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

时间: 新华 高一教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指导。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

一、说教材

《蜀道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已经接触了诗歌,学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本单元学习唐诗,唐诗雄浑豪放而又沉郁顿挫,诗人诗风各异,教学要充分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蜀道难》感情强烈,笔锋雄健,想象奇特,气势雄浑,是李白的成名作。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

①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

②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诵读。

教学难点是如何把握朗读技巧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

二、说教法

教法:教学活动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蜀道难》是诗歌经典,又是豪放诗歌,所以在教学上要重视诵读。我采用在诵读中轻轻松松把握全文的教学方法。第一步是初读。解决最基本的字词问题,打好基础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关键,只有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学习才会很轻松。第二步是意读。朗读中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解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三步是美读。除了诵读以外,还有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评点法等。

学法:诵读感知情脉——让学生去读

知人论世探主旨——让学生去思

个性解读赏艺术——让学生去品

总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入为主很重要,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想。导语从李白一生三件宝诗、酒、剑入手,引起学生知晓李白的兴趣。这里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从以前学习的知识中回忆,并且及时表扬那些记得好的同学。从而引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

李白一生三件宝:诗、酒、剑。杜甫有诗为证,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到酒,杜甫也曾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到剑,李白好剑术,十五岁学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自己也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诗句。

余光中在《寻李白》对此有过非常生动的概括,“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洒脱不羁而又才华横溢的形象,就连对蜀道之难的慨叹中亦不乏其匠心独具的豪放。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蜀道难》。

(二)“看我说名人”栏目,此期名人为李白。轮流到的学生展示。

大家就自己知道的李白作一补充。最后对学生所说的进行总结。

(三)研习课文

1、初读课文。基本操作模式就是自由诵读,扫清文字障碍;然后找出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和与现在意思不同的词语(比如古今异义、此类活用、通假字,甚至特殊句式)。

①学生借助不同的字典,疏通文意。

②掌握重点字意思和词类活用现象。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阅读,并且逐步形成积累和严谨治学的好习惯。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找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是必不可少的,这次展示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朗诵诗歌。先让自告奋勇的同学来读,再让朗诵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读,从让学生朗诵中去比较、去感受、去体味。当然要极力表扬那些踏实认真,能够开动脑筋并且有独特思维判断的学生。

2、意读课文。基本操作模式就是探究如何诵读诗歌。一般为先设置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展示之后,根据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设置的问题如下: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在文中出现三次,每一次该如何读?

②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③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④课文第二段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

⑤课文第三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这五个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全诗的内容,首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对每个问题都有或明晰或含糊的答案之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并且每个小组商讨出较恰当的答案,然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每个小组都要评价出最好的小组和最差的小组。最后,学生普遍能够答出来的就不再赘述,对于困难的恰当地进行点拨。

根据大家得出的统一答案,研究每一部分该如何去诵读,是平缓地叙述,还是激昂有力,在商量一致后同学们推举代表进行示范诵读,个别地方如果有问题,就和学生一起研究。

这里以问题促读,让学生在彻底了解整篇谋篇布局以后意读,再由意读带动理解。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在文中出现三次,每一次该如何读?

点拨: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②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③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针对上面两个问题点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笔,追溯了秦蜀隔绝、不相往来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艰险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朗诵时如能作出寻觅的动作,眼神如梦似幻,沉浸在追忆中,情绪上交织着惊和叹,能更好地体现蜀道的.悠远感和神秘色彩,听众也能通过你的朗诵更入境地感受到悲壮的情感氛围和蜀道神采飞动的艺术形象。

经过一番神秘的寻根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引导我们直面现实:那突兀而立的高山,茫茫苍苍,直插霄汉;高山下雷霆万钧的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惊险万状,气象恢弘。面临这一派永远不会被征服的个性山川,我们要读出一种认真对待的态度,并读出欣赏,读出叹服。

④课文第二段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

点拨:“问君西游何时还”,询问式的关切透露出友人将赴曲途。在关怀担忧中读出由衷的同情。“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这些自然景观感情色浓厚,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在担忧中充满愁绪。

山川的伟大、强悍,以绝对强大的力量给人以不可抗拒的威慑。我们需感受到李白带着雄浑的气势,蕴含着豪迈的声响,诵读时需在惊愕和恐惧中读出敬畏。“连峰去天不盈尺,……崖转石万壑雷”需读出激越忧愤,诗绪在想象的奇境中迷离恍惚地遨游,豪放不羁,色彩斑斓,追求奇、异、怪。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里突然来了一个“险”,情绪上,担忧中表露出埋怨。

⑤课文第三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点拨: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朗诵时情致需转入低沉,和前面的“蜀道难”形成一种壮美和丑恶,高亢和低回的反衬,在情绪的节奏上,构成一种张力。

这些环节都会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要靠他们自己去探索,尽管教师点拨和引导也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总之,鼓励为主,鞭策为辅。

3、美读课文。基本操作模式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酝酿情感,有激情地诵读。

首先探讨两个问题:

①探讨主旨

知人论世

本文主旨历来争议不定,恰好用来进行思维训练。

我首先指导方法,“知人论世”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知人,就是了解作者其人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接着打出李白在长安的介绍。说明李白满怀壮志而来,却受到权贵的忌恨,被放还乡。接着打出唐玄宗时期的介绍,说明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危机。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适当加以引导:

主旨探讨之一:送别友人

主旨探讨之二:抒写心志

主旨探讨之三:讽喻时政

主旨探讨之四:倦于仕途

②艺术鉴赏

个性解读

这一环节是全课的重点。我采用化难为易的方法,设问:你认为本诗好在哪里?一人评一句。这样安排,让学生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样,由枯燥变生动,由灌输到感悟。是一种个性化解读,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最后总结浪漫主义诗歌的诗风。

自由鉴赏

想象丰富,夸张奇特,感情强烈,气势雄浑,语言凝练,自由奔放,换韵自由,音节铿锵,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有神奇色彩,有历史沉重感,一咏三叹,主旨突出,内容变换跳跃,对偶句式整齐有力,长短句参差错落,笔力千钧,先声夺人,渲染气氛,烘托映衬,比喻生动,细节感人,照应到位,直抒胸臆和委婉含蓄向结合,点面结合,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想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逐层深入,由高到危,由地理环境到人事环境……

总结:浪漫主义诗人艺术风格:想象、夸张、感情强烈

在探讨完之后,配上音乐,带着对李白的理解和此诗主旨的探讨进行美读,美读的基本原则就是有情感地去读,让李白的诗歌能够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也让自己的情感在李白的诗歌中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对于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朗诵这一块作指导,以便让他们朝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四)背诵诗歌

(五)阅读延伸:去年去了一次剑门关,写了一篇文章《天下奇险第一关》,和学生一起分享。另外,研究李白,尤其是他的生平、思想和代表诗歌。

(六)板书设计

蜀道难

李白

初读:文字、句意

意读:诗意、鉴赏方法

美读:主旨、艺术技巧、情感

(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总体设计上让学生自己去动,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不管是他的固有思维,还是独特的思维,大家集思广益之后,同学们对问题的看法就会更加全面,也慢慢地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

三分诗,七分读。如果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那么诗歌的境界就会完全显露出来。所以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把读作为教学的主线,不仅让学生敞开心胸,而且从读中体味到诗歌的美丽。但在如何分层次地诵读这一方面还应该再深入一些,或许学生会理解更深刻一些。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2

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二、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小说结构特点和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课文:

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我们中国,曾经出现过无数的伟大人物,其中包括鲁迅。(投影——鲁迅)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人物分析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明确:最简洁可用四个动词来概括:“问—抓—撞—捐”。但是电影《祝福》却把“逃”放在开头,请大家比较小说把“问”放在开头有什么区别?(“问”: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渲染气氛。“逃”:增加视觉效果,如果把“问”放在电影里,难免沉闷。)

讨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模样周正、健壮耐劳

模样周正——“年纪二十六七”,脸色虽然“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儿“周正”,“手脚壮大”,“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健壮耐劳——“抵得过一个男子”,“彻夜的煮福礼”,“竟没有添短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是十分艰辛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被迫改嫁、强烈反抗

在第二大段第二自然段,文章对祥林嫂的身世作了初步的交代。她“大概也就姓卫”,旧社会一个女子姓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事,祥林嫂姓什么,早被人忘记了,“祥林”是丈夫的`名字,这“名字”,说明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第二次婚姻——百分之百的包办、不折不扣的欺骗、地地道道的买卖、野蛮粗暴的强迫,是浸透了劳动妇女血和泪的封建婚姻。

作品还描写了那个“异乎”寻常的“婚礼”,“婚礼”,应该是热闹的,喜气洋洋的,祥林嫂和贺老六的“婚礼”是一个什么场面呢?请看“嚎、擒、撞、大窟窿、用香灰止血、七手八脚、关”这些词。你能概括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吗?

明确:是一血淋淋的惨剧、乱七八糟的闹剧、反抗失败的悲剧。

家破人亡、走投无路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到了此时,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你能谈谈吗?

失去了丈夫、孩子、劳动力、理智、红色、笑容、信任、镇上人的同情,她的精神一步步崩溃。

失魂落魄、沦为乞丐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3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4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扫除字词障碍,初步品位词语的妙用

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重点难点

重点:扫除文字障碍

难点:理清课文思路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蜀道难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读李白诗,我们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字里行间,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在他的诗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中毫无拘束地游行。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活动2【活动】检查预习

鱼凫fú石栈zhàn猿猱náo萦岩峦yíng扪参mén

抚膺yīng飞湍tuān喧豗huī凋朱颜diāo砯崖pīng

活动3【讲授】讲授

(三)文学知识

1、作者: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官至供奉翰林,性格豪放,感情奔放。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时仙逝。一生在中华大地留下了不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报负。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征是:

满腔的热情倾注于描写的对象中

意象常常超于现实

大胆的夸张

2、后人评价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酒》

(四)整体感知

1.字词正音

2.听朗读带

3.诵读课文

4.蜀道方位图

长安——阳平关(洛阳)——剑阁——程度(锦都)

古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起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

(五)鉴赏第一自然段

重点字:开国何茫然:……的样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那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回旋、倒流

青泥何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百步九折萦岩峦:围绕

扪参历井仰胁息:摸

以手抚膺坐长叹:胸口

词类活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调头c

猿猱欲度愁攀援: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发愁

古今异义:可以横绝峨眉巅:古义:渡、越;今义:断绝、穷尽、走不通

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句)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

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

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相关材料汇集)

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

1、一读诗歌。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

(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

3、三读诗歌。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

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

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最大艺术特点是什么?

(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主义风格)

五、齐读结束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据此有人认为屈原的行为是一种愚忠,他大可不必为楚国而死。你怎么看,试着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论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6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苟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过秦论(贾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

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__。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__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7

一词多义

1)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

4)望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6)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乐师;学习)犹且从师而问焉(老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7)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

8)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9)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于其身业,则耻师焉(句末语气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词)

10)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嗟”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感叹。)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8

一、教材简析

《祝福》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学习小说,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鲁迅先生的《祝福》是现代小说中的精品,当中的人物祥林嫂可以说是现代小说中的经典形象之一,研读这篇文章,有助于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有助于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祝福》写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而且是其中的第一篇。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之一,他写了很多具有反封建意义的小说,如学生熟知的《孔已己》。这篇小说把笔端指向了妇女,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深刻地揭露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鲁迅的反封建精神,在迈向文明社会的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高中学生对小说并不陌生,相对也比较喜欢读小说,但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没有上升到鉴赏的层面,所以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第一感知入手,从情节出发,让学生深入小说文本内部,学会人物形象分析,把握文章主题,总结出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原有基础、现存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根据教材上的单元提示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

2、学会鉴赏小说,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3、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而且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我采用以下教法: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讲授法——归纳总结,明确要点

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好的老师会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新知的思路方法、积极讨论交流、思想碰撞的必要,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有:

预习法——自觉阅读,主动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圈点勾画法—翻动笔墨,有效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的习惯)

讨论法——积极参与,思想碰撞(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考虑到教材和文本特点,再联系学生实际,我将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作为重点,将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人物语言作为难点,采用多媒体,将本课分三个课时来进行:

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除了完成常规的字、词外,进行信息整合、筛选,归纳、概括小说的情节结构。

第二课时——精读细读,重点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探讨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等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三课时——选点探究,品味语言,讨论、合作学习,深化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重点说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利于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利于细节问题的进一步展开。因此,从回顾上节课的情节梳理开始,进入新课的内容,能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我采用点拨法,由《孔已己》中作者对孔已己“手”的分析,启发学生对祥林嫂“眼睛”的关注。然后采用提问法,通过预设问题,让同学们圈点勾画出祥林嫂的“肖像要点”(眼睛),进而归纳出小说对祥林嫂的“眼睛”的刻画。这一个小环节为学生自己课下分析祥林嫂的脸色、服饰,为下面对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的考察,搭建了知识平台、方法示范。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后,从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方面来考察,让学生讨论、探究,老师点拨,归纳总结祥林嫂的“三不成”:守寡不成、守家不成、守命不成的悲剧一生。

设置话题:鲁迅是如何刻画祥林嫂的?找出描写她眼睛的句子,看看祥林嫂眼神有怎样变化?

1、肖像描写(眼睛,脸色,服饰等)

让学生重点研读祥林嫂初到鲁镇——再次来到鲁镇——临终前的肖像描写极其变化,自己归纳出来。

第一次来鲁镇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们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

第二次来到鲁镇: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表现: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不厌其烦的向周围人说阿毛的故事。

临终前:

肖像: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表现: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讨论:作者肖像描写的特点,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效果怎样?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2、找出祥林嫂的语言描写,说说他反映了祥林嫂怎样的心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人物语言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下的矛盾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恐惧

3、动作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祭祀时不让拿东西——受了炮烙似的缩手

4、其他细节描写:运用了反复的描写手法。

让学生讨论四次“我真傻”,三次“你放着罢”的表达作用。

明确:这是写作手法中的“复笔”技巧,形式特点就像音乐中的三重奏或四重唱,反复出现,浓重的表现人物命运中的无限悲哀。

三次“你放着罢”不仅仅是表现四嫂,更是从侧面表现祥林嫂的命运已经临近死亡了,她的精神已经一步步的被扼杀了。

三、寻找“凶手”—祥林嫂悲剧原因探究

上一环节围绕人物形象展开,这一环节则从亲人、主人、众人三类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方面进行探究,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圈点勾画读书、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有内在逻辑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拨开,透过现象看本质——鲁四、四婶、柳妈、婆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化身),找出祥林嫂“非死不可”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四、布置作业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学会借鉴运用。

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字左右。

《祝福》反思

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在教学中,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把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方法,学会归纳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篇目,几经版本修改,依然保留着,可讲的内容非常多。学生对这篇文章也很感兴趣,我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讲给学生,但由于时间所限,我只能想法子“忍痛割爱”,把教学重难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势必要分析祥林嫂的遭遇,串联起故事情节,分析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分析鲁镇的众人形象,则会由“谁该为祥林嫂的死负责”引起,涉及到社会背景,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人民的毒害;最后分析“祝福”这一标题的含义,串起文本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安排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完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现将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总结如下∶

第一、堂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这与宽松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平日里我就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提自己的见解。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回顾基础模块上、下册中小说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并培育按他们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通过“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五张账单”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对祥林嫂的无情压榨,小说主题呼之欲告。学生感触深刻,多为祥林嫂的遭遇抱打不平。

当然,这节课也还有不足之处。

首先,课堂上有学生提出对文本中第一段,第二段中反复出现的‘‘没有大改变’不是很理解,这里涉及到社会背景-----1911年的辛亥革命,由于我对历史不太熟悉,导致无法给学生做详细讲解。本来想让学生用手机上网查找,当堂解决,但又担心违犯课堂纪律,最终作罢。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自己仍需努力,打好文史知识的基础。

其次,由于内容较多,部分学生预习的不到位,对文本不熟练,分析时为了节省时间只能让个别学生提示文本内容的位置,比利于下一步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检收学生的预习效果。

再次,学完本课后,学生强烈要求观看电影《祝福》,但由于担心影片过于老旧,学生不能观看到最后,破坏学生原本对课文文本的感受,所以没有安排观看。但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我,担心有些多余,学生己是高二,应该有自己的鉴赏能力,如果他们觉得电影拍的不好,还可乘机让他们谈谈哪里不好,应该如何拍,这样又是对文本的不理读。

总之,教学时间越长,越感觉教学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路漫漫其收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9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

一、说教材

《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的一首诗歌,这个专题为诗词专题。流芳百世的名篇,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平淡,或典雅,或庸俗,充分展示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而《蜀道难》的作者李白,则是中国诗坛最为辉煌的一颗明珠,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的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而在不朽名篇《蜀道难》中,他凭借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和超凡脱俗的生花妙笔,向世人诠释了浪漫境界的最高层次。浪荡江湖,行山踏水,他的一生,把自然造化,皆化进他的诗里。在这幅描绘蜀国风光的泼墨大写意中,李白以他神鬼莫测的笔法,不仅写出了蜀道的雄奇、逶迤、崔嵬和峥嵘,写出了神工鬼斧的大自然对人心灵的震撼,还寄情山水,状物抒情,把想象、夸张、神话和现实了无痕迹的融合在一起。

二、说学习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结合《蜀道难》的文本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能力目标:通过吟咏朗诵和评点,品味本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感受本诗雄浑的气势、奔放的情感,以及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理解本诗的言外之意;

三、说学情和重难点

古代诗歌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与此同时,高一的学生对诗词又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鉴赏能力,所以我把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通过吟咏朗诵和评点,品味本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本诗的言外之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四、说学习方法

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以情感自我体验,唤起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爱学。开放自主协作,激发学生探讨钻研,使他们会学。联想探索实践,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善于学习。依据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我采取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诵读法,讨论法,评点法,启发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诵读法。诗歌的语言是独物的、精练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蜀道难》是苏教版必修4“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的一首诗歌,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作。本是在上完公开课的基础上写就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体现新课程的课程理念!

第二、讨论法。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思,甚至能够生发出自己的个性见解。

第三、启发、点拨法。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该发挥了,教师的适时的启发、点拨,就会点铁成金。

第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五、说学习过程

我本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依据认知规律安排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主页面展示蜀地山势巍峨峭拨的图片,加上雄浑的音乐,学生马上有了追求壮美的感觉,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风格。

(二)、读文入境

我们知道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所以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诵读。

1.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蜀道难》这首诗由于比较长,在文意的理解上对于高一的学生是有困难的,这一环节,我要求大家拿起笔来,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在思考之后,还觉得有困惑的地方的,勾划出来,争取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然后由学生互相交流初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这种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问学生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最终做到扫除阅读障碍,以便进一步鉴赏诗歌)

2.听读文章,初步感知

播放由名家范读的配乐朗诵《蜀道难》音频,在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读音、断句、语调、节奏,以及情感的流露和变化。

3.吟诵诗文,体会诗风

听读后,让学生交流听读感受。学生基本上可以感受到“诗风的雄浑”和“蜀道之难”由蜀道难这一点,让学生找出关于蜀道之难的三句话: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然后下面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诵这三句话,教师进行朗诵指导,进而进行集体朗诵,对学生提出三点诵读要求:第一,在诵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当中;第二,读出诗歌的抑扬起伏,注意古典诗歌的节奏;第三,读出与现代文的区别来,也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设计目的在于:整体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李白雄浑奔放的诗风,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三“难”的不同含义,即分别在感叹:蜀道的高、蜀道的险、以及蜀地战祸的惨烈。

(三)、循文入意

《蜀道难》是苏教版必修4“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的一首诗歌,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作。本说课稿是在上完公开课的基础上写就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体现新课程的课程理念!

这一环节的立足点在于精读诗词,自主鉴赏诗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点、鉴赏和朗诵。要求一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品读,指出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的高、险、以及战祸之惨烈的,并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评点和朗诵。此处给出示例,并给以提示,可以从从艺术手法、意象选取、词语运用、句式节奏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几分钟的交流讨论后,由小组一位代表进行展示,教师适时点拨,作补充。从而总结出本文的艺术特色,即奔放的诗风、飘渺的神话传说、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鲜明的意象,灵活的章法,并进行板书。在对诗句阐述完鉴赏内容后,要求小组的另一位代表进行朗诵,并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这一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四)披文入情

这一环节旨在探究诗歌的内涵。本诗主旨历来争议不定,恰好用来进行思维训练。对于主旨的探讨,用顾炎武《日知录》里对这首诗的评价“李白《蜀道难》之作,歌蜀地山川,即事成篇,别无他意。”这个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询问学生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同意的理由是什么?不同意,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前,首先指导方法,“知人论世”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并给出李白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本诗时的社会背景,说明李白踌躇满志而来,却受到权贵的忌恨,被赐金放还。接着打出唐玄宗时期的介绍,说明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危机。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于本课的写作意图一般会有三四种说法,一是送别友人;二是抒写心志,感叹仕途艰难、人生艰难;三是讽喻时政。待学生发言后,老师打出屏幕中资料以佐证他们的观点。使他们有思考后的成就感和愉快感。

最后再来朗诵诗歌,在朗朗书声中再次感受本诗雄浑奔放的诗风和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

(五)布置作业

背诵《蜀道难》(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深刻感受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备战高考)

本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努力体现“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等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素,在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课堂方面做出了尝试,让他们动口动手,用心去感悟,并把感悟的内容用说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板书:

《蜀道难》是苏教版必修4“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的一首诗歌,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作。本说课稿是在上完公开课的基础上写就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体现新课程的课程理念!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0

特别注意:

《《蜀道难》教案》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教学目的:

1、理解李诗表现的思想情感,学会“知人论世”。

2、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方法:

诵读、研读、赏析。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高二时学习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同学说说其特点。

明确:该诗主要记述梦境中的山水,表达诗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品质。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象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象原野上的奔马。在诗里,诗人一抖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同神游“蜀道”吧。

二、解题

1、简介文体知识;

2、简析内容:本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艰险,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华,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三、阅读课文

1、自由诵读;

2、提名朗读;

3、齐读。

注意“其险也/如此”等句的句读及一些字音。

四、疏通字词

五、整体把握,梳理思路,把握诗歌字面基本内容

导入:泉有泉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本诗题目中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难。

思考:题目即讲攀登蜀道之艰难,即是说蜀道险峻雄奇,那么哪些诗句是写这方面内容?

明确: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思考:那么此前此后又分别写的是什么?

明确:前写开辟之难,后写安居之难。

小结: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人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

附:板书

开辟之难

难攀越之难

(nán)安居之难

六、布置作业

思考:那么本诗是不是就是写蜀道之难呢?请思考完成练习三第4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主旨,赏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字、号;

2、本诗是近体诗吗?

3、齐读课文。

二、分析主旨

1、回顾上节课内容,将上节课板书内容继续板书下来。

2、分析主旨

思考:练习三(4)。

提示:分析诗歌的方法是多样的。《重创诗歌的艺术天地》就告诉我们一些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本诗写于什么背景呢?看注释1。其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向衰败的过渡时期。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是在告戒李唐王朝要防止一些野心家作难(板书“难”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应该说,诗人的预言后来是得到印证的。755年有安史之乱,761—766年又有段子章反叛等。

可见,本诗虽说是浪漫主义之作,但还是反映了诗人关照现实的情结。

诗人少年时期即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被玄宗皇帝招到朝廷为官。诗人非常高兴,喜不自禁,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藁人。”以为这下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希望他成为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于是从此漫游四方。但是诗人虽有道家出世的思想,但他仍然关注着现实社会。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参加了打着……

三、赏析

思考: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险峻高大?

明确:主要有:

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2、侧面映衬:黄鹤……;

3、夸张:扪参历井……连峰去天……

4、烘托:鸟声悲凄。

小结:诗人正是这样以变换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

开辟之难

难攀越之难难

(nán)安居之难(nàn)

浪漫主义的现实情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3、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课时

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习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习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楚辞?

教师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

五、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如《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不能省去兮字。

六、疏通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小组互助解决难点,教师重点讲解。

第二课时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从开头到“曰灵均”结束。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

第二层,到“来吾道夫先路也”。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第三层,到结尾。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己的忠心和悲惨遭遇。

二、如何理解“香草美人”?(见课后练习二)

参考:屈原最经典的比喻,就是以香草美人自喻。看我们书上的注释,用美人比拟他自己,香草,比喻他自己的才华。这个香草嘛,那就是化妆品或者首饰了。我们比如说,今天要是有谁把自己比喻成美女,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而且,屈原虽然是名士的老祖宗,但是屈原有一点和后来的名士是很不一样的。后来的名士,常常是不冠不履,邋里邋遢。比如说杜甫,三个月都不梳头,他要是我这种平头也就算了,可是你要知道他不光是不梳头,而且不剪头啊。屈原不一样,他是非常注重仪表和修饰的。他对自己的被放逐,要用一个失恋女子的口吻来描述,那是因为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已经超出了君臣之间的感情,他对郑袖特别憎恨,那也是对一个情敌的憎恨。

三、谈谈你对屈原的评价。

参考: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勉强要概括屈原的性格,我想也许可以这么说吧,两个方面,一个是忧国,一个是自恋。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的内容。

2、背诵。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2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

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2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

23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24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2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6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2.掌握本文的内容、结构及其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3),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二十五岁辞亲远游,寓居安陆(今湖北)。天宝元年(742),被征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与当政者不合,被迫离京。东游齐鲁,南下吴越。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在庐山应永王李辚之聘,入佐幕府。永王辚与肃宗抗衡,事败,李白受株连,被判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沿江东下,寓居当涂(今安徽)县令李阳冰家。代宗宝应二年(763)前后病逝。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抱负宏大。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有对当时社会腐朽势力的猛烈抨击,有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讴歌,有对处境困厄的愤激抗争,充分体现了他奔放的激情,洒脱不羁的豪侠气概和积极入世的精神;部分作品时或流露出饮酒享乐、求仙访道的消极思想。在艺术上,李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绘景抒情,挥酒自如,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展示课件配乐诵读部分

三、诵读提示

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岭炼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四、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五、作业:

熟读课文,学会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读诗,教师点评诵读情况

二、鉴赏要点

(一)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

(二)关于这首诗的结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三)关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2)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3)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三、亮点综述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3.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四、作业

背诵全诗

板书:

蜀道难

一、作者

二、内容

三、表现手法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4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作者李白。诗中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感情丰富地诵读全诗。

教学难点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教时安排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20__年7月3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谁?李白!

二、范读全诗、听录音、讲清诵读要领

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气势。全用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语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语调诵读。“上有”两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两语上。“黄鹤”两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两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三、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的开首四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读诗

二、鉴赏要点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而最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涵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全集篇1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根据情节和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

4、训练学生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概括小说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二、小说情节概括

(一)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二)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概括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三、人物形象分析

(一)小说三次写到“祝福”,在鲁镇人们祝福时,祥林嫂都在做什么?(此问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女主人公的际遇的悲惨和不公)

(二)小说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变化?(此问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外貌变化,挖掘其社会根源。)

(三)讨论:(这些讨论意在引导学生全面把握祥林嫂性格的多样性,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的关系上加深对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该小说的主题。)

祥林嫂是否有过幸福和满足?

祥林嫂是否有过反抗和抗争?

婆家凭什么将她抓回?

为什么要捐门槛?

对她精神打击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柳妈等是帮凶,你怎样看?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分析要点:封建思想毒害当时社会的人们,封建礼教害人、吃人。

(四)概括人物形象

祥林嫂:勤劳、善良、能干的劳动妇女,但在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

四老爷: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我”:思想进步、有同情心,但软弱的小知识分子。

四、布置作业

写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祥林嫂的故事》。

1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