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学自信心。要怎么写高一历史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教案篇1
一、基础知识: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袁世凯出山的背景和目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内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二、思想认识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由于帝国主义的扶植和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教育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
3、通过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三、能力要求
1、通过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和袁世凯的两面派手段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分析和讨论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培养和增强学生依据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难点:
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一、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干涉与破坏
1、军事威胁、经济扼杀
帝国主义是一贯仇视和破坏中国革命的。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便积极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表现:教材P87三点内容:调集军队、军舰;出售武器;截留海关税收)
2、在“严守中立”伪装下扶持新代理人
由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的原因: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实质:扶植新的代理人来阻止破坏革命
结果: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
3、帮助袁世凯策划“南北和谈”思考:“南北议和”是怎样出台的?
北方: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进行,另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
南方: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
过程:1911.12.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正式举行和平谈判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是怎样成立的?为什么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简介孙中山回国和他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的情况。
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成立概况:(时间、领导人、国旗、国都、历法、纪元)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内外政策:看书中表格,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四个方面的法令措施。外交方面见P86,发表《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对内政策有何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什么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你怎样看待这个外交文告?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南京政府成立后还颁布了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1912年春,由参议院制订、孙中山颁布的。
思考:《临时约法》出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内容:三大方面(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布不是总统制。
这是因为袁世凯正加紧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革命党人企图以约法约束袁世凯。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促成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四个因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③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④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经过
①逼迫清帝退位。
他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宣称清帝退位给予优厚的条件,另一方面唆使部下发表通电,要求共和政体。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宣统帝宣布退位。时间是1912.2.12.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当时民国给予优厚的条件,对此,史学界评价不一,有的认为这是速定共和的手段,但更多的人认为保留了一个宫中小朝廷,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
②通电赞成共和,迫使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
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就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立即向参议院呈递辞呈。在辞呈中,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又提出三个条件:临时政府定都南京、新总统在南京就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他希图使袁世凯离开其老巢北京,置于南方革命党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之下。
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③1912.3.10.在北京就任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前两个条件很快被袁世凯施诡计打消了。于是1912.3.10.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
临时政府北迁。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职。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1、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讨论: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2、功绩
①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
②给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
③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功绩是伟大的,但它的功绩和失败并存。辛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更主要地表现在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所以从根本上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失败原因: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分析其具体表现)
4、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高一历史教案篇2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一
考点同步解读
1.如何评价“冷战”
积极作用: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2)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消极作用: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认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关系
(1)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打上美苏两分天下的烙印。
(2)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
(3)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过程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也是"冷战"的发展过程,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它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尤其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核心素养聚焦
1.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利用课本中的图表等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3.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
4.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高一历史教案篇3
西汉的兴衰
教学建议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对汉武帝的评价问题
汉武帝是中国历的帝王,在其统治时期,通过文治武功,使西汉统治过火鼎盛时期,其他向来被称为“英主”,其一生,既立有丰功伟绩,也有重大失误。他与秦始皇相比,即“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司马迁之语)史学界对其晚年的政策调整关注较大。他为调整统治政策,在有关西北屯兵的争论中,借机颁布了轮台“哀痛之诏”,公开向天下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公开否定自己,果断地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统治危机,带来了后来的“昭宣中兴”。他这一行举,可以说是古代帝王罪已以收民心的一次显成功的尝试,他比秦皇始、唐太宗高明的多。但也有人对他这一行举持否定态度,认为在统治危机和内外出现困局情况下,是悲观消沉情绪的反映。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一历史教案篇4
《百日维新》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据学情,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导入新课;通过历史剧表演对康有为上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名片介绍、记者采访、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电视剧《英雄刀少年》主题曲:肝胆相照。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熏陶,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翻开日历;今年是20__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秋风凛冽,吹冷一腔热血,举国震惊,大清帝国的逍遥梦,在这一天被彻底击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把日历往回翻。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公车上书)
(二)学习新课
1、公车上书
[角色扮演,体验历史]:公车上书课本剧
剧情介绍:(学生课前准备)1895年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谭嗣同正在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号外,号外,京师爆发公车上书,康梁上书失败!”“给我拿一份”。谭嗣同看了报纸,心情沉重。轻声读出:亚洲第一海军大国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谭嗣同则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则心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观看短剧,思考历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车上书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原因是因为当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定,影响是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并补充介绍历史知识公车,回忆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使学生理解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运动,而唯有变法才能救国图强)
[名片档案,个人风采]:学生模拟变法人物
学生分别出示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个人名片,登上讲台向大家模拟历史人物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代表人物:1、康有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2、梁启超: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3、谭嗣同,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
[关注国运,发表见解]:创设情境写“上书”
讨论: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爱国读书人,请你也写一份“上书”,陈述怎样救亡图存!
(三)百日维新
[舌战群儒]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播放《走向共和》视频片段,观看“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内容。
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京师现场采访报道]
学生模拟《中外纪闻》的记者,在_城楼现场报道:旧历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皇帝登上_城楼颁发诏书,标志变法开始。那么,变法涉及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到变法记者招待会,采访光绪皇帝,学生扮演光绪皇帝向大家介绍了变法的有关内容: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四)我以我血荐轩辕
[永远的谭嗣同]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视频: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有人极力劝说谭嗣同逃走,他谢绝劝告者说:“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而流血者,如有,请自嗣同始”。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五)我评谭嗣同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高一历史教案篇5
课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技术
商代青铜铸造技术已比较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
2、钢铁冶炼技术
(1)产生: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
(2)炼钢技术的演变:春秋时期是块炼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
3、冶铁燃料的进步
(1)汉代开始用煤冶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2)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深化·拓展】
想一想: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
提示: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造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它相当于我国的夏商周时期(即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之所以称为"青铜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第一,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第三,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二、衣被天下
1、丝织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扞、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4)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深化·拓展】
想一想: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为什么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提示: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三、从烧陶到制瓷
陶瓷技术主要包括制陶技术和制瓷技术的演进。
1、制陶技术的演变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古代先民创造了彩陶、黑陶、白陶等陶器工艺。
2、制瓷技术的演变
(1)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5)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了的青花和釉里红。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由于陶瓷技术的进步,陶瓷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深化·拓展】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磨用于粉碎瓷土。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依据材料分析景德镇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的"瓷都"?
提示:
(1)这里出产优质高岭土,周围盛产松柴,为制瓷业提供廉价的原料和燃料;四周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同时还可为制瓷业提供动力。
(2)景德镇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了各地的名匠。
(3)景德镇由于高超的陶瓷技艺,多为皇家烧制贡品,因此,备受朝廷的重视。
(4)宋代,以皇帝年号将昌南镇更名为景德镇,更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起初,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的比重日益增大。
1、官营手工业
(1)产生:西周时期。
(2)特点:
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生产,原料由官府供给;
②职业世袭,依附关系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出现了雇募工匠。
(3)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评价:
①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和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②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2)发展:春秋战国以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明代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
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着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深化·拓展】
想一想: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
【学海导航·点拨】
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的概括是本课的难点,可通过纵向的朝代比较,横向的与世界比较,注意结合史实来概括手工业发展特征。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走进历史·感悟】
杭州……桑麻遍野,茧丝锦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急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松窗梦语》
据材料概括出毅庵"家业大饶"的成因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适时改行易业;丝织品品种多,花样全;丝织品质量高;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注重扩大再生产。毅庵适时改行易业、注重扩大再生产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