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三教案 >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高三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问题,以避免课堂上出现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写好高三物理教案设计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高三物理教案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

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

①I=Q/t;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I=neSv;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N个电子,则I=Nev.

②表示电流的强弱,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③单位是:安、毫安、微安1A=103Ma=106A

2.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R=U/I,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U.I无关.

(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R=L/S

(3)电阻率: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影响.

①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柱形导体的电阻.

②单位是:m.

3.半导体与超导体

(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约为10-5m~106m

(2)半导体的应用:

①热敏电阻:能够将温度的变化转成电信号,测量这种电信号,就可以知道温度的变化.

②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需要对光照有灵敏反应的自动控制设备中起到自动开关的作用.

③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容等电子元件可连成集成电路.

④半导体可制成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

(3)超导体

①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率突然降到几乎为零的现象.

②转变温度(TC):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

③应用:超导电磁铁、超导电机等

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I=U/R

2、适用于金属导电体、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空气导体和某些半导体器件.R2﹥R1R2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时,常画成I~U或U~I图象,对于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对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

注意:①我们处理问题时,一般认为电阻为定值,不可由R=U/I认为电阻R随电压大而大,随电流大而小.

②I、U、R必须是对应关系.即I是过电阻的电流,U是电阻两端的电压.

三、电功、电功率

1.电功: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的功W=UIt,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

2.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即电流通过一段电路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对电流做功的总功率,P=UI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一段只有电阻元件的电路时,在t时间内的热量Q=I2Rt.

纯电阻电路中W=UIt=U2t/R=I2Rt,P=UI=U2/R=I2R

非纯电阻电路W=UIt,P=UI

4.电功率与热功率之间的关系

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热功率,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只有一部分转化成热功率.

纯电阻电路: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如电熨斗、电炉子等.

非纯电阻电路:电机、电风扇、电解槽等,其特点是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成内能.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和求法.

2.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别.

2.卫星的变轨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宇宙航行

1.基本知识

(1)牛顿的“卫星设想”

如图所示,当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

(2)原理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3)宇宙速度

(4)梦想成真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踏入太空.

2.思考判断

(1)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km/s.(×)

(2)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km/s.(√)

(3)要发射一颗月球人造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km/s.(×)

探究交流

我国于2011年10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试问这个探测器应大约以多大的速度从地球上发射

【提示】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运动,脱离了地球的束缚,但没有挣脱太阳的束缚,因此它的发射速度应在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11.2km/s

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问题导思】

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义?

2.如何计算第一宇宙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与环绕速度、发射速度有什么联系?

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

又叫环绕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km/s.

2.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

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广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体决定,可以说任何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应以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中心星球的质量,g为中心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中心星球的半径.

误区警示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贴近地球表面的卫星(近地卫星)的发射速度最小,其运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物体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这个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方法总结:天体环绕速度的计算方法

对于任何天体,计算其环绕速度时,都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天体的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

1.如果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可直接列式计算.

2.如果不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的具体大小,但知道该天体与地球的质量、半径关系,可分别列出天体与地球环绕速度的表达式,用比例法进行计算.

三、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问题导思】

1.卫星绕地球的运动通常认为是什么运动?

2.如何求v、ω、T、a与r的关系?

3.卫星的线速度与卫星的发射速度相同吗?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认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卫星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与推导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卫星离地面高度越高,其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误区警示

1.在处理卫星的v、ω、T与半径r的关系问题时,常用公式“gR2=GM”来替换出地球的质量M会使问题解决起来更方便.

2.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得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但卫星最后稳定在绕地球运动的圆形轨道上时的速度越小.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3

【考点自清】

一、平衡物体的动态问题

(1)动态平衡:

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

(2)动态平衡特征:

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3)平衡物体动态问题分析方法:

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

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物理量与自变物理量的一般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区间确定应变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图解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一般为某一角),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平衡力图(力的平形四边形或三角形),再由动态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边的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确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二、物体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

(1)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

物理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突变(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种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物理过程的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叫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2)临界条件:涉及物体临界状态的问题,解决时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临界条件。

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采用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怎样,然后再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方程求解。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2、极值问题:

极值是指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4

核力与核能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3)理解结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4)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会根据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和预见作用的能力;

(2)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质量亏损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能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提问1:氦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质子质量为mp=1.67×10-27kg,带电量为元电荷e=1.6×10-19C,原子核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那么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与万有引力两者相差多少倍?(两者相差1036倍)

提问2:在原子核那样狭小的空间里,带正电的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为万有引力的1036倍,那么质子为什么能挤在一起而不飞散?会不会在原子核中有一种过去不知道的力,把核子束缚在一起了呢?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1、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提示:20世纪初人们只知道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力:一种是万有引力,另一种是电磁力(库仑力是一种电磁力)。在相同的距离上,这两种力的强度差别很大。电磁力大约要比万有引力强1036倍。

基于这两种力的性质,原子核中的质子要靠自身的引力来抗衡相互间的库仑斥力是不可能的。核物理学家猜想,原子核里的核子间有第三种相互作用存在,即存在着一种核力,是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后来的实验证实了科学家的猜测。

提问

1:那么核力有怎样特点呢?

(1)核力特点:

第一、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

第二、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

第三、核力存在于核子之间,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

总结:除核力外,核物理学家还在原子核内发现了自然界的第四种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弱力),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转变质子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10-18m,作用强度则比电磁力小。

(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弱力、强力、电磁力、引力和分别在不同的尺度上发挥作用:

①弱力(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短程力;

②强力(强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内,强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短程力;

③电磁力:电磁力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不脱离原子核而形成原子,使原了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体和固体→长程力;

④引力:引力主要在宏观和宇观尺度上“独领风骚”。是引力使行星绕着恒星转,并且联系着星系团,决定着宇宙的现状→长程力。

2、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怎样的关系?(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对于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元素,两者相差越多)

思考:为什么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提示:学生从电磁力和核力的作用范围去考虑。

总结:

若质子与中子成对地人工构建原子核,随原子核的增大,核子间的距离增大,核力和电磁力都会减小,但核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当原子核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相距较远的质子间的核力不足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库仑力,这个原子核就不稳定了;

若只增加中子,中子与其他核子没有库仑斥力,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所以有助于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所以稳定的重原子核中子数要比质子数多。

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若再增大原子核,一些核子间的距离会大到其间恨本没有核力的作用,这时候再增加中子,形成的核也一定是不稳定的。因此只有200多种稳定的原子核长久地留了下来。

3、结合能

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原子核是一个坚固的集合体。要把原子核拆散成核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巨大的功,或者需要巨大的能量。例如用强大的γ光子照射氘核,可以使它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从实验知道只有当光子能量等于或大于2.22MeV时,这个反应才会发生。相反的过程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要放出2.22MeV的能量。这表明要把原子核分开成核子要吸收能量,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要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原子核越大,它的结合能越高,因此有意义的是它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那么如何求原子核的结合能呢?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得出了物体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指出了求原子核的结合能的方法。

4、质量亏损

(1)质量亏损

科学家研究证明在核反应中原子核的总质量并不相等,例如精确计算表明:氘核的质量比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的质量之和要小一些,这种现象叫做质量亏损,质量亏损只有在核反应中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

回顾质量、能量的定义、单位,向学生指出质量不是能量、能量也不是质量,质量不能转化能量,能量也不能转化质量,质量只是物体具有能量多少及能量转变多少的一种量度。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5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是高三年级,即将面临着高考的选拔考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求知__比较强烈。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地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高三(11、12)为理科重点班,相对来说物理基础较好些;高三(7)班是理科普通班,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和摸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就是高考复习。新课内容在开学一个星期内结束。接下来就要开始高考复习。高考复习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轮基础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基础巩固。本学期拟定完成《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物理)》的第一至第十一章的第一轮复习。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6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目的是透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我们在高三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住考纲、回归课本

1、“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考试出题的依据,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考纲逐一落实考点,用考纲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才能做到全面无遗漏;要对照考纲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从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的程度对照学生掌握的状况看是否达标。

2、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研读教材资料,使其看书有必须的目的性,便于弥补自已基础知识弱点,融会贯通教材的基础知识结构,使其回归课本目的性强,才能充分利用时间,真正到达查缺补漏的目的。

3、正确处理好“热点”与“冷点”。最后阶段复习中,不仅仅要注意考纲中的热点问题,在看书时要重视考纲中的重点资料,同时更要关心所谓的“冷点”。因为前一轮复习中在综合试卷里所谓的重点知识、热点知识出现的机会较多,通常都进行了反复的强化,恰恰在所谓的“冷点”的地方出题较少,重复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没有考查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给以加强。如:今年高考实验题对示波器的考查。以后应注意在“冷点”上的复习,以防止在高考当中出现一些知识上的死角。

二、夯实基础,培养潜力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要处理好“基础”与“潜力”的关系,个性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应当有目的的加强以下几种潜力的培养。

1.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潜力、理解潜力和分析问题的潜力。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透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透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2.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纵观近年的高考卷,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物理问题已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平常的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缺少与科学技术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训练时,往往是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场景,把所有物理问题变成了理想化、模型化,而实际生活问题则往往不同,它并不明显给出简化或理想化的对象及物理场景,因而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抽取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的环节。

3.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潜力。推荐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个性是书面的表述。

4.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潜力。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潜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潜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取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三、做好归纳,注重综合

1、要善于归纳总结,不仅仅要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对物理习题最好能构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从而在高考中应对陌生的试题能把握主动。

2、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重点应放在力学、电磁学的综合,加强训练、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分析综合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潜力。

四、重视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化

1、平时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自己有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的阶段应避开难题、做少量的练习。要选取难度适中,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和一些基础题目来做,要保证质量和做题的效率及情绪和信心,透过做题持续良好的解题潜力。

2、规范答题。物理试题的解答比较重视物理过程和步骤,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要规范。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有必要的图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计算结果要思考有效数字和单位。让学生在练习时尤其在做高考题时要仔细看一看计算题就应怎样样表述,答案的评分标准如何,力争做到能做对的题目就必须不丢分。

总之,在高考物理复习过程中,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7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力的合成,是在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几种力的基础上,通过等效替代思想,研究多个力的合成方法,是对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本节重点介绍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实际这是所有矢量运算的共同工具,为学习其他矢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今后牛顿运动定律、平衡问题、动量与能量问题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这节课承前启后,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定位

为了让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等效的角度进行力的替代.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一、重点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二、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重、难点突破方法——教法简介

本堂课的重、难点为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

因此,本堂课在学法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归纳法——通过重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性。

实验归纳法的步骤如下。这样设计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本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采用六环节教学法,教学过程共有六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安排两个同学共提一桶水,再请全班力气的同学来提这一桶水,游戏虽简单,但能迅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后用图片引导学生通过作用效果相同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由此引出——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展示合力与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强调等效替代法。举例说明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那么如何来求合力呢?先简单回顾初中所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方法:直接加减即可。再通过设置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猜想合力与分力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想五花八门,产生思维冲突,怎么办呢?学生自然会想到通过实验来寻求问题答案。由此引出——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展示实验仪器,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实验呢?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再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面对仪器分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要用动画辅助说明。在问题2中,教师要强调结点的问题,用动画说明。问题3中,直观简洁的描述力必须用力的图示,用图片说明。问题4让学生注意测力计的使用,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讨论,再结合多媒体动画的展示,使学生对探究的步骤清晰明了。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记录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实验完成后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应该立即可得出结论一:比较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可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

那合力与分力到底满足什么关系呢?

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从数字上找不到关系,哪可不可以从几何上找找关系呢?学生会立即猜想出O、A、C、B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B可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哪么猜想是否正确呢?亲自实践才有发言权,学生动手作图:以OA、O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B是否重合。

学生作图后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教师说明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家经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说明对角线就表示F1和F2的合力.由此得到结论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进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8

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s、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应用公式注意的三个问题

(1)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2)注意公式中各量相对于同一个参照物

(3)注意减速运动中设计时间问题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2

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前1s、前2s、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m、前2m、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④第1m、第2m、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分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处理方法

1、公式法

课本介绍的公式如等,有些题根据题目条件选择恰当的公式即可。但对匀减速运动要注意两点,一是加速度在代入公式时一定是负值,二是题目所给的时间不一定是匀减速运动的时间,要判断是否是匀减速的时间后才能用。

2、比值关系法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则有:

①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②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sn=1:4:9:……: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sN=1:3:5:……:(2N-1)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则有:

④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1:t2:t3:……:tn=1:……:

⑤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tⅠ、tⅡ、tⅢ……tN之比为:

tⅠ:tⅡ:tⅢ:……:tN=1:……:

3、平均速度求解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即:。求位移时可以利用:

4、图象法

5、逆向分析法

6、对称性分析法

7、间接求解法

8、变换参照系法

在运动学问题中,相对运动问题是比较难的部分,若采用变换参照系法处理此类问题,可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参照系变换的方法为把选为参照物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等方向移植到研究对象上,再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求解。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它有如下特点:

(1).上升和下降(至落回原处)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有下列结论:

①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经历的时间相等。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量:①上升最大高度:Sm=.②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注意往返情况。

追及与相遇问题、极值与临界问题

一、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和相遇问题的特点

追及和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相遇是指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可见,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以下两个关系:一是相遇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移关系。若同地出发,相遇时位移相等为空间条件。二是相遇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若物体同时出发,运动时间相等;若甲比乙早出发Δt,则运动时间关系为t甲=t乙+Δt。要使物体相遇就必须同时满足位移关系和运动时间关系。

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分析追及与相碰问题大致有两种方法即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首先分析各个物体的运动特点,形成清晰的运动图景;再根据相遇位置建立物体间的位移关系方程;最后根据各物体的运动特点找出运动时间的关系。

方法1:利用不等式求解。利用不等式求解,思路有二:其一是先求出在任意时刻t,两物体间的距离y=f(t),若对任何t,均存在y=f(t)>0,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使得y=f(t),则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其二是设在t时刻两物体相遇,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

方法2:利用图象法求解。利用图象法求解,其思路是用位移图象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3、解“追及、追碰”问题的思路

解题的基本思路是(1)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物体的运动示意图(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间关联方程(4)联立方程求解。

4、分析“追及、追碰”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追及、追碰”问题时,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追和被追物体的速度相等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大有裨益。

(2)若被追及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停止。

(3)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巧、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一个临界条件。

二、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

该问题关键是找准临界点

扩展阅读

高三物理教案:《直线运动的图象及应用》教学设计

一、位移-时间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横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各个时刻,纵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任一时刻物体的位置,即从运动开始的这一段时间内,物体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如果图象是曲线则其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曲线的斜率将随时间而变化,表示物体的速度时刻在变化。

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

3、匀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而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则为曲线。

4、图象的交点的意义是表示两物体在此时到达了同一位置即两物体"相遇"。

5、静止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不是一点。

6、图象纵轴的截距表示的是物体的初始位置,而横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或物体回到原点时所用的时间。

7、图象并非物体的运动轨迹。

二、速度-时间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横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各个时刻,纵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任一时刻物体的速度。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

如果图象是曲线,则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曲线的斜率随时间而变化表示物体加速度在变化。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则为倾斜的直线,非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图线的曲线。

4、图象交点意义表示两物体在此时刻速度相等,而不是两物体在此时相遇。

5、静止物体的速度图象是时间轴本身,而不是坐标原点这一点。

6、图象下的面积表示位移,且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7、图象纵轴的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而横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或物体的速度减小到零所用时间。

8、速度图象也并非物体的运动轨迹。

【重点精析】

一、物理图象的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运用运动学图象解题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截距",六看"特殊点"。

1、"轴":先要看清坐标系中横轴、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是位移和时间关系,还是速度和时间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单位和标度。

2、"线":"线"上的一个点一般反映两个量的瞬时对应关系,如x-t图象上一个点对应某一时刻的位移,v-t图象上一个点对应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线"上的一段一般对应一个物理过程,如x-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中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中对应物理量变化快慢的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4、"面积":图线和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也往往表示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乘积有无实际意义。这可以通过物理公式来分析,也可以从单位的角度分析。如x和t乘积无实际意义,我们在分析x-t图象时就不用考虑"面积";而v和t的乘积vt=x,所以v-t图象中的"面积"就表示位移。

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在"初始"(或"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6、"特殊点":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而v-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速度相等。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三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案例分析

高三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案例分析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规律方法总结

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3.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

(1)x1、x2、x3……x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

(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aT2,因为T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也为恒量,所以Δx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高一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教材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式由公式变形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紧接着配一道例题加以巩固.意在简单明了同时要让学生自然的复习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学阶段通常采用图像法,从速度图像导出位移公式.用图像法导位移公式比较严格,但一般学生接受起来较难,教材没有采用,而是放在阅读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据,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并利用速度公式,代入整理后导出了位移公式.这种推导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适合.给出的例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的参考.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

对于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给出一个模型,提出问题,再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要引导同学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草图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计算?

3、请同学自由推导:由得到

4、讨论:上面讨论中的图像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问题?

5、处理例题:(展示课件1)请同学自己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指导同学用正确格式书写.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一中第2部分给出的情况.若求1s内的位移?2s内的位移?t秒内的位移?怎么办,引导同学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结合,请同学自己推导出.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

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9

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2、课件:flash课件——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

情境I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观察、对比,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0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通过对上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生了解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到位。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和结论,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标渗透了STS(科学、技术、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中,我对新课标的这两点要求认识不够,弱化了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培养。如学生在试卷第2小题“对温度的估计”与第6小题“对半导体材料的认识”两题答对率只有58%。

2、有时课上讲得太多,学生练习得太少,没有把握好校正时机,基础知识夯实得不牢固。

3、透镜的应用、热学知识理解难度较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是而非。如第35小题是对“凝华、液化、熔化”现象的分析。该题在练习时曾重点讲过,特别是第一、第三小问还是原题讲析,但该两问答对率仍只有60%。而第二小问“液化现象”分析,由于变换了事件,答对率却只有23%。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缺失。

4、实验探究训练不够。由于学校实验配备的欠缺,教学中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展示实验。没有尽力开创有限条件提供学生实验,对学生课外小实验利用不好,以致学生对实验观察、动手、分析、归纳、概括、探究能力比较缺失。如第33小题“沸腾实验”。对于该实验,本应进行学生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缺乏,只进行了演示实验。教学中我对实验中相关现象、规律、问题都进行了引导分析、详细讲解,而且也进行了与考题类似的练习。可是考试结果看来答对率仍不高,只有50%。由此反映,教师“填鸭式”教学远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现象中归纳、概括规律的探究式学习效果,而且单纯的演示、填鸭式讲解、机械化训练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5、对学生认知过程认识不够。对一些知识的讲授时,总自以为很容易,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能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而一笔带过。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对于一些重点特别是难点的知识点,不但要讲透而且要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加强运用。没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在今后,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积极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强化后进生辅导。

2、全面落实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认真备课,控制好讲、练时间,针对性精选习题。

3、对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4、向扎实有效课堂努力。力求多种教学模式并用,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5、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加强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领会,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习物理的能力。

6、注重实验探究教学与训练。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多与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一定具有。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

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引导:

速度是(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也就具有,因此曲线运动是。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

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2

【设计思想】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体验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学习的地位。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以探究性活动解决本节课的难点,由静止物体间的作用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运动物体间以及碰撞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力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辅助实现。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刻的认识。

?【本节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定性地讨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同时变化,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二是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对于静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分析其大小是相等的,而对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碰撞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总是相等,本节课通过计算机辅助实现了此环节,帮助学生深刻地建立了任何物体不管其运动状态如何,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视频文件──石头碰鸡蛋”,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③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一对力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力的大小和方向上,对于力的作用点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区分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对“总是”的理解。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对于这两种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往往比较难以区分,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

【教学仪器】

PPT文件;演示用大弹簧秤、小弹簧秤各一对;带发条的小车,薄木板各一个,四个相同的短玻璃管;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每桌一对;力学传感器组件及计算机辅助设备等。

【教学过程】

课题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知识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③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能力①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情感①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信息环境及媒体①展示课堂上不易操作的实验;

②模拟实际很难完成的实验操作;

③给学生提供交流思想、看法的交流平台。?重点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难点“总是”的理解以及应用?课时1课时课型探究型教具PPT课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作用设计意图??

引课(6分钟)

新课1.放视频文件──生鸡蛋碰石头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视频

问题:由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思考其中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鸡蛋撞击石头时,鸡蛋给石头一个力,同时石头给鸡蛋一个作用力。这一对力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对力的关系

2.体验这对力的关系──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推桌子,那么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求学生亲身体验)。

让个别学生谈体会:

(副板书)

表示出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板书)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人为的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

师:下面学生体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体会并发表见解。

演示实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按在木板上。

让学生操作并说明发生现象的原因:问:手一松,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让操作手分析现象和原因。

演示实验2: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总结)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追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有什么特点?

追问:你怎么知道相等?我们能否探究这两个力的关系?

1.演示及学生实验:把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其中两个弹簧秤相互的作用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先让两个学生(甲和乙)在黑板上演示,师生互动先让甲拉,再让乙拉,甲乙一起互拉。

之后让学生全体实验。

实验结论: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总是相同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思考:当两个物体运动起来,其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是相等吗?

2.学生实验

问题1:如图一个大车拉着一个小车运动时,大车对小车的拉力和小车对大车的拉力相等吗?

问题2:如图一个小车拉着一个大车运动时,大车对小车的拉力和小车对大车的拉力相等吗?

介绍力的传感器:力的传感器:把力的信息(大小)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信息的装置。

分两个问题分别让学生探究。

给学生演示力与传感器传递到计算机里的信息的关系。

下面介绍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探究前可先让学生猜想电脑上显示的作用力的图形形状和反作用力的图形形状应该有什么关系?(对称)

追思考:你想知道鸡蛋碰石头的力相等吗?

追问:你怎么知道相等?

我们也借助传感器探究实践。

二、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板书)

公式:F=-F′

师:进一步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很像电视、电影上放的“难兄难弟”的关系:有福同当,有难同享,同生共死……

3.下面通过例题进行研究:

例题:物体用线吊在天花板上,分析物体受几个力?并指出每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要求学生上黑板做,画出示意图,然后订正错误,并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思考

现象:鸡蛋碎了。

现象:鸡蛋碎了;说明石头给鸡蛋一个力,这个力大于鸡蛋所要承受的力。

部分学生凭感觉回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学生参与动手体验,充分感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当你在推桌子时,桌子反过来同时推自己。

(板书)

思考

观察思考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

学生代表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结论:车之所以向前运动是木板给它一个向前的力,同时车给木板一个向后的力,这两个力的性质一样,都是摩擦力

观察

笔记

学生回答:大小相等

1.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处于静止不动时;

?

2.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并向一方向缓慢运动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3

(一)人教版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巩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4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阐明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力和质量间的定量关系,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在理论与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的过程,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导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学习过程中引导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的应用,培养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知识的形成中真正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同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2.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2)感悟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3)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乐趣.

(4)培养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导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是本节的难点.

二、案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速度发生了改变,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是指物体产生了加速度.加速度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加速度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慢.弄清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尝试从身边实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中体会到a跟力F、物体质量m有关.

(二)探究加速度a跟力F、物体质量m的关系

1.定性讨论a、F、m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总结出定性的结论:a与F、m有关系,当m一定时F越大,a就越大;当F一定时,m越大,a就越小.

请思考:

在这里为什么要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讨论?2.定量研究a、F、m的关系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问:如何定量地研究a与F、m的关系呢?指出刚才大家在定性讨论a、F、m三者关系时,就已经采用了在研究a与F关系时保持m一定,在研究a与m的关系时保持F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它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我们可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实验对a、F、m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教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明确要在实验中研究a、F、m的关系必须有办法测出a、F、m.

教师在指出讲台上放有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开关和与之配套的数字计时器、滑块、细线、砝码、小桶、弹簧秤、托盘天平、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并说明每个光电开关与数字计时器一起能测出一定宽度的遮光板通过它的时间进而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交流.在大家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

学生: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以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板、细线、小桶、钩码、砝码、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的运动.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1,测出小桶的质量m2,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F,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测出△s,由△s=at2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方案二以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开关、数字计时器、滑块、刻度尺、细线、小桶、砝码、钩码、天平为器材研究滑块的运动.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1,测出小桶的质量m2,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滑块受到的拉力F,用导轨旁边的刻度尺测出两光电开关的距离s0,用刻度尺测出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片的宽度△s,根据数字计时器给出的遮光片分别通过前后两个光电开关所经历的时间△t1、△t2,由于△s?s0,因此可以根据v1=△s/△t1和v2=△s/△t2计算出滑块在两光电开关间运动时的初、末速度,再由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方案的可行性,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见解.

教师:上述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但前一种方案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就得想办法消除摩擦力的影响,那么如何消除摩擦力呢?建议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实验室用前一种方案或其他方案进行实验探索.本节课我们采用上述后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案,我们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包括上面的钩码)或滑块(包括上面的钩码)受到的拉力,这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m?m′(m为小车与钩码或滑块与钩码的总质量).

(2)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在气垫导轨上研究a、F、m三者关系,为了让学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用电子幻灯片打出研究内容、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研究内容】研究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研究步骤】①用天平分别测出单个滑块的质量m1=__________g,小桶质量m2=__________g,则滑块总质量m等于m1加上放在它上面的钩码的质量△m1.

②在桶中放置质量为△m2的砝码,则m′=m2+△m2,当m?m′时,认为F=m′g(g取9.8m/s2).

③用刻度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s=__________m,用轨道边上的标尺测出两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s0=__________m.

④实验时,保持s0不变,把各次滑块运动中遮光片经过前后光电开关的时间△t1、△t3代入公式计算出各次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并把实验数据填入表5-1.

表5-1研究m一定时,滑块加速度a与其受力F的关系

单个滑块质量

m1=_____g[

滑块总质量

m=_____g

小桶质量[]

m2=_____g

遮光片宽度

△s=_____m

两光电开关间距

s0=_____m实验次数小桶上的砝码质量△m2/g小桶与坛码总质量m′/g△t1/s△t2/s滑块加速度a/(m﹒s-2)滑块受的拉力F/N1??????2??????3??????4??????【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内容二】研究a与m的关系(F一定)

【研究步骤】①用天平分别测出单个滑块的质量m1=__________g,小桶质量m2=__________g,则各次实验中滑块总质量m等于m1加上放在它上面的钩码的质量△m1.

②在小桶中放置质量为△m2的砝码,则m′=m2+△m2,当m?m′时,认为F=m′g(g取9.8m/s2),并保持m不变.

③用刻度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s=__________m,用轨道边上的标尺测出两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s0=__________m.

④实验时,保持s0不变,把各次滑块运动中遮光片经过光电开关的时间△t1、

△t2代入公式,计算出各次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把实验数据填入表5-2.

表5-2研究滑块加速度a与滑块总质量m的关系(拉力F一定)

单个滑块质量

m2=_____g

小桶质量

m2=_____g

小桶与砝码的总质量

m′=_____g

遮光片宽度

△s=_____m

两光电开关间距

s0=_____m实验次数滑块砝码质量△m1/g△t1/s△t2/s滑块加速度a/(m﹒s-2)滑块与砝码总质量m/g1?????2?????3?????4?????【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在简要说明数字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强调实验过程应使气垫导轨保持水平,两光电开关间距要尽可能大些,尽可能使m′远大于m(如果m′≥20m,则可认为m′?m)等注意事项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操作并报告测量数据,其他学生边观察边在课前印发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表5-1、表5-2)上填上实验测量数据.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第1组~第4组学生分别完成(表5-1)中从实验次数1~4各项目的计算与填写,第5组~第8组学生分别完成(表5-2)中从实验次数1~4各项目的计算与填写.

教师:让学生反馈计算结果,并填入电子幻灯片(表5-1)、(表5-2)的对应栏目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表5-1的数据①通过直接观察;②通过在坐标纸上画出a-F图像进行分析,得出a∝F(m一定时)的结论.

在描点画图时,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让描出的点尽可能多地分布在某一直线的两侧,尝试说出实验误差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对表11-2的数据①通过直接观察②通过在坐标纸上画出a-m图像进行分析,只能得出当F一定时,m越大a就越小的结论.

教师:能不能就此马上断言a与m成反比?让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问学生能不能猜想a与m成反比?

如何证明这种猜想是否正确?请思考讨论.

学生:可以画出a与图像,看它是否为过原点的直线.

学生:还可以通过计算a与m的比值来判断.

教师:让学生分组计算出对应各次实验的,并在全班反馈填人表11-2后,在坐标纸上作出a-图像.

学生:确实实验得到的直线是接近过原点的,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a与m是成反比(F一定时)的.

说明这里开展一系列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从a-m图像转化到a-图像的意义,认识图像法描述物理规律的作用.

教师:本实验只是让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有所体验,实际上一个规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简单的测量实验就能得出,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来论证.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5

一、主要工作内容

1、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要认真做好复习计划,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2、强化备课实效性,注重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作好实验仪器的管理和实验室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抓好“学困生”帮扶工作,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和优秀率.

5、通过教师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二、具体措施

1、“学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对于初三学生,马上面临中考,学生整体成绩并不理想,生与生之间差距较大,两级分化突出,因此本学期重点放在初三备考中,加强复习,努力提高合格率.关于特优生和学困生的培养我的做法是:用分层的形式.①从第一阶段复习开始,对学困生就要采取分层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困生提供学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资料,重点是增加兴趣、鼓足信心、降低要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考试前一周,对困难学生可以用基础题进行强化训练(自编一到二套以基础题为主的练习题)②侧重辅导,关心极优生.在班上寻找几名优等生从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个别辅导和鼓励,培养物理学科的特优生.多练点知识的广度、深度、热点考题.

2、德育工作

加强自身德育工作,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不体罚学生,不留怪发,不穿奇装异服,不给学生留重复性作业,注重学生“减负”工作,提高课堂实效性,尊重学生,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九年级复习计划

(1)科学制定计划稳步扎实复习.

第一阶段: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过基础知识点关.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所有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使知识条理化,建构知识网络化,让学生看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基础时,突出抓住9个知识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密度、压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和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在此,出部分知识点填空题,配适当基础练习题,紧扣概念砸牢“双基.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

这一阶段,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上阶段的知识.我们将分成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问答题、综合题等三个板块.这阶段主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理解中的误区和偏差,要及时纠正.在评讲题时应注意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专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的成绩.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阶段.

精选十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解题规范要求:中考与平时考试不同,它是全省性的统一考试,标准是一样的,评卷又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如作图题、计算题的一些具体要求,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考试过程的&39;适应性训练.

(2)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①科学探究方法题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教材中运用了常考的`控制变、建立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常考:控制变量法、替代或等效法

②)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数据、图象、漫画)根据题目要求,通过观察分析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③社会热点问题,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对一些社会中的热点问题、重大发现和高科技的应用都会有较多的体现,教材中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内容.例如,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是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时候,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这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另一类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例如,内能的利用和火箭、通讯技术的发展、“能源革命”等,它讲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准备收集整理一下近两三年来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从中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背景.例如:伊拉克战争;三峡工程;神舟七号飞船;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海啸的灾难等都可能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

(3)复习进度

第一部分声现象3.1―3.2

第二部分光学3.3—3.6

第三部分热学3.8—3.11

第四部分电学3.12—3.27

第五部分力学4.1—4.20

专题训练实验与探究4.21—4.30

综合计算5.3—5.10

模拟训练十套试卷5.11—6.5

查漏补缺与存在主要问题6.7—中考

4、个人提高计划

①.在岗位练功中,坚持每周写好一篇钢笔字,画好简笔画.并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写2—3篇质量较高的教学手记和案例,并做分析.

②.多读书,读好书,本学期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并认真做好笔记.

③.物理实验室要及时做好账目管理,认真管理实验室卫生和仪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出率.

④.加强远程教育的学习,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⑤.通过与安林孙老师的师徒结对子活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提高教学基本技能.多与师傅电话沟通,探讨初三复习情况,平时也要在本校跨学科听课,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⑥.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各项管理工作,抓好班级的一日常规管理工作.

⑦.由于我是年轻教师,要努力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他人经验,并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⑧.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方法,形成有建设性的意见或书面材料,及时写随笔,心得,每学期上交论文一篇.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6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力作用的效果来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能区分矢量和标量,能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共点力间夹角的关系,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共点力的合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等效的物理思想来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__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例理解力的合成与合力的概念;教学的难点是: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二力平衡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什么是共点力,并通过归纳总结区别合力与分力,并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再进一步联系生活,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归纳总结和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二力平衡,来引导学生学习合力的概念,强调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代数相加、减;进而让学生探究力的合成满足怎样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观察及归纳总结。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投影(展示自然界的平衡之美)让学生体会到力与平衡的现象随处可见,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提出问题(什么是共点力)让学生阅读课本在回答问题,教师利用实例讲解共点力的概念,强调几个力的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就是共点力。

教师复习初中“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回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分力、合力的基本概念。教师举例(墙上挂画,一个人提一桶水与两个人合提一桶水等)并作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图,指出各个作用力并不在同一直线上。怎样进行力的合成?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供学生:橡皮筋,测力计,直尺,白纸等让学生阅读82页的实验探究,并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讲解探究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区别,合力与力的合成的区别。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体验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力大小及夹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掌握矢量不同于标量的计算法则。

教师给出例题(水平向右力F1=45N;竖直向上的力F2;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让学生分析回答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在进一步的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7

经过一年的复习教学,送走了又一届高三学生,回想这一年来的工作,我觉得反思使我的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成文如下:

一、反思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

学生的力学学习得太差,好几次在讲例子时,学生就说听不懂,也就在班主任面前说某老师教来我听不懂,要求与上位老师一样,换掉,我当然不明白其中的理由,之后才明白,我在解题时中间有一个计算步骤我省略了,我以为学生没有问题,就一个数学运算就应没问题,可哪里明白这个班的学生天生就习惯理解,自己从不主动去思考动手解决问题,我开始反思,怎样才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原先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务必从简单的、基本的抓起,于是,我决定,少而精的讲例子,每讲一个例子,得每一步在黑板上板书,然后针对学生的水平做一个类似的题目,渐渐地学生学会做一些题目了,也就不觉得听不懂了

二、反思教学困惑,构成教学论文

在复习动能定理时,常常遇到连接体问题,要学生对多个质点运用动能定理,公式多,学生感到拿手,经常出错,于是我想;能不能使问题简化呢?在高中阶段,常常是连接两物体的力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我想到把多个动能定理的公式相加,消去了连接物体的力的功,得到质点组动能定理,把它介绍给学生,说明它的适用范围,学生很容易掌握,于是我把它构成论文;在讲振动和波动时,学生对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容易混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错,而近几年又经常考振动和波动相结合的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区别呢?我反思后写了《正确处理振动和波动的内在关系》一文,像这种类似的反思很多,我发表十多篇反思构成的文章,透过反思文章,使学生的知识难点得到了突破。

三、反思思想方法,培养建模潜力

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我还要推荐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静力学、动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当然,也还有其它一些属于更巧、更简捷的思维方法。然而两者相比,我主张更要关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一般说,在复习课上老师都会提及,一些写得好的参考书中也会有介绍。同学们在听课和阅读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务请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运用,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讲课中,要讲清怎样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物理量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价值的东西。实践告诉我们,在高三学年,同学们毕竟比高一、高二时有了更强的理解潜力,有了更强的综合分析潜力的优势。一旦领悟掌

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潜力。

四、反思教法,听同事授课相互交流

在复习教学中,经常感到复习课上法单一,没有新意,为了防止长时间的教学方法的单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高三的.几位教师采取了经常听课的方式,只要有时间,就去听同行老师的课,不分场合,不举形式听随堂课,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取他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听他人是怎样上这些资料的,自己是怎样上的,自己的课有什么不足,别人的课有哪些优点,下一次在上那里时我要怎样上才好,透过这样的相互听课,相互学习,提高自我,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五、反思作业训练规范练习

练习在总复习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要想透过练习到达巩固知识、提高潜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就应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说务求做到两条: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习惯从功、能的数值上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好处。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正是复习中一大障碍。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状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潜力必须会上升到新的层次。②要将题做完整。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均因为他们没有从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收益。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

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潜力,都是要透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习工作的低效率。

教学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会有所进步,也只有学会反思的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喜爱,才会立于教学不败之地。

高三物理教案设计篇1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等知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4)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养学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培养学生的实验、归纳能力

(3)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意识,激发起较高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2、教学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

设计思路

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其共同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从而引出重力概念;指导学生经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探究活动,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结论;通过联系实际,知道重力方向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观察被举高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工作”,感受重力势能的存在。

教学工具

1、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泥、线、小球、铁架台。

2、演示器材:重物一个,沙箱一个,小木桩一个。

3、课件:瀑布、跳伞、水力发电站、打夯机等视频资料及练习。

4、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观察教材三幅图的视频课件,然后学生再亲手操作,观察重物下落。

师问:这些现象有何共同原因?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得出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的共同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出重力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重物下落原因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求知欲。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课件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讲授新课

1、关于重力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板书重力概念

[板书]: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强调指出重力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受到的重力也叫物重,物重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师问:如何测出物重?

学生回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示数

[做一做]:(学生分组活动,测出重物的重力。教师可强调测力计要竖直,至于为什么,告诉学生与下面要学习的重力方向有关。)

[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将测得的数据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复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测量物重,同时感知重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2、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问: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一步修正。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先用弹簧秤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板书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形状无关,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4)交流与评价

让学生学会总结实验结果,并加强相互交流,相互改进。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板书]: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g=9.8N/Kg)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

(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练一练]:(出示课件)请画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

1)空中飞行的飞机

2)正在爬坡的汽车

(学生板演完成)

[应用]:重垂线

[做一做]:如何用重垂线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学生分组动手探究,加深对重力方向的理解。教师

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课后去检查教室的墙角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再通过练习和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重力势能

[课件演示]:从大坝流下的水发电和正在工作的打夯机。

师问:请大家观察课件,从大坝流下的水和正在工作的打夯机都具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讨论、交流,从中归纳出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即重力势能。

[归纳]: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物理上把这种能量叫重力势能。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展示,让学生联系生活,从中归纳出知识,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