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将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这里给大家分享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流域
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5)。
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思考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点拨: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点拨:第一问从灌溉不足、资源浪费、农业减产等方面思考;第二问从修建水库等方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等方面考虑。
⑶水系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7)。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2
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本节知识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性移动规律,为后面课时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节,本节内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需要在前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原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知识来分析,而后面的气候类型的判断则也需要由全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因此三圈环流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由于九年级地理课程开设的缺失,基础较差,同时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再加之理解运动又需要相关的物理学科知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化繁为简,层层推进,加强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2.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
(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设问式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层层讲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设条件,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再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论。
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3
教学重点:
①土壤的肥力特性;
②土壤的形成。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板书)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板书)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
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
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4
农业的区位选择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活动3是“我国__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地中海农产品种类及消费地的变化,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知识与技能
l.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学会进行区域比较。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5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复习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期末考试总复习阶段(归类、过课本、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习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秀珍谭蓓蓓翟崔峰
凡事预先则立,不立则废,轻拂三月的春风,又开始了20__年的教学,想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上绘上绚丽的一笔,就先从通读教材,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计划开始吧。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9篇。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两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分别编排了张衡,陶行知,阿兰。图灵、宋庆龄几个人物的简介,还介绍了清明节、雪顿节的来历及民俗等。在第一、七单元各安排了:“指南针”,分别讲了“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使说话写文章更生动精彩”和“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搜集资料”。
本册教科书继前五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单元。他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每个单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的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综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图l。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这样,地震波就可以带回地球内部的信息,从而可以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
图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陆部分)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说明该深度处上下物质在成分或状态上有改变。
2、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也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说明此深度处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状态差异明显。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4、纵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处也有变化,称为次级不连续面,该面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教材随后安排的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对图1、26右图的细化,利用图旁边的文字,让学生从厚度、温度、物质组成和状态的变化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及地壳与岩石圈的概念区别。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层。
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设计:
一是点出外部圈层的位置和名称;
二是形象地说明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最后“活动”部分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拓展。这个问题其实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要求学生此时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内部圈层。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桌子受到冲击产生弹性振动,耳朵听到敲击声,左手感觉到振动。借此阅读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关特点,通过学生质疑解疑,获取地震波的有关知识:地震波为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第二步,据图1、26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分析地震波的不连续面以及地球分层,结合图1、27及有关小字内容,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利用活动第2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知识与技能培养
获取地球圈层的构造及其主要特点等有关知识。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操究、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维及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反作用。只有人类和环境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资料l: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级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普超高压变质带上实施,被称为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钻探工程设计深度5000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历时5年完成。利用从钻孔中获取的岩心及液、气态样品及原位测量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该工程于20__年8月4日正式开钻。
资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探井为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教师:
(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目前,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研究进展很大,但地球内部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看来利用钻探技术是难以完成的。
(2)(拿一被切开的熟鸡蛋)同学们,有人拿这个鸡蛋形象的比喻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你认为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详录)
实例感悟:同学们,将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你会有哪些感受?
自学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的感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请提出本小组在自学中的见解或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地震波的类型
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互动探究:
生l:用手敲击桌子,桌子会产生弹性振动。地震波就是一种弹性波,它有纵波与横波之分。
生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教师介入:刚才的同学较好的说出了纵波、横波的特点,哪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或者异议?
生3: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
(教室寂静)
教师介入: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新意。纵波与横波的概念、特点是今后物理课程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说来,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吗?
生4: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先感觉到的是纵波,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们只会感觉到颠簸,因为横波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生5: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应该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通过的物质密度加大,波速必然会加大。
生6:你所说的结论,根据在哪里?
生5:……
总结承转: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刚才的讨论是不是正确,还有待于大家下面进一步讨论、学习。我认为波的传播速度还与物质的形态有关,这里有这样一组数据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媒体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
教师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了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同学们,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图,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讨论、辩解。
生1:从圈中发现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离之处、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现了不连续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其内部物质形态是液体。
生3:从横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讲,其内部物质是液体,但觉得很难理解。
总结承转:根据横波不能通过这一事实,有人认为2900km以下的物质近似“液体”,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成分以重金属铁、镍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质状态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媒体演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原媒体播放的基础上对应出现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
激励探究:根据我们的学习,大家快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内容和圈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关信息,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么新的发现与疑点还请提出,以便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媒体展示: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表(楷体内容在表中为空白)。
(学生完成后,第一学习小姐和第四学习小组填表,补充完成)
【互动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它不属于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吗?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幔划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核划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介入:这两个不连续面,我们认定为次级不连续面。
生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但横波能通过,物质状态应该是固体呀。
教师介入:软流层的物质从总体上看仍是固态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说明该层的物质较岩石要软要热些,这里硬软的差异是冷热的必然结果。所谓“热些”是说物质温度比较接近其熔点,虽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动性却大大增强了,所以也有人把软流层的物质状态说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体。
生4:从图1、27看出岩石圈与地壳的范围和界限是不同的,岩石圈不但包括地壳,还包括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转引导:同学们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能比较完整的综合了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现在我还有两个问题亟待大家解决:
1、能用鸡蛋的结构说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吗?
2、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除了我们对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别的进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略)
四、教学案例评析
执教者知识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变化表),虽然学生思维多维展现,但教师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巧用实例,感悟地震波;巧设比喻,引发学习兴趣;借助直观手段,突破难点;教师适时介人,化解疑点;通过特征比较,把握重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互动质疑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样,在情境创新、环节设计、方法和理论提升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从而使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学生人格,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7
这一学期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内容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既需要深刻透彻的理解,又需要花气力去记忆。因此,许多学生在刚开始的复习中常常感到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纷乱,甚至有点无章可循,无从下手,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
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这门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种地理事象割裂开来,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为了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备好课是基础
(1)在高一的时候,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高二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渗透初高中教材的内容,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认真钻研教材,对初高中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初高中知识的逻辑关系,能运用自如。对于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尽自己的能力找最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而不是一味的局限于教材上的资料。尤其注意收集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料。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学习“湿地”之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有关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的资料;上“板块运动”前提前让学生复习初中课本,让学生自己熟悉七大洲四大洋以及相关位置关系。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比如:在复习经线纬线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采取以板图为主,以教具——经纬仪为辅的教学方法,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引导学生自己画图并相互纠错。
2.上好课是关键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尽量使课堂语言简洁明,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如果发现部分同学疲惫了,宁可歇一歇,讲个笑话,或者跟某个学生开个玩笑,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复习第一部分时,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类型的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我经常运用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做好课后辅导
现在的高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偶尔进行小测试,并认真批改、讲评试卷。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勤做多做高考题
在这次做题能力大赛中,我的得分比较低,感觉比较惭愧。其实考题并不难,但是在做题过程中发现好多题里面的世界地理知识没有记住。以后除了加强做高考题外,还要多看世界地图,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帮助自己掌握课程改革方向和高考方向。
6.培养兴趣爱好
随时阅读最新新闻,尤其是有关地理课堂方面的内容,并用自己所教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本校文科班学生的生源较差,其理解能力往往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针对这个特点,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我将注意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和落实。以避免出现教师讲过多次,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学理解,而其他同学仍然不能理解的现象。不要对他们做出太高的要求,只要求其掌握能够掌握的内容;对于难于掌握或者是理解的,有时可以放弃。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实,才能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从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8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
[新课导入]
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师: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
生:(据现实情况回答)
师: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生:(据实际情况回答)
师: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
师: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
生: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师:“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那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动画演示)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回答老师提问)
师: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能与地面垂直吗?
生:不能。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能平行吗?
生:不能。
师: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两侧,哪个是冷气团,
哪个是暖气团,为什么?
生:因为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所以在交界面下方一侧的气团是冷气团,在交界面上方一侧的气团是暖气团。
师:很好。谁来回答一下,什么是锋?
生: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师:很好。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有什么不同呢?
生:暖气团的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冷气团的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
师:正确。那么一上一下不同性质的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生:不会。
师: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锋面附近会造成什么样的天气呢?
(动画演示)锋面附近天气
生:(合作探究)锋面附近会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
师:你看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还是在暖气团一侧?
生: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要特别注意: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只出现在锋面附近。
(动画演示)冷、暖锋动态移动过程
师: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冷暖锋面是怎么形成的呢?甲、乙两图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
生:甲图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乙图冷空气被迫后退,说明暖空气强大,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
生:都有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
师:暖空气沿锋面做上升运动,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会形成云雨天气。冷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区域多发生在锋前。记的还是: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师:冷暖锋面的坡度及符号有何不同?锋线凸出方向有何特点?
生:(合作探究)冷锋面的坡度较大,符号是三角形;暖锋面的坡度较小,符号是半圆。冷暖锋的锋线凸出方向都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冷暖锋的形态和符号不同,产生降水的区域也不同。那么,当一冷锋或暖锋经过我们这里时,我们将感受到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呢?
(板书)1.冷锋与天气
(动画演示)冷锋动态移动过程
(投影文本)
1.设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有什么不同?
2.设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
生:(合作探究回答)
1.甲、乙、丙三个城市分别是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甲城市还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正好移动到乙城市区域,乙城市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丙城市则是冷锋过境之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的暖气团,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2.如果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以下天气变化过程:在甲时刻,该城市在暖气团的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在乙时刻,冷锋正好移动到该城市区域,该城市应该是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压也有所升高;在丙时刻,冷锋已经移出该城市,该城市原来的暖气团被冷气团替代,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师:(动画演示)暖锋动态移动过程
(板书)2.暖锋与天气
(投影文本)
1.设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有什么不同?
2.设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
生:(合作探究回答)
1.若甲、乙、丙为三个城市,此时,三个城市的天气分别是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甲城市正处在冷气团的控制之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乙城市暖锋正在过境,由于暖锋移动的速度较慢,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已经移出丙城市,丙城市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2.若甲、乙、丙为同一个城市的三个不同时间,这个城市将经历以下的天气变化过程:在甲时刻,该城市在冷气团的控制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在乙时刻,暖锋正好移动到该城市区域,该城市应该是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在丙时刻,暖锋已经移出该城市,该城市原来的冷气团被暖气团替代,此时正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投影表格)
冷气团运行
暖气团运行
甲(锋前天气)
乙
(过境时天气)
丙(锋后天气)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锋
冷气团后退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
生:不一定。
师: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就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小结)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如: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冷锋,以及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暖锋,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又会形成什么样的锋呢?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呢?
生:(合作探讨)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时候,会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就会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会给当地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板书)3.准静止锋与天气
师:我国在哪几个地区哪几个季节会受到哪几个准静止锋的影响?
生:初夏时,冷暖气团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阴雨天气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俗称“梅雨”。
师: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叫江淮准静止锋。冬季在云贵高原上还有一个昆明准静止锋,这是由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削弱了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气团的势力,盘踞在云贵高原上的暖气团与之势力相当,这两个冷暖气团相遇就形成了昆明准静止锋,冬季的昆明、贵阳也是阴雨连绵。
师:我们知道暖锋的天气多是连续性降水,而准静止锋也会带来连续性的阴雨天气,那么这两个锋的区别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投影)列表比较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区别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锋,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它们的成因不同,形成的天气也不同。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9
人类认识的宇宙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宇宙是个什么“模样”呢?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体像相距很远的小岛,天体系统如同群岛。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呢?
[讲授新课]
二、宇宙中的地球(板书)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板书)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读图,首先找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注意小行星带的位置,然后教师可根据以下资料把九大行星给学生做一个简单介绍。
(1)宠爱的小个子——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的小个子,除了冥王星外,算它最小了。我国古人称它辰星,国际名“墨丘民”,是罗马神话中商神的名字。
水星是一个固体行星,自转一周(一天)58.6天,公转一周(一年)约88天,体积、质量均为地球的1/20。
水星也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用望远镜看水星,像一个小月亮。
水星是名不符实的,在水星表面和上空一滴水也没有。
(2)美丽的女神、地球的姐妹——金星
金星因有白皙的光辉,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的国际名为“维纳斯”。在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描写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当弼马瘟,他就是太白金星。金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每天都可看到,它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称为长庚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称为启明星。西方国家把金星比喻成太阳神阿波罗的先驱和使者,又说它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俄共向金星发射了近20个探测器。飞向金星的第一个探测器是美国1962年8月27日发射的“水手—2号”。根据观测资料,科学家们认为,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可达380℃),那里没有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没有磁场,至今没有发现有生命的痕迹。
金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惟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金星上“一天”是243天,“一年”是225天。
(3)战神玛尔斯——火星
火星,似火一般,发出火红的光芒,在地球上看是一颗红色星球。火星在午夜可看到,我国古人称它为荧惑,国际名叫玛尔斯。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最像地球的一颗星。它被大气包围着固体表面,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但证实大气很稀薄,无氧气,也无液态水。
近些年对火星的探测较多,有人说火星上有运河,有人说有生命,但至今无定论。
(4)“巨人”朱庇特——木星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均的一颗星。朱庇特是古罗马主神的名字,现为国际名。我国古人叫它岁星,民间传说中的太岁也是指木星。在九大行星中,木星自转最快,它9时50分自转一周,但公转慢,需11.8年。
人类访问木星的第一位使者是“先驱者——10号”,是1972年3月2日由美国发射的。据探测表明:木星上空有大气,周围有光环,是一个流体星球。
(5)戴草帽的星——土星
土星是太阳系中一颗美丽的行星,淡黄的球体,浅蓝的极区。用望远镜看土星,它周围有一圈明亮的光环,像是戴了一顶漂亮的草帽,所以有人送它一个雅号:戴草帽的星。在西方,罗马神话中称它为农神,国际名叫萨图恩。中国古代叫它填星或镇星。
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都名列第二,仅次于木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它公转一周需29.5年,相当于地球上2万天,但自转很快,仅需10小时14分。
(6)躺着走路的星——天王星
天王星的国际名叫“乌刺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天王星是在1781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的。他出生在德国,起初是一个音乐家,17岁去了英国,当宫庭歌会的双簧管吹奏者,天文是他的业余爱好。1774年,他亲手制成了一架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天王星是他偶然发现的。
天王星在九大行星中排第三,其他星是侧着身子转的,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和轨道面只有8度的夹角,好像躺着运动。它公转慢,自转快。
(7)笔尖上的行星——海王星
天王星发现后,一些天文学家发现它运动有点“古怪”,于是有人就提出其外侧可能还有一颗星。1843年,英国剑桥大学23岁的青年学生亚当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于1845年算出这颗新星的位置,于10月21日送到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当时天文台并没理睬这位“小人物”。
在亚当斯的同时,法国青年勒威列也独立计算出这颗星,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寄给了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台长伽勒。当伽勒接到信的当晚,即9月23日,果然在天空中找到了这颗星。
古罗马神话中有一位统治水晶宫的海王,名叫“尼普顿”,现为国际名。天文学家根据这个神话,把这颗新星叫海王星。
(8)冥王普鲁托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下旬由英国洛威尔天文台的22岁青年天文工作者汤博发现的,是九大行星中发现最晚的一颗星。
因冥王星距太阳非常遥远,相当于日地距离的40倍,所接受太阳的光、热仅相当于地球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那里到处是黑暗和寒冷。天文学家给这颗行星命名时,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神——冥王普鲁托(现为国际名),所以就叫它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个行星,体积为地球的1%,质量为地球的1/400,比月亮还轻。它绕太阳一周需248年。
引导学生分析表1.1,依据其质量、体积和距日距离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即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巨行星,质量、体积都很大的行星;远日行星,即距离太阳较远的三颗行星。从表中提供的五项资料数据来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板书)
(承转、过渡)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生命存在,特别是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颗适宜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宇航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界人士也相信宇宙间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它们。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分析课文,可以分组讨论,来寻找答案。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板书)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课堂小结]
宇宙是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较稳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有利条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
[课后作业]
1.根据课本P4表1.1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答案:略
2.根据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有生命物质的天体的原因。
答案:略
●板书设计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20__年地理高考考试说明》为抓手,以“两效”为重点,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狠抓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堂课,用好每一分钟,发展每一位学生。
二、复习备考策略
1、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集体研究近5年的地理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2)重点分析近2两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对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
(3)研究20__年地理考试说明,把握好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4)研究学情、学法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研究训练题和解题技巧,通过高质量训练题的做答,提炼出解答同类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具备纲举目张的能力。
2、周密安排,注重复习备考的计划性
(1)总体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习题化和习题知识全真化;要求学生对学科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以不变的知识点应付多变的题型和能力考查
(2)阶段目标
第一轮复习2月底前结束,形式为章节单元复习,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彻底清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使知识系统化。
第二轮复习从3月到5月中旬,形式为专题复习,根据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划分专题,深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中旬到5月底,形式为冲刺复习,查看已做试卷中的错题,抓住主干知识,重视地图,关注热点和焦点,讲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学生目标
淡化平均分,追求与其它四门功课的匹配率,紧紧围绕达B率,死盯“边缘生”,大打盯人战术和感情攻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3、夯实双基,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性
(1)列出知识清单,扫清理解障碍
自然地理注重理清概念、原理,提炼原理;养好良好的学习和解题的习惯。人文地理关注事物发生背景、产生原因、引起的后果以及应对的策略。
(2)结合高考试题,指出考点要求
通过历年高考试题的做、讲,明确考点的能力要求,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变化考点和与热点结合紧密的考点,将考点问题化,或以关键词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看书并掌握。
(3)联系区域地理,完善知识网络
教师要充分重视利用地图,重视对各种“图”的专题训练,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联系能力,逻辑思维及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4)精讲精做习题,透析解题思路
“精细化练习”即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凿,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更加注重以练习为主线;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加注重练习的质量;在练习的过程管理上,更加注重练习的全程管理;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体验。要做好选、批、评、补、专五个环节。
自然地理要善于运用显性的条件,挖掘隐性的条件,并学会联系和转换,准确的反馈和遴选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人文地理特别要训练学生提高针对性的答题,规范用语,用地理术语表述的能力。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1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____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____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该因素是通过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毁林等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过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部分思考这一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板书: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绍: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许多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会上涨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板书: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介绍: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板书: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介绍: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转折:既然全球变暖会引起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作为人类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板书: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讨论: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部分讨论人类应如何面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总结: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反馈: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C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3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
球环境的潜在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的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因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述的“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其发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放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消费等关系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和控制人口对世界人口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
2、教学难点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理解人类要在世界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地关系这一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最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意在使学生领悟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______、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2人文地理模块中有关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已经接触不少有关环境破坏、人地矛盾、“可特续”和协调理论等,学习的难度上不是很大,主要是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串联的主导思想。因此更要侧重于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分工、分析、总结的深度,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共用一课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举例、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归纳法、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复习、举例导入)复习式导入,回顾教材第一节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读图,并引出疑问:人口的膨胀与有限的地球空间之间的矛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了?
利用现实情境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越多,有限的空间就越狭小,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并引导学生反思地球上人口增长产生的问题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看图并思考
学生体会并思考?
电脑展示图片
采用复习式导入,能紧密联系前后知识,让学生掌握严密的知识结构。?
?过渡到新课教师讲述: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面对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地球上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资源也越来越少,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这部分知识。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页,阅读教材12页的内容,并思考教材上读图思考带给大家的两个问题。
教师板书:章节标题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教师讲述:我们说地球上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很多资源也是非可再生的,而人类生活需要空间,页需要资源,所以地球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我们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板书:1.环境承载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举例解释概念。学生听课做笔记。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3
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__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__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__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
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因此,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研究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阅读“1996年1月31日4时地面天气”图,帮助学生区分高低气压天气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形式的地图,提高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口语语言的能力。
(2)通过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在讲课之前,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反映冷锋或暖锋、高压或低压的天气形势预报录像。实际的天气状况配有解说员的解说,可帮助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导入]:[问]:每天电视台都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这个名词,可以不可以改成“气候预报”?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
[问]:这个天气预报是预报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
[教师]是预报24—48小时左右的天气形势,所以只能用“天气”这个名词来表示。
[板书]: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师]:从天气预报中可看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地天气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各地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当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它的形成、移动都会对某地的天气有明显的影响。
[板书]: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冷锋、暖锋。
(看课本第49页“冷锋、暖锋与天气”图)
[教师]: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的等压线,让学生填出气压状况并画出两条槽线,说出该地的气流运动状况。)
(学生画在图中填注出:低气压,并指出是气旋。见图一)
(让同学根据风向原理在图中画出A、B、C三点的风向。见图二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风向。)
(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
[教师]: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赶相遇的现象。A、B两地的风都是从北部吹来,所以气温比较低,属于冷空气;C地的风来自南部,所以气温比较高,属于暖空气。
假设C地吹南风,当它向北移动时会和A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暖锋。
假设B地吹北风,当它向南移动时会和C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冷锋。
(教师让学生在图中A、C之间和B、C之间画出冷锋和暖锋锋面符号。见图三)
(看课本第49页“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剖面图)
[问]:在冷锋、暖锋天气图中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但爬升的原因不相同,各是什么?
[教师]:冷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是被动爬升;暖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暖锋,暖气团是主动地沿着锋面爬升的。
(看课本第52页“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
[问]:图中表示的冷锋还是暖锋天气?
(学生回答:是冷锋天气。)
[问]:冷锋过境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教师]:当冷锋过境时,随着暖气团的被动爬升而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因为是暖气团被动爬升,所以降水区域在锋后。
(让学生回答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一题)
[问]:当冷锋移动到我国东部地区后,内蒙古和青海一带属于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教师]:属于冷锋过境后。这时内蒙古和青海被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教师]:冷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比如:在夏季会形成狂风暴雨,在冬季形成寒潮。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我国东部的江淮地区是被冷锋还是暖锋控制?过境时会出现什么天气?
[教师]:是被暖锋控制。过境时,暖空气主动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当地受暖空气控制,气温会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
[教师]: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除锋面外,还有一个气压系统。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变化,都与气压系统及其变化状况密切相关。
[板书]:2.气压系统
(1)分类: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让同学指出高压和低压中心)
(看课本第50页“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天气图”)
[问]:高压中心区和低压中心区的气流如何运动?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控制下,当地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低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受高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是晴朗的天气。长江中游地区会出现云雨天气。)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和第51页“高压脊和脊线”图)
[问]:什么是低压槽?低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什么是高压脊?高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教师]: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低气压中心属于气旋。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气旋图)
[问]:在北半球气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回答:东南部吹西南风,西南部西北风)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
[教师]:所以在低压槽图中,槽线的两侧分别刮偏北风和偏南风。这样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槽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看前面的图三)
[教师]:在气旋槽部形成锋面有暖锋也有冷锋。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教师]: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在此图中有两个锋面气旋,一个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另一个分别在长江中游地区。从两个冷锋的移动方向看,大体上是自西向东移动。从锋面的影响地区来看,我国西部主要受冷锋影响,东部主要受暖锋影响。
以影响我国北部的锋面气旋为例,根据暖锋和冷锋分布地区可看出,华北和东北的南部主要受暖气团的控制,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这里可出现弱的降水天气;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见多云天气。若从西部来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会追赶暖锋,致使暖空气被抬升,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就会被冷空气占据,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板书]:(2)比较
[教师]:在实际的天气状况中,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受很多天气系统综合影响的,但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和气压系统。
(四)总结、扩展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
1.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
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式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溯源侵蚀。甲河源头处受到流水侵蚀的作用,基岩坍塌,河流的长度被延长。经过长期发展,甲河的源头不断向乙河处移动,最后与之沟通。可见,通过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部分延伸,河谷加长。
承转:那么,图中显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呢?图中甲河谷不但变长了,还变宽了、变深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下蚀、侧蚀及其形成地貌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侵蚀方式,同时结合幻灯片让学生认识“V形谷”
过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将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图4.17“河谷的演变”,回答问题:
①描述图中所示的河谷的演变过程。
②若我们观察同一条河,a、b、c三种河谷形态可能出现在什么河段?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河谷的演变过程,指出三种河谷形态所在的河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承转:从图上看,原本比较平直的河谷逐渐变得弯曲,学者们称之为“河曲”。很多河流都是蜿蜒曲折地流过大地,向世人展示出弯曲之美(课件图片)。
从河岸角度来看,每个弯曲的河岸都可以分为凸和凹两种形态。请同学们在教材插图4.17中的b图上找出两种河岸,若你有疑问请参照象形文字“凸”和“凹”的形态。
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那么,凸岸和凹岸处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什么呢?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逐渐减少的结果。结合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凸岸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属于堆积地貌;凹岸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侵蚀地貌。古代人曾有诗描述到这两种河岸的差异。
学生活动: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景图中的凸岸和凹岸。
②阅读古诗,找出诗句中描述凸岸和凹岸的部分。
③根据诗歌推断两种河岸形态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并说明理由。
承转:如果有一平直河道,因为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水流速有所差异,进而导致了河流的弯曲,那么这条河道的形态将怎么继续发展下去呢?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
学生活动:推测图中河道形态的演变趋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河道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得出河漫滩平原的成因,最后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承转:河漫滩平原是河流冲积平原的一类型,河流的堆积地貌还有其他的类型。
2.洪积──冲积平原
学生活动:根据课前预习成果,找出图中冲积扇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采玉地点的地貌类型,指导学生分析冲积扇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同时,教师要借助课件展示冲积扇的实景图和素描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特征。
承转:河流出山口形成了冲积扇,进而可能扩大为洪积──冲积平原,那么有些河流是注入海洋的,在河流入海口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
3.三角洲平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案例3,在幻灯片上指出黄河三角洲的位置,从而引领学生建立三角洲的实景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描述总结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同时对学生的总结加以整理、规范,进而形成简练的语言。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承转:学完河流地貌的知识,同学们能否解释本节课之初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说出墓葬区选址的科学原理与现代城市风水中“反弓水”的荒谬之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解释,风水之目的是寻求宜居所在,遵循科学原理,摒弃其中迷信成分。
承转: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具体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完成课件上所提出的的问题。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大城市多靠近河流,源于河流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靠近河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农业社会,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对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吸引力,而堆积作用显著的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故而,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流成线状分布。但是,河流也能带来洪涝灾害,平原上的聚落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洪水的威胁。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这样,既能避开洪水的威胁,还能充分利用河流的优势条件。
板书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谷向源头方向延长溯源侵蚀
2.“V”型谷下蚀
3.“U”型谷侧蚀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2.冲(洪)积扇:河流出山口
3.三角洲:河口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6
一、课前系统
(一)、分析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的意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运用热力环流实验来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过程和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课堂系统
(一)、教学设计
1
2
(二)、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
↓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热岛环流
课后探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7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认定、提取、加工处理各种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应特别注意哪种作用有选择性,哪种作用没有选择性,另外大气中能够起到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关键物质是什么?这种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不过这种削弱作用因地而异,教材明确提出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被大气削弱的程度不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会有所不同。
第二,大气的保温效应,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差别和彼此的关系。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差别在于:地面的温度地域太阳,大气的温度地域地面,因此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此能够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关系在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削弱一部分后,有将近一半的太阳辐射穿过了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同时向外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并向外辐射,大气辐射有两部分,一小部分向宇宙空间散失;另外一大部分向地面,称其为大气逆辐射,这部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
辐射损失的热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大气畅快的放进太阳辐射,使地面充分的吸收太阳辐射,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充分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能量以长波形式辐射给地面,从而对地面保温。理解了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就能够解释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因此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和学习指导法进行授课。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说明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的状况;其次从地球与月球的昼夜温差不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二者差别的实质是什么?由此说明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怎样起到削弱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录像资料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具体事例,如夏季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青藏高原紫外线辐射强烈等说明大气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特点。通过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大气削弱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关于大气的保温效应的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保温效应,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穿的羽绒服,盖被子等说明保温作用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图像或教师自制的课件,分析日、地、气三者之间的辐射关系,特别应该使学生明确的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这种辐射也属于长波辐射。关于全球热量平衡的知识,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日、地、气三种辐射,使全球气候变暖,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课上大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关于全球热量平衡问题的教学分析
对于全球热量平衡问题,应该明确以下三点:一是从全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球收入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二是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全球热量平衡,使全球的多年平均气温较为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三是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影响了地球上的热量收支平衡,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从而对全球生态及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通过对大气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教学手段】录像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温室效应的产生》;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北京秋季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地球表面极端温是多少?极端最低温是多少?→(引导提问)虽然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大,但与月球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
(出示课件,下载)通过课件中所提供的月球与地球温度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月球无大气的保护,温差很大;地球有大气保护,温差较小的结论。
(提问)为什么大气的存在能使地球表面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的温度不会很低?大气是怎样起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录像所给的信息得出结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提问)大气通过什么方式削弱太阳辐射,从而使地表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总结概括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特点:吸收作用有选择性,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提问)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削弱作用的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高度角,它的大小会影响太阳穿过大气路径的长短,穿过大气路径越长,削弱越多。
(教师总结)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的辐射关系,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穿过大气时被削弱53%,47%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增温并辐射能量,由于地面的温度比太阳低,辐射波长与温度呈反比,因此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吸收,使大气增温向外辐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散失到宇宙中,更多的能量则给向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它也是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出示课件,下载)根据课件所提问题,分组讨论。并根据课件提供的图像,请相关小组给予回答。
(教师总结)从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其能量的收入和支出应该是平衡的,但是现实情况又如何呢?
(录像展示)《温室效应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大气环境问题?还有哪些大气环境问题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知识有关?
(总结)由于人类的活动影响了大气的某些成分,进而影响到地球热量的收、支平衡,这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等现象出现,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可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重点有三个方面:知识系统部分应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能力系统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进行认定、提取、加工、处理的能力;价值观念部分侧重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教育。针对以上三部分,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资料分组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即便是分组讨论,自主学习,教师也不能放任学生,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发挥,而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价值观念的教育在本节课中,体现的较好,特别是大气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探究活动
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分析:本活动既可用于课内提问,也可用于课外的探究。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当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是否是其主要原因在学术界并没有绝对的定论。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资料很多,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然后把自己的观点陈述展现出来。通过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让逐步了解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区分清温室效应和大气的保温作用的区别。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8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内容点析
1.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并以图3.1四组图片代表性的说明了自然资源从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到各种利用形式的转化。
图3.2以土地和小河流水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别,并提出了对于不同种类的资源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对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进行讨论。以此层层深入地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渗透给学生。
图3.3以黄河断流、淮河水污染和土地荒漠化为内容,既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永续利用”的特性;又让学生直面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问题;引起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并培养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课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图3.4通过三个学生的对话将问题引向深入,提出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将继续激化: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这种课文形式活泼,内容简洁,避免了刻板的说教。
对于学生而言,环保教育的成果应落实在行动上。“活动”课文启发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关注社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和倡议,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教材注意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1~2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提出一个与学习新课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
例如:“是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你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及阅读课文,明确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种类。
【自然资源与我们】
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可让学生从课桌上、教室里的纸笔、书包、桌椅开始联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原料、燃料,都和哪些自然资源密切相关?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图3.1的四组图片。从资源到成品的转化过程不必细讲,但应引导学生就“是否可以循环或重复利用”这一问题,结合图3.2,引导学生区别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不同。并可由此得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这里,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判别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石油、风能、铁矿、动物、草原等。
结合图3.3,可从更多方面对我国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进行介绍。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在班内进行交流。最后使学生由大量的实例认识到: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能被合理的利用,也会枯竭的。至于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建议在这里先不必展开,可在讲完“人均不足”后,结合我国的人口数量及人口素质问题,再展开拓展讨论。
【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既要突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的特征,又要引导学生说出人口问题对我国资源产生的压力。可以多补充一些相关数据,总量和人均的对比,使学生对我国资源现状有辩证的了解。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人口要与本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平衡,中国的经济要走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活动】
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例如开展小组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或由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相关题目的讲演;或开展辩论赛,注意设计的辩题应有充分的争议性和现实意义,例如正方辩题为“在我国,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退化是可以避免的”,反方辩题为“在我国,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不可避免”等。相关可进行拓展的讨论题目还有:
黄河断流是天灾还是人祸?
昔日草原为何变成沙漠?
水资源第六大国为何还有水荒?
沙尘暴为何越刮越烈?
……
教材中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的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即使是中学生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做出贡献。在这里可以启发学生,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议或计划,并在班内或学校内开展例如垃圾分类、收集废旧电池、节水宣传等方面的实际行动。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1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DS45TRGF/VB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一地理教案模板ppt篇2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山脉和地形区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
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在七年级地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那么同学们,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祖国地形的分布。
【多媒体展示】山脉风景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就是我国一些大山的图片,有的同学现在还深浸在梦幻迷人的景色之中。我国有很多大山名川,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同学们学过的古诗中,就有许多赞美名山的诗句。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讨论】
【师】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中描绘泰山“会当凌绝顶,一顶众山小”,苏东坡笔下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说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松树都倒挂在悬崖峭壁上。
【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山脉示意图
【师】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像