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高一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认真的习惯;可使备课充分,上起课来有条不紊。怎么写出优秀的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荷塘月色》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四、说学法

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查阅资料法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现在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五六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第二步,抽学生起来朗读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3)再次自读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3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段来读。在我设想中,学生选四、五自然段及《采莲赋》这一段的比较多。若有学生提到自己比较喜欢《采莲赋》这一段,我想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感情基调。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文字?”它与全文的中心是否协调?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当然,课堂是生成的。这只是事先的一种设想。如若学生未提及《采莲赋》这一段,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或切入对精彩语段的品位,或是对写作手法的揣摩。

4、赏析语段,品位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请同学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六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请`喜欢第四自然段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用裙来比喻叶子?(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替换法揣摩语言)

(3)这里写的是月下的荷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结合)

(4)作者对月光下的荷塘仅仅是做静态的描绘么?(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

(5)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

(6)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字叠句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三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就必须紧紧扣住语言,切忌架空)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二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小结本课必不可少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3、完成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继续品位语言,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争取当堂背诵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3、讲解《采莲赋》在全文作用

4、背诵四、五、六段

5、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2

第一课时:

1.  自读感知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3.  探究阅读

第二课时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p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3

〖课堂教学的立体性〗

1、课堂的开头艺术:

课堂是师与生共同的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人们习惯认为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太片面了。教与学的活动中不只是老师教,学生学,应该包含有:学生“教”;老师“学”;学生学的三维一体的。既然是学生参与的活动,就应该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也就是说教学“目的”的公开性,明朗性。习惯教学中教学目的只有教师知道(有的教师都不知道),学生对教学目的是不知道的,一节课上完了不知道做了些什么。让教学目的隐蔽起来了。

我上每节课时把全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写在黑板的左上角,每一节课的目的也写出来,这样课堂里学生真的学习起来是有的放矢了。我上《荷塘月色》时在黑板的左上角板书出:

学习目标:

⑴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大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⑵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⑶理解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真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生:朗读学习目标

师;你读了学习目标后知道了些什么?

生纷纷发言:

这篇文章要求我们学会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的方法描写景物。

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体会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体会思想感情,认识文章的我。

师:知道了这些目标,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些目标呢?

师指黑板的右上角的“学习方法”,生读:

⑴朗读品尝法。

⑵美点寻踪法。

⑶讨论分析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和运用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学习起来少走弯路。也真正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一改传统学生被蒙在鼓里,学习完了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学习了很多也不知道方法。

2、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每一堂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明白学习是一种过程,强调“过程”。要明白,准确地把课堂中的主要学习方法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们掌握,运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这样师生才能真正地达到共鸣,会意。传统的教学教师教学上就象老牛拉破车一样,把“学习,教学”都由教师承担了。课改就是把“学习,教学”的皮球踢给学生,就象国家的经济改革一样,丢掉沉重的包袱,搞市场经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学习也是一样的,学生在课堂中是:汇报自己的──学习-讨论──研究──教师的点拨。师的点拨作为催化剂。这个过程中师的知识和见解也有所提高或会有新的见解。思维的火花在课堂里碰幢,激发思维的飞跃,妙语就会产生。常此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思维,何愁无创新?

同样一个问题: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我是这样上的。

师:你对朱自清了解些什么?

生1:朱自清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作品《春》,《背影》,《踪迹》,《欧游杂记》,《你我》,《论雅俗供赏》。

生2: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生3:朱自清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他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概。

这样把学习,教学的“皮球”踢给了大家,不是由教师一人来承担。真正作到了教与学相长。

3、课堂中确定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课堂是公开的,是大家的,那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白自己的角色在随时变化。传统的教学学生的角色就只有“学生”的角色。不,学生是未来社会中各种角色的雏品,那我们教育者就应培养学生各种角色。课堂里学生的角色:学生,老师,评论家,演讲家,合作者,各级领导,倾听者等角色。而老师的角色:老师,学生,裁判,演讲家,倾听者,评论家,组织者等角色。

我上《荷塘月色》赏析文章的“画面美”时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两组分别负责一段落欣赏,具体分析这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问题出示:

⑴文章写了那些具体的景物?

⑵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

⑶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讨论分析,要求人人发言。以学习小组长领头,请每小组派人发言。其他组讨论,各组内人可以补充,并根据每组发言时合作的情况教师以评学习分。

生1:第4节主要学习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生2:文章写有动有静。

生3:第5节写的月色。

生4:第6节写的荷塘四周的景色。

师:同学们分析了这些,你们感觉到他们分析的都是文章中的──

生:比较浅显易懂的地方。

师: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体味他的美的特征,写作的技巧,我们自由的品味4-6节(学生自由朗读)

生1:我觉得文章中没写一个‘月’字。但是我觉得文章每处都在写‘月’。

师:好!为什么?

生;那‘叶子’花朵的情感,碧绿的波浪都是月色照射下才能形成的。

生2:我认为就像《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底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相似之处。

师:好,真不错!还有吗?

生3:文章写景时有浓笔也有淡笔。写荷塘时较浓,写树上的蝉虫的声时较淡

生4:文章用了大量的叠词,“田田”“甜甜”

生5:文章用量词多,“一层”,“一团”,“一两点”。

师:同学讲了不少,你听了能综合吗?请讲给同桌听,另外的补充。等会请一方的两个同学一起起来总结。并评论他们总结得怎样?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角色和转换可师生的角色,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得到锻炼,为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在不自觉地就得到了新的思维训练,创造“灵感”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时的瞬间产生的──创新就实现了!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谢东昌】

〖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利用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地对渲染气氛;或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图画;或选取可供咀嚼回味的精彩片断,启发联想,让他们目注神驰,观此思彼,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去感知情境,把握形象,引想共鸣。精心创设审美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影”。如讲《荷塘月色》,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月诳图”,创设了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写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导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随即又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古诗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使学生心驰神往,犹如进入了一个荷叶亭亭、荷花艳艳、荷香袅袅的优美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荷塘情境中,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和领略荷塘月夜风光的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的共鸣。由此可见,创设审美情境,是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审美情境来陶冶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纯自然的语文情境中描述中走出来,从而致力于陶冶性审美情境的艺术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钟宝团】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药》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人血馒头治病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药》,就是写人血馒头治病的事。这样的课堂提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渴望了解事情经过和结局的悬念心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我首先让学生搜集所学过的有关描绘“荷”的诗句(如“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并发言说说自己想象中的“荷塘月色”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这样导入新课,极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安徽省宣城市第四中学彭义铭】

〖浅谈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识深意”是指细读原文后,深入思考,领悟作品、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等。

“识深意”需要科学分析来实现,分析时又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究竟谁是谁非,这与感悟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都是密切相观的,不能一概而论。感悟内在的思想情感,要通过分析外在的材料内容,抓住材料内容的实质才能完成。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边分析,边指明分析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是完全可以领会的。科学分析还需要熟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领悟作者“淡淡的喜悦夹着淡淡的哀愁”的思想,就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矛盾,并由此推及当时一般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李斌】

〖不“教”语文〗

勾,即勾勒,勾玄提要,以明快的线条表现对象,不求细腻而求简练,不求周到而求概略,像长空一线,像孤鹜掠水。把教材或自己的授课内容用简单的线索勾勒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去丰富,去完善。如教《荷塘月色》,作必要的介绍之后,把授课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然后让学生去朗读、自学或自由讨论,要求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作出批注,或写成鉴赏文段,一节课后收作业。给学生指条路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结果产生很多备课中没能想到的东西。有个同学谈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例举“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步”与“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两句,说前一句如说成“路上只(有)我一人”,就显得死板了,后一句如把“裙”改成“裙子”也失了雅趣,就很有见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青龙职业中学赵廷春】

〖中学语文美育五法•吟咏陶醉法〗

清人朱光潜在谈他读李白诗《经下邳桥怀张子房》的感受时说:“我十几岁时就爱读这道诗,常常高声朗诵。朗诵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是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概。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无论兴味方面感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一位教师教《荷塘月色》,要求学生闭目静听,他用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里。他还配合这篇课文选读并配乐录制了一些写月,写月色,写赏月的古今诗词散文的名篇,组织了一次在公园里静夜赏月的班会活动,学生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玉城中学王针桂】

〖语文模糊教学艺术例谈•感悟与意会:体验语文教学的诗性情怀〗

汉语注重感悟,长于非逻辑的心灵观照,因为汉字是一种音形义兼备的文字,所以具有超语言性。语文阅读材料中的语言主要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在模糊性中求准确,在准确中蕴藏模糊,这是汉语超语言性的体现,也是汉语言阅读材料具有多义性的表现,而这种多义性最终又会导致一种模糊体验。教材中选取了大量这样的作品,要想让学生把握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意义,、讲深讲透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意会。通常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正是传承已久的语文教学方法。这种意会与感悟,也是模糊理论在教学中的典型运用方法,它揭示出语文学习对文章书面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是经由模糊而渐至精确,又到高层次的模糊,再到高层次的精确的认识过程,并终至以“得意”为目的。这也是一个“悟”的过程,由“迷蒙”到“清晰”,在字里行间穿行,由言而象而意,求真、启善、审美,从而悟得敏锐、细腻、独特。

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句单独地看,似乎难以确切把握其真正含义:作者觉得自由的人到底是要想还是不想?这样说不是矛盾的吗?显然,弄清这些“模糊点”是感悟作者复杂深沉情感的关键。教学时我们似乎无法对这简短的一句话进行语义剖析、词义索解,也没理由引经据典、知人论世去考证一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用心去品悟感受一番,稍有点生活经验的人便能体会到其间的复杂情怀:对一个背负沉重生活负担、心理压抑的中年知识分子而言,“什么都可以想”意味着思想的无拘无束,“什么都可以不想”意味着生活的无忧无虑。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境啊!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依照言语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广泛、完美与高效的特征,使学生与文本迅速沟通起来,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语作品的整体寓意,从而获得更充分的审美感受。

──原载《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第09期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4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31页。

(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

(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

……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

(一学生马上举手)

师:好,你来。

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到课后的一段资料,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

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样认为吗?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认为:文章开篇是从家里出来,最后是回了家,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家,是圆形的。

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的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这是我昨天上课时的,其中有一些记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学期我想将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但又苦于对研究性学习理解太少,我这样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学习,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议。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5

1、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2)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音律美(叠词)

(2)措辞美

(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学生朗读该诗

2、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6

阅读题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一定的分数,多做阅读题,争取加强自己的语感,不要在阅读题上丢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荷塘月色》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荷塘月色》

朱自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阅读题目

1、解释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短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平常的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说出“本体”和“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画横线句子通过一连串的修辞来写景物的特点,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1.、“平常的自己”:指为环境和精神压力所困扰而又整天忙忙碌碌的自己。(1分)

“另一世界”:指没有烦事缠绕,精神得以超脱的世界。(1分)

“自由的人”:指没有任何干扰,可以随意想、说、做的人。(1分)

2、本体是“白花”。喻体是“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有三: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且是“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5分,本体2分,喻体每点1分)

3、作者运用一系列修辞,正面描写月光。先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倾泻,又无声响,幽静而幽美的情状。“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是用衬托的手法去写月光,描写出了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接着又用两个比喻“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那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写了出来。作者把满月朗照比作“酣眠”,把“淡淡的云”比作是“小睡”,写出了满月的必要与隔着淡淡之云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喜欢似明非明,似亮非亮的感觉。(8分,每点2分)

4、《采莲赋》描写了江南艳丽少男和美貌女子,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出采莲的热闹欢乐情景。从全文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采莲赋》的热闹、欢快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抗争的失败,思乡是作者为了摆脱现实忧伤所做的再一次努力。(6分,每点3分)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7

【教学背景及单元整体设计方案】

11月6日晚上八点多钟,接到学校通知,第二天区领导要来学校考察,要听一堂政治或语文课,要求我准备一堂课。

接到通知,我思考着上哪堂课,必修1已经学习完毕,不可能再上。必修2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比较长,而且难度又比较大,也不在考虑之中。最后一个单元是演讲单元,但已经决定在督导评估和市教研课时上,也不能上。只能选择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都很经典。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篇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篇是陆蠡的《囚绿记》。这几篇文章要上出彩,感觉比较困难。都是很多老师上了又上的课文了。最后决定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从单元提示来看,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一是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一是把握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情感。

仔细研读这三篇文章,我觉得从整个单元设计的角度出发,每篇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囚绿记》用到了象征手法,那么这篇课文就着重艺术手法的赏析;《故都的秋》有大量的写景,当然是着重赏析它的景物描写,品味它的语言;而《荷塘月色》虽然也有景物描写,但毕竟只有三段,而作者的淡淡的忧愁的情绪体现在全文各个地方。另外,教学参考上是从三个方面对《荷塘月色》进行教学建议,一是体会作者的情感,一是景物描写,一是语言品味。

因此,我考虑,上《荷塘月色》,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第二课时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描写的妙处。况且,我觉得对文章的把握也要遵循整体感知到局部赏析的规律,必须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而且,学生也容易被他优美的景物描写假象所迷惑,而不能把握到他真正的情感。另外,朱自清这篇文章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是从景物描写入手,如果我再这样上,也很难上出新东西来。不如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至于尝试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留待课后再讨论了。

【三维目标】

1、体会作者彷徨苦闷又略带淡淡的喜悦的情感。

2、理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苦闷中略带喜悦的复杂感情。

2、学习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有几篇课文?学习重点是什么?

提醒学生把握编者意图的重要性。写景状物散文。

至少三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体会情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必须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借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来好好揣摩品味他在文中表达的情感。首先请大家大声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由朗读,并谈感受体会。

2、指导读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1、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直接表达感情的一些句子?请大家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2、为什么作者一开篇要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呢?而作者在荷塘散步的时候又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又流露出喜悦的心情,作者到底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分析。

可以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烦恼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如:

烦恼──听mp3──暂时忘记烦恼──最终听不进,甩掉mp3+bxo

3、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外结构:出家门──赏月色、观荷塘──回家门

内结构: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4、插入朱自清的介绍:

讲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

⑴朱自清的祖籍: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绍兴出名人!)⑵朱自清名字的由来。

⑶朱自清的才华: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中国青年报》上曾报道一则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但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

⑷朱自清精神。毛泽东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绝食而死,死时年仅48岁。

今天我们学习的《荷塘月色》,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优美的景物描写,更要体会他在优美景物描写背后深深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而我们也要树立起民族的忧患意识,努力学习,以便将来为祖国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质疑问难

对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仔细品读4~6段景物描写段落,就其中某一段,尝试写一篇300字的赏析文章。

【教学后记及反思】

第二天通知我,说是听我的课。上课了,我先给学生讲解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就是要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接着我说我们今天就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体会他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谈读感受,有些学生讲到景物描写的优美,给人宁静的感觉,马上有些学生反驳说并非如此,开篇就说不宁静,可见作者是不宁静的心情。我顺势就学生的发言,要求大家讨论,体会情感。学生课堂发言很积极,有的学生注意到了景物描写的变化,反映心情的变化,有的找到抒发心情的句子,进行分析。也有的从背景入手进行分析,我觉得学生做的很不错。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还有学生在辩论,我停止了辩论,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作者抒发情感的句子,结合背景分析了作者的心情,并且分析了第一段不宁静体现在哪些句子里。顺势又总结出精巧的构思,即内外圆形结构。最后我介绍了朱自清,说到了他的绝食。说到了他的彷徨痛苦,说到了这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自我感觉不错,可以打80分吧。

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生分析到景物描写的变化时,我如果再引导学生把三段景物描写各写了什么找出来,板书出来,进而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或许更好。比如学生讲到“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时,我要求学生把引用的两首诗歌再读一读,然后再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就好了(上课时没有读)。总体说来诵读还少了点。最后如果能把表现情感的方法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或者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就更好了(上课时只是自己口头总结了)。

语文老师真不好当,我现在是深有体会了,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是真不容易。我进而想到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应该如何上语文课的问题。

是不是每堂课都要探究合作?可不可以有老师的灌输(比如我对学生谈到朱自清的一些事迹)?而且可不可以整堂课都是老师讲解?可不可以在某些课里有所侧重?又如何侧重?单元设计如何制定?怎样才更科学?学期目标又如何体现?尤其是三维目标又该如何实现?课堂评价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只看一堂课还是要结合整个设计来看?如何把所有课文进行分类,比如哪些课文是“定篇”,哪些是“例文”,哪些是“样本”,哪些又是“用件”?……

要思考的还很多,要学习的也很多,另外,面对我们的学生,如何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设计课堂也很值得研究,如何避免课堂的平面滑行也值得探讨,如何上出深度更值得去探索。

这学期新课改,听了很多课,也被听了很多次课,早就想开这么一个主题帖了,但一直没有开出来,除了时间原因外,也因为自己的懒惰。

这一次课后,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开这个帖子了,我开始了对必修1、2教学的整体反思。

因为在听课和被听课过程中,听到了很多评论,而有些评论我不能够赞同,比如上出语文味,是不是与思想教育就冲突了?我想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恐怕有些专家都不清楚。这一次课,以及后面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短歌行》,都听到相似的评价,我会再好好总结的。

我热切盼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帮助我拨开云雾。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8

一、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__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

(1)本体(2)喻体(3)原句(4)相似点

(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1)清香:(2)渺茫的歌声(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

(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4)朦胧、恬静、柔美

(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4)悠扬、温馨、和谐

(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4)迷茫、朦胧

(1)灯光:(2)渴睡人的眼(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4)昏暗,没有精神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写了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月下荷塘美景。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小结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二)诵读鉴赏第5段。

1.提问:本段写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写荷塘上的月色,通过“叶、花、树”来表现月色,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2.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2.提问:本段写荷塘周围的“树”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3.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四、分析《采莲赋》《西洲曲》

《采莲赋》梁朝皇帝萧绎撰制,宫体文学范畴,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和风丽日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从而引起对心上人的思念;

《西洲曲》南朝民歌,写女子盼郎不至,出门采红莲,“怜子”勾起对情郎的思恋;

共同主题:歌颂青春,赞美爱情。

五、课文结构

(一)对照两个部分:写景和回忆

段落 虚实 内容 空间 时间

4—6 实 观赏荷塘、月色 北京 眼前(现实)

7—10 虚 回忆采莲,爱情 江南 旧俗(历史)

(二)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现在都可不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5、“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三)表格与心情结合,分成三个阶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念江南风物有共同点吗?

认识到:正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他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呆在荷塘中,这只是一种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现在的,这也是一种逃避;正因为在华北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

所以,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

简单地说,朱自清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所以他深夜到荷塘边排遣,短暂的逃避后清醒;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了一个热闹风流自然美好多情的世界来与之抗衡。

包 容

曾问滴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第一个生命诞生在水中?”滴水不语。看过显微镜下一滴河水,无数小生命簇拥蠕动;看过海纳百川,雍容的接纳千山万水——我懂了,是包容让生命的种子款款入水,孕育了奇迹。于是,我掬一捧清泉,感悟这天地惠赐的哲理。

有容乃大,静静的水在说。于是森林包容了鸟群的焦躁,有了鸟语花香;山峰包容了草木的撩扰,有了郁郁苍莽;天空包容了星星的闪烁,有了幻漫星空;地球包容了生物的繁多,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善若水,汩汩的流水从古至今淙淙地淌过,将这自然之道浸润在每一寸土地里。齐小白饮这水,忘记了管仲的旧过,终成一代霸业;李世民望这水,请来了李建成的旧部,终成一代明君……这水萦于宰相胸怀,撑起宽容之船;这水绕在九土城郭,漾起和睦民风;这水流入每个人的身体里,于是华夏民族以它的博大胸怀屹立于世。

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一环环扣去着人们的心弦,于是智者们明白了其中蕴含的哲理:包容,意味着一种大度的接纳,滤其渣滓后尽取精华。有哪个聪明人会放弃这样明智的选择呢?学会了包容,路易•威登力排众议,大胆采用了敢于挑战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品牌的年轻人的创意,推陈出新,再创时尚新潮流;学会了包容,凯特在制酒时广泛听取葡萄农的建议,尝试了混合多种葡萄酿造“杂酒”的方法,一举新创,震惊餐饮业……包容,囊括的是敏锐的发现、谨慎的判断和拼搏的勇气。学会包容的人,必能用他博大的胸怀赢取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历史如滚滚江河,奔流不息。流水不腐,史册也历久弥新。大江东去,浪花淘尽日常琐屑的浮沫,却包容下所有的是非功过、忠奸善恶。水清可以濯缨,水浊可以濯足;历史不语,一切自都留待后人评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广博的包容,历史才能发展——正如因为有了包容,江河才能渊博浩瀚。

滴水不曾语,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这就是包容的真谛吧。因为包容,小溪成长为大海,汪洋恣肆;因为包容,海浪蒸腾为浮云,布满天空;因为包容,云气凝聚为雨滴,笼罩了整个世界。这种大气磅礴的容纳,才是水最真、最本质的精神吧。

【】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作诗有托物言志、托物寄情之说,作文亦如此。本文以水的包容立意构思,展示了作者的智者情怀。一句“上善若水”锁住全篇,这“善”中包蕴了怎样的内涵呢?从自然界寻找印证,水孕育了草木,包容了鸟语花香,乃生命之源;水洗尽铅华,使人感受到世间的智慧,最终海纳百川水包容了历史。从人类社会寻找印证,古今中外不乏正面之例,从“小白”“李世民”相容相惜,坦坦荡荡,到路易、凯特成功创业,业绩斐然的事例……可以说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哲理散文,说理并不抽象更不玄虚,而是思接千载、眼观中外,将哲理用确凿的实证阐发出来,使文章有启人心智的力量,引人玩味。

但我们分析这些事例,发现其运用并非平铺,作者用自己擅长思辨的头脑将它构筑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仅仅阐述“包容”的积极含义,第二个层面深层剖析了“包容”不同于消极的“容忍”,而是“意味着一种大度的接纳,滤其渣滓后尽取精华”,它与种种美德相关联。借助这两个角度,作者笔下流动的“水”中有博大的胸怀,有勃勃的生机,有双赢的勇气。能将水的包容挖掘出如此丰富的意味,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简直具备哲人的气质了。(指导老师:杜蘋)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9

《荷塘月色》是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散文阅读与欣赏课,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财经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会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结构的回环美.语言的音乐美。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荷塘月色》的重点是通过4—5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目标定位赖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清,而教学目标的完成则有赖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见于本文特点,我的导语设置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调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调,作者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加学生求知欲望

“题好文一半” 对<<荷塘月色>>这一课题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 ,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课件展示)第一课时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点。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

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1

课型:新授  

学习札记〖学习目标及要求〗:1、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能(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引导学生体味、感悟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自然、体悟人生。2、重点难点:(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2)理解文章主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悟人生。3、高考要求:能够进行重点词语的积累,同时能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4、体现的思想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5、知识体系的建构:现代文知识体系的建构。〖讲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二、探究精讲: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       曲曲折折 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       田田 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       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课堂感悟〗:

感悟归纳一:   现代文的学习值得研讨:应该学什么?

感悟归纳二: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根本在于:读一读,停一停,想一想。

感悟归纳三:学会从大自然中汲取素材,用于我们的学习中。

《荷塘月色》随堂自测☆检测目标☆                        1.检测与本节授课相关的知识☆   要点强化☆1、 重点的现代文词语。2、现代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   当堂检测☆一、课文内容检测:一、基础题   1.对《荷塘月色》一文中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江南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b.作者生活丰富,这种联想充实了作品的内容,读之倍感妙趣横生。   c.当晚闲来无事,作者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回忆了这段读书生涯中的趣事。   d.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家乡的荷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为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作)选填原有诗句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__________。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a.船移白鹭飞   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   d.更逐鹧鸪飞二、阅读题(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穹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笼着轻纱的梦”的正确读法是   (   )   a.笼着轻纱的/梦   b.笼着/轻纱的梦   2.“酣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根钢丝似的,抛入天际。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5.作者为什么说“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的情景却恰是到了好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前,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上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蜒来啦!”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到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立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总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着和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 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   1.文中与“玉立婷婷”同义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文末的“福气”是指______________。3.“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的“风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可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概括作答)   4.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   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   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   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悦之情。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三、拓展题:    请你任意选一个角度,描写一段景物。不少于200字。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     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1]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3

《荷塘月色》是篇诗化般的散文,其语言自然是很美。所以想到要从鉴赏语言着手来赏析这篇课文,对语言的鉴赏是多方面的,好像突然又不知如何下手,刚好看到孙玉老师曾经也对《荷塘月色》的语言进行赏析过,所以就有借鉴,最后定下来。

自上课以来也有近两个月了,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今用新课程标准来给学生上课,虽然有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有很多不足。尤其在这次“先锋杯”卓越课堂“小组成效度”专题赛课活动中,在众多老师的评价中,各种问题都突显出来。以前没人听课,发现不了问题,如今,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才发现,原来问题很多。下面我就说说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心理的紧张。平时面对学生倒也没有紧张心理,但是面对后面坐着的一排听课老师,突然就感觉心快跳到嗓子眼来了,喉咙发干,就怕说错了什么。慢慢的也平复下来,跟着自己的思维来。由此,不得不说,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

其次,新课改虽然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也是对教师的自身素养的更高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生掌握到的基础上,拔高他们的高度,而不是说完全让学生学,教师不需要参与其中。这也是对教师素养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学,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他们方法。就如在荷塘月色这节课上,我应该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意见,不能说只是让学生展示。

最后就是,各个评价环节要落到实处。在这节课上,小组互评和最后教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完成得不是很好。

问题很多,要学习改进的依然很多,只能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要注重对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做一个合格的,新型的教师。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4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参加革命和,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荷塘月色高一语文教案篇15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

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所以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由此我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⑴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全文感知)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习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此环节目的: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设计此环节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习情况

⒈交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资料;

⒉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设立此环节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⑵,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⑴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设立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⑴,落实能力目标⑴、⑶。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⑵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落实知识目标⑵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1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