个性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应当有目的的加强以下几种潜力的培养。

1.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潜力、理解潜力和分析问题的潜力。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透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透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2.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纵观近年的高考卷,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物理问题已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平常的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缺少与科学技术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训练时,往往是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场景,把所有物理问题变成了理想化、模型化,而实际生活问题则往往不同,它并不明显给出简化或理想化的对象及物理场景,因而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抽取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的环节。

3.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潜力。推荐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个性是书面的表述。

4.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潜力。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潜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潜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取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三、做好归纳,注重综合

1、要善于归纳总结,不仅仅要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对物理习题最好能构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从而在高考中应对陌生的试题能把握主动。

2、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重点应放在力学、电磁学的综合,加强训练、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分析综合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潜力。

四、重视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化

1、平时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自己有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的阶段应避开难题、做少量的练习。要选取难度适中,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和一些基础题目来做,要保证质量和做题的效率及情绪和信心,透过做题持续良好的解题潜力。

2、规范答题。物理试题的解答比较重视物理过程和步骤,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要规范。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有必要的图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计算结果要思考有效数字和单位。让学生在练习时尤其在做高考题时要仔细看一看计算题就应怎样样表述,答案的评分标准如何,力争做到能做对的题目就必须不丢分。

总之,在高考物理复习过程中,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8

一、动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是状态量;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指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动量,计算物体此时的动量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是相对量;物体的动量亦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常情况下,指相对地面的动量。单位是kg

2、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和联系

①动量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即动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能不同;动能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量不同。

②动量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因此,物体的动量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而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动量一定变化。

③因动量是矢量,故引起动量变化的原因也是矢量,即物体受到外力的冲量;动能是标量,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亦是标量,即外力对物体做功。

④动量和动能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运动物体的特性,且二者大小间存在关系式:P2=2mEk

3、动量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

动量的变化是指物体末态的动量减去初态的动量,是矢量,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计算方法:

(1)P=Pt一P0,主要计算P0、Pt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利用动量定理P=Ft,通常用来解决P0、Pt;不在一条直线上或F为恒力的情况。

二、冲量

1、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是矢量,如果在力的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则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冲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冲量不仅由力的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而力和时间都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单位是N

2、冲量的计算方法

(1)I=Ft.采用定义式直接计算、主要解决恒力的冲量计算问题。

(2)利用动量定理Ft=P.主要解决变力的冲量计算问题,但要注意上式中F为合外力(或某一方向上的合外力)。

三、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Ft=mv/一mv或Ft=p/-p;该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质点m在短时间t内受合力为F合,合力的冲量是F合质点的初、未动量是mv0、mvt,动量的变化量是P=(mv)=mvt-mv0.根据动量定理得:F合=(mv)/t)

2.单位:牛秒与千克米/秒统一:l千克米/秒=1千克米/秒2秒=牛

3.理解:(1)上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定理的表达式为一矢量式,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相同,而且方向相同,在高中阶段,动量定理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这时可规定一个正方向,注意力和速度的正负,这样就把大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质点。求变力的冲量时,可借助动量定理求,不可直接用冲量定义式.

4.应用动量定理的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和受力的时间(明确质量m和时间t);

(2)分析对象受力和对象初、末速度(明确冲量I合,和初、未动量P0,Pt);

(3)规定正方向,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

(5)解方程。

四、动量定理应用的注意事项

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看作单个物体的系统,当研究对象为物体系时,物体系的总动量的增量等于相应时间内物体系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冲量,所谓物体系总动量的增量是指系统内各个的体动量变化量的矢量和。而物体系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是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2.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则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3.动量定理公式中的(mv)是研究对象的动量的增量,是过程终态的动量减去过程始态的动量(要考虑方向),切不能颠倒始、终态的顺序。

4.动量定理公式中的等号表明合外力的冲量与研究对象的动量增量的数值相等,方向一致,单位相同。但考生不能认为合外力的冲量就是动量的增量,合外力的冲量是导致研究对象运动改变的外因,而动量的增量却是研究对象受外部冲量作用后的必然结果。

5.用动量定理解题,只能选取地球或相对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忽视冲量和动量的方向性,造成I与P正负取值的混乱,或忽视动量的相对性,选取相对地球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是解题错误的常见情况。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9

在今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担任了初二物理教学工作,初中孩子比较活泼好动,课上纪律是一大难题,为了较好的掌控课堂秩序,我不断的跟别的老师取经,但通常是屡试成效不大,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方法要符合老师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老师才适用,不同的学生才管用。但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发现了适合自己和所教学生的方法,简单说就是两个“抓住”,一抓住自身学科的特点,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初中,可操作的实验更多,所以不管其他老师做不做,只要是有条件做的实验我都会经过精心准备把它搬到课堂上,用有趣或精彩的实验现象锁定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一长也就连带所定了他们的兴趣;二抓住学生的感情,我尽量课前提早进入教室和课后也不急着离开,为自己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起初没人理我,时间一长就有好多学生围在我身边和我聊天,我会在不经意间把已经找了许久的某个同学的优点拿出来表扬或投以赞许的目光。此后课堂上无论是晓之以理或恩威并施对维持纪律都颇有成效。课堂纪律有了保证只是学好知识的一方面,初中孩子学习自主性较差,非书面作业(如,记定义、公式等)很难完成,为了督促学生,我每讲完一节新课第二天都要进行过关,然后及时批改,及时反馈,一学期下来学生对需要记忆的知识掌握的很好,遗忘率和错误率都较低。而且我所任班级的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这次期末初二4班平均分达到了85分。

高中的教学纪律不成问题,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而且还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在昌平区举行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但我知道这只是对我今后教学的鼓励,并说明不了什么,因为教学路上还有那么多问题在等着我,耳边响起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上课都听懂了可是为什么一做题还是不会?”我总是找不出原因,但经过一年的教学和反思我觉得我找到了答案。

以前在我眼里“高一”和“初二”分别是初、高中的起始年级,我在高中三年的物理教学工作中从未想过看一眼初中的物理知识,想一下初中孩子的学习方法。但今年我担任高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后,我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才知道原来高一不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想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既不能弃初中学生原有知识于不顾,也不应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

我原来总是抱怨高中学生太笨,一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没有,就知道套公式。现在才知道这是他们初中学习物理的方法和认识上的沿袭。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因为初中是义务教育,从要求上看,初中要求学生大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正因为初中物理要求较低,所以利用“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能取得较好成绩。上了高中学生也会误认为只要上课听懂了,公式记住了,考试就不怕了,但高中教学内容比初中更深更广更抽象,进度也较快,课堂上反复练习时间少,而且高中必须适应高考的要求,达到选拔人材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但当学生认识到这些的时候,可能高中物理这列飞快的列车早已经离他们远去了,所以今年我不是等学生自悟,而是时刻提醒他们,而且下一轮的高一绪论课我也要把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作为重点。

为了顺利帮学生转化思想,正确对待高中物理的学习,我认为开始教学时应放慢进度,给一段时间让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在对高一第一章力的教学时,对于按性质分类的第一个力——重力,不能因为初中已学过而轻描淡写。而应从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认真分析,为以后不同性质的力做示范,通过比较学习能较好地掌握弹力、磨擦力。注意纠正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知识时养成的思维定势而产生的错误认识,例如初中学习速度时,速度等于路程跟时间的比值,结果不少学生误认为“物体往返运动回到出发点的平均速度等于路程跟时间的比值,一定不会等于零”。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学便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可以利用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在上课之前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问题,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思考。例如在学习磨擦力时,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弄清磨擦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的确定,同时让学生判断:“磨擦力是阻力,方向总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的说法是否正确。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强调主动学习,提高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理论性强,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概念、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在教学中,不要满足于熟悉课本,记住公式、概念。要使学生知道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要向学生介绍“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这样,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培养扩散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做复习小结,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让学生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和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个性与共性,区别与联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考方法。

我相信每个高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都是不容置疑的,但要想顺利的完成高中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这样才能教好高中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任务。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0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多媒体投影,见课件。)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对这一现象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发展。

(二)进行新课

1、光电效应

实验演示1:(课件辅助讲述)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亮的锌板,(注意用导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连),使验电器张角增大到约为30度时,再用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则验电器的指针张角会变大。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概念: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光电效应实验

如图所示,光线经石英窗照在阴极上,便有电子逸出----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光电流。

概念:遏止电压,将换向开关反接,电场反向,则光电子离开阴极后将受反向电场阻碍作用。当K、A间加反向电压,光电子克服电场力作功,当电压达到某一值Uc时,光电流恰为0。Uc称遏止电压。

根据动能定理,有:

(2)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①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饱和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②截止频率νc----极限频率,对于每种金属材料,都相应的有一确定的截止频率νc,当入射光频率ν>νc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当入射光频率ν<ν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③光电效应是瞬时的。从光开始照射到光电子逸出所需时间<10-9s。

3、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经典理论认为,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入射光的光强越大,光波的电场强度的振幅也越大,作用在金属中电子上的力也就越大,光电子逸出的能量也应该越大。也就是说,光电子的能量应该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应该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更不应该有什么截止频率。

光电效应实验表明:饱和电流不仅与光强有关而且与频率有关,光电子初动能也与频率有关。只要频率高于极限频率,即使光强很弱也有光电流;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光强再大也没有光电流。

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而经典认为光能量分布在波面上,吸收能量要时间,即需能量的积累过程。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光子理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设。

4、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1)内容

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hν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频率为ν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E=hν的光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c运动。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逸出功W0,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动能Ek。由能量守恒可得出:

W0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W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光强大,光子数多,释放的光电子也多,所以光电流也大。

②电子只要吸收一个光子就可以从金属表面逸出,所以不需时间的累积。

③从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④从光电效应方程中,当初动能为零时,可得极限频率: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当时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因为它完全违背了光的波动理论。

5、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

6、展示演示文稿资料:爱因斯坦和密立根

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点评:应用物理学家的历史资料,不仅有真实感,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发放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1)光控继电器

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

(2)光电倍增管

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大,可使光电流放大105~108倍,灵敏度高,用在工程、天文、科研、军事等方面。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等知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4)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养学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培养学生的实验、归纳能力

(3)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意识,激发起较高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2、教学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

设计思路

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其共同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从而引出重力概念;指导学生经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探究活动,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结论;通过联系实际,知道重力方向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观察被举高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工作”,感受重力势能的存在。

教学工具

1、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泥、线、小球、铁架台。

2、演示器材:重物一个,沙箱一个,小木桩一个。

3、课件:瀑布、跳伞、水力发电站、打夯机等视频资料及练习。

4、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观察教材三幅图的视频课件,然后学生再亲手操作,观察重物下落。

师问:这些现象有何共同原因?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得出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的共同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出重力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重物下落原因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求知欲。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课件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讲授新课

1、关于重力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板书重力概念

[板书]: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强调指出重力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受到的重力也叫物重,物重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师问:如何测出物重?

学生回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示数

[做一做]:(学生分组活动,测出重物的重力。教师可强调测力计要竖直,至于为什么,告诉学生与下面要学习的重力方向有关。)

[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将测得的数据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复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测量物重,同时感知重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2、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问: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一步修正。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先用弹簧秤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板书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形状无关,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4)交流与评价

让学生学会总结实验结果,并加强相互交流,相互改进。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板书]: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g=9.8N/Kg)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

(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练一练]:(出示课件)请画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

1)空中飞行的飞机

2)正在爬坡的汽车

(学生板演完成)

[应用]:重垂线

[做一做]:如何用重垂线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学生分组动手探究,加深对重力方向的理解。教师

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课后去检查教室的墙角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再通过练习和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重力势能

[课件演示]:从大坝流下的水发电和正在工作的打夯机。

师问:请大家观察课件,从大坝流下的水和正在工作的打夯机都具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讨论、交流,从中归纳出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即重力势能。

[归纳]: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物理上把这种能量叫重力势能。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展示,让学生联系生活,从中归纳出知识,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2

教材内容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后安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习,一方面是复习和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同时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因此本节课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也是后续课程学习的起步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极其重要。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和时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理想化模型有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师生互动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想化模型教学,使学生领悟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学思想,培养学生心胸开阔的大气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难点为由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等于位移得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1、以问题为主;

2、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内容,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探究,得出落体运动的性质。

导入新课

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更加齿根、量化的规律是什么?用落体运动的规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呢?比如测大楼的高度、测量井的深度。

新课展示

问题1、什么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回答: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叫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

问题3、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回答:没有。

问题4、实际生活中没有为什么还要研究呢?

实际下落的物体,如果所受空气阻力远远小于重力就可以近似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5、一个铅球和一块石头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否相同?加速度的方向向哪?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方向竖直向下。我们把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3

认真分析高考物理试题和学生高考成绩,回首自己高三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地方。下面就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究,明确方向

高三年级教学伊始,认真学习研究“新大纲”以及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从中找出共性,发现变化及趋势,总结规律,明确备考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物理试题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基础,考查物理主干知识、重点概念和规律;紧密结合实际,考查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加强实验能力考查。

二、制定计划,落实目标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定位

1、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多数题目来源于课本中所谓的非重要章节,甚至有的是课本的原话再现,这要求我们重视课本,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落实。对于主干知识更是考查重点,这些知识的应用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否则无法实现。怎样才能做到深刻理解双基知识?我认为必须安排学生坚持“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任何贪多、求快的复习安排,都只能食而不化,对所复习的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循序渐进”是按课文的章节顺序,稳扎稳打。具体说,可按以下几项来操作:

①对每节课文坚持认真阅读,及时消化,理出要点;

②独立完成相应的巩固作业,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

③每章结束,可借助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

④每逢大型考试,再将知识回头联系。以上各项如能持之以恒,则对双基知识的掌握定会有相当的收益。

在加深对“双基”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物理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复习中应做好点面结合。主干知识的复习,首先选择一系列相关联的一环扣一环的小题目串由学生自主复习、解答作为铺垫带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这样,学生清楚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用物理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相反,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以采取拆分的方法——“化整为零”,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分解、建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专题复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三复习的后阶段,在基础知识的认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考虑搞一些专题性质的复习。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拿物理图象举例说吧,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等章节,初学时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学的是一个个图线的某个方面的意义。复习时若还是机械重复一次,认识必然还是支离破碎,不能提高认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个“物理图象”的专题,综合一下已有的对图线的各项认识,就能从图象的涵义、截距、斜率、走向、覆盖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象的物理涵义。这样,对图线的认识、解释、翻译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

再如,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本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且都是重点的内容。单独分开来处理,情况尚可。一旦综合起来,常见有张冠李戴、混淆不清的错误。那么,不妨将两者联系起来,搞一个专题,通过对比,可从带电粒子在不同场中的受力情况;场力做功情况;粒子运动情况及轨迹等几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区别,加深对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并且还可进一步从已见到的问题中,小结本类型问题如何来“制造”变化,常用解题思想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这样复习,既巩固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又从高处获得对情况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复习的效果可望有质的飞跃。

物理试题仍是学科内综合,以专题形式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编织知识网络,可以实现多题归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抓住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质方法——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用物理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专题训练进行思想方法归纳和总结。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题总是学生较为薄弱的部分,得分率一直偏低。为了提高这块的得分率,复习备考时,注重抓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的理解,实验操作要领、误差来源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归纳、对比;读数类、电路设计类,力学中的纸带处理,图象处理等。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

三、加强学生学习情况信息反馈,优化课堂教学

高三时间紧,课堂教学更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为了能达到这个要求,我们需要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有更深更广的了解,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或不解之处有预见,以使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解题方法指导

对于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及规范与否将大大影响到学生的得分,所以有必要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物理评分原则是重过程、轻计算,按步得分,如何抓住得分点尤其重要。我们除了坚持训练学生的解题规范外,指导学生用假设未知物理量列方程的方法实现分步得分,同时应写清楚研究对象和过程,标注方程序号,物理量符号书写应规范等。

回顾过去的教学工作,略作梳理,值得反思的问题多多,慢慢品味,真有不少收获。也更好地开展新高三教学。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整体设计

圆周运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通过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圆周运动,让学生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作用,知道其存在的危害及如何利用.通过对航天器中的失重想象让学生理解向心力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力提供的,任何一种力都有可能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通过对离心运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离心现象,并能充分利用离心运动且避免因离心运动而造成的危害.本节内容着重于知识的理解应用,学生对于一些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注意用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或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得到结论.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有关向心力知识分析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向心力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应用向心力知识分析两类圆周运动模型的步骤和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建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应用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

2.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向心力,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3.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意识;运用生活中的几个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探索动机;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建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赛车在经过弯道时都会减速,如果不减速赛车就会出现侧滑,从而引发事故.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如何才能使赛车在弯道上不减速通过?

课件展示自行车赛中自行车在通过弯道时的情景.

根据展示可以看出自行车在通过弯道时都是向内侧倾斜,这样的目的是什么?赛场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结论:赛车和自行车都在做圆周运动,都需要一个向心力.而向心力是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提供的,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是有限的,当赛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赛车就会发生侧滑,发生事故.因此赛车在经过弯道时要减速行驶.而自行车在经过弯道时自行车手会将身体向内侧倾斜,这样身体的重力就会产生一个向里的分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一起提供自行车所需的向心力,因此自行车手在经过弯道时没有减速.同样道理摩托车赛中摩托车在经过弯道时也不减速,而是通过倾斜摩托车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下面大家考虑一下,火车在通过弯道时也不减速,那么我们如何来保证火车的安全呢?

复习导入

1.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n==rω2=r()2.

2.向心力的公式:Fn=man=m=mrω2=mr()2.

推进新课

一、铁路的弯道

课件展示观察铁轨和火车车轮的形状.

讨论与探究

火车转弯特点:火车转弯是一段圆周运动,圆周轨道为弯道所在的水平轨道平面.

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向心力由铁轨和车轮轮缘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弹力提供).

缺点:向心力由铁轨和车轮轮缘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弹力提供,由于火车质量大,速度快,由公式F向=mv2/r,向心力很大,对火车和铁轨损害很大.

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联系自行车通过弯道的情况考虑)

事实上在火车转弯处,外轨要比内轨略微高一点,形成一个斜面,火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内外轨都无挤压,这样就达到了保护铁轨的目的.

强调说明:向心力是水平的.

F向=mv02/r=F合=mgtanθ

v0=(1)当v=v0,F向=F合

内外轨道对火车两侧车轮轮缘都无压力.

(2)当v>v0,F向>F合时

外轨道对外侧车轮轮缘有压力.

(3)当v

内轨道对内侧车轮轮缘有压力.

要使火车转弯时损害最小,应以规定速度转弯,此时内外轨道对火车两侧车轮轮缘都无压力.

二、拱形桥

课件展示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等)过拱形桥.

问题情境:

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试画出受力分析图,分析汽车通过桥的点时对桥的压力.通过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画出汽车的受力图,推导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

思路:在点,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来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出汽车受到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桥面受到的压力FN′=G可见,汽车对桥的压力FN′小于汽车的重力G,并且,压力随汽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思维拓展

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汽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还是小呢?学生自主画图分析,教师巡回指导.

课堂训练

一辆质量m=2.0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9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解答:(1)汽车通过凹形桥面最低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桥面向上的支持力N1和向下的重力G=mg,如图所示.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上方,支持力N1与重力G=mg的合力为N1-mg,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的向心力,即F向=N1-mg.由向心力公式有:N1-mg=解得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N1=+mg=(2000×+2000×10)N=2.89×104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桥面最低点的压力大小是2.98×104N.

(2)汽车通过凸形桥面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mg和桥面向上的支持力N2,如图所示.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的下方,重力G=mg与支持力N2的合力为mg-N2,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顶点时的向心力,即F向=mg-N2,由向心力公式有mg-N2=解得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N2=mg=(2000×10-2000×)N=1.78×104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在桥的顶点时对桥面压力的大小为1.78×104N.

(3)设汽车速度为vm时,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压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时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也为零,汽车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G作用,重力G=mg就是汽车驶过桥顶点时的向心力,即F向=mg,由向心力公式有mg=解得:vm=m/s=30m/s

汽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说一说

汽车不在拱形桥的点或最低点时,它的运动能用上面的方法求解吗?

汽车受到重力和垂直于支持面的支持力,将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支持面和垂直于支持面的两个分力,这样,在垂直于支持面的方向上重力的分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与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情境,用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上面“思考与讨论”中描述的情景其实已经实现,不过不是在汽车上,而是在航天飞行中.

假设宇宙飞船质量为M,它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航天员质量为m,宇宙飞船和航天员受到的地球引力近似等于他们在地面的重力.试求座舱对宇航员的支持力.此时飞船的速度多大?

通过求解,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其实在任何关闭了发动机,又不受阻力的飞行器中,都是一个完全失重的环境.其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四、离心运动

问题: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旦失去向心力的作用,它会怎样运动呢?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它会怎样运动呢?

结论:如果向心力突然消失,物体由于惯性,会沿切线方向飞出去.如果物体受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物体虽不能沿切线方向飞出去,但会逐渐远离圆心.这两种运动都叫做离心运动.

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物体做离心运动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离心运动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你能说出这些例子中离心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吗?

参考答案:①洗衣机脱水②棉砂糖③制作无缝钢管④魔盘游戏⑤汽车转弯⑥转动的砂轮速度不能过大

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会因离心运动造成交通事故

水滴的离心运动洗衣机的脱水筒

总结:1.提供的外力F超过所需的向心力,物体靠近圆心运动.

2.提供的外力F恰好等于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3.提供的外力F小于所需的向心力,物体远离圆心运动.

4.物体原先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突然间外力消失,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例1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大家讨论一下满足什么条件水才能从水桶中流出来.若水的质量m=0.5kg,绳长l=60cm,求:

(1)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点速率v=3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解析:(1)在点水不流出的条件是重力不大于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即mg≤则所求最小速率v0=m/s=2.42m/s.

(2)当水在点的速率大于v0时,只靠重力提供向心力已不足,此时水桶底对水有一向下的压力,设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FN=-mg=2.6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水对桶底的作用力FN′=FN=2.6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1)2.42m/s(2)2.6N,方向竖直向上

提示:抓住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是解决这类极值问题的关键.

课外思考:若本题中将绳换成轻杆,将桶换成球,上面所求的临界速率还适用吗?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在水平固定的光滑平板上,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与穿过中央小孔H的轻绳一端连着.平板与小孔是光滑的,用手拉着绳子下端,使质点做半径为a、角速度为ω1的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迅速放松至某一长度b而拉紧,质点就能在以半径为b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质点由半径a到b所需的时间及质点在半径为b的圆周上运动的角速度.

解析:质点在半径为a的圆周上以角速度ω1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为va=ω1a.突然松绳后,向心力消失,质点沿切线方向飞出以va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线被拉直,如图所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则质点由半径a到b所需的时间为:t=s/va=/(ω1a).

当线刚被拉直时,球的速度为va=ω1a,把这一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的速度vb和沿绳的速度v′.在绳绷紧的过程中v′减为零,质点就以vb沿着半径为b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即.则质点沿半径为b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2=a2ω1/b2.

2.一根长l=0.625m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m=0.4kg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求:

(1)小球通过点时的最小速度;

(2)若小球以速度v=3.0m/s通过圆周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多大?若此时绳突然断了,小球将如何运动?

分析与解答:(1)小球通过圆周点时,受到的重力G=mg必须全部作为向心力F向,否则重力G中的多余部分将把小球拉进圆内,而不能实现沿竖直圆周运动.所以小球通过圆周点的条件应为F向≥mg,当F向=mg时,即小球受到的重力刚好全部作为通过圆周点的向心力,绳对小球恰好不施拉力,如图所示,此时小球的速度就是通过圆周点的最小速度v0,由向心力公式有:mg=解得:G=mg=v0=m/s=2.5m/s.

(2)小球通过圆周点时,若速度v大于最小速度v0,所需的向心力F向将大于重力G,这时绳对小球要施拉力F,如图所示,此时有F+mg=解得:F=-mg=(0.4×-0.4×10)N=1.76N

若在点时绳子突然断了,则提供的向心力mg小于需要的向心力,小球将沿切线方向飞出做离心运动(实际上是平抛运动).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中需要我们掌握的关键是:一个要从力的方面认真分析,搞清谁来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能提供多大的向心力,是否可以变化;另一个方面从运动的物理量本身去认真分析,看看物体做这样的圆周运动究竟需要多大的向心力.如果供需双方正好相等,则物体将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如果供大于需,则物体将偏离圆轨道,逐渐靠近圆心;如果供小于需,则物体将偏离圆轨道,逐渐远离圆心;如果外力突然变为零,则物体将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布置作业

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2、3、4题.

板书设计

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铁路的弯道

1.轨道水平:外轨对车的弹力提供向心力

轨道斜面:内外轨无弹力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二、拱形桥

拱形桥:FN=G-m凹形桥:FN=G+m三、航天器的失重现象

四、离心运动

1.离心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2.离心运动的应用与防止

活动与探究

课题:到公园里亲自坐一下称为“魔盘”的娱乐设施,并研究、讨论:“魔盘”上的人所需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为什么转速一定时,有的人能随之一起做圆周运动,而有的人逐渐向边缘滑去?

观察并思考:

1.汽车、自行车等在水平面上转弯时,为什么速度不能过大?

2.观察滑冰运动员及摩托车运动员在弯道处的姿势,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习题详解

1.解答:因为正常工作时转动轴受到的水平作用力可认为是零,所以转动轴OO′将受到的作用力完全是由小螺丝钉P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引起的.

故力F=mω2r=m(2πn)2r=0.01×(2×3.14×1000)2×0.20N=7.89×104N.

2.解答:这辆车拐弯时需要的向心力为F==2.0×103×N=1.6×104N>1.4×104N

所以这辆车会发生侧滑.

3.解答:(1)汽车在桥顶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汽车通过拱形桥

则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N=①

代入数据可得FN=7600N,所以由牛顿第三定律有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为7600N.

(2)当FN=0时,汽车恰好对桥没有压力,此时可得汽车的速度为v=22.4m/s(g取10m/s2).

(3)由①式可知,对同样的车速,拱桥圆弧的半径越大,汽车对桥的压力就越大,所以拱桥的半径比较大些安全.

(4)因为腾空时FN=0,所以其速度v=m/s=7900m/s

即需要7900m/s的速度才能腾空.

4.解答:对小孩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G=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l(1-cos60°)=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N=450N,故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是450N.

设计点评

本节课重点是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应用,关键问题是要找出向心力是由谁来提供.圆周运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容易受到生活中的定势思维所干扰,对向心力分析不足,所以教学中列举了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现象,并借助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辨析,通过师生分析、论证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5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能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2)理解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3)能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4)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理解理论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牛顿运动定律,掌握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感悟量变(过程的积累)与质变(状态的改变)的哲学关系。

教学重点: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1、对“动能”的初步认识

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应该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

你能通过实验粗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关系)。

方案1:让滑块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静止的木块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实验:(1)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2)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

现象:(1)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2)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实验结果:

(1)高度越大,滑块滑到底端时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强,说明滑块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2)滑块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对外做功的本领不同,是因为滑块的质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滑块对外做功的能力越强,也就是说滑块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归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方案2:被举高的锤子下落可将铁钉钉入木板中,高度越高,锤子越重具有的动能越大,钉铁钉得越深。

2、对“动能的变化”原因的初步探究

前边我们学过,当力对物体做功时会对应某种形式的能的变化,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什么原因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哪?

(1)多媒体演示实验:

实验1: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重力做正功,动能增大。

实验2:沿粗糙平面滑动的小车由运动到静止,由于摩擦阻力做负功,小车的动能减小。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观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各力做功,及物体动能的变化情况?

(3)得出结论:外力做功(牵引力、阻力或其它力等)是物体的动能改变的原因。

3、定量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1)就下列几种物理情境,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用多媒体展示:

情境1: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情境2: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情境3: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按学生基础情况分组推导,将结论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用语言表述本小组的结论:

物理情境

结论

1

2

-

3

教师在学生表述自己得出的结论(各组的分结论)后,引导学生得出动能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解动能的概念。

结论:合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分析总结、讲解规律

1、动能

(1)“”是一个新的物理量

(2)是物体末状态的一个物理量,是物体初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其差值正好等于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3)物理量定为动能,其符号用EK表示,即当物体质量为m,速度为V时,其动能:EK=

(4)动能是标量,单位焦耳(J)

(5)含义:动能是标量,同时也是一个状态量

(6)动能具有瞬时性,是个状态量:对应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一个动能的值。

计算: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质量是173㎏,运行速度是7.2㎞/S,它的动能是多少?

答:EK=mV2/2=4.48×109(J)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动能的物理意义。

2、动能定理

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前面推出的W=mV22/2-mV12/2就写成W=EK2-EK1

师生讨论、、的物理意义,最后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能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能变化量。

(2)表达式:W=EK2-EK1

(3)讨论:

①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②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③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如何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

④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如何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

答案:

①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

②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小。

③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可把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运动是直线分段求解。

④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可把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运动是直线分段求解。

3、应用练习

例题: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5.0×103㎏,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思考:

(1)该题中叙述飞机的一个什么过程?答:飞机的起飞过程。

(2)飞机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做功的位移多大?V初=0V末=60m/sL=5.0×103㎏

(3)起飞过程中有几个力?大小方向如何?

答:四个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其中牵引力和阻力做功。牵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

(4)如何求解合力做功?答:两种方法:①W分=F合L②W分=F牵L-fL

解:飞机起飞初动能EK1=0末动能EK=mV2/2合力功有W=F合L

根据动能定理:F合L=mV2/2-0,根据飞机起飞时受力F=F牵-f阻

F牵=mV2/2L+f阻=1.8×104(V),飞机受到的牵引力是1.8×104(V)。

4、拓展训练:

(1)该题中飞机起飞过程中牵引力的功转化成什么了?(讨论完成?)

答:牵引力做的功转化成了飞机起飞的动能和飞机与地面摩擦的内能(即摩擦力做的功)。

(2)本题是否可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与上面解法有何不同?(用牛顿运动定律重解例题)

(3)物体的运动为多段运动组成,是否可用动能定理来解?如何来解?(举个例题)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6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阐明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力和质量间的定量关系,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在理论与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的过程,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导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学习过程中引导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的应用,培养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知识的形成中真正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同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2.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2)感悟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3)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乐趣.

(4)培养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导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是本节的难点.

二、案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速度发生了改变,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是指物体产生了加速度.加速度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加速度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慢.弄清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尝试从身边实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中体会到a跟力F、物体质量m有关.

(二)探究加速度a跟力F、物体质量m的关系

1.定性讨论a、F、m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总结出定性的结论:a与F、m有关系,当m一定时F越大,a就越大;当F一定时,m越大,a就越小.

请思考:

在这里为什么要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讨论?2.定量研究a、F、m的关系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问:如何定量地研究a与F、m的关系呢?指出刚才大家在定性讨论a、F、m三者关系时,就已经采用了在研究a与F关系时保持m一定,在研究a与m的关系时保持F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它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我们可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实验对a、F、m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教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明确要在实验中研究a、F、m的关系必须有办法测出a、F、m.

教师在指出讲台上放有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开关和与之配套的数字计时器、滑块、细线、砝码、小桶、弹簧秤、托盘天平、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并说明每个光电开关与数字计时器一起能测出一定宽度的遮光板通过它的时间进而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交流.在大家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

学生: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以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板、细线、小桶、钩码、砝码、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的运动.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1,测出小桶的质量m2,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F,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测出△s,由△s=at2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方案二以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开关、数字计时器、滑块、刻度尺、细线、小桶、砝码、钩码、天平为器材研究滑块的运动.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1,测出小桶的质量m2,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滑块受到的拉力F,用导轨旁边的刻度尺测出两光电开关的距离s0,用刻度尺测出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片的宽度△s,根据数字计时器给出的遮光片分别通过前后两个光电开关所经历的时间△t1、△t2,由于△s?s0,因此可以根据v1=△s/△t1和v2=△s/△t2计算出滑块在两光电开关间运动时的初、末速度,再由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方案的可行性,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见解.

教师:上述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但前一种方案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就得想办法消除摩擦力的影响,那么如何消除摩擦力呢?建议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实验室用前一种方案或其他方案进行实验探索.本节课我们采用上述后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案,我们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包括上面的钩码)或滑块(包括上面的钩码)受到的拉力,这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m?m′(m为小车与钩码或滑块与钩码的总质量).

(2)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在气垫导轨上研究a、F、m三者关系,为了让学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用电子幻灯片打出研究内容、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研究内容】研究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研究步骤】①用天平分别测出单个滑块的质量m1=__________g,小桶质量m2=__________g,则滑块总质量m等于m1加上放在它上面的钩码的质量△m1.

②在桶中放置质量为△m2的砝码,则m′=m2+△m2,当m?m′时,认为F=m′g(g取9.8m/s2).

③用刻度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s=__________m,用轨道边上的标尺测出两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s0=__________m.

④实验时,保持s0不变,把各次滑块运动中遮光片经过前后光电开关的时间△t1、△t3代入公式计算出各次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并把实验数据填入表5-1.

表5-1研究m一定时,滑块加速度a与其受力F的关系

单个滑块质量

m1=_____g[

滑块总质量

m=_____g

小桶质量[]

m2=_____g

遮光片宽度

△s=_____m

两光电开关间距

s0=_____m实验次数小桶上的砝码质量△m2/g小桶与坛码总质量m′/g△t1/s△t2/s滑块加速度a/(m﹒s-2)滑块受的拉力F/N1??????2??????3??????4??????【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内容二】研究a与m的关系(F一定)

【研究步骤】①用天平分别测出单个滑块的质量m1=__________g,小桶质量m2=__________g,则各次实验中滑块总质量m等于m1加上放在它上面的钩码的质量△m1.

②在小桶中放置质量为△m2的砝码,则m′=m2+△m2,当m?m′时,认为F=m′g(g取9.8m/s2),并保持m不变.

③用刻度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s=__________m,用轨道边上的标尺测出两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s0=__________m.

④实验时,保持s0不变,把各次滑块运动中遮光片经过光电开关的时间△t1、

△t2代入公式,计算出各次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把实验数据填入表5-2.

表5-2研究滑块加速度a与滑块总质量m的关系(拉力F一定)

单个滑块质量

m2=_____g

小桶质量

m2=_____g

小桶与砝码的总质量

m′=_____g

遮光片宽度

△s=_____m

两光电开关间距

s0=_____m实验次数滑块砝码质量△m1/g△t1/s△t2/s滑块加速度a/(m﹒s-2)滑块与砝码总质量m/g1?????2?????3?????4?????【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在简要说明数字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强调实验过程应使气垫导轨保持水平,两光电开关间距要尽可能大些,尽可能使m′远大于m(如果m′≥20m,则可认为m′?m)等注意事项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操作并报告测量数据,其他学生边观察边在课前印发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表5-1、表5-2)上填上实验测量数据.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第1组~第4组学生分别完成(表5-1)中从实验次数1~4各项目的计算与填写,第5组~第8组学生分别完成(表5-2)中从实验次数1~4各项目的计算与填写.

教师:让学生反馈计算结果,并填入电子幻灯片(表5-1)、(表5-2)的对应栏目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表5-1的数据①通过直接观察;②通过在坐标纸上画出a-F图像进行分析,得出a∝F(m一定时)的结论.

在描点画图时,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让描出的点尽可能多地分布在某一直线的两侧,尝试说出实验误差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对表11-2的数据①通过直接观察②通过在坐标纸上画出a-m图像进行分析,只能得出当F一定时,m越大a就越小的结论.

教师:能不能就此马上断言a与m成反比?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问学生能不能猜想a与m成反比?

如何证明这种猜想是否正确?请思考讨论.

学生:可以画出a与图像,看它是否为过原点的直线.

学生:还可以通过计算a与m的比值来判断.

教师:让学生分组计算出对应各次实验的,并在全班反馈填人表11-2后,在坐标纸上作出a-图像.

学生:确实实验得到的直线是接近过原点的,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a与m是成反比(F一定时)的.

说明这里开展一系列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从a-m图像转化到a-图像的意义,认识图像法描述物理规律的作用.

教师:本实验只是让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有所体验,实际上一个规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简单的测量实验就能得出,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来论证.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代替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跳起来,总会落回地面,扔出去的东西,也都要落回地面,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会指向地面,这都是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重力的知识。

板书:第二节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的。

提问: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实例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强调:物体只要在引力范围内,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实验: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球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知重力竖直向下。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学生动手实验: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生会从二力平衡角度回答: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

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观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马上得到:G与m成正比。

板书: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巩固训练:

A.已知小球、物块的质量为m,求悬绳的拉力是N。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是N。如果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这种说法对吗?

B、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师生共评得到:

A:只要在静止状态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物体对水平支持物才有上述关系。

B、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上面说法不对,只能说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木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简单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一种印象,为以后学习有关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

三、小结

(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

(2)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表面也一样。

(3)G=mg,g值在不同位置数值上略有差别,通常不特别说明的话,g=9.8N/kg

(4)重心的确定

六、教学总结

这节课在教学思路上应注意知识的接受要循序渐进,只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深化,并把以后要用到有关重力的知识点了一下,为以后学生接受知识的路铺的平缓些。

高三教案怎么写物理篇18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①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